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正稳步走向教育信息化3.0时代
苏州:正稳步走向“教育信息化3.0时代”
“这个卡可以免费搭乘公交、轨道交通、借阅图书,还能记录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况,对孩子太重要了!”严伟凡就读于苏州中学园区校七年级,由于他一不小心把“卡”给丢了,父亲第一时间前往苏州市教育E卡通管理中心补办。而严先生所说的“卡”指的是“教育E卡”。自2014年起,苏州市将“教育E卡”与市民卡融合,拓展其校内外应用功能,努力实现身份认证电子化、师生学习数字化、数据管理信息化和个人成长记录反馈智能化。如今,“教育E卡通”已经惠及苏州全市近40万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
“E卡通只是我市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缩影。”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国华介绍说,苏州市一直以来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2013年,苏州市颁布《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将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各个环节。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先进的网络设配、多个摄像头、拥有海量资源的多块电子显示屏、人手一台移动终端设备,这样的“未来教室”将逐步替代传统教室;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灌输者、信息打包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信息化不再是简单的设备的使用,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的融合推动教学改革,课堂不再是简单的教学,而是不断的纠偏与创新;基于动态的学习数据分析,实现评价反馈即时交流互动立体化、推送资源智能化,学生可以个性化的定制学习计划,实现创新性开放学习。平台升级:共享海量资源
左边屏幕显示ppt课件,右边屏幕用来板书或现场展示。在苏州市第十二中学,物理教师邵华正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一课。邵华用指尖轻轻点触屏幕,左右拖动,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清晰显现。尽管没有利用实物,也没有用到黑板和粉笔,但通过屏幕展示的效果以及学生手里Pad终端所反馈的课堂练习情况,邵华知道,这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学生都已经掌握了。
邵华所使用的是基于StarC系统的智能双板,除了具备以前电子白板的功能,这个平台拥有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还具备随时联网搜索、存储板书以及同屏显示、整合等功能。“这个平台直观、生动,将黑板无限扩大了,可以让课堂具有延续性,学生很容易找到一节课的‘根’。”邵华说,与以前使用的“电子白板”相比,电子屏的使用更加方便,不仅资源更加丰富,而且教师板书即时存储,为学生复习也提供了极大便利。
具有智能双板的教室被称作“双板教室”,而具有8块电子屏和多个摄像头,学生人手一台Pad终端的教室则被称为“未来教室”。2013年,苏州市教育局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 “未来教室”建设作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十大工程之一。在2013年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该市先后投入近1.4亿元资金,建成标准“未来教室”125间、“双板教室”148间,另外还有1间音乐“未来教室”,它们分布在83所中小学校,并全部投入使用。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顾瑞华介绍,不只是“未来教室”的搭建和普及,目前全市已经建成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7000多间,高品质独立门户网站689个。
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苏州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均衡,高标准完成了“校校通”优化工程和教育城域网二期改造工程,全面升级了苏州教育城域网络中心核心设备和主干带宽,全市所有学校拥有100兆以上光纤,为民工子弟学校免费开设了集群式网站,改变了学校资源由于“各有地盘、规划不一”所造成的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的状况。教师可以网络协同备课,共享人与人、校与校之间的资源。实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泛在学习环境。
据悉,到2020年,苏州将实现区域内统一上网认证,重要数据异地备份,网站集群化管理,200间“未来教室”实现独立网段运行和管理,关键业务全部实现内网运行。
在苏州,教育信息化平台搭建已被列入政府责任考核目标,每年对各县(市、区)进行考核,每年100个教育监测数据中教育信息化监测数据占到6个。教师升级:信息看门人变成学习引导者
最近一段时间,金阊实验中学校长陈荔很是高兴:“开学第一周就收到来自全校不同学科教师的文章59篇,内容全是关于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教学时的思考。”
金阊实验中学2015年8月正式独立建校,教师的平均年龄在31.6岁。同年9月,学校开始进行信息化教改实验,陈荔认为,这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好契机,“年轻教师缺乏历练,但他们喜欢接触新事物,信息化教学改革是他们学习发展、提升自我的好机会”。
为此,学校召开了信息化教学研讨会,有50多人参与并分成了6个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信息化是一种技术手段,会对教育产生正面影响,但也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于是,陈荔一方面督促教师不断学习、思考,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培训。
建设的目的在于“用”,使用的关键还是在教师。苏州市在启动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时,就开始建立由“未来教室”校本培训、市级种子教师培训和应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组成的三级培训体系。校本培训主要针对教师技术层面的基本应用与操作;市级种子教师培训主要结合教学设计、说课和公开课展示,培养一批能在全市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种子教师;高级研修则侧重培养专家型数字教师。
据统计,“五年行动计划”推行以来,苏州全市共有19044名教师参与了“未来教室”专题培训。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各学段、各学科涌现了约300名市级种子教师和20余名专家型教师。他们在全市、本区域和本校以组织教研活动、公开课展示和担任培训师等形式普遍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不仅如此,2016年,苏州开始培训数据分析师,已有40名一线教师接受了首轮培训。
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简单的“信息看门人”或“知识打包员”,而是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根据规划,通过各项培训和活动的展开,到2020年,苏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5%以上教师将具有数据分析师资格。”顾瑞华说。目标升级:个性教学培养有应对未来能力的人
近来,苏州市第三中学高一(3)班学生朱一陈发现,最近做的练习题都是之前小练习中出现的易错题。而他通过巩固这些易错题,又重新梳理了知识点,最终将“数列”这个难关攻克了。
在苏州三中,每次做练习,学生都不再写上自己的名字,而是贴上自己专属的二维码。遇到测验,通过扫描,学生所有的做题信息都会被录入大数据系统,并上传到云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统计数据把易错题收藏、整理、改编和再推出,让学生在难点学习区反复练习。同时这些数据也会反馈到家长终端。
苏州三中所使用的这个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实现个性化定位教学,为教师、学生、家长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面临的效率与质量双低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不但可以形成自己的题库,学校还可以形成校本题库。
顾瑞华认为:“现代教育培养的不是一个行业的精英,而是培养有应对未来能力的人。这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等。”这个系统通过动态的数据分析,评价的即时反馈,实现学生及时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的目标。
在苏州,不少学校都做出了不同的信息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探索。如苏州第十二中学的“云阅卷系统”和“成绩跟踪分析系统”,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且给出的数据详细、精准度高。系统能够智能命题、自动批改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真实反映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星洋学校则利用 “云课堂”的架构形式,允许系统自由对接第三方云平台和技术应用,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地加以选用。相对于一些封闭的整体打包的商业化云课堂模式而言,这样的平台更有利于教师个性化地推进课堂教学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
如果说电脑、投影、电子白板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的1.0版,“技术应用与教育实战”的深度融合为标志的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2.0版,通过大数据分析,让技术服务于人,尊重规律,弘扬个性等为特征的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3.0版。那么,苏州,正开始稳步走向教育信息化的3.0时代。
第二篇:走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教学范式3.0时代来了!
走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教学范式3.0时代来了!
人类正从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走向 DT(Data Technology)时代,大数据作为改变世界的新型科技力量,正在迅速融入各行各业。作为技术最难“攻 克”的传统行业之一,教育在大数据技术与理念的冲击下正在发生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得到快速完善,各种学习的平台、移动 APP、数字终端、可穿戴设备等开始在中小学逐步流行。数字技术的常态化应用及数字化学习活动的日常开展为教育大数据的生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伴随着教育数据的持续累积与深度挖掘,大数据在构建新型教学生态、助力教学结构变革、再造教学流程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一场由经验模仿教学、计算辅助教学转向数据驱动教学的范式变革正在发生。教学范式 3.0 时代:数据驱动教学
教学范式是对教学这一复杂活动的概括性解释,是某个时期或阶段教学综合特征的体现,它既包含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又包含教学模式、学习策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历经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而教育范式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也历经了多次重大变革。总的来说,从农业时代开始,教学范式经历了经验模仿教学范式、计算辅助教学范式及数据驱动教学范式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变革与范式转型,教育的科学性和技术的智能性也逐渐增强(图 1)。
图1 三代教学范式的发展 一经验模仿教学范式
经验模仿教学范式是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范式,它起源于希腊教学理念中的“模仿—再现”思想,盛行于农业和工业时代,其核心是将教学视为知识与经验的传递,该阶段的教学着重强调经验的模仿和知识的授受。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教学”之后,班级授课制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迅速成为当时乃至今日最普遍的教学形态。经验模仿教学也随之快速传播,成为教育界最有影响力的教学范式。夸美纽斯曾在《大学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普遍技术”,该观点认为就像是印刷器能够将知识复制一样,教育也可以把教学者讲授和书本中的知识当成“墨汁”复制给像白纸一样的儿童。夸美纽斯综合了“教授学”和“印刷术”的元素,把这种教学的技术称作“教刷术”,生动地刻画了经验模仿教学范式在知识传递方面的本来面貌。
在经验模仿教学范式下,教学者在整体的教学结构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习者大多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已有经验和技能为主,教学媒介限于纸笔、书本、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图 2)。图2 经验模仿教学范式教学框架 农业时代,经验模仿教学被视为知识传承的重要方式,人们对经验积累下的现有知识成果进行学习,长者或经验丰富的人扮演“教学者”的角色,将经验与知识授予他人,学习者通过观察和耳濡目染来获取知识。
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的现实需求,以知识传递和接受效率见长的经验模仿教学开始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快速普及。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批量、规模化投入到社会生产劳动中,推动了该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同时这种经验性的、客观存在的知识被过度崇拜,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知识观和教育观。人们认为知识都是类似于客观存在的地下矿物,而教学者的职责就是探测并获取这些矿物,学习者则负责接收和存储已经被教学者获取的矿物,这种观念忽视了知识背后的科学发现过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经验模仿教学偏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该理论的影响下,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学习者外显行为的习得而忽视了学习者完满人格养成所必需的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培养的人才缺少基本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知“鱼”而不懂如何“渔”。经验模仿教学范式是传统教学中的重要范式,也是教学范式发展的必经阶段。尽管该范式存在明显的弊端,为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但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不容忽视。在东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以经验模仿教学范式为轴心的学校教育在实现高速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经验模仿教学范式依然存在,但其主导地位正在被计算辅助教学和数据驱动教学逐步取代。二计算辅助教学范式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信息技术为首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人类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认知及生活方式,教育也开始了技术支持下的变革探索之路。
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知识的传递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社会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发现未知,掌握知识源头的创造性人才,只有当人们具备了科学意识和能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拥有者,才能在科学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生存。教育应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计算辅助教学范式逐渐形成并开始流行起来。该范式出现的初衷是希望借助技术的力量去解决经验模仿教学中 存在的内容来源单
一、呈现方式单调、学习者兴趣不足等弊端,进而提高教育教 学生产力和生产效益。技术的介入是计算辅助教学范式最大的特征,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技术与媒体的应用使得知识的产生和传输速度持续飙升。教学内容开始超 越传统的书本教材,延伸至广阔的互联网。教学内容的形态也逐步多样化,音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开始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教学媒体也变得丰富起来,由传统的教学“老三样”(黑板、粉笔、课本)演变为“新四样”(电脑、网络、白板、多媒体课件)(图 3)。
图3 计算辅助教学范式框架 计算辅助教学是一场由技术引发的教学范式变革。
在这一范式下,尽管以教师与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学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未得到显著性改变,但相比经验模仿教学范式,学习者开始体验和参与知识发现与探究的过程。在技术的支持下,该阶段的教学模式开始从讲授式教学转向 探究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其中代表性教学模式主要包括 WebQuest教学、适时教学(Just-in-Time Teaching,JiTT)、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客观来说,这些模式虽然在实践中并未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但其在培养学习者知识探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先进技术层出不穷,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却是“蜻蜓点水”,斥巨资购置的技术设备“进驻”校园后大多成为“摆设”,教师参加完各种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后仍是运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如何实现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如何提升计算辅助教学的精准性和个性化,是下一步教学范式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三数据驱动教学范式
舍恩伯格与库克耶合著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Work and Think)被认为是大数据研究的开创之作,真正把大数据推向了公众视野。
随着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快速发展,数据成为了驱动社会创新发展、综合竞争的重要指标,也成为教育研究和利用的主要对象。与此同时,以大数据、云计算、泛在网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在教育教学领域“崭露头角”。学习空间超越了封闭的物理空间,走向虚实融合的无边界学习场域;学习过程从课堂、家庭、图书馆等断点式的学习活动,走向家校贯通、双线(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连续体。与此同时,越来越多、越来越细的教与学的行为印记被网络教学平台、移动 APP、可穿戴设备等“真实”地记录下来。教学过程与结果数据的持续采集,逐步形成教学大数据,通过教学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多元分析,能够将数据背后反映的教学意义与价值清晰地呈现出来,进而辅助教师更精准地“教”、指导学生更精益地“学”。随着数据流在教学各个环节的生成与运行,一条具有正向反馈机制的教学链条开始形成,数据驱动教学范式开始出现。图4 数据驱动教学范式框架
在数据驱动教学范式(图 4)下,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各种行为数据(如做题、点击视频链接、分享资源、在线提问等)均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下来;教学内容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虚拟场景等形式在多种教学媒介(教育机器人、智能教学平台、VR/AR 设备、3D打印、移动终端等)中呈现,教学者和学习者在使用教学媒介的同时将“教”和“学”的数据存储在媒介终端;教学媒介既是教学内容的呈现载体,又是教学数据的采集终端和传输渠道,为教学大数据的运行提供支撑。
借助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技术,可以将课堂环境与网络环境中生成的教学数据“翻译”成有价值的信息,如学困生的识别、知识缺陷的发现、学科能力的诊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进而为教学者的教学决策(调整教学方案、打造精准教学、实现全面评估、施行科学决策等)与学习者的学习决策(制订学习计划、定制学习资源、选择学习路径等)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全面的支持,推进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和精准学习。
数据驱动教学有望超越计算辅助教学,逐步成为大数据时代主流的教学范式。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探索的快速推进,数据驱动教学开始呈现四大特征: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从传统课堂到高效互动课堂 一传统课堂高度“缺钙”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更为深入,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革。但我国现有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模式化、静态化等问题,课堂互动往往是教师“动”,学生“不动”,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整个教学活动陷入“课堂效率低—学生掌握差—课后拼命补”的怪圈(图 5)。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挑战。
图5 教学课堂恶性循环怪圈 二什么是高效互动课堂 高效互动课堂是指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支持下,以促进师生全向互动为抓手,以“低耗高效、轻负高质”为目标,为每位学生带来最大获得感的课堂形态(图 6)。“高效”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适切教学目标达成率;“互动”则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及师生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全向互动。高效互动课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图6 高效互动课堂概念框架 01全向互动
高效互动课堂借助多样的技术手段量化师生的教学行为,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计划,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电子书包、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点阵笔等设备为课堂互动提供了现实环境,方便实现人与人、人与设备、人与资源的多维全向互动,使课堂教学迸发出新的活力。02数据把脉
高效互动课堂利用大数据技术持续分析课堂数据,为教师及时了解学情、调整教学计划提供了数据支持。教师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终端同步记录学生的学习路径,追踪其学习过程,全面掌握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为教学“把脉”,实现对症下药。03精准反馈
高效互动课堂立足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教学数据能够掌握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不仅能帮助教师实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和运用所学知识。04轻负高质
丰富的媒体支持、高效的互动体验与精准的学情分析,促使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有限课堂教学的时间内,既能保证课堂教学有足够的信息量,又能聚焦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学生的个性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布置少而精的学业任务,真正实现高效教学。中国教育大数据重要事件(2016—2017)本文摘编自杨现民,田雪松等编著《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 2016—2017:走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第一、二章部分内容及附录,内容略有删减改动。《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 2016—2017:走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作者:杨现民,田雪松
第三篇:【信息化教学】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教育
【信息化教学】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教育?
大媛说: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将对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本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科学的运用AI也会给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今天大媛分享的文章,便是向大家介绍多个场景下AI对教育革新的帮助。
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出现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人工智能背后的原理是进行一个统计的过程,始于数据体和试图派生出一个解释数据或可预测未来数据的规则和程序。其优点是它在不可行或难以写下明确规则来解决一个问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使用。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结合让人工智能进入教育正在成为现实。
机器学习背后依靠的是互联网大数据。MOOC和其他在线教育形式的普及带来了大量的教学数据。机器学习可以从这些教学大数据中找到与学生个体匹配的教学模型,或者说,教育人工智能可以为每位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和成长的独特路径。因此,这将催生出更具个性化的学习,为每个学习个体提供匹配的教师、课程和方法也将成为可能。
目前,并没有一个能让行业从业人员普遍接受的单一人工智能的定义。因此,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教育行业的人工智能应该是什么形态:AI可能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也可能是一位有益的学伴,还可能是有各种问题的学生,亦或是定制的课程?或许,通过下面的案例,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到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教育。
更适合的教师和课程
虽然教师和学生有各自的教和学的风格,但是时至今日,教师和学校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和千篇一律的教材来应对不同的学生。因为在已有教学体系下,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逐一了解每个学生,并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课程材料。
基于机器学习的教育人工智能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行为模式,协助教师更轻松地从学生表现中收集可操作的见解,做出明智和有效的决策来帮助学生,引导他们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通过收集数据,机器学习算法还能发现某个学生存在大量问题的地方,然后通过定制的材料、练习和课程帮助他们弥补这些差距。
Smart Sparrow是澳洲一个在线适应性教育平台。其依靠在互动中得到的数据反馈引导老师把课程设计得更好,下一阶段学习则根据学生学习行为来进行动态匹配。而DreamBox Learning 甚至能自动匹配小学生用户的学习进度,并以最适当方式去提示和鼓励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一些自适应学习的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学生的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还能找到和制定学生的学习路径,并确保他们在学习道路上面对的困难降到最低。比如来自美国的Desire2Learn最近推出了新工具,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预测其在某门课上可能获得的分数,进而给出选修课建议来帮助学生做出选课决定。同样,算法可以识别到学生可能的优点和才能,然后帮助他们根据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选择专业。目前,一些人工智能在内容传递方面的其他高级应用,能利用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自然语言生成(Natural LanguageGeneration)来合成和交付定制内容,可以媲美于真人教师编写的教材。一家前卫的人工智能公司Content Technologies正在探索为每位学生定制教材。
更先进的协作和辅导
协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难以被记录和评估。2017年,国际知名咨询公司Technavio发布的美国教育行业人工智能市场研究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可增强现在流行的协作学习模式,具体方式包括自适应群体组织、虚拟角色、智能助手和智能导师等。
在机器学习的帮助下,人工智能可以把合适的人匹配在一起,增加协作,让在线辅导变得更容易和精准。
Brainly是一个连接数百万学生的社交平台,学生们在上面相互协作解决作业和任务中遇到的难题。为了确保服务内容的质量,Brainly雇用了超过1000个版主来帮助审查和验证用户之间交换的问题和答案。现在Brainly使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自动过滤垃圾邮件和低质量的内容,帮助版主减轻负担,让他们专注于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更引人注目的是,Brainly还利用算法给学生们提供结交朋友的建议,帮助用户找到技能互补或能回答他们问题的协作伙伴。这种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协作匹配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了更棒的个性化在线学习体验。利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 D a n i e l S c h w a r t z 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应用“贝蒂的大脑”(Betty’s Brain)。作为一个虚拟角色,贝蒂在学习活动中扮演孩子们的学伴,让学生来教它学习生物知识。在这个协作对话过程中学生的讲解会被贝蒂记录和评估,并即时反馈给他们,让学生在完善讲解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类似的研究和开发还有瑞典隆德大学的与学生一起玩历史游戏的人工智能Time Elf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与学生一起学习数学的人工智能SimStudent。
利用人工智能辅导学生的案例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Ashok Goel已经成功使用人工智能助理回答学生提问。其他类似的平台,诸如Front Row、Carnegie Learning 和Tabtor也在探索人工智能导师以能够模仿一对一辅导的好处。更快速的补充和优化
在应对大量学生时,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无法快速找到应对的措施来及时识别和处理知识讲解、课程材料以及学生参与之间的错位,使得学生感到困惑进而影响学习体验。人工智能则可以纠正这些缺点并及时提醒学生和教师,做到及时补充教学的漏洞,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增强教师的授课经验。
慕课平台Coursera,能在当某个问题有大量学生提交了错误回答时提醒教师,同时通过提供一个定制消息来帮助学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通过创建智能和个性化的互动,人工智能助理能在教师之前给予学生即时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因此,人工智能可以促进学生采用高效的学习行为,比如自我管理和自我解释等。
类似的人工智能应用还有来自美国的Volley。学生们用手机拍摄教材内容或作业题目,Volley 会分析照片和文本,并显示要点、难点、先修知识。随后,应用会提供在线课堂、百科链接、甚至是教师上传的参考 PDF 文件。这个过程中运用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自动收集。扎克伯格教育风投公司认为,Volley能引导学生们自行安排学习计划和提高自学能力。另一个案例来自英格兰的ThirdSpace Learning。这是一个在线一对一数学辅导平台,其连接了世界各地的儿童和教师。
自2012年推出以来,平台每周记录了数千小时的教学和学习数据。Third Space Learning正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从这些巨大的数据中收集行为模式,为教师提供见解和建议,促进教师开展更好的教学。同样,这些数据也能为学生掌握某个主题提供最佳的学习路径。接下来的这个案例更展现了教育人工智能的魅力。斯坦福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合作,也正在研究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导系统。这个新引擎利用强化学习(ReinforcedLearning)来判断当前课程是否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学得好,然后通过人机对话进行系统自优化。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非常复杂,教师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很难处理好所有的教育问题。因此,即便有完美的教学模式也无法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学业有成。在技术发展逐步变得更加智能的未来,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将逐步替代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从而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对复杂教育关系中只有人类才能做好的事情。
第四篇:高中英语教学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下的新特点
高中英语教学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下的新特点
学校:东港市第一中学 姓名:肖
虹 电话 :***
高中英语教学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下的新特点
摘要:本文以中学教育教学实践为依据,重点强调了中学信息化应用与英语学科教学融合这一焦点话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已是一个基本趋势。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高中教学效果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学科,信息化时代,高中英语教学的新特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已是一个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在信息化教育时代,高中英语教学具备了新变化、新特点。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的确能够到达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根本目的。高中英语教学与信息现代化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1.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听力教学。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但在信息化时代,利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十分方便地将听力材料进行剪辑,制作出符合教学需要的听力教学内容。此外,网络听力资源十分丰富,利用网络听力资源对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强化听力训练也是加强学生听力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可以在BBC网站上收听英文广播或通过美国CDLP机构网站进行英文听力的在线交互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口语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口语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上交谈。由于目前多数中学生缺乏与外国人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在线语音聊天功能,参加互联网语音聊天室,参与英美人士的语音讨论。网上交谈费用低廉,不出家门,学生便可以与外国人进行交谈。或者通过ICQ,按照国家、职业、语言、年龄等索引寻找合适的外国朋友进行实时语音交谈。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内互联网建立英语角聊天室,让学生们通过网络进行交谈。网络交谈由于不是面对面,可以使许多胆子小的学生大胆开口,有利于解决开口难的问题。二是人机对话。学生可以用专门开发的口语训练软件来自主地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表达。例如,对着话筒模仿计算机里播放的内容,并由计算机对学生的发音、语调等情况进行测评。通过反复模
仿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3. 改善语言背景铺垫效果。在语言教学铺垫阶段,教师往往需要向学生展示大量的背景知识,为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做好铺垫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语言介绍或教具展示往往会使课堂教学显得单调而枯燥,而运用PowerPoint、Front Page等软件工具,结合声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所制作出来的课件往往能够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语言教学的背景内容,从而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类语言背景知识,又可以兴趣盎然地、自然地引导他们进入语言教学的主题。
4. 强化练习效果。为了增强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往往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性专题操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词汇和语法的操练可以丰富练习操练的方式和手段。例如,通过剪辑、播放特定的对话场景录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特定句型或词汇的用法。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入校园网的精题集库,让他们按照教师事先已经设定的练习题目进行有针对地练习,达到扩大词汇和语法操练的范围,提高语言运用的熟练程度的效果。
5.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程度,从而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例如,利用电子邮件(Email)、论坛(BBS)、网络聊天工具(QQ)等网络工具,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对学习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可以借助以上谈到的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看法,学生则对语言教学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从而有利于建立起一种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生-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语言与思维湖动就变得更加充分。
6.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阅读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的学习途径。网络资源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它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遇到的题材狭窄、内容陈旧、方式单一等问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我们在选择网上阅读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应:
一是拓展性,即从网上选取的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延伸,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二是趣味性,即所选材料要符合学生特点,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三是正确性,即所选材料思想内容要健康向上。
四是适度性,即所选择材料要难易适中,适合学生阅读水平。
7.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英语写作教学。传统的英语写作训练方法比较单调乏味:或情景写作,或改写课文,或写英文日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则使英语写作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激活写作背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显示优美的画面,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有感而写。教师甚至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词汇、句型和语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训练。另一方面是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电子邮件的出现,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教师可指导学生结交国际笔友,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在与异国朋友的交流中地提高写作水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高效、且非常受年轻的中学生欢迎的写作训练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既时尚,又效果良好。
8.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方法的整合
学习方法看似只是学生个人分内之事,与教师无关。但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学习资源的合理组织、学习材料的准备都还是与教师的指导息息相关的。这一点在信息化教育时代体现得尤其明显。一方面,教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大量的优质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帮助、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得到教师更快、更多、更好的帮助。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学习方法中的运用,促进了传统英语学习方法的转变,促进了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法的改变,又衍生出新的学习方法来。
通过信息时代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于高中英语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响论文
摘要: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教育行业更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积极解决授课模式单一等弊端,尽可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次研究从大数据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响入手,详细介绍大数据时代如何更好地实施教育管理改革工作,以期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指导。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管理;信息化
现阶段,各大院校信息化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化业务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在不同程度上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已进入大数据发展时期,此时,软硬件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有效发挥上述海量数据的隐藏价值,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成为研究者重点关注、思考的问题。本次研究以大数据为研究视角,重点阐述大数据对教育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有效开展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法以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大数据时代对教育管理信息化产生的影响
(一)赋予教育活动更大的灵活性
大数据是依据现代信息技术大规模、复杂的数据集合,其具有规模性、多样性的特征,信息处理和存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于通过充分挖掘和分析数据,构建师生合作、互动平台,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尽可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新时期各类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在提升教育活动灵活性等方面无法获得较好的成效。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受教育者可依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学习内容,如此就能有效提高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基于传统教育活动下,日常出现下列情况:老师不停地讲解、学生也在认真听讲,但很少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由此表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这种教学课堂无法获取良好的效果。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之后,学生答题、复习等信息可以及时被有关设备监测并记录,老师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各种信息,并第一时间向学生反馈其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进而改善师生的关系。大数据发展背景下,学校师生几乎处于“透明”的生存状态,每个人在数据空间内均会留下痕迹,展示师生的需求意愿等情况。管理人员只要收集和分析有关数据,便能真实掌握现实师生的行为,准确定位师生的实际需求,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三)有利于快速普及优质的教育资源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普及率达到较好水平,此时,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电脑展开学习。因每个受教育者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每个人偏向的课程有所差异。大数据背景下,人们可依据自身的需求选择课程,那些处在偏远地区的受教育者可享受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老师的指导,这种方式不仅达到按需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快速普及优质教育资源,进而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
二、大数据时代如何开展教育管理改革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无法预料,其覆盖面、处理能力等方面均无法准确掌握,但始终追求更加卓越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紧跟时代发展进程,在明确教育建设目标基础上,为提升教育管理效率保驾护航。众所周知,高校管理工作设计部门比较复杂,信息传递准确性、时效性不佳,此时,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尤为重要。
(一)大力推行信息化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此时,每位教育人员要树立大数据思维模式,善于开展数据分析,以此制定最佳的管理,促使教育教育改革顺利进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者的经验和高校办学理念不再是教学的主导原因,利用数据辅助教学,以期提升高校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学校整体发展层面开展教育信息化改革工作,构建相互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满足大众对数据的需求。众所周知,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是保障大数据技术顺利实施的基础,只有建立数据管理体系,方可充分挖掘大数据带来的有效信息,提高各方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创新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
使用大数据技术重点在于教会人们如何应对数据问题,即:追根溯源,找到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以此提出恰当的解决对策。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数据存在完整性不足、连贯性不佳等问题,导致决策者制定的决策出现片面性、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使用大数据技术后,有利于及时克服以上弊端,更加民主地解决上述问题。教育管理信息需要教育者在管理手段上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借助教育管理软件对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选课、排课、教务等环节实施高效、准确的管理,以此适应院系和学院之间的管理要求。
(三)提升教师的素质水平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句简单的话就概括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精力加强业务学习和管理,使自己真正成为解惑者。想要成为新时代的学习者还应具有改革意识,在掌握原有专业知识基础上,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重点强化自身解答问题、查找资源、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等能力,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各信息设备的运行原理,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提升数据的检索、存储等熟练程度。必须注意,为尽可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必须设置科学的激励机制,事实证实该措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信息化管理各环节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师生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等环节中存在诸多隐患,如:病毒入侵、传播不良信息等。此时,做好高校网络安全的建设和防护工作,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内容。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对系统中的漏洞进行扫描,及时督促商家更新软件,确保数据的安全。大数据发展阶段,数字化管理主要展现在数据的采集工作。强化高校对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采集,方可储备一定的的数据信息,以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同时,利用已采集的数据信息,在合理的方式下获取真实的数据,实时掌握各项数据,以此提出更好的应对措施。加之,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科研、管理等信息进行整合,如:教师的信息、学生隐私等,整合数据信息有利于维护师生的隐私,有效保护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三、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展望
通过对学校的各个信息系统数据、多方采集的信息资源(包括楼宇门禁、校园局域网、供电管理、音视频资源)、社交网络等信息的多维度融合,数据关联分析、挖掘,可以发现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在以下领域得到深度发展:
(1)学生管理:可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心理情况、学习情况,全面客观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通过多维度反映学生发展状态的数据,为学生辅导员多方面了解学生提供新渠道,为授课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服务、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挖掘学生的兴趣度提供可信依据,还能为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等工作提供指导;
(2)教学管理:结合教师在课程平台中的问题答疑及作业布置情况、上课学生出勤情况、登录无线局域网(Wifi)情况、学生考试情况、课堂的视频资源、学生评教信息等数据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规范组织教学、示范教学;
(3)院校管理:大数据时代,管理者可以通过学校师生员工在数据空间的信息痕迹,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借以洞悉兴趣爱好、需求意愿、性格特征等内心世界,预判现实中师生员工的未来行为,准确定位师生的需求,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
(4)后勤管理:通过学生的餐饮数据可以调整食堂的布局和用餐的品种以及用餐时间的保障,通过课表信息、学生进出教学楼的信息对教室电源控制管理起到节能效果等。总之,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规模数据使碎片化的数据转化为容易整合的主体,借助集成和分析操作,让更多人了解大数据的本质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展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大数据技术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大数据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响,并提出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教育管理改革,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李亚翠.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迎来大数据时代[J].大学教育,2015,11(3):181-182.[2]曲遥.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253.[3]潘安,徐玮.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J].东方教育,2015,15(2):226-226.[4]倪雄师.基于大数据时代校园管理信息化的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1(10):8-9.[5]胡扬名,李涛.大数据时代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2):170-177.[6]王法玉,闫小芹,王劲松等.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6,14(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