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研修日志1

时间:2019-05-12 12:5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研修日志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研修日志1》。

第一篇:化学研修日志1

化学研修日志1 1.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几年教材变化很大。经过多年的教材改革,初高中教材的严重脱节,已有所改进,但目前初高中教材中还有知识的断裂层和重复面。而教师往往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这些变化。总之,由于初高中都全面使用新教材,执行新课程方案,对初高中教师在短时间内认真“备教材”带来难度。

2.初中阶段的化学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学习感性的、比较浅显的化学基础知识,是对全体初中生进行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教学。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化学教学,将初中阶段化学的知识加以综合、概括和提高。化学学科既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又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只有将初高中的化学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才能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系列。

初中化学内容学生没有一个很好的化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因此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高中化学较难学,内容抽象微观,不易理解,经常有学生反映即使把教材的内容全看会了,一到练习时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应用;许多高中教师也反映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具备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高中化学教学难度大。3.随着近几年教育体制的改革,大部分地区将初中、高中分校而设,教学中“备学生” 环节初高中严重脱节。加上初中与高中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样的一种情况,使得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各自为阵,高中不知道初中教了些什么,反过来说,初中不知道高中需要什么,要求初中作好什么准备。有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感觉。因为许多高中老师不太清楚初中的教材、教学流程及教学方法等,很容易造成教学上脱节的现象。这种不衔接给化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也成为了学生发展的障碍。

4.同一年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各不相同。为了让学生有个共同的学习起点,并能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帮助他们进行知识整理,温故知新,着重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指导,进行初高中衔接教学十分必要。

第二篇:化学研修日志

化学研修日志

在化学研修学习中,我的收获很大。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灵活地变换和改进教学方法,处处围绕这个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和学有机结合。从实际出发,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来选择好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将合作探究引进课堂,让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流。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新课程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进步,在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教学中,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先把盐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三个对照试验,让学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得出了科学结论。这样就成功地把书上的演示实验转变成了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

第三篇:国培化学 研修日志(精选)

化学研修日志

培训中心(2013)初中化学研修一班 刘晶 研修内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 研修方式:看视频

一、对科学素养的再认识

1.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运作变动的。当今的科学教育已大有别于19世纪中叶所追求的“启迪人的心智”的科学教育,由于科学“已成为一项国家事业,从而使企业和政府都直接参与了科学事业,实现了科学家与企业家、政治家的结合。”“科学作为一项事业,在社会总体活动中的地位和功能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即认识世界,是科学的认识功能;二是在物质文明方面,即改造世界,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而科学教育必定要负载全面的教化育人功能,即对受教育者要实施启智、益智、育人和笃行的教化功能,或称为全面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功能。因之,有的学者主张:广义的科学教育指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态度、方法与精神的过程或活动。另有学者更明确地指出:“科学教育是一门以求取人类生存以及为人类适应未来不可知时、空、事物变化预做准备等两项为目的的学科;同时,科学教育是迎接高科技、复杂、多元、变动剧烈的未来时代,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资源。”

简言之,随着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逐步普及,世界各国的公民都会遇到诸多如健康、食物、营养、材料、能源、资源及环境等有关的问题(即所谓“公民问题”),使所有青少年对科学和技术均应至少具有一种基本的知识和了解,已成为现代科技社会普遍关注的国家大事。这就是对公民普遍实施科学素养教育的根据。

2.什么是科学素养

什么是科学素养?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科学素质①是经过教育和实践发展起来的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禀特质。应当说,科学素质是现代社会(以高新科技或称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时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瑞典学者认为:科学素养要素由四范畴组成,这四范畴是科学进取心、科学世界观、正确观察科学的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应当说,科学素养这一理念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教育的运作发展,“科学素养”的内涵也在逐步充实发展。1986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制定的2061计划所规定的科学素养列出了六个基本领域:(1)熟悉自然界并尊重自然界的同一性;(2)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3)理解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4)有科学思维的能力;(5)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及其长处和局限性;(6)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该计划还规定:学生们完全应该成为科学技术的自觉支持者;学生最终应该建立起对科学、数学和技术价值观的平衡的观点,既不要不加批判地肯定,也不要盲目地否定。不要造成使学生把科学仅仅看成是一项学术活动,而不是作为理解周围世界的方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1、对过程与方法的理解:

化学是一门既重视过程有时又容易忽略过程的学科。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重现性和反复验证的要求,往往使得过程的终态——结果成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对过程的描述或解释——学科理论至今尚不够完善。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是改进化学教学和推动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漫长、艰苦而又充满着激情的过程。方法不仅依靠教师和教材的传授,教学过程本身所涉及的、通过潜移默化、思考争论、发现谬误和解题捷径的过程,都应当纳入方法教育的范畴。其中以学生对适合自己的方法的发现和构建最有价值。对方法的领会与把握存在着因人因学科而异和循序渐进的心理学特点。举例说明。

2、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在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对于技术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的认识,对个人提高科学素质的意义,应该升华为对人类必须和自然界以及社会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认识。即形成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所必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须对科学技术、生活质量和环境等有较全面的认识。教材中所建议的许多阅读和探究活动均与此有关。新课标中三维教育目标的并列,意味着就教育功能或目标而言,它们具有同等的地位。这种变化凸显了以素质教育取代原来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教育,以及彻底扬弃弊端日益显著的应试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经过近10年来的实验和探索,应当认为这个改革方向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已经获得大多数教育界人士和学生及家长们的首肯,并已成为党政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所应包括或关注的方面,课程标准中作了6个方面的提示,即: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这些提示对于组织教学和设计教案都有帮助,在此基础上,很多老师和他们的学生已经创造了许多鲜活生动的经验,在相关的书刊中和会议论文中都可以找到。

近年来,中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已非个别现象,并且出现好奇心和探究欲随着课程的进行日益衰减的情况。它不仅是我国基础化学教育的一个令人棘手的难题,也是国际初等化学教育界近年来议论不断的热门话题之一。为此美国化学会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组织过大量的专题研究,甚至把如何能够使得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列为一个独立的课题。从《美国化学教育杂志》此后陆续发表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上述情况和有关文献对于我们现在研讨的这个问题很有参考价值。

好奇心和求知欲应当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之一,但是要做到保持并发展就要求涉及的事物能够不断催生新的兴趣点。实现后者的前提至少有两个,一个是因好奇而进行的探索获得了新知;另一个是虽然没有获得合理的或基本合理的“解答”,但是从中得到了更改原来设定的路线方案的某些启示。如果探究的结果仍然是一片朦胧,一头雾水,或者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从何下手,思维方向不明,探索程序紊乱,以至于得不出任何有意义的结果,就很容易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厌烦以至于放弃的情绪。对于带有一定强制性或任务性的认知活动,例如规定的课程学习,就会陷入无可奈何、应付了事的心态。这种并非由智力因素造成的学习被动情况,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到素质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作用远非传统的课程教育所能比拟,遑论弊端已经丛生的应试教育了。所以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是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关键,但是只有把握了化学的核心概念和学科特有的学习和探究方法,才能把众多的具体知识整合在学科主线的周围,形成一个合理的认知体系。这个认知体系和所整合的具体化学知识,不仅是继续接受并消化吸收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是发现和探索新问题时的依据。尽管不同学段对学生的要求可以不同,但是只有学有所获,思有所得,才会不断产生新的兴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要求才能落实。

第四篇:国培化学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一)研修内容: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主讲人:吴兰 胡玉娇研修方式:听讲座。

一、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重要性

1.化学概念教学是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2.化学概念教学是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

(1)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建立的。(2)在概念的建立过程中,使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一)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思维具体思维抽象感性的具体1。感性的具体

感性认识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感性活动过程。通过感性认识,形成对化学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的整体表象以及有关资料与数据。它是化学抽象思维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逻辑起点。思维抽象化学抽象思维对各种感性活动主要表现为如下的特征: 1)分析与综合。2)分类与比较。3)抽象和概括。3。思维具体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这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例如,经过思维抽象建立了化合反应的概念以后,就可以用这个概念认识各种具体的化合反应。

(二)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过程(三)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策略:1。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脉络设计问题(1)教师在确定初中化学概念原理课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从学科知识逻辑的角度分析教材,从学生认识发展的角度分析教材。

①相关概念的认识方式。它在化学学科中表现为“定性--定量”、“静止的孤立观--动态的相互作用观”、“宏观--微观”三种认识方式。

②学生的认识方式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角度的增加;其二,认识水平的提高。

③教师需要从认识角度的增加与认识水平的提高两个维度,将认识方式蕴含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当中综合设计概念原理教学目标。

(2)将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与学生已有认识整合,建构通过教学学生应达到的认识方式目标,并将其与科学探究等过程整合、细化为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维度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整体设计与阶段性设计的统一。

(3)从概念的内容构成、知识内容的教育教学价值、知识内容的情景素材、概念内容的教学要求等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静态分析。

(4)基于学习调研、课堂观察等途径,确定学生在学习概念原理过程中的关键点与障碍点,依据学生认识发展脉络设计问题线索,开展学生活动,引领学生主动构建化学概念原理,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和方法,达到对化学概念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案例:元素2。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3。重现概念原理形成的化学史4。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四)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原理的标准

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能准确找出概念含义中的重点字词;能举例说明概念指定的对象;能灵活应用概念对易混淆问题做出判断;能自主应用所学概念原理服务于元素化合物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五)学生学习这些概念原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①不能较快理解和抓住概念中的主旨,可以通过概念对比的方法由学生从区别中掌握概念主旨(例如原子和元素概念的对比,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对比);②对概念的重点不能扩展应用,可以通过反向训练或者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思维(例如氧化物一定需要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给学生三种元素的物质进行逆向夯实);③对概念不能很好的深化应用,可以借助计算方法或者性质反映概念等其他方法来辅助完成概念的应用。(例如溶解度的理解必须需要一定逐级递增难度的计算来将概念直观化。)反思: 在学习吴兰、胡玉娇老师的《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过程与策略》讲座后后,有以下几点收获:

1、概念的形成过程:感性的具体 思维抽象 思维具体,对教师在化学概念原理课型中,实施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过程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把课堂的空间和时间教给学生,实现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

2、对“教材内容静态分析的程序”印象最深。学会了分析教材的方法,即分析的角度、目的及途径,是教师准确、全面地制定和完成课时教学目标的前提。

3、基于学生认识发展脉络,问题线索的设计、学生活动开放点的设置要分别选在学生的认知脉络的关节点、合适的问题解决环节和获取证据的环节上。对减少问题设置、活动开放点设置的盲目性,提高问题设置、活动开放点选择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0

第五篇:化学日志

中学化学研修日志

众所周知,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运用。

“运用”是一个能动的概念,它是由知识演变为能力,进而发展成为素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不以一章一节内容为划分区域的全面综合的过程。由此可见。要想备好化学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

化学教材和其他各科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几年如一日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这为我们更好地探讨教材与教材、章与章、节与节、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没有联系就没有化学,缜密的化学体系,有着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内在联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化学能力通常有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之分,其中,一般能力有,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等能力。不同能力的培养往往须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之前,一定要将能力要求加以明确,做到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案内容应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

二、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优化重组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按需分配”的原则找准“教”与“学”的切入点激发、培养、并满足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备课的过程实质是“导演”利用多种“道具”形成多样可观可感的信息源的过程。唯有课程安排巧妙、课堂设置合理,才能给学生以多种感官上的良性刺激,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诱导,使其在愉快教育、适度紧张等心理状态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快速地提高心智。

三、化学模型与实际运用 “化学模型”是格式化了的解题模式

模型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已有知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能尽快地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技巧与能力,做好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准备。有时一段画龙点睛的文字、一个出神入化的图形、一条始料未及的思路均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教案。事实上教案的风采往往在她内在的“神韵”而不在其“形式”。如果我们把目光仅仅放在“形”上,则很容易犯“形而上”的错误,得“形而下”的苦果。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认为“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艺术的最高境地,也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地。

我以上这些“基本”不仅仅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的,也是教师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对照这些“四基”的要求,我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还将多注重社会的发展,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让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教师,成为真正博学的教师。

化学教学设计反思日志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特点

新课程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许多条件促使教师角色发生改变:教师评价体系的变化,旧课程中评价一节课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怎么样,新课程更加强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评价的侧重点更趋向于教师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有所为,要求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学习方式变化,学生由原来忠实的听众变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者。

二、转换自身角色,优化课堂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复杂多元的个体,每个教师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也扮演着多重角色。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 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发扬民主,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获得心理安全。其次,教师还必须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放,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空。

四、加强实验教学,重视研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因此,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作用尤为突出,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我设计、进行实验,自行探索,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创新。

五、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贵在引导。

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化学教学充满活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化学教师,我们更需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加强对学生的要求,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出更多的、新型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高一化学教学日志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下面就我的工作作一个反思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弹性调节难度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加强方法指导

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学有余味;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的学生,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课堂、课后有分别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联系生活,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适当利用课件加强教学直观性。注重课堂的节奏、容量大小,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特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培优补差的方式。

四、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多与其他老师商量。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以上是我进行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反思,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向老教师学习请教,争取更大的进步。

下载化学研修日志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研修日志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困惑与无奈 “转行”担任地理教师已有5个年头,虽然对教材日渐熟悉,但仍感力不从心。 首先,“同行”少,“科班”出身的同行几近于无。学校规模小的,地理教师要么是兼......

    研修日志

    2011年12月,我注册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举办的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学习的课程有《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精神与的有效教学》......

    研修日志(最终定稿)

    研修日志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

    研修日志

    体育研修日志 我们统一组织下,进行了网络学习,通过网上的研修学习,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各种教育的最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班内的一线教师们进行......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不学习就不能使我们的教育具有后续动力,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不学习就会使人的头脑僵化,终身学习是当今的时代要义;研修顺应“20年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 标题:校长要勇于创新,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内容: 按照学习计划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各门课程。专家们先进的理论、鲜活的案例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颇深! 经过思考与内化,......

    研修日志

    永葆纯真师德,收获未来希望 教师对学生而言,是行为的引导者,习惯的培养者,更是品格的塑造者。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必备良好的师德。 (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教师在发展学生品格,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