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帮助孩子将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帮助孩子将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如何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的指导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大家都知道,当一个活动前期活动结束后,就进入了总结交流阶段。每一次总结交流,不但是对这次活动的全面提升与深化,更是下一次活动的精彩开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正是有了这一次活动的收获与积累的经验,下一次活动肯定又将腾飞到另一个高度,所以每一次总结交流课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如果前期活动开展得好,而缺少了高效的总结交流,那就会虎头蛇尾,学生收效不大,当然,成功的总结交流也是建立在精彩扎实的前期活动之上的。
针对不同的活动主题,总结交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活动主题、活动方式不同,活动过程也千差万别,总结交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静态的交流,如,一次作品展、甚至一盆植物、一件小制作的展示,也可以是动态的,如,一次讨论会。有很多交流是综合性的,在这种交流中,既有多样的作品展示,又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既有方法的交流,又有热烈的讨论;既有活动的总结,又有活动的反思,既是前段主题活动的总结,又从中生发许多新的主题。
由于学生开展一个活动,最后的活动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表达,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展示交流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一个小结,同时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认真、灵活。
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收获。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收获的有能力、情感,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这些都是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实践得到的非常珍贵的体验。二方面,展示成果,也是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的过程。得到别人的肯定,给别人提供可学习借鉴的过程,通过总结交流,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感受,也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情感上的动力。三方面,在展示交流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选择新颖恰当的形式展示自我。要求他们认真考虑、筛选成果展示的内容、策划成果展示交流的形式、以适当的表达方式将信息用最为快捷合理的方式传递给他人,从而使学生学会处理信息,在活动中不断变得成熟、自信。四方面,通过展示交流活动,教师们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引导策略,使课程的实施处于不断的优化过程之中。
接下来,我就从三个问题入手,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总结交流:
问题一:在学生们进行总结交流时,教师指导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交流时应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的自愿选择。学生表达活动结果的方式,教师可以提供建议和意见,但不要强制规定,违反学生的意愿。
2、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教师一定要给表达者和倾听者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这样,既可以解决倾听者的问题,使他们从同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又可以让表达者有补充、完善的机会,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在这种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进步。
3、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对于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活动结果,可以邀请多方面的人员来观摩,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如,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学校领导、社区有关人员、家长等人来共同参与,及时对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
4、适时调控交流内容。为了让学生们更乐于听取别人的成果、引起学生们相互学习的兴趣,表达活动成果的方式宜丰富、多样,全班同学最好不要都采用单一枯燥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应指导学生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
5、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但不也能忽略对活动结果的关注。我们除了在活动过程中要尽量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帮助学生获得一个积极的活动结果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结果,对活动结果的认识态度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效益和情感体验形成的高低问题。
二、总结交流阶段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的时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指导学生认真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是承上启下的一环,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可要求学生同时对资料及时进行整理,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的整理;在主题活动进行的每个过程中,特别是一个主题完成后的总结交流阶段,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及时将资料进行阶段性整理。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掌握并运用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并在学生自主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资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和审视,通过对资料的判读、分类、整合与提炼,体验到了研究的喜悦与乐趣。
2、指导学生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结论
每一个主题活动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尤其是对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这就包括对活动前后学生的行为分析、认识和态度分析、作品分析等等,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活动前后的变化,有哪些变化,是哪些事件和行为促成了变化,这些变化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分析,帮助学生从自己体验过和经历过的事件中来领悟因果关系,对因果关系的领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客观地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的价值观,对活动结果的认识才可能形成正确的和积极的看法。对活动结果的分析可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以科学概念命题或命题系统的形式进入认知体系,即所研究的成果将成为一般基础知识归入知识体系之中;第二个方面是以具体对策与建议的形式作用于社会现实,即将为社会提出你的积极性的建议或为决策机构提供可以参考的资料;最后一个方面是你的结果将成为下一次调查研究的经验认识与理论认识的基础,即成为重复或修整第一次调查研究工作的依据。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将所有结论展现给别人,报告应清晰、简明,并充分体现出自己的观点。
3、指导学生总结独特感受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自主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容、形式也很丰富,个体的体验和感受就各不相同,由于个体的体验和感受不同,对事物和概念的认识就可能会存在差异,对活动结果的认识就可能会产生分歧。对待这种分歧和差异,我们首先要承认和尊重,因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与学科课程不一样,我们不需要整齐划一的答案,我们需要的就是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产生本身就标志着活动结果的成功;其次,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给于疏导和点拨,促成学生个体情感的升华,同时唤醒学生群体的经验和感受,发挥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让一个活动结果变成了一个教育因素,这也是我们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正确认识和利用。
4、指导学生升华情感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不同就在于它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才能得以展现,让个性得以自然生长,而这种自然生长刚好符合了儿童的本性,在本性中获得的情感将伴随着儿童成长一生。因此,总结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活动感受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并通过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升华情感体验。
5、指导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教师要抓住契机,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记录。教师应该将书面的总结与口头的总结结合起来。如,每一次活动后,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口头总结,然后将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件事总结,形成一句话或几句话,用简短的文字写下来。反思形式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用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言简意骇的语句进行记录、反思,让这些原汁原味的记录记录下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成长、进步的点点滴滴的经历。
6、指导学生总结方法论收获
通常在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都会进行活动过程的回顾和反思,都会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和体验,但有些老师往往会忽略掉对整个活动开展过程阶段的回顾性指导,如我们在活动之初做了哪些事情,在主题确定之后又做了哪些事情,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又做了哪些事情,活动结束后做了些什么,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要开展一个活动需要些什么条件、必须做哪些事情,学生在这样的提示下,才会提炼概括出做一个活动需要先进行计划的制定,对活动过程进行预设性布置,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估计和解决问题的预案设计,这样的指导才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为此,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教师要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一些理性认识,提炼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既获得了健康积极的体验又学会了一些生活成长的技能和方法。我们在活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帮助学生形成方法论的总结。
问题二:怎样指导学生多样化表达活动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的成果表达交流方式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特点和性质决定的。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知识”目标是指在实践性学习中获得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以及对文化的认识和经验,它绝不可以追求系统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知识和技能目标并不仅仅作为结果性目标,它也具有过程性目标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强调学生亲历实践性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掌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它不是靠灌输、告诉等接受性教学方式获得的,而是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体验、实践等方式逐步生成的目标,因此,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决定了学生成果交流方式是多样的,既有方法性知识运用的成果体现,又有过程性成果体现,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成果体现。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中的任何一种活动主题,都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的体验性学习、社会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生活学习等。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方式的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方式的成果交流方式多样化。既有探究活动的成果体现、又有设计性活动的成果体验,还有服务性活动的成果体现;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既有可以呈现的外化的成果,也有隐性的成果。教师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以建议,让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展示方式,在展示方式的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一个小结,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活动主题不同,活动过程和方法也有差别,展示形式也多种多样。最常运用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充分利用教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环境是开放的,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也是丰富的,对于它的评价也应该是开放的,在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性评价,使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丰富体验与收获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满足学生对评价的需要。如将学生活动中的照片贴出来,办一个摄影作品展,学生所写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所办的手抄报也可展示出来„„此外,还可设置一个问题专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或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新的设想,可将其直接写在专栏里,其他同学可一起参与讨论并探究。还可在班上设置小制作橱窗、进步展示等。
二、设置“展示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在“调查、采访、观察、记录、讨论、撰写日记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新课程充满好奇,向往,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愉快感,满足感。在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性评价,使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丰富体验与收获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满足学生对评价的需要。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在开展过程中,许多学生废物利用,制作了许多小制作:圣诞帽、望远镜、小汽车模型、绘画作品、手抄报,有的学生还写了也许一些活动日记、心得体会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实践得到的非常珍贵的体验。通过展示,一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二能给别人提供可学习借鉴的过程。因此,我在班上设置小制作橱窗、出墙报等方式把这些作品展示出来,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
三、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过程性体验
成果展示交流要求学生在他人面前进行演示或生动的表演,这样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表达能力。在展示与交流中,学生也能学习他人的探究成果,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成果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以建议,让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展示方式,在展示方式的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成果展示交流可采用学生的制作、绘画、文章展示以及口头演说、答辩、讨论会等等形式。如:在《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个案例中,在成果交流会上,学生们不但介绍了自己作品的特点,还就问题的发现、设计思路、制造过程进行了交流,他们也谈到了整个活动过程的酸甜苦辣、收获感悟。有的学生还对别人的作品提出看法和建议。争议、讨论、共识、分歧在整个交流会上不时出现。通过展示,充分表现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开展讨论会,引导学生将活动进行拓展
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因此,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使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如„„这样,通过讨论,将活动进一步进行了拓展。
问题
三、怎样组织总结交流的课堂?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总结交流的方式很多,有静态的交流,但更多的是综合性的交流活动。既有实物的呈现,又有方法的交流,还有情感体验的分享。在总结交流阶段,教师怎样组织总结交流的课堂呢?在这里,介绍几种总结交流课堂组织形式。
一、答辩式总结交流 答辩式总结交流活动的基本方法是在学生进行活动交流时,请若干教师或专业人士当评委,由评委老师提出各种问题,由学生进行答辩。
(一)答辩式总结交流流程
答辩式总结交流活动的基本方法是在学生进行活动交流时,请若干教师或专业人士当评委,由评委老师提出各种问题,由学生进行答辩。其基本环节为:。
1、主持人简单介绍课题情况
2、课题组代表汇报课题成果
3、专家评委对课题进行提问
4、课题成员回答评委的提问
这种类型的交流,可提供学生展示交流分享情感体验和方法的的舞台;指导教师了解学生活动过程及目标落实情况;发现活动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活动,也在终结性评价中运用。
(二)学生综合实践汇报主体内容
1、问题由来
2、活动过程
3、活动成果
4、建议对策
5、体会感悟
(三)答辩委员会提问技巧
1、问课题选题
2、问研究方法
3、问活动过程
4、问活动体验
5、问解决方法
6、提参考建议
7、提今后思路
在答辩式总结交流过程中,答辩时教师的问题设计最为关键,问题的设计指向学生在活动中综合实践活动目标达成。一般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问题由来,考察学生的问题意识)(2)选择这个主题以后,你们是怎样策划活动的?(考察学生是否有计划地学习)
(3)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进行的?你们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你是怎样分析收集到的信息的吗?(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考察)
(4)你的研究报告分哪几方面来写的?重点是什么?你认为你们的活动有什么意义?(考察学生方法性知识的落实)
(5)在本主题活动中,你们运用平时学到的哪些知识?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哪些知识是课本上学不到的?(考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6)请举例说明在活动过程中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吗?(考察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价值:体验性、生成性特征)
二、分组汇报式活动总结交流 分组汇报式的活动总结交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组织交流的又一方式。其活动过程大致有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简单汇报自己小组研究的活动主题,并说说选择本主题的原因。其目的是给全班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并增强目标的针对性。第二步,学生分组汇报活动情况
在此环节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汇报活动过程。
在学生汇报过程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说出来。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活动感受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我们继续看看老师是怎样引导的:
师:刚才各小组都展示了这次活动的调查过程和实践成果,也提出了合理化和建设性的建议。相信大家肯定有许多的感想,有情感体验,对待困难和挫折、团结协作等等,下面就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第三步,教师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学生分组汇报后,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组织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第四步,引导学生发现生成的主题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新生成的主题。这样,将活动不断拓展深入。
第二篇:浅论发扬好风气将爱民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文章标题:浅论发扬好风气将爱民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7年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上发表了题为《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倡导八方面好风气》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倡导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倡导好风气在新年初始提出,点拨了我们基层警察干部做人、做事、做工作的新思路,振奋了我们为党、为民、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公安部政治部号召全国人民警察在2007年元旦春节期间认真组织开展主题为“警民和谐筑平安”的爱民实践活动,笔者认为要树立八个方面的好风气,爱民实践活动无疑是一个良好平台和契机。
一、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彰显中央旨在打造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阐述道:“学习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认的一种乐趣,极为无福享受此种乐趣的人所羡慕。凡是没有学习癖好的人,就时间和空间而言,简直是等于幽囚在周遭的环境里边。他的一生完全落于日常例行公事的圈禁中。但在他拿起一本书时,他已立刻被携带到一个思考和熟虑的世界里边去。这种幸福自然是被无形牢狱所拘囚的人们所极羡慕的。”可见学习早已成为人生快乐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当学习形成一种风气,形成一种习惯时,我们就会体味到学习是一种快乐,受益匪浅。
在笔者看来,作为新时代的交通民警,坚持学习、坚持苦练基本功就是不断提高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正如公安部部长***同志所说:“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永无止境,苦练基本功永无止境。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没有捷径可走,需要下苦功夫、笨功夫、深功夫来抓。”新的一年,基层交警干部不断加强自身和大队的学习,坚持不懈地组织民警苦练基本功,抓好民警的学习、教育、训练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型基层交警队,在全大队形成全警学习的良好风气,着力提高基层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突出重点。下大力气抓好对大队民警执法素质、执法能力的培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完善民警法律学习培训制度,切实加强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对常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民警做到熟练掌握、正确应用,有的条文要能背诵。二是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练兵活动。“三基”工程建设与日常工作决不是矛盾、对立的。大队紧密结合交通警卫、交通应急、专项整治等岗位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训练科目,突出练兵培训的针对性、实战性。2007年,将把每次执行警卫任务作为一次“三基”工程建设来抓,苦练驾驶技能和警卫技巧,收集道路、站点、停车场等与警卫工作相关的基础材料,切实提高民警的实战能力,不仅使警卫任务圆满完成,而且使警卫工作的基础建设也得到大力加强。三是学会做群众工作。把会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民警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教育大队民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能力,了解群众疾苦,懂得群众心理,善于与群众打交道,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打牢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群众基础。
二、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促进警民和谐。
每逢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公安民警爱民实践活动,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2007年爱民实践活动正值《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元旦春节,活动的主题是“警民和谐筑平安”。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紧紧围绕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基层交通民警正确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促进警民和谐。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精神,努力把和谐理念体现在执法活动和为民服务的各个环节。一是通过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书、报告工作等形式,深入了解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所忧所盼,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新年初始,大队通过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向群众通报了2006年来的工作尤其是“三基”建设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成效,得到群众认可。二是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并给予群众反馈,以便监督。如广大驾驶员朋友反映较大的电子警察违法记录告知工作,2006年,市支队电子警察数104292起,处理35295起,处理率达33.8,虽已达到30有关规定,但离群众对我们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们应以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健全告知程序和方式,给驾驶员朋友以满意答复。三是努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积极开展对六县的结对帮扶、扶贫济困等活动,动员、协调各方力量,从源头上帮助这些特困家庭渡过生活难关,树立生活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四是紧紧围绕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民警
走进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家庭,开展“五进”工作。深入到返乡务工人员、学生及即将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当中,通过多种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交通安全防范教育,增强人民群众交通安全防范意识。五是按照公安部要求,充分发挥交警职能作用,开展交通安全检查,尤其对营运客车、校车等重点车辆,切实消除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人民群众欢度元旦、春节创造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
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好风气将爱民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干好工作,就得务实,这毋庸置疑。大会小会必讲落实、落实、再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又再次强调:“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作为最基层的交通民警,以对党、对人民、对公安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抓落实上动脑筋、想办法、做表率,务实地干好每一件工作,务实地为民办好每一件实事,真正把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07年,我们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交警为民创满意”的信念,把“三基”工程建设和爱民实践活动中的任务一项一项列出来,重点放在人性化管理、增进警民鱼水情、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宣传力度等工作上,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向前进。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爱民实践活动是增进警民理解、融洽警民关系的有效载体,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相信坚持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持,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交通管理任务。
《浅论发扬好风气将爱民实践活动进行到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论发扬好风气将爱民实践活动进行到底。
第三篇:将推广普通话活动进行到底
将推广普通话活动进行到底
学期伊始,在结束了一学期的普通话训练课后,大家对普通话的掌握大大加强,在交流时对普通话的应用更加熟练。在三月份里,中文系结合系内实际情况继续对普通话进行推广。
中文系学生会首先通过海报、展板等宣传手段围绕“讲好普通话”这一主题进行宣传,有助于提升大家对普通话的关注。其次,系内设置“经典诗文诵读”相关课程,让大家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提升文化涵养,加强普通话运用水平。与此同时,教师授课以及课上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对于普通话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可以让大家时刻置身于一个普通话氛围当中,有益于大家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在推广普通话活动开展过程中,广播站的早间新闻播报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同学们聆听新闻的同时,也可以与广播站的播音员相互学习,检查纠正自己,让自己的普通话更加规范。
普通话的规范与使用不但有利于大家的日常交流,更有助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在推广普通话的活动过程中,增强了全系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大家用好普通话的责任意识,激发了大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活动,将推广普通话活动进行到底!
第四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时代之问》——观后感
《将改革进行到底》紧紧围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了习近平同志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故事。
第一集时代之问从国内和国际视野出发,透过历史、当代和未来的时空坐标,紧紧围绕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决策过程,描述总书记改革理念的形成轨迹,系统阐释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理论问题,勾勒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主要领域改革框架,概括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特征,生动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改革进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丰富获得感。
在视频中,我看到了中国的壮大,看中国有豪迈和自豪,总结为:凝视中国,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有着升腾不屈的气势。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深地感到祖国的强大,我为之而自豪。
习近平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说的多么好啊,只有把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民族才能走向富强,我们是那样规划的,更是那样做的,我们的民族是制度健全的民族,是锐意进取的民族,是积极向上的民族,是不断发展的民族,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会更加富强。
将改革进行到底,对内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努力实现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外也要用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在当今时代大潮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该如何用中国智慧走向未来?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我们该如何发出中国声音?这,是历史之问,是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长期性、艰苦性和复杂性的历史进程,要实现《时代之问》开篇所说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不仅要破解当下难题,更要着眼长远,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努力实现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眼长远、立足长远和确保长远的总规划和总执行。
我们都有梦想,我们的梦想要和国家的梦想一样,要有激发我们的斗志和激情,总书记指出,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我们也会努力向前,为我们的中国梦做出一份力,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
《时代之问》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诠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义、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为我们正确认识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份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价值独特的精神大餐。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拼干劲,拼能力,拼气节,拼胸怀,拼精神,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能理智睿智的解决改革开放中遇到的新问题,才能在中国怎么办这一问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始终在道路自信中做出顺应历史的正确抉择。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循前人改革之伟业,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始终在路上,永远在路上。每一步,都需精心布局、运筹帷幄。每一步,都需谋定后动、蹄疾步稳。每一步,都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今天的长征,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而我们当代大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当我们踏出校门的那一刻,祖国的未来就在我们的手中,如何更好地建设新的国家,如何的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我们身上肩负着复兴民族的重任,我有一个理想:为国家的建设奉献五十年,以国为国,以家为家,以天下为天下,铭记陈毅大将的那句话: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这其中可能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坚持和努力,必须一步一步,纵深推进,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在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的前提下,既注重顶层设计也注重基层探索,必须始终将二者有机结合;要处理好改革和法治一鸟两翼的关系,注重法治引领、强化制度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问题意识,增加改革的深度、锐度和整体力度。
我们大学生的肩上肩负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人民的期待,历史的重托,我们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坚持,永不动摇,在改革的这条路上我们会渐行渐远,逐渐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继续加油。
赵恩镇 山东交通学院 2017年7月27日
第五篇:将改革进行到底
将改革进行到底
“一个汇聚全体中华儿女澎湃激情的恢弘梦想,一次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抉择,一段回应时代之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新的征程。”
《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并从历史高度与现实影响的角度,阐述了这一场伟大改革的意义与价值。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改变着当前中国社会,而且对中国的未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对当代青年来讲,不仅要密切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情况,而且还应积极参加这一场伟大的历史运动,将改革进行到底。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我中华自古而生,承三皇之气,继五帝之怀,有神话曰,“斩鳌足,立天柱万仞以正玄黄”,而如今,它应仍是我们挺直的脊梁,神话故事曲折成回廊,但其中的精神仍隐约在我们掌心。我国改革
中国!建国时,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与单位社会体制,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阶段任务;为获得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力量,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党的十四大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基因植入中国;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标志着现代国家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标志着党的建设开始适应现代国家和现代市场发展而创新;党的十七大提出和谐社会,标志着现代社会在中国生成。
经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作为现代文明要素的政党、国家、社会和市场,基本生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而所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形态从要素生成阶段向整体形态发展阶段转型的战略性举措,是推动面向未来的人类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走向定型的关键性任务,“塑造着一个更具实力、引领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也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全新境界”,“并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现在已是十九大。有人把它概括为:1个新时代,2个重要阶段,3个“意味着”,4个“伟大”,5个“更加自觉”,6个“任何”,7个“战略”,8个“明确”,9个“方面”。1个新时代里包含了,1个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个新矛盾,我国基本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个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个重要阶段分别是2020年-2035年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2035年-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强国。3,意味着中华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在世界上高举中国旗帜,意味着用中国智慧贡献世界,为此,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牢牢把握基本国情、立足实际、坚持基本路线。4,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相连,同时增强4个能力(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5,更加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利益、投身改革创新、维护我国主权与安全、防范各种风险。6,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的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7个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8,8个明确理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个方面要增强本领,8个主义要防止和反对。9,9个方面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更是推进改革进入新时代。我省改革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主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过去五年,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法治建设平安建设有序推进、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唱响创新和实干的最强音、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今后五年,“要在提升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富强浙江”、“在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法治浙江”、“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平安浙江”、“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清廉浙江”,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目标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与改革
改革并不只是社会的变化,更多的是需要社会的主体——人,也就是我们去变化,大学生当然也是社会之一,并不是说不去工作还在上学就不是在社会了,当你与他人接触交流,就已经形成了社会的一部分,所以社会的改革,我们并不是看看听听就好,也要有我们自己相应的“改革”,要用改革的视角来看自己。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家正视各类问题,制定并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新的战略目标,坚定了历史任务,为国家发展进行了方向规划。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思想上的启迪和发展方向的指引,要求我们也能像国家一样,正视问题,进行合理规划,并付诸行动。我们应借鉴国家的全面改革经验理论,在学习上拓展,确立总目标,把握大学学习的定位和方向,为自己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不能盲目乱学,“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只有坚持了正确的事,坚持才有意义。大学生的自我改革,同样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任务,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