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时间:2019-05-13 01:2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品社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第一篇: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

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课,同时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笔者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有下面几个方面: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性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里教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

(2)、交互的动态讨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究,使课堂成为信息交流所。如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在从讲究营养、穿衣舒适简朴、锻炼身体的正面引导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使其交流互动,扩展认知范围,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行为,培养学生的辨析能

力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多样的情景表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取讲故事、听歌曲、情景朗读、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景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形式学生能充分参与、积极表现,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意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为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 希望县教研室对《品德与社会》也进行备课、听课、教研、反思。教育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异常关键,通过适当适量的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可见,弘扬人的实践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

第二篇:小学品社论文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的思考

石门中小

xiao尹 摘要:江总书记曾说过:“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最重要”。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教育要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关键字: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

品德与社会

现在的新课标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品德与社会》更使人耳目一新,它突出的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通过一年多的教学试验,我明白了《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是以儿童直接参与学习活动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但使学生在兴趣、愉快中潜移默化的学习知识、培养品质,也给教师注入了更多、更新的活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还未能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小学思想品德课,仍有些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甚至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背离的现象,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因为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但就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学校教育学生,同学之间的小磨擦应文明解决,以理服人,而有些家长则对子女讲,要以牙还牙,不能吃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直接影响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2)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行为的矛盾。思想品德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赤裸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他们在思想上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行为却有很大反差。如学生知道乘车要让座的道理,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有几名学生能真正做到让座的。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矛盾。这一问题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红灯停,绿灯行”。当小学生在路口碰到红灯时,他是听学校课堂上说的“停”呢?还是随人流“行”呢?不论是“停”还是“行”都对学生是一个疑问,“为什么学校里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上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 这些问题,有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的原因,也有学校生活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说到底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就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思考与对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提高其适应与创造生活能力,确立其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其健康人格为宗旨,通过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帮助,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真正使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优化其生活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构建起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生活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过程中,我针对我班学生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放心。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说:“我长大了,我学习了很多知识,我行的,你就让我做吧。” 有的说:“我长大了,我给爸爸、妈妈倒水。” 有的说:“我长大了,我给爷爷、奶奶捶背。”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让他们在旁边看着。”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 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再现生活情景,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儿童的眼光看社会,努力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多样化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学会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学会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走进生活,认识社会,健康成长。

学生平日里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感受可谓丰富多样,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学生的生活情景、生活场景,学生肯定会情趣盎然,再次得到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体验、感悟,进一步明确生活中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

(3)走进真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实践生活。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育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4)课堂教学,多角度地展开

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不同题材的主题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经过这些年教学的打磨,临沂市探索出以下两种较为有效的教学对策 :“历史与文化题材”教学策略和“地理与环境题材”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有关历史与文化题材的内容,都是以某一特定的“散点”事件出现的,选取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来以事带史、以人带史,折射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了解我国近代的屈辱史、抗争史以及人类的文明遗产,没有系统完整的历史事件发展脉络。对于历史知识教学,鲁洁教授认为:小学不应过于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不应教给学生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而应呈现给学生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蕴涵人类经验的历史要成为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让儿童通过对历史与文化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将部分地理题材的内容吸纳其中,地理题材仅涉及了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和区域地理内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小学品德教材中的地理应该是生活的地理,人文的地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依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最大限度地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问题探究式学习体验活动的过程。

题材不同,策略不同,教学的方法就有所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一周吃透教材,从德育资源库中搜集必用资料,并布置学生预习,引领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提出困惑,教师适当指导探究方法。课中老师根据策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基础上有所“感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或深化认识,提升情感进而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广阔的地理空间。

(4)触动学生幼小心灵,让良好品德引领生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因此,在上课前,我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可以这么说,活动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

教材是教学的素材,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材料,不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小学思品教材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老师在教学中要大胆地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及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添、改,充实教材,开放教材资源,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与资源,使教学内容与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教材资源,而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为“社会”进入课堂奠定基础。因为老师在实施课程的同时还担任着课程开发者的角色。新课程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通过生活学会生活,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让品德教学真正地突显出它的有效性。要想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就应该多想方法,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我坚信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是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三者密不可分。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

参考文献

【1】临沂市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 【3】网络文件

第三篇:学品社教学论文

学品社教学论文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正文】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满堂空洞的说教,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 凡此种种,教学偏于一隅,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4、教学评价不科学,应试教育氛围浓。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了哪些情感,获得了哪些知识,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现状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课,同时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笔者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有下面几个方面: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性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里教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

(2)、交互的动态讨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究,使课堂成为信息交流所。如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在从讲究营养、穿衣舒适简朴、锻炼身体的正面引导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使其交流互动,扩展认知范围,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行为,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多样的情景表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取讲故事、听歌曲、情景朗读、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景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很受学生欢迎。这种教学形式学生能充分参与、积极表现,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意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

以“孝敬父母”为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必将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走进小学。

第四篇:品社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动力之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需要,采用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品德与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校和学生家长,不怎么重视《品德与社会》课,只重视语文和数学课,这种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之对这些课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要让学生明白这门

课程的重要,并产生学习的兴趣,就要让品德课走近学生的生活,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教学,精心设计的导入都能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教书以来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激发兴趣 ;走近生活;现代化教学;设计导入

让品德课走近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教学时,我发现呆板,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走进生活 则能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感觉到《品德与社会》课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

1.1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走进残疾人》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让每个小组 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第一小组是用单手穿上外衣;第二小组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第三小组是把两个人的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第四小组是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第五小组是用手势向同一组的学生表达一件事,例如把铅笔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亲身感受, 通过活动让学生能充分认识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教育学生尊重而不歧视残疾人。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要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们的爱心。学生通过从体验生活实际的情况下来学习,这样,他们学习起来感觉很轻松,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对《品德与社会》课也很感兴趣。

1.2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各个民族》一课时,我先了解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后 ,引导全班同学一起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的习俗都是不同的,我问“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是苗族。”同学们你们真聪明,那么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苗族的大家庭里,我们有什么习俗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说“如哪家来客人了左邻右舍都会拿着自家酿制的米酒、自家腌制的庵鱼、庵肉来陪客人吃饭喝酒;”有的同学说“我们过年时很多人在一起踩芦笙,我们还过卯、二月

二、稻草节等。”;有的同学说“我们住的房子一般是吊脚楼”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是我们苗族的习俗,那么侗族呢?还有回族?其他族呢?我就用课件一一展示给学生们观看,因此,告诉学生,每个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习俗。由于这些事例是学生在生活中常遇见的,并经过亲身体验而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品德与社会》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趣味性。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有些内容理论性、系统性较强,要把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向学生讲清楚,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气氛,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尽量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生活中的垃圾》一课时,我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展示了我们学校垃圾池的垃圾图片,街上的垃圾图片,河边的垃圾图片,人们倒在路边的垃圾图片等。还从网上下载了垃圾对农田、对人体、对环境等的危害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材料,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生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也引起了他们的丰富想象,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了时代要求的信息,顺利地落实了教学目标,也激起他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2.2又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炎黄子孙的心愿》一课时,这是一个与孩子学习与生活不远的历史性话题,我把这一课制作成了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当年的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学生目睹了“游子回家”的急却心里,并播放了这首《七子之歌》给她们听,有效地激发了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了爱国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日益浓厚。

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利用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提高学习兴趣

每节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得好与否,直接会影响到该节课的整体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产生对这节课想学的欲望。在教学中怎样才会省力又高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灵活多变,看每节课的内容而定。

3.1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沿着江河走下来》一课时,我用歌曲《黄水谣》来导入新课,他们从歌曲中就可以知道黄河的相关信息,从中进一步引入了课堂话题,并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能更好的提高他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

3.2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战争,人类的灾难》一课时,我采用了谈话交流的形式:同学们,请说说你们心中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紧接着播放战争中的场景,通过对比,你认为战争是怎样的,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样,一节课就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营造了整堂课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不仅提高了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时应从走近学生的生活、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导入,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然而,只有我们教师善于培养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上的生动有趣,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才会随着我们的努力日增月加。只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相信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能稳步提高。

在浅谈本文的内容时,为了使教师们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我就从我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得到了这三种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兴趣。用这几种方法给学生上《品德与社会》课,其特点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结合实际,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更加有兴趣。

参考文献:

[1] 佚名.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009-5-26).教学论文网.[2] 高峡.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3] 王小宁.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2013-07-10).

第五篇:品社论文

让品生(品社)课堂沐浴生活的阳光

——“立足生活 自主实践 回归生活”的思考

寿阳县北大街小学 吴丽荣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品生(品社)课堂沐浴生活的阳光。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标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思品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标,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材。一节课的目标要有三个维度。即,第一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制定全面具体适宜的教学目标。

二、运用游戏教学 优化品生课堂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说课堂上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如何调动他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上品德与生活课呢?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后,天真浪漫,爱说好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新奇,但对游戏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是渴望而迷恋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我采取了游戏教学法,优化《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在运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安排游戏时间。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教学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

在一节课中,游戏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它将起到不同的作用。

1、课前游戏法

一年级上册在“我的一天”这个单元中,《和钟姐姐交朋友》这一课中,由于学生的年纪还少,很多都没有“时间”这个概念,更不知道时间的长短,所以,老师如果要求她们珍惜时间,她们比较难深刻理解时间的宝贵。所以我上课前,就安排了一个游戏一分钟比赛抄字,看学生在一分钟里谁抄的字最多。目的让学生体会一分钟的长短,更主要的是体会时间不等人,时间将在我们身边一秒一秒地过,抓得紧的人觉得有很多时间,抓不紧的人总觉得不够时间。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属于那一种。

学生非常有兴趣地投入游戏比赛中,从游戏中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抓紧我们身边的每一分每一秒。

利用游戏无意注意的特性引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并有利于化难为易,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课中游戏法。

《我很整洁》这一课,我把游戏安排在课中。在同学们都有了整洁的意识后,我教会了她们怎样变整洁的方法。如:仪表要整洁。我教会学生要穿整齐的校服进校;衣领要翻好;扣子要扣好;衣服要束进裤子里;穿干净的白布鞋等。如:书包要整洁。书包的学具要整洁,要分类放好教科书,练习本和学习用具等。教会方法后,我进行两个游戏“谁的仪表最整洁”和“谁的书包最整洁”。

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行为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活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课后游戏法。

《校园铃声》这一课,我选择了课后游戏法。这一课在讲授时,其实很多小朋友也知道上课铃响了,要赶快进课堂;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还有下课是应该做些什么等。但由于孩子上小学不久,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在玩的面前,他们把知道的要求都抛之于脑后。所以我在课后进行情境表演游戏法。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熟悉,而乐于参与的活动。学生在情境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生活认识,激发道德情感、训练良好行为。

(二)选择游戏内容。

我们每一节课所选择的游戏要为教学目标而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不能只为了孩子喜欢游戏而游戏。

在《欢天喜地过新年》这个单元里,我选的游戏都围绕“快乐新年”为主题。如:选“新年好”的歌进行击鼓传花;小组合作比赛做新年卡片;看谁说的新年祝福最好等。

在《看我多精神》一课中,我选择了“看谁坐得好”;“看谁站得直”;“我做动作,你来猜”等游戏。让学生了解解放军叔叔的精神风貌;分辨良好的姿势体现人的精神面貌。

(三)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前要做好准备,老师要向学生介绍清楚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学生按照规则游戏进行游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进行游戏小结。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对游戏情况做个小结,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提出希望,这样就不会有虎头蛇尾的感觉了。

三、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要实现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品德与生活课上,教师就要创设学生易于接受的、有兴趣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引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亲历事情的经过。在情境中得到进一步的生活体验,能给小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从而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生活感悟。当老师把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唤醒后,就要通过各种活动、教育形式等,把对孩子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一些社会角色,比如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人等角色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中换位思考,进一步去体验、鉴别、评价各种社会角色的善恶和美丑,让学生在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美丑中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知识和脑海中已有的品德表象联系起来,设身处地把自己设想成体验者,产生与体验者相一致的移情体验,从而领悟到其中的道理,使“理”顺情进入学生的心灵。我所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并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在学生中培养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道德风尚。可是,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是很难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特别是很难体会到他们的那种特殊心情,所以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课件出示一位盲人阿姨正要过马路。我先不急着提问题,而是让学生尝试。首先,让学生用毛巾蒙上双眼在教室里试着走一走,刚开始学生觉得很刺激很好玩,当每一个学生都体验过后,就不再乐了,他们在教室里东碰西撞过后,都说自己蒙上眼睛连路都不能走,什么事也干不了。接下来我有安排了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聋哑人,肢残人,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他们真正体验到残疾人的不容易。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时,有的学生说,盲人真的不容易,干什么都不方便;有的说,我以前还用小石头打过我们村的瞎子叔叔,现在想想,太不应该了;还有的学生说,以前看见有残疾的人我还去嘲笑他们,真是太不应该了!这时我趁机说,那你们以后遇到残疾人知道怎么做了吗?谁来帮帮这位阿姨呢?学生一番讨论之后,纷纷举起小手,他们表示以后不再歧视残疾人,会主动帮助残疾人。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老师所期待的结果。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学生初步学会换位思考,初步体验到别人的难处,意识到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是不道德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应该做的。并了解到社会上还有一群特殊的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同时通过与父母角色换位体验,不但打开了生活的话题,而且加深了亲情,懂得与人相处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学会关心他人。

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什么是学会生活呢?就是当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把自己的情与景结合,能够融入情境中学到教材的知识点后,还要能够将自己在情境之中体验到的情感,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有把学生放回到社会大课堂中去体验生活,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统一。再者,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当一节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结束时,并不是探求知识、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的停止,更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作为教师应该巧妙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向课外扩展延伸,让学生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践行,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真实感受,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保护牙齿结束时,为了让学生们坚持早晚刷牙,我设计了“护牙小卫士”的刷牙记录表,请家长监督记录,每刷一次就得一个“☆”,能做到三天早晚都刷牙的奖一朵小红花,能做到一周早晚刷牙的奖一个红苹果,能做到一个月早晚刷牙的就能得到“护牙小卫士”奖章。这样一个实践情境的创设,大大激励了学生道德行为的落实,也许他们是为了“护牙小卫士”奖章,但我相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逐渐养成好习惯的。正如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听到,我忘记了;我看到,我记住了;我动手,我理解了。”

实践证明,在这门融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为一体的综合型活动课程教学中,情境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它能引领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走进活动化的情境,感受活动的乐趣,激发学习动机,又能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其学习动机,达到教学优化的目的。我相信,只要是为教学服务的,适合学生需要的一切的情境活动都是好的活动,它必将引领孩子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生活。

四、有效利用学校环境资源,优化品德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堂教学要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但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些观点和规范比较抽象,教师要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注重让课堂活动回归生活、体现生活。品生课中有许多参观、体验活动,如果我们能善于利用校园环境来优化品生课堂,那么就能使品生课“活”起来、“动”起来,让教师教得轻松,更让学生上得愉快。

学校环境建设充分考虑育人的效果,校园的每一处环境都富于内涵,都是鲜活的德育素材。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学校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绿地、每一面墙壁、包括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教师要懂得让学校的每一份资源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在品生课中,让学生在这些鲜活的德育素材中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

总之,要使品生课上得更丰富有趣,有时得结合校园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安排教学,用最经济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环境对于激发和形成人的一些行为方式有很大影响,学校是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文化教育基地,每一处环境都起着以德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耳濡目染,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不是外设的或凌驾于人之上的,而是与人同为一体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从开始“云深不知处”,到今天“衣带渐宽终不悔”。品德与社会这门综合性的学科,让我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创造空间。从空洞呆板的说教,到学生心灵的放飞。从这门小学科窥探大世界,这一切源于新的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让我们用新的教育理念灵动课堂吧!让品生(品社)课堂沐浴生活的阳光。及时评价在品德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近段时间,我学习了学生发展性评价系统研究的相关理论,针对传统教育评价中评价目标与学生发展目标常常背离的现象,通过自己品德教学的实践研究,现在就如何让及时评价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谈一点看法。

一、及时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

问题之一是教师没有形成评价的自觉性,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有的教师只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很少深层地考虑评价对学生的促进和激励意义,也很少考虑科学的评价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激发作用。有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后,毫无限制地让学生轮流着回答,然后往往出现了“是”、“不是”、“对”、“错”、“非常好”、“你真棒”这类枯燥的评价局面,让评价完全流于形式,这种单调、乏味的评价毫无激励可言,更达不到评价所应有的效果。还有品德课常见的一些评价一些无关痛痒的语言:“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完整,声音也响亮。”“你还行,不过还需努力。争取回答得更出色。”没有针对性的盲目评价,根本不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问题之二课堂评价缺少及时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课堂及时评价给了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种想法被老师肯定后,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及时评价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会丧失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问题之三是品德课堂评价缺少科学性,内容狭窄,缺乏内涵和深度。现今的品德课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综合品德课上述的功能和特点,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科改革的需要了,需要探索出一套适合现今教学需要的及时评价的体系,才能时课堂评价起到真正的作用。

二、及时评价的策略

1、教师要形成自觉,力求评价语言的丰富性,要富有感染力。单

一、浮浅的评价语言不宜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学生感到你的虚情假意,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富有变化,要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某老师上《从一滴水说起》,老师就用一只实物苹果导入课题,说这只苹果就比作地球上的所有水资源,水资源分为淡水和咸水,人类可利用的是淡水资源部分,老师问同学们你希望淡水占整个地球水资源的多少呢?同学们一致认为一半比较好。于是老师切下一半,又切下了一半,当老师用刀把苹果切到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再也切不下去时,教室里一片惊讶声,同学们不停地在问:“老师,你怎么还切呀?”“老师,不能再切了!”此刻姚老师用凝重的语气说道:“没办法,我十分十分不想切,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现实就在眼前,我也下不了手,可不得不下手呀!”说到这老师轻轻切下一片薄薄的、小小的苹果皮,告诉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地球上目前仅剩的淡水资源,而属于我国的更是少的可怜。”顿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有些孩子的眼睛都湿了。老师来到其中一个同学身边,问他为什么流泪时,孩子动情地说:“太可怕了,没想过,从没想过水资源缺乏的严重性。”当老师课件展示一幅幅我们身边一些人为地浪费水资源的画面时,同学们义愤填膺地说,这些人太不象话,怎能如此浪费?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制止他们、告诉他们,要爱护水资源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命!节约水资源就得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2、评价要有激励性,要真诚。教师的评价要秉承激励性原则,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客观的有积极导向的肯定性评价,多用赞美、鼓励、肯定的话语,善用友好、真诚、激励的眼神和手势,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坦诚指出不足,提出希望。为了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一方面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说完。比如在学习《可爱的家乡》时,学生展示了自己了解到的自己家乡的特产(或者传说、景观、历史等),教师即通过学生的提议分别对他们的学习给予一星到五星的评价。当学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表述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

对问题回答不理想或答错的学生,更要小心呵护,要积极寻找他们在问题回答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要充分保护他们已经比较脆弱的自尊心,切不可对他们恶言相待,讽刺挖苦。比如在学生回答错误以后,有位老师这样说:“我佩服你!你有已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这样的评价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时也不会因为错误的回答而丧失信心。

当然对问题回答中的错误,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赞美,其实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也是无法接受的,教师要态度和善,语言亲切,非常诚恳地帮助他们,善意地指出他们思考或回答中的不足,为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和问题回答中树立自信,激活思维,学会交流,获得真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情感,能在课堂上被充分地尊重,尽情地流露;注意设计自由、开放的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认知状态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注意通过有实践意义的导行活动,促进发展性目标的达成。这是评价作用最大化的的前提。品德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体现了发展性评价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状态的理念,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者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状态、交往状态、并进行及时地引导,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导向功能。

下载小学品社教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品社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内容摘要】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 生活中体验,在体......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记得余文森老师......

    大坊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 生命的活力 内容摘要: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学生的......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东德归小学 崔新静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厨都小学郭永花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我们对小学品社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

    小学品社论文浅谈小学《品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品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赵官镇中心小学曹爱丽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我们简称“品社”,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执教者:温建平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记......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一

    小学品社教学反思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