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头明德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2:4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营头明德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实施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营头明德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第一篇:营头明德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眉县营头镇明德小学

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眉县营头镇明德小学位于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景区北2公里处。学校占地面积30亩,是由营头镇山区的8所小学撤并后新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2008年,由“台塑集团”王永庆先生捐助,省、市、县共同投资800多万元建成。2012年,学校投资101万元建成了41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内含200米环形跑道,两个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和一个排球场。

本学期在校学生484人,全寄宿,留守儿童162人(其中单亲学生54人、孤儿2人)。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下了众多的“留守孩子”。对这些孩子的关心、教育,将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于2012年9月建成了儿童成长家园,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多次为贫困学生捐助救助金、衣服、学习用品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逐渐自信起来了,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受到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现将我校近两年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实施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硬件建设

1、学校专设两间半58平方米的儿童成长家园,内有留守儿童专用可供视频交流的电脑一台,亲情电话一部,专供孩子听音乐的CD机两台,DVD一台,液晶电视一台,图书300余册,演出服200多套,玩具、积木、象棋,文艺体器材若干。

2、设心理咨询室。学校有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对心理上有异样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给予温暖,给予关爱,帮助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3、为配合留守儿童工作,各班设立了“图书角”,让学生阅读大量书籍,使每个留守儿童学习有奔头,活动有劲头,资源共享有甜头。

二、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少队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住的好、吃得好、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留守儿童亲情视频聊天爱心电话接听制度》等。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在每班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加强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周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通话一次、视频一次,每月给父母写信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学校、班主任老师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4、开展关爱活动。

(1)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和传染病防治教育,学校每学期聘请镇派出所、镇卫生院,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和传染病防治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卫生意识。学校利用主题队会和主题班会,通过讲故事、谈体会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融,使留守儿童能感觉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有效地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2)留守儿童成长乐园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做游戏、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儿童成长乐园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3)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让留守儿童体验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六一”儿童节,我校组织开展了少队纳新仪式,“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演讲和文艺演出活动,经过各班的选拔推荐,最后全校共有283名同学进入比赛。比赛中小选手们个个满怀激情,引吭高歌,《红星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校园歌曲被歌手们演绎得激情四溢、个性飞扬。舞蹈《水晶》师生优美的舞姿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引来台下观众和评委们的阵阵掌声。有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要参加校园文艺汇演,不远千里,赶回家亲历孩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成功时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4)举办校园运动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三跳运动会比赛,学生积极参与,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发扬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5)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本学期中,学校特邀请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免费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6)协调社会各界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帮助。学校积极向社会宣传办学宗旨,介绍学校情况,利用各种检查、参观的机会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多种途径的关爱和帮助。县妇联为留守儿童赠送亲情电话卡、送毛衣、牙膏;妇联联合慈善协会向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发放困难补助金,并给寄宿学生赠送毛毯、夏凉被。团县委为留守学生赠送万余元书籍,办起“红领巾手拉手书屋”。西安凯德商用为留守学生捐赠书包、学习用品100套,宝鸡鑫河出租车公司苏总为21名贫困留守儿童捐赠棉衣、棉鞋。西安远东二小、小天鹅艺术团与明德小学结成友好学校,为学生捐助衣物1280余件,学习生活用品300多件。除此之外,学校多方联系协调为贫困留守儿童争取到生活补助,大学生“心田助学” 为4名学生毎月资助生活费100元,陕师大研究生部 “龙的传人” 公益奖学基金先后三次为124名留守儿童资助12400元。眉中校长赵永和、镇党委书记严安为两名孤儿各资助300元,保证了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传统文化促进会、眉县城关二中、镇民企关工委、河底村书记枊芳明等单位和个人纷纷来我校为学生捐资捐物,从而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帮助推向社会,让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真正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第二篇: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建议书

韩城市妇联 “儿童成长家园”

间:

项 目 建 议 书

年 3 月

申请学校:韩城市新城区第五小学

时 2012

韩城市妇联“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建议书

韩城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1983年10月撤县设市,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总人口392821人,其中农业人口193754人,妇女191308人,儿童(0-18岁)总数58000人。接受调研的留守妇女154人,留守儿童292人。留守儿童的主要特点:

1、在留守类型上,父母双方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为86 人,占接受调研儿童总数的29.5%;父母单方在外务工的分别有206人。占接受调研儿童总数的70.5%。

2、在年龄分布上,14岁以下留守儿童人数为198人,14—18岁留守儿童为94人。

3、在学习成绩上,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多为中等,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很少。

4、在监护方式上,隔代抚养的52人,上代监护的34人,母(父)单方抚养的187人,家政监护的15人,无监护人的4人。

处于弱势状态的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关爱不够、家庭教育缺失、行为习惯较差、安全缺乏保障等各种原因,更容易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照顾和精神关爱。建立“儿童成长家园”,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心理咨询等一体化服务,有利于帮助他们享受优质教育,快乐健康成长。因此,我市妇联特向省、渭南市妇联申请援建“韩城市新城区第五小学儿童成长家园”一所。

一、项目基本情况:

此次援建项目在新城区第五小学实施。新城五小地处韩城市新城

区黄河岸边,是韩城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化进程,解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城市增容、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而建设的一所学校。学校内有教学楼、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师生餐厅等。学校性质为全日制公办城市寄宿制小学,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能容纳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就学。现开设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53人,其中住校学生869人,教职工78人。预计下学期在校学生将达到1500人,住校学生达到1200人。学校秉承“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让家长收获教育的喜悦”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是努力把学校办成为充满爱心的家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平安校园”“绿色文明校园”“教学质量先进集体”“创先争优先进集体”,一百多篇教研教改论文获国家、省、地、市级奖励。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教育学生不进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防止留守儿童误入歧途。二是学校对寄宿学生实施高水准的学生管理。由政教处牵头,安保处严格管理,并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班主任、生活老师和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为学生的饮食起居提供最周到的、最体贴的服务,让学生住得安心、吃得舒心,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三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学校通过每周一次的“亲情手机”联系活动、隔周一次的“亲情面对面”网络视频活动等方式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加大价值观念的引导、亲子之间沟通交流、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工作力

度,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四是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开展“当好临时父母、倾献师长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五是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素质。通过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报告会,强化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监护。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学校无任何传染性疾病、食品卫生、交通和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问题描述:

学校在2010年新建后,由于经费困乏,校舍和内配设施标准不够完善,满足不了当前家长及学生日益增长的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具体描述如下:

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学校操场、运动场地、室外运动器械等设施尚没有筹建,学生在校的活动受到场地影响,无法开展大型的户外活动,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于2010年成立了150人的学生合唱艺术团,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但由于没有完备的合唱设施设备,给合唱队训练带来很大的困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3、我校学生大多数住校,在校时间长,为了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我校为学生开设了学生阅览室,但由于资金短缺,目前,阅览室还没有器材、藏书量也仅有4000余册,生均还达不到4本,今后我校将逐年添置图书,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教育教学的需要。

4、由于我校学生年龄小,吃住都在学校,远离父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产生影响。对此、我校成立腰鼓队,绘画、十字绣、剪纸、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课外兴趣小组,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由于政府、教育局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仅能维持日常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开展各种儿童活动,严重影响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项目建设内容

1、配置一个可供100名学生活动的合唱室,场地为一个教室和一个准备室,面积98平方米。利用合唱室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进一步展示我校落实素质教育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

2、配置一个阅览室,场地为两个教室和一个管理员值班室,共140平方米。阅览室投入使用,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阅读质量。

3、配备一个舞蹈室,场地为一间教室,面积77平方米。每周定期运用舞蹈室开展活动,有利于调动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感受舞蹈的内在情感、韵律及节奏;发展孩子的空间概念与人际交往的能力,特别是当孩子们习得一个成品舞蹈,能够站在舞台上大方、自信展现给他人看的时候,他们的心中更是洋溢着无比的喜悦、骄傲与自信,感受成功给他们带来的荣誉。

4、配置学生心理咨询室一个,场地为一间教室,面积51平方米。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开展心理咨询,将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健

康水平,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

另外,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将为每个教室配备象棋、军旗、跳棋、五子棋等益智类玩具,组建学生腰鼓队,绘画、十字绣、剪纸、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课外兴趣小组,每周各活动两次。

三、项目资金预算

1、配置一个可供100名学生活动的合唱室,场地为一个教室和一个准备室,面积98平方米。配置为:一个11米的五阶合唱台、一个指挥台,预计15000元;多媒体设备一套,包括:笔记本电脑、操控台、投影仪、银幕、功放机、音箱一对、调音台、无线话筒一对、合唱话筒两对、话筒架两对,预计资金38820元。配置一面2×7米的形体镜,预计2800元。三项共需资金56620元。

2、配置一个阅览室,场地为两个教室和一个管理员值班室,共140平方米。配置为:5个大图书柜,预计10500元;6个杂志柜,预计6240元;10张阅览桌,预计7000元;阅览凳80个,预计6400元;管理员办公桌椅一套,预计600元;电脑、档案柜等配套设施需要资金6000元。配置阅览室预计共需资金36740元。

3、配备一个舞蹈室,场地为一间教室,面积77平方米。配置为:2×7米形体镜一面,预计2800元;儿童把杆两个各8米,预计2600元;放音设备一个,预计3000元,地毯77平方米,预计7700元。四项共需资金16100元。

4、配置学生心理咨询室一个,场地为一间教室,面积51平方米。

配置为:电脑一台,预计5000元;沙发两对,预计4000元,书柜一个,预计1040元;办公桌椅一套,预计600元;单床一张,预计800元;配套书籍及音像软件若干册,预计3500元。聘请心理咨询师一名,每周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每月按600元工资计算,一年预计6000元,6项共计需资金20940元。

5、组织200人的学生腰鼓队,配备腰鼓200个,预计8000元;鼓队服装200套,预计14600;预计需资金22600元。

6、为了丰富“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组织了,绘画、十字绣、剪纸、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课外兴趣小组,每周活动两次,由于学校资金短缺,尚缺部分器材、材料,预计需资金10000元。

7、每个教室配备象棋、军旗、跳棋、五子棋等益智类玩具,共30个教学班,预计需资金3000元。

四、项目资金来源

此项目共需资金16600元,学校计划向省级妇联争取资金100000元,向市财政申请资金30000元,不足部分由学校自筹解决。

五、项目效果:

留守儿童不应该是亲情疏离后心灵脆弱的一代,不应该是从童年童年开始就独自面对世界孤寂的一代,他们依然在脆弱中成长,他们依然在孤独中面对整个世界。做为教育者,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来关爱这些孩子。所以,我们心情迫切,申请“儿童成长家园”项目。

1、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可改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

2、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开展各项活动,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增强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3、“儿童成长家园”的建立,将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和活动空间,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呵护、关爱和心理疏导,让“儿童成长家园”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康成长的摇篮”,从而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儿童成长家园”的建立,更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三篇:儿童成长家园”工作汇报

亲情在博爱中荡漾,孩子在关爱中成长

——新城五小“儿童成长家园”工作汇报新城五小地处韩城市新城区黄河岸边,是韩城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化进程,解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城市增容、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而建设的一所学校。学校性质为全日制公办城市寄宿制小学,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能容纳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就学。现开设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53人,其中住校学生869人,教职工78人。我校因地理位置特殊,属城乡结合部,随着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批务工人员子女涌入我校,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据统计,父母双方都在外的留守儿童235人,父母一方在外的流动儿童362人,合计留守儿童597人。留守、流动儿童占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

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特别是亲情缺失导致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缺乏管教、引发行为不当。因此,“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将是一个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如果解决好,对促使“留守、流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为帮助解决“留守、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师资配备、教育设施配备、留守儿童教育培训、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等多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在班级内、少

先队中对留守、流动儿童充分关爱,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具体做法有:

一、构建机构,完善师资及硬件配备。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班子任成员的领导小组,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实施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建立了“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形成了社会、学校、“代理家长”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了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我校在招聘教师时,着重对体、音、美等艺术科教师、及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择优聘用。2010年,学校建立图书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等十一个活动室。购置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室外健身器械等设施,保证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二、细化管理,促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1、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我校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每周一班会时间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每周二、四下午,为留守儿童开辟二小时活动时间,进行交流和心理疏导,解决儿童在学校遇到的身心健康问题。

2、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教育学生不进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防止留守儿童误入歧途。

3、学校对寄宿学生实施高水准的学生管理。由政教处牵头,安保处严格管理,并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班主任、生活老师和学生

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为学生的饮食起居提供最周到的、最体贴的服务,让学生住得安心、吃得舒心,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学校通过每周一次的“亲情电话”联系活动、隔周一次的“亲情面对面”网络视频活动等方式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加大价值观念的引导、亲子之间沟通交流、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工作力度,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5、有针对、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辅导教师要运用好各种时机进行引导谈心——特别是进步、犯错(根据留守学生心理特点、个体情况)。教师通过细心观察、多方沟通,以朋友身份在关心、提醒、爱护、照顾、理解的基础之上和学生谈心。心理辅导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指导班主任教师开展“当好临时父母、倾献师长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使每个班主任都能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校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6、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素质。通过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报告会、家长会等形式,对监护人进行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监护。使每个监护人都能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心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相互沟通,交流思想,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从而增强孩子自尊、自强、自立的信心。

三、丰富实践,关注留守工作硕果累累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由于我校留守儿童年龄小,吃住都在学校,远离父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产生影响。对此,我校成立“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从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体育锻炼等多方面入手,合理安排,扎实实施,效果显著。我校还成立学生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绘画、十字绣、剪纸、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课外兴趣小组,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增强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成立“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以来,我校597多名留守儿童尽情享受学校工作安排中各项活动成果,并积极参与校内外举行的多项活动,取得多项荣誉。2011年6月,留守学生刘旭天、焦昌兵、陈海欣同学荣获市“环保知识竞赛”集体一等奖。刘旭天同学获个人一等奖。2012年4月,20名留守学生编排的舞蹈《红色烙印》代表韩城市参加渭南市“中小学生艺术大赛”,获得优秀集体。2012年6月,留守儿童荣获陕西省妇联“十佳少年”光荣称号。2012年6月我校获得陕西省妇联“儿童成长家园”光荣称号。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作了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领多了,自立能力强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亲情在博爱中荡漾,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流动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

我校的“留守儿童”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儿童成长乐园”的优势,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春风沐浴雨露、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从而拥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儿童成长家园”工作汇报

亲情在博爱中荡漾,孩子在关爱中成长

——新城五小“儿童成长家园”工作汇报

新城五小地处韩城市新城区黄河岸边,是韩城市政府为适应城市化进程,解决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城市增容、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而建设的一所学校。学校性质为全日制公办城市寄宿制小学,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能容纳30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就学。现开设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53人,其中住校学生869人,教职工78人。我校因地理位置特殊,属城乡结合部,随着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批务工人员子女涌入我校,学生来源参差不齐。据统计,父母双方都在外的留守儿童235人,父母一方在外的流动儿童362人,合计留守儿童597人。留守、流动儿童占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

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会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特别是亲情缺失导致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缺乏管教、引发行为不当。因此,“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将是一个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如果解决好,对促使“留守、流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对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为帮助解决“留守、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师资配备、教育设施配备、留守儿童教育培训、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等多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流动儿童充分关爱,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具体做法有:

一、构建机构,完善师资及硬件配备。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班子任成员的领导小组,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实施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建立了“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形成了社会、学校、“代理家长”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为了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我校在招聘教师时,着重对体、音、美等艺术科教师、及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择优聘用。2010年,学校建立图书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等十一个活动室。购置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室外健身器械等设施,保证学生在学校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二、细化管理,促进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1、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我校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每周一班会时间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动向。每周二、四下午,为留守儿童开辟二小时活动时间,进行交流和心理疏导,解决儿童在学校遇到的身心健康问题。

2、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教育学生不进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防止留守儿童误入歧途。

3、学校对寄宿学生实施高水准的学生管理。由政教处牵头,安保处严格管理,并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班主任、生活老师和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为学生的饮食起居提供最周到的、最体贴的服务,让学生住得安心、吃得舒心,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学校通过每周一次的“亲情电话”联系活动、隔周一次的“亲情面对面”网络视频活动等方式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加大价值观念的引导、亲子之间沟通交流、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工作力度,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5、有针对、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辅导教师要运用好各种时机进行引导谈心——特别是进步、犯错(根据留守学生心理特点、个体情况)。教师通过细心观察、多方沟通,以朋友身份在关心、提醒、爱护、照顾、理解的基础之上和学生谈心。心理辅导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指导班主任教师开展“当好临时父母、倾献师长爱心”结对帮扶活动,使每个班主任都能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校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6、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素质。通过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报告会、家长会等形式,对监护人进行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监护。使每个监护人都能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心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相互沟通,交流思想,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从而增强孩子自尊、自强、自立的信心。

三、丰富实践,关注留守工作硕果累累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由于我校留守儿童年龄小,吃住都在学校,远离父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产生影响。对此,我校成立“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从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体育锻炼等多方面入手,合理安排,扎实实施,效果显著。我校还成立学生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绘画、十字绣、剪纸、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课外兴趣小组,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增强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

成立“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以来,我校597多名留守儿童尽情享受学校工作安排中各项活动成果,并积极参与校内外举行的多项活动,取得多项荣誉。2011年6月,留守学生刘旭天、焦昌兵、陈海欣同学荣获市“环保知识竞赛”集体一等奖。刘旭天同学获个人一等奖。2012年4月,20名留守学生编排的舞蹈《红色烙印》代表韩城市参加渭南市“中小学生艺术大赛”,获得优秀集体。2012年6月,留守儿童

荣获陕西省妇联“十佳少年”光荣称号。2012年6月我校获得陕西省妇联“儿童成长家园”光荣称号。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校作了大量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信心有了,自理本领多了,自立能力强了,理解父母深了,人格更加健全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显著上升了。亲情在博爱中荡漾,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流动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我校的“留守儿童”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儿童成长乐园”的优势,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春风沐浴雨露、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从而拥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潼关县小天鹅学校儿童成长家园工作总结

潼关县小天鹅学校儿童成长家园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小天鹅学校地处太要镇西街,是一所经教育局批准的民办完全小学。学校始建于1994年,内设小学1—6年级、学前大、中、小班,共10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学生350人,教职工36名。

春华秋实,辛勤耕耘,二十余年来,我们以满腔的热情,以兴教育人的高度责任感,与全体教职员工一道,敬业乐教,顽强拼搏,在太要古镇这片沃土上为办好民办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留守儿童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化,我县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剧增,由此也产生了一大批留守儿童。目前在我校就读的留守儿童共29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84.6%。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往往会感到情感缺失,从而导致认识、价值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改变思路,把小天鹅学校变成了留守儿童家园。为了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如在家,我校及时建立起了留守儿童亲情室,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岗位责任制,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成长环境。有很多孩子甚至连星期天、寒暑假都是在校内度过。这些孩子中有单亲儿童,有残疾儿童,还有一些属于孤儿。他们或是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是因父母长期服刑,家里无人照顾。他们的临时监护人往往是年初把孩子送到学校,到年末才来接孩子回家,过完年又是如此。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这些孩子的童年就是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度过的。

三、所做的工作

在二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本着以“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为出发点,把自己办学积累中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改善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教育工作。这些年来,接受资助的孩子达上百人之多。

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市县妇联、县文明办、宣传部、教育局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多次来到学校,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指导工作,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我们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关爱留守儿童方案。我们多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要求大家深入了解每名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结对子,倾真情,用爱浇灌,用心抚育,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帮助,在生活上得到照顾,在经济上得到资助,让每一位留守儿童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处处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人间的真情。

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位留守儿童在我们这里辍学,我们用真心换来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笑脸,受到了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四、具体的做法

(一)投入资金,改善育人环境

为提升校园建设品位,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压缩开支,加大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的美化。为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学校先后对校园供电线路、照明设施、降温设施、楼道防护栏、窗户钢网以及儿童活动场地全部进行了改造、更新;为解决学生个人卫生问题,改善学生膳食营养,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分别于2015年、2016年修建了学生浴室和标准化餐厅各一座;2017年暑假,学校又投资30余万元,购置了校车一辆,重新布置了幼儿活动场地并新增大中型幼儿玩具30余件(套),有力地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利用项目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由于我们前期的种种努力,2015年6月,我校被陕西省妇联、潼关县妇联确定为“留守儿童成长家园”,并拨付了相应的配套资金,用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借助这笔资金,我们为学生宿舍、校园浴池和留守儿童办公室安装了空调三台;购置了体育器材、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先后组织十余次留守儿童活动和心理辅导讲座、培训,丰富了留守儿童校园文化生活,及时引导他们走出了心理误区。为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解决长托生假期陪护问题,学校安排专人辅导他们的功课,照料他们的生活。

(三)加大宣传力度,号召社会关注

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2014年10月28日,由全国道德委发起的“扶危济困、德耀中华,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活动倡导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同时也掀起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热潮。2015年2月1日,来自西安、深圳、渭南等地的爱心人士为我校送来了书籍、体育器材等物资,有力地支持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不再感到孤单。2015年6月1日,我校举办了大型“庆六一儿童节、校园艺术节”活动,深圳“美肤宝”阳光计划亲临我校,给我校学生带来了书包和学习用品。2015年7月14日,由道德委组织的海外学子来我校体验交流,了解和关怀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2015年8月6日、23日和11月18日,西安“圆梦公益”爱心组织先后多次来到我校奉献他们的爱心,帮助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梦想。2016年5月25日,受陕西省妇联、渭南市妇联的委托,陕西天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我校,对留守儿童及家长进行了心理辅导培训,同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留守儿童工作指导。

这一系列的爱心活动,惠及到了全校所有的留守儿童,也帮助了30多名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度过了难关。这些善举,必将成为孩子们立志成才、有所作为、回报社会的内在动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多的爱心人士与我们一起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孩子们也终会在爱的呵护下飞得更高、更远。

五、努力的方向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爱他们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力争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进一步制定更加完善的留守儿童工作方案,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积极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网络体系,想实招,干实事,不遗余力地对留守儿童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在情感和教育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栋梁之才。

附:留守儿童工作照片

潼关县小天鹅学校

留守儿童成长家园工作总结

二 零 一 七 年 十 月

下载营头明德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实施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营头明德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实施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明德项目实施心得体会(共五则)

    不断地实践与学习增强学校发展内涵 ——赴京参加明德项目学习实施心得体会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镇以龙明德小学 熊 坤 2010年12月16日,云南巫家坝机场上空阴沉而弥漫着浓......

    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推荐5篇]

    “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管理制度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进行动态管理。 二、成立“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由学校行政、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组成的留 守儿童爱心家长,定期与......

    与明德实验项目共成长

    与明德实验项目共成长 ——— 明德项目学习工作小结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界首镇百里小学胡海荣 2011年的夏天,看到了明德项目学习培训活动,乍一看并没引起多大的兴趣,因为每......

    头营小学2003——2004学年度德育工作总结(大全五篇)

    2013—2014(下)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程。本学期,我校将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原则,把教育学生“学......

    广元市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广元市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广元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5.12汶川大地震后,联合国儿基会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联合在四川地震灾区8个重灾市、州建立了40个“儿......

    九寨沟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九寨沟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九寨沟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全县房屋不同程度受损,是受灾重灾县之一。在省、州妇联和妇儿工委办......

    朝天区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朝天区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朝天区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一、育才儿童友好家园基本情况 朝天区儿童友好家园命名为“育才儿童友好家园”。家园现有面积近300......

    小金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小金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小金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使灾区儿童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