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一)

时间:2019-05-12 11:4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一)》。

第一篇: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一)

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

(一)2017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更多2017高考报名时间、2017高考模拟试题、2017高考辅导资料、2017高考经验技巧等信息,请及时关注查字典物理网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一)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二)15.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16.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1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18.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9.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20.加速度的正、负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21.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22.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23.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2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25.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6.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27.图象是曲线的不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28.由图象读取某个物理量时,应搞清这个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别要注意方向。

第二篇:总结归纳2018高考物理摩擦力易错点

总结归纳2018高考物理摩擦力易错点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下面是物理摩擦力易错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

(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但它们做功却不一定成对出现。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都可能是动力。

(4)关于一对同时出现的摩擦力在做功问题上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

可能两个都不做功。(静摩擦力情形)

可能两个都做负功。(如子弹打击迎面过来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做负功但其做功的数值不一定相等,两功之和可能等于零(静摩擦可不做功)、可能小于零(滑动摩擦)也可能大于零(静摩擦成为动力)。

可能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如,子弹打固定的木块)

可能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如传送带带动物体情形)

(建议结合讨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总结归纳2017高考物理摩擦力易错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第三篇:2014中考备考:初中物理中的69个易错点

2014中考备考:初中物理中的69个易错点 2014中考已悄悄临近,各个中学都已进入了第一轮复习中,学生会遇到不小的问题,以下总结了69个中考物理学习中的易错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cm2=10-4m2

21.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

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ρgv计算。

24.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8.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 热温度 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1.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2.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3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34.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5.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6.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7.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8.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3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40.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1.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4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3.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4.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5.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

46.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7.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8.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9.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50.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51.六种物态变化:

5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53.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54.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5.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6.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7.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58.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59.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

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60.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61.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62.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6×106J换算。

63.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64.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65.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6.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67.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68.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69.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第四篇:2014申论备考指导:写作易错点归纳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申论备考指导:写作易错点归纳

在公考界流传一句话“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天下”。这种说法旨在强调行测很重要,申论同样很关键。但对于申论写作,大多数考生为此头痛不已。大家虽然平时多读时政热点范文、多看政府工作报告,但在文章写作上还是不免会出错,尤其其中几点是最易出错的地方。

形式上不符合政府文章风格

文章写作虽然不像公文写作对格式要求那么严格,但也有一定的套路,而不是任凭考生随意发挥的。有的考生把文章写成了记叙文,通篇都是事实性材料的堆砌,丝毫没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考生写成诗歌、散文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还有的考生将文章写作写成了微小说,这就犯了体裁上的错误。申论文章应该是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为支撑。此外,贯穿文章写作的一条主线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考生应该遵循这条思路来谋篇布局。

内容上不够丰满

这是广大考生面临的一个通病,词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写作之前没有思考,提笔就写,造成内容上空洞,没有思想内涵,有的直接写大白话,写到一半发现已无话可说,只好抄材料。针对这个问题,建议考生平时要多积累,在生活中就学会用申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个思维也是公职类考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语句表达上缺乏逻辑

这部分的问题是考生不易发现的,自己特有的语言习惯决定了写作上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举几个例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这句话是考生经常用到的,看似非常正确,但存在着严重的语病。要么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么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两句话的结构放在一起则是语句杂糅。

“曾几何时,小桥流水人家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这句同样存在严重问题,“曾几何时”指过去,而在此句,作者显然要表达现在。

“中国是一个拥有大规模人口的国家。”这句话但从字面来看没有问题,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不这么说话,直接就是“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足矣。这种为了迎合政府语言而导致说话异常的现象是很多考生的误区。

其他错误

首先是错别字,错别字在文章写作中虽然扣分不多,但错别字直接影响阅卷人的印象,从而拉低文章档次,因此提醒广大考生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注重细节,不要出现错别字连篇的现象。

中公教育北京分校http://bj.offcn.com

电话010-51657188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另外一个是词语搭配。“提高...的水平”就不能写成“增强...的水平”。很多考生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注重词语搭配,那建议考生写完一篇文章后先读一下,自己挑挑错误,先修改。

此外,就是字数。字数不够和出现错别字后果一样严重。虽然阅卷人不会去查字数,但整体关照后发现字数欠缺也会造成印象分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而言之。考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把写作练习落实到位,多写,多思考,多积累,多修改。这样才能在考场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国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305318641

更多事业单位备考信息详情事业单位http://www.xiexiebang.com.com

电话010-51657188

第五篇:初一英语易错点

初一英语易错点:

1.中译英:你要去哪儿?我要去上海。

Where are you going? I am going to Shanghai.2.I will shou you the way there.(同义句)

I will show you how to go there.will show you the way.(改为同义句)I will show the way__ __.to you

3.with difficulty

 困难地;

 费劲地;

 吃力地;

 艰难地

﹙1﹚.The expedition through the jungle was fraught with difficulty and danger.穿越森林的探险充满着艰辛和危险。

﹙2﹚He was pushing a handtruck with difficulty.他费力地推着手推车。

下载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高考物理备考:高中物理易错点整理(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生活易错点

    《政治生活》考前纠错整理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主权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成语易错点归纳

    2012高考成语易错点归纳 第一类、望文生义 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

    高考物理最后三天复习:常见的易错点

    常见的易错点提示 1、判断两个矢量是否相等时或回答所求的矢量时不注意方向; 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不注意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说明; 3、不管题目要求g值习惯取10m/s2,在计......

    高考4-7易错点文言实词

    高考4——7题易错点总结 一、 文言实词 1、课 秋冬课收敛 督促 (魏源)奏减浙东滨海渔课 赋税 2、坐 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 坐:因犯„„罪。 3、便宜从事、便宜行事:酌情处理 4......

    2014高考数学易错点剖析1

    2014高考数学易错点剖析 【易错点1】忽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导致思维不全面。 例1、 设Ax|x28x150,Bx|ax10,若ABB,求实数a组成的 集合的子集有多少个? 【易错点分析】此题......

    2014高考数学易错点剖析3

    2014高考数学易错点剖析 【易错点3】求解函数的反函数易漏掉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 a2x11f例3、 fx是R上的奇函数,(1)求a的值(2)求的反函数x x12 【易错点分析】求......

    高考历史易错点分析总结

    高考历史易错易混淆知识点分析总结 单元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易错点 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

    2014高考数学易错点剖析36

    2014高考数学易错点剖析 【易错点36】利用向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等运算的几何意义解题时,数形结合的意识不够,忽视隐含条件。 例36、四边形ABCD中,AB=a,BC=b,CD=с,DA=d,且a·b=b·с=с·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