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阶段总结] - 凤凰语文
走进科学、和谐、高效的课外阅读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阶段汇报材料
江苏省泰兴市刘陈镇中心小学 王永富
“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是2008年初申报的,在申报之前本人已对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这块已有近两年多的研究,特别是从一线老师的角度对班级学生的指导上,应该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绩。现在向各位作汇报,汇报的题目是《走进科学、和谐、高效的课外阅读》,主要谈谈自己这两年的做法和思考。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当前现状
阅读“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早有定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对课外阅读可谓推崇备至: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真正的阅读,在他看来,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的不是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
从阅读与语文学习这个狭隘的角度也仍可看出阅读的重要意义!撇开冰心、巴金、鲁迅、高尔基、卢梭等大作家的阅读经验不谈,也姑且不提古今中外其它领域上的名人受益于课外阅读的例子。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的一句话一定会引起更多普通人的共鸣:“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得益于看课外书”。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六年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而在阶段目标中,对第三学段(5—6 年级)的阅读要求是:“„„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广大教师家长所认识,很多老师家长都想尽办法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家长过于急功近利,造成功利性课外阅读,结果非但没能减负,反而让孩子不堪重负。
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透析
是什么阻止着学生的阅读热情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学评估的不完善导致广大师生群体为追求分数耗尽了精力,从而挤走了学生在校园内的课外阅读时间;社会和家长、教师的一些落后观念(如认为读课外书浪费时间)或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程度上抑制着学生的阅读空间;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决定了其更容易为冲击市场的动画快餐所诱引,这就使学生的业余阅读成为一种泡影了。
三、关于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做而且应该做的是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读书人。朱永新教授说:“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一个爱读书的语文教师,不会喜欢布置抄写10遍、20遍的课外作业,也不会喜欢发大量的试卷,而会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走向大自然,去阅读、欣赏、感悟、体验。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在平时引导学生读书兴趣时,不再是像低年级那样用外部刺激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了。如去年湖南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班里很多学生都看,我就因势利导:你们想知道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吗?如光看电视还不全面,老师建议你们到图书室借借关于毛泽东少年时期的传记,而且毛泽东的诗词在我国文学上有一定的影响,我就倡议同学们诵读关于毛泽东的诗词,因此去年我们班搞了“看电视,读诗词,品润之”的活动,我自己感觉很好。我想高年级了,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阅读需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内在动机,不需要通过外部诱因。
又如我在推荐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时,我就先在班上朗读了第一章,以提高他们的兴趣,接着追问,你们认为有意思吗?文中作者从多个思考的纬度向我们展示了那个特殊时代下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主人公青铜、葵花是和你们差不多一样大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吗?如果你们也有一本就好了,就能跟老师一起读这本书了。
其次,对高年级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注重阅读的有效性。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时,就必须重视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引导高年级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当前,在学生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学生只注重课堂学习,课外不看书或极少看书和报刊。一种是完全沉湎于课外书中,不重视课内学习。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确的。大家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例如:学了《郑和远航》就可指导学生读《上下五千年》;教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就推荐《长征的故事》;教了《海伦·凯勒》,就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就向学生们推荐《西游记》;如我在执教六年级下册练习3中的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时,我就引导学生集体读了 整本《三国演义》,并开展了“读三国、品三国”的语文实践活动„„我深深地感觉到高年级学生从这些读书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益处。他们能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到复习、补充,加深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高年级学生多读好书。
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益有文脉。我们没有理由将有限而宝贵的生命虚掷于劣质书籍的阅读中——阅读那样的书还不如仰望天空,也许闪烁的星辰会告诉我们更伟大的真理。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不同,这些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他们要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把听说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多读多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不仅要求每次阅读要读进去,有一定的质量,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还要求他们尽量多读好书,多读整本的名著,开拓眼界。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我除了重点引导学生读《西游记》外,我还有意识地介绍了我国的其它三部名著,鼓励他们读完四大名著。、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高年级学生读书已有自己的选择,但是有的学生还光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如在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时,我就要求学生略读。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上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如读整本名著《三国演义》时,我就要求学生对书中的部分章节进行精读。在这种精读中,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新课标就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默读。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课外书,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 “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如在要求学生集体读《爱的教育》时,我就要求学生对文中不同形式的爱进行了摘抄,学生们在摘抄评价的过程中明白了世间的很多真爱,一个个很深受感动,写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评价文章和读书心得。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个人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发现,长期写心得体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他们一篇篇感人的心得中,你就会感觉到,原来孩子眼里的世界是这么大,心里的舞台是那样的宽广。
在刚过不久的凤凰读书会上,朱家珑先生说过,阅读教育,是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深刻领悟,阅读教育,可培养孩子的生活品位与生活情绪。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得到陶冶?是一道难题。今天我们在走阅读之路,就是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走读书之路,在读书中得到最高涵养,得到意义深远的人文关怀。
四、存在的困惑:
1、课外阅读时间的保证问题,目前来看,有些地区一星期设置了一到两节阅读课,这只是有些地区,况且这两节课不能很好的利用;
2、思想认识的偏差,价值取向的失衡(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揠苗式阅读之风蔓延);
3、在前不久的凤凰读书会上,苏州昆山的高子阳老师做了自己的阅读经验交流,他主要带孩子阅读的是国外读物,个人打算在以后的研究中多涉及这方面的书籍;
4、是否要建立课外阅读的考评机制,让我们的指导更具一定的实效,而不光是开不开展课外阅读的问题。
第二篇:语文课题组阶段总结
课题组阶段总结
XX学校语文课题组
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而教学质量则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本学期我们语文组全体成员,众志成城,以创新的思路,强烈的争先意识,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与突破。现将本学期教育科研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方法指导。
教育科研要借助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借助一定的理论来指导,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同时要选择恰当的科研方法。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渠道如网上查找、网上学习、集中学习等方式,了解、学习、认识我们所研究内容的内涵,要求教师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做到真正理解我们的研究的课题“教学小结”的含义和相关理论知识,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真正运用教学小结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积累了课题研究资料。
二、加强理论对实际的指导
全体语文教师尤其是课题组核心成员,积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自己课堂教学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探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小结,追求高效的40分钟力求在课上达到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加强交流,互动学习共同提高。
我们语文组开展教师公开课活动,同时还深入实施了学校教师互
动听、评课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定期活动。教师们能及时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探寻好的方法。真正做到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让优质的教学课型带路。在本课题组内执教的示范课《爬山虎的脚》注重教学小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教师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并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能很好的使教学小结在课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理论学习加实践后要不断总结经验。
为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研组成员积极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并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探讨以论文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其中XXX老师的《如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在《宁津教科研研究通讯》公开发表。
四、抓好课题研究工作
本学期我们继续上学期“教学小结”课题进行研究,现已进入课题的探索和实践阶段。在本阶段我们分别从
1、如何设计好课堂中的教学小结?
2、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小结?
3、如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兴趣?
4、在教学小结怎样做到系统归纳?把握重点?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我们将课题研究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其中本课题组的课题公开课《母鸡》很好的将研究课题“教学小结”运用到课堂中。而且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进行师师座谈和师生座谈,真正做到课题研究为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努力。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对研究课题“教学小结”有
了深入的理解与运用,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也有了进一步的落实。
五、正视问题与不足,切实增强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一)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自己积极总结归纳、乐于总结、敢于总结的能力方面有待培养。
2、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忽视孩子们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3、教师在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方面还需努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不要忽视情感教育。
(二)为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教师在做好自己对所教知识进行总结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服务者的地位。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气氛,努力创设让作为主体的学生亲自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要多采取赏识教育鼓励孩子们进行总结,营造自主学习总结归纳的氛围。
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教学
过程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大胆提出问题、异议甚至批评、反驳,正确看待学生的插嘴和错答现象,多宽容、多鼓励、少指责,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和鼓励中,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使孩子们敢于总结、乐于总结。
3、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与积累,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一体; 关注过程,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
4、反思再反思,及时作好教学反思与总结。
我们遵循“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的原则,从严抓自身,求提高;从实抓教研,求深入;提高科研实效与推广,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语文课题组2011、11
第三篇:语文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2013年9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小学语文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5、整合法:课题组全体成员,分工协作,集体汇总。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半年来,课题组共召开多次会议,即于2013年9月10日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及全校语文教师第一次会议,讨论申请课题的提出,完成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3、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师生问卷调查及分析。2013年9月,问卷调查负责人设计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师生问卷调查,对全校30名任教的语文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问卷调查分别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汇总并完成了调查及分析报告,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就自己所任教年级的内容选定课文,上好研究课,所上课例均有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等。三年级李荣老师和五年级连静芳老师在全校语文老师公开课例展示,并拍摄成录像。课题组每月组织不小于一次研究活动。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通过研究我校教师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评课说课中能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点评,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
2、提高了整个学校语文的教学水平。学校将科研成果积极地推广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全体语文教师上课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在反思探索中不断提升专业发展能力与水平,这样使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3、整理形成了主要理论材料(1)教学反思 6份。(2)教学随笔 2篇。(3)小专题论文 6篇。(4)录像课例 2个。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借助于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由于经验不足,缺乏全局考虑,半年多来,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
2、还有少数的老师对课题研究重视不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的研究及探索中去,对教学的反思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以上课题研究的一些现状,提出了今后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
2、强化实践研究。充分学习和自我研修,上好课题实验研究课,初步形成可操作的范例,完善操作要点。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论文和教育案例。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上是课题组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报告指导和批评。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题阶段总结
《构建基于实践的小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行动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一、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按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已初具规模。各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式和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课题组教师连续两年全部参加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每人讲一节研讨课,开一节示范课。组内教师随时听,及时交流、共同研究。通过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学期老师们还认真准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例如每学期的教师论坛,大家把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受益匪浅。通过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生动又具有实效,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并且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评价细则。
二、本阶段研究的目标、具体内容。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本阶段我们重点做好以下研究工作。
1、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质疑的习惯。
2、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共同探讨“以读为主,读中体会关键词句在句段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积累文本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和情感色彩”和“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的有效教学方法。
3、继续研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与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统一起来。
三、本阶段实验做法、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果。
在本阶段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任务,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培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及时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个别调整了实验计划,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
1、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关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培训。由课题组负责人为参与课题的老师举办了专题讲座,并邀请校外专家为老师们开讲座,解读新课标。明确了本阶段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课题组成员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撰写了多篇以阅读教学有效模式行动研究为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
2、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及时交流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先后举行了多场研讨活动。还组织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二十多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在研讨会上,上课的老师说构思与感想,听课的老师谈看法与建议,总结成功之点,找出不足之处。有时,一堂课试上几次,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在“磨课”中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发展,全校掀起了一股积极投身教科研的热潮。
四、积极反思小结,提升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角色。在课题研究中,能否自觉积极地进行反思总结,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低估。一学年来,围绕我们的研究重点,对如何有效地展开构建基于实践的小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行动研究,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许的收获。
在借鉴了有关专家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的尝试的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以读为主,读中感知”。汉语的意蕴深刻含蓄,有时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候,繁琐的语句分析很难帮助学生达到此种境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感知语言背后的含义?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感训练,读是手段,更是目的。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解读文本,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读的指导,需要安排多层次的读文,每一次读文都要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基本模式如下:
(1)自由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2)思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要读透,读懂。读作为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读懂,边读边想,是促使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更好感知课文,进行语言文字的概括。
(3)细读。细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词句的理解,文章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方面。因此,在初读感知,读中善思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初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赏析领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必要引导、点拨,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读书中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说促读,让学生思维碰撞激发表现欲,促使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4)情读。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五、在课题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如何改进。
在课题进展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尚待培养。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能力有待提高。
3、课堂教学中怎样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做到更好地因材施教。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研究实践中要做到:
1、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需要积极质疑的问题,其问题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又能充分激发孩子质疑精神。
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等等一系列好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目的的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每个学生都要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还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要多为他人着想;另外也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要主动参与学习。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4、因此应当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推进,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各得其所。
第五篇: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总结
小学阶段语文作文总结
通过翻阅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我们可以总结出小学生各年级的作文内容及篇幅要求:
一年级:要求会写完整的话,能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能发挥想象,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一年级下册语文乐园中很多都是要求学生写一句话。
二年级:会写一段50字以上的话,要求语句通顺,想象丰富,会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我们可以看到,二年级下册语文乐园
(一)至
(八)中,作文要求都是让学生根据想象来写一段话。
三年级:会写300字以上的小短文,要求会分段,有开头段、结尾段(即三段式),语句通顺,想象丰富,会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三年级的作文跟一二年级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说一二年级着重训练的是学生对词语和句子的掌握,而三年级则是训练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不过三年级对学生的要求不是过高,之需要交待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了。
四年级:会写35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会分段,有开头段、结尾段并会点题,语句通顺,想象丰富,会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
五年级:会写4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会分段,有开头段、结尾段并会点题,语句通顺,想象丰富,会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
六年级:会写45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会分段,有开头段、结尾段并会点题,语句通顺,想象丰富,会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并且要求
学生会一定的心理、动作和神态描写,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或抒情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对学生写作的要求,无论是从字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在逐步加深逐步变难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很多学生适应不了这种逐步加深的过程,于是在整个小学阶段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目前很多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小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偏重模仿,懒得动脑创作;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盲目追求学生写作文的数量;而有些老师只重视方法指导,而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会遇到开头难、结尾难、过渡难的三大问题。我是一名教学实战经验较少的老师,在此仅就我个人的经历谈一些解决小学生作文问题的粗浅看法。
一、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个“乐”字,而“乐”建立在“趣”的基础上,有“趣”才会“乐”才会“灵”。所谓心境愉悦反应则灵敏;心情抑郁,反应则迟钝得多就是这个道理。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选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童心。
1、命题时要揣一颗“儿童心”。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2、指导学生写作时要用一种“儿童调”。要把老师的架子放下来,要用商量口气,商量写什么,怎样写,怎么改,如何评等等;
3、评改要借一双“儿童手”。学生只要对作文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就会留心观察,分析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处景物,写起文章来自然文思泉涌。
二、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刚开始写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很多老师只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这样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有些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会经常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到野外游览,并在游乐中教给学生如何观察。
还有些老师会让自己班上的学生学着在自己家中或学校里,只要有时间,就观察身边的一盆花、一株树,一个小动物,一个活动场面等等。
三、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否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从谈起。可以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积累素材。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新课标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孩子们生活越
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作为小学阶段的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药知道学生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炼书中好的故事,将这些故事用到作文中。
四、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别人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避免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五、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