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中小学、幼儿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2 12:1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宁县中小学、幼儿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宁县中小学、幼儿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第一篇:大宁县中小学、幼儿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大宁县中小学、幼儿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一.岗位基本条件

1.中小学、幼儿园三类岗位的任职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品行;(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二.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

受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国家和省关于相应教师职务的基本任职条件.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学习,敬业爱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

在任职年限上,聘用专业技术高一级岗位一般应在本层级下一级岗位工作三年.

为体现激励作用,对于积极践行师德规范,教育教学业绩显著的优秀教师(近两年来,连续绩校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并在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师风创建活动中,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或获得市级以上名师、劳动模范、模范教师、省级教学能手荣誉),可放宽至两年以上.

三.小学高级教师一级岗位一般须在中级岗位上任职满6年,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二级岗位一般须在中级岗位上任职满3年;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一级岗位一般须在初级岗位上任职2年. 四.岗位聘用

1.中小学、幼儿园按照学校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根据按须设岗、竟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组织岗位聘用.中小学、幼儿园与受聘人员一律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定聘用合同,明确受聘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岗位纪律、受聘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以及聘用合同期限等方面的内容.

2.中小学、幼儿园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根据空缺岗位的类型情况,按照公开招聘、竟聘上岗的有关规定责优聘用.

3.中小学、幼儿园要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岗位聘用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学校要成立聘用组织机构,负责岗位聘用的有关工作。

4.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高级岗位的聘用,要适当向农村倾斜,向山区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优秀班主任和其他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倾斜。

对中小学、幼儿园却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教师,经主管部门和人设部门批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中小学、幼儿园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时岗位比例不得超过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人数。缺编单位暂按现有在册正式人员的机构比例,核定岗位进行岗位聘用,空缺岗位随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员队伍状况变化等情况,逐年逐步使用到位。

6.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编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对于长期在编不在岗,私自雇人

顶岗的人员,这次应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有关处理意见,通知本人参加竞聘。拒不竞聘或未予聘用 的,应按规定予以辞聘,并将其人事关系和个人档案转入人才市场。五.需要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1.在岗聘用中,符合岗位任职条件通过竞争上岗,现有工人身份的人员可聘用到相应的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符合工勤技能岗位条件,本人自愿,现聘于管理岗位或专业技师岗位的人员也可聘用到工勤技能岗位。上述人员在聘用期间享受相应岗位的待遇。

2.原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被首次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时,只能聘用到相应层次的最低级。

3.关于首次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设置管理

首次就业的大中专生,执行相关的试用(见习)期和转正定级规定及工资标准,从这些人员正式签订聘用合同之日起,原则上一年内不确定工作岗位,试用(见习)期结束履行转正定级手续后,再按照相关规定明确其工作岗位和岗位工资待遇。

4.关于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人员的工资待遇

在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前离岗或内部退养、为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岗位设置按本人离岗前所认知对应的岗位,进入本层次最低等级,据此确定其工资待遇。这部分人员不占单位总数,也不计入相应岗位类型人员结构比例的基数里。

5.关于在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前办理退休手续人员的工资待遇。

对于在2006年7月1日至原所在单位受此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结束之前已办理退休手续人员,可按照其退休时的职务,比照本单位相应的岗位等级条件,重新确定其岗位工资等级及相应的岗位工资待遇,以其薪级工资和重新确定的岗位工资核定退休费。新的退休费标准从原所在单位在职工说现新的岗位工资的当月起执行。

6.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聘岗位变动后的有关问题

首次岗位设置按本人聘用完成之后,受聘岗位变动的,双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重新聘用手段或变更聘用合同相关内容,按新岗位确定其岗位工资待遇并履行报批报备手续。

第二篇: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广德县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县办[2010]34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广德县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德县委办公室 广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8月26日

广德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全面实施和推进我县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综合性改革,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宣城市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宣办发〔2010〕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臵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臵管理。

岗位设臵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以及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臵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

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2)主要以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行业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行业指导意见执行。

(6)按照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后勤服务等工作应逐步实现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臵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6、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臵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岗位等级设置

7、管理岗位设臵的等级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管理岗位分为4个等级。事业单位现行的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七、八、九、十级职员岗位。

(2)事业单位中承担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设臵,其级别和数量按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事业单位规格和领导职数确定。其他承担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数量设臵,应保持合理的结构比例。

8、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县属事业单位为1:3:6,乡镇属事业单位为0、5:3:

6、5。

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三、四级岗位比例为4:6;副高级的岗位分3个等级,即五至七级,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

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

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2)事业单位具有正高级岗位的,原则上设至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确需设臵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按规定报省审定,同时其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的设臵数量应相应减少。

其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最高岗位暂设至专业技术五级岗位,待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后按新规定办理。

(3)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合理设臵主体、辅助岗位。主体岗位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80%,辅助岗位的等级设臵应低于主体岗位的等级。

9、专业技术一、二级岗位设臵

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臵应根据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专业技术水平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

将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

10、工勤技能岗位的设臵、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工勤技能岗位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

(1)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2)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

11、特设岗位设臵。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岗位核准权限予以核销。急需引进的本县区域外的高层次人才、急需人才,且本单位相应岗位无空缺的,可申请设臵特设岗位。特设岗位的设臵需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四、岗位基本条件和年限要求

12、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13、管理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14、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按照国家和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考试有关政策规定,取得相应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符合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聘任其它条件及有关规定。

具备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并符合聘任条件,首聘上岗的,对应聘任相应等级最低级别。聘任相应等级岗位较高级别岗位,需具备以下年限要求:

正高三级岗位一般应在正高四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 副高五级岗位一般应在副高六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 副高六级岗位一般应在副高七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 中级八级岗位一般应在中级九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 中级九级岗位一般应在中级十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 助理十一级岗位一般应在助理十二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 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特殊人才晋升级别岗位年限经批准后适当放宽。

15、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设置的程序及权限

16、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程序

(1)编制〘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方案〙。

根据政策规定和本实施意见要求,各事业单位应依据编制部门批准的单位性质、级别、编制等并根据职能、工作目标、任务及事业发展,确定本单位主体岗位和辅助岗位名称、岗位任职条件、岗位等级,编制〘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方案〙并填写〘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申报表〙(附件3)。

(2)岗位设臵方案核准

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方案及申报表报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县人社局,由县人社局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3)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核准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方案〙、〘安徽事业单位岗位设臵核准表〙,制定本单位岗位设臵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计划、时间要求、任职条件、竟聘上岗办法、程序要求等。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并报主管部门核准后实施。

(4)组织实施。

根据本单位〘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岗位设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单位岗位设臵工作。实施中,人员实施竟聘上岗,岗位设臵结果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人社局核准。

单位规模小、人员少、较分散的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定岗位设臵方案,统一管理和实施。

六、岗位聘用

17、各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和本实施意见,根据核准的岗位设臵方案,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依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完成人员定岗、定级,签定聘用合同,实现全员聘用。

聘用合同应经主管部门、县人社局鉴证验印,作为核定岗位工资的依据。

18、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要严格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聘用。

19、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工作需要确需兼任,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报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报县人社局核准,并按主要岗位进行管理,执行主要任职岗位的工资标准。

20、单位管理岗位中承担领导职责的人员,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21、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岗位须重新按新标准进行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

(1)事业单位目前在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其中多出的岗位人员一律暂时保留在该级别的最低等级;此类事业单位设臵5年过渡期,过渡期应通过自然减员、流动等办法使在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减至新核准的结构比例;5年过渡期满仍然无法达到新的结构比例的,从2014年元月起,每年递减超出的岗位数额50%,同时按递减的岗位数额重新竞聘上岗。

(2)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臵后竞聘上岗工作分层次进行。

正高三级岗位首聘一般在聘满正高5年以上人员中竞聘产生。

副高五级岗位首聘一般在聘满副高10年以上人员中竞聘产生。

副高六级岗位首聘一般在聘满副高5年以上人员中竞聘产生。

中级八级岗位首聘一般在聘满中级10年以上人员中竞聘产生。

中级九级岗位首聘一般在聘满中级5年以上人员中竞聘产生。

助理十一级岗位首聘一般在聘满助理5年以上人员中竞聘产生。

首聘上岗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级人员,定为正高四级、副高七级、中级十级、助理级十二级。

(3)参加岗位级别竞聘上岗落聘人员的,该等级落聘人员进入下一等级竞聘,仍落聘的以此类推。若在本等级岗位最低级别落聘,可直接聘用下一等级岗位的最高级别专业技术职务。

(4)过去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竞聘政策规定与国家和省政策规定不一致,按国家和省新的政策规定执行。

22、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按新标准进行岗位聘用。现有技术工岗位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设臵5年过渡期暂时保留,过渡期内应通过自然减员、流动等办法使现有技术工岗位人员结构比例减至新核准结

构比例;5年过渡期满仍然无法达到新的结构比例的,从2014年元月起,每年递减超出的岗位数额50%,同时按递减的技术工岗位数额重新竞聘上岗。

七、组织实施

23、为加强对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领导为组长,组织、人社、编制、财政、监察等部门参加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承办岗位设臵管理协调组织、工作指导、政策解答等工作。

24、岗位设臵工作安排。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分步实施。

25、人社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26、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工作指导、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指导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的实施方案制定及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7、事业单位是岗位设臵管理的主体,应在县人社局监督和主管部门指导下,做好政策宣传,结合本单位具体实际,及时做好岗位设臵的实施方案制定及具体实施。

28、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工作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坚持走群众路线,确保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工作公平公正。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臵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人社

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对违反规定,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29、本实施意见由县人社局负责解释。附件1: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表

附件2:安徽省事业单位特设岗位设臵申报表附件3:安徽省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申报表

2010年8月26日

第三篇: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 号)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黑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我省各级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并列入事业编制,其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均纳入实施范围。

2、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参照执行。

3、纳入实施范围事业单位(包括参照执行单位)中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实行岗位设置管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岗位设置,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见附件1)。

(1)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和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2)专业技术岗位指承担专业技术工作,具备相应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3)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6、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7、全省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总体控制标准:

(1)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2)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应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各市(地)、省直有关部门可根据上述控制标准和行业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8、根据我省实际,管理岗位分为八个等级, 即三至十级职员岗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级到十级职员岗位。

9、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结构比例和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0、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一至四级为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为副高级岗位;八至十级为中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为初级岗位,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1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1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原则上省属单位可设至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市(地)、县(市、区)属单位可设至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专业技术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

1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对高级比例的控制,原则上省属事业单位要高于市(地)属事业单位,市(地)属事业单位要高于县(市、区)属事业单位。

14、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 3 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5、对单位小、人员少、较分散的事业单位,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可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6、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7、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左右。

承担科学研究、创新实验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任务、高技能人才密集且一般性劳务工作已经实行后勤社会化服务和管理的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比例可适当高于其他事业单位。

18、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的覆盖面。凡是已经实行或者有条件可以实行社会化服务和管理的一般性劳务工作,可以不再设置相应的技术工或普通工岗位。

(四)特设岗位和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

19、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为完成某项工作引进高层次人才、经一定程序批准而专门设置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视具体情况确定。

20、特设岗位的设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岗位核准权限报市(地)4 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

21、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设置特设岗位。

(1)承担国家或我省重大研究项目或课题,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

(2)引进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以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本单位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

(3)符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特设岗位设置具体规定的;

(4)其他确需设置的。

2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其人员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三类岗位基本条件

23、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24、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 5 科以上文化程度。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25、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国家和我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及行业指导意见执行。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6、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的岗位条件,由主管部门、事业单位按照本《实施意见》以及国家行业指导意见,根据岗位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综合因素制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27、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是: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设置程序和审核

28、岗位设置按下列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见附件2);

(2)报主管部门审核,市(地)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4)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29、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要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实行核准制度。

(1)省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省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统一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

(2)市(地)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市(地)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本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3)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报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县(市、区)直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汇总后,报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

(4)省政府直属机构中垂直管理的,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后,由该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30、经核准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申请变更:

(一)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二)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三)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六、岗位聘用

31、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情况下,按照岗位条件,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

32、事业单位应按照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与聘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作出相应变更。

33、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34、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已经达到或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都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采取适当方式平稳过渡。

35、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的聘用,由用人单位推荐,经主管部门审核,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

36、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并符合破格条件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7、被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工作特点,确需兼任的,需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38、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9、各地、各部门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相应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高等级岗位和一、二、三级工勤技术岗位的设置。

七、组织实施

40、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确保岗位设置工作有序进行。要充分发挥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1、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确保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42、有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经市(地)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可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执行。

43、各市(地)、省直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9 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4、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根据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本部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后组织实施。

45、本《实施意见》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无锡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中共无锡市委办公室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无锡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人民团体,市各直属单位:

《无锡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无锡市委办公室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 年 12 月 31日

无锡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8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8‟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对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

(一)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列入事业编制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参照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建立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必须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三)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全市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五)全市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设置原则

(六)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1、规范设岗。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岗位设置权限、程序和经核准的结构比例、最高岗位等级设置岗位。

2、按需设岗。事业单位应当在核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内,按照单位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确定本单位所需岗位的名称、类别、职责、任职条件、任务和岗位等级。

3、精简效能。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单位的社会功能定位和公益目标任务,立足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服务效能、提升竞争能力、降低运行成本等综合因素设置岗位。

4、动态管理。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社会事业发展、单位功能调整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适时对岗位设置方案和岗位说明书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岗位设置适应社会公共服务需要。

三、岗位类别及其比例

(七)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八)事业单位应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其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结构比例,并确定相应的主体岗位: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5%。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5%。

(九)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十)事业单位类别及其主体岗位和岗位结构比例的确定,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按职能分工,分别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四、管理岗位设置

(十一)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从事社会公共事务或单位内部机构和人员组织、管理、协调、调度等事务的工作岗位。

(十二)管理岗位分为单位领导岗位、内设机构领导岗位和普通管理岗位。单位领导岗位的设置,按 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本实施意见设置。内设机构领导岗位和普通管理岗位的设置,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

(十三)事业单位中的党群组织,除国家和省、市有具体政策规定外,原则上不单独设置管理岗位,其工作人员在本单位已聘用的工作人员中,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

(十四)相当于厅级的事业单位设置领导岗位的管理层级原则上不超过3个;相当于处级的事业单位设置领导岗位的管理层级原则上不超过2个;相当于科级及科级以下的事业单位设置领导岗位的管理层级不得超过2个。少数规格低、规模小、人数少的事业单位,一般只设1个领导岗位层级。

(十五)管理岗位分为一至十个等级,我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原则上设四至十级,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和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四级至十级。

(十六)管理岗位的数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

五、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十七)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

(十八)全市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原则上按1.2: 4.3: 4.5控制。

各行业专业技术岗位的数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由市人事局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单位的功能、规格、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实行分类控制。

(十九)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我市专业技术岗位原则上设三至十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五个等级,即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三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三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为员级岗位。

(二十)我市事业单位中确需设置一、二级岗位的,须按规定程序报批。

(二十一)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分别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二十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办法另行研究制定。

六、工勤技能岗位设置

(二十三)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二十四)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二十五)工勤技能技术工岗位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级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二十六)工勤技能岗位数量、结构比例和最高岗位等级设置,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技术工勤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5%,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

七、特设岗位

(二十七)特设岗位实行雇员制,其数量和等级,应根据单位事业发展的特殊需要和所聘用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按照本实施意见的程序和管理权限确定。

(二十八)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规定的程序核销。特设岗位的设置由用人单位申报,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核准。

八、岗位基本条件

(二十九)事业单位各类、各等级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其基本任职条件为: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三十)管理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

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四级以上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各等级管理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是:

1、三级、五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管理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管理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三十一)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按照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和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岗位责任、工作量、知识技术含量、承担的风险以及准入条件等因素,制定任职的具体标准。

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三十二)各等级工勤技能岗位任职的基本条件:

1、一级、二级技术工勤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技术工勤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五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评;

3、新参加工作的工人学徒期、熟练期和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九、岗位设置程序

(三十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编制岗位设置方案。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标准,按照行业特点和单位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对单位的职责、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的基础上,编制各类、各级岗位的数量和岗位等级设置方案,确定不同岗位的名称、类别、等级和不同岗位之间及其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

2、岗位设置方案核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填写《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核准。

3、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拟设定岗位的工作性质、职责权限、工作目标和任务、岗位等级、任职条件和绩效考核标准等主要内容,作为人员聘用和管理的主要依据。

4、制定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事业单位依据人员聘用制度规定,根据经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制定岗位设置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十、岗位设置审核权限

(三十四)本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审核:

1、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及其变更,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核准。

2、市属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及其变更,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核准。

3、市(县)、区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及其变更,按照人事隶属关系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核准。

4、市(县)、区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及其变更,经主管部门及市(县)、区组织人事 部门审核汇总后,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核准。

(三十五)出现下列情形之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需要进行调整的,应按照本实施意见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变更手续:

1、事业单位合并、分立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十一、岗位聘用

(三十六)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实施意见和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确定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或变更)聘用合同。新补充聘用工作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三十七)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须在所兼岗位结构比例限额之内,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批准。(三十八)对于本市已明确不再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直接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事业单位可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规定直接聘用。

(三十九)对于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的人才,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经批准后可按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四十)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应具备任职岗位规定的基本条件。其中,对于由专业技术岗位或工勤技能岗位流动到管理岗位的,应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履行审批程序。

(四十一)对专业知识有特殊要求且周期比较短的专项科研项目或管理项目,可用项目聘用代替岗位聘用。

(四十二)对下列人员的岗位聘用,应当经聘用委员会对其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认定。未设立聘用委员会的,由所在地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对其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价认定:

1、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2、经省人事厅批准实行“以聘代评”的单位中,直接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

3、聘用到专业技术二、三、五、六、八、九、十一级岗位的。

(四十三)全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59号)和《江苏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苏人通„2006‟322号)的规定,兑现聘用人员的岗位工资待遇。

十二、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四十四)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四十五)事业单位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要严格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进行。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规定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四十六)对于不按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违反本实施意见造成不良后果的,由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四十七)各市(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具体实施办法,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核准后组织实施。建立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四十八)本意见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五篇:四川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四川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和《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和对象

1我省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纳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依法登记(备案)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中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中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者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6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有具体规定的,按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执行。

(6)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核准,事业单位可以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岗位等级设置。

8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根据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通用岗位等级,结合我省实际进行划分。国家确定的事业单位通用岗位等级见《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表》(附件1)。

(二)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9管理岗位包括担负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和其他担负管理任务的管理岗位。我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即由高到低分为三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岗位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0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各等级的数量或者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管理岗位最高等级职员岗位设置,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规格确定。

(2)担负领导职责的职员岗位数量,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单位领导职务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务职数确定。

(3)其他担负管理任务的职员岗位数量或者结构比例,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确定。

11未定机构规格、领导职务职数的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各等级的数量或者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商机构编制部门确定机构规格、领导职务职数后,按照10条规定执行。

12事业单位中的党群组织,除国家和我省有具体规定的外,原则上不单独设置职员岗位,其专职工作人员在本单位中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产生、任用。

(三)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3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级的,暂按国家和我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

14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包括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按照各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

15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其中,省属事业单位为3∶4∶3,设区的市(州)属事业单位为2∶4∶4,县(市、区)属事业单位为1∶3∶6,乡镇属事业单位为05∶3∶65。

16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7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其他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主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总量的70%。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四)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8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9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0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其中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五)特设岗位设置。

21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或者特殊情况消失后,按照岗位核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类别和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2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无相应等级岗位设置或者设置的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可以申请设置特设岗位:

(1)承担国家或者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本单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主要完成人(主研人员)的。

(2)引进专业技术一级、二级岗位任职人员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以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的。

(3)符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特设岗位设置具体规定的。

(4)其他确需设置的。

23特设岗位的设置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后,报设区的市(州)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其中,特设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报省人事厅核准。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4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者技能条件;

(4)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5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中技、高中)以上学历,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新招聘参加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民族自治区域的事业单位和乡镇事业单位新招聘参加工作的管理人员,其学历要求可以放宽到中专(中技、高中)学历。

26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年限是: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2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任职满3年以上。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7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国家和我省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8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9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制定指导意见,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30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其人员的确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1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是省重点设置的专任岗位,由省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其任职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获得者。

(2)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3)符合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以及行业对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任职条件具体规定的。

(4)其他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做出重大贡献,同行公认的省内一流人才。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2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工勤技能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新招聘参加工作的工勤技能人员试用期(学徒期、熟练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以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33事业单位各类岗位和各等级岗位的具体条件,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在不低于国家和我省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规定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事业单位各类岗位和各级岗位的设置数量、人员队伍情况等因素,研究制订。

五、岗位设置程序及审核权限

3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并填写《四川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附件2);

(2)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

(4)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本单位工作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人员集体研究通过;

(5)公布岗位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并组织实施。

35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具体核准权限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省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省人事厅核准;省级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事厅核准。

(2)设区的市(州)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设区的市(州)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县(市、区)部门或者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或者乡镇政府、县(市、区)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设区的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直属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由其主管部门逐级审核汇总后,报省人事厅核准。

36对单位规模小、人员数量少、分布较分散的事业单位,可以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制订岗位设置方案,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限额内集中调控、集中管理。

37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是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38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以按照34、35条规定申请变更:

(1)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出现分设、合并,变更机构规格,须重新进行岗位设置的。

(2)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事业单位增减机构编制的。

(3)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六、岗位聘用

39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40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应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和我省规定的基本条件。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破格聘用。

4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且符合兼任岗位任职条件,并能履行兼任岗位职责,完成兼任岗位工作任务的,须在所兼任岗位核准的结构比例内按照岗位设置管理权限审批。

42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的聘用,由事业单位按照隶属关系,将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经设区的市(州)政府或者省级部门审核后报省人事厅,省人事厅商有关部门后核准(核准后,该单位专业技术三级以下高级岗位的数量应相应减少),由单位聘用。

43事业单位应按照聘用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与聘用的工作人员按照所聘岗位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内调整岗位的,应对聘用合同的相关内容做出相应变更。

44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后,应及时写出书面工作总结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市、区)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其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方可兑现各岗位聘用人员的相应工资待遇。

七、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45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制订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46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做好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7事业单位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等级,设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聘用工作人员。

48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行分类指导,有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要按照国家和我省的规定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执行;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我省的规定执行。

49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时,现有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者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队伍状况逐年逐步到位。

50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02〕40号)规定,已经实行聘用制度,普遍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国家和我省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与之建立人事关系的、在编在职的正式工作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

尚未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02〕40号)、国家和我省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未按规定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将进入最低相应岗位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到上一等级岗位和执行相应工资待遇。

51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2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妥善处理好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实施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53各市(州)、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根据国家和我省的规定以及行业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制订本市(州)、本部门具体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报省人事厅审核备案后组织实施。

54本实施意见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下载大宁县中小学、幼儿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宁县中小学、幼儿圆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苏办发〔2008〕23号 2008年9月20日) 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

    吉安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转发市人事局《关于吉安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吉办字〔2009〕65号 井冈山管理局,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甘肃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和《关于印发......

    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模版)

    河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按照《事 业单......

    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内人发〔2007〕131号 各盟市党委组织部、人事(人事劳动)局,自治区直属各部门,自治区直属各事业单位: 《内蒙古自......

    浙江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浙江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我省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岗位设臵管理制度,实现高等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人事部、教育部〘关于......

    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广东省人事厅文件 粤人发〔2008〕275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岗位 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事局,省直各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业经十一届15次省政府常......

    阿拉善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阿拉善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 政策法规加入时间:2009-5-13 11:15:00 点击:18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人员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