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摘要】为切实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队伍建设,我国从2011年起开始实施“幼师国培计划”,该计划包括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和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三个培训项目。研究者从实施效果、问题与不足、改进建议三方面对“幼师国培计划”进行了探讨。调查及研究表明,参加“幼师国培计划”的学员主要来自教育部门办园和县城幼儿园,且多数由园长直接指派;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的效果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项目;三个项目的实施效果均以培训评价维度最低。为此,研究者提出,应严格规范“幼师国培计划”的学员遴选工作;要给予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更多的关注;要注意收集分析学员对培训项目的感受和意见建议,从而不断提升“幼师国培计划”的质量和效能。
【关键词】幼师国培计划;实施效果;培训需求调研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7/08-0033-04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从2011年起,教育部和财政部开始实施“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幼师国培计划”),该计划包含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和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三个培训项目。该计划的实施不仅惠及我国上百万农村幼儿园教师和近3000万名农村幼儿,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全国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落实。〔1〕目前,为期三年的第一轮“幼师国培计划”已经结束。据统计,已有31万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参与了培训。为全面了解“幼师国培计划”的实施效果,总结已经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发现和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幼师国培计划”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者从实施效果、问题与不足、改进建议三方面对“幼师国培计划”进行了探讨。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自编《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实施效果调查问卷》,三份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67、0.966和0.959,表明具有良好的信度。三份调查问卷均由“培训评价”“专业素养”“保教行为”和“培训绩效”四个维度构成。其中,“培训评价”主要是对培训的总体评价;“专业素养”主要是对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保教行为”主要是对日常保教实践工作的评价;“培训绩效”主要是对工作绩效的评价。调查问卷均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1为“完全不符合”、2为“基本不符合”、3为“不确定”、4为“基本符合”、5为“完全符合”。
(二)研究对象
研究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三个不同的培训项目从参加2012年和2013年湖北省“幼师国培计划”学员中随机抽取500名。其中,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97人,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100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172人。研究者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9份,回收有效率为73.8%。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三个问卷整体及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表1显示,三个项目均以“培训评价”维度得分最低,而“保教行为”和“培训绩效”维度得分相对较高。这说明,尽管学员对培训项目的评价相对较低,但培训对教师的保教实践工作确有帮助。另外,相对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学员对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总体评价更高。
对“专业素养”维度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相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而言,专业理念的得分更高(详见表2)。这说明,“幼师国培计划”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的影响大于对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影响。
(二)“培训前是否征询参训者需求”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分析
表3显示,“培训前是否征询参训者需求”因素在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对“专业素养”“培训绩效”和“问卷整体”三个维度的影响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对“培训评价”和“保教行为”维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中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仅对“培训评价”维度的影响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可见,“培训前是否征询参训者需求”对三个项目的影响不同,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每个项目及其培训对象的特殊性有关。例如,转岗教师因不具备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对专业培训知之甚少,因此,是否征询其培训需求对其培训效果及评价的影响均较小。
(三)三个培训项目实施效果的比较分析
因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三个项目实施效果的数据呈现方差不齐性,所以研究者选择非参数统计中的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即Kruskal-Wallis检验对三个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
表4显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秩均值在各维度上都大于其他两个培训项目,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秩均值最小。这表明,在三个培训项目中,学员对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效果评价最高,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价次之,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价最低。这可能与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时间相对较长,且实施“双导师制”的培训方式有关。
表5显示,三个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效果显著高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效果显著高于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
(四)学员对“幼师国培计划”各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分析
1.学员对“幼师国培计划”的意见分析
将“幼师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划分为学员遴选流程、培训需求调研、专家团队、课程安排、培训方式、学习环境等12个具体环节,请学员选出需要改进或加强的环节,结果见表6。
表6显示,超过30%的学员提到需改进或加强的环节有4个,分别为课程安排、培训需求调研、培训方式和学习资料提供环节。意见较小的环节是培训宣传、考核评价和食宿条件环节。这表明,学员对这三个环节较为满意,但对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需求的调研、培训的方式以及学习资料的提供等与培训效果密切相关的环节有更多的期待,提议较多。
2.学员对“幼师国培计划”的建议分析
针对学员意见较为突出的培训课程安排和培训需求调研环节,研究者对部分学员进行了访谈。访谈发现,就培训课程安排而言,学员们充分肯定了课程的理论深度,但希望课程内容更突出实用性,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增加优质活动观摩和优秀园所经验交流等活动;就培训需求调研而言,大部分学员认同在培训前期要开展需求调研工作,同时他们认为,应拓宽培训需求调研的渠道,可综合运用问卷、访谈、QQ群、微博等形式广泛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研究表明,培训需求调研环节对培训的实施效果和学员对培训的整体评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引起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重视。此外,就培训时间安排而言,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大部分学员表示满意,而农村幼儿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的学员则希望培训时间能调整至寒暑假,同时适当延长培训的时间等。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应严格规范“幼师国培计划”的学员遴选流程
据统计,参加“幼师国培计划”的学员主要来自各地教育部门办的县城幼儿园,且多数由园长直接指派。真正通过主动申请方式参与培训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仅占样本量的9.2%,这与“幼师国培计划”的初衷不符。参与“幼师国培计划”学习的学员应严格按照“教师自愿报名―幼儿园选拔推荐―教育行政部门审核上报”的流程来进行遴选,要为更多真正来自农村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确保培训的质量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要给予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更多的关注
研究表明,学员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最低,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应给予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更多的关注,注意反思该项目的实施情况。笔者认为,由于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都不具备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因此在培训课程的设置上应紧紧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性文件展开,重点帮助“转岗教师”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其保教能力和水平。在培训方式上,应尽可能避免程式化,可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2〕在培训时间上,可考虑适当延长项目时间,以保证学员有充足的时间理解并吸收相关学习内容。
(三)要注意收集分析学员对培训项目的感受和意见建议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要注意收集分析学员对培训项目的感受和意见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培训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幼师国培计划”的效果。以培训需求调研为例,相关部门可通过前期调研对参训学员的需求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及时与专家团队沟通交流,让培训需求来决定培训内容和课程安排。也可在培训过程中,根据学员的讨论、反馈和培训实际效果等情况对培训课程和方式进行及时的调整。还可通过培训后的跟踪反馈,了解培训后的效果和学员的需求变化,以便进一步优化今后的培训方案。〔3〕
参考文献:
〔1〕张琴秀.论农村幼师国培计划的意图、理念与模式〔J〕.教师教育研究,2013,(4):32.〔2〕秦莉.对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实施培训的思考与建议:以四川幼专参与国培计划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2,565(11):19-21.〔3〕李飞.“幼师国培”需厘清的四种关系〔J〕.教育探索,2013,(9):149-150.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根据教育部《XX-XX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总体部署,组织实施XX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一、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为加强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重点对中西部地区11,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60学时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大规模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培训对象主要是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每省(区、市)平均500名。其中县以下小学和初中骨干教师不少于70%,县以下高中骨干教师不少于50%。
——创新培训模式。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调动、整合和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采取以“送培到地(市)”为主、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其中,省域外优质培训资源、省级优质培训资源和当地优质培训资源原则上各占1/3。培训专家团队中,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低于50%。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培训重点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
——培训计划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各省配合。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总体实施方案,审核确定培训机构,进行指导和全程监管。各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遴选参训骨干教师,推荐高水平师范院校、培训机构和专家。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二、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组织东北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大学对内蒙古等省区的3000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培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由东北师范大学对口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大学对口贵州省,采取“送培到省”、“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的方式,分别为上述省(区)培训1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其中县以下教师不少于选派教师总数的70%。同时,将培训资源制作成光盘,辐射到本区域广大农村教师。
——各有关师范大学要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对受援地区中小学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需要,会同受援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培训方式,制定实施方案;要调动和整合一切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包括附属中小学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优势,遴选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授课,其中,中小学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少于60%。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专家人选报教育部核准后实施。
——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合上述师范大学做好项目实施的相关组织管理工作和支持服务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三、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对中西部100个县3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进行30学时的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培训内容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中西部农村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和初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等10个学科。
——采取卫星电视播放、网络在线研讨和集中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中央电教馆具体负责制订教学方案、组织专家队伍、开发卫星电视课程和组织实施培训等任务。中国教育电视台具体承担培训课程播出任务。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负责当地项目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具体组织工作。有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培训学员遴选,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培训场地及设备安排、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和学分登记等项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卫星电视课程资源开发、制作、播放和专家教学及辅导等,并给予项目县适当培训经费补助。各地对项目县予以适当配套经费支持。
四、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采取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XX年新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河北等省(区)高中学科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题培训,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1]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一、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为加强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重点对中西部地区11,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60学时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大规模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培训对象主要是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每省(区、市)平均500名。其中县以下小学和初中骨干教师不少于70%,县以下高中骨干教师不少于50%。
——创新培训模式。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调动、整合和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采取以“送培到地(市)”为主、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其中,省域外优质培训资源、省级优质培训资源和当地优质培训资源原则上各占1/3。培训专家团队中,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低于50%。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培训重点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
——培训计划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各省配合。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总体实施方案,审核确定培训机构,进行指导和全程监管。各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遴选参训骨干教师,推荐高水平师范院校、培训机构和专家。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二、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组织东北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大学对内蒙古等省区的3000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培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由东北师范大学对口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大学对口贵州省,采取“送培到省”、“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的方式,分别为上述省(区)培训1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其中县以下教师不少于选派教师总数的70%。同时,将培训资源制作成光盘,辐射到本区域广大农村教师。
——各有关师范大学要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对受援地区中小学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需要,会同受援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培训方式,制定实施方案;要调动和整合一切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包括附属中小学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优势,遴选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授课,其中,中小学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少于60%。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专家人选报教育部核准后实施。
——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合上述师范大学做好项目实施的相关组织管理工作和支持服务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三、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对中西部100个县3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进行30学时的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培训内容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中西部农村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和初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等10个学科。
——采取卫星电视播放、网络在线研讨和集中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中央电教馆具体负责制订教学方案、组织专家队伍、开发卫星电视课程和组织实施培训等任务。中国教育电视台具体承担培训课程播出任务。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负责当地项目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具体组织工作。有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培训学员遴选,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培训场地及设备安排、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和学分登记等项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卫星电视课程资源开发、制作、播放和专家教学及辅导等,并给予项目县适当培训经费补助。各地对项目县予以适当配套经费支持。
四、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采取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2011年新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河北等省(区)高中学科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题培训,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培训对象主要是2011年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河北、内蒙古、湖北、云南等省(区)起始年级的高中教师,约8万人左右。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高中课程改革学科课程标准,针对普通高中学科教师实施新课程面临的教学主要问题按需施教。培训学科为高中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运用远程教育手段,采取网络自主学习与网上网下集中研讨相结合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开发课程资源、组织专家队伍、审核培训方案,进行培训指导、监管和评估。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做好当地培训的具体组织管理和支持服务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课程资源开发、专家教学及辅导、网络平台技术服务等。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相关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予以配套经费支持。
五、培训者培训项目
为加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队伍建设,2011年遴选有关高等学校对500名骨干培训者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提高培训者的专业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
——培训内容以有效教师培训为主题,学习研讨现代培训理论,了解国外教师培训发展特点和趋势,探索培训规律,总结培训经验,提炼典型案例。培训重点包括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策划、教师培训内容的筛选与优化、有效教师培训的模式与方法,现代远程教育与组织,校本研修的设计与指导,教师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等。
——遴选有关高等学校采取集中培训、案例研讨及观摩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遴选培训机构,审核培训方案,对培训进行指导和监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学员遴选推荐和管理等具体工作。
六、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为支持灾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动灾后教育重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组织有关高等学校对四川等地震灾区的1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50学时的综合素质提高培训,帮助灾区教师恢复调整身心状态,提高灾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培训对象是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重灾区未参加过2011年国家级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其中为四川省极重灾区培训1000名教师,为甘肃和陕西省地震灾区各培训100名教师。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包括学校公共卫生及安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活动等。
——组织有关高等学校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发和整合优质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遴选培训机构,审核培训方案,指导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对培训进行监管等。四川、甘肃和陕西省教育厅负责培训学员的遴选和管理等,配合做好培训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有关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确定的培训方案实施培训。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七、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遴选有关高等学校,组织实施对中西部地区1200名中小学专职体育和艺术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培训对象为西部地区小学专职体育骨干教师600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骨干教师600人。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中西部地区体育和艺术教育教师的实际安排培训内容。其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运动项目,基础专业技能和基本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艺术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指导中小学校学生合唱的基础专业技能和基本教学技能。
——组织有关高等学校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发和整合优质资源,组织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组织专家队伍,审核培训方案,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学员遴选推荐和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培训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等。
八、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采取网络培训与集中研修的方式,组织对10万名小学一线班主任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促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精神,为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根据教育部《2011-2012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总体部署,组织实施2011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一、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为加强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重点对中西部地区11,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60学时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大规模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培训对象主要是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每省(区、市)平均500名。其中县以下小学和初中骨干教师不少于70%,县以下高中骨干教师不少于50%。
——创新培训模式。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调动、整合和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采取以“送培到地(市)”为主、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其中,省域外优质培训资源、省级优质培训资源和当地优质培训资源原则上各占1/3。培训专家团队中,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低于50%。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培训重点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
——培训计划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各省配合。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总体实施方案,审核确定培训机构,进行指导和全程监管。各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遴选参训骨干教师,推荐高水平师范院校、培训机构和专家。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二、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组织东北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大学对内蒙古等省区的3000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培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由东北师范大学对口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师范大学对口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大学对口贵州省,采取“送培到省”、“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的方式,分别为上述省(区)培训1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其中县以下教师不少于选派教师总数的70%。同时,将培训资源制作成光盘,辐射到本区域广大农村教师。
——各有关师范大学要根据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对受援地区中小学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需要,会同受援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研究培训方式,制定实施方案;要调动和整合一切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包括附属中小学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优势,遴选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授课,其中,中小学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不少于60%。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专家人选报教育部核准后实施。
——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合上述师范大学做好项目实施的相关组织管理工作和支持服务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经费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三、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组织对中西部100个县3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进行30学时的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培训内容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中西部农村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学科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和初中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等10个学科。
——采取卫星电视播放、网络在线研讨和集中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中央电教馆具体负责制订教学方案、组织专家队伍、开发卫星电视课程和组织实施培训等任务。中国教育电视台具体承担培训课程播出任务。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负责当地项目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具体组织工作。有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培训学员遴选,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培训场地及设备安排、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和学分登记等项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卫星电视课程资源开发、制作、播放和专家教学及辅导等,并给予项目县适当培训经费补助。各地对项目县予以适当配套经费支持。
四、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紧密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采取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2011年新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河北等省(区)高中学科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题培训,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培训对象主要是2011年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河北、内蒙古、湖北、云南等省(区)起始年级的高中教师,约8万人左右。
——培训内容主要围绕高中课程改革学科课程标准,针对普通高中学科教师实施新课程面临的教学主要问题按需施教。培训学科为高中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运用远程教育手段,采取网络自主学习与网上网下集中研讨相结合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制订培训计划、开发课程资源、组织专家队伍、审核培训方案,进行培训指导、监管和评估。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做好当地培训的具体组织管理和支持服务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课程资源开发、专家教学及辅导、网络平台技术服务等。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相关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予以配套经费支持。
五、培训者培训项目
为加强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队伍建设,2011年遴选有关高等学校对500名骨干培训者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提高培训者的专业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
——培训内容以有效教师培训为主题,学习研讨现代培训理论,了解国外教师培训发展特点和趋势,探索培训规律,总结培训经验,提炼典型案例。培训重点包括教师培训项目的设计与策划、教师培训内容的筛选与优化、有效教师培训的模式与方法,现代远程教育与组织,校本研修的设计与指导,教师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等。
——遴选有关高等学校采取集中培训、案例研讨及观摩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遴选培训机构,审核培训方案,对培训进行指导和监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做好学员遴选推荐和管理等具体工作。
六、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为支持灾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动灾后教育重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组织有关高等学校对四川等地震灾区的1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50学时的综合素质提高培训,帮助灾区教师恢复调整身心状态,提高灾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培训对象是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震重灾区未参加过2011年国家级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其中为四川省极重灾区培训1000名教师,为甘肃和陕西省地震灾区各培训100名教师。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包括学校公共卫生及安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活动等。
——组织有关高等学校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发和整合优质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遴选培训机构,审核培训方案,指导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对培训进行监管等。四川、甘肃和陕西省教育厅负责培训学员的遴选和管理等,配合做好培训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有关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确定的培训方案实施培训。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和交通费补助等。
七、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和艺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遴选有关高等学校,组织实施对中西部地区1200名中小学专职体育和艺术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培训对象为西部地区小学专职体育骨干教师600人,中西部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骨干教师600人。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中西部地区体育和艺术教育教师的实际安排培训内容。其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运动项目,基础专业技能和基本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艺术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主要是指导中小学校学生合唱的基础专业技能和基本教学技能。
——组织有关高等学校组成高水平专家团队,开发和整合优质资源,组织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教育部负责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组织专家队伍,审核培训方案,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等。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学员遴选推荐和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
——教育部划拨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培训学员培训期间的培训费、食宿费、资料费等。
八、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
为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采取网络培训与集中研修的方式,组织对10万名小学一线班主任教师进行50学时的专项培训,促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高。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仍然不适应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提高的需要,急需大规模的培训提高。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对教师培训工作具有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重要作用。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国培计划”项目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精心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大规模、高质量地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