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智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08:3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时代智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时代智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第一篇:时代智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时代智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教育信息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全局。教育均衡发展是新形势下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目标。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要不断创新思路,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大力推动城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时代智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机会的均等问题。2000 年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要求中小学搭建校园网,师生之间、校际之间能够共享网络教育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发展观念落后,对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认识不够,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了长期以来城市学校获得资金投入,城市重点学校独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对城郊学校以及城市非重点学校的资金和教学装备投入不够,特别是城郊学校,导致了城乡学校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差距日益扩大。要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现“校校通”教育信息化,首先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中。教育技术装备的大量投入丰富了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使用教育装备的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在信息化教学条件支持下转变了陈旧的教学观念。通过教育技术装备的均衡配置,城郊学校和城区学校在教学条件上缩短了差距,城郊学校的教学效果也明显提升。

2、区域性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学校网络化

网络是信息时代学校、家庭、社会获取教育信息和学习资源的重要渠道,它把空间分离的几种角色联系起来,对教育均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城域网的教育局门户网站、学校网站、电子政务系统、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互动教学系统平台的运行,促使了全区学校教学资源整合,让城郊学校得到快速成长,城乡学校同步发展。例如:城乡“捆绑”学校通过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将优质课资源利用城域网实时传送到互动远端教室的显示屏上,捆绑学校双方学生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同步学习,同步提问,真正实现城乡学校间互动教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紧贴教学,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

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配置是关键。只有校园网没有相应的教育资源,校园网就失去了

存在的价值。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资源建设中,紧贴教学实际,根据教师课堂教学、师生课余学习等方面建设资源。一方面可整合已有资源,改造整理现有的各种资源库群,建成教育信息管理数据库;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掘与开发各种优秀资源,如邀请专家教授在网上讲解新课改示范课,进行各类讲座;组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等最优秀的教师开设“初中同步课程”、“小学同步课程”的网上授课,免费向市内所有中小学开放,并免费提供大量与课程紧密相关的资料、试卷等。这些方式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

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均衡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师职业发展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如文化背景、学习的平台、教学条件、教学对象、家长群体等,使得城市教师和乡村教师在教育理念、专业水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没有信息技术支持前,很多城郊学校师资情况很不理想,一个教师要承担多个教师的教学任务,导致了部分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城郊学校的教师,由于学校教学条件不高、教学资源缺乏,教师们没有时间或条件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吸取新的教学观念,与外校教师进行学科讨论和学科科研培训的机会甚少,这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自然不会提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实施“科”“技”强师战略,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着手,对教师专业提升需求进行调查,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为教师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壮大城郊学校的师资队伍,促使城乡教育师资水平趋于均衡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基于捆绑模式的城乡教师互动式网络教研和培训,让城乡教师“零距离”互动,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变革教与学的模式

新课改的推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要求,这就迫切要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如今信息资源丰富,信息呈现多样性,教学环境也不再单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引导城乡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模式转变,这样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趣味性。

信息技术具有“知识传播快、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的优势,科技的进步赋予了教育事

业全新的内涵。总之,大力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以教育城域网应用为枢纽,加快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置,逐步重点向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是城郊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当今时代,通过实现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样在网上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力量,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在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时代智囊介绍:

时代智囊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依靠先进的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覆盖了教育的教、学、管、用各个方面,为教育系统提供海量的数据挖掘,系统的知识管理。协助教育部制定教育信息化标准API接口,为教育系统不同平台提供诸多的数据共享,形成了集中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服务管理,教育资源的知识共享和共建平台,推动了教育管理和教学的变革,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合。

时代智囊在国内率先提出云录播平台概念,为录播插上了云的翅膀。《时代智囊全自动智能云录播系统》是时代智囊人结合国内一线教育专家、学者的先进经验,经过反复论证、系统规划,携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的博士生及导师合力自主研发而成,采用一键式开启和结束录制的设计,是国内唯一一家采用生物图像识别技术的全自动智能云录播系统。

此平台用于帮助校园、区县、省市建立、替换或集成视频录播系统,实现视频教学、视频会议、视频资源的直播、点播、共建共享的云服务平台。《时代智囊全自动智能云录播系统》也整合各种视频应用工具创新多屏交互学习模式,开展直播课堂、专题研究、教研互动,实现直播、点播、交互为一体的视频资源管理,在促进各区、校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第二篇:牵手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牵手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为落实七星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的思路,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一年来,教育局为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和贡献。教育局组织中小学在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校园建设等多方面展开互助交流。

一、以制度保障,以计划为指导

“联乡结村”中的城乡学校牵手结对,是更全面贯彻、落实七星区政府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区名校集团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实现城市优质教育辐射农村教育,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表现在一方面是以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去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样一种结对形式,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让名校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近年来,区教育局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体现在计划上,落实在行动上,积极努力在“推进城乡教育工作一体化,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化”方面做出探索,以多种方式进行结对互助。如双方根据协议内容,积极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教学联谊、学生结对等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城乡活动形式多样互助成效显著

1.骨干专家讲座引领,城乡互助共同提高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充分认识到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就是要实现理念的转变。尤其是农村学校,由于有些条件的限制,在某些方面的学校,机会相对会少一些。如何引领结对学校的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教育理念上和我们一起成长。一方面,搞大型的教科研活动时,总会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把这个消息告知,欢迎结对学校老师前来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再送教下乡的过程中,充分返回我们学校的专家教师资源,也组织专家教师给他们作专题的讲座和报告。

为了让结对学校更多的教师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教师能够面对面的互相切磋,共同研究和探讨学科教学的问题,更广泛的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2、手手相牵共同发展

开展结对送教活动,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领导到普通教师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同时也身体力行地体会到乡村教师的不易,以及乡村学生求知若渴。送教下乡活动,对每位送教教师来说是磨砺的过程,也是提升、成长的过程。

3.年轻教师来校交流,促进年轻教师提高

在结对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农村小学可能由于条件或者地区的限制,在师资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利用名师去帮助结对学校教师快速成长,也是在结对过程中努力的一个方向。通过这种研讨、上课、评课,让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回学校。通过教育科研主题的交流,为提升学校管理的品牌,促进教师的有效发展进行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

4.学生活动亲密接触

学校与学校有了联系,教师与教师也有了交流,学生和教师也有了接触,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开展生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同龄人的互助感情,让他们在交流中共同促进和提高。让城市孩子体验了农村生活的辛苦和不易,而农村的孩子也分享到了很多大城市的信息,也感受到了城市孩子的多才多艺、开朗大方,对城市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新的途径,更是两校全面交流的最好形式。

交流汇报活动”。

三、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1.对结对学校,虽然路程上有一些距离,对平时交流带来一些不便,但是我们考虑,互助工作要全面、深化,还可以拓宽互助的领域,如,尝试结对学校的老师前来短期或者长期的挂职学习,给这些老师进行师徒结对,帮助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生生互动很好的开端,要加强结对学生之间的联系,让结对学生能够互相帮助和互相促进。学校也开设一些平台,扩大结对的面、参与的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交流。

3.在信息技术运用这块的优势,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用网络视频的方式,加强学校和学校之间更多的交流,希望通过网络视频的交流,解决时间和空间问题,达到更大的资源共享。

第三篇: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为了共同分享区内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携手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的,搭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现制定本校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互动性的网上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平台,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有效聚合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我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

二、主要措施

(一)平台建设

建立“琴溪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视频直播(点播)平台”。主要栏目是:视频直播(点播)、相关新闻、最新直播课程预告等。

(二)体系建设及活动开展

以我校相关学校为依托,通过共享平台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课堂直播、班队活动、教研活动、远程听课评课等形式为主的活动。1.课堂直播

向所有学校开放学科课堂教学常态课,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每天不少于4节课,其中 小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中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2.班队活动

向所有学校开放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班队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3.教研活动

开展全县网络协作教研活动。一是通过链头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直接参与优质教学研究活动,二是从教师教学实践共同问题出发,开展主题化网络研修活动。4.远程听课评课

通过本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直接参与远程听课和评课活动。

三、保障机制

(一)建立过程监督机制。制定详细的月活动计划,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按照进度表严格执行。建立月检查评比制度,加强过程监督。定期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二)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此项工作纳入学校责任目标考核。

第四篇:“互联网+教育”让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

“互联网+教育”让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

现在农村贫困地区学校通过互联网引入“双师课堂”,让贫困地区的农村娃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用教育扶贫助推精准脱贫。“互联网+教育”正在逐渐打破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外界之间的围墙,最大化的利用资源共享的通道,将为老师、家长和学生们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于农村扶贫问题,对于父辈就开始贫困的家庭的孩子,一定要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提高学习成绩,关键是提高自身能力,未来他们就会有自我创新的意识,这是脱贫最根本的途径。“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都会优先入学。”这已成各地教育工作者心中熟知的“金科玉律。”

然而孩子有学上了,师资、网络等硬件设施仍然跟不上。怎么办?

其一,通过互联网引入“双师课堂”,在学校里就能体验与城里孩子一样优质和丰富的课程与教学。所谓“双师课堂”,是指让优秀的主讲老师通过直播的形式给更多班级的孩子上课,让每个小班的辅导老师课上课下陪伴、辅导本班孩子的学习,两位老师各司其职,分别做好课上教学和课后辅导,从而形成“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辅导纠正-真正掌握”的高效学习流程。是一种将“名师授课”与“实时辅导”结合的高效学习模式。

其二,以“双师课堂”为代表的智慧教育,正在逐渐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优质教育资源的时空限制,不仅有效放大优质师资、课件的价值,更依托于科技和大数据,将个性化培养的能量释放到极致。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能为孩子们创造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更美好的学习体验,会让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但是,很显然乡村教师的互联网知识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有研究资料表明,这种“数字鸿沟”正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亟待以教育为路径,提高乡村孩子与信息时代的匹配度。

为加强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黄山市教育局利用两年时间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在籍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专门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目前 还在积极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工作,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目标。(吴秋虎)

第五篇: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

侯建军

(《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第12期)

【摘 要】网络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投入,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学校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发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这些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迅速流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充分共享。在共享与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修改和完善,起到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作用,产生更大的价值。将网络教育资源在共享过程中获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又投入到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可建立起自身的投入产出机制和教育效益的经济观念,形成投入——建设——共享——增值的良性循环,促进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资源共享

引言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繁荣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资源在全球乃至局部地区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模式的高等教育发展很难迅速缩小这种差别。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育可以使教育资源不受时空限制地迅速流通,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已成为教育全球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有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教育资源?如何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行业的实践教学资源结合?这是普通高校开展网络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教育资源的网络化需要大量的设备、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促使高校走出校园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网络课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条件,资源共享是降低开发成本、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由此带来的全球教育融合将促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网络资源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各种信息资源组成充分共享的资源集成,其中与教育相关的资源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的连通,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施教、学习、管理和服务的途径,从而打破教育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大大推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

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对有关教育类信息的基本元素,包括数字、词汇、声音和图像等进行采集、编码、数字化、存贮、分类、传输、检索等,使这些基本元素或称素材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关联。教育知识资源的建设,则是对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加工和提炼,是将众多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系统结论的过程。换句话说,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知识资源的“子集”,人们通过获取和吸收信息,并寻找信息间的内在关系来构建知识。知识与知识、信息、资料等的碰撞火花,将会产生智能,智能是创新的灵魂。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才能够更有效地将资料、信息等转化为新的知识。普通高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丰富,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有着独特的优势。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就必须摆脱长期积累的课堂教学的思维定式,避免简单的课堂搬家,或者将教材简单地搬上网。对于学习者来说,利用互联网等多种知识的载体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需要受到教师的关注,需要师生交流,需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应充分考虑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融会贯通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并且要注重加强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行业实践教学资源的融合与互补,使网络教育资源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适应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网络教育使以前封闭的院校教学成为开放的、社会化的教学,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被编制成课件放在网上,学生根据需要,可随时调出、反复学习,聆听名师教诲不再是奢望。校园的围墙被打破,使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网络教育课程的开发需要资金、技术和内容的统一。高校的教师提供教学内容,由国家投资和提供技术服务制作成课件,是政府解决我国远程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5月启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目前已建设了300多门网络课程。同时,政府还鼓励院校开发自己的网络教育课程,发挥各校的特色。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素材、信息和知识资源搬上网。这种由国家、学校和教师建设的网络教育资源,在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正在显示出优越性和实用性。

二、网络教育资源共享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越来越走向社会化、全球化。网络教育不仅使一所高校内的教学资源得以深入的挖掘,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在校学生可跨校选课,校外的网络教育学

生的学分可以得到承认和转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高等院校是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种形式的网络教育,都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大多处于孤立分散状态,而且标准不统一,能够用来交流与共享的少。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统一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按照国际通用的TCP/IP协议和有关技术标准,以Internet为主要传输和交流的媒体,同时考虑与电视、数字电话等其它传输媒体的兼容性,这样才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共享有三个方面:一是自身共享。信息资源的基本元素或称素材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人们在投入精力构建素材的同时,也是这些素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即这些资源的使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使用中不断地丰富、修改、完善和再使用。二是与他人的共享,即在一定范围内的共享,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与互动。三是全球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人的知识获取和增长都是在交流、互动和共享的过程中实现的。例如,人们把自己掌握的个性化的知识传播出去,他仍然拥有这种知识,甚至通过传播、交流和互动,原有的个性化知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中的几个问题

1.个性与共性问题

世界是多民族的融合体。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强调了民族的个性文化,即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独立的价值。但是,一个民族要融入世界,就必须寻找共性,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交通和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促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民族个性文化在更便捷的环境下快速地交流和互动,不断产生碰撞、冲突和融合。正确处理民族个性文化与共性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才能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民族个性文化的发展,进而使得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要注意突出个性、激发潜能、突出特色,展示教育机构、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共享中要寻找共性,吸收外来优秀教育资源,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产业化问题

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产业性特征。首先,高等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作为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建设,高等教育具有从社会长远利益出发追求社会最大价值的功能。但是,如果只强调其公益性特征,将会导致教育的投入和运行是非生产性消费,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高等教育仅仅具有培养人才和新知识产生的源泉的功能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其转化知识的作用,即把知识转化为技术、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是投入,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员的投入;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则是资源的交流、互动、完善和增值的过程。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知识资源具有共享性和增值性的优势,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产生更大的价值。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增值作用远远大于传统资本。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地搜索和查找,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例如,依靠知识增值作用而迅速成长起来的知识型企业越来越多,这样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动了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在网络教育的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公益性和产业性,两者兼顾,使网络教育资源在共享中得到发展和增值,将获取的经济效益又投入到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建立起自身的投入产出机制和教育效益的经济观念,形成投入——建设——共享——增值的良性循环。

网络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变化和降低教育费用的需要,由院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网络教育成为当今的潮流。网络教育在教育方法、教学环节、教学的组织、知识的讲授及图书资料的占有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高校;而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经营理念上又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网络教育中,高校与公司企业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负责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务的管理,公司企业出资金、技术,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来自政府,一方面,政府官员任职的短期特征与教育效应的长期规律势必发生矛盾;另一方面,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实行直接受益者不负担任何教育经费的政策,结果造成国家的负担越来越重,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发展要求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国内外企业和民间资金介入高等教育。尤其是我国的网络教育,启动资金的短缺制约着高技术、高质量、高水平远程教育方案的实施。多渠道的投资与融资政策,是推动我国远程教育“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应鼓励高校与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技术、资金和市场运作等,鼓励支持国内高校与国外高质量大学和IT类跨国公司在境内和境外联合办学,构建新的产业结构。

结束语

网络教育通过技术连接时空上分离师生的交流方式,已成为全球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网络教育可以帮助中国缩小和世界的时空距离,给更多的人以更多的教育,这在全球向着信息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是有意义的服务和目标。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网络教育可以缩短中国和世界在人的素质、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水平上的距离。网络教育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层意义上,网络教育不仅促进了国家的发展,而且还会对这个国家的全球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他们的教育基础设施中凭借网络教育手段,应用进口课程可以使它们跳跃过某些发展阶段,即充分共享世界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取得更快的进步,最后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体系中的更平等的伙伴。

[参考文献]

[1] 杨圣华.浅谈网络教育优势及其发挥[J].中国远程教育,2002,(12)

[2] 谭尚渭.远程课程的质量保证与效果评价[J].中国远程教育,2002,(12)

[3] 郑仁星.开放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4] 肖军.网上教学资源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作者简介:侯建军,教授,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100871)。

下载时代智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时代智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木耳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实施方案

    木耳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实施方案 教学资源是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是我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决定着学校的长期发展潜力和综合办学实力,作为......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建共享研究》子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人们不仅要求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

    学校共享社区教育资源协议书

    学校共享社区教育资源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充分体现“共驻共建、双向服务、资源共享”社区教育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驻区内单位文化、体育、教育场地等设施资源的社会效益,增......

    移居葡萄牙 共享一流教育资源

    移居海外,大部分人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欧洲以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而著称,世界著名的高校,顶尖的专业,比如,英国的经济学、德国的机械设计、法国的艺术、瑞士的酒店管理、葡萄牙的......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

    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 〔论文摘要〕 随着学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各学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已经初具成果,但同时也暴露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平衡发展-送教下乡纪实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平衡发展 ——定边县骨干教师示教巡回活动纪实 撰稿人 付世明 2009年12月2日,定边县骨干教师巡回示教活动(白湾子片区)在白湾子镇中学举行。上午,示教......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玉都镇下坳小学 今年以来,泾川县教育局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以推进我县教育信息化进程为目标,以管理实施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突破口,按照年初制......

    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长治市双语学校 2015-2016学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