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教育入选小学教材的必要性分析

时间:2019-05-12 12:5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手语教育入选小学教材的必要性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手语教育入选小学教材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篇:手语教育入选小学教材的必要性分析

关于手语入选小学义务教育的建议

一、中国手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据统计我国现有聋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按每个聋人有直系亲属四人计算需要使用手语的人口应该在一亿人左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聋人已经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他们和健全人的沟通仍有很大的困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时常面临沟通难的窘境,他们期待着社会的理解和关爱,为他们提供平等参与生活的机会,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而理解和尊重就要从无障碍的交流开始。

手语是聋人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手语不仅仅属于聋人,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然而,手语推广的难度也很大,我国存在众多的地方手语, 和中国手语有很大区别。20世纪90年代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手语》作为我国聋人通用手语标准,对规范和统一全国手语,促进聋人参与社会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手语》的推广和普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中国手语》在聋校教师中的持有率较高,但在聋校学生和社会聋人中的持有率较低。在聋人工作者之中, 中国手语的推广情况也很一般, 持有率刚刚过半。

1987 年,我国第一所高等特殊教育机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其中美术专业招收聋人,1992 年天津大学机电学院设立聋人机电机械专业(后并入天津理工学院更名为聋人工学院),1995 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接受聋人随班就读,1998 年北京商学院美术设计专业招收聋人(后并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同时部分普通高校也零星接受了聋及重听青年入校。近几年,各地也陆续为聋人开办了职业学校和聋人高中。

然而,目前我国的手语教育还仅局限于特种学校,对象为聋校师生。聋人融入社会、创建无障碍环境的前提是手语的普及,能让更多的健听人和聋人交流,才能使聋人真正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才能将关爱聋人落到实处。手语教育在普通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是一个重大的缺口,因为只限于聋人的手语教育是无法真正实现无障碍环境的要求的。所以,手语教育要补足这个缺口,从普通九年制义务教育、社会教育开始抓起。

二、手语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对推动信息交流无障碍,营造扶残助残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手语的研究、推广工作成果显著,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以后,北京市各窗口行业、大学生志愿者及社会团体志愿者均自发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手语培训,手语受众人群正在逐年递增。

当聋人以正常姿态融入社会的时候,他们就认为他们和健全人无异;当被平等对待的时候,他们的心态才会趋向正常,这是消除他们自卑感的最好方式。聋人是小众群体,让大群体去适应小群体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聋人走入社会,融入到大的环境中去,聋人只有和健全人在一起工作生活,才会让他们真正觉得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不再觉得孤立和孤单。

然而,让聋人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是手语的普及,至少是聋人的家人、朋友以及社会公共和服务行业能够使用规范的日常手语和他们交流。目前手语教育的首要对象是聋校师生, 其次是社会聋人、聋生家长和手语翻译,还没有向健听人和社会单位推广手语,只有促进手语的普及,逐步做到在学校、商场、机场、法院等社会公共服务场合、公共媒体、对外宣传等范围使用中国手语,才能为聋人融入社会创造更好的条件。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从娃娃抓起”,尽快将手语教育加入到普通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中。然后再逐步将手语教育推广到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单位,这是建设无障碍环境的必要条件,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三、手语教育入选小学教材的积极意义

1、学习手语有助于儿童从小养成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共建社会和谐大家庭 通过在小学生中组织学习手语,从小建立起与聋人沟通的桥梁,传达对聋人的关爱,形成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氛围,引导社会关注无障碍沟通,关爱听障人群,建立友善温暖的社会新环境,共建社会和谐大家庭。

2、有利于小学生的汉语和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模仿的能力极佳,在小学阶段引入手语教育会使学习效果更好。手语教育对青少年的智力发育、肢体协调、道德品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加上手语本身简单易懂、趣味性强、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作为小学的人文德育课程内容。

3、在国际上首次将手语教育纳入小学义务教育,为世界手语教育树立典范 将手语教育纳入小学义务教育,不仅在中国是首创,在世界范围内也无先例。消除聋人获得平等机会的障碍,确保他们免受贫困和歧视,获得社会的公平机会,除了让聋人享受到普通人所享有的教育、保障、就业,还要创造无障碍的环境让他们享受基本社会服务,这就需要更多的了解、掌握手语,将手语教育纳入小学生义务教育就是一个最好的开端,开创了国际先例,为国际社会消除残疾人获得平等机会的障碍提供了开创性的思路。

四、实施建议

1、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加入10课时的手语课程

课程应力求简单有趣,可以是表演性的寓言故事,也可以是手语歌曲,如《爱》、《感恩的心》,通过手语课文的学习,既能在表演中灵活运用手语来表达课文主旨,又能在实践中快速掌握手语的应用。

2、增加辅助教学资源

因为手语师资短缺,考虑教学效果及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增加辅助教学资源,一是教学视频,由手语专家根据课文录制教学视频以及手语歌曲视频实现授课;二是针对每节课开发互动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手语。

3、在小学中营造手语的语言环境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了语言实践,靠死记硬背是无法掌握手语的。学习中,同学之间相互用手语对话、深入到聋人中间,用手语与他们交谈,在实际的手语交流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掌握手语。还可以编辑一些手语歌和手语操来提升小学生的兴趣,在表演中学习手语。

4、最终回归到一体化学校

特种学校教育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只是过渡性的做法,它从小就给聋人打上了标签,使他们知道自己属于特殊的群体。弱化聋人的身份,使他们融入健康人中才是最终的归宿。所以,一体化学校是必然的趋势,使聋童回归一体化学校,淡化聋童的特殊身份,使他们在儿童时期就融入社会,让聋童和正常儿童融为一体,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主流。

第二篇:狮子和鹿——小学教育教材分析

狮子和鹿

教材分析:智乐园教育网提供www.xiexiebang.com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的腿帮它脱离险境,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明突出,语言丰富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具有深刻寓意得寓言故事。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但他们缺少的恰恰是从故事中发现、感悟一个道理,受到一定启发的能力。在学习本课时,要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同时通过自读自悟,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录音机。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读读课文。复习《陶罐和铁罐》,思考课文的寓意。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①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

②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铁会氧化的资料。

③师生共同回味寓意:铁罐很坚硬,这是铁的优点,但同时又具有会氧化的缺点。陶罐容易碰碎,这是陶制品的缺点,但同时又有不会氧化的优点。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④教师板书课题:狮子和鹿,请学生读题。

⑤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①进行闯关活动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第一关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关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关是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本课寓意。同座同学互为闯关员和守关员,做闯关的准备。

②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的准备。

③同座同学开始闯关。一次没有过关,可以练习后再次闯关。

④汇报、交流,展示闯关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参与第一关展示的可加1颗星,参与第二关展示的可加2颗星,参与第三关展示的可加3颗星。

a.愿意参与第一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守关员,看他们是否能通过。

b.愿意参与第二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互相评议,看哪些地方读得有感情,也可请读书同学自己介绍一下,为什么这样读。

c.愿意参与第三关展示的同学自己主动站起来,说说自己领悟到的寓意。看谁能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实际说得有理有据。

⑤增设一项特别奖项——“智慧星”:鼓励学生比较《狮子和鹿》与《陶罐和铁罐》的相同之处。

(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开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来谈,也可以联系实际举生活中的事例,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可能说美丽外表不一定是有用的,虽然外表不漂亮,却很实用;再进一步可能体会到有的东西各有优缺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优点就

可能变成缺点,也不能因为有些东西存在某些缺点而看不见它的优点。要鼓励学生举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要充分让学生思考,鼓励说出自己的见解。)拓展练习,引导实践

①摘抄本课中你认为写得写的词句。②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③课后找《伊索寓言》读一读。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

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反思:

把课文和《陶罐和铁罐》作比较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两课道理的理解消化。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会更加开阔,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两课的共同点是两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表达方法上是两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道理。这篇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上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指导朗读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第三篇:手语教学入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议

手语教学入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66-02

健全人学手语,能与聋人沟通,构建和谐社会;婴幼儿学手语,能促进智力发展,启迪思想;学前教育学生学习手语,是学前教育事业的需要。手语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幼儿掌握手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手语可以作为幼教工作者的一门简捷必修课。将手语教育加入到学前教育中,然后再逐步将手语教育推广到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单位,这是建设无障碍环境的必要条件,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手语教育在教育中的缺失是一个重大的缺口,因为只限于聋人的手语教育是无法真正实现无障碍环境的要求的。所以,手语教育要补足这个缺口,从学前教育、社会教育开始抓起。手语教育纳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就是一个最好的开端,不仅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还为国际社会消除残疾人获得平等机会的障碍提供了开创性的思路。

1.手语教学入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意义

1.1 健全人学手语,与聋人沟通,构建和谐社会。手语是聋人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手语不仅仅属于聋人,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手语已经不仅仅是聋哑人应该学习的一门语言,还应该成为正常人应该掌握的一门辅助交际语言,手语是当今人际沟通必备的一个重要载体。据统计我国现有聋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按每个聋人有直系亲属四人计算需要使用手语的人口应该在一亿人左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聋人已经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他们和健全人的沟通仍有很大的困难,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时常面临沟通难的窘境,他们期待着社会的理解和关爱,为他们提供平等参与生活的机会,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而理解和尊重就要从无障碍的交流开始。然而,手语推广的难度也很大,我国存在众多的地方手语,和中国手语有很大区别。20世纪90年代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手语》作为我国聋人通用手语标准,对规范和统一全国手语,促进聋人参与社会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国手语》的推广和普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中国手语》在聋校教师中的持有率较高,但在聋校学生和社会聋人中的持有率较低。在聋人工作者之中,中国手语的推广情况也很一般,持有率刚刚过半。目前我国的手语教育还仅局限于特种学校,对象为聋校师生。聋人融入社会、创建无障碍环境的前提是手语的普及,能让更多的健听人和聋人交流,才能使聋人真正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才能将关爱聋人落到实处。

1.2 婴幼儿学手语,促进智力发展,启迪思想教育

1.2.1 促进智力发展。手语具有表情具体,意义鲜明,形象感强等特点。婴幼儿由于体力,智力发展阶段的限制,对口语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弱。调查研究表明,教幼儿多用手语,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婴幼儿手语的发明者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Acredolo和加州大学婴幼儿专家Goodwyn博士,通过长达25年的研究调查表明,手语的学习对孩子语言发育有极大的帮助。2岁的婴幼儿学习手语,可以像27-28个月的婴幼儿那样说话和表达,比同龄孩子提前了3个月。婴幼儿手语学习者36个月时,比同龄婴幼儿约能领先1年。婴幼儿手语学习者8岁时,平均IQ(最广泛运用的儿童智商测试)比同龄孩子高出12个百分点。打手势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自然手语较容易模仿,可以作为婴幼儿第一语言的习得。

其实,孩子从小就接触到手语,比方说“再见”“真棒”等,可以说孩子学习口语,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伴随着无声语言(手语)一起成长的。到幼儿时期更为明显,如幼儿利用手语学习“驾驶员”、“公交车”、“毛巾”、“刷牙”等。这些既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脑、嘴、手并用,开发视觉思维能力,锻炼眼力,让幼儿的观察力更敏捷,更细致。手语既是一种社会现象,被研究者命名为我们人类的“第二语言”。手语不仅仅是聋人的母语语言,还是健全人应该掌握的一门辅助语言,更是早期儿童发展语言和智能素养的必要准备。从某种程度上说,手语不再仅仅是聋人表达思想进行信息交际的工具,而是早期儿童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资源。上述研究也表明使用手语的婴幼儿较少受到挫折,拥有较高的智商,说话能力发展也较快。

1.2.2 启迪思想教育。幼儿学习手语有助于幼儿从小养成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共建社会和谐大家庭。通过在幼儿园中组织学习手语,从小建立起与聋人沟通的桥梁,传达对聋人的关爱,形成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氛围,引导社会关注无障碍沟通,关爱听障人群,建立友善温暖的社会新环境,共建社会和谐大家庭。学习手语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幼儿的认知和学习模仿的能力极佳,在学前阶段引入手语教育会使学习效果更好。手语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发育、肢体协调、道德品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加上手语本身简单易懂、趣味性强、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作为学前教育的人文德育课程内容。

1.3 学前教育学生学习手语,是学前教育事业的需要。手语用在教学上,能提高孩子学习兴趣。根据孩子们的生长特点,课堂的利用大量手语对他们进行教学,降低难度,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它一般在讲解重点突破难点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形象手语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例如:在音乐活动中,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形象手语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姿势,就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情绪,还可用形象手语生动地解决一些抽象问题,比如:学前班学习反义词时,可用手指天花板说“上”,用手指地说“下”,等等。如,教幼儿学数学,在教学中用了手语表示出一到十的数字,就可以提高幼儿对数学的敏感度。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教学,可以加强对幼儿的学习记忆,启发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教师通过自己的手语展现给幼儿,有助于吸引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它比其它的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手语用在课堂,能调控课堂纪律。幼儿年龄小、控制力差,课堂上常会出现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这时教师大声喊叫幼儿要安静的方法是不适合的。一方面教师喊叫幼儿不一定能听到,另一方面教师喊叫会惊吓幼儿。这时,教师用手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思想,幼儿教师不仅需要交给孩子手语,而且要幼儿牢记这些手语,鼓励孩子和聋哑人交流,关心聋人,培养爱心,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手语教育在教育中的缺失是一个重大的缺口,因为只限于聋人的手语教育是无法真正实现无障碍环境的要求的。所以,手语教育要补足这个缺口,从学前教育、社会教育开始抓起。当聋人以正常姿态融入社会的时候,他们就认为他们和健全人无异;当被平等对待的时候,他们的心态才会趋向正常,这是消除他们自卑感的最好方式。聋人是小众群体,让大群体去适应小群体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聋人走入社会,融入到大的环境中去,聋人只有和健全人在一起工作生活,才会让他们真正觉得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不再觉得孤立和孤单。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从娃娃抓起”,尽快将手语教育加入到学前教育中。然后再逐步将手语教育推广到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单位,这是建设无障碍环境的必要条件,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在国际上首次将手语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专业,为世界手语教育树立典范。将手语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专业,不仅在中国是首创,在世界专业范围内也无先例。消除聋人获得平等机会的障碍,确保他们免受贫困和歧视,获得社会的公平机会,除了让聋人享受到普通人所享有的教育、保障、就业,还要创造无障碍的环境让他们享受基本社会服务,这就需要更多人的了解、掌握手语。幼儿掌握手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手语可以作为幼教工作者的一门简捷必修课。

2.手语教学入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途径

2.1 强调手语的教学活动。班级授课制是手语课程的最基本形式。加入5课时的手语课程,课程应力求简单有趣,可以是表演性的寓言故事,也可以是手语歌曲,如《爱》、《感恩的心》。通过手语课文的学习,既能在表演中灵活运用手语来表达课文主旨,又能在实践中快速掌握手语的应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展示手语基础词汇以及手语句子的打法,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手语词汇的具体打法展示给学生,也可以在学生积累一定词汇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句子,学习词汇。增加辅助教学资源,因为手语师资短缺,考虑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增加辅助教学资源,一是教学视频,由手语专家根据课文录制教学视频以及手语歌曲视频实现授课;二是针对每节课开发互动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手语。

2.2 成立手语社,舞台表演。成立手语社,编排手语歌进行教学。通过手语歌这种形式感受手语的美。营造手语的语言环境,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了语言实践,靠死记硬背是无法掌握手语的。学习中,同学之间相互用手语对话。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到聋人中间,用手语与他们交谈,在实际的手语交流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掌握手语。编辑一些手语歌和手语操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在表演中学习手语。手语社通过舞台手语歌表演等形式推广手语。手语歌演出也受到校内同学的喜欢,校内其它部的学生也有学习手语的兴趣。

2.3 手语文化节。为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亲自体验聋人文化的美丽,近距离接触手语文化,手语社首创了“手语文化节”活动,以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在校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聋人文化,普及基础手语知识,为在校学生和听障人群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了解的平台。

2.4 争做志愿者。学校学前教育部与残联取得合作,如他们有活动和困难,就鼓励我们学前教育学生去做义工。这活动不仅能给听障人士带去快乐的一天,也能让志愿者感受到这群听障人不一样的无声世界,促进他们关爱聋人,与聋人平等相处的观念的形成。

2.5 送教下园。学校学前教育部与实验幼儿园长期合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经过精心备课、反复试教,将手语教学融入到幼儿教学中,送教下园,进行实践教学。如教孩子们唱手语歌,跳手语舞等。孩子们兴趣盎然,教学效果非常好。

3.手语教学入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成效

中职学前教育学生学手语,最重要的意义是用在幼儿教学工作上。刚开始,学生并不理解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她们为什么必须要学手语,更不知道手语的学习会给她们的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就需要在第一节课的时候从理论上说服学生,让学生转变观念,为了日后幼儿园工作更加快速有效,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婴幼儿手语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透彻理解熟悉手语,落实到幼儿教学中,我校采取了认真细致,扎实反复,坚持不懈的抓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已能在故事中添加适当的手语。我们学校在2015第二学期举行了讲故事比赛,学前教育学生讲故事配合手语,在市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在开展“争做志愿者”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为残疾人献爱心,如:学生在2015年市残疾运动会中,热心帮助残疾人,不仅促进了手语学习,还促进学生关爱聋人。

在送教下园活动中,我们更是做的风生水起。其中,徐兰兰执教的《动物世界》,加入了许多手语设计,幼儿很喜欢这节课;又如,邬兰兰在音乐活动设计中,加入了手语设计,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手语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可以为幼儿园培养更为优秀的专业人才。手语教育纳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就是一个最好的开端,不仅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还为国际社会消除残疾人获得平等机会的障碍提供了开创性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欣然,读懂宝宝的手语.母婴世界,2010

[2] 许丽楠.婴儿学习手语可提高未来掌握词汇能力.健康伴侣,2009

[3] 杨军辉.穆昕.手语:有利于婴幼儿的发展.现代特殊教育,2002

[4] 姜峰.高文.姚鸿勋.等.手势手语力效分析.计算机学报,2007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析

年少的同学,犹如花枝上含笑的蕾,犹如春风中丛生的绿,犹如泥土中拔节的笋,犹如蚕茧中华帝的蛹。在他们的眼里,天是蓝的,画室想的,仿佛连空气都是甜的。可是睡这年纪的增长,不知不觉他们也有了自己的烦恼。希望有阳光和水让他们更加绽放,希望年少的他们抱去烦恼,面对更加美好的人生。

本书紧抓五年级学生离开父母,跨入学校,面对很多以前自己不曾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农村寄宿学校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人的和谐成就社会的和谐,寄宿制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备受重视,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对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及时的把握和引导,才能使他们在健康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另外,本书对于学生性格的自我完善,自我健全的发展,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等有很大促进作用,使勇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更好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的内容,这些知识本身比较简单。但出现在课本中,无论是知识系统的安排还是内容呈现的方式,都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做出周密的考虑和精心的加工。因此,教师掌握课本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不困难,但要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游刃有余地驾驭教学内容,还必须在教材分析上面下一番功夫。一般可以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路,先做结构分析,搞清教材的系统性,再以知识结构为导向,进行各部分的内容分析和习题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既分析教材整体结构,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好是通览全套教材,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全貌。特别是弄清本册教材与前后册教材相关部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本册教材,有哪几个单元,涉及哪几个领域,哪几个单元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然后深入每个单元分析这一单元内容的承前启后,也就是搞清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基础是什么,它又能为学习哪些后继内容提供基础或作出铺垫。教师只有通晓教材的体系,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有可能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

分析教学内容承前启后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以某一知识为起点,顺向往后,有如“综合法”,明确“启后”,即理清由此往后有关知识的头绪;另一种以某一知识为终点,逆

第 1 页 向往前,有如“分析法”,找出前面有关基础知识的联系。例如:三年级下册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基础的后继知识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小数乘法等等;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是:一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口算、万以内加法等等。

2、教学内容分析。

(1)从科学性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师不仅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还要求教师掌握如何准确而又浅显地表达这些内容的方式。很多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其特定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既要确切表达现阶段的含义,又要避免讲得过死,与以后的学习产生矛盾。这是数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由于在小学阶段只初步介绍轴对称,不出现旋转对称及其特例中心对称,所以只能讲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2)从思想性、智力性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与科学精神。现实意义,如某一具体的数学知识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它可以从怎样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来,又可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科学精神,如实事求是的态度,思辨、质疑的意识等。二是数学知识的人文内涵与一般的教育意义。人文内涵,如人类认识数学的某些史料;一般的教育意义,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机地渗透哪些思想品德

第 2 页 教育,可以有意识地培养那些良好学习习惯等。

教学内容的智力性是指在该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哪些环节可以展开怎样的智力活动,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怎样的引申、开拓,或展开进一步的探索、思考等。

(3)从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某一范围(如一册、一个单元或一节课)内容中举足轻重的、最重要的内容,或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中,边的特征是学习的重点。以往,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不是基础知识,就是基本技能。现在,随着数学教学目标呈现多样性的趋势,教学的重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双基”,数学的某些基本思想方法、探究过程的某种体验、感悟,同样可能成为教与学的重点。所谓教学难点,是指那些学生难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例如:在多位数减法中,退位减法学生容易出错,是学习的难点;在退位减法中连续退位的减法,如1003-756,退位的过程更为复杂,是教与学的难点。显然,教学难点主要是相对学生来说的。

所谓教学关键,是指那些对学生顺利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内容。例如,学习两位数乘多位数,关键是掌握计算步骤和部分积的对应方法,因为每一步的具体计算都是学生已有的技能。

第 3 页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时具有同一性,可能全部重叠或部分重叠。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各部分内容的学习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来说,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都是掌握把除数由小数转化为整数的方法。

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找出教学的难点或关键呢?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它既需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又需要一定的经验支撑。一般地,确定教学的重点,主要通过分析教材整体结构,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有经验的教师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上的插图、理解教材上的旁注、对话、提示、结论等内容,不放过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因为教材的编写明确体现了教学的思路,明确提示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教学的训练点。

要找出教学的难点或关键,只分析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时的真实困难程度,以及困惑所在。教师把握了教与学的重点,也就是明确了教学时应该突出什么、抓住什么,哪些可以分散,那些需要预先铺垫,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

3、习题分析。

数学习题是数学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解答习题是学习课本正文的延续。学数学,历来有“做数学”之说。必要的、恰

第 4 页 当的练习,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习题解答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学习的反思过程,可以起到纠正错误理解,深化正确认识,锻炼数学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的作用,以及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习题分析的基础是教师亲自解题。一个认真、负责的数学教师,应当自己验算全部习题,当然过于简单的、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习题除外。对于新教师来说,通过解题的思考与验算,获得切身体验,了解习题的难易程度和前后联系,了解练习的分量和重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分析内容是:(1)分析习题配备的目的性、层次性。

也就是分析习题与教学内容的配合情况,搞清每道习题的安排意图和作用,以及相关习题之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通过分析,弄清哪些是巩固概念和法则的基本题,哪些是促进理解、应用的变式题,哪些是复习已学内容的巩固题,哪些是需要用到几方面知识的综合题,哪些是引申、深化知识的思考题。这样,就基本明确了习题的使用目的和练习要求。

(2)分析习题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拓展空间。也就是分析习题“可以怎样解”、“为什么可以这样解”,掌握解题过程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发现习题存在的“开

第 5 页 放”空间。比如,某道或某组习题可以在哪些方面加以拓广、延伸、是否有必要、有可能对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化等。这些分析是用好、用活习题,进而开发习题潜在的练习功能的基础。

(3)分析习题形式的特点与学生的解题特点。

也就是分析习题形式是怎样为内容服务的,小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又有哪些特点。小学生的练习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更加重视习题形式和练习方式的趣味性、有效性;必须更加重视研究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了解适合小学生的解题思路是怎样形成的。

第 6 页

下载手语教育入选小学教材的必要性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手语教育入选小学教材的必要性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投资必要性分析

    投资必要性分析 在政策方面,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5月下发了《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了“五项原则,六大目标,七项主要任务”,在调整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的同时,还指出“突出重点......

    生命教育教材分析(精选5篇)

    《生命教育》七年级(上)教材浅析(一)作者:肖爱民文章来源:全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教学网点击数:833更新时间:2007-5-9湖北咸宁温泉中学肖爱民七年级《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系......

    教材分析

    练习6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本单元练习题共5道。第1题“读准带拼音字的音”,这是针对南方地区学生学普通话出现的常见病,韵母ai与an不分的特点设计的,重点是读准韵母,而不是去......

    教材分析

    《祖国多么广大》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读本......

    教材分析[精选合集]

    《给女儿的信》教案设计四平六中 张丽红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第114_119页。本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主要回答了作者对爱情的看法,启发和培养女儿要......

    教材分析

    故乡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品味课文的抒情意......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谁说没有规则》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规则”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为了遵守规则而个人做出某些牺牲的必要性,从而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较多,主要讲述了两宋(北宋、南宋)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发展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相应较多。可以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