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扶贫机制,助推农业发展-西李洼工作汇报
创新扶贫机制,助推农业发展
——马山口镇西李洼电商扶贫工作汇报
大事记:2014年底,国务院扶贫办首次明确提出,把“电商扶贫工程”列为2015年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要求“在贫困村开展电子商务扶贫试点,发挥市场化电子商务渠道的作用,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2015年11月29日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施电商扶贫工程”。
马山口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暨电商扶贫基地,成立运营于2018年3月28日,位于马山口镇岳岗西李洼村。基地拥有标准化商务办公场地5千平方米,仓储面积2万平方米,标准化冷库1万平方米。我们结合马山口镇特色农产品、药植对接广大域外市场突破本地市场狭小的制约,带领农民实现创收、增收,改善当地经济和社会生活。
现将马山口镇西李洼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基本规划汇报如下:
一、发展本地资源优势,重塑乡镇名片
马山口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北33公里,地处秦岭余脉伏牛山南麓。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曾是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境内资源丰富,出产山植、中草药、生漆、桐油、山茱萸、杜仲、桔梗、葛根等五百多种动植物中药材。
我们成立专业团队主要负责产品的挖掘、整理、标准化等,以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为契机,整合以上优势特色产品、对接市场,打造线上药材源头地域名片,以市场为导向带动药植产业的发展,重振中药材集散地雄风。
二、积极培育网络品牌,提高网销产品质量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对农产品进行精细研发和打造包装,提升农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打造适宜网络销售的特色产品。按照产品特性,利用电商进行“打包式”销售系列产品,形成特色产品销售联动效应。全方位做好帮扶贫困户自产农特产品的网销服务。
三、多渠道引进现代快递配送体系建设
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与快递商建立合作关系,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四、电商示范引领
做好电商典型示范引领工作,为贫困户进行电商提供示范和各项培训服务。通过发挥典型示范引领,加快电子商务向农村覆盖。积极利用第三方平台提供销售自产农产品和购买生产生产生活资料。
五、营造宣传氛围
通过户外广告,入户一对一指导宣传企业电商与农户农产品销售及生活生产资料采购。扩大企业电商与农户农产品销售的结合。
六、倾力培育本土网店网商
面向贫困户、残疾人等帮扶对象,对贫困户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和实训操作培训。建立电商扶贫人才培训机制,实现马山口镇“互联网+农业”脱贫。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农村电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第二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助推三甲转型发展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助推三甲转型发展
中共三甲街道工作委员会
今年以来,三甲街道人才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委组织部、区人劳局等部门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人才强区”的战略部署,突出重点,加强领导,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面整合人才工作资源,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力度,为促进三甲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着力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领导,形成推动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在各村、企业均确立了人才工作联络员,从而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办牵头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加大宣传,形成重视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街道党工委把人才工作作为推进两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积极组织辖区内农村、企业人才工作者参加各种专题培训和参观学习,营造良好的“重人才、用人才”的工作环境,为吸引更多人才来我街道工作创造了条件;加大对突出社会工作典型人才的宣传力度,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如街道对获得区一星教师以上荣誉称号的老师分别给予每年600元至6000元的奖励,并在每年教师节
给予表彰奖励等,在全街道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三是搭好平台,形成增进人才交流的良好发展环境。积极为辖区企业和人才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三甲街道商会、喷雾器协会的作用,每年年中、年末均召开交流会,增强不同行业人才、同行业人才之间的交流,达到了融洽感情、互通信息、共同提高的目的;经常邀请区经济职能部门举办创业创新政策培训会,为企业家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作政策培训讲解,并就当前经济发展难点、疑点问题开展交流,促进了人才与政府之间的交流。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优秀人才集聚力度
我们通过创新外出引才、就地引人等人才引进机制,不断拓宽农村人才引进渠道。一是市场配置招人才。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市、区春季、夏季人才交流会、大型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综合性人才交流会等招聘活动,今年累计组织参加各种人才交流活动4场,达成聘用意向160余人次;充分发挥免费公共职介的作用,今年街道职业介绍窗口共为500多人进行职业指导培训,并为3600余人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二是主动出击引人才。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外出参与大型人才交流会,今年街道共组织4次28家企业到湖北省洪湖、麻城职校等地为企业招聘人才,共达成人才引进意向120余人。三是外借脑袋揽人才。以项目为载体,鼓励企业单位采取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顾问等方式引进人才。今年,街道开展的“校企合作深化年”活动,积极
为百达控股集团、欧森公司等联系合作对象研究落实合作项目,并从合作的高校直接引进企业所需人才,全街道今年新增高层次人才12人;俱进汽摩配件有限公司引进了日本丰田公司研发团队担任技术顾问,为该公司进行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等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核心能力建设
一是突出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以建设学习型街道为契机,开设“机关大讲堂”,并深化和拓展“我来讲一课”学习教育活动,先后邀请了市委党校教授、黄岩政法系统领导等作提升执行力及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讲座,在机关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全面开展党员大轮训活动,把加强党性教育、政治理论指导与开展科技、经济、法律法规等教育相结合,全街道党员参训率达90%以上,切实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服务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村级干部选人、育人和用人工作的新机制,实施村级“年轻党员成长计划”,推行“两推一选三培养”模式(群众、组织两推,党员评选,学习、加压、联系三培养),街道党工委每年安排村级优秀年轻党员进行集中培训,鼓励与推荐优秀党员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素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各村结合实际,推出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群团组织负责人或治安、调解等管理岗位对村级优秀年轻党员进行实践锻炼,切实提高了年轻党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后盾。
二是着力抓好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企业家到杭州万象集团、福州冠城大通机电有限公司等知名大型企业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提高了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免费为企业家提供知识更新服务,邀请福州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周小亮和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卢长宝为企业家进行企业管理理论与务实培训,并邀请台州福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专家为辖区内规模上企业家授课;每年均召开企业家半经济形势分析会,邀请专家就企业管理和技改方面问题做专题讲座,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实施“素质提升计划”,运用浙大〃椒江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创新专用网站,全面推行“新三会一课”,组织开展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业务技能;结合“安全生产年”等活动,免费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等知识培训,目前已培训员工6000多人,有力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
三是重视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深入开展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突出抓好创业知识、岗位技能、实用技术等方面培训,今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040多人;多次邀请专家来我街道为种养殖户开展培训和实地示范,培养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今年共组织茭白种植等农业技术培训4次,实地示范、解决生产技术性困难达20多次;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农村学习培训上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各村远程教育设备和制度建设,并采取“菜单式”、“点播式”的教学方式,让群众根据需求进行“点菜”,鼓
励群众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学习各项科学实用技术;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成长,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牵头让街道种养大户、企业业主和农办技术人员与大学生村官结成3+1帮扶对子,不定期开展创业座谈,帮助解决创业难题。目前,街道7名大学生村官在三甲村承包了30多亩闲置土地,创办了一家生态养鸡场,产品销路、经济效益良好。
虽然我街道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不少的差距。对此,我们将以此次人才工作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学习先进,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添工作措施,力争使我街道的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三甲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河东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
2011-04-08
作者:张连辉 访问次数:11
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利益联结共同体。积极引导产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程分工、相互协作、关联经营、集群发展,打造紧密型产业链条。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订单收购、最低价保护收购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机设备等生产资料入股方式,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助推河东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该区以临沂大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形成亚洲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集群,带动当地1.8万农民从事脱水蔬菜加工,年人均收入过万元,带动周边20多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搭建利益联结桥梁。充分发挥合作组织上连龙头企业、下连基地和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组织,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入股龙头企业,融入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等产业链中,成为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形成真正利益共同体,使广大农民不仅获得出售农产品的直接收益,还能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山东三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起成立河东区众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83户,其中107户以土地入股,2家单位以货币形式入股,74户通过土地租赁的形式加入合作社,2010年社员分配盈余110万元,通过入股形式真正建立企业与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河东区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的利益联结,采取多项举措,扎实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河东区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把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产业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督导考核,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二是强化政策引导。着重引导发展股份型专业合作组织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三是完善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区财政每年设立50万元的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对农民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参与产业链基地建设等给予补助,鼓励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力促农企互惠共赢。
第四篇:瞄准目标 精准扶贫 创新机制 促进发展
瞄准目标 精准扶贫 创新机制 促进发展
--县2014年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 县2014年扶贫开发工作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针对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县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按照“瞄准目标、精准扶贫、创新机制、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解决“扶谁、谁扶、怎么扶”这一问题,确保我县扶贫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力争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年内减少贫困人口 人的目标。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完善扶贫瞄准机制,解决“扶谁”问题
精准扶贫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清、效果不佳的有效途径。搞准搞实扶贫对象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前提基础,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靶向”扶贫。一是做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根据自治区扶贫办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县依据乡镇实际情况,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分解,制定了《 县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五不准”原则,按照倒排队识别法,在 个乡(镇)个行政村共识别出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 人 户,目前,已全面完成贫困户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建档立卡工作。二是做好贫困村建档立卡。按照自治区扶贫办 1 文件要求,综合考虑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制定了《 县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县 个乡(镇)个行政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 %,比全县贫困发生率高 个百分点;行政村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以下,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选定了 个贫困村,目前,按照贫困村识别相关程序正在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给贫困户建档立卡实现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解决了认识不清的问题。
(二)强化扶贫责任机制,解决“谁扶”问题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只靠扶贫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作用。
1、强化行业扶贫。通过“四结合”确保强化行业扶贫。一是与我县特色优势产业补助政策相结合。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项目的特惠性补贴政策与各个部门的普惠性补贴政策相结合,促进在 等乡镇草畜产业,乡 等村组中药材种植,等村组设施与冷凉蔬菜种植等项目发展。二是与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在整村推进项目村优先实施危房改造项目,通过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三是与幸福村庄建设项目、主干道大整治活动结合,对整村推进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四是与财政“一事一议”项目相结合,对整村推进村道路进行硬化。
2、引导社会扶贫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2014年社会帮扶主要以定点帮扶为主,全年参与帮扶的单位包括区、市定点帮扶单位、企业和县直部门、单位共 个,其中区级帮扶单位 个,市级帮扶单位 个,县级帮扶单位 个。我县把社会定点帮扶工作与整村推进结合起来,把帮扶项目、帮扶资金与各类扶贫和农业项目、资金做到整体规划、整合项目资金,提高了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升了帮扶力度。
(三)多措并举,解决“怎么扶”问题
1、做好整村推进方案编制工作。一是各乡镇在编制整村推进村实施方案时,以“至实、最细、实用”为原则,了解贫困村的情况,对贫困人口分布、结构、致贫原因等做到了心中有数。二是科学规划,认真做好全县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基层,以乡镇发展意愿为依据做好全县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制定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贫。一是对有发展能力和意向的贫困户,根据贫困户自身意愿制定产业帮扶措施。在 个重点贫困村种植中药材 亩、苗木 亩、菊芋 亩、冷凉蔬菜 亩;在 乡补栏基础母牛 头,在 等村补栏二元母猪 头。二是根据贫困村群众的要求,制定基础设施帮扶措施,解决贫困村群众急需解决的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在 等 个村拓宽田间道路 公里,在 等 个村硬化村组道路 公里。在 修建排水渠和农田灌溉设施。在保留自然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在 重点贫困村改造危房 户,在联 等 个贫困村实施房前屋后通道整治铺沙、垃圾处理、河道治理和大门、围墙修葺工程,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美化。
3、创新金融扶贫机制,缓解产业中资金短缺问题 金融创新是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有效途 径,县扶贫办积极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一是创新担保新机制。以财政资金为“杠杆”,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与金融资金捆绑放大的机制,试点将 两乡互助资金项目款 万元存入银行作为担保抵押保证金,信用贷款额度放大 倍之多,让贫困农户获得抵押贷款 多万元用于草畜产业发展,有效缓解农业信贷中的“担保难、贷款难”问题。通过观庄乡每放一笔互助资金放大贷款奖励村干部50元等措施加快放大贷款进度。二是创新项目资金和农户信贷捆绑实施机制。及时制定了《 县 年金融扶贫实施方案》全县实施“互助资金”、整村推进和“双到”扶贫工程项目的 个行政村中的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借贷款 万元(含互助资金借款)以上并用于特色产业发展,可享受 元不等的扶贫专项资金,实现了以整村推进产业到户资金和“双到”工程扶贫项目到户资金为“杠杆”,充分发挥扶贫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带动“互助资金”健康运行,最大程度整合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到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中。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贫困村数量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近年来,扶贫成本提高,实际资金需求量大,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量小,造成扶贫资金短缺。二是产业不突出,带动能力不强。我县近年来狠抓了中药材、花卉、马铃薯等产业、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能力仍然不强。整村推进贫困户住房条件普遍较差,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欠账 大,效果不明显。三是资金整合难度大,难以形成合力。由于涉农资金归口管理,资金使用和服务对象不同,要将这些项目资金用于贫困村,整合使用难度较大。四是在扶贫中金融创新和支持仍然是个短板,金融扶贫任重而道远。五是今年的整村推进存在有产业的基础设施不强、等,基础设施好的产业不明显,整体推进的效果不明显。三、一些建议
一是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危房改造作为整村推进工作的基础,要在整村推进村提前启动,并将各个部门的涉农项目向整村推进村倾斜,及早做好明年整村推进村项目对接、捆绑,切实加大整村推进村的危房改造工作,通过3年的建设工作,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建议政府对贫困户贷款予以贴息,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三是对互助资金发放和实施情况实行单项考核,促进互助资金良好运行,在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篇:阜宁县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发展高效规模农业
阜宁县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糖酒快讯2008-03-25 15:45
新版食品资讯频道编辑推荐:
美国农业部6月份全球小麦产量报告 法媒:法国政府出台措施救助受干旱影响的农业陕西泾云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阳水果价格行情 陕西泾云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阳蔬菜日度价格行 绍兴:暴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小
一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把家庭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量化为长期股权,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形成连片土地,采取“合作经营”形式,由内部社员直接经营,以股分红;或采取“内股外租”形式,由合作社将土地租给合作社以外种田能手、返乡创业人员或工商企业经营,土地参股户获得保底分红。二推行农户土地流转委托代理制。搭建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建立镇、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引导要流出土地的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土地托管合同,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委托他人或企业经营,发展规模农业。三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储备库。引导有意向流出土地的农户,签订农村土地预留转协议,建立土地流转储备库,为今后新上农业项目随时提供土地,缩短项目洽谈磋商的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