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知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推广报告
博知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推广报告
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策略
(一)指导思想
我校确立了“学生为本”、“发展为先”、“体验为主”的德育理念,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内化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去,明确“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并融会贯通于学校的各项课程中去。
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为基点,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用科学的生命观为学生的幸福和未来奠基。
(二)培养目标
1、注重全面发展
把学生培养成为“讲责任、明事理、懂规范、善思考、勤学习、重实践、会合作、有毅力、能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注重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品质;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作风,逐步使学生的“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获得和谐发展。
3、注重美德养成
培养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的美德,努力成为现代文明情操与道德行为基本一致的社会人。
(三)德育实施形态
几年来,我校逐步形成了“主体、生活、体验、和谐”的德育实施形态。
“主体”——指代的是主动发展、自主发展的学生; “生活”——强调的是与德育内容相贴近的学生生活经历; “体验”——重视的是师生在动态的感性实践中,对生命历程的人生感悟;
“和谐”——追求的是主体与客体、外显与内隐、经历与发展的德育意义上的有机统一。
二、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做法
(一)在德育工作的管理上,我们追求“用创新的制度,完善措施的运作过程”
1、建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1)三个结合
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 技能培养与自主体验相结合; 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相结合。(2)三个意识
目标化意识、自主化意识、特色化意识。(3)三个到位
综合治理责任到位、师生互动和谐到位、常规管理措施到位。(4)三个环节
计划管理抓常抓新、形成特色;
过程管理抓活抓细、注重养成; 效果管理抓点抓面、发展个性。
2、创立全员育人的辅导员聘任制度
学校一直以“关爱工程”为主渠道,以“学会关心”为切入口,推行“志愿者辅导员聘任制”。提倡“爱心互助”,探索“特殊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搭台,教师表率,学生主体,全员参与”的爱心操作系列中,先后开展了以“牵手结对”、“闪光积聚”、“德育提高班”、“党员责任区”等形式为主的专项活动,通过“榜样示范、自勉自励、爱心放送、激发潜能”等举措,全方位关爱“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把蓝天下的挚爱送给最需要关爱的学生。
3、制定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
(1)细化了“中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的操作规程,强调“多元关注”和“发展。
(2)制定了以“鼓励进步、鼓励创优”为宗旨的“十佳之星”评选方案,“大家来追星,优化学习过程”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
(3)开展“花都好少年”的评选工作,学生们通过“网络征集、讨论采纳、修改确定”自主进行“花都好少年”的推荐。
(4)制定了“综合素质目标管理”,确定了“基本素养”中六项一级指标和二十二项两级指标的具体内容,把“道德育人,和谐发展”的内涵渗透其中。
(5)逐步完善《博知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进行了较为科学的量化,以促进学
生在“发掘潜能、赏识激励、全面提高”的鞭策下,健康成长,走向成功。
(二)在德育氛围的营造上,我们追求“提升品位,立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根基于社会大德育的整体要求,以“立体的、多维的、创生的”的形态,为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氛围,对“文化立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深化作用。
1、环境文化重在打造
(1)学校注重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
美丽的校园始终展现着愉悦宜人的感染力,树木长青,红花绿草,生机盎然,由学生组织并开展的“健康弯弯腰”、“你丢我检”、“护绿近卫军”等环保活动,为校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2)学校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校园的宣传橱窗,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现生气勃勃的教育教学动态:有丰富多彩的校园写真、探究拓展课的成果作品、主题教育的纪实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学校的“文化魅力”。
同时,学校每学年开展的“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英语节”、“美育节”、“体育节”等,开拓了学校人文建设更宽广的天地。(3)学校注重班级“舆论环境”的建设
学校对班级“黑板报宣传、墙报专栏布置、课桌文化导向”等都有详实具体的要求,在体现班级特色的基础上,班主任指导学生正确
利用宣传途径,营造“温馨教室”,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舆论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智慧的加油站”、“力量的积聚处”。
2、精神文化重在引领
我校在《民族精神教育纲要》的指导下,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文化,形成新的精神文化,用多元化的活动奏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凭借“传统节庆日、伟人诞辰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德育教育的实施载体,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换巾换徽仪式、主题班队会”等教育活动途径,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国家意识”、逐步培养“文化认同”、渐进塑造“公民人格”。将“美德教育、国情教育、时事教育、政策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榜样教育”等落到实处。
如:我们结合新版《行为规范实施手册》的授书解读,开展“中华礼仪伴我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八荣八耻”故事导读和点评分析活动,以“礼仪形象美、礼貌语言美、礼节风度美”实施校园“形象工程”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把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推向了新的高潮,有效促进了学生观念养成、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
3、社团文化重在延伸
学生社团是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它是道德实践、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体现的呈现途径,是学校连接社会、课堂连接生活、知识转为能力的桥梁。从2010年初,学校开始尝试组建学生社团工作,学生
的兴趣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培养。从“务虚”到“务实”,学校的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学校先后组建了“礼仪社团”、“网络社团”、“健身社团”、“广播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宣传社团”、“演讲社团”、“文学社团”等,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展示了才干、演绎了风采。
4、行为文化重在强化
学校以“培养好习惯”入手,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和行为规范建设,努力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保持一致。我们制定了《博知学校学生文明公约》和《博知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细则》,反复学习、对照、讨论,组织开展“博知好少年文明修身”活动。通过行为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形象建设”,美化心灵、优化行为,引导学生遵循道德原则和规范,整体提高道德行为水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自己的品行进行锤炼和陶冶,从而树立当代学生的风范。
如:预备年级开展的“我的班规我做主”论坛活动;初一年级开展的“形象巡礼”示范活动;初二年级开展的“行为规则表”制作活动,均由此形成校园的“行为文化”。在此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重视学生思想上的认可与接受,引导学生规范行为,树立博知学生的良好风范。
(三)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上,我们追求“充分展示个性,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多年来,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常规的德育活动中,彰显个性、追求不同、提炼特色、形成品牌,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不平凡的精彩。
1、完善“特色班创建”
“特色班创建”是我校班集体建设的一个亮点,通过提倡“班内团结合作、班际友好竞争”,探寻“促进优良校风持续保持优势和示范”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特色班创建的基本过程:预备年级“初定特色”、“制定申报计划”;初一年级“修订特色计划”、“初步反馈效果”;初二年级“验收”、“命名”。在“特色班认定”的“班级自评、小结汇报、成果展示、学校评定命名”的环节中,强化“目标定位”、“实践到位”、“空间升位”、“成果立位”的达成要素,从而落实“以特色促养成,以特色树榜样,以特色求创新,以特色带实践”的目标。并且与少先队“百家快乐中队”的评选“雏鹰争章”活动形成联动,保持一致。
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先后对近50个班级进行了特色班的申报评选,认定了6批24个特色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性积累。特色班的创建,从当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今天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留下了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足迹。学校多次在全区展示特色班创建的经验和成果,编写的《特色班,走向成功的群体》一书具有推广性。目前特色班的创建又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我们思考着怎样与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相整合,寻求特色班创建新的生长点,搭建提升的平台,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让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最亮丽的风景线。
2、建立开放性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几年来,学校逐步完善了“学生行为规范的准社会化管理模式”,
即以“学生参政部”为载体,以“学校管理制”为媒介,进行了“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生通过竞聘“校长助理、教学教导助理、德育教导助理、后勤助理”的自主管理活动,有更多的机会更广泛地参与学校管理活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中,让学生养成“尊重个性、善于选择、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品质。参政部的学生在“为学校出谋划策、为同学乐办实事”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让自己在不断增强的“登堂入室”的欣喜中,找到“我是主人”、“我能行”的自豪感。助理们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既提高了参政议政的能力,又提升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目前,我校已组建了“六届学生参政部”,通过评选产生的小助理们,每天挂着胸牌,充满自信地履行义务,笑意写在脸上,责任记在心里。开放性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四)在德育功能的开发上,我们追求“立足教学主渠道,在课程中深化德育内涵”
1、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是,二期课改的精神又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表现和形成。二期课改背景下的各科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更强调“情感体验、道德升华、
精神感召”。
如:在电影欣赏拓展课上,教师通过“欣赏和评析”,让学生“体会和感悟”。通过《可可西里》、《和你在一起》、《辛德勒名单》、《烛光里的微笑》等中外经典电影观赏,“以情育德”。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产生情感的共鸣,陶冶情操;让学生在感动中,领悟“生命可贵、亲情无价、师恩浩荡”,从而净化心灵,美化行为。
如:在丝袜花拓展课上,教师用“丝袜花”的编织技法向学生展示“五星红旗”的制作方法,渗透民族文化的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既培养了审美情趣又升华了爱国情感。
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利用网络,引领学生纵横古今,借助“资料查阅、动漫展示、故事演讲”,学习历史知识。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巧设提问、讨论交流、自主提炼”加深对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的了解,感悟历史伟人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清朝末期”、“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等专题历史课,让学生在深入浅出中了解历史,在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那份悲壮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可歌可泣的精神,其间渗透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的落实
目前,知性德育正在向生活德育回归,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所以社会实践作为生活德育被纳入了学校的必修课,在对德育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努力营造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
致的综合形态。我们把社会实践按照课程要求分成“参观类、服务类、公益类、探究类、技能类、郊游类、学农学军类”等,制定社会实践的教案和课程方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课程的教育话题和教育案例,强调课程内容的寓教于乐、情感互动,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真正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如:每学年的初二学农,我们均以“美在实践中—迈好青春
纷纷与“社区居委”、“公交车队”、“敬老院”、“商店超市”、“邮局”、“幼儿园”、“餐饮店”等共建。各班遵守承诺,定时、定点、定员、定内容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认真填写《社会实践情况记载表》,从活动反馈来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常规性”和“长效性”的有机结合,避免了“形式主义”、“突击活动”,把“走向社会,实践成才”的专项活动落到实处。
3、主题教育课的初次尝试
学校根据区教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和《花都区班主任育德能力竞赛和评优活动方案》的通知,立足校本,扎实推进“两纲”,在认真制定学校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开展2010年博知学校
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策略”的改变,勇敢地接受挑战和考验。实践中,班主任老师虚心好学、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在发挥优势中借鉴,在借鉴中不断完善,在“内容呈现、过程方法、师生关系”上着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核心思想。同时也反思一些共性问题:“创设情景”如何走出误区?“以学生为主体”如何深度思考?“以教师为主导”如何准确定位?“巧设提问”如何学会推敲?在今后的实践中,争取不断提炼出更好的经验。
(五)在德育途径的拓展上,我们追求“三位一体,多边互动,共享校内外资源”
1、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
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家、校、社区互动和三位一体,合力育人。学校以“引导参与”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适应性发展;以“辅导活动”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巩固性发展;以“学习型家庭创建”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将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作为学校与社区共同发展的共振点,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在此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校内外和谐发展”的有效渠道,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学校历届都成立“家长委员会”,主动请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监督学校工作;学校努力办好“家长学校”,针对学生“成绩评价、学习态度、生活方式,交友是非”等话题与家长平等对话,探寻学生与家长“消除代沟、真诚沟通”的有效渠道。学校还多次开设“家庭美德”、“健康心理”、“法律保护”、“潜能开发”、“青春期教育”、“考前辅导”等家庭教育系列讲座,让
家长领会和实践。在学期结束时,有书面试卷和大会交流,还颁发优秀和合格证书,同时评选出校级“好家长、学习型家庭”,此举深得家长欢迎和重视,家长学校听课参与率达95%以上,合格毕业率95%以上,优秀率20%以上。学校召开的“健康家庭、健全人格”的区级家庭教育现场会反应良好,社会对学校满意度明显提高。
2、社区共建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为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使学生们稚嫩的羽翼逐渐丰满。为了让学生们从身边的变化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就,学校组织学生对花都区变迁、发展、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变化从家门口开始”的探究;为了让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们养成劳动习惯,学校组织学生去社区参加“志愿者在行动”的公益劳动;为了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学会关心他人,学校在社区的安排下,动员学生主动关心照顾“五保户、军烈属”。
如:长期以来,学生们一直以“爱心接力”的方式,照顾学校附近的一位无依无靠的姚伯伯,从2010年开始一直坚持到今天,照顾老人的衣食住行,夏送西瓜,冬送奶粉,那一份“夕阳关怀”深情款款,街道特地送来“育人重在提高素质,延河盛开德育之花”的锦旗。
3、网络共享
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网络文明”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其特点就是在虚拟时空中营造出一个“虚拟世界”,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这个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讲,这个世界充满了诱惑和陷阱。所以,网络问题下的德育自然成为我们关
注的热点问题。
学校以积极的态度正视网络环境下的现实,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进行疏导。由团队牵头,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设了“学生频道”:设置了“运动区”(学生可以聊感兴趣的体育赛事)、学习区(学生可以聊喜爱的书籍)、休闲区(学生可以聊愉悦心灵的快乐之道)、对话区(学生可以聊友情提示,作品展示)、管理区(学生可以聊校园新闻和动态)、社团区(反馈各学生社团的活动情况)。“学生频道”的网上互动由学生社团打理,每个区域学生都会邀请喜欢的老师当“版主”,教师们热情高涨地“领衔加盟”,影响、把握和指导着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如: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师生通过网上互动,开展了“我诚信,我美丽”的大讨论,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学校的美德教育、诚信教育推向高潮。
如:我们指导学生开展了“我是博知好少年评选条件”的网上征集讨论,通过“有话大家说”,逐步形成有“学生特点、学校特色”的“文明修身计划”。
如:我们还通过网络开展与香港可立中学“远程交流”,学生们用多媒体制作了“五十六个民族风土人情介绍”、“中华美食”等ppt,并以此为舞台背景,表演精彩的有民族特点的歌舞,摄成录象后进行传送,两地间的互动,弘扬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如:我们还与社区共建,开展了“温暖心灵”的网上亲子交流和师生对话,架起了两代人之间真诚沟通的桥梁,“走进心世界,精彩
新体验”。
三、德育工作的突出亮点和特色工作
学校有正确的德育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校长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
系列一:“温馨我和你,关怀到永远”,进行“爱的教育”; 系列二:“志愿者在行动,实践中显才干”,进行“责任教育”; 系列三:“携手架心桥,互动心体验”,进行“青春期教育”; 系列四:“挑战极限,自救自护”,进行“安全教育”; 系列五:“警钟长鸣,珍爱生命”,进行“法制教育”; 系列六:“快乐成长,成长快乐”,进行“健康教育”; 系列七:“美好生活,绿色守望”,进行“环境教育”; 系列八:“特别日子,特别关注”,进行“节日文化专项教育”。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积累经验:
1、常规安排—自主选择
我们把“八个系列”的具体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列成丰富多彩的“菜单”,再以“特别的日子”为时间顺序,让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个性和特色班创建目标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充分挖掘活动本身的优势,营造有个性、有特点的生命教育的环境。
2、操作载体—途径多元
我们建议班主任老师通过“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指导、班队活动、校班会、广播宣传”等途径加以落实,整合各项教育资源。同时,继承和发扬学校一直保持的“特色班创建”和“学生参政部准社会化管理”两大特色,使之成为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实施途径,“保持特色、发扬优势、打造亮点、再上台阶”。
3、工作路径—协调互动
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时,学校政教处组织牵头,年级组落实安排,
班级具体操作,体科艺卫图负责协调,师生共同实践感悟。为了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我们通过“专家引领、学习研修、实践体验、个案收集、经验分享、资料积累、提炼推广”等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提高班主任的育德能力。
4、标志性活动—提供示范
如:“亮起生命的红绿灯——我是交通协管员”; “手拉手—夕阳关怀认亲忘年交”; “听!花开的声音——知性少年你我谈”; “远离伤害——防灾逃生演练”
“感恩的心——与香港可立中学视频远程交流”
5、经验共享—取长补短
实践中,班主任老师努力寻找工作结合点,在资源整合中畅通渠道,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不断启发和指导学生对生命有最真实和最直接的体验感悟。在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老师们诉说着自己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中的个案故事,生动典型,极富个性色彩。
如:有的老师,以“花、雨、梦”班刊为载体,将班级特色与生命教育巧妙链接,守护学生的“心灵花园”,寻找“生命与成长”的最佳结合点。
如:有的老师,在与学生的心灵交汇中,引导学生“领悟生命,体会成长”,开展了“亲亲父母心”、“学会坚强和独立”、“心泉叮咚,爱心涌动”等主题教育,让学生体会“成长的感动”,体验“在
爱与被爱的过程中,生命之花才会绽放得绚丽灿烂”。
如:奋战在初三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直面中考的严峻,他们也向学生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告白:“好好爱自己”。立足“理想教育”和“责任教育”,开展“为成长喝彩”的主题活动,激励学生“通过爱自己,提升爱学习,从而爱生活、爱生命”,激励学生放飞理想,朝着人生的目标奋进,实现生命的价值。
博知中英文学校
第二篇:高新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南昌外国语高新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发展为先”、“体验为主”的德育理念,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内化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去,明确“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并融会贯通于学校的各项课程中去。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教育为基点,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用科学的生命观为学生的幸福和未来奠基。
学校德育工作以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技能培养和与自主体验相结合;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相结合。综合治理责任到位、师生互动和谐到位、常规管理措施到位。计划管理抓常抓新、形成特色;过程管理抓活抓细、注重养成;效果管理抓点抓面、发展个性。
学校注重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校园里始终展现着愉悦宜人的感染力,树木长青,红花绿草,生机盎然,由学生组织并开展的“你丢我检”等环保活动,为校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校园的宣传橱窗,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现生气勃勃的教育教学动态:有丰富多彩的校园写真、探究拓展课的成果作品、主题教育的纪实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学校的“文化魅力”。同时,学校每学年开展的“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比赛”、“英语节”等,开拓了学校人文建设更宽广的天地。
学校注重班级“舆论环境”的建设,对班级“黑板报宣传、墙报专栏布置、课桌文化导向”等都有详实具体的要求,在体现班级特色的基础上,班主任指导学生正确利用宣传途径,营造“温馨教室”,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舆论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智慧的加油站”、“力量的积聚处”。
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文化,形成新的精神文化,用多元化的活动奏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南昌外国语高新学校凭借“传统节庆日、伟人诞辰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德育教育的实施载体,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教育活动途径,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国家意识”、逐步培养“文化认同”、渐进塑造“公民人格”。
南昌外国语高新学校最具特色的德育教育应属学校一学期一次的“英语节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开放日作为家校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窗口,是一项家长和孩子都非常喜欢的活动。同学们,经过在校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学会了许多新的本领,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学到的本事表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而家长们呢,也非常想了解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到底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自己的孩子真的像老师讲的那样进步那么大吗?开放日中不仅有孩子为家长准备的文艺节目的展示,还有一节节生动精彩的课堂展示。通过开放日活动,家长们也更能了解班级开展的活动和老师工作的辛苦,更好的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
第三篇:博奥德育工作
博奥德育工作
一、少先队管理:我校少先队工作实现“十化”管理即组织社团化、培训程序化、运行自主化、岗位实践化、阵地多元化、场地固定化、活动丰富化、队报探究化、制度校本化、档案规范化,最终让学生在体验之中学会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命自护、精神自强。
二、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三静三动”文化特色:“三静”指每个班经过集体的智慧都制定了自己的班歌、班徽、班训、班规;定期更换班级展板内容,增强学生自信心;开辟班级文化长廊,展现班级学生风采。“三动”指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周组织特色主题班会;积极申报特色班级,期末成立专家组进行考核评比,使每个班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三、心理健康工作:
开学初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为1—6年级编印《心海扬帆》系列心理教育校本课程,每月编辑《心语轩》教师篇、学生篇、家长篇的心理报刊,定期发放到学生、教师、家长手中。定期举办《心语轩》手抄报评比,利用《实践报》、《心海扬帆》报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心得。
四、家委会建设:
1.建立“家长资源库”,组建多个家长义工社团,家长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协助学校工作。在家长邀请下有多个班级走出校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增长了见识。
2.家委会成员利用多种渠道参与学校管理。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对餐厅、公寓、安全、学校管理等方面征求家长意见并及时整改。校委会竞选、运动会等活动家委会都积极参与。
3.定期编印《木铎轻声》、《心语轩》等报刊,邀请专家到校做报告等形式与家长交流教育问题,加强对家长的培训,班主任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家访、飞信、邮件等形式反馈学生在校的进步及表现。
五、班主任培训:
定期带领班主任参加国家级的班主任培训。利用每次班主任会,推举优秀班主任传授治班经验,让全体班主任不出校门就学到好的工作方法。每年的班主任节让优秀的班主任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六、安全
成立校园巡逻小队,及时发现学校内潜在的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积极争取加强人防、技防的投入,做到安全网络全覆盖。每学期组织2次安全疏散演习,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每层楼每个楼梯口每天安排教师进行安全护导,每个班安排男女生各1名为班级安全管理员,每天安全管理员及时发现身边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安全办,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其他:
1.每年两次星级文明办公室评选和花香教室评选,通过活动陶冶师生的情操,传递爱的快乐,亮化自己的人生。
2.“文明餐桌”评选、“优秀宿舍”评选,使学生真正做到古人说的“食不言,寝不语”。
第四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优美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我们的做法有如下几点:
一、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生文明素质的最终体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是个人品质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转化成自身内在的性格、情操影响其一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正是学生走向社会,历练性格的开始,也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我校一直以来都精心策划,组织以下活动。
1、运动会。每年两次,春期球类,秋期田径,有集体项目,球、拔河、接力跑;有个人项目,高、跳远、乒乓球、跳绳,学生全员参与,跃跃欲试,一展身手;学校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有开幕闭幕式,有奖牌奖状,还有拍照献花。既锻炼了学生体质、意志,又培养了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由于坚持不懈,学校在这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被上级教育部门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生在县田径运动会上也夺得过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艺术节。也叫才艺展示周,每期一周活动,学生根据个人特长自由报名参加,项目有书画、歌舞、戏剧、手工制作、故事演讲,学校提供了展示平台,学生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校组织评委认真评议,评出校园十佳歌手、书画标兵、故事大王、优秀演员。在这些常规的、大型的群众性活动 中,涌现出许多人才。在全国中小学生书画比赛中,二百多人获过奖,学校连续几次获优秀组织奖。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我校的节目也十分出彩,多次代表县参加市比赛,2006年,课本剧《对课》获市金奖,莫杨娇同学获独唱金奖,2007年,蒙玉婷也获市独唱金奖,莫杨娇获银奖,还被评为才艺双十佳演员,模仿秀节目《昨天、今天、明天》也获银奖,学校次次都评为先进集体。
3、经典诗文朗诵。朗诵中华经典美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素质,还可以陶冶情操。我校对此项活动十分重视,把它定为校本课程,《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小说名著等,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而且每期都结合艺术展示周活动进行评比、展示,如集体背诵朗诵、古诗文知识竞赛、古诗词情境表演等,学生十分喜欢。
4、读书活动。我校图书室藏书两万多册,订有报刊一百多种,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资源。我们除了落实专人管理以外,还在课文课程中定一节为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借阅图书,做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爱书、爱读书、与好书为友,从书中吸取精神食粮,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打造书香人生。
5、校园集体舞。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不仅缺少艺术素养,而且还存在许多不良习气,同学关系不够和谐。上个学期,我们在全校学生中推广校园集体舞,学生男女搭配,搭肩拉手,跳起欢乐的《找朋友》。上个学期,学校还举行了班级集体舞比赛,本学期,又准备推出另外两曲《小白船》、《阳光校园》。这项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课余生活,还大大改善了同学关系,培养了学生活泼、大方、高雅气质。
6、地方文化渗透教育
宾阳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校地处炮龙发源地芦圩同仁社区,浓浓的炮龙文化也传到我们的校园,每年春期,我们都在中高年级中开展《炮龙雄风》征文活动,让学生感受、领会炮龙精神、传承宾阳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结合炮龙节,我们还积极倡导学生关注宾阳节日习俗、饮食文化,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7、兴趣班活动
为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充分感受上学的乐趣,我们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开办了书法、绘画、歌舞、朗诵、英语、篮球课余学习班,学生凭兴趣参加,学校每期组织一次展示汇报,很受学生欢迎。
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让他们展示自我,释放能量。同时,让他们在校期间拥有一项特长,获得一次展示机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留下一件值得回味的作品,更利于将来在社会上立足。
二、以规章为约束,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约束,就没有行为的宽松,没有群体的和谐,所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我们学校除了贯彻执行有关部门的法规之外,还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一些校规,如卫生评比制度、班干轮值制度、班级管理评比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等。每天、每周都有评比检查,长期坚持下来,对校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因地制宜,设计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学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按照实用与美观相和谐的原 则,在满足教学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挖掘其文化教育价值,发挥其育人功能,努力打造优美的绿色校园,高品位的人文校园,井然有序的平安校园,形成“处处是文化,事事有教育”的良好氛围。
1、树文化
我们学校种有十几种花木,过去,不仅是学生,即便是老师对它们不甚了解,关爱不够。上学期,我们组织人员上网查资料、请教有关专家,整理出这些花木的科属、名称、习性、用途等相关资料,制成美观、坚固的不锈钢树牌,立于树下,学生可喜欢了,指指点点仔细阅读,增加了对树的了解,也培养了与树的感情,增强了环保意识。“树文化”,成了校园一道新风景。
2、墙文化
记得有位前苏联教育家说过“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我们在设计校园“墙文化”上也颇费苦心,教室内不仅有制度文化,还有同学们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板报;走廊、楼梯有标语、警示语;功能室有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校门有宣传橱窗、宣传板报,最亮丽的是学校的文化长廊,里面集古典诗词、教育史、书画史、科技成就、歌曲艺术、家乡风貌、教育政策法规等知识成一体,色彩鲜艳、图文精美,学生天天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会渗透于心,变为品质与行动。
四、合理定位,培育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它需要时间培育,需要代代传承,不断滋润与涵养。多年来,我们根据学校特点着力从以下方面涵养、培育“红旗精神”。
1、确定合适的校训 校训是学校为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而制定的,是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我们根据学校特点,提出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校训,对教师提出了“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要求,这些要求,看似很低,但都包含了文化的、思想行为的要素,学生易懂、易记,也能做到。我们设想通过长期训育,形成文明、守纪、尊师、爱生的校风,团结、务实、爱岗、敬业的教风,勤奋、自主、合作、创新的学风。
2、晨会、国旗下讲话
这是一种声像文化,每周一举行庄重的升旗仪式,领导作国旗下讲话,每天早上晨会值日教师、队干作总结,及时宣传国家大事,表扬学校好人好事,劝戒不良行为,介绍学习经验,激励先进、鼓励超越,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我校精心打造校园文化,以此促进德育工作,坚持几年初见成效。校园环境洁净、优美,教师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学生积极向上、文明有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被评为县“十佳人民满意学校”。
我国有位教育学家提出了一个“泡菜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的萝卜、白菜的味道。学校文化就是“泡菜水”,我们德育工作者就是要调好这缸“泡菜水”,让我们的学生在里面浸润、吸收、消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五篇:德育工作特色汇报
合隆镇小学德育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合隆镇中心校郜亚莉。下面就一年来我校德育工作进行标准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策略
(一)指导思想
学校确立了“学生为本”、“发展为先”、“体验为主”的德育理念,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内化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去,明确“育人”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学生的一生培养好习惯。(加黑字投影)
(二)培养目标
1、注重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成为“讲责任、明事理、懂规范、善思考、勤学习、重实践、会合作、有毅力、能创新”的人才。(加黑字投影)
2、注重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心胸宽广、乐观豁达、进取向上”的品质。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作风。(加黑字投影)(加黑字投影)
3、注重美德养成
培养学生“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回家讲孝道、社会讲公德”的美德。(加黑字投影)
二、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做法
(一)在德育工作的管理上,我们追求“用创新的制度完善措施的过程”。(投影)
1、建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1)二个结合(以下加黑投影)
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郜校师德培训图片)
技能培养和与自主体验相结合;(班主任师德经验交流会图片 (2)三个意识(以下加黑投影)
目标化意识,强化班级发展目标,班班要有目标、有师生达成共识的目标,明确班级发展的方向)
自主化意识,给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在硬件上给予支持。(教师自主学习的图片,教师师德学习笔记)
特色化意识,班班有特点,用教师最擅长的方式打造班级文化
(3)三个到位(以下加黑投影)
综合治理责任到位,凡是有德育发生的地方,都建立包保责任制,签订责任书。
师生互动和谐到位,组织师生恳谈会,定期组织师生互动游戏(师生恳谈会,师生互动游戏图片)
常规管理措施到位,建立健全德育运行机制,先后制定了《合隆镇小学礼仪常规》、《合隆镇小学师德手册》等(文本材料图片)
2、制定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
(1)细化了“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操作规程,强调“多元关 注”和“发展性评价”。(加黑字投影)
(2)制定了以“鼓励进步、鼓励创优”为宗旨的“百名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方案。“大家来追星优化学习过程”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加黑字投影)
(3)制定了“综合素质目标管理”,重新研究确定了“五项综合素质”内容,把“道德育人、和谐发展”的内涵渗透其中。(加黑字投影)
(4)逐步完善《合隆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进行了较为科学的量化,以促进学生在“发掘潜能、赏识激励、全面提高”的鞭策下,健康成长,走向成功。(加黑字投影)
(二)在德育氛围的营造上,我们追求“提升品位,立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黑字投影)
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根基于社会大德育的整体要求,以“立体的、多维的、创生的”的形态。为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氛围。对“文化立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深化作用。
1、环境文化重在打造(加黑字投影)
(1)学校注重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加黑字投影)美丽的校园始终展现着愉悦宜人的感染力,树木长青,红花绿草,生机盎然。由学生组织并开展的“健康弯弯腰”、“你丢我捡”等环保活动,为校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加黑字投影)(2)学校注重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校园的宣传橱窗,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现生气勃勃的教育教学动态,有丰富多彩的校园写真、探究拓展课的成果作品、主题教育的纪实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学校的“文化魅力”。同时,学校每学年开展 “艺术节”、“科技节”等,开拓了学校人文建设更宽广的天地。(投影:学校的走廊文化)
(3)学校注重班级“舆论环境”的建设
学校对班级“黑板报宣传、墙报专栏布置、课桌文化导向”等都有详实具体的要求。在体现班级特色的基础上,班主任指导学生正确利用宣传途径。营造“温馨教室”;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舆论氛围”;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心理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智慧的加油站”、“力量的积聚处”。(投影:三个班级照片)
2、精神文化重在引领
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文化,形成新的精神文化。用多元化的活动奏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凭借“传统节庆日、伟人诞辰日、重大事件纪念日”等德育教育的实施载体,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换巾换徽仪式、主题班队会”等教育活动途径,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国家意识”、逐步培养“文化认同”、渐进塑造“公民人格”。将“美德教育、国情教育、时事教育、政策教育、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榜样教育”等落到实处。(三个各种主题的班会照片)
3、社团文化重在延伸 学生社团是文化立校的重要载体。它是道德实践、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体现的呈现途径是学校连接社会、课堂连接生活、知识转为能力的桥梁。从2010年初,学校开始尝试组建学生社团工作,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培养。从“务虚”到“务实”,学校的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学校先后组建了“记者社团”、“广播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等。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展示了才干、演绎了风采。(投影:校报,广播播音相片,合唱相片,舞蹈相片)
4、行为文化重在强化
学校以“培养好习惯”入手,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和行为规范建设努力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保持一致。我们制定了《合隆镇小学学生文明公约》,反复学习、对照、讨论组织开展文明修身”活动。通过行为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形象建设”。美化心灵、优化行为,引导学生遵循道德原则和规范,整体提高道德行为水准。学生见到客人问好方式,学生下课上厕所的方式我们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投影:见客人敬礼相片、上厕所排队相片)
(三)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上我们追求“充分展示个性、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多年来,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常规的德育活动中,彰显个性、追求不同、提炼特色、形成品牌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不平凡的精彩。”
“特色班创建”是我校班集体建设的一个亮点,通过提倡“班内 团结合作、班际友好竞争”,探寻“促进优良校风持续保持优势和示范”的有效途径。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特色班创建的基本过程,形成了一定的经验性积累。用什么体现你的班级文化,看到学生的说话、举止等就能知道你是哪个班的学生。特色班的创建,从当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今天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现在我们学校有象棋班、书法班、篮球班、舞蹈班等等,一个班一个特色,他们留下了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印迹。现在我们正在寻求特色班创建新的生长点,搭建提升的平台,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让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最亮丽的风景线。(特色班的相片五个)
四在德育功能的开发上我们追求“立足教学主渠道在课程中深化德育内涵”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表现和形成,同时更强调“情感体验、道德升华、精神感召”。省级德育科研课题《合隆镇小学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被评为优秀实验课题,张文会老师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投影:学校证书,教师证书)
五、在德育途径的拓展上,我们追求“三位一体多边互动共享校内外资源”。
1、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 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家、校、社区互动和三位一体、合力育人。学校以“引导参与” 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适应性发展;以“辅导活动”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巩固性发展;以“学习型家庭创建”为抓手,促进家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展。
学校将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作为学校与社区共同发展的共振点,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在此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校内外和谐发展”的有效渠道,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大环境。学校历届都成立“家长委员会”主动请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监督学校工作。学校努力办好“家长学校”,针对学生“成绩评价、学习态度、生活方式、交友是非”等话题与家长平等对话,探寻学生与家长“消除代沟、真诚沟通”的有效渠道。同时评选出校级“好家长、学习型家庭”此举深得家长欢迎和重视。(投影:家长委员会合影,郜校家长会辅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