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课堂达标总结
2015年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情况汇报
初中数学
一、课堂教学变化亮点
本次课堂达标走进24所初中学校,听了34位老师的数学课,整体来看差距较小,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很重视课堂教学工作的抓促,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想足了点子,干足了实事。教师们都在尝试着教学模式的改进、探索与创新,本次课堂达标则呈现出更多教师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1.关注目标的叙写与落实
大多数教师都关注教学目标的明确定位以及规范叙写,目标中行为动词使用比较准确,目标比较具体,易操作,可评价;评价方式紧扣目标,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充分体现了“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
2.关注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随着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师越来越关注课堂活动的效率,这种关注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一是课堂的教学设计去掉了一些形式化的、走过场的、热闹的无用的低效的环节,二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有时间、有任务、有目标要求,三是小组讨论次数减少,即使需用小组讨论,讨论时间也比较充足,这些变化充分说明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3.关注更多的学生参与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认为学生讲解耽误时间、且讲不清楚效果不好,其实则不然,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接受,教师也慢慢认识都了这点,所以在课堂中也比较关注学生参与,这种关注首先表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地“听”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广泛应用;其次表现为老师讲的少了,教师的作用更多地表现为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的引领、设计、调控与评价。最后表现为学生讲解习题,并试着注重思路的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将会提高。
4.关注习题的变式训练
多数教师改变了以往的论题就题讲解,而是选择好的习题按照“形同质异”“形异质同”等标准分类集中学习,在认知冲突和方法比较中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常采用一题多变的方式:改一改: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扩一扩:将原题的内容扩大使用范围,分一分:将原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题,这种训练立足基础,不刻意求难,学生解题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5.关注白板的有效使用
本次听课的34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白板的使用技术,并且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师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增大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特别是数学的复习课,试卷讲评课。课堂上利用白板展示,图可随意放大、缩小,方便学生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有几节数学课,整体感觉很平谈但还算流畅,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但也可以,问题出在哪?看看导学案以及教学设计,也没有太大问题,从设计来看,条理清晰,逐层推进,知识点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但如何将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呈现出活力,需要教师吹口仙气,让课堂灵动起来,这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的体现,多关注课堂的再生,不要一味受导学案的影响,心里只有导学案而没有学生。
2.数学学科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待重视
少数教师过多关注学生课前准备、课中坐姿、听讲、书写等方面的习惯培养,忽略数学学科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勤于动脑与动手,大胆发言与敢于质疑等的习惯,特别是数学思考方面重视不够,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数学思维的训炼必须依托含有一定思维量的问题来引领。教师一定要创设有思维含量与思维梯度的优质问题,不断强化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
3.数学方法的指导有待加强
少数教师不会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分析,教师和学生说的都是具体的解题方法,不是通过解题分析如何去寻找解题方法。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方法的指导,切实解决题海战术和低效重复等问题,通过方法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迁移、概括、判断、想象等能力.
4.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待改进 虽然多媒体技术已经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少数课堂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作用不是很大,仅仅起到了电子屏幕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哪里,再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优势直观地解释数学本质规律,以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思考及建议
提供几个问题,请各个教研组共同研究思考
1.要研究教材,提倡集体备课,那么集体备课主要备什么,怎么备,集体备课的效果如何评析?
2.导学案的瓶颈在哪里?考虑两点:怎么导,导什么 3.数学思想方法如何渗透?轻视文字的渗透,重过程中的渗透
4.要引导学生反思。思维产生的第一个火花是怎么产生的?你为什么这样想?你为什么这样画?你为什么这样解?好学生解答出来并不代表其它同学也都会了,要问为什么?帮助他们找到解答的缝隙。
5.关于课堂小结。让学生反思,让学生总结一些与所学知识无关的内容,这样层次很低。课堂小结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知识的回顾与升华。
6.教师的责任在哪里体现?教师示范要不要?教师要不要讲,教师不在于讲的多少,在于学生迷惑的时候讲,在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到的地方讲,学生匆匆走过的地方应该注意而没有引起注意的地方教师要讲
7.表面的会了,实际学生没有深入的思考。如:找规律一节,学生没有基本的思维角度和方向,只是表面的会了。
8.问题情景之设计要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9.提高小组学生之间的高效交流。注重学生信息思维的碰撞。
孙志红
2015.12
第二篇:课堂达标总结
“135互动课堂”教学达标课总结
龙王庙希望小学武增凤
本学期,学校组织进行了以“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课堂教学达标教学活动,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深有感触现将本次课堂达标个人总结如下。
在本次达标中,我进行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主题二第二课时拒绝还是接受”的教学,教学《拒绝还是接受》之前,我首先根据教材认真编制导学卡,在设计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其次,我尽心设计教学设计让“135”互动课堂模式下的各个环节有序的衔接起来。
通过这次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无论从学生学习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掌握也很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及之后的联系实际拓展部分,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的主导作用。只是在这节课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没能把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如果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那么,学生们的求知欲会更浓,课堂教学气氛则会更活跃。
通过这次“135”课堂达标我发现我对“135”教学模式学的还不够透彻,在今后的工作教学,还需要的不断的努力、改进。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比武总结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大比武”听课感想
2012年12月17到19号,我区数学课堂大比武活动在祝阳二中举行,3天的比赛时间里,18位数学老师为我们展示了18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堂。师生之间和谐默契的配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良好的教学效果,无不体现着我区初中数学教师较高的专业水平。虽然是赛课,但老师们的课堂少了花架子,实实在在的专注于创设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背景,新课程的理念已深深的植入我区数学教师的内心,学生为课堂主体得到了很好的落实。3天的听课,使我收获很大,先将个人感想总结如下:
3天的教学内容如下:
12月17号:八年级上册6.1第二课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2月18号:八年级上册6.2 第一课时 不等式的解和解集 12月19号:八年级上册6.2 第二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解法 我想以课堂流程为主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学习目标:
使用学案的老师都将学习目标放在了学案的第一环节,在讲课过程中有3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示学习目标,有5位老师放在导课之后出示目标,有2位老师放在课堂小结前出示学习目标,有八位老师没有提及学习目标。出示目标的老师方式也不一样,有的老师让学生读一遍,有的老师自己读完,有的老师象征性的突出这一环节,马上带过。从效果看,出示目标对提高课堂效益没有太大意义,尤其是放在课堂的开始出示目标,学生对本节课的数学概念、方法,思想并不熟悉,学生读过之后就会忘记,学生也不会时刻想着学习目标指导自己学习,时间白白浪费。从设计目标内容看,多数老师设计学习目标科学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目标表述笼统,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要细化为:会与同伴交流解题感想。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目标,不是学习目标,那节课不都有这样的目标,成万能目标了;二是学习目标中不能出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这样的目标,谁培养,是老师,老师是主语,其实是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混了。
二、课堂导入
参加讲课的老师使用了三种导课方式:
1、复习导课。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复习方程的解得到不等式的解;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
2、探究法导课。仿照等式的基本性质2,把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让学生个人选择一些数代入研究,发现有三种情况:不等号方向不变(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变成等号(两边同乘以零);不等号方向改变(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实验得到了结论。
3、创设情境导课。情景导航中的飞机最多还能装载多少顶帐篷;面包车限载7人;高速路限速100迈;至少答对几道题。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第一天6位老师都从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入手,引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究,为相似知识之间的类比做好铺垫,导课方式合情合理,效果不错。
第二天学习不等式的解及解集,教材设计了有关直升飞机运载灾物资的情景,有两位老师使用了这个情景导入新课;汶口一中的范义坚老师以乘坐的面包车来参加赛课,面包车的载客量和在行程中看到的限速牌的情景导入新课;李新刚老师设计了购物情景导入新课;十四中的赵培义老师设计了竞赛得分的情景导入新课;一位老师没有设计导课环节,直接给出自学指导,学生自学。
第三天21中的高凤老师设计了一个关于读书的情景导入课题,另有3位老师从回顾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引入课题;两位老师没有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直接出示探究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从效果看,课堂的开始设计情景导入环节,这是师生交流的开始,尤其是赛课,面对的是陌生的学生,设计一个学生熟悉或是感兴趣的情景,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很有效果。但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要形式上的贴近现实,如导课时有教师“如果我们学校捐赠10顶帐篷,这架飞机能一次运走吗?”,看上去联系我们学校了,贴近我们了,岂不知我们学校哪有帐篷,又扯远了
三、探究新知环节
参加讲课的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了非常生动的探究情景,比较合理的自学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小组探究、如何反馈,如何评价。此环节充分体现了我区初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老师们已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彻底抛弃,新的探究式教学已深入人心。实验中学的董海涛老师在教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时,首先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然后出示一组不等式,学生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到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然后董老师大胆让学生猜想不等式是否还有其他性质,学生类比猜想“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这一看似合理但有错误的结论。董老师告诉学生,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后还需有科学合理的推理、论证才可以判断它是否正确。(这一步让学生大胆去猜想非常智慧,为学生自然类比出性质提供了舞台,当然是在学生不能提前看书的基础上),董老师鼓励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运用代入不同数值的方法发现,同乘正数和负数是不同的,乘以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所以对于乘法,要分类讨论,学生得到了不等式2和3.这种设计,符合知识的发展,生成规律,即让学生自主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了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一些老师的让学生自主学习,那数学的“过程”自然也就淹没了,学生不经历这一过程,得到的知识浅多了)。十五中的邱玉荣老师在教授不等式的解法两个例题时,通过较为简单的例题1让学生感知类比方程的解法可以求不等式的解集,邱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解例题2,相当多的学生能成功的得到不等式的正确解集,且步骤合理。邱老师让学生通过板演展示,学生评价等方式完善方法和步骤,达到让所有学生掌握的目的。这种方式,能让中等以上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也体现了邱老师分层教学的理念。
出现的问题
1、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 大体分几种情况:
(1)性质1、2、3一块得出;(2)性质1、2、3分别得出;
(3)性质1、2一块得出,然后探究性质3;(4)性质1先得出,然后探究性质2、3一块得出;
(5)性质1、2、3分别得出,每得出一个后进行一些练习,之后进行下一个,即性质1---练习---性质2---练习---性质3---练习;
通过课堂观察,第四种情况符合知识发生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自然生成,其他均有人为硬性的痕迹,是按照成人的思维来设计,不够自然流畅。
另外,性质1的探究过程没有按>0,<0研究,性质2为什么没按呢?再就是缺乏对“等于零”的情形的研究,分析不全面。
再有,教师安排学生自学课本和学案,一定时间后让学生回答性质1、2、3,就算是对性质的探究过程了。让学生看课本总结性质1、2、3,流于形式,没有探究的味,假探究,学生看课本总结那不是鼓励学生背课本、读原文,自己总结么?教师的引导有如何体现??
2、合作交流的时机不当
一上课,出示引例后问“直升飞机最多能装载多少顶帐篷?”,此问题一出,立即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是时机吗?有必要吗?教师要思考“什么时候让学生合作交流?”
3、有的老师对小组合作只作为一个形式运用,没有考虑实际价值。如没有设置探究解决的问题或设置的问题很随便。一位老师让学生在数轴上画不等式x<2的解集时,问学生2在数轴化实点还是虚点,学生集体回答画虚点,老师又说“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画虚点?”这样的讨论有点多余,因为这是前一节课学生熟练掌握的内容;有的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开始前没有交代好方法和注意事项,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不停地补充,这样就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有的老师没有给足够的时间合作学习,很短的时间后就让学生反馈或自己进行总结,这样就达不到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有的老师在反馈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时,只选择组长来说,这样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训练巩固环节 所有讲课的老师都特别重视训练巩固,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紧扣当节课所学知识点,易于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训练题组。老师让学生通过自主练习,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形式丰富的反馈加以纠正。
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有:
1、有的老师设计的题组难度跨度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讲解例题之前最好先做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为例题的顺利解决做一个台阶;
2、教师讲评前要仔细审查学生板演的情况
如学生板书“x-5<-3”,把“-”号看做乘号“●”了,但按此乘号“●”做得很好,教师讲评时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死,造成“冤假错案”,其实该生是平时学习不错的优秀生,致使该学生看错了,而且看错的原因也是教师的课件不清楚所致。
3、在反馈环节,老师指名课代表、班长、组长等,因为他们大都是优等生,样本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反映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板演时,老师不敢让学生暴露错误,学生一旦出错,老师马上对其订正,错误没能呈献给所有学生,具有代表性的错误不能有效订正。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应让学生自己画数轴,自己标数字,教师一般不要提前画好数轴,只等学生来完成剩下的任务
4、拓展不当,如拓展“已知x≥m且x为正数,确定实数m的范围。”,与本节课时内容关联性不强。
5、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有教师在数轴与所标线内涂上阴影,意指阴影部分是解集,与课本不符。
五、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环节,老师们大都提出“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总结,学生大都总结出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以及在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有两位老师的总结涉及到了当堂课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老师们注重了所授知识的概括、归纳及总结,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及价值的总结有所淡化,也没有涉及到对学生情感、学习态度和存在问题的总结。
六、学案
讲课的18位教师,有16位老师使用了学案,但学案的设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案个个环节齐全,重点突出学习指导,训练题组有创新,当堂检测设计科学合理。印象最深的是道朗一中的李新刚老师设计的学案,征得李老师的同意后将他设计的学案附在后面,请大家参考。
学案存在的问题有:
1.1.有的学案没有标注课题,显得不完整
2.2.有的老师将学案设计成训练题,没有体现上课的过程 3.3.有的老师设计的学案设计成了教案的形式,出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词语,学案设计不规范
4.4.有的学案内容空洞,没有实用性,老师发给学生学案后,没有应用。
七、关于达标检测
18位老师都设计了当堂达标这一环节,达标检测题进行了精心设计,题型包括选择、填空、解答与计算,题型丰富。特别是增加了选择题的比重,中考选择题分值占50%,老师们着眼中考,从这里看出我区数学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
存在问题:
有的老师设计的题量太多,有一位老师设计了11道题目;有个别老师设计的题目难度偏大;有的老师因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课堂检测没有完成,导致没有反馈和订正,有很多老师因前面的环节不紧凑,导致拖堂,有的拖堂达到近10分钟。
八、课件
讲课的18位老师都使用了教学课件,老师的的课件制作的各有特色,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益,多数老师在使用过程中得心应手,说明我区的数学课堂课件的使用已非常普及。
存在问题:
个别老师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翻页、跳页;过早地呈现后面的内容,退不回去了;对比度不强,许多文字、符号看不清。
第四篇:个人课堂达标总结
个人课堂达标总结(2011-2012上)
吴银青
通过本次课堂达标活动的开展,让我开阔了视野,为自己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我认识到每一堂历史课,老师都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取得的经验
通过观摩几位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已不再高高在上,只站在三尺讲台上,而是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引路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或思考,或交流,或展示。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再如,老师注重课堂生成,不再是课堂独断的先知,高高在上的霸主,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因此,老师讲的少了,学生讨论多了;老师板书少了,学生展示多了。这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抱着学生走、扶着学生跑的传统教学。又如,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敢于表现的学生多了,默默无闻的学生少了;勇于探究的学生多了,依赖老师的学生少了;即便智力有些问题的学生,也不安于现状,急于倾听别人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观点。学生不仅爱学、愿学、乐学,同时也增强了合作精神、团对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还有很多的不足,这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主动得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学习。
1.教师的思想观念仍需更新,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抛弃陈旧落后的观念。要科学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探讨的空间、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不要一讲到底,满堂灌;也不要一问到底,满堂问;一练到底,满堂练;一考到底,满堂考。
2、要利用新的教学形式,但更要注重课的内涵,形式永远服务于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洞无物。要力戒浅薄、浮漂、空洞、作秀,也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3、课改下的课堂,不是老师简单组织,而是老师的精心导演;不是老师简单说说,而是老师的精心备课;不是老师随意问问,而是老师精心的预设。老师要把课上好,把学生调动起来,必须是一个组织家;老师要把课上好,必须胸有成竹,知识渊博,教学机智,在课前预设各种情况、问题。原来说教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现在一桶水显然不够了,教师必须是流淌不断的小溪,是活水而不是死水。因此,老师们必须加强学习。既要学习学科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还要学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更要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4、要编好、用好教案案。如果学案设计层次偏低。缺乏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深度、知识拓展的广度和达标训练题的密度研究。
三、对今后历史教学教研活动的思考
分析我校学生目前历史学习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问题还在于我们老师自身,我们还缺乏怎样提高学生历
史兴趣的思考,缺乏提高学生历史兴趣的手段。实际上,当学生处于他们感兴趣的历史活动中时,他们的注意力就能够被吸引到历史课堂上来,就能够表现出对历史课的喜爱。因此,结合历史知识的需要,多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历史活动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对因历史课的喜爱。
现在,我们的教师迫于教学成绩的压力,普遍忽视了历史活动的开展,觉得活动费时费力,影响常规教学。这是对历史课的认识不足。实际上,当学生开始历史活动课以后,我们的教学会变得轻松许多,在有限的课时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更能让许生知道关阔的历史事件。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只是刚刚起步,我们的目标还很高远,所以我们一定会更努力的。
个人课堂达标总结
(2011-2012下)朱颖秋
通过本次课堂达标活动的开展,让我开阔了视野,为自己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我认识到不管是阅读课、口语交际课,还是习作课,老师都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取得的经验
通过观摩几位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已不再高高在上,只站在三尺讲台上,而是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引路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或思考,或交流,或展示。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再如,老师注重课堂生成,不再是课堂独断的先知,高高在上的霸主,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因此,老师讲的少了,学生讨论多了;老师板书少了,学生展示多了。这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抱着学生走、扶着学生跑的传统教学。又如,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敢于表现的学生多了,默默无闻的学生少了;勇于探究的学生多了,依赖老师的学生少了;即便智力有些问题的学生,也不安于现状,急于倾听别人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观点。学生不仅爱学、愿学、乐学,同时也增强了合作精神、团对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还有很多的不足,这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主动得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学习。
1.教师的思想观念仍需更新,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抛弃陈旧落后的观念。要科学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探讨的空间、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不要一讲到底,满堂灌;也不要一问到底,满堂问;一练到底,满堂练;一考到底,满堂考。
2、要利用新的教学形式,但更要注重课的内涵,形式永远服务于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洞无物。要力戒浅薄、浮漂、空洞、作秀,也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3、课改下的课堂,不是老师简单组织,而是老师的精心导演;不是老师简单说说,而是老师的精心备课;不是老师随意问问,而是老师精心的预设。老师要把课上好,把学生调动起来,必须是一个组织家;老师要把课上好,必须胸有成竹,知识渊博,教学机智,在课前预设各种情况、问题。原来说教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现在一桶水显然不够了,教师必须是流淌不断的小溪,是活水而不是死水。因此,老师们必须加强学习。既要学习学科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还要学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更要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4、要编好、用好教案案。如果学案设计层次偏低。缺乏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深度、知识拓展的广度和达标训练题的密度研究。
三、对今后英语教学教研活动的思考
1、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热爱英语
分析我校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问题还在于我们老师自身,我们还缺乏怎样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思考,缺乏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手段。实际上,当学生处于他们感兴趣的英语活动中时,他们的注意力就能够被吸引到英语课堂上来,就能够表现出对英语课的喜爱。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对因故课热起来,爱起来。现在,我们的教师迫于教学成绩的压力,普遍忽视了英语活动的开展,觉得活动费时费力,影响常规教学。这是对英语活动的认识不足。实际上,当学生开始热爱英语课以后,我们的教学会变得轻松许多,在有限的课时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怎样结合各个学年段的特点,设计怎样的英语活动,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2、继续加强课外阅读的要求和引导
通过前一阶段我们学校开展的阅读活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已经略显成效,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是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读书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向,对学生阅读的过程进行监督,对阅读的效果进行检查。采取读书心得交流会,记读书笔记等形式,把读和说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切实让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获得实效。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只是刚刚起步,我们的目标还很高远,所以我们一定会更努力的。
个人课堂达标总结
(2012-2013上)朱颖秋
通过本次课堂达标活动的开展,让我开阔了视野,为自己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我认识到不管是阅读课、口语交际课,还是习作课,老师都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取得的经验
通过观摩几位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已不再高高在上,只站在三尺讲台上,而是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引路人。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或思考,或交流,或展示。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再如,老师注重课堂生成,不再是课堂独断的先知,高高在上的霸主,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因此,老师讲的少了,学生讨论多了;老师板书少了,学生展示多了。这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抱着学生走、扶着学生跑的传统教学。又如,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敢于表现的学生多了,默默无闻的学生少了;勇于探究的学生多了,依赖老师的学生少了;即便智力有些问题的学生,也不安于现状,急于倾听别人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观点。学生不仅爱学、愿学、乐学,同时也增强了合作精神、团对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还有很多的不足,这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主动得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学习。
1.教师的思想观念仍需更新,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抛弃陈旧落后的观念。要科学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探讨的空间、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不要一讲到底,满堂灌;也不要一问到底,满堂问;一练到底,满堂练;一考到底,满堂考。
2、要利用新的教学形式,但更要注重课的内涵,形式永远服务于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洞无物。要力戒浅薄、浮漂、空洞、作秀,也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3、课改下的课堂,不是老师简单组织,而是老师的精心导演;不是老师简单说说,而是老师的精心备课;不是老师随意问问,而是老师精心的预设。老师要把课上好,把学生调动起来,必须是一个组织家;老师要把课上好,必须胸有成竹,知识渊博,教学机智,在课前预设各种情况、问题。原来说教师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现在一桶水显然不够了,教师必须是流淌不断的小溪,是活水而不是死水。因此,老师们必须加强学习。既要学习学科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还要学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更要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4、要编好、用好教案案。如果学案设计层次偏低。缺乏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深度、知识拓展的广度和达标训练题的密度研究。
三、对今后英语教学教研活动的思考
1、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热爱英语
分析我校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问题还在于我们老师自身,我们还缺乏怎样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思考,缺乏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手段。实际上,当学生处于他们感兴趣的英语活动中时,他们的注意力就能够被吸引到英语课堂上来,就能够表现出对英语课的喜爱。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对因故课热起来,爱起来。现在,我们的教师迫于教学成绩的压力,普遍忽视了英语活动的开展,觉得活动费时费力,影响常规教学。这是对英语活动的认识不足。实际上,当学生开
始热爱英语课以后,我们的教学会变得轻松许多,在有限的课时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怎样结合各个学年段的特点,设计怎样的英语活动,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2、继续加强课外阅读的要求和引导
通过前一阶段我们学校开展的阅读活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已经略显成效,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是进一步明确要求,加强读书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向,对学生阅读的过程进行监督,对阅读的效果进行检查。采取读书心得交流会,记读书笔记等形式,把读和说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切实让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获得实效。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只是刚刚起步,我们的目标还很高远,所以我们一定会更努力的。
第五篇:课堂等级达标总结
九龙镇黄泥完小数学教研组2013——2014学年
“四有”课堂等级达标活动总结 李君
在本次“四有”课堂等级达标活动中,我组的12位数学、科学教师进行了课堂展示,其中数学教师11人,科学教师1人。全部教师即是评委,又是课堂展示者。大家精心准备,积极投入,在进修学校第二教研组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了本的课堂达标。
一、活动中的亮点:
1、参赛教师对本次活动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准备比较充分,从备课、课件制作、活动器材准备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教师的重视程度。特别是李忠林、念水花、卢乔会老师准备方面做得很好。
2、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多数教师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教材,教学目标定位比较准确,符合课标要求,符合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作微调,目标落实较好。课堂教学朴实、高效、趣味性较强。学生都能较扎实的掌握教材的内容,并且达到当堂背诵、计算、解决问题的程度。
3、教师对数学“四有”课堂教学的四大环节理解透彻,运用自如。所有教师都能通过复习旧知或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从而对新知识点作精讲,必要时还穿入多种学习方式,并能结合考点,准备习题对各知识点作及时的强化与巩固。
4、全体教师态度端正,积极投入,在本活动中,不但能汲取别人的精华,更能给别人提出了自己真心实意的建议,同时也非常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指正。从而让我们的本次活动不失其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本质意义。
5、本次活动我们进行了课堂实录,让我们教师不但能听取别人的点评,更 能观看自己的视频,一开自评的先路。
6、本次活动结合大家的打分情况,评出了优质课的教师有:喻少林、李君、李忠林老师。李忠林老师的课堂直观演示亮点很多,非常具有借鉴性。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心理素质不是太好,由于过分紧张,没有真正走进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甚至达不到平时的授课水平,以后的教研可能要多训练,让全体教师都能大大方方展示自己的课堂。
2、透视课堂看到,个别教师对课标的学习程度不够,对教参的借鉴不到位,从而导致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准,特别是有些删除的内容拿来教学,不但无意中加大了自己的教学难度和教学负担,更让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最终误导了我们对考点的把握与训练。
3、部分教师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够及时。我们数学的每堂课都有几个小知识点,每学完一个点,我们都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训练,既达到强化的目的,也起到检测的效果,如果哪个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到位,及时解决,争取一步到位,达到“堂堂清”的程度。
4、部分教师过于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我们不可否认地说,信息技术在的某些展示功能上,起着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但是课件和白板都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代替不了传统教学手段。数学上的很多知识都需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练习和归纳总结,才能对该知识有印象。如果单用课件,一晃而过,学生无法顾及,对知识的理解也跟不上。
5、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生成有待加强。数学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许多案例中观察、对比、发现、归纳、总结,经历体验——理解——思考——探索等思维活动,最终知识的结论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并能让该知识如模型般嵌入学生的脑海中。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在学生还在蒙头梦脑的时候教师已经把结论说出来了。很多数学结论只要给学生时间,给他们适当的案例,他们是能归纳概括的。
三、努力的方向:
1、读三本书。
第一,读课标。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理念和自身素质,把握教学的程度,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调整教学策略,选择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张坚老师上的《简单的数据分析》中的一个分析题“假如你是销售部经理,你接下来该怎样进货”,这个问题在他们第一学段有,在我们第二学段的教材上也原模原样的出现,所以我们对于低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就不能太高。这点张坚老师处理的非常好。
第二,读教参。把握教学的“度”,哪些知识是已经删除的内容,小学阶段不要求掌握,哪些知识该学,该学到什么程度。例如我上的《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要给三角形画高,小学阶段只要求在三角形内部作高,在边的延长线上作高是删除内容,如果我拿来教学,不但加大了教学负担,更削弱了我对学生三角形内部作高的训练度。
第三,读教材。教材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提示语,就像刘玉梅老师说的,小精灵说的话就是在提醒我们那个例题的重点或难点。还有课本各练习上的题型也就是我们数学的考试题。去年,钱老师跟我说过要注意总复习上的题型,所以,前个学期我把课本上所有应用题的题型都做了归纳和整理,甚至最后就原模原样地印下来让学生做,果不出所料,我们上学期的应用题都在我们的课本上。
2、熟悉单元知识体系
我们的数学都以单元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各单元的学习内容相对于语文来说,比较独立和自成体系。我们每开始一个新单元的教学,都有必要看看参考书,掌握该单元的总体目标。此外,我们也要去看看课本,了解各例题需完成总目标中的哪一个目标。让我们一个个教学活动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完成整个单元的总体目标。例如我们看李春老师上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很多老师都在说,这节课学生还认不得余数怎么得来的,但一看教材,才知道第一课时只要求理解余数的意义,知道余数的书写,余数的计算还在第三课时。
3、要经常性的进行跨学段的教学研究与探索,高年级教师要熟悉低段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做好知识教学衔接和学生心理成长的适当指导。同时,低段教师也要了解高段的教材,做好知识的衔接与铺垫,同时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
4、二次磨课。本次课堂达标的12位教师都得到了其他教师的真诚点评,我们选取一位教师,让其博取众人之精华,反思自己课堂的成败,再去另一个班或者本班第二次上这节课,达到提升的锻炼机会。而其他教师也在两次评课议课中感悟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