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DOC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连珠山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学校附设一所中心幼儿园。小学部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43名,在岗教职工58人,教师平均年龄47岁。2008年,学校申报国家农远工程模式二项目,建计算机教室一间,学生用机30台,教师机一台,服务器一台;建多媒体教室一间,装有投影设备一套;建卫星接收教室一间,卫星接收设备一套,计算机一台,接收机一台,电视机两台。2012年,接受省标准化学校验收,配备“班班通”设备12套,包括计算机12台,实物投影仪12台,电子白板12块,投影12台;音乐教室安装液晶书写屏一台,计算机一台,数码摄像机2台。2011年6月,省标准化幼儿园落成,配备计算机9台,投影仪一台,电视机6台。2013年6月,市教育局为各校计算机进行设备更新,我校更新学生机40台,教师一台。目前,全校共有学生用机40台,教师用机20台.师生用机全部连接外网。(上网方式ADSL宽带上网,带宽3M)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和推广,学校的管理层次逐步接收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洗礼。现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建制培训应用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保证
学校按照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要求全体教师要应用新的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我校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以信息技术管理员为纽带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信息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学校不可缺少的因素。
1、制定规章制度,为信息工作护航
制度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校进一步完善了《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卫星资源接收使用制度》、《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管理制度》等,拟定了《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电子设备维护维修制度》、《多媒体设备使用奖励制度》等。通过制度要求教师们来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度来激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制度来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功能。由于实行了制度管理,教师们乐于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工作,从原来的被动使用变为主动应用;由于严格了制度管理,各项工作主动积极进展,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加强技术培训,促能力素养提升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自2009年末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开始,学校便拟定了教师计算机培训计划,利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对教师进修了WORD文档操作培训、幻灯片制作培训、电子表格的应用培训、图片处理等内容培训,教师全员参加,各有收获。学校通过开展计算机理论答题、制作电子小报、课件制作等竞赛,激发教师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在做好全体教师通识培训的基础上,我校还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多次组织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及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习人员均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如吴广宇老师多次参加省、地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学习,重点学习了视频剪辑、会声会影视频剪辑软件、省组织的电子白板功能使用培训;王文武老师多次参加鸡西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在鸡西市计算机培训中获得优秀学员,在课件制作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姜淼老师参加省美术学科电子白板使用培训,获得培训证书。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使骨干教师不仅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还成为学校信息化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并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教师们工作中的自觉行为并已成为教师展现自身素质的载体。
3、设备资源应用,展信息活动风采
(1)学校在没有安装电子白板设备前,始终要求教师每学期每人要使用网络资源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两节,并号召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力求达到资源共享。
(2)连续几年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师每次参赛都能积极参加,共上传教案五十余篇。
(3)要求45岁以下教师注册为百度会员,经常进入百度文库中查阅资料、上传文本教案。
(4)结合上级工会活动要求,组织教师开展课件制作竞赛,通过评选,王文武、李斌两位教师获得市优秀课件制作教师。(5)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答题、网络投票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答卷、群众满意学校网络投票活动等。
(6)组建计算机兴趣活动小组。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挑选20名学生,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幻灯片制作教程,目的是协助教师做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
(7)鼓励个别有计算机功底的教师参加uc在线论坛活动,零距离与学科优秀教师、专家们互动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
(8)学校要求45岁以下教师积极参加密山市教育网在线论坛活动,积极发帖、跟帖,与同市同学科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9)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群组交流活动,如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申请加入鲲鹏语文、数学工作室,与群中教师进行学科研讨;学校相关领导加入市进修学校、市教育局相关群组中,使得工作安排、通知更便捷、相互交流更方便。
二、加大硬件投入,科学有效管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1、2008年农远工程投入所有设备在工作中使用率达到了100%。由于信息设备管理员工作认真负责,及时对计算机进行维护维修,保证了计算机的完好率,至今无一台丢失,无一台损坏,设备都在继续使用中。学校每周按时接收卫星资源,并将存储的资源刻录成光盘(已刻录光盘几百片),供教师教学中使用,并将下载资源、接收资源、教师自制课件等材料作为学校信息资源库内容存放,供教师教学中参考。2、2012年学校迎接省标准化学校验收,上级配备“班班通”设备12套,于2013年4月1日安装使用。4月2日,由王文武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使用初步培训,4月3日,正直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很多教师大胆尝试使用新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制定了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设备维修制度、设备使用培训制度等,并为设备做了防尘罩,各位班主任能精心管理,积极使用,真正让新设备服务于教师教学。3、2013年6月,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帮助下,更新学生用机40台,教师用机一台。学校调整了各办公室设备,保障了学生上课需求、教师使用需求。
三、强化软件使用,服务教学实践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1、挖掘资源、储备资源,建立学校电子资源库。2013年3月开学,刘伟新校长提出了学校资源库建设的构想,制定了教师资源上传奖励方案,要求教师按照自制课件、改编课件、下载课件将资源上传到学校资源库,将自己设计的教学案例上传到资源库,学校按照奖励方案进行评比奖励。另外,信息管理员将下载的资源、接收到的资源分学科上传到资源库中,并将几年来学校存储的电子资源统一上传至资源库中,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开设计算机课。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计算机课,征订了计算机教材,配备计算机教师,安排课时并要求教师认真上好计算机课。
3、学校内网的应用。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站,设置了教师领导权限,为各位教师均设立了个人文件夹和个人空间。学校各口计划、总结、通知及时上传至校园网中供教师工作中参考,教师平时需要上交的材料按时上传至规定的文件夹中,学校统一检查、打印,既丰富了校园网站,也方便了教师工作。
4、“班班通”设备使用。学校派出两名教师参加省级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校内进行了二级培训,效果很好。现不同年龄结构教师、不同技术水平教师均能正确使用、合理使用“班班通”设备。像王文武、李斌、赵德刚、王世权、霍英、姜淼、王龙梅等能力强的教师除正确使用课件外,能灵活使用白板书写、改写、圈画等功能,课堂运用灵活自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像薛玉梅、滕敏、吴永丽、孙桂琴、孙秀云、李冬梅、徐春夏等水平一般的教师能正确播放课件并穿插播放下载的视频等资料;年龄较大、计算机操作水平低、自己不能独立制作课件的教师课堂应用频率同样很高,如我校李长荣、梁英范、梁晓军、温志英、韩国云等教师年龄已超过五十岁,他们在上课前能根据自己所需上网查找相关课件、视频、图片等,根据课堂环节顺序编好序号,随着自己讲课顺序选择播放这些课件或图片,对于书中例题、课堂练习题他们能将内容写在纸上,通过正确使用实物投影仪来完成教学任务,也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5、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学校利用设备更新后剩余的计算机为教师建立了电子备课室,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准备授课内容。
6、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2011年6月省标准化幼儿园落成,投入计算机9台,投影一套。各幼儿教室虽没有连接外网,但年轻教师们能在家上网将材料带到班级播放,能运用光盘为幼儿播放动画片、音乐,丰富幼儿活动,开启幼儿智力。
四、学校师生变化,彰显信息化学校特色
1、教师教育观念有了提升,信息化设备使用已经成为教师每天必修的功课必做的事情。
2、师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都有很大进步,涌现出许多先进教师和学生。如王文武教师,经常承担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培训任务,经常帮助各班教师、各科室教师处理操作中的疑难问题,经常协助网络管理员对学校的电子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结合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工作,王文武老师为全校教师设计出自动生成的电子表格,只要输入学生成绩,各分数段人数、得分率、失分率、及格率、优秀率、总分、平均分所有数据自动生成,给教师工作带来了方便。五年三班王雨欣同学喜爱计算机学习,他的上机操作水平比其他同学强很多,在六月份的各班学生信息录入校对中,他协助班主任完成本班工作外,还自己承担了其他三个班的学生信息录入工作,并且独立修改在信息校对中发现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平时学习中,王雨欣同学负责班级校训通平台学校通知、班级通知的发送工作,每天协助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在校讯通平台上发作业,是老师工作的得力助手。这名同学正在学习幻灯片的制作,现在简单的课件基本上能独立完成,输入文本、插入声音、视频、图片等文件都可以操作,并能设置动画放映方式,但在课件制作上还缺少独立构思和设计能力。另外,我校三至五年级每班都有一至两名同学平常利用电脑帮助教师在校训通平台上发送作业和通知,也能帮助老师打印文本材料,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
3、注重网络研修,促进专业发展
2009年9月,教师们开始走进网络研修这个平台,并逐渐认可这个学习的平台。历时三个春秋,“依托网络研修拓宽校本研训之路”作为校本研训的一条新举措已日趋走向成熟。
(1)为了教师能更好的提高研修质量,学校特别注重教师学习与培训工作。首先注重校内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了有关网络、远程学习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了WORD文档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电子表格的应用等知识,为教师上机操作提供了保障。第二,由校长定期对教师进行辅导。刘校长作为鸡西教育研修网版块管理员,有权限查阅各位教师网络活动情况,每周进行一次记载,根据教师研修现状及时总结优秀之处并及时纠正偏差。通过学习与培训,实现了校本研训与网络研修的和谐统一。
(2)学校采取强制参与与自主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新教师和4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网络研修学习,45岁以上教师自愿参加。同时,学校制定了网络学习、培训、教研、管理等相关制度及《教师网络研修工作考评细则》。《教师网络研修工作考评细则》规定了教师十项必修作业的内容和数量。学校还制定了《网络教室开放管理制度》、《校园网开放管理制度》等多个保障网络研修工作正常开展的规章制度。强制性的管理规定只是网络研修工作走上正轨的助推器,如今,教师们沉迷于网络研修中,已不再为了完成任务而研修,网络研修已成为教师的自主学习行为。
(3)2011年11月30日,连珠山镇中心学校作为子课题实验单位申请加入《黑龙江省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实验,并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子课题《关于网络研修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开题报告、确定了实验方案、拟定了课题实验计划,为实验的顺利实施做好了铺垫。为了更好地实施课题实验,学校还制定了《课题实验工作制度》、《课题日常管理制度》、《课题研究档案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大大加快了我校进行网络科研实验的进程,规范实验教师们的实验行为。
(4)取得的成绩:
从学校整体看,2010年、2012年学校分别被评为首届、第二届“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先进集体"。在省第二届网络研修工作表彰大会上,刘伟新作了题为《依托网络研修优化农村学校校本研训之路》的汇报,受到与会领导及同仁的好评。
从教师看:
1、广大教师的认识逐步提高了,由原来的不愿意参加到主动参加,由原来的少数人参加变成了现在的多数人参加,由当初完成学校的任务,变成了自己的一个乐趣,教师们教育研修观念大有转变。
2、学校已有80%的会员教师参与研修活动,有近50%的教师积极踊跃表现突出,走在研修网会员的前列。其中,姜淼、刘伟新、徐春霞、被评为省基础教育网络研修先进个人,狄跃凤、孙秀云、孙桂琴、张桂凤等教师被评为鸡西市网络研修先进个人。这个研修团队中,新上岗教师关秋雨、刘晓霞、李秀坤、董彦秋刚参加工作不足两年,但在线时间多的达近几百个小时,少的也有几十个小时。年龄较大的教师狄跃凤、梁晓军已过50周岁,但网络研修学习却乐此不疲,在线时长达400多个小时,让领导、教师为之感动。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撰写的研修叙事有十五篇获得省级一、二等奖。
五、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生源少,教育经费有限,电子设备增多,电费急速上涨,给学校经济带来压力。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前,每年电费大约4200.00元(2006年,电费是0.74元),平均每月350.00元左右;2009年9月以前每月平均650.00元,九月后计算机教室全面开放,月平均1100.00元左右,全年电费在7300.00元;2011年新增15台电脑及部分现代化办公设备,现在平均月用电费2200.00元,年用电费26000.00元左右;如果把今年更新的设备和旧设备同时使用,包括电视、监控等,按每天6小时计算,预计一天就会发生电费75.00元,未来每年新增电费10000.00元。
2、由于学校经费不足,外网申请宽带2M,年服务费1750.00元,后经反复做工作,降为1350.00元。学校学生用机、教师用机同时上网时,因流量低网速非常慢,在网络中查阅资料或完成其他的工作很难。
3、耗材消费、设备维修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现每年耗材大约在两万元左右。
4、教师参与上级培训经费高,近两年每年大约培训费12000.00元左右。因学校经费有限,导致很多学习机会无法多人次参与,阻碍了多数教师专业成长。
5、由于农村教师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能力有限,在制作课件整合开发资源方面受限,能否以国家、省、地进行区域统筹,把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整合共享,既节省时间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哈尔滨香滨小学的资源,是不是能全省共享)。
六、学校信息化建设今后发展的方向
1、根据教材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师校内教学资源共享。
2、实现办公自动化、力争达到无纸化办公。
3、利用班班通资源建立校园电视台和广播站。
4、创建省级信息化先进学校。
5、争取利用十年时间创建数字化校园,拥有自己的数字化教室或未来教室。
第二篇: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礼泉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2014年,在县政府及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统一规划,自上而下,公卫优先,分步实施”原则,突出重点。以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建成与医疗卫生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平台,为社会大众提供卫生信息化服务,目前我院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根据卫生部关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院目前的实际情况,我院原有的海天系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我院与2012年6月3日将原有的海天系统替换,采用重庆中联的医院信息化软件,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购进医院硬件设备(电脑30台,服务器一台,专用ups电源一台)等一些专用的材料,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效。经过两年的运行,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在我院深入人心。
二、医院信息化得组成部分
1、成立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陈延刚
副组长:张毅锋 刘超 张全超 杨广林
成员:兰俊峰 蒙景新 马武 高洁 李娟
2、完成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能力建设(his)部分:
主要包括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手麻工作站、出入院管理系统、门诊住院收费系统、药库管理系统、物资库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8个模块。由于门诊大楼投入使用,使我院的资金比较紧张,目前lis系统与pacs系统的上线,我们只是对一些软件公司做了一些初步的考察与调研。然后逐步推进与实施。
医院信息化建设两年来,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医患均感觉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实际好处。
1、流程简化、医疗费用降低
2、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
3、诊疗行为规范了,医疗差错减少了
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一些初步成效,但任然存在一些不足:
信息化设备紧缺,尤其我院新增科室比较多,加之我院目前病人比较多,数据量比较大,现有的设备已经不能完全开展医院的临床工作,主要反映在科室电脑数量的紧缺备份服务器的添加。
信息化资金紧缺,医院信息化建设没有专项资金,因此工作难度很大。信息化人才紧缺,主要表现在我院信息科人员较少。
礼泉县人民医院
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2011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XXX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2011年8月1日
随着XXX区开展全区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工作以来,区XXX局结合相关责任单位积极推进全区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领域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11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现状
XXXX区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05年就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今年机构改革和人事变动情况,对领导小组成员及时进行了调整,并成立了XXX区信息化办公室,隶属XXX区XXX局管辖,确保了信息化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责,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在我区已建成以光缆通信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信息网络,城市宽带骨干网络基本覆盖整个区。截止至2011年上半年,各大电信运营商铺设的本地中继光缆和接入网缆基本覆盖全区100%的街道和社区。全区固定电话有20000部,普及率达到94%,电视综合覆盖率95%,有线电视的全区接入12000户,每百户城市居民家用电脑拥有量达到30台。全区拥有移动电话105410个,全区拥有因特网用户16600个,其中企业用户2500个,居民用户11700个,机关用户2400个。大部分居民能享受到网上浏览、电子邮件、网上交易、远程教育等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推进。政府门户网站逐步完善,以 1
《XXXX区党政信息网》为代表的政府门户网站相继建立并运行;投资200余万元的大型户外led彩色电子显示屏系统今年开始兴建,将有力地改变我区室外广告形象,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了具备了宽带交换和高速接入能力的电子政务核心机房,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等一批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已投入建设。
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体系基本做到了与市同步。“金财”、“金卡”、“金税”等一批重大信息工程在我区全面实施并初步形成了政务、商用、公众三大信息资源体系。金融、财税、公安、教育、卫生、农业、统计等行业性内部网络功能日趋完善。
企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基本具备。企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初步建立,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中,均设有自己的电子邮箱,限额以上企业有65%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页,有50%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网络信息应用正逐步成为企业沟通联系和产品推介的重要渠道。
二、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电子党政内网顺利接入。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建设原则,设立了区委机要机房,并顺利与市党政内网进行了对接;成立了区委信息处理中心(副科级单位),专门负责《XXXX区党政信息网》日常管理和政务信息处理,指导区直党政部门门户网站建设。目前电子政务核心机房和全区统一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已形成基本框架。
积极推动信息渠道沟通建设。区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均设立了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服务范围覆盖到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部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24小时不间断服务,社会公众向各机关单位的咨询、投诉、批评、建议、求助等得到有效处理。
三、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收效明显。配合国家“金财工程”建设,加强财政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得到全面应用。开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财政资金的全过程规范管理,科学掌握宏观经济和财政收支增减因素,为政府财政预算编制、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政策调整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水平。
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完善。进行了网络校园及“校校通”建设工作的示范和试点。33所中小学全部兴建了多媒体电脑教室和多媒体网络教育,33所小学全部完成“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率100%。
商贸、服务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全区大部分商业、娱乐场所、宾馆等企业普遍应用物资购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实施开展了电子商务内容,提高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优化了市民衣食住行的环境,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初步建立了以人为本、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卫生信息系统。推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健康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医疗卫生的服务、管理、决策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
推进防震减灾指挥系统建设。初步建立了以群防群测为基础监控预报信息体系,以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为重点的震灾预防体系和以区消防应急救援大队为依托的应急救援体系,防震减灾总体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农村信息化建设逐步拓展。全区农村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50%,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区各行政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并建成数42个远程教育服务站点,通过对村乡、农业大户及普通农民的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网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信息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造力度急需加强;信息化建设质量和进度缺乏监督考核,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偏弱;信息技术领域人才不足。
五、下步主要工作措施和打算
1、加大政府投入,创新多元化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加大财政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区直各部门新建的信息化项目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依据“先易后难、急用先建、效益显著”的原则,统筹规划,分级建设。合理确定信息化引导资金的规模和投向,积极探索“政府投入、政策补贴、税收优惠、资源补偿”的多方位政府支持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设立信息化服务体系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重点服务平台工程建设,加强对服务体系关键环节的支持。
2、鼓励社会资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对适合社会投资的项目,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信息化建设。对于非政府投入为主建设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提供软硬件产品、维护服务、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的供应商,按照创造经济效益、自主创新程度、典型示范作用等原则,通过先评估、后补贴方式予以支持。鼓励企业以合资、合作、特许经营
等多种方式,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参与公益性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
3、加快行业指导监管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体系、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容灾备份体系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理体系。探索出台我区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办法。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增强对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在区委的统一指导下,依照区信息化部门要求部署,我街道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街道的办公效率,以及电子政务收集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依据上级的要求,现将我街道信息化工作状况扼要总结如下:
一、看法到位,高度注重,增强信息化机构建立我街增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审核和把关,指派专人负责单位政务网站维护更新、局域内网治理、核算机日常维护等。由此完善了我办信息收集,落实治理责任,保证信息化工作组织有力、系统健全、职责明确。
二、完善计算机局域网,增强办公主动化
我街道持续加大对信息化建立的投入,在领导的支持与鼓舞下,各科室的计算机装备基本到达人手一台,并由专人负责,组建单位局域收集并进行治理维护,满足了办公主动化对电脑的需求,为单位办公营业的电脑化、信息化奠基了优越的基本。
三、参加全区政务内网平台加快信息传递
依据区信息化办公室部署,全区各个部门一致运用办公主动化系统,并疾速传达政令、交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我街道派专人参与学习,并顺畅组建电子政务系统,与各部分执行了一定水平上的互联,天天可从各部分接发信息,使文件的处置以及上报工作做到敏捷实时,大大提高了办公效
率。
四、坚持门户网站执行政务公开
我街道指定专人,负责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做到每周更新,实时地对需公开的政务和其它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便利我办内部人员和外来做事人员查询,充分发扬了信息沟通反应、宣传街办形象的效果,为我办信息化工作发展做出了主要的奉献。
总体说来,我街道信息化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提高,基本完成了区信息化办公室下达的各项任务。但与区信息化建立指导办公室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首要显示在:一是我办信息化工作治理人员电脑专业常识有限,难以保证信息化优势最大化的发扬;二是大局部工作人员电脑操作程度不高,真正完成收集办公还有待时日。我们将在进一步工作中,以发展的目光,发明性地开展工作,采取有用办法加以处理,不时稳固和提高信息化工作效果,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
第五篇: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县交通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在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县交通局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建成了规费征收局域网、政府办公网、稽查专用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将信息化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对交通运输业提出更高的服务要求。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尤其是管理工作中存在 的难题。对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遗余力。
二、加大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是建成了征费局域网。我们投资十余万元,为基层交管所配备了微机征费系统,并将交管所征费系统、运管大厅征费系统与财务科征费系统联网,所有单位的征费情况,增减车辆情况都受财务科的监督。每个月的漏费车辆档案及费额一目了然,为合理安排,进行规费征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我们在配备微机征费系统之前,组织进行了对征费人员的信息知识和计算机 1
技能培训,要求每个交管所保证至少有两名征费员精通微机操作。以方便业户缴纳规费。
二是积极参与了政府信息局域网建设。
**县政府组织了县内所有单位进行政府信息局域网建设,实现县内收发文网上进行,并实现各局域网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我们为此专门设了专线,并安排一名熟悉微机操作技能的同志专门负责本单位的局域网管理工作。政论信息局域网成功开通以来,我们在收、发文等工作上,省却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公文能够及时进行传递。
三是稽查站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
随着稽查工作的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对稽查工作的支持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为稽查站配备了更加先进的微机和传真机设备,更换了新的辐射范围更广的对讲机系统。登记违章车辆台账及做出处罚决定书全部实行微机操作,易于监督,减少了人情因素的影响。在二00四年,我们在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的投入就达到了二十多万元。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为每个稽查中队配备“掌中宝”型漏费检索设备。
为便于稽查中队对本辖区漏费车辆的稽查,我们将为其配备“掌中宝”型漏费检索设备,该设备可与征费微机联接,将所有漏费车辆档案存储在里面。可以很方便地携带,对稽查到的车辆牌号输入后,很快可以查出是否漏缴规费及漏缴规费总额等信息。可为稽查中队节省大量人力。
二是建立本单位内部局域网。
我们将培训更多的熟悉信息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人才,为各科室、站、所配备计算机设备,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实现单位内部无纸化办公及各科室、部门间的资源共享,向办公自动化迈出坚实的一步。
三是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并着重进行信息化建设。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是我们的一项发展规划,我们将在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着重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货源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现代化。方便地掌握动态,合理进行调度,更好地配置运力,加快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运输企业的步伐。
总之,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县局相比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加大对信息化规划、建设、组织协调的力度,保证信息化建设健康顺利地开展,为交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