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国培
感恩国培
———谈国培研修对我的影响
我叫***,是今年2016年参加国考刚刚考上的特岗新教师,被分配到宁夏银川市**中学做一名美术老师。我很开心能成为一名教师,我还开心能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自己的职业,我更开心的是我刚刚参加工作,就给了我一个“国培计划”网上研修的学习机会,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开始,我很珍惜这次的研修机会。网络时代的来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展了很大的空间,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减少了教师外出培训的资金,又提高了学员的基本素质,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这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改革之路,也是加强像我这样的众多教师素质培训的好时机,所以我会抓住这次的机会,向教育道路上的前辈和先进工作者多交流、学习。回首这段时间的研修历程,感想颇多,受益匪浅。
在学习中,听了好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专家讲座,结合新课程,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人;在课程观上,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与开发的过程;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欣赏,感受,分析,评价,想象,体验,创造。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艺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全新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教学操控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在教学评价上,应着眼于学生,注重过程的评价。分层评价,但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尽量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因此课堂教学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是艺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艺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课前、课内、课后的关系,课前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课内要重示范、分析、变式的教学,课后要及时跟踪、反思。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条原则: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建构自己的艺术感受;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想象体验;第三,教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我深知,自己是一个初学者,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向他人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多学习一些艺术知识,多练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专业水平。使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同时,要注意积累、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大面积提升课堂效果。今天是感恩节,借此第六阶段的总结感言,谢谢“国培计划”!研修让我学到了很多。
第二篇:感恩国培
感恩国培
——2012国培计划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总结
这个标题难免有点泛滥,但我是真诚的。
岁逾中年,之所以还抛家舍业、积极外出参加培训,说实话,是带着一种心情而来,即“将信将疑”。疑者,对当前应试教育失望,对新课改怀疑,对国培效果怀疑,对河北师大不信任;信者,壮心未已,寄望奇遇,不甘心应试教育的反生命状态,不甘心新课改的形式主义时尚,渴望专家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引领——就是怀着这种近似李镇西老师“绝望的理想主义”的情怀而来!
国培计划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为期20天的培训班行将结束,有幸的是“将信将疑”四个字已经荡然无存,涌上心头的是“不虚此行”四个字,满腹感恩。
感恩国培,为我们创造了舒适方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报到那时已是擦黑,旅途奔波,满身疲惫,负责接待的服务生们态度温和、业务娴熟、办事高效、指引明晰,这张“国培封面”让远方的来客如沐春风。走进宿舍,床单、被罩、枕套、枕巾以及毛巾、香皂、牙膏、牙刷全套崭新,十分周到,三人一居室,书桌凳齐全,让人感觉宾至如归,满心欢喜。就餐发现饭卡充资充裕,远远超出日常生活标准,且食堂饭菜品质丰富、质量上乘、价格低廉,既有培训教师专门饭口,又可任意选择食堂、楼层、饭口。另外,就餐、热水、洗澡、上网“一卡通”“通吃”十分方面,真能“安居乐业”了。不少老师反映,难怪招聘员工讲究“全日制”大学毕业,“全日制”就是不一样——条件优越,吃喝不愁,什么学生、上课、孩子、老婆,统统放下,天天不管,电话可以接,但也只是有限的课余,而且鞭长莫及,书说话而已,摆脱俗务缠身的现实,六根清净,只管横观世界、纵论历史,畅游学海,涵养生命。
感恩国培,让我们置身河北师大百年老校的崭新校园之中。首先让人眼亮的是年轻的学子,或窈窕淑女,或彬彬君子,服饰如画如诗,精神如龙如凤,一个个朝气蓬勃、文明得体。每日与他们为伴,一起起居洗漱,一起上课下课,穿梭在大学的殿堂,戒掉了喝酒抽烟,戒掉了粗俗闲聊,养成了低声说话、自觉排队的习惯,受环境影响学会了抢座位、抄笔记、围老师,顿觉新生一般,老当益壮、精神抖擞,没人的角落禁不住踢个腿、打下拳,自觉不自觉哼起了当年的流行歌曲,恍似回到了青春岁月。
让人亮眼的还有学生百花齐放的团队活动。食堂前广场展牌林立,摊位前人影云集,让人欣喜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除了小商小贩侵街占道,还有为了追求、为了思想、为了奉献而呼朋引伴、共襄盛举的精神战士。学生们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开拓了视野,锻炼了才干,提升了境界,培养了责任心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这“素质三宝”,展示了“自我教育是教育之最高境界”的真谛妙理。
让人眼亮的还有“怀天下,求真知”的浓厚求学氛围。各教学楼前竖立着专家讲座的图文并茂的简介,大厅电子屏详细预报各学院近期讲座课题、执教人及时间,为学生进修提供广阔而生动的平台。晚上到图书馆,座无虚席,鸦雀无声,不得不每晚晚餐早早吃、早早去,带上笔记本争得一席之地,好享受师大雄厚的图书资源,体验“生也无涯,知也无涯”与学问共沉浮、与智慧齐福寿的乐趣。由于需要完成电子作业以及培训班群内交流,我们也常常来到位于软件学院的网络教室,只有个别学生是在玩游戏、看电影,绝大多数是在交流学习心得、查找学习资料、撰写电子作业、阶段总结和研究论文,就连游戏、电影也未必不是专业范围的体验和资料收集。总之,在这里感觉不到社会上网吧里乌七八糟的空气,感觉不到“上网吧即王八”的恶劣形象,只感到电脑是现代社会环境下学习、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感恩国培,我们体验了一次次卓有成效的心理实践活动。首先是入班后抽诗分家,有文化气息,有家庭情味。我抽到的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的美妙诗句,还是我提议我们4号家庭命名为“寒山翠”。据了解,所有的十个家庭抽到都是类似描写秋天的五言诗句,正好契合当前的季节,第一次感觉到秋天也是这般的宁静美好,这般的“诗情画意”(此四字是我的网名,显见我心底的至高追求)。我不仅属于师大文学院国培班这个大家庭,而且在“寒山翠”这个小家庭找到了熨帖的归属感,兄弟姐妹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那次“破冰”心理活动更是令广大学员欣喜不已、感动不已,乃至终身难忘。“大风吹,小风吹”,让矜持的中年人在瞬间因一个仪表特征(或戴眼镜,或穿皮鞋,或着西装,或穿裙子)而走到一起,感触“缘分”的魅力;“马兰开花”则让一群人,或四人,或六人,或九人,瞬间组合新的“家庭”,欢声笑语中隔阂、羞怯一扫而光;“滚雪球”是一项高难度而又高效率的交友活动,让我们这些中年人片刻之间记住素昧平生、萍水相逢的一群人的姓名、籍贯、爱好,真是难度不低,然而“滚雪球”的游戏规则又亮出活动课的奇效,让人陡增记忆的自信,开创有意记忆的传奇纪录。曾几何时,任课较多记不住科代表的名字,现如今短短几分钟,散居全省各地的男男女女,能接龙般的、绕口令似的报出众多“兄弟姐妹”的个人情况,报者的迟疑与喜悦,受报者的每人一轮的期待与欢欣,彻底融化了人们心底的最后一块坚冰;“心有千千结”让人牵着手涌动、穿插,体验到任红尘翻滚、世事变迁,始终手相牵、心相连的人间真情;“盲人与拐棍”则把活动从嬉笑引向崇高,引向高潮。变成“盲人”后,第一感觉是举目无亲、茫然无措、孤苦无告。不动还好,一动无边的黑暗,排山倒海般向头顶压来,前后左右脚下似乎都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这时,一双手默默地搀定你的左臂,爬高、走低、过坎儿,脚下有了准儿,心里有了底儿,这时你就领悟到“伴侣”的真谛、社会、家庭对道德的期盼,更加珍惜“老伴”的情意。这时候,我们的班级、“家庭”就不再是一个名号,而成为一种感情的港湾、生命的依恋。这是贴近生命、抵进心底的活动,老师们纷纷表示感触颇深,一定带回去,在适当时机和孩子们一起体验生命的感动。
培训期间的中学教研课观摩活动,则让培训与进修始终保持与课堂的血肉联系。石家庄市41、42中、保定市17中都是跻身课改前沿的知名学校,走进他们的课堂你会看到课改“卷起千堆雪”的盛况,你会感到改革“惊涛裂岸”的阵痛,你会触摸到“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希望,你会期盼“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生得意。41中的常态课真实反映了年轻教师的良好素质和教学通病。教学举重若轻如行云流水,流畅得令人遗憾,文言文的字词解读和现代文的字词段赏析岂能一读了之,怎能没有冲突和暗礁?我们更欣赏浪花的美;老师们总是让学生在默读时边巡堂边自述,总是舍不得把时间交给学生讨论自己的圈点的内容和理由,总是自娱一般地引导、自出一辙地总结。我们不提倡“一发而不可收拾”,也不欣赏课改作秀、老路保底。42中、17中都是外国语学校。42中的《大道之行也》展示了文言文四读一线合作探究的课改模式,17中的《我心中的木兰花》展示了多元智能理论对差异性教学的融注,诗画歌舞百花齐放声明一种课改的状态。《说明文综合性学习》虽因时间关系匆匆收场,却令人感动,真切体现了差异性教学的可操作性以及课堂容量的极大扩大。其中关于木兰的教学争议极大,但学习小组内一人阅读、一人分析、一人板书,最终老师评议自然得出课堂小结的思路是成功的,而且小老师多远智能培养的大胆探索、勇敢试验的精神是可敬可佩的。在观摩优秀课的同时,我们触摸了的隐性课程。42中强化团队精神和四环节模式,17中一处草木葱茏的园林潜藏了学校光荣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六七烈士纪念碑和群雕述说着保定红色二师壮烈的故事,撑起勇敢担当的师魂大义。保定之旅还先后游览了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和“华北明珠”白洋淀,笔者作《保定文化之旅三章》以纪游:其一,九九重阳到冉庄,照相扮作老村长。老槐树下拉钟绳,国土一寸不能让!其二,保定二师柏森森,群雕碑文刻风云。史如长河虽一瞬,留取丹心化国魂。其三,白洋淀里秋水长,蒹葭苍苍惹遐想。忽然嘎子一声喊,卷土重来看东洋!
“最美乡村教师”于贵勤的事迹报告会更是感人至深。她以《事业就是我的生命》、《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学校就是我的家》、《党旗就是我的坐标》构筑起乡村教师的四根精神支柱,透露出乡村教师宽阔胸襟、善良情怀、远大理想及最美的人格。全场不足3小时,共16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平均不足10分钟就有一次掌声,其中不乏有节奏的长时间的掌声。每一次掌声的关节我都忠实记录在笔记本。其实,更多的垂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朴实无华的 语言中,让我们感触到,师德在卑微平淡的岗位上强力张扬,师魂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安静地栖居。
感恩国培,最大的魅力是师大课堂上专家对教育现象的深度解读和大师对人文精神的纯正张扬。我们在河北师大亲聆一位位专家和大师的教诲,打开一扇扇智慧的天窗,开辟一方方新奇的世界,感动一次次生命的律动。
先说外聘专家。他们都是师大长期交流合作的朋友,很多是师大的老校友。课堂上态度极其真诚,绝无吝教之色;课后将课件无私奉献,任人拷贝,毫不担心著作权被侵犯。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彬福教授以其《怎样做一个优秀的语老师》拉开培训大幕。他说“做一名解惑型的老师不难,做一名示范型的老师不易,做一名发展学生人格的老师优秀”,为人师者的三层境界昭然若揭。如何走上优秀教师之路?用一天时间,将优秀语文教师的三种特质、三种基本功、三个“从实际出发”、说好三句话、走好三级台阶、做好三个反思等一一呈现给我们,如登天之梯,引领我们步步高升。我将之概括为“六三理论(道路)”。
张瑾林来自河北省教科所,是年轻的专家,曾主持冀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长期活跃在中学语文教育第一线,聚焦《践行课程标准,走专业发展之路》。她以“一项顶层设计和六项制度”明确了课改的实质,尖锐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六个问题,特别指明了课改的六个误区,可谓号脉精准、一针见血。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师面临的四大挑战、课改带来的四大启示(特别是心理上教师的被选择地位,必须与学生共同开发、共同研究、共同探究、共同进步),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四大意识(特别是强调“不是什么重要教什么而是什么有趣先教什么”)、阅读教学的四大做法和作文教学的四大做法。我总结为“四四语文教学法”。
吴欣歆老师是一位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娃娃脸”,专讲作文教学。她从广阔、深刻的国家课改背景入手,指出交际特点、过程指导、独特感受、有创意四大变革方向;先从“课标要求-整体规划-教学设计”一脉相承的宏观角度规划作文教学;在激发学生上提出“回归生命原点”,建立精神成长和写作提升的坐标系;明确指明初一“放”突出新鲜有趣、初二“收”突出规范充实、初三“升”突出提高与得法;重点研究作文前、中、后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作文环境,提供了阅读卡、阅读计划、思维导图的生动范本,提出广思、异思、深思的开拓思维技巧,细密扎实,可操作性强。最感人的是生活中她们三个家庭优势互补组成家庭教育互助联盟、夫妻在家庭以身作则引导孩子阅读写作,并展示了其儿子的作文集,让学员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角度理解阅读的人文进步和写作的生命体验。
许建中教授来自保定教育学院,头发花白,治学严谨。其《课程标准修订导向阐要》堪称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典范。在描述了国家课标修订的历程之后,采取两版对照的方式,深入字里行间,字斟句酌,分析比较,最后水到渠成地阐明总修方向。最可贵的是,在解读课标变化中,始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一线教师角度解读,令人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李春山教授自北京教育学院退休,年届六五,精神矍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开合有度、十分受用,展示出教育研究专家的风采。如果说上午深刻解析研究、科研、教研、学科研究的区别与联系,稍显沉闷的话,下午以课题分类为契机,从科研角度分析了当前教育面临的急需解决问题、基本问题、热点问题、空档问题,高屋建瓴,思路开阔。他还重点就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做了具体而深入的指导。李教授最大的入特点是:一案例案例贯穿始终,具体可感;二幽默风趣,垒长城一般细密坚实的理论思维总被风趣表达的春风吹拂,使人顿感春山教授在治学上山一般的崇高和春一般的和煦;三平易近人,真诚热情,课上课下与学员交流推心置腹,承诺来件必阅,来信必回,助人为乐。
申宣城是一位从一线教师到中学校长再到省教科所教研员逐步成长起来的河南人。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案例研讨》首先明确了新课标的实质,抓住“综合性、实践性、运用”课程的三个关键词,从符合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三方面规律给人以希望和信心。重点将自己的实践活动“全攻略”和盘托出,感觉好懂、能用、管事。
陈金海是来自石家庄市职业教育中心的高级教师,他的《语文综合活动与情境化教学》立足于新课标,抓住了关键点。一是领会情境教学以“生活意义”为出发点、调动主体积极 性、开发多元智能等意义,重点研究了直观情境和想象情境的细节设置;二是重点研究了语文课上、课下等各种实践活动的形式、策略及评价,大大充实了老师们的“智囊”。
石家庄市28中在职班主任黄琦是河北师大99届心理系毕业生,长期探索《打造健康班级》的伟大工程。大视野下才能完成小目标,是黄老师的工作感悟。为此,她提出了“师生关系就是工作质量”的理念。宏观上要根据马斯洛层次理论制定三年总思路,要一个主题、一句口号,从开学第一天就分段实施。要打破狭隘的班级观,以学生健康为宗旨,从关注生活团体入手逐步培养学习团体。具体措施上,以“四抓”(抓德育、抓班规、抓班会、抓关系)为抓手,着力“四培养”(培养文化、干部、小组、自己),努力做到“六有”(班级有魂,环境有文化,管理有制度,交往有情感,学生有归宿,老师有智慧),要用好突发事件、常规管理两种契机,以各种形式的评价带动德育内化,逐步实现每一名学生从行为到习惯到命运的良性积累。
张丽钧校长,70后人,作家、唐山开滦中学校长,出版16本著作,作品收入中学教材,十多次选为中高考试卷,更是个特别的语文老师,一个有情有味的女人。原计划半天的课,因其豪情满怀,一发难收,下午又讲了一节才匆匆奔赴机场,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生作文》尽管以“作文教学八谭”为副标题,通篇没有一句理论性的阐述,全都是结合学生习作活动指导的激情饱满的阅读、写作、生活,展示了她触动生命、附丽生命、提升生命的读写人生历程,扬起价值观写作、价值观生活的猎猎大旗。
毋庸讳言,人们都有“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想法,没听说这所本地的大学有啥好,从没向学生推荐这所学校,本来对本次国培安排稍有失望。这次培训则彻底颠覆了我们一大批学员的“河北师大印象”,没想到河北师大人才济济、群星璀璨。这次应邀参训的老师除了少数外聘的专家都是师大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师大自己的优秀教授。
武建宇是第一个登上讲台的本校教授,年龄也不大,而且题目是《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尽管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大部分学员跟我一样,认为古汉语训诂学是非常古董的东西,感觉像寒冬腊月河的滩石头又冷又硬。武教授是课却像幼儿班读画本一样,十分有趣,十分好懂,彻底颠覆了我们一大批学员队训诂学的印象,那些带着课外书准备打发课上时光人们纷纷正襟危坐,洗耳倾听。在形训、声训、义训中感知中国古字的智慧和魅力,痛惜汉字在历史的演变中尽管越来越符号化、文字化、简便化,却滤掉了其图画一般的形象、故事一般的生动、寓言一般的深刻、符箓一般的神奇。仅从知识此次而言,在武老师的课上,才知道声符同样表意,义训更突破字符破解修辞、文化等更丰富的蕴涵。因此,在课下热烈的议论中,我建议写一篇论文,将古字训诂引入小学识字教学,作为识字的辅助教材,它不仅不深奥难懂,反而会大大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大大提高记忆的准确性,大大降低出现错别字的可能性,同时增强学生对汉字本身的审美体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好处多多,徳莫大焉。
还有一位老师利用晚上时间做了《新闻中消息写作》的讲座,适时指导学习班学员在校园网报道培训动态,拓展新闻教学储备,提高信息阅读和写作能力。
本校教育学院杜俊鹏年轻英俊,携其《中国青少年“网络沉迷”的研究与矫正》走向我们。谁都知道网络问题是中国中小学教育与管理最头疼的顽症。他的导课影片首先向自己开炮,质疑所谓西方人权思维与这一社会底层现实的冲突,不管什么文化,首先必须是人,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状态。在“以人为本”思想的观照下,旁观了心理界与医学界的争论、中国与美国的得失,分析“沉迷”的类型及原因,一位“教学相长”的思路分享“网迷”给教育的启示,特别是从建设性角度、引用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了学生学习心理系统,最后以“文化料理”理论列举了“木桶文化”、传统文化、平衡文化、身心和谐文化等的矫正思路。虽然一知半解,但给迷茫的基层工作者破了题,指引出科学的方向。
文学院教授姜文俊《阐释学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从阐释学角度为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野。这门课程,起初感觉不温不火,纯属形而上的东西,渐渐被其哲学的魅力牵引,虽然找不到方法和技巧,却让混沌的大脑“开天目”、明路径、扩思维。阅读 复原法理论上的不可能、阐释中部分与整体的循环、阐释与生俱来的历史性与有限性、“悬置”客观主义的观点,分别从西方哲学的角度为我们阅读教学中的不少困惑与纠结找到了支持,我是边听课边旁批反思的,特别是“视野融合”理论最终指引我们避免课改中的偏激行为,追寻语文学习行为的最佳境界。
如果说阐释学与美学是同样的“形而上”,但前者是理性的制高点,后者是感性的制高点,前者具有智慧的禅味,后者具有灵性的魅力。同样来自本学院的孙秀昌老师以《美学与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提升到崭新的境界。他批判了现实语文教育的反生命本质,突出罪状有三“知识化”、“道理化”、“应试化”,此“三化”又必然派生出情感的干瘪化、虚无化,行为的表现化、虚伪化和人本身的劳役化、冷漠化。提出整全的生命教育,将教育接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三个层次贯通,呼唤“生命在场”的美育——即情感化教育和生命化教育,并喊出“美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结合名篇挖掘出优美感和崇高感的力量,最后“以生命烛引生命的神圣事业”结束这“活生生的充满人情味的教育”(本人观点)。
刘静老师的《传统语文教育与当代语文教学》独辟蹊径,精心地从传统教育实践和理论中汲取新鲜、丰厚的营养,致力于当代语文教育的引领,做着“大语文教育”“温故而知新”的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发展不是搞历史虚无主义,割断传统精粹,钟情于所谓‘空中楼阁’的建设;发展不仅需要创新,首先需要挖掘和继承”的历史辩证法,视角独特,说服力强。
仇海平是本学院客串兼职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 “青春偶像级”博士讲师,《文学作品的诵读》展示了文学作品的音乐美,让人体会到什么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原来《离骚.女鬼》可以读得如此一往情深,特别是插入的吟唱缠绵温婉,如泣如诉,余音袅袅,摄魄销魂。他帮助学员整理诵读中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古诗诵读“十病”,有针对性地指明诵读一般原则,教会古文以“气”为主、古诗以“韵”为主、现代文以“真”为主的诵读技巧,特别是古诗韵律把握的技巧。通场感触一是美不胜收,二是学有所获。
河北教育学院马林萍老师带来的《古代诗歌艺术鉴赏》,从课题看似有雷同之嫌。她以为什么要读诗、古人怎么样读诗解读中国的诗性文化和中国人的诗性人生,在浓烈的氛围里教授读诗的步骤与方法,而且循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历史脉络一一范读,突出了吟唱的美妙,似周迅莅临,若天仙下凡。学员如痴如醉之际,以《古诗文“原生态”课堂教学案例——怎么教》回归教学,开辟了“在古今中外文化艺术背景下感受经典”的崭新而壮阔的道路。
阎福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重量级人物,本校文学院院长,他奉献的课题是《古典诗词鉴赏》。阎院长从“鉴赏”二字的甲骨文训诂入手,体会鉴赏对象、主体以及行为的美妙。以著名学者周汝昌的诗论总领全文,息息相关地解读了诗歌鉴赏的四大内涵和四大功能,然后自然引出了颇具操作意义的诗歌鉴赏八法,但他并未平均使用笔墨,而是重点突出了知人论世还原感情、分析意象把握意境和情感、把握创作传统理解诗歌感情和技巧等三种方法,彰显独具特色的鉴赏主张和有效路径。特别是以“天平宰相”、“富贵词人”为例知人论世之时,探究了古时关于出处和生命两大主题的思考;分析意象时阐释了春草、梅花、明月、浮云等十多种在诗歌传统中积淀而成的意象符号;他还解读了中国历代什么人、什么季节、什么地点、面对什么景物如何抒情的诗歌传统,为鉴赏诗歌打开一扇又一扇神奇的门,展示了中国诗歌文化深厚的底蕴与亮丽的风景。
正如张丽钧丈夫戏言“我写诗,我有罪”,现代诗在现代的遭遇并不见佳。陈超教授,据课长介绍,是本院博导、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笔者是一个一直在学着写诗的人,他的《现代诗歌鉴赏》能否帮我救赎自己呢?乍一看,老陈是一个衣着朴素、满脸皱纹、消瘦得有些驼背而且音质灰暗的迷蒙“糟老头”。现代诗不外乎两种,要么浅显直白,声嘶力竭喊叫,要么晦涩难懂,及其“小众化”的呻吟。陈老头选择的素材属于后者,这样的人解读这样的诗,让人看不懂——诗呀!老头一上课扭住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比中学语文教师还婆婆妈妈的从头至尾解析,当学员的忍耐度将近极限时,才明白陈老是极尽浅显地强调白诗的“纤 敏”“准确”和古诗“原在”的思维模式,以此反衬现代诗的“意志性感受”。顺利导入后,以多多1985年创作的《春之舞》为例,较为流畅地得出古今诗歌在修辞、艺术想象、节奏、虚实转换、含混与准确转换、主客观转换等六个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北岛的《触电》,大胆地给出现代诗一种约略的定义,并提示解读现代诗的注意事项。第三块,以张枣的《望远镜》为例,从雅各布森的《语言学与诗学》中关于语言行为的6种要素及其功能,探讨现代诗的特性。第三块基石坚实了,第四块《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又水到渠成。道理浅显了,陈老带我们一起赏析了“硬骨头”级的现代诗《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海子)。学员们如痴如醉、懵懵懂懂之际,陈老不达目的不罢休,以卞之琳的《水成岩》为例,引导大家解读《现代诗的结构意识》,令现代诗。通观整个教学语言含混却指代清晰,作为教学对应物的一系列例诗由浅入深恰似酒席上的红酒、啤酒、白酒、烈酒,陈教授朴实无华却智慧超达,想来教学、例诗、教授三章朦胧诗一般建构了《现代诗》这样一篇组诗。
另外,河北省教科所李学红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河北名师”赵丽平的《作文教学的有序性和高效性》、王香芝的《教师成长的八个阶段和三个高潮期》分别以其贴近学生、贴近教学、贴近教师专业成长而为国培学员们点上了璀璨的灯光。
这里没有对我们耳熟能详的初中课堂的老调重弹,全部是对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文教育这部大书一个侧面、一个深度的魅力展示和专业建构。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不是邂逅闲聊,而是长期涵养、精心准备的密度释放。每一个讲座都是专家、教授、作家、诗人的平生绝学的窗口式展示,是“百年之书”。培训期间,我至少与25位专家面对面,那我已经吸取了2500年的“道行”,我们陡然感觉自己变得超常强大,平添一种摩拳擦掌、重出江湖的英雄气概。我们坚信,这所“师大”有理由以文言的形式倒念,即“大师”,河北师大不仅有大师之大,而且有大师之大,堪称“大师级大学”!
感恩国培,国培还激发了我积极的人生状态,复活了我“纤敏”的灵魂。尽管培训期间课程丰富、生活节奏紧张,每天早起、中午和傍晚在不影响到图书馆、网吧学习或参加集体活动的基础上,我每天都读至少读两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并在页边空白处写满了反思和感悟,培训尾声实在太忙才停了几天,至今已经读了62篇。每天在宿舍、食堂、教师及其它场所穿梭的路上,我开始关注季节和植物的变化、关注月色和星空的情态、关注学员交往的感情。此间我度过了我和儿子的生日,与女儿交流了论文作业的设计,写了写景的、相思的、赠友的一系列小诗,且不论作品质量如何,它们确实是我生命深处展开的花朵,是我“国培”生涯的生命记录。我将以自救的生命投入到达人的素质教育之中
——课堂,我来了,我从国培来了!
(2012.10.28早7:29)
第三篇:感恩国培 情谊永存
感恩国培 情谊永存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国培班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山城重庆的高瑜,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在结业典礼上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站在这里,我脑海浮现的是徐志摩的一首诗——《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是呀,我们是素不相识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因为有了国培计划,才让我们相聚南通;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语文追求,才让我们相识国培班;更是因为共同的教育理想,我们的投影在各自的心中久久难忘。思绪又飘回了十天前那个暖暖的秋日,那个我们初相识的日子,机场里吴老师亲切的笑容,食堂里丰盛可口的饭菜,宾馆里冯老师细致的说明„„一幕幕从眼前闪过。
集中培训的十个秋日,为我们播下了一颗专业成长的种子,一颗陶醉在秋日暖阳中的小学语文人的种子。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有太多的感谢萦绕心头:感谢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为我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为我们精心策划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培训方案,既有专家讲座,又有参观游览;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地考察;既有名师课堂观摩,也有学员风采展示,既有对我们学习要求的严格,更有对我们生活的真心关怀。
在这短短的十个秋日,我们细细地品尝着精神的大餐:不能忘记,李吉林老师的朴实无华、执着坚守、以为了儿童的发展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不能忘记各位先生的独特风采:他们或高瞻远瞩,思维灵动;或儒雅亲切、妙语连珠;或坦诚直率,潇洒倜傥;或底蕴深厚,仙风道骨;或诙谐幽默,温文尔雅;或和蔼可亲,热情相助。我们不能忘记无微不至、善解人意、奔波劳累的班主任冯老师和徐老师,不能忘记陪伴我们每一次讲座和活动的王主任和徐处长,不能忘记为我们周到服务的王老师和吴老师。一个个难忘的身影,一双双关切的眼睛,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让我们感动,感动于老师们诲人不倦、扎实严谨的大师风范,追求卓越、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乐观豁达、饱满圆润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我们的领导向我们的老师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
同学们,“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感谢你们的陪伴,让我度过了这充满着智慧碰撞的十天。马上就要说再见了,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祝福,太多的感受,还没来得及细细交流,却又到了不得不说再见的时候了,让我们用著名诗人海子的这首诗约定明天!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第四篇:国培
国培”跟岗学习的体会
2011年11月15日,我与其他31位学员一起有幸进入贵阳市第十四中学开始进行“国培”第二段的跟岗学习,将持续达40天时间。在这些秋末初冬有些微微寒意的日子里,在这漫长而短暂的四十天里,十四中精心地为我们安排了每一天的跟岗学习计划,一场场令人思想激灵的政治或业务学习会议,一次次让我获益良多的交流场合,一个个使我耳目一新的课堂现场,是我们每一天都品尝着的精神盛宴,我们感受到了十四中人营造的学习暖流。在这短短的四十天里,作为学员,我个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对待教学以及生活的态度上,都有了蜕变的冲动,它让我在匆匆而苍茫的人生路上停下脚步来省视自己走过的路,它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以后的教学生涯和人生态度。四十天来,我认真参加跟岗学习,尊重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依照要求按时完成各项跟岗任务。虚心学习阎玲校长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感受十四中的办学特色以及办学管理模式,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动态,新成果、新信息,推动我的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促使我自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的具体收获如下:
一、感受特色的学校管理艺术和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通过听取阎玲校长、罗婕主任等的介绍、参观校园、观摩录像、发放十四中与学员交流的资料等形式,我切实感受到贵阳第十四中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学校管理、执着的研究精神以及所取得的丰硕的办学成果。我想这在一切都离不开于阎玲校长的努力,她能及时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使自己始终站在教育的前沿,处在时代的前列。她始终以人为本,创设出和谐的育人环境,强化责任意识、德育意识,使教师爱岗敬业,学生爱学爱校。阎玲校长常说学校出成绩,都是一线教职员工的功劳,特别是班主任的辛苦努力换来的。贵阳十四中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全校教职工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新理念;全校形成“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大德育格局。学校营造了 “诚信、勤奋、团结、进取”的校风。学校培养学生形成“尊师、守纪、好学、勤思”的学风。学校坚持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科研兴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巩固提高、逐步推进、突出德育、全面发展”的三十二字办学理念。还有,在中午时间的闲暇之时,我每次上下楼道都总是在习心欣赏十四中的“楼道文化”:一楼大厅的文艺活动宣传橱窗、电动显示屏宣传十四中的各种重要通知以及贵阳市“三创一办”的号召,每层楼道的各种德育、美育的宣传标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宣传版画等,我想,这于心智健康太有益处了,这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多么良好的环境,营造了多么良好的育人氛围。每当我这样思想的时候,我常为十四中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所陶醉,我已被十四中这种浓浓的校园文化所感染。在我看来,阎玲校长的精湛的管理艺术和个人魅力征服了所有的教职员工,是她的高瞻远瞩的眼光支撑起了贵阳市第十四学的一片明亮的天空。
二、体验先进的教学理念。
通过40天来的听讲座、研课、听课、评课,在刘红坤副校长(我在十四中跟岗期间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和其他地理教师的支持、帮助下,我体会了生本教育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近距离接触生本教育课堂,我发现这种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种理念回归到教育的本真,以生命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真正体验到了生本教学课堂模式的核心在于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展开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有效且更具生命力。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并将生本教育带回学校深入开展下去。做到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自己也要不断积累经验,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三、感知良好的学习机遇。
回顾40天,我们在十四中分享了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学会了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一堂数学课,我学会了在评课的过程既看要学生,又要看老师;既看结果,又看过程;既关注预设目标,又关注生成目标。这对我上课时该关注什么,以及今后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课都提供了帮助。回首这40天来,阎玲校长、以及其他非常优秀的老师的教学工作风格、风采都给予了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跟岗过程中,在十四中领导的关怀下,在指导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在同伴们的互相鼓励下,我们累并收获着,辛苦并快乐着。我庆幸在我的教学工作旅途中能有这样一次增长见识的机遇。今后,我将把40天以来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跃上新的台阶!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五篇:国培2012
国培2012 ——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心得
贵州省六枝特区第一小学温玉莲
装着坐了近十三个小时火车的疲惫、脑中刻着专家台上讲、学员台下打瞌睡、发短信、网聊等假听的画面来到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这里我将要与其他来自广州、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五十名学员共同度过十天不痛不痒的学习生活。
走进教室,前来学习的各地学员们正十人一组的分别围坐在五张圆桌旁交流、分享着各自教学中的idea,教授就坐在学员们的中间认真倾听着他们的交流,旁边放着水果、糕点以供饿了的学员们随时享用。如此宽松、和谐、民主、新鲜的成人培训我还是第一次见。于是我的学习欲望立即被调起,久旱逢甘露,教学理论上正值青黄不接的我想好好地把握这几天我等待多时的难得的学习机会。接下来培训学习、参观中我思想的一次次波动、视野被一层层的打开证明了我此次的不虚此行。
一、专家们的理论讲解让我不虚此行:
此次的专家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张连仲、程晓堂、香港中文大学的Joseph.以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部的龚亚夫,龚亚夫就是我们现行pep英语教材的中方编辑负责人。
我这一次是真正遇到了让我心生佩服的专家,他们不是只坐在办公室里研究别人的教学理论而后拼凑出自己的教学理论的文字专家,他们是有着大量的小学英语课堂观摩实践、有着真正的小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反思的专家,其中龚亚夫教授的小学英语课堂观摩累
1计量高达2000,正因如此,他们的说辞才能句句引起我们的共鸣,迎来我们的阵阵掌声。尤其是来自北师大的程晓堂教授,他的讲课是先从问我们是如何教学词汇、句型等一系列问题入手,他对于我们众多学员的回答所给予的否定让我们顿生迷惘、自卑、不敢言语。然后他才一步步向我们讲解了新课程小学英语教材的主要特点和小学英语中词汇、对话、语法、听、写作等的教学方法,真不愧是英语课程标组的成员,他的言语如画龙点睛,为我们拨云,让我们见日。
二,新的理念让我不虚此行。
英语教学是英语教育。2011版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在以往英语具有工具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英语的人文性。人文性不再是以前我所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走过场式的简单体现。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构建过程。工具性是做事,人文性是做人,也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从教学的点滴中不断培养学生爱与被爱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育人得先训己,只有人格健全的老师才能育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修身、养性需要我们的天天积累。
三,两节经典课的观摩让我不虚此行。
学习期间,我们聆听了来自重庆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的何清平老师和来自重庆市人民小学的罗雨佳老师的观摩课,这两节课中都得到了重庆市英语教研员的点评。听课当中,我享受着何清平老师无比流畅的英语口语和罗雨佳老师脸上洋溢着的自信与幸福。教研员的点评更是让我找到了自己以后英语课堂的方向和提高自己课后反思能
力的方法。让我享用不尽。
短短几天的学习虽不能解决我们教学中的所有疑惑,但它激活了我的思维、转换了我的视野,让我能用另一种眼光来思考自己的教学。学有所限,思无限,有着专家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无限。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与真正的专家面对面的机会,给了我这样一个不虚此行的重庆之行。我会快乐地循着这无限的教学实践快乐教学、幸福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