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精选)

时间:2019-05-12 12:1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精选)》。

第一篇: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精选)

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2009-12-17 09:08:27 作者:佚名 来源:百度空间 浏览次数:652 网友评论 0 条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家庭自身的迫切愿望,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是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的大事。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家庭自身的迫切愿望,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是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的大事。

家庭教育的根基在家庭,关键在家长。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教育的引路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学校、社会所不能代替的,它侧重于道德教育,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这种教育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来实施的。家长是孩子的教师,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的加强和发展。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并构成教育的有机整体,是人们实现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减少和抵制社会的消极影响,使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孩子会步入歧途。家长是家庭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真正重视家庭教育,才能搞好家庭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初中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思维快速的变动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孩子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关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初中的孩子,离成人成才的日子越来越近,家长们常常在心里描绘着孩子的未来,“我的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明天的社会需要搞好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它是培养青少年成才的重要一环。

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行为由于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心理活动,行为的自觉性有所增强,自主意识逐步发展,但愿望与能力存在矛盾。渴望独立,又难独立;想成为一个大人,但社会还把他当成孩子看待,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与成人产生对立情绪,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或对抗起来。难以预料的行为接踵而至,家长叫苦不迭,防不胜防。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监视、庇护,摆脱家庭的约束,总想独立地处理自己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事,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愿意向父母倾吐心声,拉大了和家长心理之间的“代沟”。初中生随着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学习内容的逐步复杂高深,其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得到长足的变化和发展,但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看问题片面化、表面化、绝对化、或轻信一切或怀疑一切,或固执己见或无原则争论等现象也是不可避免。

如果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孩子的道德水准、学习成绩就会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种种劣迹。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小学时各方面表现很好,但到了初中后就突然垮下来,判若两人?家长大惑不解,有的家长就把原因归结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这是很不公正的。事实上,除了孩子自身原因外,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往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

中学是人生知识基础的奠定时期,而初中又是整个中学的奠基阶段。在课堂上,初中生比小学生学习的门类多,而且每一门学科的内容逐渐趋于专业化,并接近科学体系。小学自然学科只讲自然常识,在初中则分成生物、物理、化学等,数学科也逐渐向多分支发展,分为几何、代数等。他们面临的学科常识性知识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在学习方法上,由于小学的学习内容多为常识,要求记忆的多,理解的少,故死记硬背成为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中学则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初中阶段,对于初中生学习来说,也最容易产生分化。但其潜力大,可塑性强,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阶段。我们在教育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时孩子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和能力,我们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指导。

德为才之师,才为德之资。初中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单纯的知识教育是无法实现这种目标的。重智轻德,重学习成绩,轻品德教育的趋向和教育方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教育孩子怎样做人,首先要注重德育,从而推动中学生智能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孩子要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法纪的教育。

初中阶段是德育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要较多地考虑孩子的衣食住行,对孩子娇惯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一味迁就,甚至用金钱、物质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小使孩子陷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产生羡慕向往追求高消费的思想,使孩子丧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良好品德和立志成才的崇高志向。家长要优先考虑孩子读书、成长所需,重视精神生活条件。要教育孩子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和意识,为孩子将家庭的文化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物质生活宁肯放慢一点,重视和加大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品德,培养孩子宽容、和悦的大家风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去处理、去完成,使孩子领略成功的喜悦,增强精神享受,丰富精神生活。这才是对孩子的最深切的爱护,最明智的安排,这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家长。

初中阶段也是智育的关键时期,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规范,往往受益一生。家长应正确关心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再次,初中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除合理搭配营养外,加强体育锻炼,多让孩子进行户外的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总之德、智、体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你的孩子才能智力强、素质高、身体壮。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行动,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由家庭教育的特点可知,子女的性格、思想、生活等父母都非常熟悉,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才容易奏效。家长不能忽视和放松对子女的教育,片面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把子女送进学校,就不闻不问,认为有学校、有老师教育就行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子女是难以成才的。

老师对孩子的意见,家长要正确对待。为了教育好学生,老师会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要积极配合、互通信息、共同教育。不要对老师反映的情况置若罔闻,或持怀疑态度。也不要喜欢报喜不报忧,对子女的缺点袒护、包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表面上看是维护孩子的声誉,实则是姑息纵容。我们家长“恨铁不成钢”,一听说子女表现不好就火冒三丈,对孩子严加斥责或拳棒相加。这样只能加深老师、家长、孩子之间的矛盾,适得其反,更加影响教育效果。

老师对孩子的意见,家长要正确对待。学校教育是从德、智、体多方面相结合的,家长如果在家另搞一套,孩子就无所适从。家长如果重智育,把孩子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孩子就成了学习的奴隶。家长如果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如怎样发横财,怎样享受人生,夸大社会阴暗面等等,孩子就把学校的正面教育抵消得一干二净。也不要以家庭教师代替家庭教育,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家庭教师,这是一种家庭教育错位现象。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家庭教育要以爱为基础,多一些激励。家庭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以情感为基础,其核心是一个“爱”字,爱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孩子的积极性往往反映出家长的积极性,成才的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激励下成长起来的。相反,家长如果对孩子采取压制、甚至歧视态度,往往会扼杀了孩子的聪明才智。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爱孩子的家长,才会认真考虑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使孩子懂得爱,学会爱,自觉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教育。家长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还需要有爱的艺术,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

孩子进入初中后,活动能力迅速增强,视野日益开阔,观察辨别能力不断提高。父母不再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其形象在他们心目中也不再那么高大,对父母自身素质、修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小节,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用自己谦虚、诚恳、豁达、天朗的性格去感染子女,用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自主、自强的毅力去熏陶子女,用自己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去激励子女,使孩子感到:我的父母是最棒的。总之,家长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力争成为孩子的楷模。这样不仅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更能产生实效。

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面对着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困难而艰辛的,但也富有乐趣和慰藉。初中生的家庭教育作为整个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如此。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世界的未来,要使我们的祖国早日繁荣昌盛,就要有一批层出不穷健康成长的新一代。如果我们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能不失时机地给予帮助引导,那么,我们就会拥有一代代茁壮成长的接班人。明天的社会更美好,孩子是明天的人才,为了使孩子在未来有美好的前途,我们要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切切实实加强对初中孩子的家庭教育

《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热 ★★★ 【字体: 】

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

“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郭成志创意法教育全国推广之路!734 更新时间:2009-04-3 “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中学德育课题组 点击数:

我校《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课题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班主任专业化与现代班集体建设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w(2006)04)的子课题。自2007年12月13日正式开题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了确保卓有成效地将课题研究工作引进深入,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选题依据

亲子教育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要了解什么是亲子教育,亲子首先应明确什么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的,以孩子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爱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使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亲子教育不同与一般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和儿童教育,它是 一种特殊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教育模式,更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的互动,不但能促进孩子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也能促使父母自身的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之一,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此期间,孩子与父母的交往常表现出疏远与冲突,是孩子依恋与独立两种倾向暂时冲突和对立的阶段。国外有学者称这时期为“亲子关系的危机期”。然而,作为这些孩子的年轻父母,正处于创业阶段,大多数是上班族,工作、学习、家务、社会活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跟孩子沟通、去关心孩子,同时也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从而使亲子之间产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隔膜,慢慢地孩子会疏远父母,长期下去,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影响到他的健康成长,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至关重要,它的独特功能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情感是维系一切的桥梁”,亲子关系是否融洽,亲子沟通是否顺利,是家庭教育成败最重要的因素;而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纽带的作用。如何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促使他们有效地沟通亲子关系,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亲子沟通理念的有效实践是我们的重要研究问题。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虽然亲子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但有关亲子教育的书刊、音像资料很多,还有各种亲子教育讲座、亲子教育咨询热线和网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一些社区还有专门的亲子教育辅导员深入千家万户作指导。近几年,各种各样的亲子教育机构如亲子教育研究所、亲子俱乐部、早教中心、亲子园等等也在各大中城市建立起来,所有这些都可以促使父母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并帮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以更积极、主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互动,既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增进亲情,更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目前国内外开展的亲子教育活动较多,但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还没有。我校率先开展此项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一定价值的成果。

亲子教育,通过“亲子”两字突出了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由此突破了家庭教育中的许多传统认识。

初中生与家长、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对培养初中生健全的人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优化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益。

三、人员分工调整

单位负责人:郑群心(校长 中学一级教师)

课题主持人:郑群心(校长 中学一级教师)

基地负责人:杨东生(政教副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小组成员:罗 海(政教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王望明(教导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谢攀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

刘小平(级长、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何文雅(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李智山(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张翠青(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敬 兰(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钟 响(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黎鸿洲(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吴桂香(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游帼雯(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肖梦伦(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罗小珍(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陈晓华(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陈兆玉(班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

四、方法与步骤:

(一)07-08学年,我校进行的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课题开展的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是主要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研究。进行问卷调查的步骤主要是:明确调查目的(从目的出发,估计可能的阻碍因素和要注意的相关问题)→确定问卷内容(个人基本资料、态度问题、行为问题)→编制问卷(拟定问卷题目、问卷题目数量控制、回答问卷时间控制)→问卷的试用与修改→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教育实验研究法

3.行动研究方法:反思为主

4.访谈法,包括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与学生谈话,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具体步骤如下:

初一:亲子关系的调查与诊断(启动阶段)

1.举办新生快乐成长活动营活动(2008年8月21-22日)。

2.召开全体新生家长会(分四批,分别在8月30日晚上、31日上午、下午、晚上)。

3.发放调查问卷(家长卷和学生卷)并统计(9月4日发放问卷—9月19日回收统计完毕)。

4.组织新生去国防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9月22—27日)。

5.以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安排了十节全校性的主题班会公开课,其中游帼雯老师代表学校参加镇比赛获二等奖、李智山、游帼雯和徐爱红老师的主题班会教案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大赛方案评选获一等奖,吴桂香老师获二等奖并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大赛录像课评选获一等奖)。

6.母亲节征文活动----给妈妈写一封信。

7.每周在家做适当的家务,记录在周记中并请家长作评价。

8.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及征文比赛评比活动。

9.家访。

初二:亲子关系的调适(体验阶段)

1.调查。

2.家长会(结合实际分三次召开有针对性的家长会)。

3.主题班会《和父母如何相处》、《学会感恩》。

4父亲节的契机。)

.举办“亲子亲情心连心”大型活动(在5月—6月份,把握母亲节、.活动反馈表。.给父母的一封信征文评比活动。.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及征文比赛评比活动。.家访。初三:亲子关系的跟踪和反馈(阶段性成果检查)。.调查,谈心。.家访。

3.家长会。

4.初三学生理想前途教育。

1论付诸于实践的 系列活动。如

.专家讲座(应考心理调适),心理辅导。

五、研究的过程

(一)、教师方面 .不间断分批组织老师外出学习,强化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创造把理平台,促进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一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一(1)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演讲(2)“学陶行知风范 做新时代教师”师德演讲

(3)组织6人参加全国班主任技能大赛

(4)组织23位班主任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高级班主任研修提高班”学习

(5)每月一次的班主任研讨会,进行典型教育案例分析

(6)先后三次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观看由教育名家魏书生、李镇西、任小艾老师的有关讲座光碟。

(二)、学生方面

1.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年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按时填写上报《课题研究报表》。也要求全校班主任、辅导员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

2.对学生家庭进行情况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先后两次开展问卷调查。(一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另一次是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态度及是否家庭和睦等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有心事向谁说、喜欢什么、反感什么等),并建立学生家庭档案。

3.召开全体新生家长会(结合实际分三次召开有针对性的家长会)以及通过家访、电访、面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九月份组织新生去国防教育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独立的能力。此外,通过要求学生每周在家做适当的家务,记录在周记中并请家长作评价以及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及征文比赛评比活动,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4.召开以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和父母如何相处》、《学会感恩》、《感悟亲情》等,在5月—6月份,把握母亲节、父亲节的契机,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征文评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5.举办“亲子亲情心连心”大型活动。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我们邀请了初二级全体家长及同学,于2007年12月9日和16日在本校举行了题为“亲子亲情心连心”大型活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培训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毕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博士焦健,以及全国教育部中央教育研究所《班主任专业化及现代班级建设》的实践基地学校的相关研究员、专家领导和教师及我市内外区、镇的人员应邀出席。

各班首先在总导师的组织下跳兔子舞热身。接着,由课题组主持人周海华副校长致欢迎辞,活动正式开始。各班发表班呼,全校家长、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齐做手语操《感恩的心》。然后,各班分班进行主题游戏:地球旋风、同舟共济、沿途有你,一下把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在各游戏后分小组讨论,分享感受,最后大组分享。

各班活动结束后,“真情告白”环节以《父母篇》、《孩子篇》、《教师篇》等三个篇章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让孩子和家长在无声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体验亲子之间从来没有被觉察的爱与被爱。家长和孩子深受感动,流下了真挚的泪水,踊跃上台分享活动感受。

最后,家长和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给予本次活动高度的评价,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此次活动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下来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的事宜,最后还合影留念。

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受教育深,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孩子是这样的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

6.开展个案追踪活动。每班确定“结对子”的帮辅对象,每个课题组成员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家庭),辅导学习,组织活动(如节日祝贺,祝贺生日,“我能行”主题队会,排忧解难等活动),形式多样。为了帮助结对的学生家庭转变,课题老师不厌其烦同他们谈心,耐心疏导;不辞劳苦的家访,做家长的工作。针对学生成绩差,帮辅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全组成员和帮辅对象谈心达 次,家访 次,开展调查 次。

7.勤写论文。课题组成员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写下了课题研究的论文并获多项荣誉。

六、研究的结果

(一)改善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融洽、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亲子教育精神下的新儿童观认为,儿童有其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这种精神生活;儿童还具有其形之于外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人应注意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这次亲子亲情关系研究证明,儿童对于父母而言是平等的个体,这体现在亲子教育精神中就是,亲子教育的过程强调父母与儿童的互动成长;亲子教育主张打破旧式教育中父母的权威管教为主,而代之以父母的关注发展和引导为主; 教育方式也由一味训斥转为参与交往中给予子女以关怀、发展和教育,为儿童人格完美奠定基础。只要成人不压抑儿童,不掩盖和扭曲儿童所生活的环境,正确地引导儿童认识社会生活的各种角色,并引导儿童在各种角色平衡中体察其角色情感,儿童的心智就能在社会生活的土壤中开出属于他自己的花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孩子体验某种情感,这是教育工作中最困难的事。” 亲子教育培养孩子的重大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亲子互动游戏和儿童共享情感体验,促进亲子沟通,以满足儿童内在的精神发展需求。

亲子教育精神下的新儿童观认为,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给成人以启示,成人应当向儿童学习,学习孩子对生活的探究精神,学习孩子善于发现、积极思考的美好品质。亲子教育强调父母通过自我教育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

展。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也提出,儿童教育的重心应由儿童本身移向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关键人身上。因此,在亲子教育精神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能力。亲子教育应该注重的不仅是把人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而且是立足于把人塑造成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并对人的价值与生命意义有最深刻的认同。作为父母,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感触:每当孩子让我们着急的时候,我们总是叹着气想:孩子小的时候多乖,长大了怎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脾气越来越大,和父母说的话越来越少,许多的东西都锁起来„„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很正常的。可是许多父母在面对这些变化时,还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没有做到主动地和他们接触和沟通,也就不能正确地对待孩子的种种变化。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希望与寄托。所以,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迷茫时,我们就应积极地进行点拨;当他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就应给予贴心的安慰和鼓励。即使他们不小心走了弯路,我们也要尽力把他拉回来。因为,抱怨、放弃和无休止的责备,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二)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去关爱、理解父母,学会对自己负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学校、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缺乏对孩子人格的正确引导教育,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得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他们的心里,分数才是自己唯一的追求,而对于有恩于自己的父母、师长,他们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孩子不懂得感恩,变得冷漠与自私,是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文化长久缺失造成的,我们现在所缺失的正是感恩文化,只有让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及周围的人心存感激,他才能幸福愉快,才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从而走出大写的人生之路。作为学校,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明白亲情的流失与亲情教育的失位与学生的感恩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作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感恩意识的培养。通过这次亲子亲情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养育了他们,给

了他们优越生活,给他们创造了受教育的条件,在他们的身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使他们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对自己的关爱,引导他们学会了感恩。

通过这次亲子亲情活动,学校从以下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

1.作亲情观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每天早晨的催床,自己生病时的呵护,自己失败时的鼓励等无不体现父母的爱。父母饱经风霜的脸,日益增多的白发,渐变粗糙的双手,不再挺拔的身躯,无不是为子女付出的见证。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并要求记下来或写感受。这将会使学生体会到亲人乃至人间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2.作亲情沟通。父母与子女产生代沟,很大程度上是两者缺少沟通,有目的地让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工作情况,父母的爱好等。了解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所做的事,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良苦用心。

3.作亲情体验。子女不理解父母,是因为孩子根本不了解父母到底为子女付出了多少,让学生抽机会和父母互换角色,如:最近我校就组织大家进行一次 “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安排,使学生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使其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4.作亲情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孩子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可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点滴回报。如:在父母下班回家时帮他们拿鞋子,倒杯热气腾腾的茶;在他们累时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大人在烧菜时,及时地送上碗碟等。另外,让学生明白,取得优异成绩是给父母最好的回报。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缺乏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导致亲情的走样或变异,因此学校的亲情教育应该和家庭教育配合起来,争取家长的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另外,对学校布置的亲情作业,教师要

与家长及时联系,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家长的满意程度,从而使亲情教育落到实处。

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因为亲情是伟大的,因此让学生感恩亲情。同时也感恩老师的用心栽培,亲子亲情活动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己多方面才能的舞台;亲情教育更让他们懂得尊孝礼仪。启发他们中秋节时写了那份“抵万金”的家书,向父母献一份问候,道一声感谢。

家庭——学校互动教育,这次活动在家长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家长们走上讲台侃侃而谈,谈他们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谈他们的工作经验,谈他们如何与陌生人相处,谈他们对学校前程的期望与信心,谈他们对老师的理解„„他们将无价之宝授予我们,将燃烧得无比灿烂的火炬传给我们。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接受这一切,听他们的一席话,远胜于读十年书,受益匪浅。我们怀着细腻的心感受着一切,感受亲情的无私与毫无保留。充满睿智的家长,在我们心中他们的形象是如此的伟岸。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发现,他们渴望理解我们,也渴望被我们理解。其实大家可以成为知己。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何为亲情。

(三)改善了师生关系,优化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心态、家长观念的改变,亲子关系的改善,从而也改变了师生之间过去那种对立的情绪。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了,成绩也大大提高。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

教学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 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努力教, 学生乐意学的两个程极性。为此, 就要坚持尊师爱生和教学相长的原则。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质量。因为,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 学生尊敬理解教师, 在此基础上, 师生间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都是与师生间的友好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相联系的。所以, 师生间亲密融洽的积极思想情感,不但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反之, 疏远冷漠的消极思想情感, 就

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实践证明, 在良好师生关系条件下, 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信息,就特别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教师也会由于学生的刻苦学习, 而更加促使其勤奋地从事教学工作。因此,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

学校工作要坚定地贯彻德育为首的指导原则。“ 百年树人德为本”。其根本目的是要解决育人的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面使他们学会如何做人的问题。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效地实施这一工程, 就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因为, 古人云“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观念的树立, 健康心理的培养, 行为规范的养成, 都是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只有这样, 青少年学生才能自觉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从而逐步促使其身心全面发展, 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否则, 德育工作是很难奏效的。事实证明,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催化剂, 也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保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由此可见, 素质教育就是基础教育, 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莫基工程。因此,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决策。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关劳全面发展, 提高其自学、自理、自强、自律、自立能力。具体地说, 就是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就对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 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整体改革,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既重视学生智力品质的发展, 又注重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实践证明,上述这些方面

的真正落实, 都是由良好师生关系来保证的。所以,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保证。

总之,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体会到与家长友善沟通的重要性,它不仅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方向性,同时,也在工作中与学生、家长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只要教师以诚相待一切,用师爱对待学生的不足,家长用真爱对待子女,那么我相信,“感情”之花定会竞相开放,以这种特定的“双爱”为基础,就能筑起一座亲情之桥,在这座感情之桥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七、结论

1.转变了家长教育观念,改善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去关爱、理解父母,学会对自己负责。

3.改善了师生关系,优化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对上级的意见或建议

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我们深深感觉到亲子亲情教育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个案跟进老师们不厌其烦地进行家访,苦口婆心谈心,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成效不大,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初中生反复性大,往往初见成效,又打回原形。让人容易产生徒劳的错觉。特别是在节假日、寒暑两假期更甚。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我们的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早日长成栋梁之才,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出一份力。

九、体会

我们在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学生不知道亲情是什么感情,亲情有哪些内容,初中生亲情淡化现象严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涉世不深的孩子们不

知不觉养成了淡漠、冷酷甚至是残忍的心病。从我校对1600多名学生和家长的调查中,发现有近7成学生与家长交流沟通困难,6成多的学生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感觉与孩子存在“距离”与“隔膜”,甚至根本无法沟通。

我们在初中生亲子亲情教育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 注重亲情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加强亲情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重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及教育,学生逐渐能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态平衡,能珍惜生命、珍惜亲情、关心他人,施爱于社会,奉献于大众,能与父母和谐相处,促使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亲情观,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校亲情教育的不断完善,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坚定了我们研究的步伐和方向。

第二篇:初中生家庭教育

浅谈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方法

六安九中荣 磊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气氛与孩子的态度、情感和个性特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的形成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遗传,一个是环境。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父母集中了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从遗传方面来说,父母知道夫妻双方个性上的不足,在培养孩子时应努力加以矫正;从环境的角度讲,父母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在家庭里给孩子的积极行为以奖赏,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朝着家长和社会希望的方向健康成长。孩子上中学以后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内心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家长必须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上中学以后,孩子们不再象小学时那样遵从老师和父母的指示,天真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他们开始意识到,以往自己的许多观念并不是自己的,而是从师长那里得来的。于是,他们开始探索真正的自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孩子很想独立,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再和家长一起活动。但是他们很清楚,自己还不能完全独立,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还缺乏独立于社会的资本和经验。所以,在他们自我意识中存在着矛盾。

2、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对于自己未来和关于人生的美好理想,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也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较大差异,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产生了矛盾。有时候,孩子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往往是父母教育方式的结果。父母极力让孩子看到生活的积极面,把消极面掩盖起来,一旦孩子自己发现,便处于困惑之中。有些父母本身存在着追求完美的倾向,凡事有绝对化的要求,这也导致孩子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加剧。

3、沟通和封闭的矛盾

青春少年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思想、沟通内心体验,排遣日益增长的孤独感。从青春期开始,孩子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他们既充满了各种幻想和憧憬,又会萌发许多孤独和感伤,并且有自我封闭的倾向。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渴望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桌柜,可以存放自己的日记本、信件像册等“私人物品”,不喜欢别人特别是父母向自己问这问那,不愿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父母为了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有时对孩子的私人物品发生兴趣,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此时,父母与孩子的“代沟”表现比较明显,这种现象其实是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识的矛盾之一。家长应该平等地与孩子讨论问题,以教训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家长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二、积极互动的亲子关系

1、身教重于言教

所谓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每个作家长的人都应该明白,当我们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时,应该注意到我们自己是否正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些道理。父母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所谓家庭气氛是指家人相处时的关系、家庭与人交往的方式、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研究报告指出,家庭气氛与子女的适应状况有很大关系。在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比较开朗乐观、积极自信,人际关系比较好,适应能力比较强;相反,在一个冷漠敌视和压抑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子女,往往在性格上容易退缩,缺乏安全感;有的则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搞不好人际关系,不易产生积极进取的愿望。

2、尊重孩子的人格

俗话说:“心态决定人生,性格决定命运。”可见,性格在人的一生中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认识到性格虽具有稳定性,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家长需要学会运用移位思考法,即面对同一问题,不停到寻找新的视野、角度进行分析,学会辨证的看问题。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中,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建立崭新的人际关系。这样能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培养大公无私、宽容忍让、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优秀品质。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力,使在处事中能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干事能持之以恒;能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自觉地对一些行为与认识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自我控制。使自己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3、给他们交往的空间

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希望能有人倾听自己的话。这种需求较少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而同龄人的思想水平接近,对事物的看法有有更多的共同点,容易沟通、更可信赖。同龄朋友可以帮助青少年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可以帮助青少年肯定自我的价值,和朋友交往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另外,青少年正在学习适应社会,与朋友交往是他们学习人际关系能力的开始,进一步发展独立的人格。做家长的还应该告诉他们朋友交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明辨是非,选择好朋友交往。要让孩子懂得,不是每个人都是可以做朋友的。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发现自己交了坏朋友,就要拿出决心和勇气,坚决离开他们。其次,和朋友相处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短处,朋友之间要取长补短。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帮助别人改进不足。嘲笑朋友的缺点是最伤感情的。另外,朋友之间要保持独立性,才能建立对等的朋友关系。有的孩子形影不离、不分彼此,久而久之,只能给双方带来心理负担。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帮助我们的孩子坚定地迈好人生的每一步,学校重任在肩,家长责无旁贷,社会义不容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群策群力,为我们的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营造出一片更加健康成长的蓝天。

第三篇: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有一阵子,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每次作业几乎都是a+,为了鼓励他,我们不仅赞扬了他,还买了很多他喜欢吃的、玩的、穿的,甚至还满足了他提出稍过分的要求。结果期中考试令人很不满意。通过这件事,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该赞扬的还是要赞扬,但决不过分。

有一回我们无意发现他的作业本上有很多b,当时我很气愤,但我冷静一想,先别急躁,以免刺伤他的自尊心,效果相反。于是我很平静地问他:“你的作业哪来那么多的b呀,是不是又马马虎虎地做作业?”他作了一些解释,尽管他的解释明显有点牵强,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他知道自己是错误的,稍带点指责也就算了,关键看他本人怎样认识。我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注重态度和过程最后必然会有好的成绩。

可能有人认为我对孩子的要求太松,其实不然,关键时该严厉的还得严厉。有一次我打听到他们课外补习班连续三次被取消了,他却撒谎说去上课,其实是打球去了。这次我毫不客气,回家后我大发脾气,恶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打球并不是坏事,主要针对他的撒谎方式。他很少见我发脾气,因此觉得自己的错误可能犯得很大,有点害怕,我抓住这个机会,跟他谈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他自然而然地都听进去了,达那以后再也没发现他犯类似的错误了。

总之,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他进行教育,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

四、寻找出路

提前给孩子指出将来的去向也会对孩子有一定帮助,让孩子有一个奋斗目标,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方面我为孩子作了很大的努力。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前面已经介绍过,孩子在音乐方面有特殊的天赋,因此必须把道理跟他说清楚,干别的事恐怕不是你的所长,你会失败的。比方说你爱好体育,这我不反对,但当你打算从事体育职业时,会有什么结果你自己非常清楚。孩子也有自知之明,一提到此事他从不反驳,他深知大人指出的道路是正确的,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只是怎样落实到行动上而已。

与普通的孩子相比起来,我的孩子每天要多做很多事情。利用每天中午、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练钢琴、练打击乐、学识谱、练视唱、听音、记谱等等。虽说他感觉到压太大,有时显得很被动,但没有找任何理由要求放松一点。其实我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严厉依然挂在嘴边。最后只能在周末的两天中适当作一点调剂,带他参加一点他所喜爱的活动,这样他也不会感到那么乏味了。

近两年来,孩子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掌握了一定的一技之长,这是用他的勤奋换来的一技之长。换句话说,他是用现在的痛苦去换取将来的幸福,这个道理他早已明白。他曾经对别的孩子说:你现在少玩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多玩。他这种意识的形成,家长肯定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因此大人的行为确实会给子女造成极大影响。由此可见:教育与培养是我们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切记不要溺爱孩子,因为你的溺爱使他更喜欢发脾气,这样的孩子以后走上社会会吃亏的!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国际拓展官网

第四篇:初中生家庭教育论文

初中生家庭教育论文

初中生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对家庭教育,许多家长问:有什么好办法?有什么灵丹妙药?

没有灵丹妙药。每个家庭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对这个家庭、这个孩子成功的具体做法,换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不一定就有效。但可以有一些相同的原则。

原则一:父母要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子女。‛家庭教育对每一个人‚德、智、体‛的发展都起着奠基作用,特别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塑型的作用。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是家长的翻版。‛家庭教育的实质是家长的自我教育。教育孩子的根本在于教育自己。要想孩子成功,自己必须优秀!家长为了教育好孩子,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校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做一个适应时代的智慧型家长。

原则二: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交朋友

心理学家发现,10至20岁之间是代际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初中生正处在这一时期,刚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自我意识‛的强化:渴望独立又屡屡失败,常以苛刻甚至挑衅的目光审视父母和社会。《教育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的文章。文章写道:‚日前,常州市妇联对有读书郎的700户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发人深省:54.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的竟是‘家长’。80%以上的家长

则表示‘为父母是从、听话的才是好孩子’。现实生活中,初中生离家出走,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事时有发生。

可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初中生家长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如何与孩子处好关系,和孩子交朋友,就家长而言,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了解孩子,尊重、信任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宽容孩子的过错等。

原则三:让孩子快乐学习。对子女的学业要求,要实事求是,只要子女尽了努力,就决不能再苛求,还要学会为子女减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适应目前这种学校教育的。有些孩子尽了努力,可是成绩还不理想,家长要学会为孩子化解烦恼、分担压力。西方人说,压跨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总是给孩子施加压力,好了还要再好,一次考试就要达到什么什么名次,这些都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可能把孩子逼上危险的方向。

家长应该懂得并记住,子女的身心健康、个性开朗豁达,比学业成绩重要得多。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有在父母慈爱而不宠爱、多帮助少施压、多引导少管制、多鼓励少批评、多宽容不苛责的家庭环境中,子女才能逐步发展健康的个性。

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第五篇:《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

《初中生家庭教育指导》

各位家长: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孩子却越来越不爱学习。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可是,当孩子真的长大了,我们做家长的却往往束手无策,尤其是面对着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树立怎样的态度?今天我们将从“一个中心、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家庭;人的第一学校

一、家庭教育是家长的基本职能

我国有三亿多个家庭,六亿多个父母,这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教师队伍”。如何让孩子这粒种子在家庭的土壤里健康成长,如何履行社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承担起缔造未来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为人父母者必须深思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教育者。尽管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等会有所不同,但对子女都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由于家庭固有的血缘、伦理道德、感情上的内在联系,使我们的家长在担任教育者时,在许多方面有着学校教师无法超越或替代的优势。正因为如此,我们家长必须清楚意识到:家庭教育是我们家长的基本职能。

二、父母——孩子的第一老师、亲密的朋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由于家庭是由婚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构成的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最基本的单位,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与孩子朝夕相处,感情相依,子女在父母的关怀和爱抚下成长。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志趣、爱好、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都对子女产生极深刻的影响。子女和家长的血缘关系和子女对家长生活上的依赖关系必然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强烈的依恋感和信任感。家庭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处世态度、和谐程度,教育思想 1

对子女的成长过程,具备特有的感召力。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情在教育中极具感化激励作用。一般子女最乐意听父母的话。

孩子的精神、品格和气质往往是父母精神的写照。父母自身的事业心、责任感、会感染到子女的身上。家长和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使彼此情感亲切真挚。而情感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感召力。所以,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的融洽,父母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的真挚情感会强烈地影响孩子。

家庭是孕育孩子的摇篮。孩子在青少年阶段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会在整个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孩子从出生、成长到走上社会,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里,受到父母多方面的影响。父母与子女有更频繁的个别交往机会。教师了解学生偏重于某一阶段,而家长对孩子每个阶段都了解得比较清楚。孩子在家庭中往往由于对父母的亲昵而显得随便,这使他们的弱点与不足之处随时都会在家里表现出来。如有的孩子贪玩、偏食、怕吃苦,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喜欢“戴高帽子”等。因此父母在进行教育时,针对性就强,且有连续性。另外,家长能对子女进行面对面的、个别的、随时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教什么,缺什么教什么,有条件就某个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如走亲访友时进行礼节性教育;看戏看电影时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外出旅游、参观甚至逛马路商店时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与各种知识教育;在家读书、看电视进行学习目的性和用眼卫生教育等等。又由于家庭教育是分散在各家各户,由家长亲自实施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内容与方法上的灵活性。

正由于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备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性,又由于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就决定了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同时也告诉我们家长,要当好孩子的第一老师,必须首先把孩子作为亲密朋友来对待,否则老师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飞跃,孩子的身体发育进入第二个高峰期。在心理上,出现成人感,独立性也增强。他们开始讨厌老师、父母对他过多的照顾和过细的要求,有时甚至会产生反感。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

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主要求。当然这不等于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而是对孩子的积极要求要支持。我们要保证对孩子物力和精力上的投资。如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全家人一起出

去玩。对孩子的提问,尽可能答复。对孩子一些必要的购买要求应满足,尤其是在学习、生活上的必需品。对办不到的事要合情合理的解释,切不可简单粗暴,生硬地拒绝孩子的要求。

其次,对孩子的自立要求要给予具体指导。例如,现在的初中生往往对生日很重视,凡有一位好友过生日,他们就想送上一份礼物。送什么呢?这时往往需要父母给予具体指导。父母应告诉孩子,对于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孩子来说,生日庆祝,不应过高地追求物质,而应以祝贺生日者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主。当然买一支钢笔或一本日记本赠给生日者也是很好的。

要当好孩子的朋友,首先体现在评价自己孩子时,应该实事求是,既不过分乐观,又不悲观失望。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孩子,既要看到孩子的才华和能力,又要承认孩子的不足和缺点。当孩子成功时,父母要为之庆贺、勉励;当孩子失败时,父母要真诚宽慰、激励。对孩子的长处,父母要赞扬、肯定;对孩子的过错,父母要批评帮助。特别是对失足的孩子,父母要冷静、理智。要认真思考孩子的明天,思考对社会的责任,要给孩子更多的爱,鼓励他重新做人。要帮助孩子分析失足的原因,提高孩子的认识,增强道德修养。要坦诚地检讨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缺点和失误,用自己的精神、行为去感染孩子,增强孩子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

三、家庭教育对人生的巨大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不毕业的学校。家庭对下一代的个性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方面教育的基础首先是在家庭奠定的。

(一)为人指引基本的人生道路

家庭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在家庭生活的相处过程中,家长每时每刻都以自己日常的言谈和行动影响着子女。尽管家长的言谈和行动有时是无意的,但都会对子女起到一定的影响,而有时它的影响往往会更大。

如某一位家长因子女在同学中打架吃了亏,请别人去报复,自己感觉是在替子女出气,或挽回面子,却无意中在向子女实施了相互仇恨,目无法纪的反面教育。

相反某位家长因子女的错误,主动带子女到学校向老师承认错

误,就是在自觉地向子女实施要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正面教育。

家长通过自己的言谈和行动影响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言传身教在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家长自身素质决定其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产生或“好”或“坏”两个效应。良好的言传身教过程犹如阳光雨露般地滋润着子女的心灵,使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有利于他人、家庭和社会的人。相反,会损害子女的心灵,使他们身心扭曲,不能成为健康的人。

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由家长创造、设置的家庭生活对孩子的成长,为孩子指引基本的人生道路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熏陶功能。

在许多调查研究中都发现,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早日成才,也督促孩子学习,提出严格要求,购买一些书籍报纸,可自己却很少读书看报;有些家长要孩子学习,自己却热衷于看电视、打牌、搓麻将、跳舞;有些家长对孩子不尊敬自己很生气,自己对老人却不敬不孝。这样的家庭生活难免使孩子在认识上发生偏差。家长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或怎样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这一切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至于孩子将来成什么材那要看他的努力。在孩子渴求了解世界时,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也是常任教师,应该珍视自己的责任。

(二)为人塑造基本的道德品质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用品德、学识、情感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给孩子的熏陶的过程。往往从孩子的身上能折射出家长的影子。因此,做家长的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要塑造好孩子基本的道德品质,必须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1、要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事业心。

2、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具备正直善良、诚实友爱的良好品行。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我们家长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首先表现在说到做到和有错就改。不要因为怕在子女面前失身份,对说错的话,做错的事强词夺理不予承认。这样非但不能提高威信,反而会影响子女在接受家长或老师教育时也如此效仿。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表现在待人处事坦率、真

诚。不能见风使舵,两面三刀。不要在当面对人奉承赞美,而背后却诋毁、贬低。否则,孩子看到父母的“双重性格”很容易变得世故、圆滑,用同样行为对待家长、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形成心灵的畸型。正直、善良、诚实、友爱、勤劳、谦虚等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在现阶段体现了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爱”人。我们家长做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不仅能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快乐,而且也能使孩子富有同情心、正义感。有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自己的妈妈是一名护士,除了繁忙的工作外,还义务照顾邻居孤寡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这位学生从小耳闻目染了母亲的好品行,母亲在她心目中是很崇高伟大的。她在不知不觉中也养成了热情、正直、友善的好品质。受到了同学的拥戴和老师、邻里的赞誉。

3、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勤劳俭朴的优良作风

作为一个好家长,就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管社会环境如何,都应该保持基本的做人准则,保持内心的平稳和良好的心境。应该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追求的美好东西很多,不能把那些丑恶的东西当做事物的主要方面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不能正确对待生活,时常在子女面前流露消沉悲观的情绪,将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有一位中学生,从小聪明伶俐人人喜爱。自进人小学到毕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父母从不为其操心。但进人中学后,成绩日益下降,且品行也出现不端,并由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发展到结伙偷窃外逃。家长在回顾他的成长过程后痛切地说,责任全在家庭。原来其父母在家里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常常发表感慨,进行议论,并牢骚不断,情绪消极,感到未来没有希望,人生没有意义。久而久之便影响了孩子,使孩子感到读书无用,知识无用,没有知识同样可以获得金钱,而有了钱便有了一切。于是学习热情减退,远大抱负丧失,过一天混一天,逐渐走上错误的道路。这事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家长所持的生活态度,会给子女带来深刻影响,家长积极的人生态度将使子女受益无穷。

家长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应该表现出有理想、有志气、有自尊心、有自制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气馁,有百折不挠的气概。要避免自卑、狂妄、敷衍、等不良情绪和态度。

同时,做一个好家长还要具有勤劳俭朴的美德。勤劳是指勤奋工作、热爱劳动的品质和行为;俭朴是珍惜劳动成果,不铺张浪费、不

追求奢侈享受、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和行为。勤劳俭朴的美德是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形成的一种行为习惯。

根正才能叶茂,这就需要家长身教重于言教,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把孩子的基础道德教育好。

(三)为人的一生塑造个性特点

家庭是孩子出生的地方,生活的场所。家庭的环境气氛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而创造这一气氛的关键就在于让“爱”弥散在家庭中。

家庭生活中的爱是多种多样的。有夫妻间的情爱,有子女对父母的敬爱,有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有兄弟姐妹间的互爱。这种种爱,应洋溢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主体,夫妻如果不和会对家庭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造成孩子身心发展的障碍。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经常吵架、打架,会给子女心灵投入阴影。使孩子觉得在家中有一种压抑感,精神上苦闷,感受不到温暖,于是便可能向外部寻找寄托。•

建立平等相处的民主家庭,对孩子自尊心的形成很起作用。了解和理解子女是教育子女的基础,尤其初中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变化,自主意识增强,更需要获得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渴望过平等民主的生活。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应当采用平等的说理方式进行。说理就应避免打骂和体罚,对子女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不限制子女正常的活动。子女的同学来家作客时,要热情欢迎,并不在同学面前讲孩子的过错,以维护子女的自尊心。

家长朋友们,因为家庭教育不当,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教育孩子的失败,孩子今天的努力,决定孩子明天的教育;

孩子明天的教育,决定孩子将来的一生。

怎么样做个合格的家长?值得我们深思的。今天就这个问题和大家探讨到这里,感谢大家,让我们能够借家长会这个平台进行沟通,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在家庭教育的探讨中携手前进,谢谢大家!

2010-11-26

下载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大全5篇]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1(刚才,听了老师讲话和各位家长发言,很有收获。)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孩子教育体会。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谈三点感想。首先,我想感谢学......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以尊重信任为前提,还孩子自主规划的权力。不要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和内在动力,成为凡事只会依赖父母的“巨婴”。暑期中,在孩子经历一段时间的无序与混乱后,父母可与孩子通过协商的......

    初中生家庭教育六个心得

    原文地址:看美国孩子怎样开展疯狂阅读!作者:ABC果果妈 果果回美国这半年以来,虽然只上了两个月半天的学前班,现在上了一个多月的一年级,但是对于美国小学教育和中国的不同之处我感......

    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

    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刚才,听了老师讲话和各位家长发言,很有收获。)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孩子教育体会。下面我就孩子的教育谈三点感想。 首先,我想感谢......

    初中生家庭教育六个心得

    初中生家庭教育六个心得这是一篇关于初中生教育,初中生教育心得,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的文章。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

    如何做好小学生家庭教育

    如何做好小学生家庭教育(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怎么写(五篇模版)

    初中生的心理与身体都处在发育状态,他们刚刚学会迈向成熟,而且初中阶段的孩子心智尚属幼稚,他们的很多行为自己本身分不出好坏,而在这时更是关键,家长与老师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1900字最新[5篇]

    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生家庭教育心得,供大家参考。初中生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