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与目标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与目标
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与科学、技术、社会关系密切,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
在XX年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继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我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并采用符合现在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将课堂大胆、充分地让学生们自己支配。采用以自学(自读课本及相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索)——互学(讨论交流)——督学(老师督促个别不太专心的学生、适当点拨知识重点、解析学习难点)——验学(当堂练习巩固,检验学习效果)链接起来的课堂结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作业基本能在课堂内完成,使学生有足够充分的课外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阅读课外读物、体育运动或做一些手工制作;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节课内,学生需要完成四个不同内容的活动,学生不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整节课都能集中精力。
二、运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丰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三、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配合校园文化节,开展了物理小制作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动手做实验的热情。
四、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学生成绩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鼓励、倡导他们超前学习,指导他们适当拓宽学习内容、加深学习深度、提高学习难度,争当“领跑者”。特别关注有学习欲望但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再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技巧,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付出总有回报”。
五、重视德育渗透,培养科学态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着重介绍一些我国科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介绍各国科学家们在探索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历的细节事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中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们敢于质疑权威、善于发现极细微的现象、勤于实验反复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加强校本研修,提高业务素质
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同本学科组同事们一道,认真研究《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本学年继续教育培训指定的培训教材),反复解读《物理新课程标准》,跟进了解我省近几年的中考动向,尽量熟悉新形势下的教学教育价值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整体提高学生们的物理素质。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已做为一种辅助教学技术进入中小学校,进入教室课堂。作为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一名农村学校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教学情况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教学服务,通过几年的探索,我认为要在农村做好多媒体教学工作,要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多媒体成为学生进入课堂的辅助引领者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八年级学生一开始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这种好奇心和迫切情绪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为使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增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引言课就尤为重要。为上好这节课,我除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外,应用多媒体课件也成为引领学生走进物理知识殿堂的工具。通过课件把文字、图象、模型展示在屏幕上去创设情景、进行授课。这些直观形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有意、有序地观察,思考再结合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都调动起来。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能使大脑的功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使物理学习有好的开端。
二、让多媒体成为学习物理知识的辅助者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是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质的主要渠道,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课堂它是集中学生为一堂,教师精心组织和讲授,学生互动的场所,所以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因而课件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的内容,也是优合课堂教学的保证。而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为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和方法,课件反映信息量大、直观性强、节奏快、密度高,也集了圆形、文字、动画、声效来刺激学生身体各方面的反应,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重要保证。它可以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直观化,活化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辅助者。具体作用如下:
1、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节,由于条件限制,望远镜的结构及其作用学生不宜理解,我通过课件展示,学生从直观上更易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信息容量大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增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减少了教师绘图、板书、画表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图形虽然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物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物理知识的应用非常广泛,利用多媒体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物理知识的具体应用,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探究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条件。例如:在讲授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本中的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我利用课件的播放让学生边讲边学边实验,让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体会。
3、多媒体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中声音、动画等的多方面刺激及丰富多彩的直观形式,引起了学生感知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连通器和船闸”,教学难度比较大,特别是船闸,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亲眼见过,教学难度更大。以往教学时,教师往往是利用船闸挂图进行讲授。由于挂图缺乏动态效果,讲解费时又费力,且教学效果仍不理想。通过下载的课件,把船只从上游经过船闸驶向下游的整个过程用电脑动画形式模拟出来。效果会很好。上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下述动画:某船处于某河的上游,正准备通过船闸驶向下游;船闸的上游闸门拉起一些,上游的水通过闸门下部流到闸室内,闸室里水面逐渐升高,直到和上游的水面保持相平;上游闸门打开,船从上游经闸门驶入闸室;关闭上游闸门,将下游闸门拉起一些,闸室里的水通过下游闸门流到下游,闸室里的水面逐渐下降,最后和下游水面相平;下游闸门打开,船从闸室经闸门驶向下游。教师在演示课件的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a、船闸是连通器吗?整个船闸相当于几个连通器?b、上游闸门拉起一些时,水从什么地方流到什么地方?为什么?上游和闸室的水面最终处于什么状态?c、在下游闸门拉起一些之前,为什么要先关闭上游闸门?d、下游闸门拉起一些时,水从什么地方流到什么地方?为什么?闸室和下游的水面最终处于什么状态?学生只要应用前面学过的连通器的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就能较好地理解船闸的教学内容。这样使用视频展示来播放,来一个“现场直播”,每位同学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可见使用视频展示台与演示实验组合教学,让每位同学都有实验的亲历感,强烈的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感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让多媒体成为复习课的良好助手
复习课内容学生大多是了解的,但需要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从而形成知识网络结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复习课,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口干舌操,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最后往往收效不大。复习课的课件的应用,既.增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它不仅拓宽了教学的信息面,而且显示在学习过程中,由单纯的听觉或视觉获取知识,变为视觉听觉同时使用,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感官,使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例如,章末复习时,通过知识结构展示知识点,然后讲解典型例题,再做例题。这样通过丰富的教学表现力和感染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是无限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开发的潜力也是无穷的,但是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也从在一些弊端:
1、多媒体课件较单一,多是下载的现成课件略为修改,具有局限性。
2、多媒体教室的原因,上课要经常性的维持纪律。
3、现代学生较懒,多媒体上课学生一味只听,而不做笔记,形成短时记忆。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凸现它的优越性了。但如何真正运用好媒体,发挥它的真正的辅助教学功能,还有待于继续探索、研究。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
伴随着新年的脚步,我人生第一个学期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在这近5个月的日日夜夜里,我从学校走进学校,耳边虽然依旧是朗朗书声,但角色已悄然改变。从对家庭的依赖到自己独立生活,从对教学的懵懂到不断摸索尝试,从老师眼里的学生到学生眼里的老师,今日回首,已经走出好远。我深深知道,这每一点一滴的前进,都凝聚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更体现出各级领导、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一、思想工作方面
本人热爱工作,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一年来,我时时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发扬任劳任怨的精神,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以校为家,以教为本;对待同事团结友爱,互相帮带,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对待学生则爱护有加,但决不放松严格要求。这一切行动,都源于一个思想上的目标──我要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同时也得到了师生和家长们的认可
二、教学工作方面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担任了八年级三个班级的物理和学校军情动态的特长课的教学工作。刚开始确实是没头没脑的,同组的王兵老师和李国军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数学教师,我通过听他们的课和学校领导、老师听我的课给我意见和建议,我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1、备课在师傅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
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为了辅导学困生,我常常在课后利用时间给他们补习。
其间我还经历了创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的检查,其中一项就是随机听课。全备课组的老师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从确定内容到准备教具再到多次试讲、反复修改都浸透着他们的汗水,而且经常要占用他们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这一切都给了我很深刻的震撼,我想在这次我的收获太多了,不仅仅是教学能力上的提高,更是做人态度的一次升华。在这些老师的身上我确实感受到了作为“实验初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多的是他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三、业务进修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技术,并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教研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我不断的吸收,对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我不断探索。本人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有了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与同事交流。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教学目标
八年级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长度单位,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知道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2.知道时间单位,会使用适当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重点:刻度尺与停表的使用方法及长度与时间的测量。难点: 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主问题:用刻度尺怎么测量长度?
1.2《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理解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 3.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重点:学会描述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 参照物的选择,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主问题:分析课本图12.1-4中甲、乙、丙三个事例中的宇航员、加油机、电梯内的乘客以什么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什么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1.3《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和计算,理解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2.掌握速度公式的应用。3.知道速度的单位换算。
重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难点: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主问题:什么是速度?计算速度的公式是什么?以及它的推导公式是什么?
1.4《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2.会用实验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重点: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难点:测量平均速度时注意的细节问题。
主问题: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步骤?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初步学习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方法。
3.知道影响声速的因素,记住声音在一些常见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
难点:用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方法。
主问题: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2.2《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音调和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2.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3.了解一些人和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4.知道什么叫响度及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5.知道什么叫音色及影响音色的因素。
重点:影响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的因素及影响音色的因素。难点: 用所学知识分辨是哪个特性。
主问题: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分别是通过什么方法改变它的响度和音调的?
2.3《声的利用》 学习目标:
1.知道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2.了解声在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重点: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难点:声的应用
主问题:请举出一些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声音传递能量的例子?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叫噪声。2. 知道噪声的来源。
3. 了解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噪声的危害,知道控制噪声减弱噪声的方法途径。重点:控制减弱噪声的方法途径。难点:分析从什么地方控制噪声。
主问题:怎么控制噪声?并举例说明从不同途径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三章 物态变化 3.1
温度 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的定义.摄氏温度的规定 2.掌握温度计原理.分类及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体温计的构造及显示原来温度的原因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从而设计液体温度计
主问题:
温度计原理,总结温度计使用前, 使用时应注意的要点?
3.2: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三种状态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重点: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像表示出来。主问题:
在探究固体熔化(结合冰的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实验装置应按怎样的顺序组装?实验室准备了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你选哪一个?为什么?
3.3: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达到沸腾的条件。
重点:知道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液体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像表示出来.气体液化的条件、方法 主问题: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温度变化特点时,实验装置应按怎样的顺序安装?实验室准备了实验室温度计、水银温度计你选哪一个?为什么?
3.4
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重点: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主问题:
升华和凝华有什么不同?(从两个方面解释。)
第四章 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主问题:
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沿什么样的路径传播?光在水中沿什么路径传播?
4.2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重点:利用光的反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 主问题: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活动归纳总结光在反射时的规律? 4.3平面镜成像 学习目标: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学会平面镜成虚像作图。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重点: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主问题:
通过实验你发现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4.4光的折射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折射规律和光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时的折射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主问题:
光的折射规律内容是什么?
4.5光的色散
学习目标:
1.了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2.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3.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重点: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难点: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主问题:
通过光的色散实验表明:
白光是什么光?
不同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相同吗?两束红光偏折的程度一样吗?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1透镜
学习目标:
1.了解两种透镜的不同
2.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并会画对应的光路图 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上的三条特殊光线画图 主问题:
请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上三条特殊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5.2生活中的透镜
学习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重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物距和像距的大小的比较 难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主问题:
列表比较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重点:生活中的凸透镜应用很广泛,如投影仪、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等,而不同仪器所呈现的像是不同的。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多样性导致很易混淆,所以本节的重难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主问题:
凸透镜成像什么规律?
5.4眼睛和眼镜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主问题:
近视眼和远视眼看物体时像分别成在视网膜的哪个地方?近视眼和远视眼是用眼镜来进行矫正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和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因,想一想,写出矫正办法并简单解释。5.5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
2.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视角的理解 难点: 能利用透镜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 主问题:
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认识目镜、物镜的成像特点?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6.1 质量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知道测质量的常用工具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重点: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难点: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主问题:
在课本上,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在使用前要牢记几点要求?分条写下来
6.2密度 学习目标
1.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ρ=m/v,密度的单位kg/m3和g/cm3。
2.通过对密度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提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合作与交流。
3.通过学习养成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应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密度知识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鉴别物质,还能求体积、求质量,而且和我们后面要学习的浮力知识、压强知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密度的理解是
中考的考点。
难点: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物质的密度,要注意操作顺序和技巧,操作不当,结果偏差就较大,因此测量密度是本节的难点内容。主问题:
我们如何来计算密度?密度的单位都有哪些?换算关系是什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1.认识天平和量筒,知道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2.会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托盘天平的说明书正确调节与使用托盘天平,并养成阅读、使用说明书的习惯;能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3.通过学习养成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重点:因为托盘天平和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学生在实际分析问题时经常出错的地方,为此作为重点。难点:因为独立操作学生难以真正做好,为此掌握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测量方法是难点。主问题: 生活、生产中常要知道某种物质的密度,只要测出物体的什么?根据哪个公式就能算出物质的密度?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物质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学会用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 重点:学会用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难点:学会用密度鉴别物质的种类。主问题:
怎样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篇:物理教学目标反思
几年的教学经历之后,我经常反思自己几年的工作过程中,觉得往往自己开始认为最熟悉最简单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研究教材之后,发现每次都会得到很大的启示。翻开以前的教案和教材进行对比的时候,觉得教学目标越来越不好把握。我觉得对教学目标有很深的感触。
首先是知识目标。这要求我们对基础知识的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教师的一些困惑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模糊不清,教师不理解的东西怎么能够言传给学生呢?这些会导致学生的不理解,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电势和电势差”时,如果对“电势”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不知道什么是电势的现象;不理解为什么电势具有相对性,而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是不变的物理量。这些问题都要求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根据本届的教学目的找出重点、难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一定要把握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我觉得在每节课中的能力和德育目标,这些都不是我们一节课能够达到的程度,这两个目标需要我们不要满足于知识的把握,要不断的观察学生的反映,对于学生的一些能力的培养和德育的教育要在一段时间内有计划的进行,还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能力培养目标。
第四篇: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本人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成绩为中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回顾这一学期,忙碌而又充实,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现将本学年的教学工作小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言行要为人师表,业务要求精。因此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当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首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后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学习活动,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作好了准备。
二、务实创新,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就是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而其关键就是上好课,能把知识点落实到位。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路、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一些措施。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自己能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
2、课堂上,能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和课外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的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课后,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
4、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取他人之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转变教学观念,教书育人并举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民主、平等、轻松中学习。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
以上是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简要的小节,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如:怎样建立较好的评价体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此外,如何减小两极分化,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都值得深思。
第五篇:八上物理教学目标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时)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如何规范地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能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 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槭运动及其相对性。第3节运动的快慢(2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
1.能用刻度尺测量出物体的运动过程,能用停用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第2节声音的特性(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 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第3节声音的利用(1课时)1.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利用
2.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种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4.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
第1节温度计(1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4.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测量的意义。第2节熔化和凝固(1课时)教学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了解熔化和凝固。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用图象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第3节气化和液化(1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液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汽化和液化,解释生活中的有关 现象。
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3.能区别沸腾和蒸发。
4.能通过实验,用图象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象的物理含义, 第4节升华和凝华(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碘的升华与凝华实验,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可以直接转化的。2.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能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了解水循环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课时)教学目标
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第2节光的反射(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2课时)教学目标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 现”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4节光的折射(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面
2.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4.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应用。第1节透镜(1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通过观察,认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能初步领略透镜对光的神奇作用,激发求知欲。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 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通过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透镜,培养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 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第4节眼睛和眼镜(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3.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体会科学技术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尝试应用已学的透镜成像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获得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
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活动,体会科学技术对 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1节质量(2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4.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第2节密度(2课时)教学目标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 理量的方法。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3.会查密度表。
4.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 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课时)教学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 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一
3.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 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 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
2.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