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村小学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

时间:2019-05-12 12:5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红旗村小学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红旗村小学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

第一篇:红旗村小学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

《基于绿色教育思想下学校办学策略的研究》课题

工 作 报 告

武汉市硚口区红旗村小学课题研究组

【摘要】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的内涵,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德育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形成了绿色教育思想下的学校管理策略、绿色课堂操作策略、绿色德育的实施策略以及绿色的校园文化及有鲜明特色的基地建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策略,初步形成了绿色教育思想下的管理策略、行为,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教育 办学模式 办学策略

“十五”期间,我校完成区级课题《环境教育促进学生行规养成途径、方法的研究》,提炼出学校办学理念“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如何把“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策略,形成绿色教育思想下的管理策略、行为,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思考,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基于绿色教育思想下学校办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于 年 月通过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立项文号)评审认定,同意立项,作为武汉市规划课题开展研究。本课题研究周期五年(2006.9—2011.10),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五年来,在各位专家精心指导下,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硚口区教科室的管理和大力支持下,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课题研究人员的潜心研究下,于2011年10月结束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我校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绿色”是从一种颜色的代名词过渡到代表“自然”、“环保”、“健

康”、“生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象征着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益的事和物、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2001年“中外中小学校长论坛”上,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理念,指出“绿色教育”是一种减少心灵污染的“环保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教育”;也是一种开启思维、培养兴趣的“可持续教育”。2003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让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有了深层次的理解,知道其核心是尊重:尊重他人,包括现代和未来的人们;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

我校的环境教育从80年代开始,从绿化起步,经过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绿色教育三个阶段,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在“十一五”期间,学校与时俱进,将环境教育提升到绿色教育的高度,提出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基于绿色教育思想下的“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的提出,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面对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挑战的应答,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和实践的具体、集中和个性化体现;是传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品质的需要。

因此针对我校实际,提出并承担了课题《基于绿色教育思想下学校办学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紧迫性。本课题的实施对于把“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策略,形成绿色教育思想下的管理策略、行为,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研究过程和活动

(一)第一阶段:2007.1-2007.6 准备阶段

1、规范课题管理,建构研究网络体系(1)健全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研究网络。

为了加强组织建设,便于实施管理,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指导

顾问组、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成立了“课题组成员——学校课题组——学校教导处”自下而上的三级课题研究网络。 课题成立了研究顾问组,由区教科室李红路同志担任,负责课题研究指导工作。

 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童珊枝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课题组织、协调工作,指导研究和总结成果。

 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由冷菲、陆山、戚磊等10人组成,其中课题组长由彭波担任。课题组组长彭波负责课题组的日常管理,如组织课题组研究活动、安排研究课、主持研究活动等。下设四个子课题,分别由彭波、冷菲、陆山、戚磊担任组长,负责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形成论文集、案例集和课例集等。

分级管理体系职责分明,层次清晰,使课题研究始终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同时有力地促进课题研究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2)优选课题组成员。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一批教师,围绕课题不断学习研究、思考、实践,才能在一定时间周期内顺利完成研究任务。为此,我校实行了课题组成员招聘制,鼓励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考核,经过择优录取再加入课题组。通过优选,有高级教师7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优秀青年教师3人进入了课题研究组,这样一批素质优良、有一定事业心、研究能力较强和信息技术素养高的业务骨干进入了课题组,为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人才优势。(3)分工科学合理。

主研人员和参研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本课题组成员分工如下:

 组织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由童珊枝负责。 工作报告的撰写由彭波负责。 研究报告的撰写由冷菲负责。

 教学研究、个案分析由戚磊、陈薇、周莉君负责。

 资料收集整理、资源接收、课件制作、摄影、摄像等由陆山负责。 同时对参研人员确立了课题研究侧重点。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一位参与研究的教师都会从中得到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的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课题实施。

(1)学习培训制度。要求教师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 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集中学习、教研和培训;  积极参加学校定期组织的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的专题讲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参加网络技术培训,学习网页制作技术和各种课件的制作技术; 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五个一”的活动;

 积极在学校搭建的学习交流的平台——“绿色讲坛”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积极在学校为教师构建的实践研究平台——校本教研中,开展“问题”式研修; 可以到专业教育书店或网上书店购买专业书籍。

(2)科学研究制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 发现问题。从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准切入点,发现有针对性的问题,形成团队研究课题。

 组内研究分析。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讨论结果可以作为行动的参照。

 拟定整体计划。这是对研究的宏观把握,即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问题,以及自身的资源条件等因素,设计出整体的研究蓝图,并对在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制约因素有充分的准备,以便及时修改和调整计划。

 设定具体方案。将整体计划分解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对每一问题设定什么样的干预策略,具体方法有哪

些?这些问题在具体方案中都要进行详细的说明。

 采取行动。这是整个研究的核心,它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对实际情况的干预;二是对干预行动的评价;三是将每一步与研究的整体计划结合起来,以对最初的宏观设计进行检查与控制,并根据研究需要修改研究计划。

 评价与改进。这是研究的总结阶段。一是总体评价,即评价研究行动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二是对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评价,即反思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该如何做。

(3)信息管理制度。加强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和经验、论文、教学案例等研究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建档保存。(4)课题管理考核制度。

 各个课题组完成四项工作:一是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二是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知识;三是各课题组必须在每期至少安排一次典型课例教学研讨活动;四是及时反馈,及时提供每一条研究信息。

 每个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完成“五个一”活动:每月一篇读书笔记或者教学反思、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或者教育故事、一篇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每学期一节研讨课、一篇论文或者研究心得等。 每学年对参研人员的科研业绩进行精神和物资上的奖励。课题组成员研究材料每学期上交,上交情况与月评挂钩,开展研究情况与年度考核挂钩。让教师在研究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第二阶段:2007.9-2011.3 实施阶段

本阶段主要研究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环境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形成阶段性成果;帮助教师从绿色德育、绿色教学两方面进行研究;帮助教师在研究中积累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

1、丰富课题资源,创设客观条件(1)硬件资源建设

近年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装备了多功能多媒体教室1间,微

机室1间,建立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购买了摄像机、刻录机、数码相机等,为每间办公室添置了计算机,为师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为开展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2)软件资源建设

为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图书和音像资料,购置了相当数量的图书。例如《细节决定成败》《赏识你的学生》《给教师的新一百条建议》《德行论》《教师的智慧从哪里来》等,添置了“优质录像课”等教育光盘系列,为课题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开展课题培训,提高科研水平(1)培训模式科学

 专家引领模式。我们常年聘请专家,分别对学校管理、学校德育、学校教学以及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指导。聆听着智慧的声音,似一股股暖流,流进了每一位老师的心田;享受着专家的讲座,犹如一道丰富的精神菜肴,供给老师们充足的精神营养。专家的讲座,不仅让红旗人感悟到了睿智的光芒,而且留给红旗人的更是一种精神的引领,是一个行动的方向,是一份对事业的激情。 “一人学习,众人受益”模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向骨干教师倾斜,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仅2011上半年,我们共派出六批12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回校后教师或以学习汇报交流的形式或以上汇报课的形式,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 案例培训模式。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 自主学习模式。学校鼓励教师自我研修,每学年学校图书室配备适当的教育理论书籍,为每个教师配备理论学习笔记本,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老师们与智者进行了尽情的对话,令他们在字里行间领悟了教育的真谛,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老师们运用读书学到的理论思想、观点来指导、改进教学。

 活动促进模式。我们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个展示锻炼的舞台,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在“节节课好”、“个个班好”目标的驱动下,开展“四优”评比活动、绿色讲坛的交流活动,老师们把这些活动当做教学研究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2)培训内容丰富

 加强思想教育和师德培训。“德为教之本,不德无以立校”。我们开展了“五个一”即“一场师德讨论”、“一句师德宣言”、“一次师德演讲”、“一篇师德征文”、“一次师德满意度测评”等系列主题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 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我们推荐教师阅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组织教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工程方案》《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的监测意见》《硚口区小学素质教育质量绩效评价标准》以及“五大巨人”的教育思想,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反思教育活动,锤炼教育艺术。

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由于我们小学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重实践轻总结等现象,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也单一。所以,我们着重在研究之初,邀请专家对研究教师进行题为《如何才是科学研究》培训。从研究内容的确立、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的选择、成果的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及说明,使我们的老师在研究中态度严谨、方法科学、过程扎实、资料翔实、成果明显。

 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我们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教师充分利用网上有效信息服务于自己的实际教学。我们有多名教师利用“博客”,广发帖子,以网上论坛形式开展对课改精神实施中的感悟、理解讨论活动。

3、环境与基地建设

学校进行了主题明确的校园总体设计,将学校办学理念、思路物化到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中,力图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传递环境保护的思想、彰显环境教育的办学特色,使校园环境更体现出教育性和艺术性。

(1)学校将风雨操场设计为原始森林般的的绿色广场,建设成环境教育基地。

(2)教学楼各层走廊,悬挂了鸟语唐诗三百首系列和绿色环保宣传画系列作品。

(3)建设教育基地,学校投入资金,建成可再生能源教学体验馆.4、行动研究(1)校本课程开发

我们组织编写了《红旗村小学环境与生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建议、评价做了具体的说明。

学校还编写了《红旗村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指南》,确定了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年段目标。

2005年,学校组织编写了一至四册《环境与生活》校本课程教材,分别在一至四年级实施。2008年,继续编写了两册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教材:《未来的能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在五、六年级实施。

(2)绿色课堂研究

绿色课堂是和谐的、主体参与的、科学有效的课堂。其核心要素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主体的主动参与、科学有效的训练。

在研究期间,我们制订了《红旗村小学绿色课堂教与学评价表》;制定了《“节节课好”教学实践活动方案》,建立了“节节课好”教学工作长效评价机制;采取“主题教研”、“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开展研究。

(3)绿色德育研究

在研究中,我们提炼出绿色的德育观,融合“自然、和谐、人文、民主、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德育理念,依托环境教育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环境实践活动,如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利用特定的纪念日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等,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感情。

在研究中,我们构建了绿色德育管理网络,将绿色德育向家庭、社会延伸,构建起“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班级”层层互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管理网络。

在研究中,我们形成《红旗村小学绿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序列要求》,制定《“个个班好”绿色班级创评活动指南》《红旗村小学绿色行规序列要求》,开展“绿色行规小明星”、“绿色班级”的评选,促进学生养成绿色的行为习惯。

(4)绿色管理

在研究中,我们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学习激励机制,编写了十万字的《绿之行——红旗村小学教师校园生活指南》。其次,我们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建立深度参与、深度反思的干部学习研究制度;建立教师阅读交流制度;建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第三阶段:2011.3-2011.10 总结提炼阶段

在此阶段,我们全面收集整理资料,编印课题研究文集,装订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和成果资料,物化课题研究成果:论文集、案例集、反思集、叙事集、课例集等成果;撰写学校工作报告、研究报告;进行成果分析,填写结题申报表,申请结题,接受课题组评审。

三、课题结论、主要观点

1.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一个典型的范例,开发校本课程《环境与生活》打造办学特色,并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与德育等领域

2.对学校发展的意义。在“十一五”前期,学校环境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活动,而是作为校本课程纳入了规范的课程体系;同时通过

环境教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学校初步形成了环境教育特色。

进入“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环境教育提升到绿色教育的高度,提出“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并力图形成办学理念指导下的办学策略——即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课堂、绿色体艺、绿色校园环境等。这对进一步打造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取得的成果及出版、发表、转载、采用、应用等情况 学校在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初步构建出绿色管理、绿色德育、绿色课堂、绿色校园环境的绿色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得到稳步推进。学生快乐成长,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学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科研课题支撑,提升特色品位。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并注重用科研指导日常工作。通过课题研究,学校绿色教育模式初步构建,环境教育特色鲜明,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学校发展态势良好。

我们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区教育局绩效管理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区政府最佳文明单位、区先进党支部、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区五好班子、区教育教学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区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区校本培训先进单位、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区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

在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学校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2006年4月,学校作为小学唯一的代表,在桥口区德育工作大会上做《构建绿色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经验交流。2006年11月,区教育局在学校召开绿色德育现场会,省市教育局领导及兄弟学校领导对学校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9年4月,区传统教育文化周启动仪式在学校举行,学校代表桥口区进行了活动展示。2010年3月,学校高水平通过武汉市特色学校评估,成为武汉市第二批特色学校。2010年6月,在全区大会上作《用环境教育扮靓绿色教育的底色》的经验交流。2010月11月,武汉市教育督导室在学校召开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现场会。2011年4月,武汉市市人

大代表到学校调研特色学校建设。2011月7 月,在全区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会上作《质量监测的价值引领与多样性初探》的经验交流。学校环境教育影响力逐步扩大,已经于2011年6月申报参加国际生态学校评比。

2、全面育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通过四年的课题研究,我们的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普遍提高,特别是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绿色行为习惯。

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逐年提高。近年来,学生各学科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率100%。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位居前列。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市楚才作文竞赛、市走进数学王国等竞赛,共有70余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学生身体心理素质逐年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逐年提高,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100%,学生近视率控制在 14.7%以下。

学生艺术素养不断提升。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活动竞赛,获奖达582人次。2008年,在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中,有3名同学获得三等奖。9名学生参加湖北省无线电制作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55名学生参加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2009年,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共有10人获一、二等奖,并获赠价值十五万元的太阳能发电站一套。2007、2008连续两年参加武汉市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均获得二等奖。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艺术比赛,硕果累累。在市区艺术小人才竞赛中,有59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科幻画等美术竞赛,共有87人次获一、二、三等奖,连年被评为市区科幻画团体竞赛一等奖。参加区级合唱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区级自编操比赛获一等奖,参加区级鼓号队比赛获得二等奖,参加区级特色队比赛获得三等奖,参加区级运动会,取得了B组团体总分第五名的成绩。

综上所述,2006年,全校728名学生,有151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成绩,占全校人数的20.7%;2007年,全校744名学生,有242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成绩,占全校人数的32.5%;2008年,全校774名学生,有197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成绩,占全校人数的25.5%。近年来,特长生比率均远远超过教育局下达的目标,达到20%以上,并且学生参加竞赛的层次、规格越来越高,获奖级别也越来越高。

3、学习研究,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的老师能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好评。近年来,42人次被评为市区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二年组、五年组被评为区师德建设先进年组和个个班好先进年组。

教师加强学习、注重研究、注重反思,专业能力提高较快。教师中出现了一大批课改先进个人,如俞琼老师被评为区节节课好先进个人,陶莉老师被评为区作业管理先进个人,冷菲老师获被评为区节节课好模范教师、区专项技术能手。近年来 40多人次的教师在在市区上公开课、研究课,在市区优质课比赛中获奖。教师撰写论文,2006年,1人获市级以上奖励;2007年,11人获市级奖励,4人获全国奖励;2008年,共有16人获全国奖励,获奖人数和级别逐年攀升。

第二篇:省十一五课题工作报告

《杜绝“假问题”,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课题

工 作 报 告

诸城第一中学

2009年11月25日

《杜绝“假问题”,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课题研究

工 作 报 告

诸城第一中学

2009年11月25日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一、完善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组长:李宪阳校长。

副组长:王克田、邱昌茂。

成员:教科中心主任、副主任、各学科科研主任。

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具有丰富的领导经验、教学经验和很强的科研能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经济保障和科研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广泛发动,全面推开

1.2008年7月,学校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发动老师们,以《杜绝“假问题”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为载体,探求“努力使教师的教与学生学都成为有效劳动”的有效提问策略。

2.筛选子课题,确定子课题项目负责人。全校申报子课题30余项,经总课题组审定,最后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出了11个子课题。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以学科组为单位,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开展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政策引导,制度保障

1. 学校制定奖励政策。每学期末,教科中心组织一次论文鉴定、评比活动。学校对在省级、国家级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在给予表彰奖励的同时,还给予50-200元的物质奖励。

3.学校对教科研工作实行“六个一”管理制度。学校要求老师们在学习研究方面做到“六个一”:每学年写一篇论文;每学年搞一项小课题研究;每学期搞一项调研;每学年开展一次学术报告;每学期写一本读书笔记;每学年订一份专业报刊。在学期末和学年末,学校对老师们 “六个一”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校范围内通报,并记入教师的发展档案。学校将 “六个一”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之一。

4.将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评价学科主任、副主任的目标之一。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对学科主任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课题研究成果是评价的重要内容。

5.实行课题研究调度制度。课题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两次课题研究调度会,全程推进和监控课题研究进程,督促各子课题切实进行研究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学校专门组织了“杜绝假问题,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专题听课和调研活动。

四、加强理论学习培训,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

1.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学校多次举办教师培训班。借助于全国教育科研联合体这一学术组织的力量。邀请著名教育专家对课题参研人员进行培训。

2.进行教育理论培训。课题组和学校教科中心经常围绕课题研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除集体学习外,教科中心还先后选编印发理论学习材料多篇。

理论学习的重点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以及当今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新经验、新成果。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反复学习,并要求每人每学期,都要写出两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教学处定期进行检查通报。每周举办一次青年教师读书沙龙,学习教育理论,交流教学心得,提高了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

五、聘请专家,加强科研指导

聘请了中国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文喆、中央教科所博士陈如平、韩立福等专家,给全体老师们作课堂教学改革报告。

每周都组织一次青年老师“听魏书生教学改革报告”活动。

六、深入调研,重点攻关

1.调研是课题研究的基础。课题领导小组倡导“人人调研,随时调研,随事调研”。比如,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影响有效提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的调研。通过调研,归纳出“课堂上虚假提问”的表现、成因、效果及改进的措施、策略等。从而,保证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实现重点突破。

2.为确保调研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教学领导十项调研指标制》。要求分管领导,每周要完成十项教学工作调研任务。

3.教科中心专门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情况向老师们作了通报,以提高老师们对本课题研究价值的认识。

(1)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的调研.(2)课堂提问和学习之间的关连度的调研。(3)课堂提问与教学成绩的关系的调研。

(4)我们还对影响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习惯;二是心理:害怕或不愿意回答;三是老师的问题不好回答;四是不会回答;五是教师评价是否积极。

4.形成的调研成果。

《关于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调研》 《学生学习效率自我测定调研》

《影响教学效益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和策略》 综合调研分析,我们更加增强了对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了深入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决心。

七、典型示范,活动带动

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听课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课。一年中,每位课题组成员听课节数均在50节以上。根据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反复研讨,初步形成了《诸城一中关于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印发到每一位教师,并在各级会议上强调贯彻执行。

1.组织常规听评课活动。配合课题研究,每周每个教研组至少安排一个教师的公开

课。学校领导和老师可以随时进课堂听课。听课后,及时组织集体评议。通过这些活动,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实践,让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体验、感受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魅力,进而达到逐步转变观念、改革提问模式的目的。

2.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学校每学年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上学期,组织一次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课堂教学大比武”;下学期,组织一次全体青年教师参加的“课堂教学大比武”。通过大比武活动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推广。

3.推广典型经验。让在“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课堂提问效益高的典型教师,在全校范围内举行观摩课,推广他们的改革成果,带动全体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4.开展名师教学改革展示活动。

5.开展教学反思,撰写反思日记。在全体任课老师中,开展对课堂提问的反思活动,反思自己在课堂提问教学环节中哪些是有效提问,哪些是低效提问,哪些是无效提问。并要求老师们写出反思论文。

6.组织名师教学改革论坛。在全校师生开展“什么是有效课堂提问?”“有效提问方式方法是什么?”的大讨论。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学校还组织了“诸城一中‘有效提问教师论坛’。”

7.在2008年12月,学校举行了“课题研究专题报告”,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课题研究成果,对推动课题成果的实践与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

8.实行课题研究调度制度,课题领导小组经常召开课题研究调度会,全程推进和调控课题研究进程。每月进行一次组织调度。组织课题组负责人,以座谈交流的形式汇报课题的研究情况。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改变了传统的提问方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进行积极的发散思维与主动探究学习,问题的答案不再是“对不对”或“是不是”,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兴趣被大幅度激发,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4.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思考的能力。

5.通过尊重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用微笑的神情,期盼与鼓励的目光给学生希望与勇气,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6.归纳出提问“八原则”,使教师在组织教学与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有法可循。

7.总结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堂有效提问策略,使教师在课堂有效提问的具体落实上有法可依。

8.学生养成了记录课堂重要问题的习惯,学习更有侧重点与针对性。9.极大程度地避免了无效提问情况的发生,提问违规现象已得到基本控制。从效果看,课题研究的目的基本达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能手、教学大赛、课堂比武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第三篇: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课题是我校承担的自治区电化教育馆“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子课题,于2009年5月提出并申报立项。这几年来,在盟电教馆和旗电教中心的专家、老师的全力支持及精心指导下,课题组实验教师通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阅读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进一步融合一体 , 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课题研究工作富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三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课题研究工作、人员、奖金、奖惩四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月)

在这一阶段过程中,我校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挂帅,由教务处牵头,由各课题组负责人具体负责,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2010年3月—2011年1月)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实施推进、督察小组(由教务处负责),定期指导及检查;同时,各课题组负责人在的教务处统一指导下,精心组织各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学生活动的指导,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通过在第二阶段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要求各课题组负责组织各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二 全力支持,做好服务

1.组织人员培训,确保课题研究的先进性

通过专家的引领,我们感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虽早已根植于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中,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持,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已成为开展教育改革的瓶颈。由此我们确定了“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激活教学管理为保证,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使教育科研课题化”的新的工作思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首先,成立了以教务主任白云芝主任为课题负责人,由高宝吕旭东等为组长的9人课题研究小组。9名教师都来自教学第一线,具备有基本的信息化素养,再加上教师自身发展的强烈愿望,开题初大家的研究热情十分高涨。可经过一轮的专业化理论培训后,老师们又感觉无从下手,一时间处于茫然状态。怎么办?我们多次召开课题研讨活动,频繁派教师外出学习,最后课题组全体教师一致认为,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研训结合,在研究中提高,实践中发展。

2.周密组织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参与性

如何吸引全体课题组成员以实际行动投入到研究中来,如何提高研究实效是我校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我校为各课题组提供专项资金,想课题组所想,急课题组所急。

(1)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要求课题组制定出相关的工作计划;(2)学校制定了课题活动的相关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3)学校由教务处负责,定期对各课题组的工作进行检查。

3.抓好资料积累,确保课题研究的价值性

课题研究资料是研究过程的载体与见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的水平与层次。课题组从成立之日起,我校课题领导小组就注意培养研究人员的资料意识,认真抓好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每次活动都将教师的练习设计和论文整理成册。三 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在课题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各课题组分别紧密围绕“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这些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并结合我校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认真做到了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其为头等大事,无论学校有任何重大活动或检查,都不能中断对课题的研究,都不能对课题的研究有任何冲击。

二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相关学科知识的积累及相关的教学理论;

三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两节课题研讨课,开展一次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论证观点,寻找规律;

四是坚持每学期每人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研究水平色;

五是坚持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六是各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四 积极探究 注重成果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组织学生相关活动的评比、撰写的论文反思评比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顺利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根本上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把枯燥 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凭借网络优势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整理有关数学的知识,利用网络跟同学、教师交流,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充分应用,促使教与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给学生创设了许多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师生的交流平等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课堂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2.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整合后的课堂教学一改这些弊端,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

电脑和网络,目前仅作为计算和信息处理的工具而存在,而且已经变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以前的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拓展,成为了一个人类共有知识的平台。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来攻取各种知识,这大大扩展了信息来源,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3.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实验极大地促进了实验教师的成长,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和探索,实验教师们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

识与技能,会应用CAI课件开展辅助教学,会用powerPoint操作平台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能较为熟练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的基本制作与应用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充分利用Internet资源,查找教育教学信息,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精彩课件,在计算机题库中查找各科试卷。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解决经验缺乏、资料匮乏等问题,快速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论文及教学设计有多篇分别在省、市获奖,我校有3位老师的录像课送地区参赛。

4.带动了学校的网络建设

这一课题的研究实施,带动了我校的网络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网站内容,师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该课题研究的成功开展,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工具,增强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让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 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课题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所有课题组成员的自信心,因此,各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都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镇内小学推广,在校其他教师、其他学科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

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及组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优秀的论文、案例按时间.顺序上学校校园网站,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写读后反思。

通过本次教研,我们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以学校教科室为龙头,各教研组为主力军,辐射各位教师,形成学校课题研究网络,大兴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风。

我们将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五小学课题组 2011年10月

第四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15年5月,我和我校几名教师承担了县级语文课题《135课堂师生互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研究任务,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把学生能力发挥到极致,这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135课堂中师生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为主要策略,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和教师主动互动起来是135课堂教学模式的瓶颈,如何能让学生主动与教师互动是135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关键,至此,我们课题组经过反复研讨确定此课题------《135课堂师生互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35课堂中师生互动” 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为主要策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愿望、动力,真正让他们自主的与老师互动学习交流,让孩子们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真正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需要鼓励、展示、交流,至此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入手。如:生生交流,生本交流,师生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都有所贡献与收获,参与交流中得到大家的认可,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放下一切阻碍交流的包袱积极投入到师生互动的交流中来。从中我们就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度,最终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程度,使“135课堂师生互动”发挥到极致。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成立务实向上的课题组,确保成果实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长由课题组主持人陈东生担任,课题组成员由中学高级资格的马占坡、勾庆国两位老师担任指导,由市级骨干教师张辉和县级骨干教师张淑媛、于桂红、景桂玲等几位老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集思广益,确定研究方法。

经过课题组成员多方面考虑确定如下研究方法:

⑴、调查。利用座谈、问卷,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此课题内容的看法及建议。

⑵、查资料。收集省内外相关信息,结合本校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

⑶、实际操作。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

⑷、总结经验。在研究中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总结,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

⑸、“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路线是这次课题研究的路子。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新课标,并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用新的教育学理念做为理论指导,把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经验。

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⑺、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活动紧紧的连在一起,确保成果切实在实践中产生。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志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王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好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课堂上的角色不是单纯的结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这就需要师生、生生互动,但要让互动收到高效,就要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互动中来,“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就能让这实现。充分的课前预设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师生互动学习几乎在每堂课中都采用,因为有校的小组互动、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琉,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益处。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应该选用不同的互动方式,提高互动学习的有效性。如列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把它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列出讨论提纲,让学生讨论和交流,也可自学课本后,小组交流心得。小组进行研究论证。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达到这要求,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击思考讨论,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演员,教师成为导演,从而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愿意去参与交流,使互动真实有效,使学生从厌倦学习转变到乐意参与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放弃容易造成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让学生主动上台做老师。在辩论和阅读分析时就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教师自己则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织和引导。新课标倡导师生民主关系,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氛围:营建温暖的学习环境,置身于良好的班组心理氛围之中,学生间更容易相互激励默切配合。

合作教学可促使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互教互学,保证每个成员都能掌握学习内容,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成就感,台作、友善的态度,集体荣誉感及交往协调能力,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借助于直观形象,讲故事,做游戏等系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

创设故事情境,引发兴趣。情境的至关重要,它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通故事导入:新颖、自然,能立即吸引学生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浴,积极投身到讨论中。

创设生话情境,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换言之,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话动的内在动力。教者应联系生活实际,生动形象的举例,能使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因此,情境创设的好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师生、生生活动的活动中来。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务实的课题研究,丰富的课堂实践,为我们学校“135课堂教学”模式的成熟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课题组的努力,我们找到了让学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方法,形成了两份宝贵的资料:(1)、实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135课堂课题研究之实验报告》(2)、课题论文:《变被动为主动营造愉快学习氛围》

五、研究工作的体会

一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课题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多查资料给自己充电,让我们自身真正的有一桶水之外还要有让这一桶水合理运用起来的方法。

第五篇: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14年3月,我们政史教研组承担了区级小课题《即时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任务,经过将近一年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临渭区教研室总课题组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即时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评价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作的即时表扬或批评”,它通常与教学活动过程相结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方案和评价结论,强调对具体行为的评判。即时性评价是以“质的记述+价值判断”为主,而非“量的记述十价值判断”的评价。即时性评价也是一种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的“进行性的评估”,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其主要作用在于“给个人提供关于自己学习悄况的信息”。当学生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发展。即时性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拔动孩子的心弦。如今,即时性评价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即时性评价在课堂的实施,能促使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重新定位,由过去传统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也发生相应改变,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参与,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使教与学双方主动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所以本课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一番积极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过程中,真正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有灵气的课堂,并通过师生,生生自主合作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具有指导性、启迪性、互动性和独创性,丰富教学过程及教学反馈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学校高度重视,确保课题质量

我们学校领导一直对教育科研十分重视,一直坚持科研课题引领教育教学工作。校长杨国际是学习型带头人,特别是课题的申报立项后到实际研究,积极关注,派教研室陈文霞主任、王宏校长、史宏涛校长亲临一线、直接指导并参与研究,安排参加过国家远程历史研修培训的田宝娣老师具体主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王红利为小组长的课题实践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历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后勤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课题研究平台

2014年3月,接题以后,课题组成员对学校及自身资源进行了分析。我校是一个年轻的薄弱学校,但校长好读书,乐教研,且非常重视硬件和校园文化建设,想尽千方百计加大投资力度,使学校现代化设施和书香气息及氛围可以与强校媲美,除此之外外,我组还拥有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我校的学生及班额资源也具有特殊性,学生朴实中渗透单纯、活泼里散发可爱,活脱脱城中村杂拌糖,班额小,易于发散。经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决定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和本组自身的资源开展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能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进而明确 不足,找出努力方向;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抓住契机,适当的点拨,留些时间,让学生重新感悟,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教学活动高潮时,抓住机遇,及时“抛绣球”,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既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欣赏别人,提升自己,又能互相评价,始终让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三》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提高认识,提高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高质量的保证课题预定任务的完成,学校和课题组都十分重视。学校专辟时间进行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方式,不失时机地派年轻老师利用双休日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自己的研修视野,聘请区教研所张伟利、校电脑专业老师王再峰对大家进行计算机培训,提高自己电脑的操作能力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以便全体课题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上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教研室还亲自邀请区教研室主任杨晓荣老师进行《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培训,开展课题研究指导工作,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区教研教研室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课题组每周二教研会上留出一定时间由史宏涛校长亲自集体学习有关与课题有关的理论材料、观看名师视频,号召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网上自学,并积极撰写研修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热情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课堂适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己并且不断激励、导向、调控、诊断,既可以融洽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更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自信心,增加内驱力,从而不断进步和全面发展,例如,丁娟梅的《丝绸之路》研讨课上,学生在丁老师的激励、引导调控下,不但了解了当时我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地区:长安、楼兰、敦煌等,领略了昔日敦煌的繁华和作为“咽喉之道”的重要性,还懂得了在学习生活中,要有探险的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自主和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互评,小组互评,能调动学生共同参与、协调发展。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课堂的主人。例如李亚青老师的《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展示课,配合学校餐桌式摆放,整节课能让学生互议、互问、互答、互评,能说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初步分析中美建交的重要影响。即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学生探索、感悟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自主思考和自主创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即时评价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而且评价方法的灵活严密也有效地调节了学生的大脑功能,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大脑潜力。学生自己操作,寻求答案,手脑并用锻炼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学生获得了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王红利老师的《拿破仑的文韬武略》公开课,王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些环节,如拿破仑的学生生涯、拿破仑的名言、拿破仑对法典的评价、拿破仑的演讲,凸现拿破仑的勤奋、坚强、博学、爱国、激情和远见,展示出历史发展的生动性、复杂性和丰富性;但与此同时,王老师并没有过分夸大这些因素的作用,而是处处强调拿破仑与时代的关系这个更为本质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跳出过分看重个人的天赋、性格、意志、品质等对于历史人物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结局的影响的评价模式,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物,不仅提高了自主协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创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务实的课题研究,丰富的劳动实践,为我校师生的专业成长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

课题组成员积极承担各种公开研讨课,老中青默契协作,给年轻老师搭建平台,让他们让有机会观摩更多优秀的课堂教学实录,积累和总结自己的特点和经验展示自己。从本课题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将“即时课堂”渗透到讲学稿中。今年3月中旬,王红利、史校长、王校长、丁娟梅每人展示一节历史优质课5月上旬,田宝娣、李亚青、丁娟梅每人展示一节历史优质课,丁娟梅上一节观摩课。让学生在耳目一新、多方位评价中获取知识。在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们始终立足于历史课堂教学,营造出浓厚的教研教改氛围,积极开展组内的集体研讨,每个教师切实上好每一节历史实验课。然后进行互动评议,通过实验课老师的课后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听课老师的点评,不断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即时评价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即时评价在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并上升为教学理论,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经过大半年的努力,课题组的教学实践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2014年3月---10月,课题组共打造精品展示课10节,融入了大量“即时评价”的方法和元素,受到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同时还将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对“即时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的一些体会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12篇,“即时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撰写论文10篇,随笔10篇,精品教学设计10篇,课例分析10篇,教学反思10篇,阶段总结5篇、调查分析2篇、心得10篇、观察记录、10篇、互评互听12篇、活动记录8次、即时反馈评价语及作业填图册、绩优学案1000多册4万多次,在区教研室质量检测中取得很大进步。

五、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教师要有极高的热情深入到一线的课题研究中去。

六、研究工作的反思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评价方式多样化与课外延伸法的研究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还存在着不足。如:即时评价的相关理论方面还应加强学习和积累,从而更好地指导课题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老师大都能够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但个别教师的实验意识不够,使研究工作相对被动,研究问题停留于表面,不够深入,评价模式单一。

课题组教师集体研究和交流的时间可以安排得更多更充足一些。实验资料的积累工作还做得不够细致完整,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学生的课堂调查缺乏客观的评价,没有做到有的放矢。

所以,今后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研究成果,并尝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力求比过去再上新台阶。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推动课题发展

我们将继续在杨国际校长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陈主任和课题组骨干的带动下,定期活动,以活动推动课题的发展。

二》加强科研力量,使研究不断深入

依托本校政史教研组其他课题的辐射作用,为本课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做到资源共享。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即时评价不仅对历史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为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搭建良好平台,潜能得到驱动,使老师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载红旗村小学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红旗村小学十一五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编号:2010092 批准文号为:平福小研[2013]003号 杨亚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反思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名称: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反思研究 工作单位: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张傲明德小学 作者姓名: 张 自 军......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光盘资源、卫星资源)的应用现状与效果研究》 工作报告 双坝小学课题组郭祥军 二O一O年十月十四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光盘资源、卫星......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 多媒体对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这一点,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能够深深地体会得到。所以,我们提出了“如何利用多媒体让英......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课题研究 工作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的研究》课题,自2012年1月立项以来,我努力工作,通过两年的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的研究》 课题工作报告 安塞县真武洞镇中心小学 王敏 摘要: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围绕着教学工作而形成的动态环境。课堂氛围的......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编号:LL2015085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研究》 工作报告 自2015年9月立项以来,开始《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研究》的课题研究任务,经过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已......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初稿)

    普通高中学生选课及学分管理指导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西安理工大附中 课题组 我校普通高中学生选课及学分管理指导研究课题组于2006年11月29日提出课题申请,于2007年3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