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魏书生老师班主任工作慢谈
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慢谈的读后感
今天又学习了魏书生老师关于如何进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著作,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学习魏书生老师的著作了,每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但以前的报告只停留在欣赏和享受上,听的时候很热闹,听的中间很受启发,但听完后没能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东西,过一段时间也就烟消云散了。这一次学完后同样思想和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不过这回学习的时候我一直在反思如何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下面就报告给我的启发和我的一些新想法叙述如下: 首先是我的理念有了以下的转变:
一是由专制到民主的转变。在以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始终觉得班主任就是班级的至高无上的管理者,班级制度由班主任定,班委由班主任定,班里的大小事物由班主任来处理,学生只能生活在班主任严格而又宽大的翅膀下生活,时间越久,学生们的包围圈越小,自由性越来越少,自主性越来越差,最后只能变成班级的“造反者”或是温顺的“乖乖者”,而班主任也会越来越累,越来越烦,对学生的态度越来越差,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我想这是哪一个班主任也不愿看到的,但事实上很多班主任都在干这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听了魏书生老师精彩的报告,首先让我看到了他非常民主的一面,他始终把自己看作班级学生的服务者,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坚信每位学生心理深处都是班主任的助手,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班主任的副班主任,他的班里普通学生能做的事班干部坚决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长坚决不做,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坚决不做,班里无论大小事物都有人做,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好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成为了班级的主人,都有发言权,都有决策权,每个人都充满了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用魏书生的话来说,“民主有无穷无尽的财富”。我以后会牢记这一点,并贯穿在班级管理的始终。
二是对待人生,对待社会,对待学生观念的转变。首先魏书生老师说:“经常看人家的长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处”,“要找准平常心,这样当你成功时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了不起”,这些话真是智者醒世名言,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而很多老师经常在生活中迷失自己,很难做到像魏书生老师那样冷静的反思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一天天在无谓的烦恼中老去,失去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宝贵机会。人如果能像魏老师说得那样,把自己看成小小星球上的一个小小的微生物,就会活得很轻松,就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其次,“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从为学生角度出发就不会埋怨学生,还有“善待学生最重要的是解救自己”,“用感恩的心来对待后进生”,爱打架,不听话,学习差的学生原来都是我们头痛的对象,在魏老师眼里居然成了宝贵的财富,不能不让人佩服他那宽广的胸怀和看问题智慧的角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想我会把他的看问题的理念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和对待学生的方式活学活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魏老师靠拢。其次是班级工作上的一些想法:
一是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要让学生敢说话,敢表达,勇于参于班级的决策,科学分配,让每个学生在班级里都有自己分管的事情,把权力充分下放到每个班委和学生,尽量始每个学生都充满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树立为人人为班级,班级为人人的想法。比如在每次开班会的时候,每个同学可以说说班级当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并把任务下放到人,形成相应的处理措失和落实办法。班级中现在着个别学生爱乱丢垃圾,不讲卫生,有个别学生往走廊的墙上踢脚印,自习课上偶而有说话的现象,上课时还有不认真听讲爱乱说话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可以和学生们商量从而形成办法,分配到人。
二是班主任工作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想点子,多和全班同学商量,最后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最后形成制度,然后形成理念。
第二篇:读魏书生的《谈班主任工作》有感
读魏书生的《谈班主任工作》有感
高年级教研组
苏艳萍
魏书生,为书而生。作为一个教书的人,不爱书是难以想象的,不读书是不可思议的,不作书则是缺少了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魏书生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教师的楷模。
特地学习了魏书生的《谈班主任工作》一书,如获至宝。因为不仅给班级的日常管理注入了一股活水,而且里面有许多实用的工作方法可以借为己用,真是一本可以现学现用的好书。我对魏老师广博的学识和对教育的用心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魏书生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位平凡的教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语言是那么的质朴充满风趣。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小事,让他看重了,利用了,研究了,解决了;学生的“灵光一闪”被他记下了,思考了,发挥了,验证了。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通的农村教师一步步走到了闻名于全国乃至全球的著名教育家。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有一章里,魏书生讲了很多班主任的个人修养问题,也偶尔涉及了我所感兴趣的关于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是有别与普通任教老师的,他对学生的影响不光是在课堂上,而是融合在日常教学以外的点点滴滴,班主任对人对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观点和习惯的形成,因此班主任的个人修养也非常重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魏老师热爱他的教育事业,他做到了教书育人;他理解教师这一职业,体会出为了孩子们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他说:“教师对学生关心得越多,师生感情就越密切,一位教师不仅重视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成绩,还要关心他的身体,关心他的生活,关心他的思想……”魏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他倡议学生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从跑步到腹卧撑。一天两天,学生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乐趣;一个月两个月学生们体会到的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一年两年,学生们领悟到的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毅力的磨练……正是这种磨练,帮助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选择的不是逃避,迎难而上,思想、学习双丰收。
魏老师非常热爱他的学生,有人称赞他:“想着的是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育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就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魏老师热爱学生也尊重学生,用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等形式让犯了错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幡然悔悟,弃旧图新。多么巧妙的教育,多么智慧的做法。看魏老师的教育是一门艺术,观魏老师的管理是一门科学。
魏书生的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段话时时提醒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科学制班,给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一个健康成长氛围,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自信心。
一、健全评价机制,实施科学管理
没有规则就很难进步,良好的规则可以促进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期初,每个学生出谋划策,制定班规,把学习、纪律、卫生等量化为可操作的加分和扣分,张贴于墙,让学生时常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与班规对照,反省自己。
二、无为而治,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主角,要使学生主动发挥内在的潜力,就要努力做到无为而治,培养好用好班干部,大胆放权,做他们的顾问、导演。遇到他们工作上的失误,多找班主任自己的原因,充分信任、理解、支持,让班委各显神通,出谋划策。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渐渐提高,积极性也充分调动。每次的活动也是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培养能力的舞台。从主持到内容的编排,每天可分配专人负责,大家参与,并形成制度。
三、角色体验,帮助特殊学生 特殊学生对班级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一类是顽皮捣蛋的,还有一类是内向悲观的。
人之初性本善,捣蛋的学生往往智力水平良好,只是自制力相对较弱。这时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也是同样优秀,老师和同学会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为大家一起创造健康向上的集体。不及时完成作业就让他当组长收作业,纪律不好让他当列队管理员,纪律监督员。上课不守纪律就让他当一回小老师,让他体会下面的学生不守纪律给自己这个小老师和同学造成的影响。
我们往往重视调皮学生,而忽视内心封闭、自卑悲观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善于发挥他们的长处,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把赞美声送给他们,让每一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干得如此出色,就因为他善于思考、尝试和总结。同样的工作,却能做出不同的业绩,这就是把教育当作“事业”和“职业”的区别,也是教育工作的魅力所在!
总之,读过《谈班主任工作》之后,感觉魏书生老师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处处都是发现,处处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里,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气质,让人仰慕,望尘莫及。自感眼界有所拓宽的同时,从中也学到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借鉴的一些可行的做法。当然,在品味魏老师的感慨和收获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我想,读了它之后,每一位教师将会有更大进步!
第三篇:读魏书生老师《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魏书生老师《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绿园区正阳小学
王馨
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要把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我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时必须使用三大法宝:
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教师不仅要爱好学生,也要爱学习、思想、纪律都较差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各方面都比较差,教师应该更加爱护,使他们尽早地赶上较好的学生。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老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就要不断增强自己感知学生精神世界的能力;具有一颗对学生体察入微的母亲般的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经常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
其次必须学会宽容学生。这里指的“宽容”,决不是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和放纵。它的特定含义是:它只是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对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决不姑息;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学生更有效地接受教育。它的实施必须与其它各种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而不能单独进行。它决不是主张取消必要的纪律处罚,而是主张对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某些步骤或某些方面上,作某种程度的“宽容”,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学生。
再次:投其所好,教育无痕。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聪明的男孩汤姆给妈妈写下了一张帐单:”汤姆给妈妈到超市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20美元。“汤姆写完后,把纸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大觉去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地笑了笑,随即在上面添了几行字,放回了汤姆的枕边。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帐单:”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这张纸条,至今仍被汤姆珍藏着,它记录着一个孩子从懵懂走向懂事的经历。读了这个故事,心情久久难平,我被这种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所折服。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其教育方法之妙,妙不可言。这种”无言“的教育方式远比大声训斥、当面指责、讽刺甚至挖苦要高明得多。所以我觉得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教育无痕,这样经常会出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大结论的得出,除了魏老师著作给我的启发之外,还源于十年教学生涯中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教室里异常地安静,我自己也陶醉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中。当我转过身写板书时,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奔门而去,当我还未看清楚他是谁时,他已经从我的眼皮底下溜走了。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吴某某。又是他,每次都是他对着跟我干。上个学期他一直没交作业,上课不是趴在那里睡大觉,就是看小说,或者跟别人说话。刚开始两次,我也是尽量捺着性子跟他说,问他为什么不交作业,上课为何不听。可是每次问半个小时,他总是站在那里,低着头,一言不发。那种冷酷样仿佛我欠他许许多多。第三次他依旧我行我素,我找到了他,并且提高了嗓门,瞪着眼跟他说:”既然你不听老师的话,你很有一套,老师被你看不上眼,我不要紧,我一百来个学生,我才不会在乎你这么一个另类的学生。教了十几年的书,见过那么多的学生,从来没见过象你这样的学生。“我当时很生气,全然不顾说他时还有那么多在场的学生。自从那次以后,我给课代表立一项规定,全班其他同学不完成作业,都要报告我,惟独他不交,就算了。的的确确,整整一个学期,我是把他当成空气来对待。他的成绩呈直线下降,但我并没有十分内疚,因为我觉得,开始我已经尽了教育者的责任,只是这位学生不领情而已。如今他竟然胆大包天到这样的地步,上课上到一半,不声不想地跑出去,这不是明摆着令我难堪,大扫我的威信。你看刚才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我,我的脸往哪儿搁?今后叫我如何管理其他的学生?我该怎么办?是自己向他提出严正交涉,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你是不是上语文课都不想呆在教室里呢?还是由其他老师出面调解,由他向我道歉,重新挽回我在众多学生面前的威信。
一整天,我都在想我到底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处理不好,本已僵的关系会进一步恶化,并且还可能延及到其他的同学,如果处理好的话,有可能会把这半年来结成的厚厚的冰霜稍稍融化。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经过冷静的思索,回忆点点滴滴的往事,我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省和解剖,最终我发现师生关系搞成这样僵局,绝大部分责任在于我。一开始,我就错了,我首先放弃了这位学生,使他丧失了半年来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解铃还须系铃人,怎么解?
我首先应从情感上接近他,取得他对我的信赖,本来,我找他面对面谈一谈,但我又怕重蹈覆辙。后来我想到给他写一封信,我一直相信笔杆子比嘴胆大,因为在信中你可以敞开心扉,吐露一些面对面难以启齿的心声。我写了一封长信交给他。在信中,我很坦诚交代了半年来我所犯的错误,希望他能原谅,并且我希望他能向我讲讲开学初他一言不发的原因以及语文课上跑出来的原因。没过几天,他居然给我回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中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肯向学生认错的老师。老师未免有犯错误的时候,但大部分老师要么强词夺理,训斥学生,要么找一个借口搪塞过去。在我的印象中,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凌驾于学生头上。我感觉有些老师实在较虚伪。所以,我讨厌追求高分低能的教育体制,讨厌被人管束的感觉。在很小时,父母离异了,我跟着父亲。父亲工作很忙,很少关心我,所以我从来都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那天上语文课,由于肚子不舒服,我就跑出去上厕所了,事情就是这样子,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别人怎么看。我已经习惯于别人的冷落。现在,很多同学和老师不肯跟我交往,不理我。原来如此,原来这冷酷的外表下埋藏了这么一段辛酸的历史,而我竟全然不知。我为我工作不细致而深深内疚。
我回了一封信再一次表明了我对他理解、关心不够的歉意,同时又向他指出你不象鲁滨逊那样一个人生活在孤岛上,你不能顾及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了别人的利益。当一切都静悄悄时,你这样大踏步从前门跑出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老师的情绪。虽然你我之间曾有过不友好,你无须太顾及老师的面子,但你总得为同学考虑,跟我打一声招呼,从后门走出去。书信减少了我们之间的敌对情绪。宽容和理解奠定了我们友谊的基础。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当你不再讨厌对方,当你充满激情去寻求对方得优点时,你会发现原来他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优点。
自从和他通信以后,我发现他渐渐也喜欢上语文课,于是我上课尽量多倾听他的低语心诉。和蔼、温暖充满诸多期待的眼神,使他完成了不知多少次出色的回答。从来不交作业的他也学会交作业了。当我第一次拿到他的作文时,我真得感到无比欣慰,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对于他的作文,我往往采取面批的方式。通过面批,跟他拉家常,了解他学习生活的情况倾听他的心语,帮助他解决一些困惑。经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他经常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跟我聊天,聊一些他的困惑及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生命需要流动的空气,生命需要激情的运动,生命需要阳光的爱抚,生命需要风雨的涤荡。学生不是用来机械的倾听者,他是来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灵动。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宽容心、耐心来爱学生,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第四篇: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从中领悟到许多道理,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方法。我不禁由衷地感叹:当好班主任真的是门艺术!魏老师所阐述的教育观点,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以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全面叙说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从他的书中与报告中,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教育方法,学到了什么是走进学生的心灵,学到了什么才叫让学生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并不如同父子,也不是纯粹的“园丁”与“花朵”,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充分尊重学生。魏书生老师说“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了教育。”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缩短师生心灵上的距离。这首先就需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就是因为师生不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我们时常见到的师生谈话是,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像审讯似的。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的人格,乐意做他的朋友,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其次是要学会耐心倾听,有的老师,当学生和他说话的时候,不是看报纸,就是批改作业,甚至还和别的老师窃窃私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老师一听学生说话,就心烦,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说上几句,他就不耐烦地打断,然后批评教训一通。如此,学生有了心里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会找他去说。因此,教师要想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必须要把学生说的“事”当一回事,专注而耐心地倾听。然后真诚地为他们支招,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与苦闷。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让学生自主地管理班级
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也是管理者。一个良好班集体的成长,并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孤军奋战,应建立健全《纪律管理》、《卫生评比》等制度,加强班风建设,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让学生参与管理,齐抓共管。让学生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的管理模式很值得借鉴,比如:值日班长竞选制、班委会轮流管理,我觉得其操作是:开学伊始,班主任将自己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交与班委会和全体同学讨论,征求意见后再修改完善,然后确定下来并由班长付诸实施,班长、副班长的选择民主产生,学生班委干部由班长聘请,实行班长月轮流方式,班长对每日常规情况,如卫生、纪律、安
全、早操等实行全方位的管理,班委会是班长的助手,值周副班长向班长负责,班长向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起主导和统率作用,扮好“导”、“扶”角色,克服以我中心意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支持班长管理和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这样做,每个学生都做管理者,班级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人管,每一件事都有人负责做,做事的整个过程有人管理。还可以使更多的同学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使其责任心和自觉、自制的品质得以发展。
(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学生在校,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在班级应该开展学习竞赛,注重引导“优秀生”,鼓励“后进生”,开展“一帮一”的学习活动,适当地采用激励机制,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比学赶帮超的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感觉到“学习着、光荣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比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教与旧知识紧密相连的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强化旧知识,再确定出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突破,顺利掌握新知识。在旧知识与新知识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棱锥体积的计算”时,我先复习三棱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祖亘原理,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将一个用萝卜做成的三棱柱分割成三个三棱锥,看一看,会发现这三个三棱锥的体积有什么规律等,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在教全新的知识时,我先寻找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只在关键的地方适当点拨和讲解。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的“最近发展区”就是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我先给出一个具体函数式,然后让学生自己画出图象,结合图象我会提出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函数值正负变化时自变量在取那些值,由什么影响的,接下来引导学生自己探求。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而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复习课上可让学生思考: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就感觉轻松愉快了,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锻炼。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时、因地、因人、因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魏书生老师依靠民主与科学两件法宝,树立“社会大舞台,学校小舞台”的观念,积极探索出值周、值日班长制度、写报告、早锻炼、干部竞选制度,班长组阁制度等,树立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的宗旨,学生成了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各尽其能,成了魏书生的副班主任。依靠这些绝招,多年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魏书生老师所创造的这一切都是一个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假若我担任班主任的话,一定会以他为榜样,借鉴他的班级管理经验,争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第五篇: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读书笔记之《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1207010049 罗程琳
每一个初入岗位的新老师,都免不了要做班主任。最近,中国教育报上有一则调查,针对现任的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是否愿意当班主任?调查结果显示70%的老师不情愿做班主任,甚至是被逼无奈才硬着头皮去做班主任。这则调查引起了我的深思,难道做班主任真的就是一件苦差事吗?有没有老师是乐于去做班主任,并且能够爱上班主任的工作呢?我想起了一个人——魏书生,我曾经读过他的一句话,他说:“当老师如果不做班主任,那就太亏了!”能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证明这位老师对教育事业以及学生的热爱。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翻开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想探寻这位老师内心深处的想法,是什么原因让他对教育事业如痴如醉。
魏书生老师在自序部分说过:“我常常觉得班级更像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什么,一个班级便可能有什么。”这话说得真不错,回顾自己的学生生涯,别看班级人数只有几十个,但在这个小小的教室里,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由性格各异的孩子所组成的社会。所以,管理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发挥了潜力,多做了事,集体增加了实力,超越别的国家、超越别的集体才会成为可能。”魏书生老师很忙,真正投入到班集体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他当班主任全靠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引导学生强身健体。本书就是围绕着这三点来展开。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此话用来鞭策老师同样适用。魏书生老师在其《班主任工作漫谈》中的第一章就是先从自身开始,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魏老师在初入职时去了一个办学条件恶劣、学生厌学成风的学校,这让魏老师很是灰心丧气。然而,魏老师说:“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糟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魏老师的这番话勾起了我的回忆,使我想起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时的所有经历。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才20岁,大二的暑假我去了中山纪念中学开展“阳光夏令营”,带领来自中山各个小学的孩子进行夏令营活动。夏令营分三期,我也就组建了三次班集体,每期孩子跟我相处一个星期。虽然时间短,却让我体会到了当班主任的酸甜苦辣。在大学里,我们学习得只是专业知识,可没有专门教我们做班主任的课程,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摸索。在我带的班里,有的孩子非常调皮,上课完全不听老师讲课,不停的影响周围的同学;还有的学生总爱欺负别的同学,同学常常来告状;教室里没有麦克风,天天大声说话嗓子也快哑了······我很焦虑,这样的情况是在折磨我自己,我不能坐以待毙,要想法子改变这种情况才是。我冥思苦想,问有经验的老师,上网搜索资料,初步尝试用自己的管理办法去将这个班集体搞好。不断反思,不断改变,情况终于有了好转,学生上课纪律好了我自然不必费嗓子了。埋怨没有一点用,浪费时间消磨意志,只有积极改变事情才有变好的可能。
魏书生老师在第一章第五节提到“多学习,少批判”。文革时期,全国人民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批判,其结果是导致生产力下降,耽误了正事。我由此也联想到了我们班同学观看教学视频的事情,观看完毕,老师邀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少同学提出了批判意见,甚至有的同学全盘否定该老师的教学。我当时很纳闷,这位老师一看就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即便是存在着缺点,但也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为什么大家都不谈谈这位老师的优点呢?一个人眼里如果净看到别人的缺点,只能说明这个人不是吹毛求疵就是心胸狭窄。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无论是做班主任,还是与他人相处,都应该多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会取得进步。
“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对魏书生老师这句话我深表同意,班主任一天的工作确实很多,但人有思想会动脑筋,会想办法把工作省时省力地高效完成,能力也就因此得到了锻炼。“同样,一年又一年上班工作,倘若一个人工作量,有充分的剩余时间没法消磨,便只好用闲思,或用忧伤,或用闲话,或用百无聊赖的心绪,或用玩扑克、打麻将来消耗掉剩余的时间,一年又一年重复自己低水平的工作。”这种场景在某些单位不难见,办公室里每天必定要发一通牢骚,各自抱怨。按照魏书生老师的理解,这些人就是工作太少,过于清闲了。人应该过一种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不是拈轻怕重敷衍了事,这纯粹是浪费生命的表现。
陶行知先生送给老师们一句话:“捧着一颗真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句话强调了老师们应当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忽略了老师个人的收获。这种收获不是指钱财上的收获,而是指老师内心的一种满足和幸福感。21世纪的老师,完全可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一味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也应该关注老师们内心的感受。魏书生老师提出教师劳动有三重收获: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的感情、收获创作性的劳动成果。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师,在满头银发的年纪,挑李芬芳是老师应得的收获。
我时常在畅想,有朝一日我走上讲台,做了一名人民教师,我的课堂会怎么样呢?我希望给学生一个舒适、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不再拘泥于每篇课文如何循规蹈矩地讲,而是让同学自己选择喜欢的教学方式来学习,尽量让每一篇课文都上出不同的特色,我少讲一些,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我的畅想在魏书生老师那里早已得到了实现,《班主任工作漫谈》的第二章就是以“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这句话不是空话,而是魏老师身体力行实践出来的,尽管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是又有多少老师是真正做到的呢?课改不是口号,是要真正落到实处!我观摩过很多老师的语文课,老师们都很卖力地“演出”,学生也很尽力去配合。老师们上来上去都是那些课文,想要出新意确实很难。但是,我多希望能在课堂上看见老师个人的一些想法啊,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中去才能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试问,一个老师上课不带有自己的情感和体会,只是想着如何把教学过程设计得完美漂亮,未免有些花拳绣腿,又怎么能激发学生的体会呢?
孔子在很多年前就张瞻远瞩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后人都很赞赏,认为孔老先生确实非常有远见。因材施教有诸多好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可是,我们该如何实施呢?这是个难题。所谓“因材施教”,那教法也要视“材”而定。面对各具特色的学生,到底哪种方法实用呢?这个问题也曾困扰着我,魏书生老师给了我很多启示。在本书第四章当中,魏老师就提出了“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种种”。魏老师利用小小的盘锦车站,带领全班学生为离开的同学送行,在月台上感受了离别之情,千言万语都抵不过送别场面的催人泪下,每一位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与其在课堂上费尽口舌告诉学生什么是“送别情”,不如带领学生亲自经历一场真实的送别场面。每个班都有后进生,帮助后进生取得学业的进步是每个班主任都操心的事情。魏老师采用“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办法,帮助倒数第一名的刘军同学取得了进步。他找到了刘军同学成绩落后的原因,再引导刘军写日记,树立进步的决心和信心。魏书生老师之所以可以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运用得信手拈来,这与他充分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取得学生信任有着重大联系。魏书生老师在写《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时,还能将学生的名字、体型特征、性格记得一清二楚,折射出了他对学生深层的关爱。
魏书生老师能从一个不懂教书的门外汉,成为今日著名的教育家和特级教师,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真心的爱。透过《班主任工作漫谈》,我窥探到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语文老师的内心世界,他的思想让我震撼,给了我不亚于苏霍姆林斯基能给的启示。我也立志要做一名教师,我将以魏书生老师作为学习的楷模,用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