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2月27日在铜仁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时间:2019-05-12 12:5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2月27日在铜仁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2月27日在铜仁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第一篇: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2月27日在铜仁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2008年2月27日在铜仁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十次党代会和市六次党代会精神,在中共铜仁地委、行署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帮助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大力实施“强农稳市、兴工富市、商贸兴市、旅游活市、环境立市”战略,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2007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34.09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是“十五”以来最快的一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643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26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完成12.74亿元,同比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15.09亿元,同比增长17.2%,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3、5.7、8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2.7亿元,同比增长28.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亿元,同比增长2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7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1亿元,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27亿元,同比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同比增长6.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672元,同比增长8.4%。总体上看,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速度和效益同步提升的局面。

(二)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税费减免等支农惠农政策。加大科技扶持和推广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了华力农化、川主科技等龙头企业。耕地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措施落实较好。积极实施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快种植业和畜牧水产业发展步伐,实施了1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工程,发展淀粉专用薯5万亩,新建畜禽养殖小区8个,发展扶持养殖大户190户,存栏种鹅3万羽,出栏商品鹅120万羽,农业产值持续稳定增长。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4.28万吨,同比增长6.2%,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同比增长6.6%。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净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1200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7个试点村共投入建设资金183万元,实施了交通、水利、扶贫、农业、林业等建设项目,试点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省政府验收。(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十件实事”完成较好。2007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总额达3.2亿元。完成桐梓坳道路改造;瓦窑河大桥建成通车,行政中心主体工程完工,金鳞大道完成工程量的70%,市府路开工建设;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启动了东太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平价窗口;完成谢桥至六龙山通乡油路改造路基工程;坝黄镇凯芒桥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和平乡龙鱼大桥、坝黄镇长坪大桥;滑石客运站场竣工验收,川硐、茶店客运站场均完成工程量的70%;全面完成开天和牛场坡“三小”工程,修建人饮工程52处,解决3.12万人饮水困难;完成3000口农村沼气池建设;17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基本完工;完成硬化、亮化城区背街小巷3000米,改扩建公厕4座;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花果山广场建设进展顺利。茶店至大坪通乡油路,因省相关部门调整项目建设计划,列入2008年实施。(四)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大力实施“兴工富市”战略,进一步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33.64亿元,同比增长25.1%;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64亿元,同比增长46.5%;实现工业增加值2.11亿元,同比增长17.7%;上缴税收520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9.3%。

(五)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扩容2.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1%。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了八项重点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采纳市民意见,北门三角地带和火车站广场房开项目停建,给市民增加了公共休闲空间。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进一步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将城管队员和环卫工人收回市城管局管理,城管工作重心上移。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稳步推进,启动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

(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扎实推进。认真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对5家环保不达标的工业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依法打击土法炼汞,强制拆除非法炼汞点46处。实施了城郊山体植被恢复工程,完成营造林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41%,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实施了“长治”水土保持工程,治理面积25平方公里。城市污水综合处理工程基本完工,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七)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绩。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8160万元。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推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感,形成了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先后组织了重庆和长沙资源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参加了广州“黔穗经贸洽谈会”和泛珠三角招商会等。全年共引进项目44个,总投资21.63亿元,到位资金8.28亿元,同比增长20.02%。扎实开展投资环境整治工作,立案查处破坏投资环境案件58件,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投资环境得到优化。

(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解决教育保障资金1630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生杂费260万元,为18909名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4450名贫困寄宿制学生补助生活费44.5万元。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资金582万元改造薄弱学校校舍9480平方米,投入资金122万元建设了川硐、大坪中学寄宿制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开发公益性岗位155个,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员3202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放农村低保金279.6万元,发放城市低保金1475万元;实施特困群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1651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发放救助资金89.5万元。卫生工作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惠群众18.6万人,参合率达86.17%,同比增长13.14%。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项任务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3.19‰,符合政策生育率95%。国企改革进展顺利,完成了10户企业改制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有所好转。加强了对市场价格的调控和监管,全市物价基本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人事、审计、监察、统计、房产、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市志、档案、粮食、乡企、供销、轻纺、商务、民宗、侨务、对台、司法、信访、区划、农机、绿产、老龄、质监、药监、工商、气象、烟草、国防教育、人防交通战备、残联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地委、行署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帮助、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共同努力,加快发展的结果,凝聚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铜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优质项目、大项目还存在引进难、实施难的问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仍较困难;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与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不平衡;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土地山林纠纷等引发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个别部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还需提高,一些干部破解难题、推进工作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投资软环境还不尽人意,个别干部还存在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吃、拿、卡、要”等现象;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意见还较大,等等。对以上问题,我们一定要冷静分析,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8年主要工作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继续迈进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地委扩大会议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投资环境整治和招商引资,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完成40.7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亿元,增长20%,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85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完成3.32亿元,增长2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6亿元,增长18%;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亿元,增长16%,增加值完成2.45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209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3390元,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要按照“好字当头,能快则快,以快促好”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突出抓好工业工作。

以迎接中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地制宜地深入实施“兴工富市”战略,以灯塔工业区建设为重点,继续完善灯塔工业区基础设施。巩固发展和优化提升冶金、农产品加工、化工、轻工、建材、能源工业。继续加大对有较大贡献工业企业的奖励扶持力度。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培植名牌特色产品,壮大主导产品规模。力促年产10万吨啤酒厂开工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和工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食品、药品、服装、旅游商品等产业,增加工业经济总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现有高能耗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和科技含量。围绕万元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重点扶持西南硅业的多晶硅项目和武陵冶化厂的氮化锰项目。加大工业企业“三废”整治力度,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以上,工业烟尘、粉尘排放达标率分别达88%、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9%。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形成以红薯、辣椒、花生、葛根、茶叶等农副产品和以猪、鹅、鸭等畜禽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群。加强基地建设,切实为轻工企业解决生产原材料问题。支持川主科技、华力农化实施技改、扩建工程,配套发展好薯类生产和猪、白鹅、鸭养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统一规划钒、汞、铅锌、锰矿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铅锌产业,延长其产业链,使其成为我市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点。重点支持锌源矿业公司搞好年产5万吨电解金属锌项目建设,其配套的铅锌选矿厂年内要建成投产。

(二)重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坚持规划先行。引进规划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第四轮修编,明确城市功能分区,优化产业布局。通过第四轮修编,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达到70平方公里左右,城市规划红线范围达到29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规模达到50万以上。按照“一个中心,三个次中心”的城市建设思路,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启动曹园片区、桐梓坳片区、化肥厂片区、陆军地片区、鱼梁滩片区5个旧城改造项目,搬迁桐梓坳水厂。做好东城区、川硐片区、老城区和谢桥新区4个控制性规划编制,完成市政府、南岳、曹园、化肥厂、鱼梁滩和谢桥新区6个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推动城市建设向谢桥新区、川硐新区和东城新区三个方向延伸,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力争东城新区建设列入2008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城区电子地图。做好西外环连接铜遵路的西外环大桥(暂名)建设前期工作。抓好乡镇集镇规划建设。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完善规划审批程序和规划公示制度,加强规划执法监督。继续开展整治违法建筑工作,全年拆除违法建筑15000平方米。

集中力量抓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开工建设谢桥文体中心和民族文化风情园、南岳大道和南岳大桥、中南门古城保护与利用工程和周逸群陈列馆,实施殡仪馆搬迁工程;二是继续实施滨江旅游大道、三江公园、北门商业广场建设工程;三是完成行政中心、金鳞大道、市府路、西外环大道二期、花果山广场建设工程,完成排水管网工程2008年度建设任务。

实施好城区亮化、绿化工程。抓好城区锦江两岸和东山、文笔峰、架梁山部分山体及火车站广场、锦江广场、城市主干道标志性建筑、桥梁的亮化工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管理工作,重点实施锦江两岸和城区可视范围内的部分山体绿化工程。进一步搞好各主、次干道行道树、绿化带的补栽和改造工作。

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和“整脏治乱”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今年,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复查、“省级园林城市”评审目标,按照国家、省有关标准和我市创建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要求,狠抓各项措施落实。重点抓好创建工作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市民文明卫生素质教育及健康教育等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造、新建20座二类以上公厕和10座封闭式垃圾中转站,解决好背街小巷、小区院落和城郊结合部垃圾清运问题。加强城市和乡镇集镇管理。继续抓好“整脏治乱”工作,巩固城市主次干道及公共场所卫生与秩序,将“整脏治乱”向乡镇集镇周边村寨和公路沿线村寨延伸。切实搞好城市综合执法,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水平。继续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编制完成《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综合规划》,推动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做好公共客运交通特许经营权出让和有偿顺延工作。(三)扎实抓好“三农”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为契机,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进一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围绕“优质米、淀粉薯、生态畜、特色菜”的发展思路,在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农业高产示范工程为载体,提高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粮食品种普及率和农业适用技术普及率,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种植业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办好市、乡(镇)两级示范点,实施好1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工程。实现粮食播种面积4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14万吨以上,县级储备粮食2000吨以上。继续实施好电脑农业项目。建设6万亩优质淀粉专用薯基地。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生态茶叶,壮大乡镇企业。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采取招商引资、能人带动、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级各部门下大力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围绕实现畜牧业产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1.5个百分点的目标,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对规模养殖实行“以奖代补”,继续实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以能人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小区为基础,高标准建设优质肉猪和家禽养殖基地。建设畜禽水产养殖小区7个,发展畜禽养殖大户150户以上,出笼商品鹅150万羽。加强畜禽良繁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良种猪、优质鹅等优良品种引进、培育和繁殖,实现畜禽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抓好种猪场建设。推广应用先进养殖技术,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强畜禽疫病监控和防治体系建设,有效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进一步规范定点屠宰工作。

继续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增加投入,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建立城郊专业菜地占补平衡制度。积极推动蔬菜规模化种植,建设蔬菜基地4000亩(其中新建蔬菜基地1000亩)。在城区规划建设蔬菜直销市场,方便农民进城卖菜。

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地投资,实施各类水利工程133处,重点抓好“长治”水土保持工程、川硐尖岩“三小”省级示范工程、团结水库除险加固等8项工程。同时,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力度,改变重建轻管现象,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整合各方面资金,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强通村公路、生态工程、沼气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抓好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围绕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问题,扎实抓好贫困村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确保“整村推进”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实施好产业化扶贫项目。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落实退耕还林后续政策。

(四)强力推进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

把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千里迢迢、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通过大招商,引进大项目,实现大投入,促进大发展。

要做好项目基础工作。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外资、民资走向,科学编制、储备一批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项目,重点落实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财源建设项目编制工作。抓好2007年申报未审批项目和2008年项目的争取工作,重点做好因雪凝灾害造成的供水、供电、道路交通、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编制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的投入。

创新招商理念。坚持引进项目、资金与引进人才、资源并举,更加注重招商项目的环保要求,实现从“招商”向“选商”转变。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精心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以优势项目引进战略投资者。创新招商方式。组织小分队赴发达地区上门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继续实施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制,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营造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制,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不断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引进2—3家有规模、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企业落户我市,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亿元的目标。继续抓好投资环境整治工作,搞好引资企业跟踪协调服务,以优良的环境留住客商;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靠诚信吸引客商。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功能、创新机制,提升“窗口”审批效能,形成快捷规范的服务通道,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五)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商贸业。

重点实施好谢桥文体中心和民族文化风情园项目。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铜仁中心服务点、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家园”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完善红色旅游景点周逸群故居基础设施。抓好“铜仁文琴”、“龙灯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加强网吧和图书、音像等文化市场监管。启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大力开展以为奥运添光彩为主题的全民健身运动。完成续修《铜仁市志》初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抓好旅游规划工作,编制完成《铜仁十里锦江风情旅游带策划》和《铜仁市乡村旅游规划》,完成九龙洞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入口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着力打造周逸群故居-东山-中南门古城-十里锦江-九龙洞精品旅游线路。推行景区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特许经营模式,推进十里锦江-九龙洞旅游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全面完成九龙洞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入口服务区的建设。做好三江公园、天生桥、六龙山峡谷等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争取恢复东山寺佛教文化活动场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扎实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办好第二届“游钓锦江·魅力铜仁”活动,申办国际龙舟赛。积极争取国家赛艇队在我市建立训练点。全年实现旅游总人数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亿元以上,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

大力发展商贸业。继续实施“商贸兴市”战略,以建设湘、鄂、渝、黔边区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编制好《铜仁市商业网点规划》,做好商业网点划行归市工作。以火车货运站场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搞好物流规划,建立物流平台,加速物流配送、仓储、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项目建设。启动“温州商贸大厦”项目建设。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加快构建农村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新型流通体系。创新市场管理模式,鼓励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实行公司化运作,提高对市场的管理水平。

(六)切实抓好财税和国土工作。

大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加大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管理和房地产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市乡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乡财市管”改革,做好“村财乡代管”试点工作,不断提高财税管理水平。继续落实国家相关税费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新路子,盘活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搞好农民补贴网络建设,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准确、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实施滑石乡土地整理项目,确保全市耕地占补平衡。科学制定并实施土地年度供应计划,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土地出让行为,严格执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制度。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继续坚持和完善统一征地和统一储备制度,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地、统一管理。认真做好征地和交地工作,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利益。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抓好重点隐患点的排查和治理。(七)齐心协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今年1月14日至2月5日,我市遭受80年未遇严重冰雪凝冻灾害,全市17个乡(镇、办事处)95个村、33万人遭受低温冷冻袭击,农业、林业受灾严重,电力、供水、通讯、广播电视等各项基础设施严重毁坏,通往周边县市道路中断10余天。凝冻灾害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7.86亿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奋力抗冻救灾;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日夜工作,连续作战;广大群众、各企业特别是运输企业、个体运输户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随叫随到,不计报酬,不顾辛劳。抗冻救灾期间,城区供电、供水、供油、供气基本正常,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没有因灾冻死一人、饿死一人,全市物资供应正常,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社会稳定,抗冻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市各级各部门经受住了一次执政能力的考验,广大干部经受住了一次工作作风的考验。全市人民和广大干部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私奉献精神及崭新的精神风貌,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有这样好的群众,有这样好的干部,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当前,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地关于抗击雪凝灾害工作的各项要求和部署,以减轻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搞好灾后重建,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在巩固前一阶段抗灾救灾成果的基础上,搞好灾后重建规划,着力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抢修因灾损坏的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一是妥善安排好灾民的生产生活,做好倒塌、毁坏房屋的恢复重建工作;二是切实抓好供水、供电、通讯恢复工作;三是全面恢复农业生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全面恢复企业生产;五是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确保道路畅通;六是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此外,要建立应对突发价格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价格形势的调研、分析,特别是要对粮、油、肉、蛋等主要食品、副食品、生活用品及主要工、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进行监督和检查,严肃查处哄抬物价的不法行为,稳定市场物价。

(八)着力改善民生,认真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工作,努力构建和谐铜仁。

各位代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要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目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用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上,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城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区新建1所小学,南长城小学和逸群小学逸夫教学楼秋季投入使用,努力缓解城区教学资源紧张的矛盾。搬迁扩建市职校,积极帮助第七中学实施搬迁。做好“两基”迎接国检工作,确保2008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两基”检查。认真执行“两免一补”和“一费制”政策,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切实做好“普九”债务化解工作。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改革新思路,推进城乡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指导和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推行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4050”人员再就业工作,帮助解决好零就业家庭和困难家庭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新增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推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大龄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继续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社会化发放的两个100%。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年净增10%以上。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认真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实施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确保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95%以上。

健全应急工作机制,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完善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建筑行业、公共聚集场所、非煤矿山、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依法关闭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强安全宣传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

积极发展卫生事业。进一步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力度,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和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对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加强甲级村卫生室建设,将卫生监督工作重心向农村延伸,巩固基层网络建设。进一步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切实搞好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扎实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积极创建“省级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继续抓好滑石乡豹子营科技示范村建设。认真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为“三农”提供科技服务。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抓好市管专家、科技人才的评选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保护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来谋求一时的发展。要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严格环保执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饮用水源的监测和保护力度。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做好全国第一次环境污染源普查工作。积极争取大气、水环境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确保6月底试运行。加大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保、节能意识。

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严格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活动。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遏制性别比偏高势头。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加大计生非诉案件强制执行力度,坚决杜绝因违反人口计生法规和“七不准”规定,引发计划生育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认真做好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工作。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平安铜仁”创建活动,继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城区建好12个治安巡逻岗亭。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抓好禁毒工作。坚持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消化不稳定因素,妥善处置信访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办好“十件实事”:1.改造建设通乡油路26公里、通村油路24公里,建设通村公路110公里;2.建成农村沼气池2700口,继续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农村18500人饮水安全,建成小水池、小水窖、小山塘200口,实施9个贫困村的扶贫“整村推进”;3.完成100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4.建设宋家坝中桥,维修东门、西门、锦江、清水4座大桥;5.建设鱼塘、瓦屋、桐木坪3个乡客运汽车站场;6.建设经济适用房400套、廉租房200套,完成农村居民危房改造10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70户;7.硬化城区巷道4000米,改造环城东路;8.完成1个社区服务中心和4个社区服务点建设;9.完成东山、文笔峰、架梁山休闲观光设施及亮化工程建设;10.城区新建1个惠农蔬菜市场。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行力,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职能,改进工作方式,全面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水平。

第一,继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在搞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精力更多地放到社会发展和管理上来,把财力物力更多地集中到公共服务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到解决民生上来。切实解决政府越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及时办理“市长信箱”、“政风行风热线”和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用心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进一步推进政府及各部门的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规划设计及方案评审部门建议、专家咨询、社会听证、政府决策制度。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并切实办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反映社情民意的机制。

第三,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谋划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坚决支持干事者、开拓者,面对难题,敢抓敢管,敢担责任,敢于攻坚,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要加大执行力度,咬住目标抓落实,齐心协力抓重点,干实事而不讲空话,埋头干事而不张扬,努力营造“人人谋发展,个个重实干”的良好氛围;要牢记职责,令行禁止,服从大局。部署的工作、安排的任务,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机制。对每一项工作尤其是重要工作、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都要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进度,建立主管领导催办、责任领导主办、责任部门承办、专门机构督办的工作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分明,确保政令畅通。下大力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严肃整治政府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第四,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既要治贪,也要治庸、治懒,用优良的政风扬正气、促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行政监察监管,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官商勾结、损公肥私、损害投资环境、扰乱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塑造新时期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准确、注重实效、方便群众、有利监督的原则,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都要依法、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实行阳光操作。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通过司法公证、纪检监督等措施,切实解决规避招标、非法分包转包和串通招标投标等问题。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4年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5日在铜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夏庆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我市面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奋力前行的一年,是发展战略更加坚定、发展措施更加扎实、干事创业激情更加高涨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紧扣主基调主战略,围绕“拼抢争快、提速增效、更好更快”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八大改革”成效明显。率先启动实施新农合大病市级统筹,得到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率先实施“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和户籍制度改革,有力地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三位一体”整装勘查市场化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获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居全省前列;稳步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大兴镇实现托管并纳入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范围,全市12个乡改镇、5个镇改办事处;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组建22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融资担保公司、20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铜仁农商行成功改制,贵阳银行正式开业,贵州银行铜仁分行正式入驻。“六争工作”亮点突出。万山转型发展得到总书记高度肯定和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给予大力支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获国家开发银行授信资金30亿元,全国开发性金融扶贫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并总结推广“铜仁经验”;万山“学生营养午餐”做法得到教育部肯定;防灾减灾特种装备贷款4120万美元、农村公路建设世行贷款1.亿美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发起成立的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是国家发改委批筹我省第一支具有国家牌照的产业投资基金。抓特色、树典型、创经验取得新突破,全年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41亿元,位居全省前列;争取项目925个,总投资95亿元;争取政策支持36项,创经验典型62条,召开省级以上现场经验交流会36次。

——加快发展取得新成就。经济总量有新突破。地方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大关,预计增长17%左右,增速全省第六,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是“十一五”以来排位最好的一年;民营经济比重达到52%,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有新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大关,达到1006亿元。工业发展有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大关,达到104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四。财政收支有新提升。财政总收入77.1亿元,增长21.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5亿元,增长24.1%,增速全省第五;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5.亿元,增长13.1%,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金融存贷款和融资有新提升。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90亿元、490亿元,增长28.8%、28.9%;旅投公司成功发行旅游债券15亿元,梵投公司二期15亿元、水投公司20亿元债券发行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居民收入有新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达到5397元,增速全省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66元。群众满意度有新提升。人民群众对加速发展的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

——结构转型迈上新台阶。三次产业结构由27.:28.:44.调整为25.:29.:45.,二、三产比重逐步加大,经济结构稳步优化。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全市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518户,新增115户,其中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336户,新增79户,是我市历年来工业企业建成投产最多、规模企业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市工业园区完成产值38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黔东工 业聚集区完成产值32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7.%,工业园区特别是黔东工业聚集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快速推进。全市规划建设28个农业产业园区,其中15个进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45.3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10家、专业合作社220家;建成万元山、万元田27万亩,粮经比例从43:57调整为39.:6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5亿元,增长7.%,增速全省第一。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活力迸发。启动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和12个重点景区,成功举办2013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国际论坛、第二届旅发大会暨梵净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高端展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形象品牌;恢复北京航班,加密广州航班,贵阳航班机型实现“小改大”,空中通道”进一步拓宽。启动梵净山、大明边城5A级景区和九龙洞等5个4A级景区创建,启动思南石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梵净山成功列入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全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157.亿元,增长31.%。大力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建成一批物流园区、大型综合商场、专业市场;淘宝网铜仁馆、印江馆上线运营,电子商务平台启动成功。

——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区域性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完成交通投资175亿元,增长31%,占全省投资的23.%。铜玉铁路开工建设。杭瑞高速铜仁段、思剑高速全线通车,高速通车里程达到356公里,实现8个区县通高速。松铜、沿德、安江高速加快推进。率先启动国省干道和县乡村公路两年行动计划,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和乌江航道建设快速推进。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投资15.亿元。江口鱼粮溪等6座续建和万山小云南等4座新建中型水库快速推进,在建中型水库占全省21%。解决3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6.万亩,新增日供水能力13万方、日污水处理能力4.万方。电力、通信建设加快推进。完成能源投资32亿元,沙沱电站建成发电。完成电网投资4.亿元,盘石风电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完成信息产业投资9.8亿元,新增移动基站411个、通宽带行政村240个、数字电视用户1万户。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综合运用示范项目中的旅游、交通项目落户我市。

—— 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按照规划攻坚年和规划严管年要求,完成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及时修编和完善各县县城总体规划。加快铜仁中心城区建设。坚持“建新城”与“疏老城”并重,围绕“四纵九横”城市路网规划,加快推进武陵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建设,新建、改造城市干道150公里;扎实开展“五城联创”,争取到全国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启动建设睿力国际城等30个城市综合体,完成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文笔峰等山体公园和木杉河湿地公园,获得绿色城市称号。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同城化、产城一体化发展,围绕交通路网节点,规划建设示范小城镇16个,启动实施项目223个,完成投资30.亿元。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38%。德江县经营城市做法、松桃县城扩容提质举措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和推广。

——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完成石阡、印江2个县和黄道乡等45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任务,减少贫困人口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5.个百分点。实施扶贫生态移民2.万人,改造农村危房37154户,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57359套,均占全省六分之一多,扶贫生态移民“铜仁做法”得到国家、省高度肯定。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完成教育投资25亿元。统筹推进川硐教育园区建设,铜仁学院实现部分搬迁,铜仁一中18个单体全部封顶,铜仁中心城区中小学新增班级184个,化解大班额46%。新组建的市人民医院升创“三甲”,川硐新院初步具备搬迁条件。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实现“双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锦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石漠化治理18.4万亩,植树造林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3%。全市社会保险参保254万人次,基金征缴11.亿元,新农合参合率98.%;城市低保提标增幅17.%,农村低保提标增幅18.%。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新增妇女小贷4.2亿元,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大力推进“民情快车”、应急联动信息系统建设,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铜仁经验”,提升“平安铜仁”建设水平;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安全生产实现“三降”。群众安全感测评达到95.8%,名列全省第二。

——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狠抓“四风”治理,严格“约法三章”。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前置审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次取消审批项目13项,合并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59项减少到144项,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税2.3亿元,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教育“9+3”计划实施。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300件,满意率100%。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协商,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依法公开政务 信息。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深入开展“科长大评议”活动,大力整治“庸懒散慢浮”,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同时,国防教育、双拥、档案、气象、人防、科普、老龄、外事侨务、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文学艺术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发展举措,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抓重点。始终围绕“四化同步、一业振兴”,以“5个100工程”为平台,重点抓投资、抓产业、抓招商,抓增速、抓总量、抓民生,确保了核心指标大幅提升。二是攻难点。努力克服市场低迷、价格倒挂、停产面扩大等因素影响,及时实施“三补一贴”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工业经济逆势上扬。三是树亮点。把“八大改革”作为加速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活力,把“六争”作为争取上级关心、支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促使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落地建设,使更多的“铜仁经验”在全国全省得到肯定和推广。四是补弱点。针对两次“钱荒”,创新融资手段,强化要素保障,全年新增融资11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针对招商引资企业落地速度放缓,实行“5+5”模式,增加招商频次,提高招商精准度。总结一年的工作成效,呈现四大态势: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大关,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投资需求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率达到78%以上,成为加快发展的主动力。二是工业企业大幅增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更加明显。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1%,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三是城市扩容提质,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更加突出。城镇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4.%,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四是民生持续改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更加巩固。实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既增加了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又巩固了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全市上下以单项突破积蓄力量,凝聚人心,酝酿着带动全面突破的态势。因历史欠账等原因,我们与其他市州相比,既比条件更比干劲,既比总量更比增幅,既比现状更比势头。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铜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人民警察,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兄弟市州,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铜仁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少、不协调的矛盾仍未根本解决,处于打基础、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阶段仍未改变;实体经济不强、大企业大项目不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仍然不牢;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仍然不多;就业难、城乡居民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仍然需要着力克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政府工作目标和改革重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冲刺之年。我们既面临着“赶”、转”、改”的繁重任务,又面临着宏观政策向好、经济走势趋好、自身发展条件变好的有利形势。从全国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仍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投资民生等领域的转移支付将进一步增加,对发行地方债务将进一步放松,对西部“1亿人”的城镇化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从全省经济走势看,全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没有变化、两加一推”的主基调没有变化、加快发展的群众诉求没有变化、增比进位的逼人态势没有变化,特别是随着全省交通系统“三年会战”、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和“5个100工程”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必将为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全市发展趋势看,铜仁正处于爬坡阶段的换挡期,只有踩住加快发展的“油门”才能冲过去,换不好挡就有滑下去的风险,所以必须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才能增强企业进驻的信心,才能促进产业发展,才能带动就业,才能改善民生,才能确保同步小康。从干部群众后发赶超促发展气势看,目前全市上下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谋发展的心情十分急迫,后发赶超的期望值很高。我们也知道,铜仁要干好很难,但是不干或少干更难;铜仁要发展好很难,但是不发展或慢发展更难。善弈者谋其势”、谋局必谋势”。我们要统一思想,因势利导,保持定力、顶住压力、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坚决防止杂音扰曲、坚决防止信心动摇、坚决防止措施弱化、坚决防止速度下滑,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要务,把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就能把美好幸福新铜仁的宏伟蓝图写在黔东大地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稳中求快、快中保好”总基调,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更加注重扩大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抓出特色、创出亮点,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21%、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5%;工业经济、城镇人口、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23%、41%、55%、7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75%、27%,科技贡献率达到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旅游总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7%以上;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确定的涨幅内。

各位代表!改革开放是我市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的必由之路。市委一届五次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启动的36项行动,全力构筑全省的开放前沿、武陵山区的发展高地。我们要以改革统揽发展全局、以改革增加内生动力、以改革增进人民福祉、以改革营造开放环境、以改革提升政府效能,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再创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新时代。

当前要重点抓好十一项改革任务的落实。(1)继续深化“八大改革”。重点围绕“三权”改革,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全覆盖等配套平台建设,确保“三权”能流转、融资、变现。(2)深化政务体制改革。扩大简政放权范围,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推进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探索中介机构入驻政务中心试点工作,破解中介机构在行政审批中的“中梗阻”问题。抓好行政审批网络建设,推行市、区(县)和市直部门联网审批运行模式。规范招投标程序,建立各县连接省级评标专家库的端口,严厉打击违规招投标行为。(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适应中央减少专项、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变化,制定产业资金、专项支付以奖代补政策。建立财政资金全口径管理模式,推动财政刚性预算,建立以县为单位整合资金的筹措机制,增强市县财政实力和统筹能力。(4)深化市、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建立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区域设置和管理体制。强化市级对规划和国土的统筹权,有序理顺城管事项、建设办证、房屋产权登记等市、区分级负责体制,统筹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布局,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体制改革。(5)深化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制定精准扶贫实施办法和动态监测管理办法。出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建立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细则。

推行重大扶贫专项、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资金竞争性分配方法。(6)探索矿权市场化改革。按照政府垄断一级市场、激活二级市场的模式,推进整装勘查和矿权改革,积极引进资本参与石材、页岩气、锰矿、含钾页岩等矿权开发利用工作。开展矿产资源“圈而不探、占而不采”专项治理。(7)加快外贸服务体系改革。抓住商务部把铜仁列为第二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机遇,争取把铜仁打造为外贸基地,力争海关等机构进驻,加强进出口贸易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企业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8)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9)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行由事前优惠转向事前、事中、事后优惠相结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10)建立农民市民化保障接续机制。抓好农民市民化试点,探索农低保转城低保、新农合重特大疾病医疗再保险等社会保障的接续改革。对搬迁到示范小城镇、生态移民房、公租房、廉租房的农民在户籍登记中优先接转。(11)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机制。落实“生态红线”,探索将生态指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考评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问责制和约谈制度。

三、2014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围绕实现全年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不懈扩大投资规模。抓投资规模就是抓经济总量,抓投资强度就是抓增长速度。必须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抓投资,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以上。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完成投资193亿元,其中公路、水运投资160亿元,铁路投资30亿元,机场改扩建投资3亿元。加快推进铜玉铁路、铜仁高铁车站改扩建和沿德、安江高速公路及思林、沙沱电站船闸建设,确保松铜高速大兴至松桃县城段建成通车;争取开工建设铜仁至怀化、德江至务川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复线,加快昭黔铁路、印秀高速前期工作,加快国省干线、县乡道、通村公路改造,抓好铜仁客运站和松桃等县客运站建设,建成中心城区公交站场;全面完成机场改扩建。扩大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完成投资15.亿元。以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为契机,加快在建的10座中型和2座小(二)型水库建设,完成玉屏白岩河等3座中型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力争完成大兴水利枢纽等6座中型水库、36座小型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4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扩大电力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完成投资14亿元。实施电网建设项目128个,力争完工93个,重点完成“5个100工程”专项电力规划及供电方案,开工建设碧江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18个项目、盘石10万千瓦装机风电项目,完成沿河谯家风电项目批复手续,实施农村电网四大工程。扩大通信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完成投资10亿元。实施好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综合运用示范项目,完善3G网络覆盖,启动4G网络建设,新建移动4G站点1364个、村通宽带基站180个,新增1万数字电视用户、40个行政村有线数字电视联网。扩大城镇投资规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9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43亿元。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路网、城市公园、污水管网、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国际会展城等14个省级和30个市级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16个示范小城镇建设。扩大民生投资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重点实施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和文教卫等民生项目,完成投资78.8亿元,其中小康路27.2亿元、小康水7.6亿元、小康房5.8亿元、小康电3.亿元、小康讯2.1亿元、小康寨5.1亿元,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分别完成投资1.亿元、20亿元、5亿元。抓好资金保障。争取新增中央财政转移支付30亿元以上;力争15亿元ppN项目、20亿元水务债券、15亿元保障房二期债券申报发行;做好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60亿元首期募集工作;落实农发行 25亿元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贷款、兴业银行10亿元保障房和5亿元土储贷款、国开行5亿元医疗贷款、贵州银行10亿元农村公路贷款,力争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50亿元以上。融资规模既要确保发展所需,又要确保风险可控。

(二)坚持不懈做大工业总量。以“工业投资年”为抓手,按照“扩总量、优结构、提效益”的总体目标,围绕“四个一体化”,确保全年工业投资完成625亿元,其中黔东工业聚集区完成375亿元、占总投资6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2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以上,新增10亿元级企业2户。强力推进黔东工业聚集区建设。编制完成黔东工业聚集区发展规划,发挥大龙开发区的带动作用,推动大龙、玉屏产业聚集、产城融合,支持西南能矿“煤电锰一体化”加快推进,扶持大龙开发区石阡飞地产业园加快建设。推进万山循环经济示范园转型升级。把灯塔工业园建设成轻工、食品、药品和商贸物流产业园区。把大兴高新区建设成电子商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推动松江工业园优先发展锰系化工及其下游产业。力争聚集区年内新开工2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增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0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70%以上。实施传统产业振兴工程。加快推进大龙电厂2×66万千瓦二期技改、西南能矿2×30万千瓦等重大电力项目落地建设,推进热电联运、电力直供;推进松桃乌江实业年内竣工投产,推进银河化工、银泰铝业二期加快建设和百丽鞋业产业配套,力争碧江海螺水泥、印江增荣茶机械加工等项目投达产,支持东亿电器等打火机生产基地建设及用工需求。

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加快铜仁烟厂、复烤厂异地技改扩能,推进思南福安等石材项目、石阡大关酒等白酒项目、碧江农夫山泉等重点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促进梵净山万吨精制茶叶加工厂、江口新三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投产,扶持沿河铁皮石斛、信邦制药中药饮片等项目发展壮大,深化“石材、泉水、茶叶、中药材、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生产标准,做亮五张特色名片。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推进大兴康蓝光电等项目,完善光电产业链;加快大龙银星汞业重金属废物回收中心等项目建设,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培育信息产业;推进大龙果福农机进驻并升级为汽车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动力电池等产业发展,新增3—5个项目在大兴落地。加强科技攻关,推进钾矿资源综合开发,确保远盛钾业年内建成;强力推进岑巩页岩气区块三维勘探和试产水平井钻探工作;继续做好核电争取工作。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确保每个省级开发区都成立资产经营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黔东工业聚集区“四线两站”建设,推动保障房、物流仓储、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进园区,确保黔东工业聚集区内工业园区达到“九通一平”,其他园区达到“七通一平”,建成四层及以上标准厂房90万平米、园区保障房1万套以上。抓好个改企、小改规、规改股工作。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检验工业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启动“市场主体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百企入驻”工业园区行动,帮助个体工商户改为小企业、小企业升为规模企业、规模企业发展为股份制企业,确保规模企业个数、产值、增加值都有显著增长。加强工业运行调度。继续对重点工业企业实施市级领导帮扶制度和“三补一贴”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实现稳产达产。

(三)坚持不懈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走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市城镇化率提升到4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形态。依托黔东工业聚集区推进以铜仁中心城区为核心,江口、松桃、玉屏、大龙为卫星的城市组团;依托乌江特色经济走廊推进德江、思南、印江同城聚集,石阡、沿河两翼展开的城市组团。对铜仁中心城区实行功能区划分,将以中南门古城为核心的老城区打造成为城市文化传承保护区,将万山谢桥新区和老城区北站至东关等区域打造成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区,将川硐、灯塔、大兴高新区等区域打造成为城市空间拓展区。利用乌江黄金水道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有利条件,规划建设乌江沿岸内陆开放城市和园区。统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纳入城镇规划体系,促进融合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高度重视在城镇通过产业发展集聚人口,为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就地创业、安居乐业创造条件;通过农民市民化试点,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进城农民与市民在教育、就业、住房、保障、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巩固和提升规划攻坚年、严管年成果,做到“审批一支笔、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启动大兴空港新城控规编制工作,加快万山茶店驾校城建设,完成铜仁中心城区控规单元规划,抓紧编制综合管网、路网等专业规划。加快铜仁新区建设,规划建设新区商务区、金融中心区,启动实施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提升“十大工程”,力争完成武陵大道等城市道路建设,完善“四纵九横”城市路网。组建市政管网管理机构,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沟,完成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对木杉河、凉湾水库片区湿地进行规划改造,把大兴水利枢纽、小云南水库作为中心城区两口“水缸”来建设,并在锦江上游规划建设饮用水源地。规划城市菜地、生态绿地、禁止开发地,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对和平、正大、漾头、田坪、坝黄等节点城镇进行规划和打造,强化其菜篮子功能,对具有菜地功能和民族特色的村寨要保护其历史文脉和传统建筑风貌,让都市农村成为一种文化,都市农民成为一种职业,都市农业成为一种生态。加快城市综合体和小城镇建设。

年内实现碧江区、万山区布局2至3个城市综合体,各县新区布局1至2个城市综合体的目标。积极推动绿色小城镇发展,力争在原有3个省级示范镇基础上增加2个省级示范镇;围绕“8个1”、8+3”项目和扶贫生态移民等工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推进城镇扩容,力争示范小城镇扩容20平方公里以上;加快产业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力争小城镇产业收入增加20亿元以上。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公共信息网络资源,与中国通号集团合作建立集智能交通、医疗、旅游、城管等为一体的公共信息平台,加快智能城市应用和管理体系建设;在全市建成天网工程,推行网格化管理。加快推进农村集中建房。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示范带动的原则,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等工程,强力推进农村集中建房,力争每个区(县)建成5个以上集中建房点。成立乡镇规划管理委员会,实施农村卫生整治行动,加大农村垃圾清运和村庄、河道整治力度,统筹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出台促进房地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依法严厉打击房开企业非法融资、一房多卖、改变房屋结构及空间用途、囤地延建等违规违法行为,依法清理闲置土地。继续推进保障房进园区、进乡镇、进学校,完善分配入住和后续管理机制,提高分配入住率和群众满意度。做大做强梵投公司旗下的建筑工程公司,确保每个区县新成立1家以上建筑工程公司,各乡镇成立建筑工程公司或施工队伍,让更多的乡亲从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脱贫致富。

加强城镇管理。完善“大城管”体制,深化“五城联创”活 动,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村改居”工作,坚决打击“两违”行为,加大城区车辆乱停乱放、背街小巷环境卫生、野广告等整治力度,规范城市园艺、路灯、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与维护,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宜居环境。

(四)坚持不懈抓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三农”工作。以“三个万元”工程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统筹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全力推进“现代农业提升年”工作。保护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严格兑现惠农政策,抓好“三个万元”工程,加大劳务输出,深化农村“三权”试点改革,不断增加农民的政策性、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统筹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出台园区景区化考评办法,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40亿元以上,将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升级版。探索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六个到村到户”要求,在摸清谁是贫困人口、贫困程度如何、为什么贫困、怎样脱贫、谁来帮扶的基础上,实行逐户建档立卡、因户施策,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化扶持、动态化管理,完成省下达减贫摘帽任务和2.万人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确保迁移地有产业,移民能就业、好创业,能融入、保障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编制乌江特色经济走廊产业规划,争取进入全省乌江沿江产业发展布局规划。按照集中连片种、加工进园区模式,以3—4个乡镇为单元,抓好茶叶、蔬果、食用菌、中药材、油茶、烤烟产业布局,围绕重要交通沿线,力争每个产业打造一条20公里的示范带,新增万元田、万元山各15万亩以上,确保经济作物面积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达到63%以上。突出抓好畜牧水产业。

按照做大总量、做强产业、规模先行、生态养殖的思路,以3个左右的乡镇为单位,打造集中连片的畜牧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使水产业成为做大畜牧渔业总量新的增长点,力争实现畜牧渔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占一产总产值40%以上。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市场抓产业,围绕产业引企业,创新集体经济组织范畴,大力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业大户,新增合作社300个以上,新建合作联社5个,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0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4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3%以上;大力实施产业强村工程,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村200个,培育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人均收入过万元的示范村40个。深化金融扶贫“铜仁模式”,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健全农业发展投融资和担保体系。

(五)坚持不懈抓好重点发展平台建设。抓好“5个100工程”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扶持企业为重点,以配套服务为保障,建成1个100亿元以上、2个60亿元以上、2个50亿元以上产业园区;建成高标准农业生产示范基地40万亩以上;完成3个城市综合体的主导功能建筑;着力推进示范小城镇“8个1”和“8+3”工程建设;加快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抓好大龙开发区、大兴高新区建设。力争大龙开发区申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动大龙、玉屏一体化发展。启动大兴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申报工作,推进大兴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把大龙开发区、大兴高新区打造为省级工业发展、招商引资、改革开放的示范园区。抓好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创新招商方式,更加突出领导带队招商、专业队伍招商、驻点招商和商会招商,更加重视市场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园区招商,确保全年招商到位资金55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600亿元,其中产业类招商比重达到45%以上。抓好与苏州对口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苏州市的对口合作,创新园区整体招商模式,争取苏州工业园区落户大龙;做实区县与区县、部门与部门间的合作,促进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合作,编制好产业项目,承接产业转移。抓好投融资平台建设。推进市县投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薪酬制度,推动公司市场化运作。整合土地、矿权等资产,优先配置给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做大资产总量,增强融资能力。抓好金融支持地方发展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引银入铜”战略,引进交通银行、重庆银行在铜仁设立分支机构,完成2家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实现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县域全覆盖。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的扶持和监管,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以股代存等犯罪行为,防范金融风险。

抓好市场体系平台建设。启动“要素市场培育行动计划”,围绕重要交通节点加快冷链、仓储、快递等物流体系建设,争取引入国家级物流公司到铜仁布局设点,力争年内建成碧江区“中国梵净山茶城”、武陵山中药材交易市场。

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启动建设京东商城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淘宝网铜仁馆线下基地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淘宝网铜仁馆、印江馆的电子商务带动作用,确保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力争建成武陵山区电子商务产业平台高地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启动实施“五个升级工程”,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范有序的商业体系。乡镇杂货店升级为超市。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的原则,在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一批超市,逐步替代杂货店。县城马路市场升级为专业市场。按照专业化、特色化的要求,在每个县城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逐步替代马路市场。铜仁中心城区沿街店面升级为大型综合市场。按照综合服务功能完备、商业特色突出、比较优势明显的要求,在铜仁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综合市场,逐步替代沿街店面。

城市社区的沿街零担叫卖升级为商业网点。按照美化市容、就近方便的要求,在每个城市社区规划建成商业网点2个以上,逐步替代零担叫卖。小广告和熟人营销升级为网上门店。按照展示形象、传递信息、网络营销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开设网上门店,逐步替代用小广告来拓展业务。

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扶持好国家级梵净山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梵净山生态农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锰系新材料工程研发中心、东太公司野猪胚胎繁殖技术中心等高端平台建设,用科技引领经济转型发展。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力争专利申请量达到600件以上、获授权200件以上,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专利转化率达60%以上。

(六)坚持不懈抓好文化旅游“一业振兴”。围绕“文化旅游宣传年”活动,申创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完成百里锦江生态规划及重要节点控制性规划,完成梵净山环线及其三联线收尾工程,加快江梵复线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梵净山、万山汞矿遗址申遗和思南石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用大寺院大景区理念,规划建设环梵公路沿线“十八罗汉”旅游村寨,着力打造梵净山特色旅游产业升级版,实现旅游总收入196亿元。办好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继续举办梵净山生态文明佛教文化国际论坛、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旅发大会暨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全市运动会、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等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抓好景区建设。对中心城区“一江(锦江)一山(东山)一街(中南门古城)一阁(水晶阁)”进行重点打造,保护其历史 文脉,做活“城市旅游”。对黑湾河片区进行规划梳理、建设严控,强化梵净山等12个重点景区建设,加快思南温泉旅游度假基地综合开发,争取将德江洋山河等景区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力争每个区县都有一个省级重点景区。抓好旅游市场开拓。力争开通上海、长沙、深圳航线,以杭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为契机,重点开拓以上海、苏州、杭州为主的华东客源市场,策划“万名华东游客走进铜仁”大型活动。巩固珠三角、湘渝川等传统客源市场,加大与周边地区合作,共同打造梵净山—凤凰古城—张家界、铜仁—遵义—重庆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大梵净山5A级旅游景区和一批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大星级酒店创建力度,力争每个县引进四星级酒店1家以上。对引进世界前10名知名酒店管理公司的,市县政府探索与其建立成本共担机制,提供匹配资金支持。突出梵净山的佛教文化内涵。进一步理顺寺庙、僧团管理体制,加大四大皇庵的复建,引入大德高僧,严格规范佛事活动,让“梵天净土·弥勒道场”真正成为佛教心灵圣地,成为佛教文化研究殿堂,让“梵净天下灵”深入人心。打造“梵净山牌”旅游商品。打好梵净山生态牌、绿色牌,注册有竞争力的“梵净山牌”旅游商品商标50个以上,每个区县新增特色旅游产品加工企业5个以上,促进优势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启动智慧旅游建设工作。实施梵净山景区门禁系统、电子票务系统智能监控。依托新媒体,创新营销方式,应对电子商务对旅游购物营销的影响,适应《旅游法》对行业的新要求,推动旅游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推进旅行社与景区融合发展。

(七)坚定不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铜仁最宝贵、最富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心态决定生态、心境牵动环境”,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发展,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制定出台梵净山生态环境保护办法,推进百里锦江先行工程,将江口、印江、石阡、沿河生态功能县打造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实施“通道绿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将杭瑞高速铜仁段打造成全国最美高速公路,将环梵公路打造成全国最美旅游公路,打响全国最美高速公路和旅游公路品牌;完成营造林50万亩、石漠化治理2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以上。开展全国第三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大力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实施环保“十件实事”。坚决不要带血的GDp、坚决不要含水份的GDp、坚决不要有污染的GDp,梵天净土永保生态,桃源铜仁拒绝污染,让人民群众对加速发展的满意度持续向好。

(八)坚定不移抓好民生改善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办好社会事业,强化社会管理。

扩大就业创业。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建设企业孵化园,加大对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确保全市每年向黔东工业聚集区转移劳动力2万人以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参保254.1万人次,基金征缴11.5亿元;全面深化“新农合”市级大病统筹,“新农合”政府出资额从280元提高到320元,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出台支持养老事业发展的意见,推进敬老院乡镇全覆盖,巩固殡葬改革成果,继续实施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率先打造省内教育升级版。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完成7所“全省百校大战”中职校建设;深入推进“4+2”教育突破工程,实施一批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中小学标准化项目,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推进乡村幼儿园建设;完成川硐教育园区收尾工程,实现铜仁学院、铜仁一中整体搬迁。探索建立县内校长、教师定期培训、交流制度,逐步提高边远山区教师待遇,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加快文化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八大文化惠民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市图书馆、文化馆。启动市文化产业集团公司组建工作,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强化卫生计生服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全科医生和村医队伍建设,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完成市人民医院搬迁。突出计生“三项重点”,确保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分别控制在12.‰、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到94.%以上。创新社会治理。继续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铜仁经验”,推进“平安铜仁”建设,完善“民情快车”等网络问政机制,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强化安全生产,实现“双降”目标。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全力办好民生“十件实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活动,加强国家安全、司法行政、外事侨务、人防、档案等工作,支持军队、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工作。

(九)坚定不移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建设“四型”政府。全力建设开放型政府。探索建立开放型决策模式,邀请市人大、市政协联系领导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涉及重大民生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市民代表列席会议。探索建立“市长会客厅”,采取电视录播或有选择性的现场直播方式,以及微信等网络平台,对全市重大发展思路、重要政策措施出台听取市民意见,了解重大民生工作和民生项目的落实推进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对群众关注和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全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坚决服从市委领导,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和事前调研制度,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推进政府决策法制化;强化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重视公众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力建设效能型政府。深化政府工作推进、协调、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强化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加强效能监察,强化问责机制,严肃查办“庸懒散慢浮”、吃拿卡要报”等行为。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能分工,坚决杜绝“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现象发生。全力建设廉洁型政府。敬仰理想,敬畏纪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政准则。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和市委“十项规定”,狠刹“四风”,严格“约法三章”,做到“四不”,即不增加“三公”经费支出、不建设楼堂馆所、不新增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非民生一般性支出。继续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教育“9+3”攻坚,坚决执行公开招投标,不干预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在与企业交往中严格遵循“要相敬如宾、不勾肩搭背”的原则,切实解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发展造就辉煌,团结成就伟业,奋斗铸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民生诉求马上就办,各区县、市直部门推进工作快马加鞭,祝愿全市人民新的一年马到成功,为建设美好幸福新铜仁共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民生“十件实事”:(1)实现思南、德江两个重点贫困县和全市20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0万人;2)“3个15万元”政策新增扶持微型企业1200户,扶持创业8000户、带动就业3.5万人以上,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8000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5万人以上;(3)建成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1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92所,新建乡镇及社区公办幼儿园35所。化解主城区学校“大班额”程度达到80%以上;(4)开工城镇保障房60657套、建成37915套,改造农村危房4.5万户,建成扶贫生态移民房5271套;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2.35万人,60周岁以上符合参保条件的52万人应保尽保;(6)开工建设乡镇卫生院达标工程13所,实行三甲以上医院全省医学检验互认。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统筹,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年100元;7)新建乡镇计生服务站8个,村计生服务室80个,计划生育失独家庭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城镇提高到340元、农村提高到170元;(8)建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2个老年公寓养护楼,新建、改扩建10所农村敬老院,对全市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9)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260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和6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和饮用水安全问题,建成通村油路2600公里,实施饮水安全项目499处、解决35.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面0.万亩、改善恢复灌面4.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

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提升“十大工程”:(1)建成谢桥片区、西外环、川硐3个农贸市场;2)建成万山谢桥新区廖家货运停车场;3)建成金滩大桥桥头至世纪公园沿江步道;4)开工建设清水大桥改扩建工程;(5)建成 木杉河湿地公园、架梁山山顶公园二期工程;(6)建成时代广场和北门口2座人行天桥,新建城市公厕9座、改建5座,新建城市垃圾中转站5座;7)建成铜仁汽车客运北站和城市公交站场(漩水湾);8)新建武陵大道、睿力大道和西外环至洞冲城市道路,完成北门口至东关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9)新建铜仁凤凰机场航站楼,完成火车站广场改扩建工程;10)启动完善道路交通指示系统,编制和出版全市旅游景区地图,新建城市党报党刊阅览栏50个。

环保“十件实事”:(1)实施锦江河污染治理巩固提升工程;2)实施pM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实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县城全覆盖,建立严格的大气等环境因子的监测、会商、发布机制;3)强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4)实施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5)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6)加快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7)推进国家级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城市建设;8)开展噪声污染治理行动;9)加强环境监测应急处置能力建设;(10)倡导生态消费、推进污染减量化工程。

5个100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重点打造的“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

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大力振兴文化旅游产业。

八大改革:是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八项改革措施,即“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启动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创新用人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区划管理机制、强力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外包改革”。

六争: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人才、争出经验树典型、争召开现场会。

12个重点景区:指我市纳入全省100个重点景区的12个旅游景区。分别是:梵净山景区、大明边城景区、苗王城景区、九龙洞景区、万山汞矿工业遗址、石阡温泉健康养生城、思南温泉—石林景区、云林仙境景区、佛顶山旅游景区、江口旅游风情小镇、玉屏城市生态农业观光园、乌江画廊旅游景区。

“四纵九横”城市路网:指在铜仁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路网骨架。“四纵”为金鳞大道—东太大道—武陵大道、梵净山大道—铜兴大道、灯塔—环东大道、寨桂—灯塔—环城大道;九横”是在环城快速路内部自北向南形成的9条横向主干道。

村改居:即村委会改为社区委员会,农村户口改为居民户口。

五城联创:即同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创建活动。

教育“9+3”计划:即9年义务教育和3年免费中职教育。

“4+2”教育突破工程:即“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工程,中小学围墙安全工程、优美教室工程”。

安全生产三降目标:即“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同时下降。

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公车购置与运行、公务接待所产生的消费。

三补一贴:指补亏损、补电费、补物流,对技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进行贴息。

农村电网四大工程: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用电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理顺电网管理体制工程、农村电网电压质量提升工程。

四个一体化:指煤电锰一体化、煤电合金一体化、煤电纺一体化、煤电纸一体化。

两增两减两保:指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增加城市空间、增加公共绿地;减少建筑物总量、减少城市人口密度;保护历史文脉、保护山水河道。

8个1工程:指示范小城镇要建设1条路、1个标准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农贸市场、1个市民广场或公园、1个污水处理设施或垃圾处理设施、1个敬老院、1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8+3工程:即在示范小城镇“8个1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建设1个体育场、1个产业园区、1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指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两集中、两到位:两集中是指将分散到各科室的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服务科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两到位是指部门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到位。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且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颗粒物。

八大文化惠民工程:指省委、省政府实施的“省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村(社区)文化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

计生工作三项重点:即双诚信双承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

四线两站:是大龙至万山老山口和松桃至大兴快速干道、大龙物流园铁路专线、大龙至万山老山口货运铁路专线、渝怀铁路铜仁东站、大龙货运站。

第三篇:2010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10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10年3月5日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Delivered at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March 5, 2010

Wen Jiabao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各位代表,Fellow Deputies,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On behalf of the State Council, I now present to you my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for your deliberation and approval.I also invite the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CPPCC)to provid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一、2009年工作回顾

I.Review of Work in 2009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去年这个时候,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出口大幅下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

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实践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The year 2009 was the most difficult year for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This time last yea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as still spreading, and the world economy was in a deep recession.Our economy was severely affected;our expor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 large number of enterprises had operating difficulties, and some even suspended production or closed down;the number of unemployed peopl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many migrant workers had to return to their home villages;and the pace of our economic growth suddenly slowed down.In these unusually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the people of all our ethnic groups fortified their confidence, tackled difficulties head on, worked tenaciously, and responded calmly to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under the firm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Our economy wa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to have made a turnaround, and we made major new achievements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well 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GDP reached 33.5 tr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8.7% over the previous year(here and below).Fiscal revenue was 6.85 trillion yuan, up 11.7%.Grain production was 531 million tons, a new record and an increase for the sixth consecutive year.A total of 11.02 million urban jobs were created.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was 17,175 yuan, and the net per capita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was 5,153 yuan, up 9.8% and 8.5% respectively in real terms.We took another steady step along the path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Events again proved that no difficulties or obstacles can impede the course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令人振奋。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抚今追昔,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必将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The past year was truly extraordinary and inspiring.We held a grand celebration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we made in that time have greatly boosted the confidence and pride of the people, strengthened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raised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and influence.All this definitely encourages us to continue to forge ahead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Over the last year, we mainly undertook the following work.(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保持货币信贷快速增长,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有效扩大了内需,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

1.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macro-control and promoting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We carried out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a moderately easy monetary policy.We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ed and constantly improved the package plan for address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W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overnment spending, implemented structural tax reductions, rapidly increased supplies of money and credit, made

our monetary policy more sustainable, and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direct financing.We thus ensured funding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boosted domestic demand, and quickly reversed the slowdown in economic growth.着力扩大居民消费。我们鼓励消费的政策领域之宽、力度之大、受惠面之广前所未有。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50亿元,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减半征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住房交易相关税收,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全年汽车销售1364万辆,增长46.2%;商品房销售9.37亿平方米,增长4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9%,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We vigorously expanded consumer spending.Our policies to encourage consumption covered more areas, were stronger and benefited more people than ever before.The central government provided 45 billion yuan in subsidies for rural residents to purchase home appliances and motor vehicles, including motorbikes.Part of the subsidies also supported trading-in old motor vehicles and home appliances for new ones and purchas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tools.We halved the purchase tax on small-displacement automobiles.We reduced or exempted taxes on buying and selling homes to support the purchase of homes to be used as their owners' residences.Throughout the year 13.64 million motor vehicles were sold, an increase of 46.2%;commodity housing sales amounted to 937 million square meters, up 42.1%;and 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increased 16.9% in real terms: Consumption played a much bigger role in fueling economic growth.促进投资快速增长。我们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24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投资占44%,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6%,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3%,灾后恢复重建占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快速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缺口,加强了薄弱环节,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We promoted rapid growth in investment.We guided and stimulated non-government investment by means of well-leveraged government investment.We implemented a plan to invest an additional 4 trillion yuan over two years.In 2009,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ublic investment was 924.3 billion yuan, 503.8 billion yuan more than in the previous year's budget.Of this, 44% was invested in.low-income housing, projects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 and social programs;16% 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estructuring,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s reductions,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23% in maj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and 14% in post-Wenchuan earthquak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Fixed asset investment increased.30.1% nationwide.We further improved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Rapid investment growth effectively compensated for the shortfall created by shrinking external demand, strengthened weak links,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ong-term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我们加快推进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灾区已完成投资654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65.5%。国家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灾区群众的艰苦奋斗,使遭受重大创伤的灾区呈现出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疆大爱,有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We accelerated the post-Wenchuan earthquak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work.We have already invested 654.5 billion yuan, 65.5% of the total planned investment, in the worst hit areas.Thanks to the government's strong support, the selfless assistance of peopl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the hard work of residents of the earthquake area, the badly damaged areas have taken on a brand-new appearance, with new towns rising straight out of the ground, and villages brimming with vitality.All this fully reflects the boundless lov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powerfully demonstrates the incomparabl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二)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2.Vigorously carrying out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horing up the foundation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We closely integrate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 with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moved more quickly to resolve structural problems limi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7253亿元,增长21.8%。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启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6069万农民受益,新增510万沼气用户,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8万公里、农村电网线路26.6万公里,又有80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9.2万户游牧民实现了定居。我们加大扶贫力度,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W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work related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The central government used 725.3 billion yuan to support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 increase of 21.8%.We raised the minimum grain purchase prices by a large margin.We beg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to increase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by 50 million tons nationwide.We continued to improve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in rural areas.We implemented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s that benefited 60.69 million people,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methane gas users by 5.1.million, built and upgraded 380,000 kilometers of roads and 266,000 kilometers of electric power lines and renovated 800,000 dilapidated houses in the countryside, and helped build permanent housing for 92,000 nomadic families.We also intensified our efforts to fight poverty.As a result,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notably improved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制定并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安排200亿元技

改专项资金支持4441个技改项目。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下大力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关停小火电机组2617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钢产能1691万吨、炼铁产能2113万吨、水泥产能7416万吨、焦炭产能1809万吨。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1512亿元,增长30%。积极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铁路投入运营5557公里,高速公路新建通车471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新建、改扩建民用机场35个;新增发电装机8970万千瓦,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实现供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618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

We intensifie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We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 plan for restructuring and invigorating ten key industries.We encouraged enterprises to accelerate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and provided 20 billion yuan to support 4,441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projects.Further progress was made in mergers and reorganization in key industries.We made great efforts to restrict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redundant development in some industries.We closed down 26.17 million kilowatts of small thermal power stations, and eliminated backward facilities with total production tons in the steelmaking industry, 21.13 million tons in the iron-smelting 74.16 million tons in the cement industry, and 18.09 million tons in the coke industry.We acceler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and spent 151.2 billion yuan of central government fund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 increase of 30%.We vigorously supported the widespread use of domestically innovated produ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industries such as clean energy and 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We vigorously strengthene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put 5,557 kilometers of newly built railway lines into operation;opened 4,719 kilometers of new expressways to traffic, accelerated urban rail development;and built, renovated or expanded 35 civil airports.We increased the installed power-generating capacity by 89.7 million kilowatts, began supplying gas through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second line of the project for shipping natural gas from west to east, accelerated construction on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nd began reinforcing 6,183 dangerous reservoirs.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安排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2983个;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节能空调500多万台、高效照明灯具1.5亿只。继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88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万平方公里。加强“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治理。“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气象预报预警和地震监测工作得到加强,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

We made solid progress in conserving energy, reducing emissions an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We supported

2,983 ke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projects through budgetary investment.We implemented a project to promote energy-efficient product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people, putting into use more than 5 million energy-saving air-conditioners and 150 million energy-efficient light bulbs.We continued to develop key ecological projects in the forestry industry, and completed the afforestation of 5.88 million hectares, thereby raising the percentage of land covered by forest to 20.36%.Through combined measures, we brought soil erosion on 48,000 square kilometers of land under control.We strengthene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water pollution in the key watersheds of the Huai, Hai, and Liao rivers and Tai, Chao, and Dianchi lakes, and improved the control of wastewater, gases and residues from industry.Over the first four years of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GDP fell 14.38%,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decreased 9.66% and 13.14% respectively.We made vigorous efforts to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and set forth our country's targets,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20.We improved our weather forecasting and early warning;as well as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d ou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capabilities.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制定若干区域发展重大规划和政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开放开发,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东部地区加快结构和自主创新,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区域发展呈现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

We took new steps in balancing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We thoroughly implemented the overall strategy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and formulated several major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s and policies.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northeast China accelerated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welcomed industries relocated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an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their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The eastern region accelerated restructuring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vitality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ed.A favorable situation emerged in which regional development was better distributed, structured and coordinated.

第四篇: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12月19日在铜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6年12月19日在铜仁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理市长 陈代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第五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四年,在地委、行署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6年,预计全市地方生产总值(GDP)完成2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增幅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2002年13.35亿元增长56.8%,年平均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36亿元,比上年增长7%,比2002年2.85亿元增长26.2%,年平均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8.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比2002年3.98亿元增长66%,年平均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比2002年6.52亿元增长72.5%,年平均增长14.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2002年的21.4:29.8:48.8调整为2006年的20.9:32.8:46.3;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2.1亿元,比上年增长23%,比2002年1.04亿元增长1倍,年均增长1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比2002年0.85亿元增长80%,年平均增长15.2%;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8.5亿元,比2002年增长40%,年平均增长8.7%,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3.9亿元,比2002年增长1倍,年平均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年平均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2544元,比上年增长6%,比2002年增长26.2%,年平均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7182元,比上年增长7%,比2002年增长31%,年均增长7%。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我们坚持依托资源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市场办工业的工作思路,兴建了灯塔、谢桥两个工业区,共引进工业企业29户。2006年,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亿元,是2002年1.8亿元的3.3倍,年平均增长34.6%,市属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3亿元,是2002年0.43亿元的3倍,“兴工富市”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2003年以来,全市进出口贸易额完成644万美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我们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狠抓农业基础产业,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四年来,粮食总产量每年都稳定在13万吨左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狠抓生态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了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畜牧业养殖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培植了川主科技、华力农化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2006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预计完成8.8亿元,比2002年增长27.2%,年平均增长6.2%。

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2006年,全市有个体工商户7689户,比2002年新增326户,注册资金1.18亿元,比2002年增加1800万元,有私营企业692户,比2002年新增487户,注册资金6.14亿元,比2002年增加5.46亿元。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预计纳税8788万元,是2002年3165万元的2.77倍。(三)项目和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四年来,我们坚持把项目争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共争取国家到位资金2.9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渝怀铁路开通货运列车,目前正积极争取尽快开通客运列车;实施了铜麻、万麻公路铜仁段和谢桥至桐木坪县乡等级油路改造工程;新修了工业区至货站二级油路,修建村级公路48条381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和129个村通公路。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西外环一期工程、金滩大桥、金叶天桥和锦江大道、鹭鸶岩路改造工程,以及城市防洪一、二期工程;新建了锦江广场、火车站广场、金滩综合批发城、铜仁商城;同时,实施了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供水管网改造和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累计退耕还林21.4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35.59%提高到2006年的40.63%;建成农村沼气池1万余口,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对茅坪、梅花、凉湾、豹子营4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在鱼塘牛场坡、茶店开天等地新建小水池387口,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118亩,实施人畜饮水工程164处,解决了农村6.75万人的饮水困难。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新成绩:新修了市法院审判大楼、市公安局办公大楼,异地搬迁了市公安“三所”,加快了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和15所乡镇卫生院建设进程。(四)城镇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强化了城乡建设与管理,城镇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突出城镇建设规划,成立了市规划局。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城市供电、供水、供气、环卫等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邮政通信服务日益方便快捷,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加快。城区面积从14平方公里增加到2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不足11万人发展到17万人,城镇化水平从32.6%提高到50%。开展了“四创”和“整脏治乱”工作,城市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先后被评为“西部名城”、“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省级卫生城市。

(五)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

我们围绕“构框架、打基础、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编制了《铜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关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加大了旅游设施投入。四年来,争取到各类旅游专项资金近400万元,是二十多年来全市景区建设投入资金的总和。在旅行社、星级宾馆、旅游公路建设等方面投资达1.2亿元,旅行社从2家增加到7家,星级酒店从2家增加到8家。成功申报了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周逸群烈士故居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加大了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举办了“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游钓锦江—魅力铜仁”等大型活动。2006年,接待旅游总人数预计51.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比2002年增长1.8倍;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比2002年增长3倍。

(六)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顺利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8户企业的改制工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了12个部门75个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工作,实施了公务员登记。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积极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采取“走出去”招商和“以商引商”等方式,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来我市投资建厂。2003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71个,实际到位资金21.9亿元,其中,2006年引进20个,到位资金6.9亿元。

(七)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

我们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始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批评、建议和意见,及时办理各种议案和提案。开展了“四五”、“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深入开展禁毒工作,城乡社会治安状况得到了改善。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开展了政风行风满意度民主测评,全面推行行政效能监察,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推广取得新的进展。四年来,有5项科研项目获地区科技进步奖,17项获部门奖。2005年,开展了首届“科技兴市人才奖”评选工作。“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累计投入3313万元用于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7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学校(站、点)148所,完成了23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两基”人口覆盖率从35%提高到90%以上。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城镇失业人员扩大再就业8313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943人,全市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初步实现了“五保合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计划生育“村为主”、“村(居)民自治”得到巩固和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2006年,我们以创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02‰,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6.59%。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得到持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顺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2006年,全市近16万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预计全年报销医疗费用超过500万元。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疾病预防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新建了图书大楼,完成了《铜仁市志》编纂和发行工作,东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市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新建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2个,城乡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成城市中心敬老院1座,改扩建乡镇敬老院7座。成立了市安监局,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国土资源执法、环境保护执法得到加强。审计、统计、物价、质监、药监、供销、乡企、民宗、侨务、对台、档案、信访、商务、区划、农机、老龄、气象、烟草、国防教育、人防战备等工作都得到进一步加强。各位代表: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认真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得益于地委、行署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围绕中心工作,参与解决疑难问题,凝聚着全市36万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以及各行业的建设者,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铜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驻铜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铜仁市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四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解决铜仁市的一切困难,必须加快发展;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必须用“开放型”理念来抓经济社会工作,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夯实农业基础,重点突破工业,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工作,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必须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集民智,汇聚民力,合力推进政府工作。这既是四年来的工作经验,也是今后政府工作要把握的基本准则。

四年来,政府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矛盾和问题,政府工作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是: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工业化进程不快,大项目不多,整体竞争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的任务相当艰巨;财源结构不合理,财政收支压力大;在工作中存在着与上级沟通协调不够,抓落实不够,机关工作效率不高、作风不实、形式主义等问题,服务理念较差,服务意识不强,人民群众不够满意;一些消极腐败、奢侈浪费现象以及个别地方社会治安不好仍是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我们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们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我们的交通条件将大为改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全市各族人民有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和积极性,我们的各级干部有进一步做好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当然,我们也面临着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等困难和挑战。但是,总体来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上下一心,扎实工作,就能排除万难,不断前进。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加快发展,着力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强农稳市、兴工富市、商贸兴市、旅游活市、环境立市”五大战略,不断推进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开放、繁荣、文明、和谐”的经济强市。

奋斗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1年达到55.4亿元,人均GDP达到18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1年达到3.1亿元;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到2011年达到34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55%。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第三产业成为支撑产业。到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1:40.7:44.2,一产年均增长6.2%,二产年均增长16.5%,三产年均增长17%以上;农业总产值到2011年达到11.7亿元,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5万吨左右;市属工业总产值达到26.5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30%左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要抓好以下工作:(一)坚持“强农稳市”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新阶段扶贫开发、水利扶贫试点机遇,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积极争取兴建骨干水源工程,实施“三小”工程、铜东灌区和九龙灌区续建配套等工程。力争到2011年,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万亩,实现农业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5亩的目标。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通乡油路改造和村寨道路建设步伐,努力实现乡乡通油路目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引进、选育优良品种,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建立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继续实施好电脑农业项目,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业生产水平。构建畜禽良种繁育、动物疫病防治、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体系,推行“公司+基地+协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发展养殖小区和扶持养殖大户,带动优质畜产品基地发展,壮大生态畜牧业。今后几年,按照“优质米、淀粉薯、生态畜、特色菜”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即以优质米为重点的粮食基地,以鹅、鸭为主的家禽养殖基地,以竹笋、大蒜、辣椒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以淀粉专用薯为主的薯类基地,为农副产品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同时,扶持、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一批服务功能较为完备的农畜产品专业市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遵循“规划先行、群众自愿、政府支持、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着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关键环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坚持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要保障,增强农民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坚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科学规划村寨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积极推广“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种养模式。积极争取省、地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认真总结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经验,探索新农村建设新路子。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着力解决离任老村干部生活补助。

(二)大力实施“兴工富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灯塔、谢桥两个工业区建设为重点,巩固发展和优化提升冶金、农畜产品加工、化工、轻工、建材、能源工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壮大主导产品规模,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铁合金和电解锰企业,力争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取得阶段性突破。依法对矿产资源开采业进行清理整顿,重点抓好对钒、汞、锰、铅锌等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范管理。整合提升现有高能耗产业,重点抓好高能耗企业的优化组合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高能耗企业与电力企业联合经营,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大对灯塔、谢桥工业区企业“三废”的整治力度,使工业区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支持川主科技、华力农化等企业实施技改、扩建工程,抓好白鹅养殖、薯类生产配套发展工作,力争建成全区、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年产10万吨啤酒厂建设。积极引进生物制药、机械加工、高新技术等工业项目。当前,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争取多晶硅项目尽快实施,力争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突破。到2011年,规模工业年产值实现15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4亿元以上,年入库税金1亿元以上。

(三)坚持“商贸兴市”和“旅游活市”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建设湘、鄂、渝、黔边区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编制好《铜仁市商业网点规划》,做好商业网点划行归市工作。以火车货场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搞好物流规划,建立物流平台。以渝怀铁路开通为契机,加速物流配送、仓储设施、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项目建设。力争引进1—2家国际国内知名商贸企业,提升我市商贸业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加快构筑农村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新型流通体系。创新市场管理模式,鼓励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实行公司化运作,提高对市场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对各类市场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市场治安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努力构建本地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

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业综合服务水平,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重点围绕九龙洞、十里锦江和六龙山十万亩竹海做好文章,着力打造“天然钓都”品牌,力争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建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市场运作、快速发展”的机制。对景区实行企业化经营,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按照“抓重点、建精品、创名牌、成产业”的思路,制定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通过景区拍卖、租赁、出让等方式转让经营权。抓好重点景区景点的规划、保护和建设,对锦江沿岸特别是城区段进行整治、绿化,完善公共设施,供市民休闲。

(四)坚持“环境立市”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做到增产不增污。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建成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城市排水管网改造项目,解决污水直接排入锦江的问题。积极推进生产、生活垃圾和危险、危害废物的集中处理。实施城市清洁能源建设,着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制度,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排污监控,确保“三废”达标排放。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用开放的思想、开阔的眼界抓招商,发挥优势,创造条件,着力打造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积极营造氛围,坚持全民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等发达地区为招商重点,采取政府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等多种方式。有重点地开发、包装本地特色资源,力争在引进关联度大、聚集度高、带动作用强、对地方贡献大的项目和大集团、大公司上取得突破。

认真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找准症结,切实解决“管理过度、服务不足”的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实事,做好事。落实国家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当前,我们的投资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周边县区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我们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二是极少数干部对招商引资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吃、拿、卡、要”现象仍然存在;三是治安环境差,强卖强买、强揽工程、堵路断水、漫天要价和盗窃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市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形象,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我们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开放型经济将是一句空话。对此,我们一定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配合抓好杭瑞(过境铜仁市段)高速公路、大龙至大兴(铜仁市段)高速公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二是进一步完善部门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三是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搞好部门间的配合协作,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外来客商;四是做好周密细致的群众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五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强揽工程、强卖强买、堵路断水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损害投资环境的行为。

(五)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打造“西部名城”。

按照规划先行、法律保障、政策支撑、管理创新的现代城市经营模式,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搞好城市总体规划,高品位规划城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聚和吸纳人口转移的综合承载能力。抓好城市建设。重点实施“东南西北”四个新区开发建设(即:“东”以灯塔工业区、滨江大道至铜仁火车货运站沿线为主的东城新区,“南”以市级行政中心为主的谢桥新区,“西”以西外环片区为主的新区,“北”以新建设的铜仁职院为中心的川硐新区),使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30万人(其中城区人口25万人左右)。围绕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多方筹融资,每年投入2亿元以上,抓好城市环线、主次干道、市场、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201省道城区段改线工程,建设滨江大道,在锦江城区段新建3个码头,在城区新建2座以上公园,争取搬迁桐梓坳水厂,建设川硐日产2万吨水厂。搞好城市绿化,全面推行绿地认养制度,力争城市绿地率达到40%。继续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扩大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冠名权、管理权拍卖范围,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形式地参与市政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抓好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创建工作。重点抓好社区、乡镇创建工作,搞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综合管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专项整治活动,巩固创建成果。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六)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铜仁。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实施《铜仁市第十一个五年教育发展规划》、《城区教育发展十年规划》。继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巩固提高“两基”、“普实”成果,全面实施“双高普九”工程,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子女就学困难问题。改革校长行政级别制,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夯实基础教育,大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完善成人教育,推行现代教育和远程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继续抓好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合理利用和配置教育资源,搞好中小学改扩建、新建工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在旧城改造中,切实保护、扩充教育设施。在新区开发中,将中小学校纳入规划,同步建设,保障教育基础设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五年,在城区新建两所学校。

发展科技事业,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构建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入体系,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创建贵州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工作。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继续抓好“科技兴市人才奖”评选工作。加强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促进人才总量增长、结构改善和素质提高。积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为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全社会形成重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积极发展文化、广播电视和体育事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切实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继续抓好农村“组组通”工程,实现全市所有村组开通网络电视。抓好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11年,每个乡镇有1个文化站。大力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努力为群众提供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做好第二轮修志工作,确保续修《铜仁市志》2010年出版。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重点的发展竞技体育,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积极引导并充分发挥群众文化体育社团的作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毫不松懈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巩固“村为主”,全面推行“村(居)民自治”。坚决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加大工作力度,创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积极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进一步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继续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加强卫生三级网络建设,构建公共卫生预防、监督、救治体系,巩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成果。认真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子系统保健项目。继续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强化公共卫生监管职能。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基本内容,建立多渠道资金来源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继续抓好社会福利事业工作,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执法检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继续加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组、文明院落等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坚持依法治市,抓好“五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三、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厚望,对政府及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提高执行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自觉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加强理论武装、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科技、历史、法律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不断解放思想,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增强发展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提高抓发展的能力。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缺位”的地方“补位”,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从“错位”的地方“归位”,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自觉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老百姓服务,大力倡导“马上办”、“现场办”、“办就办好”的服务理念,让群众感到方便和满意。要带着浓厚的感情抓工作,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做到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进一步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和科学决策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促进政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继续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克己奉公,建设廉洁型政府。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带头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领导干部要作出表率。加强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强化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用来为人民服务;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打击和清除腐败分子。全面治理“三乱”,坚决整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建设节约型机关。强化民主评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以清正树形象、以廉洁促发展。

真抓实干,建设效能型政府。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摒弃自以为是的“老大”思想,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摆正位置,放下架子,躬下身子,多跑地跑省跑部,协调关系,沟通感情,争取支持。求真务实,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为民办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回避矛盾,更不随波逐流,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切实改变文山会海,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精力真正集中到推进发展和解决民生等实际问题上来。积极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大力弘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大胆探索加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强化落实机制,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严格督促检查,严明政务纪律。对作风飘浮、不干实事、虚报浮夸、欺上瞒下的干部,要采取措施,严肃处理,确保政令畅通。政府各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必须做到有令必行、有行必果、有禁必止,以务实、求实、扎实的工作作风,高效的工作效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塑造政府新形象,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充分信任。

四、2007年政府工作的重点 各位代表:2007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做好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意义十分重大。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2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3%以上,市属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007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农业和农村工作。

继续抓好粮食增产工程,实施好1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工程,良种及其配套技术的普及率达到100%。实施好电脑农业工程。发展淀粉专用薯5万亩,种植杂交水稻11万亩、杂交玉米7.5万亩。抓好“菜篮子”工程,发展无公害蔬菜10万亩。积极引进企业投资生产无公害蔬菜,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合理规划修建农贸市场,为农民群众进城卖菜提供场地,让市民吃上新鲜菜、放心菜,逐步解决卖菜难和菜价高的问题。重点扶持川主科技、华力农化等“龙头”企业,配套抓好白鹅养殖、淀粉专用薯等基地建设。建设畜牧交易市场和畜牧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争取在淀粉加工、羽绒加工、精米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方面有新的进展。完成谢桥至六龙山、茶店至大坪通乡油路改造工程,建成和平乡龙鱼大桥和坝黄镇长坪大桥、凯芒桥,实施好川硐镇、茶店镇、滑石乡客运汽车站(场)项目。积极争取尖岩—沙子坳、清水塘—和平、马岩—云场坪通乡油路项目。抓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铜东灌区改造配套工程,完成渠道改造和防渗12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00亩。完成3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狠抓雨水集蓄利用“三小”工程,新建蓄水池500口。建成农村沼气池3000口。启动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施好瓦屋项目区渠系配套工程。抓好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和养殖大户扶持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和规模效应,新建畜禽养殖小区5个,发展扶持养殖大户50户,发展种鹅3万只,出笼商品鹅120万只,完成人工种植牧草5000亩以上,开发冬闲田土种植牧草1万亩。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巩固退耕还林、天保林工程成果。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加大土地开发和复垦整理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好失地农民多途径安置试点工作。抓好11个贫困村的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培训转移,全年净减少贫困人口1200人。继续抓好川硐坞坭村、茶店开天村、河西茅溪村等省、地、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

第二,工业工作。

抓好灯塔工业区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构建我市工业经济“航母”,推动工业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加大对工业区企业扶持力度,稳定对高能耗企业的扶持,积极支持企业增加投资项目。为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搞好协调服务,确保金鑫、旋力、金鹏、长城、伟力等矿业公司年内建成投产。抓好西南硅业投资近亿元的一期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武陵冶化投资1800万元年产1万吨高纯电解锰项目、投资1亿元年产10万吨啤酒项目、华力农化投资8000万元年产2万吨红薯淀粉和1万吨葛根淀粉及其系列产品扩建项目。继续加强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华力农化、武陵冶化进厂公路进行改造。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积极稳妥地加快国企改革步伐。2007年,完成市属规模工业产值7.5亿元。加大企业污染整治力度,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保护好生态环境。

第三,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建好项目库,把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城镇基础设施、现代物流、生物制药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做好项目编制论证工作。

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把握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项目投资方向,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一批项目向上申报,积极跑地上省进京,力争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地的“盘子”,确保国家投资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有更大比重。重点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教育、卫生、旅游开发等方面争取项目,力争项目总投资3亿元以上。切实抓好项目实施工作。目前,我市在建、续建的项目涉及交通、环保、水利等方面,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目标管理,严格兑现奖惩,着力解决“重争取、轻建设、轻管理”的问题。

改革和优化招商引资体制及模式,提高招商层次,扩大招商领域。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引进新项目。大力支持,正确引导,规范管理,积极发展商贸业,打造新市场。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重点抓好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开展投资环境整治工作。抓好政务环境和治安环境整治工作,做好爱商、亲商、护商工作,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第四,财税金融工作。

2007年,我市财政总收入要达到2.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要超过1.7亿元,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把冶金化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作为重点财源来抓。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强税源监控,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做到勤征细管,应收尽收。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改革、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继续从严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清理临时聘用人员。强化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管理,管紧支出,确保刚性支出和重点支出。认真实施《政府采购法》,完善采购制度。进一步加快“金财工程”信息化建设,建立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严格执行财政评审制度,发挥资金效益,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盘活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城乡市场的繁荣稳定。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展,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真正建成服务“三农”的地方金融企业。

第五,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

把好规划关,提高规划质量,从严执行规划。抓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瓦窑河大桥建设,加快行政中心和金鳞大道工程建设进度,确保行政中心投入使用、金鳞大道建成通车。实施迎宾大道火车站段改造工程,实施西外环二期主干道路建设,加快西外环片区开发步伐,力争滨江大道建设开工。抓好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建设,做好新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城市特种医疗垃圾处置等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工作。加快锦江两岸景点、景观建设,实施九龙洞风景区建设项目。全面推行绿地认养制度,提高城市绿化率。建设三江公园、云董坡公园和锦江五显庙码头。实施东山、周逸群故居、中南门古城保护改造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市级客运站项目。完成东城区、南岳新区控制性规划和旧城区改造3个以上修建性详规。完成城市规划区道路规划,建立城区电子地图。加大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管理力度,重点抓好共青路、枇杷湾片区等11个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项目。巩固提高创建卫生城市和“整脏治乱”成果,将社区和乡镇作为创建和“整脏治乱”的重点,从源头治理“脏、乱、差”。坚持“堵”与“疏”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加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暴露垃圾的治理,规范广告牌匾,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搞好城市垃圾清运及河道垃圾清理工作。启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力争通过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的检查验收。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

第六,十件实事。

1、抓好“菜篮子”工程,发展无公害蔬菜10万亩。

2、建设谢桥至六龙山、茶店至大坪通乡油路。

3、建设和平乡龙鱼大桥和坝黄镇长坪大桥、凯芒桥。

4、建设川硐镇、茶店镇、滑石乡客运汽车站(场)。

5、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施雨水集蓄利用“三小”工程,修建蓄水池500口。

6、修建农村沼气池3000口。

7、实施17所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逸群小学改扩建工程。

8、硬化、亮化城区背街小巷3000米,改扩建公厕4座。

9、新建25个村级活动室、5个社区活动室。

10、建设花果山广场。

第七,社会各项事业工作。

切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5‰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政策生育符合率93%以上。进一步抓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巩固优质服务成果。

继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禁毒工作。严厉打击各种涉毒、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控制新滋生吸毒人员。抓好“五五”普法工作。积极探索社会治安防控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实施创建“平安铜仁”工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全市社会稳定。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抓好非煤矿山、交通、建筑工地、公共聚集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各类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理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信访条例》,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做好法律援助工作。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

认真落实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切实做好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各项工作。争取在地区电视台开通铜仁都市频道。完成续修《铜仁市志》的资料收集任务。开工建设3个乡镇文化站。继续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继续做好农村卫生和防控传染性疾病工作,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切实抓好民宗、审计、统计、粮食、供销、物价、质监、侨务、对台、档案、农机、老龄、气象、电力、烟草、国防教育、人防战备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位代表:未来的五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五年,政府工作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以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我相信,有地委、行署和市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我市经济社会一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范文模版)

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8年3月5日在肇庆市鼎湖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 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7年工作回顾

2007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奋发进取,务实而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实施“五大战略”、发展“四大经济”和区委“农业稳区、工业立区、三产旺区、富民强区”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顺利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科学谋划发展格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区政府在市委、1-1 区委的战略框架下,科学谋划,精心操作,致力营造新的发展格局。抓住肇庆东扩机遇,争取和配合市完善鼎湖区管理体制,撤销大冲收费站,清除发展障碍,推进市区一体化,提高鼎湖城区地位。编制鼎湖区发展概念规划和多个专项规划,明确城市和产业定位。策划新港物流基地、砚阳湖新城、鼎湖高新产业集聚基地等一批功能组团,营造城区东移10公里的新概念,规划面积扩大了27平方公里。配合上级发改、规划部门,反复向铁道部门沟通协调,优化南广、贵广铁路选线方案,为鼎湖发展保存了完整的地理空间。配合市开通新港码头和进港公路,争取海关在新港设立国家一类口岸和加工贸易集中监管园区,形成了鼎湖发展新的增长极。鼎湖城市资源正在增值,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全区生产总值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创建区以来最高增幅;人均生产总值18910元,全市排名第二。外贸出口总值8464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亿元,分别增长65.9%、24%、16.4%。工商税收总收入2.67亿元,增长52.8%;其中国税1.5亿元、地税1.17亿元,分别增长44%、6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6亿元,增长34.79%,其中税收收入占82.57%,财政质量优良。

——工业主导地位凸显,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大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0:38:32调整到27:43:30,第二产业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49.8亿元,增长3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0家,总数81家,产值43亿元,增长38%;工业用电量5.31亿千瓦时,增长27.4%。协大、联裕等38个新建项目如期投产,1- 2 鸿特、世为、飘雪、兴文等31家企业顺利增资扩产,全区新建厂房50多万平方米。汽车配件、金属加工、纺织服饰、食品饮料等正逐步形成优势产业,一批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莲花、永安和城区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

——第三产业日渐兴旺,城市经济发展提速。房地产业成为城市经济支柱,纳税5964万元,增长73%;新引进房地产项目8个,合同投资8.5亿元;在建楼盘15个,投资2.88亿元,增长145%;报建面积46万平方米、销售额2.6亿元,分别增长286%、44.4%;商品房平均价格由上年的1655元∕㎡提高到2557元∕㎡,增长54.5%。旅游业接待游客72.1万人次、收入3.14亿元,分别增长10.8%、15.2%;肇城“裹香园”开业,明珠国际大酒店开工,砚洲岛综合旅游项目启动,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第三产业增加值9.1亿元,增长11.1%。

——招商引资继续推进,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全年引进项目85个,合同投资28.9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13.5亿元;已投入11.1亿元。成功举办“2007鼎湖经贸洽谈会”,签约、奠基、剪彩项目70个,合同投资62亿元。合同利用外资7300万美元,增长10.1%;实际利用外资4708万美元,增长26.5%。

——农业经济稳中趋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总产值15.8亿元,增长4.5%;农村经济总收入23.68亿元,增长6%。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养殖业占66.7%,成为农业支柱。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加大,良种覆盖率达98%。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发展订单农业1.5万亩,带动农户6510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改造中低产田4000亩,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新建生态文

1-3 明村21条、省卫生村16条。

——城乡基础建设加快,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团结路、顺景路及部分小区配套建设,新建街道4公里。完善了莲花路、同兴路、宝鼎路、观砚大道的基础设施建设。九坑沿山公路、贝水路改造工程如期竣工。新建、改造地方公路30公里,98%的镇通行政村道路实现了硬底化。永安、莲花的电力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景丰联围、沙浦围达标加固、农村小型电排站技改工程正在抓紧推进。典水电排站重建工程全面完成。

——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积极创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狠抓节能降耗,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4%。加强国土管理,清理闲臵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加强生态建设,义务植树5.7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46.4%。全区空气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地面水质、烟尘控制区的达标率均为100%。完成了广利涌整治工程,开展了九坑河水源地保护规划。加强建设项目环保准入管理,坚决拒批污染项目,查处违规排污行为,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民生工程有效落实,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15元,分别增长9.8%、5.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3%。社会保障投入2105.3万元,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2769人次;新增就业岗位2765个,农村劳力转移1706人、下岗再就业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 4 为2.1%。落实便民廉医工程,对1000多种药品价格进行政策性下调;新建卫生站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区,参合农民10.94万人,参合率96.3%,住院报销限额由6000元提高到15000元,受益农民4313人次。推进安居工程建设,解决了68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水平提高,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家、“市高新技术企业”3家;获得专利授权6件;逸舒制药公司组建成全区首家市级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被评为“省教育收费规范区”;完成C、D级学校危房改造;高考上线人数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万人上线率全市排名第二。创建全省首个“农家书屋”,建成鼎湖区图书馆;群众性文体活动空前活跃;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新广播电视中心落成运行,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人口计生工作保持省一类地区水平。区档案馆晋级为省一级馆。国防、人事、审计、统计、消防、物价、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地方志、老龄人、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42件、政协委员提案52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全民法律素质增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侦破刑事案件300多宗,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群众来信、来访、集体访分别减少7.4%、11.3%、20.8%。建立了层

1-5 级应急管理机构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臵机制,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到位。顺利通过了国家、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检查验收,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机关作风不断改进,运作机制日渐完善。区政府聘请了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城市规划建设顾问、法律顾问和民情顾问,推进了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建立政府工作盘点和督办制度,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化体制改革,依法处臵“债务包”资产,偿还历史债务1000多万元。成立区土地储备中心,健全征地补偿和土地储备、出让机制,提高了政府财经运营能力。强化政府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建设市场、土地市场、政府采购和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开通廉政信息公开平台,治理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大力整顿机关作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过去一年,是鼎湖多年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体会到:只有注重继承创新,才能促使换届承接平顺、保持稳定,在坚实的基础上发扬传统、适度创新、延续增势,迅速形成良好的开局;只有注重团结协调,才能促使各级班子团结合作,形成上下一心、各方支持的和谐氛围,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到干事创业中去;只有注重科学务实,才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一切据实而为、依规而行,把经济社会引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各位代表,2007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1- 6 果,同时凝聚着全区上下、社会各界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区经济总量不大,财政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缺少重大项目支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需消费拉动力不强;土地、电力、资金、环保、人才等因素对发展的制约加重;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区集聚效应不强;历史遗留问题压力沉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机关作风建设仍需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鼎湖迎来了建区20周年,进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过20年、尤其是2003年以来的快速发展,鼎湖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省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珠外环高速公路和贵广、南广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为鼎湖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融入广佛经济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委、市政府推进东扩战略,加速市区一体化,为鼎湖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市、区城市建设规划逐步完善,新港码头开港营运,使鼎湖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当前,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鼎湖、看好鼎湖,鼎湖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但是,也要客观看到,周边县区发展迅猛、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制约发展的困难仍然突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

1-7 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区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把握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要求,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坚决破除小富则安、小进则骄、因循守旧、畏难却步、各自为政的思想,增强进取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拼搏意识、全局意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水平。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市委、区委的战略部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工业经济与城市经济并重,继续完善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重,转变发展方式,重视节能减排,保护资源环境,推进科学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全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工业总产值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2%,农业总产值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总值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万元GDP能耗、节能减排、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大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发展工业,壮大工业实力。坚定不移地实施 “工业立区”战略,努力提高工业发展水平。一是加强园区建设,提高园区档次。必须正视和化解制约发展的土地瓶颈,主动配合第二1- 8 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市区共建产业园区、港口物流基地建设,整合土地资源,扩充发展载体,促进工业规模的壮大。高标准规划建设好鼎湖高新产业集聚基地和永安、莲花工业园区,其他镇、办工业园也要连片集中,规范管理。加快完善园区设施配套,重点抓好莲塘变电站增容、贝水11万伏变电站、永安新水厂等工程,提高工业园区档次。二是壮大支柱产业,优化工业结构。加强产业规划,搞好产业选择,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饮用水、生物制药、金属加工、汽车配件、纺织服饰、林产化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工业竞争实力。三是强化企业服务,培育骨干企业。密切关注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加强工业运行监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企业产销两旺。抓紧筹划鸿特公司上市工作,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壮大。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名优名牌产品。进一步引导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

二、狠抓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落实责任,提高效益,实现全年引资20亿元以上的目标。一是谋划重大项目。把招商资源集中在重大项目的谋划、引进上,力争取得新突破。二是提高招商质量。坚持“择优引进、宁缺勿滥”的原则,搞好项目选择,着力引进优质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库、客商资料库,加强项目跟踪服务,促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标达产。三是坚持分类指导。永安、莲花着重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创税能力强的工业项目。中心城区着力引进高档次房地产、酒店餐饮、娱乐服务、文化会展等第三产业,适度发展无污染的优质工业项目;新港周边重点

1-9 发展保税物流业、临港工业和加工贸易。沙浦、凤凰重点引进旅游、生态农业项目。四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发展外源型经济,扩大外贸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完成外经贸指标任务。

三、加快城市建设,繁荣城市经济。以推进市区一体化为切入点,主动承接肇庆城区东扩,加速发展城市经济。一是高标准搞好规划。协助市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完善鼎湖区发展概念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搞好城市主要道路和重要节点景观设计,提升城市形象。搞好后沥涌、长利涌改造规划,促进水利工程与市政工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提高城市品位。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争取肇庆城区的交通、市政、管网等公共设施向鼎湖延伸,加快推进端州、鼎湖“大连体”和坑口、桂城“小连体”,推动市区共同繁荣;努力促成城区景观大道以及进港路入口广场、鼎湖山新入口广场的建设,营造城市效应。积极探索市政设施建设的新模式,多方筹资加快建设进程。三是培育城市经济。加强山水居、氧吧茗轩等原有房地产项目的管理,加快世纪雅苑、乐欣华庭、现代城、帝豪花园等在建项目建设,力促清泉山庄、侨兴山庄、鼎威花园等奠基项目尽快开工,精心策划人民公园、西丫塱等大型房地产项目,引进实力强、品牌响的房地产集团,推进房地产业升级换代。加快教育产业园建设,协助肇庆医专新校建设,支持广东航海学校落户鼎湖,新引进一批大中专院校,推动职业教育产业化。扶持酒店、饮食、娱乐、文化、会展等第三产业发展,力促明珠国际大酒店早日建成,盘活富都、鼎湖度假村等娱乐项目,搞旺城市经济。四是强化城市管理。组建和完善城管机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1- 10

四、加快交通建设,发展物流经济。发挥鼎湖区位优势,发展交通物流产业。一是大力推进交通建设。配合珠外环高速公路建设,拉近鼎湖与广佛经济圈的距离。配合南广、贵广铁路规划建设,确保有利于鼎湖的长远发展。配合市实施321国道改造工程,筹建端州至大旺快速通道。配合市做好港口岸线规划,完善新港码头设施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二是着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按照当好“发展港后经济主角”的定位,配合市做好港口及港后经济项目规划、立项、报批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促使港口物流经济有实质性进展。三是及早谋划路网经济。将321国道两旁、珠外环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站场和新港周边的土地规划好、储备好,构建新交通经济板块。四是培育物流产业。制定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推进粮食物流中心建设。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五、抓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稳、天下安,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三农”工作。一是优化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产优质农业,扩大优质禽畜、水产养殖和水果、蔬菜、药材种植规模。引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推进沙浦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加强防疫检疫体系建设。三是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重点搞好景丰联围、沙浦围达标加固等工程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四是改善农民生活。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村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改善农村环境。

1-11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搞好村庄规划与整治,推进生态文明村、卫生村创建活动。六是加快中心镇发展。做好莲花、永安、广利、沙浦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繁荣城镇经济,辐射带动农村发展。

六、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旅游发展。搞好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一是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鼎湖名山效应,挖掘整合九龙湖、砚洲岛、羚羊峡等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扩大宣传推介,提高景点景区的知名度,做大旅游文章。二是合理开发凤凰旅游资源。发挥“省旅游专业镇”的政策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借鉴千岛湖、万绿湖的成功经验,探索凤凰旅游开发新路子,策划、开发鼎颐养元幽谷项目。三是提高旅游发展水平。促进旅游资源与城市经济融合,形成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开展旅游招商,加快景点景区开发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接待水平。

七、保护资源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科学集约用地。主动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整合土地资源,清理闲臵土地,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严格控制项目占地规模,推广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好全国第二次土地普查,加强土地监管,防止违规用地。二是重视节能减排。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形成节约型发展方式。落实层级环保目标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实现排污总量控制目标。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做好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格执行项目环保准入制度,加强环保监督执法和监测预警应急能力建设,控制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1- 12 和噪音污染。完善九坑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实施长利涌、贝水涌整治工程,确保水质达标。巩固创卫、创模成果,加强森林、植被、野生动物、矿产资源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八、做好财税工作,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实行稳健的财税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是拓宽税源。大力扶持创税型、效益型工业和房地产业、酒店等城市经济发展,保持财税稳定增长。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税源监控,确保企业在本地依法足额纳税。规范非税收入,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加强支出管理。落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管理等制度。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落实土地收支管理新制度。厉行勤俭节约,把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民生、“三农”、社会建设、土地运营、市政建设等方面。三是加强金融服务。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争取信贷投入,为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与服务。四是加强村镇财务管理。推进村(居)财务公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镇(办)财政体制改革,强化基层财务审计监督。

九、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冲破制约发展的束缚。一是破解发展瓶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下足功夫,着力解决土地、资金、电力等瓶颈问题。二是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债权管理,妥善处臵闲臵资产,逐步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抓好国资营运,促进国资保值增值。三是创新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完善投资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严格实行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约束制和绩效评价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建立城市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公共资源市场化运作水

1-13平。实施城市建设项目评审及会签制度。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施第三轮行政审批事项改革,规范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推进事业单位和公共事业等领域的改革,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民利。以真诚对待人民群众,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一是促进充分就业。抓好农村青年、退役士兵、城镇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依法处理劳动纠纷,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壮大社保基金规模。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受益率和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三是加快医疗卫生改革。抓好各级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农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落实重大疫情和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四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推进5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工程”。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提高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帮助城镇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难问题,分步推进农村泥砖房改造。

十一、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提升科技实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创造活力。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做好科技项目申报、成果鉴定和专利申请工作,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培育发展各类专业镇,推进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加大产学研结1- 14 合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推进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完善教育发展规划,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推进“双高普九”和“强师振教”工程,大力发展、优化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三是繁荣文化事业。完善基层文化站(室),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保障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健康发展。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四是全面发展各项事业。以迎奥运会为契机,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抓好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建设,创建省双拥模范城。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维护妇女儿童、老龄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继续抓好审计、统计、物价、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史志等工作。五是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依法治区,加大普法力度,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精心组织群防群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解决群众信访问题。逐步解决国企改革、土地欠账等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不稳定隐患。落实安全生产层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政府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二、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行政效能。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的意见。充分发挥政府顾问组的作用,使政府决策更加民主、科学,行政行为更加规范、高效。深入开展“继

1-15 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营造干事创业、敢于负责、勇于开拓、务实有为的良好氛围。加强政务督查督办力度,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正德端行、以身作则,把精力放在事业上,把才干用在发展上,树立“团结、勤政、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跨越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广阔前景鼓舞人心,光荣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为实现鼎湖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大会秘书处

2008年3月

(共印550份)

1- 16

下载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2月27日在铜仁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2月27日在铜仁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5日在山东省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

    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更高望远抓机遇勇立潮头敢担当——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各位代表,各位同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依法完成......

    县委书记在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区人大、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经过与会各位代表、委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完成了各项预定日程。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和委员能够从开发区大局出发,与党工委、......

    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6)

    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6)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08年3月5日在肇庆市鼎湖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维轩各位代表: 现在......

    县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8)

    县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8)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20日在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恒生 各位代表: 我受县......

    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材料(共5篇)

    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材料 关于婺源县2017年全县和县级预算执行情况 及2018年全县和县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8年1月19日在婺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9日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0年1月19日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市 长阎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苏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

    在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各位委员、同志们:政协县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预定议程,今天就要闭幕了。会议期间,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