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多项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留守学生管理部门职责
校 长:负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全面工作
副校长:具体负责整个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 导,负责四—六年级留守学生工作;
教导主任:负责一—三年级留守学生工作;
少先队辅导员:具体负责学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门 卫:负责留守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和记录。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各班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白沙小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分工情况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江辉尚
副组长:江勉辉、黄其尾 组 员:
全体老师及各班班主任 职责及分工
组 长:任务分派,并检查落实情况。
副组长:将任务细化,考虑全面,安排落实,资料汇总。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安排没有落实的进行知道完善。
组 员:组织落实好工作,做好结对工作,做好留守学生的代理 监 护人,管理好监护的学生,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记载工作,解决留守学生的具体问题,安排落实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教师。
白沙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寄宿优先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寄宿。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中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辍学率在1%以下,完成率达98%。
7、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白沙小学“留守学生”管理制度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学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承担留守学生的在校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封信。
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少先队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孩子的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子帮助。
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二、拓宽育人途径:学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径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
三、开展快乐“班队”活动,组织留守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四、建立“留守孩子”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各班为每个留守孩子建立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白沙小学“留守学生”家长联系制度
一、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二、各班设立、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学生父母与孩子、留守学生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学生”;
三、在学期结束时,要求留守学生给在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汇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四、要求学校代理家长至少每期对所监管的留守学生进行一次家访。
白沙小学留守学生结对帮扶计划
当前留守学生的队伍正日益庞大,由于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了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出现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为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工作计划。
一、具体方案措施:
(一)建立责任制。
(二)建立宣传制度。学校团支部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宣传“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建立留守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档案,让留守学生在校期间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务工情况,增进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以利于学生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成长。
(四)建立代理家长制。动员全校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学生的人数每人联系5—10名学生,当好代理家长,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生日祝福,学校团支部准确统计每一位留守学生的生日,记入档案。
2、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的”的主题作文竞赛活动,通过学生发自肺腑的亲情告白,以达到震撼心灵,培养健康情感的教育目的。
3、在学期结束或开始的时候开展“给在外的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和“爸爸(妈妈)给我的一封信”征文和展出活动。
4、开展“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让留守学生讲述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外打工的故事”,或邀请中途回家的家长讲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
5、对留守学生进行专门的法纪教育、自理自护教育,指导学生双休日合理休闲,安全游玩、自觉学习。
6、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考核内容。
白沙小学“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制度具体实施方案
1、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每人联系7—10名留守学生,从经济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帮扶。学生之间实行 “手牵手”结对帮扶。
2、各班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做到“留守学生”孤单了有人陪;困难了有人帮;生病了有人照顾;成绩差了有人辅导。
3、开展“爱心”募捐活动,建立“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用于表彰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贫困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等学生生活上的失助,保证不让一位留守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4、开展每月一次温馨家访、指导完成每月一封爱心书信、每季度一次亲情电话、每星期一次义务家教、每学期一次爱心捐助(针对特困留守儿童)等关爱活动。
第二篇: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留守儿童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免费体检制度
1、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教育留守儿童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他们身心都健康。
2、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每年安排他们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
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管理员负责每周“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不得少于1天,负责儿童安全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每月至少与儿童开展一次谈心活动。
3、领导小组成员每季度至少与儿童监护人见面一次,督促监护人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和教育。
4、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每月至少通过电话、书信等途径与家长联系一次,便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沟通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5、每年为儿童体检一次。
6、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儿童普及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文明新风,传播自护技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制度
1、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
2、配备心理辅导教师。
3、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交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及教育工作。
留守儿童亲情联系制度
1、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2、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充分发挥亲情联系电话的作用,让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4、学校安排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亲情联系情况记载。
留守儿童家访制度
1、重视留守儿童家访工作,班主任要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2、每学期要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在家生活情况,代理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
3、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制度
1、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2、学校教师、代理家长每周至少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与他们进行零距离交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1、各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
2、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
3、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留守儿童组织领导制度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
2、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
3、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部分贫困留守儿童给与生活补助,确保他们不辍学。同时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留守儿童活动制度
1、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充分运用少先队活动和班委会两大活动阵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无碍教育及遵纪守法教育。
3、坚持不懈的开展文体活动,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4、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留守儿童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社会服务、信息服务活动,以提高“留守儿童”实际生存意识。
6、积极组织各种形式文跃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多彩生活。
7、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课,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8、聘请专业心理老师给学生定期上心理辅导课,每月一次恳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
9、根据学校实际,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以下活动: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看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增长知识和见闻;周一开放图书阅览室,周二开放留守儿童工作站,周三开放电脑室,周四开展文体等活动,周五开展交流活动。时间均安排在每天的课外活动,由各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
10、各班级充分利用节假日,有计划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快乐伙伴假日营活动,重点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文化体育、手拉手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留守儿童假日生活,引导他们参与健康有益的假日活动,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吃苦精神,提高他们独立自主,自理及综合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联系制度
1、在校内,做到三个“三”,即“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指的是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三个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了留守生个人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生”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三多”指的是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同学为留守生过生日)、多家访。“三沟通”指的是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监护人沟通、定期与编外家长沟通。2在校外,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批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3学校开设了“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同时还以“师爱助你成长”为主题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您在他乡还好吗”书信竞赛活动、集体生日、法制安全讲座以及“我为留守生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留守儿童安全管理制度
一、全体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加强安全教育,安全工作要齐抓共管,天 天讲、经常查,防止和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严禁留守儿童携带易燃、易爆,易伤害等能造成事故的器械和玩 具。班主任、科任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之间要互相监督,发现后要及时查收,严防事故发生。
三、安全工作要做到“八防”:防火、防水、放电、防中毒、防倒塌、放跌伤、防车撞、防意外事故。
四、教育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路途中走路骑车靠右行,不玩耍,过十字 路口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不搭乘“三无”或超载车辆。
五、体育课、课外活动教师紧跟学生、严格管理,若发生不安全事故。体育课教师,各兴趣小组辅导教师要负全部责任。学校安排的各项劳动,班主任必须跟班指导、科任教师协同参加,精心组织,一同劳动,严防事故发生。若出了事故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负责。
六、课间活动由科任教师组织管理,不准学生随意走出校门,若发生 不安全事故,按“前七分后三分”的规定,严肃处理。
七、上下楼梯分别靠右边走,不拥挤,不打闹,不设置障碍,不准从 扶手上滑下,不得随意开楼上后窗。
八、对于违犯上述规定,酿成事故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视其情 节,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留守控辍保学制度
一、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抓好防止学生流失工作,高标准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学校校长负直接责任,教研室具体抓该项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定期分析学生状况,及时掌握“流失” 苗头,一经发现,立即与家长联系,动员返校,对于返校有困难的学生报请镇政府协同动员返校。
三、对家庭条件差的特困生,由村校联合,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学校可适当给予学习用品等费用的补助,解决特困生就学问题,确保不发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现象。
四、加强转化学困生工作,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使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在较低的起点上不断进取。
五、加强师德建设,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防止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教育思想不端正、工作方法不当、产生不良后果,致使学生辍学流失的,一定要追究责任,予以严肃处理。
六、把防止学生流失工作纳入区教育局目标责任制度考核中。对班级辍学生学校不除名,各项活动均按在籍数计算,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与评优、晋级、绩效工资等挂钩。
何庄中学关爱留守儿童暨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降低辍学率,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控辍、齐抓共管,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实各学校、各类人员的责任,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实现控辍保学目标。
二、强化领导,建立健全组织
(一)组织机构 组 长:庞在功
副组长:程振明 王灵伟
成 员:张玉臣、殷玉亮、鞠昭康、谭恩华、王超霞、伊西荣、罗兴见、陈建泓、程庆宁、解淑巧、王汝刚、张洪娇、张学梅 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二)责任分解:鞠昭康、谭恩华、王超霞、伊西荣、罗兴见、陈建泓、程庆宁、解淑巧、王汝刚、张洪娇、张学梅负责控辍保学,摸清适龄儿童的情况,并对其文化户口进行再核实,坚决做到不让一个学生辍学。程振明、王灵伟负责关爱留守儿童宣传,对有辍学趋势或父母准备带到外边的学龄儿童要做好劝返工作。
三、工作目标
1、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浓厚的“控辍保学”社会氛围。
2、通过升旗仪式、集合集会、班队会、黑板报、手抄报、橱窗、家校通、标语,发放传单,召开家长、学生专题会,发放《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使“控辍保学”进学校,进班级,进家庭,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要让家长、教师、学生铭记每年 2 月和 8 月为“控辍保学”集中宣传月,及时做好控辍保学宣传。
四、控辍保学措施及要求
1、学校在开学工作会上及时组织教职工学习《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
2、拟定切实可行的“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制度。
3、要有计划地制作黑板报、宣传单、《告家长书》,定期组织教师家访,召开家长、学生等专题会;要通过升旗仪式、集合集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宣讲,增强他们依法送子女上学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实效。
4、认真开展“控辍保学”及留守儿童全面大排查活动,及时统计未到校学生,摸清学生去向,做好劝返工作及印证材料收集,实现整班移交。
5、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有效控制辍学率。A、加大宣传力度,实现依法控辍。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送子女上学的自觉性。
B、建立健全 “控辍保学” 和留守儿童关爱、帮扶目标责任制。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为均要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控辍保学”包保责任制和留守儿童关爱、帮扶责任制。C、严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加强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推行学籍管理信息化,规范学生学籍变动手续。
D、用好用活义务教育资助指标。
学校要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各项学生资助指标,妥善解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E、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实现兴趣控辍。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学生各种特长和技能,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严禁歧视、羞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开除或变相开除学生。因学校或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导致学生辍学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F、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质量控辍。
第3/4页
要以全县教育工作发展大会精神为契机,认真执行《沂水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暨控辍保学》,以“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G、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情感控辍。
各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要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楷模,要做好“学困生”“贫困生”孤儿、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 等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及时掌握这些特殊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让他们安心上学,做到用真心爱护学生,以真情实感留住学生。
H、建立爱心 QQ,为留守儿童搭建连心桥,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留守儿童信箱,与在外地工作的家长创造交流机会,形成齐抓共管。
五、工作要求
1、成立机构,完善制度。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制,切实建立起校长总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层层分解责任的“控辍保学”机制。
2、兑现教师家访制度。
各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高度重视家访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家访制度。组织学校领导、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做好有辍学苗头学生的思想工作。
3、学校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晋职、晋级、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何庄中学
第三篇: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娄山关镇灯塔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中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辍学率控制为0。
7、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秦洁
职 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副 组 长:马才明
职 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个部门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 员:张喆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学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建立“代管家长”队伍:要求班主任、科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承担留守学生的在校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封信。
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少先队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孩子的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子帮助。
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二、拓宽育人途径:学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径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
三、开展快乐“班队”活动,组织留守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四、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各班为每个留守孩子建立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领 导 小 组 组 长:秦洁 副组长:马才明
组 员:潘锦 王远红 吴小松 曾祥波 王红 邓玉娇 班主任 职责及分工
组 长:任务分派,并检查落实情况。
副组长:将任务细化,考虑全面,安排落实,资料汇总。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安排没有落实的进行知道完善。
组 员:组织落实好工作,做好结对工作,做好留守学生的代理 监 护人,管理好监护的学生,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记载工作,解决留守学生的具体问题,安排落实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教师。
留守学生管理部门职责
校 长:负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全面工作
副校长:具体负责整个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 导,负责四—五年级留守学生工作;
教导主任:负责一—三年级留守学生工作;
少先队辅导员:具体负责学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各班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留守学生家长联系制度
一、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二、各班设立、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学生父母与孩子、留守学生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学生”;
三、在学期结束时,要求留守学生给在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汇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四、要求学校代理家长至少每期对所监管的留守学生进行一次家访。
留守学生结对帮扶计划
当前留守学生的队伍正日益庞大,由于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了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出现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为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工作计划。
一、具体方案措施:
(一)建立责任制。
(二)建立宣传制度。学校少先队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宣传“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建立留守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档案,让留守学生在校期间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务工情况,增进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以利于学生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成长。
(四)建立代理家长制。动员全校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学生的人数每人联系5—10名学生,当好代理家长,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生日祝福,学校准确统计每一位留守学生的生日,记入档案。
2、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的”的主题作文竞赛活动,通过学生发自肺腑的亲情告白,以达到震撼心灵,培养健康情感的教育目的。
3、在学期结束或开始的时候开展“给在外的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和“爸爸(妈妈)给我的一封信”征文和展出活动。
4、开展“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让留守学生讲述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外打工的故事”,或邀请中途回家的家长讲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
5、对留守学生进行专门的法纪教育、自理自护教育,指导学生双休日合理休闲,安全游玩、自觉学习
“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制度
1、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每人联系7—10名留守学生,从经济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帮扶。学生之间实行 “手牵手”结对帮扶。
2、各班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做到“留守学生”孤单了有人陪;困难了有人帮;生病了有人照顾;成绩差了有人辅导。
3、开展“爱心”募捐活动,建立“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用于表彰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贫困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等学生生活上的失助,保证不让一位留守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4、开展每月一次温馨家访、指导完成每月一封爱心书信、每季度一次亲情电话、每星期一次义务家教、每学期一次爱心捐助(针对特困留守儿童)等关爱活动。
第四篇: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娄山关镇灯塔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中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辍学率控制为0。
7、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秦洁
职
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副
组
长:马才明
职
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个部门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员:张喆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学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建立“代管家长”队伍:要求班主任、科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
承担留守学生的在校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封信。
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少先队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孩子的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子帮助。
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二、拓宽育人途径:学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径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
三、开展快乐“班队”活动,组织留守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四、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各班为每个留守孩子建立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
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领
导
小
组
组
长:秦洁
副组长:马才明
组
员:潘锦
王远红
吴小松
曾祥波
王红
邓玉娇
班主任
职责及分工
组
长:任务分派,并检查落实情况。
副组长:将任务细化,考虑全面,安排落实,资料汇总。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安排没有落实的进行知道完善。
组
员:组织落实好工作,做好结对工作,做好留守学生的代理
监
护人,管理好监护的学生,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记载工作,解决留守学生的具体问题,安排落实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教师。
留守学生管理部门职责
校
长:负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全面工作
副校长:具体负责整个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
导,负责四—五年级留守学生工作;
教导主任:负责一—三年级留守学生工作;
少先队辅导员:具体负责学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各班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留守学生家长联系制度
一、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二、各班设立、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学生父母与孩子、留守学生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学生”;
三、在学期结束时,要求留守学生给在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汇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四、要求学校代理家长至少每期对所监管的留守学生进行一次家访。
留守学生结对帮扶计划
当前留守学生的队伍正日益庞大,由于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了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出现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为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工作计划。
一、具体方案措施:
(一)建立责任制。
(二)建立宣传制度。
学校少先队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积极宣传“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典型和成功经验。(三)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建立留守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档案,让留守学生在校期间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务工情况,增进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以利于学生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成长。(四)建立代理家长制。
动员全校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学生的人数每人联系5—10名学生,当好代理家长,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生日祝福,学校准确统计每一位留守学生的生日,记入档案。
2、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的”的主题作文竞赛活动,通过学生发自肺腑的亲情告白,以达到震撼心灵,培养健康情感的教育目的。
3、在学期结束或开始的时候开展“给在外的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和“爸爸(妈妈)给我的一封信”征文和展出活动。
4、开展“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让留守学生讲述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外打工的故事”,或邀请中途回家的家长讲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
5、对留守学生进行专门的法纪教育、自理自护教育,指导学生双休日合理休闲,安全游玩、自觉学习
“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制度
1、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每人联系7—10名留守学生,从经济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帮扶。学生之间实行
“手牵手”结对帮扶。
2、各班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做到“留守学生”孤单了有人陪;困难了有人帮;生病了有人照顾;成绩差了有人辅导。
3、开展“爱心”募捐活动,建立“留守学生爱心基金”,用于表彰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贫困留守学生、单亲学生、孤儿等学生生活上的失助,保证不让一位留守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4、开展每月一次温馨家访、指导完成每月一封爱心书信、每季度一次亲情电话、每星期一次义务家教、每学期一次爱心捐助(针对特困留守儿童)等关爱活动。
—
END
—
第五篇: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民乐县教育体育局
关于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
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近日,全国有的地方发生多名农村留守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的惨痛事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分关切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对各地加强督促,把工作做实、做细,强调临时救助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不作为、假落实的要严厉整改问责,悲剧不能一再发生。省委书记王三运要求相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次认真的排查及排忧,结合扶贫工作的贯彻,把日常的排查、解忧、报告、监督等制度建立健全起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要批示精神,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根据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甘办电发„2015‟109号)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甘教明电„2015‟6号)精神,现就加强我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关爱理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帮扶相结合的关爱机制,营
2卡、建立工作台帐。
(三)各方联动,多措并举,尽力加大关爱和教育力度 对全面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和乡镇必须明确时间表、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各方联动,多管齐下,认真加以解决。
1.各中小学要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平等对待、倍加关心留守儿童。特别是对父母双亡、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和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要从内心深处关心关爱;对家庭生活困难、监护人却失而实际无人监管或抚养的孤儿要给予特别的关爱;对学习、生活、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要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激发其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指导监护人做好监护工作。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要求和督促外出务工的家长以各种方式经常与留守在家的孩子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消除他们的寂寞感,努力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留守儿童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预防溺水、煤烟中毒、食物中毒、道路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对留守儿童的伤害。
3.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作用,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关爱活动。
4.各乡镇要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组织驻村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及时准确掌握辍学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并注重从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精神上鼓励,引导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增强信心。
5.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慈善关爱等综合性救助政策措施及整体功能,进一步健全孤儿、残疾儿童基本生活、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孤儿“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6.公安、农牧、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大对违规使用农药、违禁药品、危险物品的监管查处,严控流通渠道,确保使用安全。
7.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大学生西部志愿者网、手拉手活动、春蕾计划、各类助学基金会等有效载体,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力争使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8.宣传部门要通过广泛宣传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典型事迹和鲜活实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健全制度,建立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各学校要与乡镇、相关部门主动配合,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关爱和服务留守儿童工作格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