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2 12: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第一篇:关于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

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x月x日至x日,xx组织考察小组赴新乡市长垣县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学习。在该县新村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该县常村镇同悦社区、南蒲办事处南蒲社区、恼里镇碱场社区、佘家乡黄找寨社区、樊相镇樊相社区、满村镇盛隆、盛和社区,听取了乡镇基层干部群众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介绍,详细询问了社区规划、建设、投入以及土地置换、农民就业等方面情况,察看了民居结构,倾听了居民感受。该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念新、特色明、起点高、发展快、成效明显,给考察小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况

长垣县地处新乡市东南部,与我县XX乡搭界。地域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95.2万亩,人口80万,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6镇、8乡、4个办事处、599个行政村、795个自然村。全县2009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27.1亿元、143.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4.3亿元、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693元、7263.4元,初步形成了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防腐建材、饮食文化和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该县是河南省城镇化建设重点县、河南

住宅,确保社区建设用地综合节地率达到40%以上。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前期,该县坚持舆论先行,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为拆迁建设有序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全县各村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外出参观考察,让广大干部群众亲耳聆听、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村庄改造整合的美好前景,逐步使大拆迁、大建设观念深入人心,使群众自觉成为村庄合并的组织者、倡导者、实施者。制定规划过程中,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在村庄道路显要位置展示规划效果图,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知情度,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期分批推进。该县按照“规划适度超前,建设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将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启动38个社区,利用五年时间基本整合建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第二阶段:到2015年,力争所有社区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全部到位;第三阶段:2017年前,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到位;第四阶段:到2020年,全面完成11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该县在县城规划区、重点镇、公路主干线两侧、产业集聚区周边等条件较好的区域选择了38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区域,进行先行先试,建立示范样板。同时,遵循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分期分批推进,探索出“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企业参与型、回乡反哺型”等六种社区建设模式和“村民自建、集体代建、商业开发、社会援建”等四种建设途径。村庄合并型,如县城近

三是采取多元投入,破解资金难题。在资金投入方面,该县积极开拓创新,采取“整合上级资金,县级奖补资金,乡镇补贴资金,民企捐助资金,协调金融贷款”等多种渠道,力求打破资金瓶颈,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破解统筹城乡发展资金和土地难题的意见》、《农村建设用地专项整治奖补实施办法》、《关于推进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意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财政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在建设资金、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重点环节,为社区建设提供大力支持。积极整合上级涉农项目资金,该县先后整合教育、交通、卫生等系统涉农资金5000万元,集中投放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县级投入奖补资金,该县明确规定每年拿出不低于5000万元的财政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复垦工作。乡镇(办)投入补贴资金,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乡镇(办)划分为三类,乡镇(办)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补贴资金预算,一、二、三类乡镇每年列支农户建房补贴资金分别不少于5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鼓励社会力量捐助资金。采取树碑立传、政府表彰等措施,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捐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后吸纳资金3000万元。建立融资平台融合资金,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设立企业捐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基金和新型农村社区置换土地收益基金,吸纳企业捐赠和获得节余建设用地收益后,由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与金融部门对接,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合更多资金。另外,2011年争取到新乡市政府统一协调的农发行贷款2.64亿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

乡级卫生院开设门诊。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强化财政预算约束,确保中央提出的财政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三个高于”落到实处,形成财政投入“统筹城乡,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申请低保、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可享受城市居民待遇,在一定期限内享受双重户口政策待遇,保留原承包土地,继续享受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国家惠农补贴政策。为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快社区入住和旧宅拆除的有效途径,由新村办牵头,组织公安、民政、房产、社会保障等部门成立专门机构,及时落实兑现优惠政策,确保入住一户,办理一户。2011年,所有入住社区居民全部可以办理城镇户口和可以进行贷款抵押、进入房产市场流通的房产证,享受城镇居民低保、养老保险等优惠政策。

五是建立健全机制,合力推进实施。该县制定了《关于组织县乡干部开展“联包帮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活动实施方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督导检查和效能监察方案》等相关制度,明确了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社区管理、拆迁复垦、政策兑现、体制创新、创业就业、督察考核等“八项”重点工作。从16个县直单位抽调38名副科级干部或后备干部,从各乡镇抽调38名骨干人员,与市派“联包帮建”驻村工作队员一起组成38个工作队,到已启动的38个社区开展帮建工作。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和时间要求,明确了分包县级领导、乡镇(办)领导、社区负责人和联包帮建单位的责任,从用地保障、项目和住宅建设,到农户入住、拆旧复垦、政策兑现,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责任。每周汇报一次进度,每月开展一次督查,每季度举办一次

各方,全面引领农村社区建设。合村并居很难自然形成,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实现部门项目资金有效整合、集中打捆使用,必须由政府统一协调;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农民转居民,公共财政必须向农村社区倾斜,每个社区的水电气暖、绿化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便民等公共服务设施投资约需1000—2000万元,单靠农村集体经济是很难完成的,需要由政府统一配套。可以说,离开了政府主导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很难推进。

3、群众主体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长垣县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搞好宣传发动,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让农民亲身感受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变政府意愿为农民自愿。各个社区从规划编制、户型选择、建设模式到成本核算等向农民全程公开,采取灵活机动的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购房、建房,如南蒲社区将率先购房的群众预交的2000元订金折成10000万元购房款、房价按建造成本620元/平方米计算,后期购房则享受不到如此优惠的政策,以此鼓励群众积极购房;同悦社区率先开展集体代建房的群众可享受到成本价500多元的双层别墅式住房,后期进行集体代建房的群众成本升高且只能建多层式楼房,等等。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变“要我建(购)”为“我要建(购)”,变无序建房为社区集中建设,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出现了房源供不应求的现象。

四、几点建议

学习借鉴长垣县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县实际,建议应侧重在以下三个

出台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出台资金、土地、户籍、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向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快速推进。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注重加强舆论引导,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加强广播、电视、标语、横幅媒介宣传,召开多层次座谈会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和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全力配合,乡、村干部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大力支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良好格局。

第二篇:新型农村社区考察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破解我们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2011年8月17日--25日,市新农办组织了全市各县(区)农村社区建设主管部门,赴山东诸城、临沂,四川成都三地,就农村社区建设进行考察学习,通过此次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想,现就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山东诸城考察情况

1、龙都街道土墙社区考察情况:该社区服务中心设在西土墙辐射东土墙、横沟子、小庄子、王家屯、许家庄,共1300户,4300口人。社区设社区党委、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下设警务室、医疗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站、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服务站室和一个综合服务厅,超市、农资超市、幼儿园、快餐店等便民服务场所齐全。该社区工业较发达,社区年收入上亿元,社区建设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投入。社区建设有集中居住小区楼,鼓励社区内居民入住,对申请入住小区的居民,进行旧宅基地流转,对节约出的土地合理利用,也增加了社区集体收入。

2、辛兴镇辛兴社区考察情况:该社区服务中心设在辛兴村辐射尧村、隋家沙岭、后齐沟、匡家沙岭,共1556户、5605口人。在设置“一个综合服务厅,八个服务站(室)”的基础上,并设幼儿园、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娱乐中心、农资超市、超市、活动广场、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中心等。该社区工业、企业较较多,社区农民主要从事服务业,社区规划有集中居住小区,通过旧宅面积对换新宅面积,鼓励社区区内居民入住。

3、密州街道东山社区产业园:该产业园整体规划占地7637亩,投资60亿元,是集种貂繁育、集约化养殖和裘皮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建成后年可出栏特种动物9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8000个,园区采用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科学利用资源,极大提高山岭薄地的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社区产业到社区的转型跨越发展。

(二)临沂市考察情况

4、南街坊大官苑社区考察情况:该社区位于北城新区,2008年11月,由兰山区政府正式批复成立。社区总占地1700亩,2352户居民,7062口人,由原大官庄、冉庄、单庄、前皮庄、后皮庄五个行政村合并改造而成,共规划建设高层住宅楼25栋,办公服务楼1栋,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该社区属于城市郊区农村被城市化社区。

5、义堂镇华夏社区:该社区由以前华夏村改造而成,420户,1200余口人,该社区有木材加工企业十多家,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在当地企业工作,农民平均收入3000-4000元/月,对于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搞适度规模化经营。家户自来水、合疗、有限电视费用由村里承担。社区建有医务室、职工俱乐部、读书室、电子阅览室、广场、健身设施、超市等服务设施。

(三)成都市考察情况

三圣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部,浅丘地貌,属于边缘农村地区,辖红砂、幸福、万福、驸马、大安桥、江家堰等6个村。锦江区在通过深入调研后,充分利用当地花卉种植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 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五朵金花”即:

花乡农居----以红砂村为主,辐射曾家坡村、陈家堰村、面积3532亩。主要以花卉种植销售为主,并依托花卉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

幸福梅林----主要涉及幸福村,以梅花种植为主,面积2155亩,栽种梅树20余万株,品种达200多个,已跻身全国四大梅林之一。幸福梅林以梅为主题,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项目。

江家菜地----以江家堰村为主,辐射大安桥村和驸马村、幸福村部分区域,面积约5000余亩。主要以江家堰村绿色蔬菜品牌为依托,通过城市居民与菜地农户代种,发展休闲式乡村旅游产业,修建乡村酒店,鼓励农户从事客栈、乡村休闲旅店经营等,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和多元化增收。

东篱菊园----地处驸马村,位于三圣乡街道南部,东临花乡农居,南接荷塘月色,北接幸福梅林,西临江家菜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花卉种植环境,面积3000余亩,其中菊花种植面积1000余亩。主要栽种四季菊花,形成四季菊园景观,以菊造景,形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引导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农户可持续增收。

荷塘月色----位于万福村,面积1074亩,主要以种植莲藕和花卉为主,通过政府引导和规划,集中打造已形成近1000亩的荷花种植面积。借助人们爱莲、赏荷的喜好依托万福村近千亩莲藕形成的风景线和当地原生态植被好,空气清新等特点,利用荒坡美景打造环境,吸引了国内外知名画家来此创作,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二、考察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诸城、临沂、成都三地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诸城、临沂都是靠近沿海的城市,改革开放后较早的发展起来,两市工业、商贸业较为发达,农民收入多元化,以企业打工、搞规模养殖、从事服务业、农业、个体为主,所以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土地的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支撑,为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诸城围绕解决公共服务在农村缺乏的问题,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把全市1249个村庄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并在全市农村推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形成了社区建设的“诸城模式”;临沂也较早提出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实施了农村社区建设“十百千”工程,试点示范带动农村社区的整体推进,创新了社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成都锦江区在结合当地花卉种植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五朵金花”,并通过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了城市近郊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

(一)合理优化社区空间布局。诸城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村庄,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村庄密集度高的可适当增加村庄个数。临沂在农村社区建设设置,按照自身 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确定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一是大村庄制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打破原村庄建制模式,按社区街道及村民居住方位设置居民小区;打破传统的村民小组设置模式,在社区内依法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打破党组织设置模式,积极推行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党组织设置方式。这种模式整合了资源、聚集了力量、壮大了规模、提高了村民的组织化程度,革新了乡村治理结构。二是中心村带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根据村庄地理位置分布状况,按照辐射半径2-3公里的标准确定中心村,依托中心村制定社区建设详细规划,重点加强服务中心建设,配套完善服务设施,提升为民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周边村宅基地审批,对新建或改建住房的周边村居民统一安排到中心村居住区建房,逐步将周边村融合到中心村来。三是强村转化模式。此种模式是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择一批村级班子好、村风民风正、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富裕强村,引入社区理念,直接向农村社区过渡。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不调整村庄区划,不搭建新的班子,操作简单,容易推进。

(二)建立健全社区机构明确职能定位。诸城在每个农村社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内设一个办事服务厅和若干个服务站室。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是服务。同时,在每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社区党组织由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社区内各村党组织及其它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组成,党组织书记由乡镇(街道)派驻社区的机关干部或社区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化发展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三)开展贴近农民需求公共服务。诸城、临沂在公共服务方面方面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基本公共服务。将乡镇(街 道)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下沉到社区,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在医疗卫生、养老入托、治安警务、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基本做到了农民群众“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2)生产性服务。成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金融服务站、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等,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市场营销信息等服务,推动金融服务进社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3)市场化便民服务。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组织引导供销、农技、邮政、电讯等单位和有实力的商贸物流企业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农资超市、便民食堂、服务代办点等,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活。(4)志愿服务。成立社区志愿服务联络机构,扎实开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四)建立完善保障运行机制。(1)人员保障机制。每个社区一般配备5-7名专职工作人员,以乡镇(街道)机关、医院和站所选派为主。同时,积极组织社区建设志愿者服务队。(2)资金投入机制。坚持以市镇两级财政投入为主,实行涉农资金捆绑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建设,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需求。(3)内部运行机制。制定出台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厅工作规范》,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办事特点,在社区服务中心作息时间、办事流程、服务标准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流程,保证了服务及时到位。(4)督查考核机制。建立了每半月对社区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定期召开农村社区工作调度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查摆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将农村社区化服务列入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对在农村社区工作一年以上、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区工作人员,优先晋升职称、提拔重用。

(五)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以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的标准建设社区中心村,加快供气、供暖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对所有社区中心村进行了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和管网铺设,开通了公交车,实施了农村社区节能环保集中供暖工程,不断提升了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功能,增强社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六)做强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诸城、临沂都是靠近沿海的城市,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发展工业、商贸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积极引导农民搞规模养殖、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多种经营,通过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的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有力促进农民增收。成都锦江区在结合当地花卉种植优势和地处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五朵金花”,繁荣了当地农村经济,促进农民的增收。

三、考察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诸城、临沂、成都三地的考察,他们在发展思路、产业开发、社区机构、制度、基础设施、服务形式等建设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以壮大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引导农民搞多种化经营,合理开展土地流转,搞适度规模化经营,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以产业为支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15.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1.7万人,2010年全县农民人口纯收入5497元。要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搞好产业发展增加农 民收入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支撑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的基础。一是迅速提升塬区苹果生产水平,做强苹果产业体系。塬区已发展成我县主要苹果基地,2010年全县塬区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31.2万亩,总产量达到35.3万吨。现我县苹果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重点县、全国苹果二十强县,在全省十五个果业强县中排名第七位。但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县苹果产业的不足:⑴苹果产业仅处于苹果生产、销售初级阶段,没有产业品牌意识。⑵苹果生产管理技术不高,果品质量有待提高。要做强产业,就必须实施xx苹果品牌战略,积极推广科学生产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果品生产的质量,做大做强xx苹果品牌;并且要努力拓展苹果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延伸苹果产业生产配套的农资生产供应、劳务、技术服务、果品深加工等产业链,不断提高苹果的附加值,打造一批农资生产企业、果品深加工企业,如果袋、发泡网、肥料、苹果饮品、苹果制品、果渣饲料等加工企业,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稳步推进川道产业开发。进一步调整川道农业发展方式和结构,以发展大棚菜为主导产业,并积极探索培育高附加值产业。如现代规模养殖、中草药种植、树草育苗、现代农业等产业,凭借川道油、煤、气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带动川道经济发展。

(二)努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1、规划布局。通过深入调研考察,对我县社区布局进行整体规划,我县社区类型有中心村辐射型、单一化社区管理型、撤乡并镇型,社区服务半径一般在2-3公里以内,坚持有利于设置社区的设社区,不利于设社区的保留行政村搞新农村建设,并聘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对首批示新型农村范社区做产业规划和社区建设规 划。

2、组织机构。借鉴诸城经验,在每个农村社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内设一个办事服务厅和若干个服务站室。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是服务。在每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社区党组织由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社区内各村党组织及其它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组成,党组织书记由乡镇派驻社区的机关干部或社区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化发展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3、基础设施。根据社区建设规划,加快完善农村社区街巷道、排水渠、绿化、广场、幼儿园、社区办公室、垃圾处理、路灯等硬件设施。不断提升了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功能。

4、公共服务。(1)基本公共服务。将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下沉到社区,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在医疗卫生、治安警务、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2)生产性服务。成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市场营销信息等服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市场化便民服务。组织引导供销、农技、邮政、电讯等单位及产业者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农资超市、便民食堂、服务代办点等,方便了农民的生活。

5、试点示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事物,即不同于新农村建设又区别与城市社区建设,我们在很多方面也是借鉴外地经验的,结合自身实际地探索,并且社区建设资金有限,先集中财力打造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易推进改造的作为示范典型,从而为整体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我县农村社区建设。

第三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为全面了解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县发改委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是:

一、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2008年,我县抢抓国家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机遇,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工作,将全县346个行政村科学合理规划为106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实施后可新增耕地5万多亩。在这项浩大的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政策扶持、梯次推进的原则,先后启动建设了平阴镇前阮

二、山头、博士、东阿镇新合、孔村镇驻地、孝直镇丁屯、展洼等18个新型农村社区,截至2010年底,累计建设住房5788户、80.4万平方米,竣工入住789户、12.6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6.6万平方米,绿化1.13万平方米。全县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呈现出试点先行、统筹发展、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一)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社区建设布局。我县历来高度重视规划先行,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引领快速发展。我县在社区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完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对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进行了科学安排。按照城乡一盘棋、城镇协调发展和各项规划高度衔接的思路,合理确定社区建设规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有效进行了合村并点。同时,本着“高起点、高层次”的原则,组织专家、村民代表对社区详规集中评审,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特色突出、风格多样。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县长任指挥的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及由县农办、国土、建设、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组织协调。出台了《关于农民新型社区试点建设协调会议纪要》,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县农办、国土、建设、民政、卫生、教体、水务等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自扶持政策和具体落实目标。各镇(街道)也抽调人员成立了指挥部,形成了“党政推动、两委(村、居)主办、村民主体、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用足用活政策,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对列入“土地增减挂钩”进行新村建设的村庄,除安置地块外,由县政府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统一对外调剂置换,对旧村址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每亩补助10万元。同时,鼓励农村居民向乡镇驻地、县城集中,以户为单位全部迁出本村腾出宅基地的户,除享受本村货币补偿政策外,由村集体从扶持资金中给予1万元的异地安置费。二是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本着“资金来源不变、用途不变,整合集中使用”的原则,将上级出台的涉及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由县财政整合统筹运作,集中投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三是规费减免政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除税收外,原则上一切规费全免。同时,县政府对镇(街道)、村(居)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补助。

(四)创新建设模式,灵活推动社区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不断加快推进建设进程。一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通过发展民营企业、工商

贸易、餐饮服务等行业,吸纳人口向镇驻地集中。孔村镇驻地中心社区,依托快速壮大的炭素产业和商贸服务业,规划占地517亩、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的社区,吸纳集聚周边村庄人口1万多人。二是与主导产业拓展提升相结合。依托特色品牌基地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孝直镇汇东片区依托无公害蔬菜基地,将21个村合并为3个新型农村社区,节约用地5300多亩。三是与重点项目和滩区迁建工程相结合。借助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把沿黄13个滩区村、2500户,集中整合到7个社区。同时,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同步搞好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建设,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五)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广泛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扎实做好群众基础工作。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宜改则改、宜建则建,不搞一刀切、行政命令和大拆大建。坚持民事民决,社区建设什么样式的房子、由谁来建、什么时候建,农民群众自己说了算,真正把中央的惠民工程变成农民群众自觉自发的行动,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村并村、村并城、村并镇、村并企、旧村提升等多种模式。由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最大限度地尊重群众意愿,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较大成效。

(六)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村社区。在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新型农村社区。如玫瑰镇以构建“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镇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多元化投入,高效能管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展示形象、承接旅游、充满玫瑰特色的小城镇在县城西南的翠屏山下崛起。又如孝直镇以“孝为先、人为本、和为贵”的孝直文化为载体,打造了极具内涵的特色驻地社区。

三、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是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二是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群众不很富裕,主要靠农民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三是土地置换资金到位滞后,土地置换补助金须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才能到位,而土地净收益补助则要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方缺乏主动筹资的精神,对县里社区建设投融资平台过度依赖,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且生产生活成本相对于新型社区较低,再加上入住社区后生产设备存放的不方便,致使部分低收入群众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社区建设及配套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已建设的社区现状看,存在社区规划层次较低、样式较单

一、整体规模较小的问题,不利于将来社区发展,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初衷有一定差距。在建社区把重点放在楼房建设上,水、电、路、气、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建轻管”,入住户服务管理的缺位影响了群众积极性。

四、加快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组织形式,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充实调整现有的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抽调相关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社区建设队伍,具体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政策拟定、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制度和社区建设进度周报制度,尽量减免各种规费,集中办理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镇(街道)、村(居)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镇(街道)、村(居)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突破常规推动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对社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规划建设、创新内容、建设标准、运作模式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对社区建设实施全程监督,让群众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因地制宜发动群众,“钱不够的不用慌,可帮你联系银行,也可攒攒钱再迁;想不通的不用慌,想通了再迁;意见不一致的不用慌,商议好再迁”。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速度。

(三)强化资金统筹,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明确以县为主的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统筹主导地位,加大力度,整合扶持项目。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投资公司这个平台,专门经营增减挂富余指标,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多种途径,争取社会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持,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不改变投资管理渠道,在发改委、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下,借助土地投融资平台,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强化县级政府整合作用,集中投放,综合使用,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提高资金利用整体效益。

(四)狠抓质量安全,提升整体建设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安全关。继续严把施工图审查、招标、监理、质监与安监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农村住房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作用,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手续、监理、节能方面的全面检查,切实搞好建筑质量监理和工程验收,确保社区建设质量安全。

(五)制定产业规划,促进农民就业。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制定产业规划,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集约种植、养殖。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协会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经营生产提供更多机会,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六)加强社区管理,深入探索农村服务社区化的有效形式。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科学谋划的原则,推进硬件建设再提高,软件建设上水平。进一步加强完善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原有制度进行整合、完善、规范,并对成功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加以借鉴,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进支部服务社会化、党员服务具体化,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切实以“富民、便民、亲民、安民”为目标,保障社区农民可以享受到像城市社区居民一样快捷高效、周到全面的服务。

第四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称中心村建设,指的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一些自然村,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经济辐射作用的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第五篇:新型农村社区考察报告(精)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破解我们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2011年8月17日--25日,市新农办组织了全市各县(区农村社区建设主管部门,赴山东诸城、临沂,四川成都三地,就农村社区建设进行考察学习,通过此次考察学习,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想,现就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一山东诸城考察情况

1、龙都街道土墙社区考察情况:该社区服务中心设在西土墙辐射东土墙、横沟子、小庄子、王家屯、许家庄,共1300户,4300口人。社区设社区党委、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下设警务室、医疗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站、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服务站室和一个综合服务厅,超市、农资超市、幼儿园、快餐店等便民服务场所齐全。该社区工业较发达,社区年收入上亿元,社区建设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投入。社区建设有集中居住小区楼,鼓励社区内居民入住,对申请入住小区的居民,进行旧宅基地流转,对节约出的土地合理利用,也增加了社区集体收入。

2、辛兴镇辛兴社区考察情况:该社区服务中心设在辛兴村辐射尧村、隋家沙岭、后齐沟、匡家沙岭,共1556户、5605口人。在设置“一个综合服务厅,八个服务站(室”的基础上,并设幼儿园、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娱乐中心、农资超市、超市、活动广场、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中心等。该社区工业、企业较较多,社区农民主要从事服务业,社区规划有集中居住小区,通过旧宅面积对换新宅面积,鼓励社区区内居民入住。

3、密州街道东山社区产业园:该产业园整体规划占地7637亩,投资60亿元,是集种貂繁育、集约化养殖和裘皮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建成后年可出栏特种动物9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8000个,园区采用国际先进技

术与管理,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科学利用资源,极大提高山岭薄地的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社区产业到社区的转型跨越发展。

(二临沂市考察情况

4、南街坊大官苑社区考察情况:该社区位于北城新区,2008年11月,由兰山区政府正式批复成立。社区总占地1700亩,2352户居民,7062口人,由原大官庄、冉庄、单庄、前皮庄、后皮庄五个行政村合并改造而成,共规划建设高层住宅楼25栋,办公服务楼1栋,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该社区属于城市郊区农村被城市化社区。

5、义堂镇华夏社区:该社区由以前华夏村改造而成,420户, 1200余口人,该社区有木材加工企业十多家,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在当地企业工作,农民平均收入3000-4000元/月,对于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搞适度规模化经营。家户自来水、合疗、有限电视费用由村里承担。社区建有医务室、职工俱乐部、读书室、电子阅览室、广场、健身设施、超市等服务设施。

(三成都市考察情况

三圣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部,浅丘地貌,属于边缘农村地区,辖红砂、幸福、万福、驸马、大安桥、江家堰等6个村。锦江区在通过深入调研后,充分利用当地花卉种植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

口背靠大城市的地缘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五朵金花”即: 花乡农居----以红砂村为主,辐射曾家坡村、陈家堰村、面积3532亩。主要以花卉种植销售为主,并依托花卉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

幸福梅林----主要涉及幸福村,以梅花种植为主,面积2155亩,栽种梅树20余万株,品种达200多个,已跻身全国四大梅林之一。幸福梅林以梅为主题,围绕梅花文化和梅花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项目。

江家菜地----以江家堰村为主,辐射大安桥村和驸马村、幸福村部分区域,面积约5000余亩。主要以江家堰村绿色蔬菜品牌为依托,通过城市居民与菜地农户代种,发展休闲式乡村旅游产业,修建乡村酒店,鼓励农户从事客栈、乡村休闲旅店经营等,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和多元化增收。

东篱菊园----地处驸马村,位于三圣乡街道南部,东临花乡农居,南接荷塘月色,北接幸福梅林,西临江家菜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花卉种植环境,面积3000余亩,其中菊花种植面积1000余亩。主要栽种四季菊花,形成四季菊园景观,以菊造景,形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引导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实现农户可持续增收。

荷塘月色----位于万福村,面积1074亩,主要以种植莲藕和花卉为主,通过政府引导和规划,集中打造已形成近1000亩的荷花种植面积。借助人们爱莲、赏荷的喜好依托万福村近千亩莲藕形成的风景线和当地原生态植被好,空气清新等特点,利用荒坡美景打造环境,吸引了国内外知名画家来此创作,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产业链的形成。

二、考察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诸城、临沂、成都三地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诸城、临沂都是靠近沿海的城市,改革开放后较早的发展起来,两市工业、商贸业较为发达,农民收入多元化,以企业打工、搞规模养殖、从事服务业、农业、个体为主,所以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土地的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支撑,为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诸城围绕解决公共服务在农村缺乏的问题,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把全市1249个村庄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并在全市农村推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形成了社区建设的“诸城模式”;临沂也较早提出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实施了农村社区建设“十百千”工程,试点示范带动农村社区的整体推进,创新了社区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成都锦江区在结合当地花卉种植传统优势和地处城市通风口背靠大城市的

地缘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五朵金花”,并通过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了城市近郊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

(一合理优化社区空间布局。诸城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村庄,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村庄密集度高的可适当增加村庄个数。临沂在农村社区建设设置,按照自身

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确定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一是大村庄制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打破原村庄建制模式,按社区街道及村民居住方位设置居民小区;打破传统的村民小组设置模式,在社区内依法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打破党组织设置模式,积极推行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党组织设置方式。这种模式整合了资源、聚集了力量、壮大了规模、提高了村民的组织化程度,革新了乡村治理结构。二是中心村带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根据村庄地理位置分布状况,按照辐射半径2-3公里的标准确定中心村,依托中心村制定社区建设详细规划,重点加强服务中心建设,配套完善服务设施,提升为民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周边村宅基地审批,对新建或改建住房的周边村居民统一安排到中心村居住区建房,逐步将周边村融合到中心村来。三是强村转化模式。此种模式是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选择一批村级班子好、村风民风正、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富裕强村,引入社区理念,直接向农村社区过渡。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不调整村庄区划,不搭建新的班子,操作简单,容易推进。

(二建立健全社区机构明确职能定位。诸城在每个农村社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内设一个办事服务厅和若干个服务站室。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是服务。同时,在每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社区党组织由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社区内各村党组织及其它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组成,党组织书记由乡镇(街道派驻社区的机关干部或社区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化发展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三开展贴近农民需求公共服务。诸城、临沂在公共服务方面方面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基本公共服务。将乡镇(街

道)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下沉到社区,更好地满足 农民群众在医疗卫生、养老入托、治安警务、文化体育、社会保障 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基本做到了农民群众“小事不出社区、大 事有人代理”。(2生产性服务。成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金融服 务站、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等,为农民提供农 业技术咨询、市场营销信息等服务,推动金融服务进社区,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3市场化便民服 务。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组织引导供销、农技、邮政、电讯等单 位和有实力的商贸物流企业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农 资超市、便民食堂、服务代办点等,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活。(4 志愿服务。成立社区志愿服务联络机构,扎实开展社会各界共同参 与的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建立完善保障运行机制。

(四)建立完善保障运行机制。(1)人员保障机制。每个社 区一般配备 5-7 名专职工作人员,以乡镇(街道)机关、医院和站 所选派为主。同时,积极组织社区建设志愿者服务队。(2)资金 投入机制。坚持以市镇两级财政投入为主,实行涉农资金捆绑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建设,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需求。(3)内部运行机制。制定出台了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厅工作规范》,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办事特点,在社区服务中心作息时间、办事流 程、服务标准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服务流程,保证了服务及时到位。(4)督查考核机制。建立 了每半月对社区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定期召开农村社区工作调 度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查摆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将农 村社区化服务列入乡镇(街道)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对在农村社区 工作一年以上、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区工作人员,优先晋升职称、提 拔重用。6

(五)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的基础上,以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的标准建设社区中心村,加快供气、供暖和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对所有社区中心村进行了村内道 路硬化、绿化、亮化和管网铺设,开通了公交车,实施了农村社区 节能环保

集中供暖工程,不断提升了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功能,增 强社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六)做强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诸城、临沂都是靠近沿海的城 做强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市,通过招商引资,努力发展工业、商贸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 业机会,并积极引导农民搞规模养殖、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多种经 营,通过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的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有力促 进农民增收。成都锦江区在结合当地花卉种植优势和地处背靠大城 市的地缘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五朵金 花”,繁荣了当地农村经济,促进农民的增收。

三、考察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诸城、临沂、成都三地的考察,他们在发展思路、产业 开发、社区机构、制度、基础设施、服务形式等建设方面,给我们 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 发展,关键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以壮大农村经济,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引导农民搞多种化经营,合理开展土地流转,搞适 度规模化经营,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以产业为支撑,开展农村社区 建设,使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 15.3 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 11.7 万人,2010 年全县农民人口纯收入 5497 元。要统筹城乡发展,关 键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推进新 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搞好产业发展增加农 7 民收入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支撑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 进的基础。一是迅速提升塬区苹果生产水平,做强苹果产业体系。塬区已发展成我县主要苹果基地,2010 年全县塬区苹果种植面积 发展到 31.2 万亩,总产量达到 35.3 万吨。现我县苹果产业已初具 规模,成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重点县、全国苹果二十强县,在 全省十五个果业强县中排名第七位。但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县苹果产 业的不足:⑴苹果产业仅处于苹果生产、销售初级阶段,没有产业 品牌意识。⑵苹果生产管理技术不高,果品质量有待提高。要做强 产业,就必须实施 xx 苹果品牌战略,积极推广科学生产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果品生产的质量,做大做强 xx 苹果品牌;并且要努力拓 展苹果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延伸苹果产业生产配套的农资 生产供应、劳务、技术服务、果品深加工等产业链,不断提高苹果 的附加值,打造一批农资生产企业、果品深加工企业,如果袋、发 泡网、肥料、苹果

饮品、苹果制品、果渣饲料等加工企业,为农 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二是稳步推进川道产业开发。进一步调整川道农业发展方式和结构,以发展大棚菜为主导产业,并积极探索培育高附加值产业。如现代规模养殖、中草药种植、树 草育苗、现代农业等产业,凭借川道油、煤、气的资源优势,进一 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带动川道经济发展。

(二)努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规划布局。

1、规划布局。通过深入调研考察,对我县社区布局进行整体 规划,我县社区类型有中心村辐射型、单一化社区管理型、撤乡并 镇型,社区服务半径一般在 2-3 公里以内,坚持有利于设置社区的 设社区,不利于设社区的保留行政村搞新农村建设,并聘请有资质 的专业人员,对首批示新型农村范社区做产业规划和社区建设规 8 划。组织机构。

2、组织机构。借鉴诸城经验,在每个农村社区建立社区服务 中心,内设一个办事服务厅和若干个服务站室。社区服务中心的职 能定位是服务。在每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 员会。社区党组织由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社区内各村党组织及其 它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组成,党组织书记由乡镇派驻社区的机关干部 或社区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化 发展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3、基础设施。根据社区建设规划,加快完善农村社区街巷道、基础设施。排水渠、绿化、广场、幼儿园、社区办公室、垃圾处理、路灯等硬 件设施。不断提升了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功能。

4、公共服务。(1基本公共服务。将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基本公 公共服务。共服务项目下沉到社区,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在医疗卫生、治安警 务、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2生产性服务。成立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市场营销信息 等服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市场化便民服务。组织引导供 销、农技、邮政、电讯等单位及产业者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 民超市、农资超市、便民食堂、服务代办点等,方便了农民的生活。试点示范。

5、试点示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事物,即不同于新 农村建设又区别与城市社区建设,我们在很多方面也是借鉴外地经 验的,结合自身实际地探索,并且社区建设资金有限,先集中财力 打造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易推进改造的作为示范典型,从而为整体推 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我县农村社区建设。9

下载关于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长垣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社区建设情况考察报告(范文模版)

    关于社区建设情况考察报告最近,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组织城建口委员到吉林省四平市考察了社区建设,现将情况报告如下:四平市城市规划面积49.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1万,75个社区居......

    XX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XX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一、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意识。南坞乡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和等待观望思想,把社区建设摆在......

    2012年度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启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xx镇位于县城南x公里处。镇域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x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x万亩,人口x万人。共规划后马岗、双泉、田庄、张庄、铁匠庄、长秋、王庄、八王坟等八......

    2012年度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启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XX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2万人。近年来,该镇按照差异化发展的要求,围绕“4+5”中心城区发展战略,以融入城区、融入经济开发区为目的,以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新城镇为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汇报 XX镇总面积36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4.2万人。近年来,该镇按照差异化发展的要求,围绕“4+5”中心城区发展战略,以融入城区、融入经济开发区为目的,以打......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谷城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 情 况 汇 报自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动员大会以后,各乡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整体部署,坚持了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主体,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