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题教研伴随教师成长和进步(推荐)

时间:2019-05-12 11:4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主题教研伴随教师成长和进步(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主题教研伴随教师成长和进步(推荐)》。

第一篇:让主题教研伴随教师成长和进步(推荐)

让主题教研伴随教师成长和进步

吉林省辉南县教育局

周亮

(“主题教研”方面的研究专家)

要让主题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既不要把主题教研看得太复杂、太神秘,又不能用偏激的思维去看待主题教研,用敷衍的方式把主题教研做得太草率。主题教研是新课程的载体,新课程是主题教研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在实施新课程进程中,教师要把主题教研当做学习进步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要自觉地、轻松愉快地走进主题教研。

一、让教师明确主题教研的结构

教师要明确主题教研的网络化、系列化结构,这种结构可称之为树形网状结构。

以学校为单位开展主题教研,要建立学校的总主题,总主题便是大树的根部主干;而教研组或年级组的二级主题如同在根部主干上分出几个比较粗大枝干;教师个人的三级主题就如同在枝干上分出的枝杈,教师个人的每次探索就如同枝杈上发出的若干个枝条,而每位教师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正好象枝条上的花、叶、果。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后,当主题教研活动需要总结了,也就是这棵大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总结时先从“枝杈”上总结,教师把每一次探索得来的收获甚至每一课时得来的积累撰写出成果总结论文。而接下来“枝干”的总结是在每个“枝杈”的总结论文中梳理概括出的典型经验材料。最后“根部主干”的总结,再从每个“枝干”的典型经验材料中概括并归纳出学校的主题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综述。

二、让教师视主题教研为乐趣

主题教研是教师的自觉行为。因为主题教研所要研究的内容正是教师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因此无论是有没有教研活动,不管是有没有领导来听课,教师们都在执着地做着自己的份内工作,这也是常被称之为教师个人的研究——“单兵作战”。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兴趣也是最好的减负方法。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学习,教师对主题教研有了兴趣也会主动走进主题教研。

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一书中写了浙江诸暨双桥小学黄芳老师与她孩子和学生的故事:以前,黄老师的儿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电视迷,对每个频道的电视节目都记得很清楚,有些电视节目看了又看,甚至能背诵剧中人物的对话。另外这个孩子还是个网络游戏迷,经常偷偷上网打游戏。自从黄老师参加“毛虫与蝴蝶”研究实验之后,每天晚上陪着孩子一起看书,她还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不久她的孩子喜欢读书了,有时还边听边手舞足蹈起来,孩子每天都在阅读,阅读面也逐渐宽了起来,童话、诗歌、天文、地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都是孩子所喜欢的。在童书的滋养下,孩子对电视和网络再也不感兴趣了,学习也主动了,而且更懂事了。黄老师从自己孩子身上的变化,让她想到了班里的学生。于是她就坚持每天给学生读故事听,和学生一起读课外书,在这些美妙故事的滋养下,孩子普遍进步了,有个孩子在日记中写到:“老师,枕着您的故事入眠,我梦中也在笑。”这样黄老师与孩子们开展班级共读,进行主题研讨,在阅读和交流中不断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感悟,获得阅读的幸福感。

辉南三中的孙德春老师,在没开展主题教研之前,每当批改学生作文时就感到头痛,不得不批。自从孙老师确立了“学生作文二次批改的研究”主题之后,每当批学生作文,就象读小说一样有趣儿,看到学生作文方面的进步,孙老师暗自高兴,渐渐地和学生的关系也拉近了。学生的作文由教师的批改转移到学生之间的互批互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研兴趣。

教师们一旦淡化了功利性,而主动自觉地走进了主题研究,那么不仅在研究方式、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也还会有乐此不疲的反思与感悟。走进主题教研有很多益处,也有许多乐趣,如果我们把研究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把研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研究与自己的孩子的成长教育联系起来,我们这样去做实验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教师找准主题切入点

做为教研组的课题要紧密结合学校的总主题去确立,如学校的总主题要渗透“少讲”、“多练”、自主创新教法和学法方面的理念,那么,教研组的二级课题就要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关联,更要和教法、学法的创新相关联。

特别是教师个人的三级课题既不能“大而空”,也不能“偏而窄”。什么是大而空呢?如:“学生生命化教育的研究”,这个课题就是“大而空”的课题,把它做为二级或三级课题都不十分合适,即便是把它做为学校的总主题,也要这样修改一下——“关注学生生命化教育,创建绿色人文课堂的研究。”这样的主题虽然是学校的大主题也要把重点落实到课堂上去解决、去研究。一般来说,教研主题逢“大”必“空”,而“空”却不一定“大”,例如“小学二年级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这个课题并不大,但却因为不具体而显得“空泛”。

那么什么是“偏而窄”呢?所谓“偏”是指偏离了课堂。例如,有的老师把“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做为自己的三级课题,这没有错误,问题是课外阅读一定要和课内阅读相结合,否则就偏离了课堂教学。例如,学了《草船借箭》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原著或章节。即便是低年级学了儿歌一类的文章,也可以引导学生再去阅读课外的类似的内容。没有和课内阅读相结合也不利于学生对现在知识的巩固与掌握,更不利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如果一味追求与课外的问题进行研究那就是偏离了课堂。那么什么是“窄”呢?例如,“物理教学中密度的测量的研究,”把这个问题做为教研组的二级主题就显得太窄了。再比如,有的教师把某数学的一个定理做为实验研究对象,在我们的教学中是有进度的,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知识点上研究一个学期,几节课就能结束的内容,做为主题教研的研究主题不就使问题“窄化”吗?一个定理的研究可以看成是教师个人主题研究的一两次主动探索。如果把一个定理改成“应用数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就比原来的主题要宽泛多了。一般来说,“偏”容易使研究的范围“窄”,而“窄”却不等同于“偏”。

四、让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去操作

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育与科学方法”有过这样的阐述:什么是科学方法呢?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是有线索的。第一步要觉得有困难。如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别人不知看了几千万次,都没觉得有困难,惟有牛顿觉得有困难,所以他发现了地球引力。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有的人上课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学风之坏也不注意,所以就没有问题。第二步是要晓得困难的所在,就是要找出困难之点来。如一个人坐在那里出脾汗是有困难了,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呢?第三步是要想出种种方法去解决,是画符放在辫子里、请巫婆、去庙里烧香、请医生,还是去吃金鸡纳霜。第四步是把选出的方法进行选择使用,是用一种方法还是用几种方法。第五步是把使用的效果进行一番实验,看是不是选中的这些方法起的作用。

我们当前的主题教研的程序是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与科学方法”是基本一致的。以我们教师的三级主题研究为例: 第一步,是教研主题的筛选与确立。教师的个人主题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或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发现问题的。如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合作学习不实在的问题;差生不愿意发言的问题„„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当前最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做为主题教研的研究内容。而这项内容的研究既能促进学生的素质的整体提升,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步,是研究问题的焦点。问题的焦点也就是研究问题的所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和困惑呢?如差生不原意发言的问题,我们可以确立“提高差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为主题。是差生的学科基础不好?还是学习习惯不好?是不会说还是不想说?难的问题说不明白,简单的问题能不能说明白?自己说不明白,在小组的帮助下能不能说明白?提出几个问题设计一个问卷,做个调查了解一下原因所在。然后才能过度到下一步。

第三步,是解决问题方法的探寻。要想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调动差生学习积极性。可以有多种方法,开家长会或与家长密切配合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学习小组并组成学生之间的帮带小组;对差生单独辅导,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然后自觉主动学习;建立差生培养进步奖励机制等。这些方法如何使用?也就自然过度到下一步。

第四步,是方法的合理运用。是用一种方法,还是每种方法都要用,当然这里的方法都是积极的可用的,特别是主题教研在每次的实验探索中可能采用的方法和策略是不同的,这是根据要探索的内容决定的。而最有效的方法很可能是几种方法并用,何不做做尝试呢?这便是科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当然,这些方法哪一种最常用,效果最好呢?还要等第五步去验证。

第五步,是重新检验。以上方法或用一种,或用两种,或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而且效果非常好,那么究竟哪一种方法最好呢?还要再次通过实践去验证。如果经过实验再次验证哪一种方法最好,或者说综合运用的方法最好,那么这种或这些方法就可以推广使用了。

没有什么就研究什么,研究什么就有什么。遇到问题需要研究,通过研究就能解决问题。主题教研就是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是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去研究、去探索,主题教研就一定能够促进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篇:让故事伴随成长总结

让故事伴随成长

临朐中学初中部 张志强 安 浩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背景下,校本课程似乎成为了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而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潮流,今后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校本课程开发在世界范围迅速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领域。由于中学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的不足,所以在进入90年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也在世界范围引起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先后制订并颁布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进行富有成效的改革。在我国的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推行可以进一步增强历史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扩大学生历史学习的视野,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人们认识的不足和理论研究的缺乏,以及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机制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既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蕴含着巨大的机遇。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客观形势,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的新课改从一开始的嘴上说,到我们一线的教师实际去做,进行的轰轰烈烈。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实际情况是只要不改变评价机制,我们老师就难以放手大胆去突破。

事实上西方很多教育是不存在现成教科书的,或者说对于教科书的使用远没有我们中国的老师们那么依赖。他们的教育更开源,更注重教会学生什么方法而不是内容。这也正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向,我们教育所应追求的一种目标。

二、课程的构成要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与实践,更加深切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清晰的理顺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学会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大家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更加走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帮助大家更好的汲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多的聪敏和智慧去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依据以上标准,把历史校本课程分成了如下构成:

1.校本课程开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各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有的学校开发德育课程,有的开发书法课程,有的开发活动课程,最多的是开发乡土课程(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乡土课程开发中,很少发现是由历史与社会学科组来开发的,其实,在所有的学科中,与乡土教学关系最密切的首先是历史与社会,然后是语文和音乐美术。乡土资源首先应该成为《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对象,因此,乡土校本课程也应成为 《历史与社会》课程对乡土资源进行探究开发的产物。

2.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其最终教学目标不是培养历史人才、地理人才、社会人才,而是通过对历史、地理、社会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具有全球意识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但爱国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乡情教育可以使青少年了解家乡的过去,家乡的今天,进一步展望家乡的明天,从而培养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命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学生所具有的社会知识,有很多是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而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是学生的需要。因此,乡土校本课程充分体现着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总目标:在掌握乡土的人文、自然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②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课题组所进行的校本课程 开发也是以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和素材,首先由老师编写校本教材走进七都〉,使孩子们从总体上能够有一个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状况的载体;在此基础上,由历史与社会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全校同学共同努力,共同围绕家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主题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开展社会调查、田野考察、访问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案例,而这些案例的汇编就是由我们师生共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分层次的,同时又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永远不会结束的开放的课程体系。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基础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深层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两个组成部分。

3.研究性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个体以研究的方式来掌握新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养成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当中实际问题的习惯,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和和手段,培养优秀的学习和研究品质,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关心社会问题,学会思考现实社会,学会与他人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六重”来归纳,即重自由、重主动、重参与、重过程、重开放和重交流。

三、课程实施 1.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共18课时,授课15课时,复习考试3课时。使用多媒体投影、录像资料等教学设备。

2.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在授课和学习过程中对同学们进行参与度、作业完成等过程性评价,学期授课结束时通过纸笔测试或小论文、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3.选择本课程的同学应对历史学科有较高兴趣爱好和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限定人数50----60人。

第三篇:让美德伴随我们成长

让美德伴随我们成长

成人路上,我们往往会埋怨自己肩负的责任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学会求知、学会上进、学会保护、学会珍惜……然而,就在我们放荡不羁的青春年华中,就在我们张扬个性释放活力的激情下,我们往往忽略掉了一种习惯——美德。

什么是美德?美德是为了维护社会文明健康发展而促使人人必须养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类文明的根本象征在于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类摆脱野蛮的标志。而起先对于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中国自古也以德育人,以德为美,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恪守人格,以“克已服礼”磨炼品质。

“美德”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你傻干,正好可以让我多歇一会儿;你愿意吃亏,正好可以让我多占点便宜;你愿意奉献,正好可以让我来享用。“智者”只不过是把美德在口头上讲讲,或者当做口号装装门面而已,没有谁是真想实行的。把美德说成智慧,让人讲美德,嘿嘿,不过是糊弄老实人罢了!

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动物世界?

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其二,美德是对人际对立的一种超越。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与邻为壑与互助合作之间,哪个更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其三,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成为每个人的操守,社会将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这一代能够讲美德,下代人潜移默化,也会崇尚正义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社会更加美好!

因此,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给老人让座、随手捡一张纸屑、爱护一草一木、遵守公共秩序、少几句污言秽语、多一点文明礼貌、拭去那些轻蔑与浮燥、献一份诚信与爱心。唯有将道德内化为习惯,将他律转为自律,我们的内心才会充实,我们的行为才会洒脱,我们的民族才会崛起!

第四篇:让爱心伴随孩子们一起成长

让爱心伴随孩子们一起成长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资中县重龙镇香炉山小学 教师:张国权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繁琐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要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达到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是每个班主任的愿望,也是所有老师的愿望。回顾十几年来班主任工作,我凭着坚定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起到了一个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学校领导的助手,学生、家长之间桥梁的作用,从中我也领悟出做班主任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以供借鉴。

一、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可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班主任老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班主任老师为人师表,他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加强品德修养,博学多才,积极进取,以自己的良好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把老师的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身上转化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

二、倾注爱心,用温暖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班主任好比家长,班集体就好象一个大家庭,学生则是孩子,对他们应充满爱,要有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正如教育宣传所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则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有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调查表明,学生对最喜欢的老师首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客观公正,平等待人,不偏袒,和蔼可亲,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而最不喜欢的教师是:偏爱,不公正,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对教师的爱是多么渴望,而对教师的偏爱是多么的厌恶。纵观我们的教育教学,往往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种现象:课堂提问只关注优等生,而忽略了差等声。对优等生则大加赞赏,给予更多的注意,关心,无疑是“锦上添花”;可对“平淡无奇”的后进生,则“心不在焉”,或“耿耿于怀”,忽略了“雪中送碳”。这样容易造成后进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而需要老师对优等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把爱的阳光雨露播洒到每一个角落,使他们都能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如阳光般的温暖和雨露般的滋润。

爱是一种情感教育。俗话说“危难之时显身手,患难之时显真情”。在情感教育中,应注意观察,注意时机,注意说话的分寸与场合,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我班有一位学生家里经济十分困难,读书却十分努力。住校期间,有时只吃两顿。见此情形,我心里也不是滋味。为了帮助他,我有时多买一些饭菜,悄悄地把他叫到一边,说老师买多了,吃不完。就把饭菜盛给他,变相给予他帮助。这样他的自尊心没有受到伤害,又不影响他在同学中的平等地位。在老师的关爱下,他学习生活得快乐,自信,充实,顺利地升入了省重点高中。

三、选好班干部,培养主人翁意识

班委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好坏,往往与班干部队伍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是分不开的。因此,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是不容忽视。

为了组建一支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有魄力、干炼的班干部队伍,我有意识的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观察、挑选一批有头脑,有口才,有吃苦耐劳精神,有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的同学,并通过民主选拔,建成一支令全体同学都心悦诚服的班委成员。班干部队伍的建成不能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还需班主任的精心培养,不断锤炼,以打造出一支作风干炼泼辣,具有带头模范作用的队伍。为此,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注重宣传班干部的优秀事迹,帮助其树立威信。

(二)培养班干部团结协作意识,并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

(三)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工作的能力。

四、多表扬,少批评;多恭维,少讥讽。

“问题”学生,往往让班主任老师感到头疼。“问题”学生的表现有:组织纪律性差;学习不努力,成绩差;调皮捣蛋,上网成瘾,吸烟赌博等种种现象。他们并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冥顽不化之徒,他们需要老师真诚的爱与关怀。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都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多表扬,少批评;多恭维,少讥讽,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它不光对优秀学生有催人“更上一层楼”的作用,对后进生则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要想转变“问题”学生,就应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埋藏在其心里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班有个学生不光成绩差,还好滋事生非,令老师烦心,同学也很讨厌。可他很喜欢体育运动,特别爱打篮球。我抓住他这一闪光点,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篮球比赛,让他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心。并因势利导,不断鼓励,让他勇于克服缺点,争取在学习方面也迎头赶上。经过努力,该生有了明显的转变和进步。真可谓是“朽木”不朽,孺子可教。对于“问题”学生,还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要循序渐进,长抓不懈,善抓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使学生心服口服。

五、关注单亲、留守儿童,给他们心灵一片蓝天 单亲、留守儿童是目前社会的一大现象,是人们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甚至是文明发展中带来的困惑。单亲、留守家庭导致一些孩子心灵的孤寂和性格的“扭曲”,被动的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和伤害。他们中有的表现正常,有的表现时好时差,有的却纪律涣散,学习不认真,调皮捣蛋,厌学、逃学,对老师及现有监护人的教育当作耳边风。针对以上现象和问题,我通过书信、电话、个别谈心等形式从思想上、情感上、物质上帮助单亲、留守儿童。从关爱着手,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留守儿童。注重“三心”教育,即爱心、细心、恒心。单亲、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爱,心灵的孤寂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自尊又很自强,加之家庭背景和情况的各不相同,学生性格差异较大。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我采取因人而异,用疏导、启发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法。对波动性大的学生,我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注重教育的持续性,有效性,以达到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平时,我还加强各类活动的开展。以“献爱心”活动,培养单亲、留守儿童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的美好品质;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单亲、留守儿童的个性特长;以“诚信考试签名”的主题活动,培养单亲、留守儿童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的美好品德。

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形成良好品质 当今中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中很多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不健康的心理。他们或爱慕虚荣,争强好胜;或自私、自卑;或缺乏自律能力;或不善交友,难以融入社会生活;或面对困难挫折,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等诸多现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将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结合起来,创设顺境和逆境,让学生去具体感受。

(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观察,发现有滋生骄傲自满的学生及时提醒,防微杜渐。对有进步的学生,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情绪低落,学习滑坡,遭遇挫折的学生,多关心,教育其正确对待,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寻求补救措施。从而培养学生自信,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学生中有的同学虚荣心强,好胜心切,对超过自己的产生嫉妒心理,为此弄虚作假,对同学进行造谣中伤,产生打击、报复、干扰、破坏等行为。于是,我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淡化功利意识,克服嫉妒心理,养成健康的竞争心态,依靠自身的优势和努力去争取成功。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竞争心态。

(三)学生中有的在遇到困难时,知难而退,半途而废,意志不坚定;或遇事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为此,我一方面以榜样的力量(如名人英雄的事迹)去感染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他们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挠;另一面用名言警句教育他们;再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锻炼他们坚定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作为一名班主任,培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他的天职,他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自身的爱心修养,努力让爱心教育技巧化,艺术化,为教书育人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这样,我们就能用爱的双手托起祖国未来的花朵——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

让爱心伴随孩子们一起成长

单位:资中县重龙镇香炉山小学作者:张国权时间: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00六年十二月

第五篇:让自信伴随我成长

让自信伴随我成长

许久以来,我苦苦的思索着。深深的苦恼着——我到底是谁?我究竟充挡什么角。作文竞赛我无缘参加;光荣板是怎也找不到我的名字;发奖会上,我疯狂的为别人鼓掌;球场上.我只做个忠实的观„„一切与我无缘。我依旧做着异想天开的,想在生当中出人头地,风光风。

我曾梦到过自己了一粒“智慧丹”顿时问思诵泉,才华横溢、出类拔萃„„醒来一切化为乌有,生活太吝啬,它给的只有自卑自弃的权力。经历许多事,我终于明白了,我再也不能整天做这些遥不可及的黄粱梦。进入职,当我自己举起手选我当班长我当时的心情至今都无法行容,那时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那么沉。那么重。我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得很好。但事实比我像像中的更糟。第二天早上,我刚进鞋室,就看到几个同学打闹。不知在什么驱使下,我制止了他们。然而,我得到的却是他们的冷嘲热讽,我的心又酸又苫,不知味儿。但想到自己当初举手的那一刻,心里发誓一定有信心管理好班级,为班主任排忧解难。为全体同学负责。个别同学不理解。不正说明我还不能让同学折服吗?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搞好学习,拿出真功夫让同学们心服口服。自信,催促我咬紧牙齿地拼博。

伴随着自信,我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浪漫长日,别人在球场上疯狂玩时,我在啃书皮;别人在课堂上分心时,我跟着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熬游。我坚信,前途永远光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提高了很多,那时我终于明白了“智慧丹”来源于自信,我成绩上进步了,当班长说话也多了份自信,学习上受到老师的表扬,当班长得到了班主任和同学的认可。这些都来源于自信。我不再为自己的平凡而伤感了,不再在做那些美梦„„因为我自信,自信拌我成长。

下载让主题教研伴随教师成长和进步(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主题教研伴随教师成长和进步(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论文)让爱伴随学生成长

    让爱伴随学生成长 枞阳县会宫中学王大军 不知不觉到会宫中学工作已经十二年了,同时也当了十二年的班主任,这十二年里有苦有乐,感慨最多的还是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给我的最......

    《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演讲稿

    《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演讲稿 ***中心小学六(2)班 徐**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徐**,是***中心小学六(2)班的一名普通学生。今天我有幸来到**小学,和大家......

    让读书伴随我们成长──读

    让读书伴随我们成长──读《窃读记》有感童年时代的窃读使她长大后变成了一名作家,窃读的时候很惧怕,可是得到知识时很快乐,她就是女作家林海音。她小时侯,家境贫寒,没有多少钱买......

    让诚信伴随我们成长(演讲稿)

    让诚信伴随我们成长(演讲稿)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诚信伴随我们成长》。我曾经在书上看到一个故事:国王为公主选驸马,选了20名风度翩翩、才貌双全的青年男......

    让有效阅读伴随农村孩子成长

    让有效阅读伴随农村孩子成长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深深地体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

    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2014.3.30

    2014-3-30 升旗稿 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 同学们,也许你们和我一样,常常向往和留恋着阅读的时光,常常......

    演讲稿《让读书伴随青春成长》

    让读书伴随青春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读书伴随青春成长》。 青春是人生一道洒满阳光的风景,是一首用热情和智慧唱响的赞歌。人世间有......

    《爱伴随我们成长》主题班会

    《爱伴随我们成长》主题班会一、活动时间:一节课(40分钟) 二、活动地点:四、一班教室。 三、参加对象:四年级(1)班辅导员及全体同学。 四、活动形式:诗朗诵、讲故事、演唱、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