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详谈下岗民办教师的历史遗留问题
详谈下岗民办教师的历史遗留问题
下岗民办教师这个词,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字眼,因为现在的学生面对的都是专业 学校出来的教师,而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民办教师,他们会一脸茫然,甚至会痛快的答道:不知道。
这真是一个可悲的话题,曾经撑起中国农村教育脊梁的民办教师这个庞大的师资群体,从新中国诞生就开时存在,是当时农村教育的主力军。在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近半个丗纪里,民办教师曾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我们民族的振兴,兢兢业业,不计个人报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些人一从学校走出来,怀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一片热情,在广阔的农村扎根立足。几十年辛劳付出,微薄的收入,在当时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养家糊口都是问题,从稚气未脱的青年人,变成步履蹒跚的老人,岁月的磨砺,耗尽了他们的心血。一批批农村子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从大山中、从偏僻处走了出来,走向社会,投入到建设祖国的各行各业,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正因为有民办教师的存在,有他们的无私付出,我国的农村教育才有发展。试想一下,我国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如果当时没有民办教师这个群体坚守农村辛勤教育,农村的文盲率恐怕要占全国人口的80%,这个说法毫不夸张。
直到上世纪末,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了,国家在教育方面有钱投资了,教育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一批批专业学校出来的学生走进学校,成为主干力量,农村学校逐步合并,民办教师这个曾经占主导地位的群体逐渐退出了教育舞台。
但这出了新的问题,在新老接替的整顿中,有的老民办被排挤下岗、有的因待遇太低难以养家离开、有的因多生一孩被开除。他们大多是86年以前参加工作教龄至少在10年以上。没能等到1998年国家最后一批转正就被迫离开工作多年的学校,无任何手续和补偿。
在这次整顿中受害最大的要数女民办教师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计划生育抓得很紧,规定公职人员只生育一胎,超生开除工作,这也剥夺了女民办教师生二胎的权利。
当今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这一平等是指地位上男女享有平等权,实际上男女在体力和生理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体力上男女有别,因此对于占80%人口的广大农村来说,生育一个男孩是相当重要的。在农村,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男劳力,那么将很难维持生计。因为90% 的力气活比如浇地、施肥、抗粮食等等诸多重活只有男人才能做动,鉴于这种现实,要在农行村生存,就必须生个男孩。城乡差别就在这儿,在城里生男生能女都一样,因为城里人不做这些繁重的力气活儿。但农村就不一样了,地里的活计繁杂。即使如今农业现代化了,比30年前进步了,但 仍然离不开男劳力。迫于现实和生存压力,女民办教师为了家里能有个顶梁柱,他们和所有农村家庭一样,也需要生个男孩。但不知当时是哪股风刮来,说民办教师和公办一样看待,超生就要开除。
当时弄得人 心惶惶,有的女教师头胎女孩为了转正不敢再生,到头来正没转了无缘无故被整顿下岗,干了几十年,错过了生育年龄。由于家里缺少男劳力,生活极度贫困。有的女教师头胎女儿,为了生个男孩添丁,结果被揭发违反计划生育开除了,他们没能等到1998年最后一批转正,就离开了自己倾心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下岗时已成40、50人员,过了再就业年龄,这些女老师当时都是教学中的精英,只因违反了所谓的计划生育法,就剥夺了他们生育的权利,更剥夺了他们工作的权利。从这一点上说,这不是对女性的歧视吗?
不难看出,30年前“一刀切”的计划生育政策太偏激了,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的失衡,加大老龄化。女性是最委屈的,因为多生一孩被剥夺了饭碗,被强制挨刀作了绝育。世界上哪个国家有因为女性多生一孩开除公职的?还没听说过。当时的政府高官是否为自己的错误政策买过单? 经过艰难上访,国家按教龄每月给10元的补助,男女一律到60周岁才能领取。以现在消费水平,电费也不够出,连考火费等其他单位职工应有的享受都没有。还不能按时发放,太谷县下岗民办教师的养老补助金2015年的还没着落。和国家办的职工养老保险相差甚远。其他单位都是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唯独给下岗民办教师的享受年龄是男女一律60周岁。不符合养老法规定。
那些因二孩而被开除的女民办更不敢出来为自己讨说话。试想,几十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扎根农村教育事业,到头来只因生一孩被开除下岗,无任何手续,实在说不过去。
鉴于民办教师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强烈要求政府给8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下岗民办教师再提高待遇,应和在职职工一样同等享受国家医疗等政策,未到退休年龄的经培训再次上岗,尤其照顾生过二胎而被下岗的女民办教师。
山西省出台[2015]84号文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但大多数人办不起。得交大约七万到九万元。全由本人支付,单位1分不掏,和本人的教龄长短没关系。一旦办了这份保险,教育局仅给的10元的可怜救济就没有了。对丧失劳动力,无任何经济来源,已步入老年的这些人实在难以承担。
政府能给办养老保险是好事,但把自己推的一干二净,一分钱也不想分担这合理吗?民办教师属国家干部。有个合理方案是:以86年以前参加工作满十年的按个人30%,国家70%;86年以后按个人与国家各50%办理养老保险。如能这样实施,也是深得民心的善事。
在崇尚民主和文明的今天,对老民办教师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要参加人性化地看待,每个有民心和同情心的政府高官应该深刻反思。在国家教育最贫困的年代是这些人支撑起了全国农村教学的一片蓝天。“下岗民办教师”这个词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历史。他们为祖国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永远记载在中国教育的历史档案里,也铭记在我们心中。
笔者在发稿前了解到,由于补助10元的生活话费太少,难以维持生计,老民办教师去县里信访局上访,却遭到接待人员的辱骂和驱赶,甚至公安局派出所派人盯梢,以扰乱社会为由不让上访,辗转艰难地去了省政府,由于去了几次认得他们,门卫根本不让进去,挡在门外。好不容易进了政府办公地方却无人搭理,向值班人员打听谁也不告诉他们。真可怜,昔日辛勤园丁含辛茹苦几十载,到头来劳苦功高却孤苦伶仃无人管!
我们应该关爱这一群体,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山西省太谷县任村乡王思村
下岗民办教师郝丽花
2016年2月27日
第二篇:妥善解决我区在册民办教师历史遗留问题
妥善解决我区在册民办教师历史遗留问题
民办教师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1987年底,原临沂市教育局进行了民师建档工作,把85年9月30日以前任教的民师列入在编民办教师。85年10月1日后截止87年建档前招用的这部分民师被称为“在册不在编民师”。1999年7月,原临沂市教育局实施“一刀切”政策,把他们清退(只给87年补招的34名在册民师纳入在编)。自清退之日起至今,他们不断群体上访,是我区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
在册不在编民师是民师建档前县级教育部门批准录用备案的。他们在工资低师资紧缺,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奉献青春,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初中英语新学科的开设与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样不在编的在册民师,临教字(1994)20号文只给87年补招的“34初中英语民师纳编,允许他们连年招考,现已全部转正,而没有给其他在册民师(包括在岗的英语教师)一次招考的机会。这部分人连续工作了十四、五年,采取不分良莠“一刀切,全部清”,不仅伤害了他们的感情,而且有悖社会公平,是当时清退工作中的失误。
同样是在册不在编民师,我市周边县有给予招考的机会,有的下文予以解决,如莒南县早在98年就联合下文《从在册不在编民办教师中选招合同制教师》合理及时地解决了这部分人员。
2006年我区南坊办事处和枣沟头镇根据区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从在册民师中通过考试招用了部分“临时教工”,至今还坚持在学校的工作岗位上。但工资太少(400-500元/月)远低于兰山区最低工资标准950元,也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部分人的出路。因此,群体上访也时有发生。
经调查,我区这部分中小学在册民师人数不足百人,坚持到最后被清退者实际大约40多人,而且大都有大专学历。有的还是县市级优秀教师,很多人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
教育部曾发布“截止2006年,全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有44.8万人。对于其中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以通过适当形式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教师公开招聘,转为正式教师”。
为此,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妥善解决在册民师的问题已摆在面前。给所有在册民师以公平竟聘的机会,通过科学公开的考核,让真正优秀的人员留在教师岗位,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继续为教育服务,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因此建议:
一、对在岗的在册民师,特别是取得教师资格和合格学历的民师可优先聘用,直接与正式教师享受同样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或结合我区一年一度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给予机会,从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中择优录用。
二、对未取得教师资格或未被录用的人员,可根据教育部2010年下发的《中 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按照企业退体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管理办法办理。
以上提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精神,如能得以妥善解决,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篇:关于解决原民办教师及代课教师遗留问题工作总结
XX小学
关于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的总结
根据麻栗坡县教育局局长郑元福《在麻栗坡县教育系统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全面做好辖区内原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遗留问题,从2013年4月底以来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该项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将该项工作小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根据上级会议精神,为了更地开展此项工作,本校首先成立了关于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原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的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XX
铜厂小学校长 副组长:XX
铜厂小学教导主任 组
员: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铜厂小学办公室,由张传辉兼任办公室主任并处理日常事务。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XX小学于2013年4月29日于铜厂小学办公室召开关于此项工作的专题会议,首先向各位教师宣传了相关政策,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对该项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布置,首先进行第一阶段的摸底调查,要求摸底调查工作必须细致,争取做到全覆盖、不遗漏。具体分工如下:
XX:上铜厂、中铜厂、下铜厂 XX:梅汤
XX:江界、老长坡、三转弯、牛场、哪竜 XX:上嘎哪、中嘎哪、下嘎哪 XX:铜厂老扣览
XX:哪么、大梅单、小梅单 XX:铜厂哪腊
三、克服困难、扎实工作
XX小学于2013年5月8日召开关于该问题的专题会议,向各片区负责人传达了相关表册的填写方法并要求各负责人着手落实表册填写。于2013年6月5日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县摸底人数并要求教师再次下乡落实有无遗漏。
本校于2013年7月底上报了本校第一批(全县第二批)16人符合条件的原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审批表,并于9月初返回了部分填写不规范的审批表并重新进行了填写上报,于9月13日公示了第二批审核通过人员名单,本辖区共计16人。
本校于2013年10月17日再次召开关于该问题的专题会议,要求各片区负责人再次下乡落实有无遗漏人员,准备第三批上报工作,并于10底前完成。10月24日再次安排各片区负责人下乡,向第二批符合条件的16人宣传参保问题,要求讲细讲明白。2013年11月15日本校上报了最后一批符合条件的审批表,共计4人,至此本辖区符合条件人员全部上报完成,共计20人。
经过7个月的奋战,关于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问题至此算是接近尾声,虽然工作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及阻力,但看到曾经奋斗在一线的前辈们灿烂的笑容,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总之,经过本校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本辖区内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都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XX小学
2013年12月5日
第四篇:关于解决农村代课教师,民办教师遗留问题
E提案第5077号 已立案
案由(提案主题): 关于解决农村代课教师,民办教师遗留问题
提案人: 57岁民师盼公正
主办(上报部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提案类别: 民生类提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协办: 教育部,财政部提案时间: 2010年03月09日
会员口号:构建和谐社会,完善解决民办教师遗留问题、代课教师问题
尊敬的各级领导:
我们是济宁市高新区全体陪辞退的老民办教师,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集体向党和政府反映我们的诉求,并恳求人大,提议一下我们弱势群体的心声。
我们大多数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投身于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中,小民办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乃至三十几年。在当时经济困难,文化落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生活及工作环境异常恶劣的情况下,我们能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教书育人,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的国党的教育事业,那是我们这些被辞退的教师是合格的民办教师。而八十年代前后,由于不正之风在各部门的影响我们这些老民办教师却成了不合格的民办教师被辞退的对象。当时我们是欲哭无泪,欲哭无声,有苦只能往自己肚中咽。回想当时辞退民办教师的情形,真叫人啼笑皆非,有的地方是自报辞退,有的地方是投票辞退,有的地方是抓阄辞退,更可气的是有的地方将外县市嫁到本市(济宁市)的民办教师,虽继续使用,却将其民师资格无理剥夺,造成实质上的辞退,这些五花八门的辞退方法,再加上个别领导的敷衍趋势,辞退经过大都是凭大队支书或学校某位领导的一个口头通知,将我们强行辞退了。
当时我们蒙冤受屈,是迫于形势,忍受了十余年,盼来了中共中央一九九一年的20号文件,实指望我们这批人能在【91】20号文件的落实中得到凭冤昭雪,不料却是无人问津。我们又盼来了九七年国务院办公厅下达的32号文件,我们听说后,无不欢欣鼓舞。但我们这部分人所得到的答复是“你们已不是民办教师”我们再次失望了。
我们经过学习《宪法》,《劳动法》,《教师法》及有关辞退民办教师的文件。联想到我们被辞退的经过,感到实在太冤了。《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劳动也是公民的义务”。我们觉得被辞退就是被剥夺了劳动权
利,这是不符合宪法的。我国《劳动法》第20条讲“在同一单位工作了十年以上,就是超过一天,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也不得辞退。”而我们在教育岗位上连续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却被强行辞退了,我们认为这是违背劳动法的。
我们这些被斥退的老民办教师,现在大都是风烛残年。由于被剥夺了教师资格,随着来自社会的冷嘲热讽,特别是在民师陆续转正,退休,领取丰厚的待遇时,面对子女及亲友不理解的质问和抱怨,我们是极度寒心,使我们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身心受到沉重打击。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我们想:在国家日益富强的今天,党和政府应该记起我们这些曾为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而被错误地辞退的老民办教师。我们期盼领导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依据法律及国家相关政策,真正重视我们反映的文图,本着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精神,解决我们的“老有所养”的问题,给我们一定的经济补助,使我们从窘迫的生活困境中解脱出来,我们将无比感激党和政府给予我们的关怀,殷切期盼党和政府满足我们的愿望。
济宁市高新区全体被辞退民办教师代课教师
建议:
尽快解决,媒体公开,公平公正
第五篇:民族大世界历史遗留问题
民族大世界相关材料
民族大世界基本情况:
北京西单将腾退民族大世界服装商场,已存在25年。北京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位于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曾是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清初时是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府邸,民间叫做“驸马府”,曾建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现在,四合院内老屋加上院里院外的临时彩钢板房,这个市场已经超过5000平米,存在20多年。今年,北京市文物局对“北京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下发《违法建设拆除通知书》,要求在今年6月底将近4000平方米的彩钢板违章建筑全部无条件拆除,逾期不整改将申请法院强制实行。
当前存在的问题: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北京市地面上存在的文物保护单位看,像民族大世界这样的还有几十家,很多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都是在《文物法》颁布之前的遗留问题,所以搬迁难度大。对于民族大世界,从2005年,北京市文物局多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通过这几年的跟踪督促,国家民委做出了很多努力,效果是有,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能让人放心。此次,国家民委、西城区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大世界的保护修缮问题。
在北京市内,还有孚王府、宁郡王府、段祺瑞执政府,现状都与民族大世界相近,有些还有居民住,甚至使用明火,严重影响了文物安全。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逐个解决。在《文物法》颁布之前后,解决的方式都是不同的。
法律依据与争议:补偿款的确定 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5号)第三十三条、《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87号)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因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经济损失的,拆迁人可以结合被拆迁房屋的区位和使用性质,按照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停产停业综合补助费。
根据《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助费有关规定》(京政函[2001]109)
五、根据《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因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经济损失的,对被拆迁人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使用性质,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元至1500元给予一次性停产停业综合补助费。具体标准由各区、县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属出租非住宅房屋的,对承租人的停产、停业损失,由被拆迁人按照双方协议约定给予补偿;双方没有约定的,由被拆迁人参照前款规定的标准对承租人给予适当补偿。
只要协议没有约定遇到征地拆迁无条件腾房就能争取到一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城乡规划草案在报送审批前,应当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第五十条规定,“因依法修改城乡规划给被许可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解决办法:制定补偿方案对商户补偿
民族大世界商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维护商户利益,确保腾退工作顺利进行,民族大世界商场还为自愿异地经营的商户联系异地经营场所,供商户选择。目前已可提供4000平方米。为了体现公平、公正,民族大世界商场依据有腾退经验的社会评估权威机构(第三方中介组织)依法制定的补偿方案对商户进行补偿。
具体的腾退步骤为:在张贴通告前,给商户召开会议说明腾退的目的、要求、原则、步骤和补偿的事宜;张贴公告进行说明,同时成立补偿谈判小组依据社会评估机构评估的补偿方案对商户进行补偿;为自愿异地经营的商户提供其他类似经营场所信息;自民族大世界商场张贴关闭公告之日起,对商场内所有商户给予两个月清货期,凡是在规定期限内撤场的商户,清货期内的租金均予以免除;对仍不自行撤场的商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疏解。
相关案例:
案例介绍: 某公司将两间平房租给许某居住使用后,因该房屋被列入六环路建设拆迁范围,公司通知许某终止租赁协议遭到拒绝。许某反诉该公司,要求享受与被拆迁人一样的待遇。日前,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租赁合同纠纷,一审判决解除租赁协议,许某腾空二间平房,公司赔偿许某搬迁费损失五百一十元。
某公司诉称,2003年12月1日,本公司与许某签订了房屋租赁协议,约定:公司将门头沟区平房二间租给许某居住使用,租赁期限为2003年12月1日至2008年12月1日,同时还约定:“甲乙双方因特殊情况或不可抗力因素可要求提前终止协议的执行”。2007年6月,因该房屋被列入六环路建设拆迁范围,公司通知许某终止协议并在15日内腾退房屋,遭到拒绝。公司方面认为,国家建设拆迁属于不可抗力,租赁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已经出现,许某应当腾退房屋。于是公司将徐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令许某腾退租赁的房屋,补交2008年1月至5月的房屋租金1500元。许某答辩并反诉称,由于自己承租的房屋被列入六环路建设拆迁范围,公司在不给自己任何拆迁补偿的情况下要求解除房屋租赁合同,让其腾房,没有法律依据。拆迁不属于不可抗力,故未成就租赁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同时,自己作为房屋承租人,要求享受与被拆迁人一样的待遇。为此,许某提出反诉,要求公司给付自己非住宅搬家费、提前搬家奖励费、工程配合奖等共计5万余元。门头沟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在协议中约定,租赁期限自2003年12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1日止,该公司起诉时,协议约定的租赁期间虽未届满,但租赁标的被列入六环路建设拆迁范围,鉴于公司已经订立拆迁补偿协议,故公司与许某订立的租赁协议事实上不能继续履行,应当予以解除。许某有权要求公司赔偿因提前解除合同给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但许某并非房屋所有权人,无权获得拆迁补偿款
民族大世界:执法人员低调进场
昨天上午近11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民族大世界商场仍正常营业。记者了解到,由于此前一天市场方面告知商户,文物执法部门要来检查,涉及腾退整改问题,市场内气氛有些紧张。为了避免商户围堵执法人员和媒体,随行记者被要求不要携带大型摄录设备,并以顾客身份分散进场。
2007年以来,市文物局曾对民族大世界多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但整改工作进展缓慢。在这几年时间里,该商场拆除了中心院落500平方米的钢结构临时建筑,清除商户100余个,并对消防设施进行了改造。但目前院内仍被搭建得密密麻麻的近4000平方米彩钢板建筑遮住,整个文物保护单位被400多个服装箱包商铺占满,人员拥挤,用电负荷大,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对于文物执法部门的检查,商户们显然已有了经验,他们都准备了灭火器等器材。对于腾退和拆除违建问题,商户们也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说腾退,现在也没动静。”一名商户表示,拆除违建是市场的事情,但如果损害到他们利益,大家也会联合起来维权。
据民族大世界商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商场内的数百个商户和近百名职工安置问题是腾退的最大难题,有的商户甚至签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今年底,商场方面会联合西城区政府制定初步修缮改造方案,并上报市文物局。如果方案获批,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将在保护文物和符合西单商圈整体风格的要求下进行改造。
民族大世界方面的答复显然不能令文物部门满意。市文物局认为,相关领导重经济效益轻文物保护的态度应该改变。昨天,在市文物局下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中明确指出,民族大世界所属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将3970平方米彩钢板违建全部无条件拆除。如果逾期拒不整改隐患,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追访
民族大世界商户“没听说要搬” “没听说要搬走,这不都正常营业呢吗?”昨天下午4点多,记者再次来到“民族大世界商场实地探访,看到商户们仍在正常经营,东侧进门处的一家小店还挂着招聘工作人员的纸条儿。大多数商户还表示,并不知道未来这里将被腾退的事情。
记者顺着商场里面弯弯曲曲的通道,走不远就能来到整个平房建筑区的中央地带。在此前的整治中,这里已经被还原成露天小空地,在这里还能看到老式的平房建筑。就在这些平房之间,许多通道、房间都被搭上了蓝色的彩钢房顶,整个院落和许多间平房,被这些建筑连接成近乎一整座建筑。
“没听说要搬走。”记者询问了多个商户,这些商户均表示,目前并没有收到市场方面关于整改、搬迁甚至腾退的消息,“前两年有过整改,后来就没什么动静了。”但记者问及目前商户租金状况以及预付租金时限,商户们均表示“我们不能接受采访”或者“不知道”。在市场办公室里,两位女士正在值班,记者表明身份询问情况,对方也婉拒了采访要求,“我们也说不好。”
-背景
文物占用单位 整改不到两成 自2005年底以来,市文物局先后分三批公布了54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跟踪督促整改。对涉及的71家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依法制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给各隐患整改单位发书面协商解决隐患工作函、通知书等200余份。但真正按规定整改的单位不到20%。
市文物局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个别文物保护单位重经济效益轻文物保护,认为花钱费力解决文物隐患太吃亏,本单位不受益,甚至认为影响目前本单位的经济创收,对应该承担的文物安全保护的主体责任认识不足。有的单位把文物安全工作交给后勤人员管理,主要领导很少过问,有的甚至交给退休人员管理。
-链接 民族大世界 多次被勒令整改
据民族大世界商场负责人介绍,该商场1990年成立。而西城区文委的资料显示,1989年商场所在地已成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国立蒙藏学校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北京市文物局曾对民族大世界商场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2008年,民族大世界再次“入围”整改规划的2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底,市文物局和市消防局联合检查民族大世界,并现场要求相关单位制订腾退方案。半年后,在民族大世界方面不见“动静”的情况下,市文物局再下整改通知,并启动起诉程序。
民族大世界闭市公告
3月20日至5月19日 清货期,租金免除
5月20日 停止一切经营活动
5月29日 所有商品搬离民族大世界商场
5月30日零时起商场全部封闭,开始进行保护性修缮工作
西单民族大世界商场昨天一早贴出撤市公告。有“西单动批”之称的民族大世界商场5月20日正式关门谢客。此后,其将恢复国家一级文物的真身,并进行保护性维修。拥有25年历史却饱受“侵占破坏文物”诟病的民族大世界商场将与北京人挥手告别。借助社会评估机构
商场中现有大大小小的商户226家,而真正与商场方签订租赁协议的只有5家商户,其他商户为这5家商户的转租、分租或承包者。
为维护商户利益,民族大世界商场将为自愿异地经营的商户联系异地经营场所,供商户选择。目前已可提供4000平方米的经营场所,但有关方面并没有透露具体地址。此外,商场方将依据社会评估机构的评估,对商户进行补偿。
■修缮
力争重现文物原貌
国家民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驸马府老宅确实年久失修,殿内立柱底部已腐朽成粉末状。专家表示,站在西单商场的8楼可看见驸马府的整体结构。但由于驸马府老宅均被彩钢板等现代装饰装修材料包裹,无法辨识文物本体原貌。文物专家现场踏勘提出,必须先拆除非文物建筑,还原文物建筑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记者获悉,商场腾退工作完成后,文物修缮团队将入驻现场,完全拆除附着于文物建筑上的非文物建筑,显露文物本体原貌。同时,对文物目前的健康状况进行判断,编写文物保护规划与修缮设计方案,报请国家文物局依法开展文物保护修缮工作,重现文物风貌。
预计文物保护的规划与修缮设计方案,最快将在年内完成。修缮工作力争重现文物原貌。
■新闻背景
驸马府变身大商场
位于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的民族大世界商场前身为“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旧址是明初北京最早的会馆之一――常州会馆。清初成为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府邸,因吴应熊娶了皇太极的女儿,也被称为驸马府。院子里有现存北京市年龄最大的古枣树。为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问题,1988年,在驸马府的四合院老宅内建起服装市场,这就是著名的民族大世界商场。
整个商场现有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其中文物古建面积2850平方米。就在商场生意越来越红火的同时,“国立蒙藏学校旧址”的文物地位却在不断地升级。2001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7年,市文物局对民族大世界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拆除违建,消除火灾隐患,2011年更是“限期三个月整改,否则法庭上见”。为此,国家民委、西城区政府专门成立了“西单33号院文物保护修缮项目联合工作小组”。但是,民族大世界商场似乎并未受影响,而整个文保行动被批“走过场”。
民族大世界商场有三进院落,目前西路一部分已经完成腾退,古建也得到了修缮。但东路还有很大面积的古建筑仍然被遮天蔽日的临时建筑包裹着,只是透过天花板偶尔能看到一截古老的房梁或一块柱头。有关部门昨天表示:“只有彻底闭市,才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还文物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