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小学品社科学教案评比方案

时间:2019-05-12 12: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枣庄市小学品社科学教案评比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枣庄市小学品社科学教案评比方案》。

第一篇:枣庄市小学品社科学教案评比方案

枣庄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文件精神,总结、推广我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实现全市优秀资源共享,经研究,枣庄市教研室将于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继续开展全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一、教案基本要求:

1.教案制定要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为根本依据,以系统科学的方法、现代教学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并合理体现学科及不同课型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教案能体现出通识性、全面性、学科化的具体要求。要突出重点,注重好用、实用、通用。特别是当前老师们需要什么,能借鉴到什么。

3.必须来自常态课堂,是精心备出来的,经过课后反思提升出来的,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问题设计、补充性(或拓展性)素材,学生层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新教与学的系统过程。

4.教案内容要求:

(1)体现精心备课的“七备”“七设计”要求

①七备: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教辅、学情、课程资源、教学条件等。②七优化设计:导学程序、精讲、学生活动、训练、拓展性(补充性)资源、技术介入程序、反馈与评价等。

(2)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目标引领、以学定教、优化导学、以学评教、强化落实、全面育人。(3)体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学习思维能力。

5.每篇教案以一个三级主题为单位(即课时教案),报送者必须是教案的实践者并是唯一作者。

6.教案上报要求

(1)单元主题标题、年级、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2)课时课题:

单元

课,课时。

二、教案评选要求及具体课题 1.申报对象

全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员及任课教师自主申报,全员参与,以赛促评,层层选拨。

2.申报方式

以各区(市)、市直各小学为推荐单位,每单位每一年级每一课时经初评后,优中选优推荐一篇报市级评选。

3.申报周期

教案以月为周期上报,各单位每月完成一个二级主题的申报任务,申报时以二级主题为单位上报教案(一个二级主题的文件夹中包含该二级主题下的所有三级主题的课时备课),确保按指定的日期上报至市教研室(并附有各单位上报教案统计表),电子稿申报至邮箱yepinghan@163.com。

4.评选和公示

由市教研室组织评审专家,组成学科评审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每个年级的每课时中选拔1篇优秀教案作为示范教案,适时公示评选结果。共计评出优秀教案80个,每年级评出20个。

公示邮箱:zzjyspsps@163.com 密码:zz565656

三、注意事项

1.上报教案统一为word文档电子稿、宋体小四号、A4纸型。2.有以下现象者不得上报:

(1)抄袭教案及网上下载者,一律取消其参评资格并通报;(2)环节不完整、不符合总体要求的稿件。

枣庄市小学科学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

一、评选方式

1.申报对象:全市所有小学科学教师自主申报,即全员参与。2.任务承担:以区(市)和市直学校为选拔推荐单位,层层选拔。3.申报进度:每单元教学结束后,各单位每年级每指定课题向市教研室推荐1篇优秀教案。开学后从第二个月起每月的15日上午12:00前以区市(市直学校)为单位统一上报,一单元一报,第四、第五单元学期末同时上报。在教案撰写过程中,只保留第一作者。本学年共评选出优秀教案80篇,上下学期各40篇。

4.评选和公示:市级评审团队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每个年级的每课教案中选出1篇优秀教案作为示范教案进行公示,供全市科学教师学习。公示邮箱:xxkx0632@163.com;密码8688261。

5.格式要求:上交电子稿,word2003文档,A4纸张,默认边距。课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方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一级标题为小四黑体字。各级标题编号依次为

一、1.(1)„„(末尾附作者姓名、单位,楷体)。

文件命名方法为:区县(市直学校)+姓名+年级+课题,如薛城区张某四年级《岩石的风化》。

二、评选标准

1.总体要求。

本着通用、实用、好用、管用的精神,所写教案达到市教育局 [2012]54号文中提到的“四精四导”要求,即精心导向、精彩导讲、精心导学、精致导练,做到七备: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教辅、学情、课程资源、教学条件。七设计:导学程序、精讲、学生活动、训练、拓展性(补充性)资源、技术介入程序、反馈与评价。

2.具体要求。

教学目标——准确、具体、全面。教学目标定位合理,表述准确,终结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行为动词用语恰当,特别是知识点要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可检测,减少笼统虚化的目标设定。

教学过程——清晰、流畅、突出重点。教法学法设计合理,问题的设计具有描述性、概述性,不提张口回答的问题,教师的精讲及时到位;师生、生生之间能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要深、要透;环节之间循序渐进,探究过程具有可操作性;注重课堂结构的动态生成。

教与学的方式——科学、合理、有效。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得到较好运用;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探究过程;伙伴互助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合

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练习设计——典型有效。练习题、测试题、作业题的设计能联系实际生活,体现科学学科特点,针对性强,题目质量高,有一定的训练量且体现分层、分类教学思想。

使用说明——简明扼要。教学反思要真实,要写出亮点之处,使用建议要具体,有指导价值,需要破解的问题作出说明和意见征集。

三、注意事项

1.上学期教案评选中存在的几个现象:

(1)教案的撰写应注重对教学目标的审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不完整,或者过于笼统,缺少具体的描述,可操作性差。

(2)在教案的表述过程中注意语言凝练,撰写形式为教学设计而非教学实录,但可附精彩或典型的实录小片段。

(3)小组学习自主探究环节存在形式化倾向,描述过于简单缺乏具体方法指导。

(4)巩固应用环节出现习题化倾向,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和巩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和反馈。

(5)教案末尾使用说明环节过于简单,教学反思缺乏个性化的表达。使用说明等脱离实际,相关链接环节存在敷衍了事生搬硬套的嫌疑。应详细注明参考材料名称及来源,提倡教案的原创性。

2.各区市、市直学校教案的撰写一定要经过实践验证,确保教案的实用性。

四、编写体例与栏目解读

(有的课也可不按下面的体例进行)

【课题】: 如:蚯蚓找家 【教学内容】:×年级上册第×单元第×课 【教学目标】:定位合理,表述准确,具体全面。要体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科学知识方面的要求。特别是知识目标要细化、具体,达到可操作、可检测,减少笼统虚化的目标设定。用语:学生是主体,不要用“使学生„„”的语言,三维目标不分开标明,即不要写成知识与技能:

1、2;过程与方法1、2;情感态度1、2等。

【教学重难点】:可分开写,要定位准确 【教具、学具】:教学材料应体现出结构性特点,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教学作用。

【教学过程】:(总思路:提出问题——探究研讨——发现结论——拓展延伸)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包括生活情境、科学情境、复习导入等。问题要由学生提出,重在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注重导入语言的设计。

2.小组学习,自主探究。问题提出后交由学生探究解决,可自主也可小组,探究提示要有指导价值,不虚拟、不笼统。小组合作有效率,做到互查、互教、互问、互练、互促,这时教师要调控探究的进程,巡视、指导,收集交流素材。

3.汇报交流,评价质疑。小组或个人汇报、展示,自我讲解,组织好倾听,注重对话、评价、质疑、分享,这期间要注意预设不同的情况用好生成的资源,要针对重难点设计高质量有深度的师生对话。这期间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读懂学生的真实想法至关重要。

4.总结概括,抽象提升。由师生共同完成,最后一定要有教师的概要讲述,要结合交流的素材,讲解精准,概括简洁,提升到位。特别是知识点讲清讲透,同时注重科学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总结、提升。

注:上述2、3、4环节在探究不同问题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

5.巩固应用,拓展提高。题目设计要做到:适量性、典型性、层次性,训练要有一定的量,对农村和城市学校注明不同的使用要求。注重做题后的交流点评,挖掘出题目的育人和文化功能。

课后总结:将本课知识能力方法经验打成捆背回家,由师生共同或教师完成。总结性语言非常重要,须用心设计。总结环节既是本课研究的总结,也是课后研究的开始。

【使用说明】:一是写出课后反思、亮点、得意之处;二是指出选择性说明,给出指导建议;三是还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对于教案中的弱项、回避的地方,要有所阐释。

【相关链接】:介绍相关资料,链接名师名课,名师网站、工作室(有的课可没有)。

五、参评课题

3-6年级每年级每学期提供10个教案。具体课题如下: 三年级上册: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3.科学在我们身边》 《7.水温的变化》 《8.哪杯水多》 《12.改变浮和沉》 《13.水面的秘密》 《16.今天的天气》 《17.我的雨量器》

《21.空气的成分》 《22.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三年级下册:

《3.跷跷板》 《4.弹簧里的学问》 《7.认识太阳》 《9.用太阳计时》 《12.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13.谁的本领大》 《15.我们的身体》 《16.骨骼》 《20.它们都是鸟》 《21.猫和兔》 四年级上册:

《1.我们的食物》 《3.饮食与健康》 《4.水变咸了》 《7.水里有什么》

《8.植物的身体》 《12.植物的茎》 《16.瓶“吞”鸡蛋的秘密》 《17.水流有力量》 《18.杯子变热了》 《21.谁热得快》 四年级下册:

《1.温度计的秘密》 《3.认识岩石》 《5.岩石的用途》 《8.土壤的种类》 《9.土壤与植物》 《11.认识光》 《13.筷子“折”了》 《15.飞旋的陀螺》、《20.苹果为什么落地》 五年级上册:

《4.做一块卵石》 《8.谁能传播声音》 《13.冬季星空》 《18.玻璃与塑料》 《20.蒸发》 五年级下册:

《2.我们的呼吸》 《6.照相机和眼睛》 《10.种子发芽了》 《16.春季星空》 《19.杠杆》 六年级上册:

《2.细菌》 《5.蜡烛的变化》 《1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6.四季更替》 《21.变色龙》 六年级下册:

《2.我从哪里来》 《7.钻木取火》 《13.风从哪里来》 《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22.探索宇宙》 《21.测量重力》 《6.地表的变化》 《9.怎样听到声音》 《14.木材》

《19.材料的分类》 《21.沸腾》 《4.脑和神经》 《8.潜望镜的秘密》 《11.种辣椒》 《17.夏季星空》 《21.齿轮》 《4.食用菌》 《7.铁生锈》

《12.物体的运动方式》 《18.日食和月食》 《25.生物的启示》 《3.人的一生》

《8.通电的线圈

(一)》 《15.小帆船》 《18.电脑与网络》

《专题1寻找达尔文的足迹》

第二篇:小学品社论文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的思考

石门中小

xiao尹 摘要:江总书记曾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教育要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关键字: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

品德与社会

现在的新课标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品德与社会》更使人耳目一新,它突出的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通过一年多的教学试验,我明白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是以儿童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但使学生在兴趣、愉快中潜移默化的学习知识、培养品质,也给教师注入了更多、更新的活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还未能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小学思想品德课,仍有些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甚至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背离的现象,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因为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但就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学校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的小磨擦应文明解决,以理服人,而有些家长则对子女讲,要以牙还牙,不能吃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直接影响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2)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行为的矛盾。思想品德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赤裸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他们在思想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行为却有很大反差。如学生知道乘车要让座的道理,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有几名学生能真正做到让座的。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矛盾。这一问题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红灯停,绿灯行”。当小学生在路口碰到红灯时,他是听学校课堂上说的“停”呢?还是随人流“行”呢?不论是“停”还是“行”都对学生是一个疑问,“为什么学校里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上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 这些问题,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学校生活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说到底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就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思考与对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提高其适应与创造生活能力,确立其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其健康人格为宗旨,通过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帮助,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真正使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优化其生活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构建起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生活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过程中,我针对我班学生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放心。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说:“我长大了,我学习了很多知识,我行的,你就让我做吧。” 有的说:“我长大了,我给爸爸、妈妈倒水。” 有的说:“我长大了,我给爷爷、奶奶捶背。”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让他们在旁边看着。”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 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再现生活情景,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儿童的眼光看社会,努力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多样化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学会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学会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走进生活,认识社会,健康成长。

学生平日里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感受可谓丰富多样,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学生的生活情景、生活场景,学生肯定会情趣盎然,再次得到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体验、感悟,进一步明确生活中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

(3)走进真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实践生活。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育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4)课堂教学,多角度地展开

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不同题材的主题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经过这些年教学的打磨,临沂市探索出以下两种较为有效的教学对策 :“历史与文化题材”教学策略和“地理与环境题材”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有关历史与文化题材的内容,都是以某一特定的“散点”事件出现的,选取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来以事带史、以人带史,折射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了解我国近代的屈辱史、抗争史以及人类的文明遗产,没有系统完整的历史事件发展脉络。对于历史知识教学,鲁洁教授认为:小学不应过于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不应教给学生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而应呈现给学生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蕴涵人类经验的历史要成为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让儿童通过对历史与文化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将部分地理题材的内容吸纳其中,地理题材仅涉及了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和区域地理内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小学品德教材中的地理应该是生活的地理,人文的地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依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问题探究式学习体验活动的过程。

题材不同,策略不同,教学的方法就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一周吃透教材,从德育资源库中搜集必用资料,并布置学生预习,引领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提出困惑,教师适当指导探究方法。课中老师根据策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础上有所“感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或深化认识,提升情感进而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广阔的地理空间。

(4)触动学生幼小心灵,让良好品德引领生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因此,在上课前,我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可以这么说,活动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教材是教学的素材,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不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小学思品教材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老师在教学中要大胆地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及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添、改,充实教材,开放教材资源,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与资源,使教学内容与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教材资源,而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为“社会”进入课堂奠定基础。因为老师在实施课程的同时还担任着课程开发者的角色。新课程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通过生活学会生活,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让品德教学真正地突显出它的有效性。要想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就应该多想方法,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我坚信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是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三者密不可分。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

参考文献

【1】临沂市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 【3】网络文件

第三篇:浅议小学品社课堂教学

浅议小学品社课堂教学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品社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导入

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导入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小品表演、游艺活动、启发谈话、设置悬念等等。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材灵活运用。如:我在教学《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一课时,用了图画导入,先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地平线,然后问同学们这单一的一条地平线美不美,怎样能让它变得美丽,然后找同学到黑板上来描绘,直到画面丰富时候,再找同学说为什么现在的画面比刚开始的一条地平线美丽了呢?从而引导学生们说出,画面上的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这样的开始,就把学生们的注意力绝对的吸引了过来,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的起点,萌发创新欲望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结合教材具体内容,进行创新性的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源于生活,激发情感。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教育,要使其内化不是凭空想象来实现的,而是以一定的教育内容为主线。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和接受。因此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新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近社会生活,让社会走进课堂。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相关教学软件,可以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学习材料,学生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思路。如教学《改革开放奔小康》一课时,老师课前搜集大量的与课文有关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然而这些资料都是源自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见过的,有所了解的东西。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以电视的变化为线索,利用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的方法来使学生总结出从电视机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科技发达了。这些源于学生生活空间的、有说服力的图片素材,唤起了孩子们原有的生活体验,并与文本信息建立起了联系,与现实生活建立起了联系。学生不仅兴趣盎然,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引用故事,知情明理。《品德与社会》是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的。因此,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已成为这门学科的灵魂。只有联系学生生活,才可能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教材中大多选有一个主体故事,而且这些故事的选取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人和事,让学生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感悟高尚,从而以此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榜样。如:在教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首先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的信息图片资料,并让学生自学课本中有关他们的事迹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家乡的名人事例故事进行拓展性的讲解,一下子唤起了学生求知欲,孩子争先恐后地讲出了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并道出了心理话。再针对“他们为什么成为名人?为什么是家乡人的骄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什么不平凡的业绩?开展讨论,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谈感想,说体会,表决心,从而达到了知情明理的目的。

3、创设情境,感动学生。人的认识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不仅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还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不仅是理智的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全面通过情感陶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愉快饱满和精神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如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谢谢您,爸爸妈妈》。我先创设了父母在工厂辛苦劳动一天,晚上下班回家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表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后,我用竞赛刺激法,让学会说说帮父母做过哪些家务,并表演做家务,比一比谁为父母想的多。从而形成了以”境“促”情“,以”情“化”境“的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三、提问要有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专家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有趣味性,提问要有层次性、系统性,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面向全体,提问数量要适中。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为宗旨,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启发学生,将情感体验和参与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内化,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四篇:小学品社学习心得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心得

开学初,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思品教学培训,听了讲座,获益匪浅:教育观念得到了明显转变,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研究获得了新感悟,思考问题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上午,我们聆听了教研员的“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的探索”的讲座。给我们谈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的探索”的概念界定;有关“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的探索”的案例分析;对“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的探索”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思考。下午,我们又与茅心荷校长一起分享了她的品德教学的一点感悟。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思品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思品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思品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思品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思品充满兴趣,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并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控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随着小学思品课堂改革的推进,思品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问题的提出牵强附会、思品探究过度自主、汇报交流杂乱无章、多媒体运用越俎代庖等等。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思品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从思品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理想的思品课堂教学应达到以下境界:

1、从教学层来看,体现“四个超越”:超越模式,摆脱束缚;超越教材,整合资源;超越课堂,关注生成;超越教师,尊重主体。

2、从课堂形态看,体现“三气”:大气,立体鲜活;人气,情感共鸣;灵气,放飞想象。

3、从教学特点看,体现“四有”:问题有悬念,思维有碰撞,感悟有挑战,探究有喜悦。

4、从教学风格看,体现“四味”: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

思品课堂任务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思品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思品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 学 品 社 学习心 得 体 会

崔晓亮

碱场营小学校

2012.10

第五篇:小学品社教学计划

小学品社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3-6年级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二、现状分析

3-6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与老师呼应。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学困生,他们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感受能力、创作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距离。我将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帮助他们,使他们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三、教学措施

(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确实上好品社课,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学习。作为品社老师就要养成看新闻关注时事的习惯,还有多看看历史文学方面的书,让自己知识面扩大这样能教给学生的知识也就广泛。相信学生也更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

2.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要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3.勇于反思。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经验+反思=成长。由此看出小学品社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品社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可以不断超越自我——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品社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4.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如:不迟到,不早退等。《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老师都不重视,上课没精神,学生怎能喜欢?因此,对品社这门课程一定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有效教学方法,多样性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教材中蕴含的道理都是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单纯枯燥的说教,强行学生接受,效果是不好的。结合实际、回归生活、亲近社会,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小学品社教学计划

许 婷

2015.9

下载枣庄市小学品社科学教案评比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枣庄市小学品社科学教案评比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品社知识竞赛方案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小学科学、品社知识竞赛方案 小学科学、品社知识竞赛方案 一、两科教学环境分析 语文、数学是传统主科,各学校一贯非常重视。由于农村学生和城市......

    小学科学、品社知识竞赛方案(大全)

    文章来 源 w ww.5 Y K J.Com 1 小学科学、品社知识竞赛方案一、两科教学环境分析语文、数学是传统主科,各学校一贯非常重视。由于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高考中英语成绩差距日......

    小学品社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

    小学六年级品社测试卷

    六年级品社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两个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护士,为了纪念她,人们把她的生日5......

    小学品生与品社

    《说 声 “ 谢 谢 ”》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生活随时随地都要说声谢谢。 情感目标:愿意送出自己的感谢并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感谢。 能力目标:能用行动表达......

    小学品社课程标准学习心得(大全)

    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上次教研,我们组一起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受益匪浅。 品德与社会是在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

    小学品社课堂教学之我见

    小学品社课堂教学之我见 临沂高都小学尚冠军 作为一个年轻的的一线教师,本人带品社课已有五年的时间。通过这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本人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

    小学六年级品社三

    小学六年级品社(下册)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我国在()洲,东临()洋。 2、马塞族人属于()种人,阿拉伯人属于()种人。 3、古埃及人发明了()文字,古巴比伦人发明了()文字。4、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