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乡中小学教师论文
城乡中小学教师论文
据统计,2006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3%。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均等,并向教育公平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师资队伍的不均衡。教师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教育有决定性的影响,办学条件的改善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师资的提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本文以邢台市为例,对义务教育城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期了解城乡师资队伍的差异,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一 研究方法和过程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并发放问卷,以获取相关信息资料。
调查问卷的设计:本课题对城乡教师队伍状况的均衡问题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教师数量、性别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工作量等方面。
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性和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抽取了8县1市的学校。每个县抽取4所公办学校。其中2所初中、2所小学,分别来自县城、乡镇和村;邢台市区抽取了3所初中、3所小学。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36份。
本研究采用国家统计局对农村的定义,将农村界定为广大的乡镇和村等行政区域。因此,县城的学校不在“农村学校”之列。二 调查结果与讨论
1.教师的总体数量
生师比是反映教师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会认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但本次调查的结果却显示:城镇学校生师比为17.1,农村学校生师比为9.5。其中,城镇和农村小学的师生比分别23.9和13.0,初中分别为14.7和8.2。说明农村教师数量超过了城镇学校。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越来越少。加上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均衡,越来越多的“望子成龙”的家长开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较好的学校去读书,导致农村生源越来越少。笔者在一个农村小学调查时了解到:10年以前,这里的学生有300多人,现在却只有80多人,个别班仅有10多名学生。因为规模小,班级建设极不规范,老师的工作热情受到影响。看似较充足的教师数量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成了人浮于事的诱因。2.教师的年龄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28.7%和8.5%。具体来看,农村小学中32.8%的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而城镇小学只有9.2%。农村初中50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为19%,而城镇初中的比例为8.5%。可见,年龄老化问题是农村师资中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所农村小学,目前专职教师13名,50岁以上的教师就有7名。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新毕业的师范生都被分配到了县城或近郊的学校。稍微偏远的农村却多年来没有新生力量。我们知道,教师的年龄构成对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
平有重要的影响,年龄偏大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教学方式的革新,直接影响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而新教师对于新思想、新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新教师的比例相对较小,需要注入新血液。3.教师的学历结构
农村教师中最高学历,大专以上的占到了81%,其中本科学历的占到了50.9%。城镇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8%,其中本科学历占到了73.0%。应该说这一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但进一步分析第一学历的情况,并不让人满意:被调查的城镇学校中本科学历所占比例达到21.7%,而农村学校几乎为零,且有22%的教师第一学历为中师以下,特别是小学,民办转正的教师占到了30%。这部分教师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正规训练,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开展工作时仅凭自身的经验进行,在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方面存在困难,他们的最高学历基本由进修而来,由于在职教育和成人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的差别,导致这部分教师学历的含金量偏低,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学历水平,直接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4.教师的职称结构
数据分析显示,农村专任教师群体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数占到47.6%,而城镇占到64.8%。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农村教师职称的主体是初级职称,而城镇教师的职称主体是中级职称。农村教师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职称在初级及以下状态。高级职称所占比
例低城镇10.5个百分点。这一结果表明,农村教师职称水平同比城镇教师普遍较低。究其原因,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农村学校一般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买资料、买书较困难。走出去接受培训、吸收新思想的机会较少,限制了信息来源和教师交流的渠道,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称晋升。同时,从政策上,“城乡二元制”的体制使得相关政策向城镇倾斜。5.教师的学科结构
在教师个人调查中,当问及“你所教的学科与你所学专业之间是否一致”时,农村教师中回答“一致”的仅占34.7%,城镇教师中占58.3%。表明教非所学现象农村学校比城镇要严重得多,特别是在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方面,情况更让人担忧。上述学科的任课教师中“教非所学”达到了42.3%,其中小学比例高达73.9%。很多学校没有科班毕业的音乐、体育、计算机教师。由于缺乏特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少学校存在“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音乐课就是老师拿录音机放几首歌,学生跟着学”的现象。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6.教师的工作负荷
以每周课时量作为考察教师工作负荷的指标,考察教师的工作量,发现农村教师的工作负荷要高于城镇。数据统计得出,农村教师平均周课时为20.7个课时,而城镇仅为14.7,比城镇高出近40%。特别是城乡之间小学教师工作负荷上的差异更为显著:城镇为1
5个课时,农村为23.7个课时,比城镇高出57%。农村教师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由此可见一斑。在具体的调查中还发现,农村教师工作负荷大不仅表现在周课时上,更表现在所担任的学科数目上。一般来说,城镇教师担任1门课程,个别教师担任2门。而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每位老师至少担任2门课程,甚至更多。究其原因,虽然教师数量已经满足,但由于农村生源少,各年龄段分布不均,使得各个班级容量较小。有的一个年级仅十几名学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需要的各科教师一个不能少。甚至有的学校一个教师要包一个班。语文、数学、品德全由一位教师上,工作量可想而知。另外,农村由于地处偏远,管理较为松散。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有些老教师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长期请假,属于在编不在岗。统计数据看似数量不少,但实际在岗的并不多,这也是导致农村教师工作负荷大的原因。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教师们疲惫不堪,于是敷衍、应付成为有些教师的工作常态,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三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均衡的对策
研究表明,城乡教师队伍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阻碍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也违背了“每一个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宗旨。因此,如何从师资均衡着手,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1.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缩小城乡教师差距
已有研究表明,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师资均衡发展的障碍
之一。因此,教育部门在分配教育资源时,要转变过去“城市优先”的价值取向,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力度,更多地向弱势区域和学校倾斜。可吸取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建立“特殊津贴制度”,提高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的收入。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物质投入,改善农村教师的居住、办公、教学条件,并注重“软环境”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增加农村学校的吸引力,使在职教师不愿走,毕业学生争着来。2.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定期流动制”
作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一种重要操作模式,教师定期流动制已在某些地区开始了探索。为使“定期流动制”有效进行,建议应在市域、县域内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实现教师资源区域内共享。为激励现有教师积极参与流动,还应出台相关奖惩政策,对于自愿流动到农村的教师,不仅要落实相应的补贴政策,还要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在评优、职称晋升方面给予照顾。3.创新教师校本培训制度,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针对农村学校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的现状,一方面,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拓宽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如建立图书馆、多媒体网络等;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将校本教研与培训相结合,通过教师会诊、自我反思,构建学习共同体。另外,加大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的有效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组织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讲学,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进修锻炼,借助这种结队帮扶,联合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论文课题研究论文
中小学教师论文课题研究论文: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课题研
究实效性的思考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当前,要认真解决教师从事教科研,如何提高课题研究实效性的问题。要分析教师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研究提高教师课题研究实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实效性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选择教育教学领域有价值且有待解决的问题,应用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有效表达等推广应用成果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以课题研究作为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广大教师对课题研究所表现的极大热情,笔者在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感到,引导教师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是当前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迫切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过大,表述不规范。
例如 “自主学习方式与心理发展应用”这个课题,就
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其一,心理发展涵盖的面太大,它包括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多个方面,选择这样的课题,研究难以开展;其二,课题名称表述不规范,应改为“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这样就比较准确、清楚地概括了课题研究的对象——中学生和研究的问题——自主学习方式。
2.课题界定不明确。
例如“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性学习习惯与策略的实践研究”、“构建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师生关系研究”等课题,都缺少对“创新性学习”、“课程标准下的师生关系”等核心概念明确、清晰的表述,由于概念界定不清,在研究过程中造成了研究目标的偏离和研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3.研究目标不适当。
有些课题的研究目标不准确、不具体;有的研究目标不明确;有的研究目标过多,但主攻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例如,一位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中,制订了这样的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逐步确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2)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课堂;(3)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培养学生生生互动、互助友爱、合作学习的品质和能力,实现同步增长。显然,这样的目标不是研究目标,而是工作目标。按照这样的目标,无法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此课题研究目标可拟写为:(1)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2)探索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3)构建体现师生互动的评价机制。这样,课题才能做得有深度、有实效。
4.文献综述不充分。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掌握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不了解他人在自己研究的问题上已经做过哪些重要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不重视或缺乏对他人在本课题研究现状的了解,很容易导致重复研究,也就很难谈得上课题研究的创新。
5.研究方法欠科学。
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包括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获取研究资料(数据)、进行资料(数据)分析、总结撰写论文(报告)。其中获取研究资料(数据)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资料(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定性分析(价值分析)、定量分析(统计、数据处理)。现实中,一些教师因为对课题研究方法不熟悉,研究、提出的观点不是来自于对研究资
料的分析,而是工作经验的简单堆积,缺乏充分的依据;再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缺少定量分析,缺乏详实的论据材料。由于不能有效运用课题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6.对研究成果缺乏提炼和总结。
很多教师在研究中不善于提炼和总结研究成果。有的研究报告的格式不规范,研究成果与研究目标不能统一;有的课题没有经过实效研究,结论缺乏必要的研究支撑,研究成果显得苍白无力。
二、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态度以及重视和支持的程度,学校整体的科研氛围,必要的资料、设备、经费等。而就教师而言,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欠缺。
据调查,在回答“您读过的教育理论书籍、期刊有哪些”这一问题时,80%以上的教师没有填写教育理论著作,一位教师研究的课题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在结题论证答辩时,当问及教师教育心理学上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哪些策略时,教师无言以对。上述这些现象反映出教师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上的欠缺。
2.教育科研方法不熟悉。
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育科研方法的选择重视不够,对教育科研方法知识的储备不足,缺乏用科研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的实践。
3.进行教科研的目的不正确。
部分教师尽管在热情地“做课题”,但并非真正出于研究目的,而是为了评职、评先的需要,课题研究存在着形式化和虚假化现象。
三、课题研究提高实效性的措施
1.树立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的理念。
所谓教育科研就是在教育实践中探索符合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行为形式。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日常工作其实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天都可能遇到疑难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成为研究的课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就应该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通过课题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当前大力提倡教师人人有课题,就是为了使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研究融合起来,使教师的研究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因此,教师要树立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
发现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围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总结,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能。
2.重视课题选择,选准研究方向。
选择课题就是提出问题,选题实际上是对研究的方向和范围的一种规定和限定。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要根植于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贴近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实质上都是教育教学的问题。因此,课题研究的重心应放在教育教学问题上。通过研究,提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策略,并放到实践中进行检验,把检验的结果科学地表述出来。只有当教师所选择的研究课题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相连时,才会生发研究的渴望与激情。
3.掌握研究方法,深入开展研究。
学习是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要想把研究工作做好,就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一般讲,选择一项课题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弄清五个问题。
(1)本课题研究前人或他人已做过哪些工作?即通过文献检索,掌握所研究课题的历史和现状。
(2)我的课题研究要做什么?即研究此课题要解决什
么理论或实践问题。
(3)我的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即确立课题研究的目标,并分解目标,使其具体化,变成可操作的研究项目。
(4)我的课题研究计划怎样做?即确定课题研究依据的理论,选定的内容和采取的研究方法。
(5)我的课题研究进度如何安排?即划分课题研究阶段,明确阶段任务,预期的研究成果及其表达形式。
一些学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读书报告会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它是丰富教师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鉴。
4.注重研究过程,提高研究实效。
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课题研究的难点是研究过程的行为操控,教师在课题研究的操作上,大致应遵循以下程序:一是选题;二是查阅文献资料;三是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四是撰写开题报告及召开开题会;五是实施研究即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召开各种研讨交流活动,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及召开中期论证会,不断地学习、积累、反思、总结;形成成果;六是撰写研究报告。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课题研究的步骤,其界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一个步骤做过之后还会有往复。在这里,特别强调三种行为。
(1)开好课题研讨会。课题研讨会是课题组成员及时解决研究中的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般应每两周召开一次,主要是汇报、交流在课题研究中所做的工作,讨论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好下两周的研究工作任务。
(2)上好课题研究课。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课题研究课是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上好课题研究课,应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把课题研究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课后及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研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探索更优化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
(3)做好课后反思。反思是激发教师教育智慧的源泉,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教师要带着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研究的心态进行阶段性、经常性乃至每节课的反思,要经常进行自我检查,检查研究计划的落实情况和研究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通过课题研究,逐步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
第三篇: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
第八届论文作品征集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
作 品 征 集 方 案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会
官网支持:www.xiexiebang.com
活动地点:中国•北京
作品征集:2012年2月1日-2012年3月31日。
主题:新课程、新领域、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
主旨:繁荣普及全国校园学术研究氛围,搭建中小学教师学术环境的多元交流平台;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自身学术修养,并将优秀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参考资料,落实学会服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主旨。
一、征集范围:
1.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案例等。
2.课件、优质课、课堂实录、多媒体教学设计等。
二、参赛对象:
1.全国小学全科教师、小学教育管理者;集体参赛学校可按语、数、外等学科组分类。
2.全国中学全科教师、中学教育管理者;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全科教师。集体参赛学校可按语、数、外等学科组分类。
3.各级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室、教育辅导站从事教育管理研究的工作人员,参与作品按学科分类。
三、论文方向:
1.全学科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与探讨教学规律的学术作品;关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和班级管理,教育管理现代化;凸现新课程理念下最新的教学策略、最新的教学方法、最新的评价方式以及全国最新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等。
2.教育管理、教育理论、教德育教育、教育心理、教学改革、教育技术、教学评估、名校与名师、教育信息、人文与管理、新课改、校本教材开发等。
3.全学科教学、教育教学评价、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及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新理论探讨、经验总结、失败教训及其反思;解决运用新课标、新教材出现的新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同行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的探索;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等。
四、稿件要求:
1.紧贴教育教学实际,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案例典型,结论合理,作品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文稿无政治性错误。参赛稿件一式一份,来稿不退,请参赛者自留底稿。
2.作品具备创新性、科学性以及可读性;资料翔实,层次清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有事实、数据或典型案例,有较强的说服力,有借鉴或推广价值。
3.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有一定的创新性;主体语言应为中文。文中涉及的引文和数据须在文尾注明出处,文章内有图片的请附光盘。文中图、表应选择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6个,需配有电子文件(图用TIF格式或JPG格式)。
4.正文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字体、字号、格式不限,来稿请用WORD排版。论文摘要应包括目的意义、方法、结果或结论三个部分;正文如引用他人学术研究成果请列出参考文献;摘要(不超过150字)、关键词(3-5个)。文章封面最好附主办单位提供的个人参赛明细表,见附件(此表可复制,也可网上下载。)并按表格所列注明相关内容。
5.课件、优质课、课堂实录等参赛载体应为光盘,以光盘参赛的作品为避免邮寄途中损坏,主办方建议使用包装盒邮寄。
6.英文类参赛作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应注明所在地及邮编)、摘要正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摘要撰写应符合英语语法规范,最好用第三人称表述。
五、报送方式:
1.集体参赛:以单位名义同时选送5篇以上(含5篇)作品的视为集体参赛。集体稿件需由组织者将稿件汇总,并填写集体参赛汇总表后,统一从邮局邮寄。(集体参赛汇总表,见附件。)
2.个人参赛:个人稿件请认真填写个人参赛明细表并按要求通过邮局邮寄。
3.不论集体、个人参赛的稿件,作品原则均需填写个人参赛明细表,并将此表作为作品封面装订在一起后寄出。
4.集体参赛稿件请注明组稿联系人,并附集体参赛汇总表。如有特别说明的事项,也一并注明。
5.个人参赛明细表、集体参赛汇总表均可复制、网站上下载,也可自制。稿件征集期间,不收电子投稿。
六、作品评审:
1.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本着作品质量第一,认真严格的对待每一件作品,做到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审。
2.评审由学会并邀权威的教育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参赛稿件进行分组、分类评审。
3.往届参赛的获奖者,请将获奖证书编号标注在参赛作品的右上角,查实后其作品直接进入等级评审。
4.为避免重复工作,参加过学会活动的往届获奖作品,请勿再次参赛。
七、证书颁发:
1.所有参赛者都将获得由主办单位制作的精美证书一份,获奖证书由主办单位统一编号免费颁发。
2.证书的制作按其参赛作品分类编号;为了保证所发证书的权威性、学术性、真实性,每份证书都可在网上查找编号、等级、作品名称等。
3.获奖证书都将以挂号或快递形式寄发到参赛单位、个人,确保证书准确及时寄达。
4.获奖证书将于5月31日前全部寄达参赛单位、个人。
八、奖项设置:
(一)作品奖
1.参赛作品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奖项,所设奖项不限定数量,没有获奖作品也将颁发优秀奖证书。参赛稿件每稿必复。
2.在获一等奖的作品中再次评出“2012年全国中小学国家级教研作品”(论文/教案/课件等)300篇,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及奖牌。
(二)组织奖
组织老师单个组织10件以上(含10件作品)作品参赛的,将由主办单位颁发组织奖证书一份;老师单个组织20件以上(含20件作品)参赛的,将由主办单位授予“全国中小学百佳学术研究带头人”荣誉称号,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及有个人照片的精美奖牌。
(三)集体奖
集体参赛的稿件根据其来稿的质量和数量(40篇以上含40篇),可参与“全国中小学百佳教育研究单位”的评选,评选通过后由主办单位免费颁发荣誉证书和铜牌。
九、获奖公示:
1.获奖结果将于2012年6月初起在中国中小学教育网(特别说明:
1、咨询、查询时间:正常工作日8:30—18:30。非工作时间、双休节假日,请通过网上留言(www.xiexiebang.com)或邮件方式咨询。
2、了解查询活动的相关概况,请登录学会官方网站。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只归主办方。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论文发表《中华少年》征稿
国家级刊物
《中华少年》杂志
征稿启事
为反映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总结出的新观点、新经验和新方法,促进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交流平台。《中华少年》杂志特举办“新课程论坛”征稿活动,欢迎广大教师投稿。
一、杂志介绍
《中华少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管、中国和平出版社主办的中央单位期刊(国家级)。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74/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2377,邮发代号:82—630。出版数据收录于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龙源期刊网。
刊物查证:
新闻出版总署、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龙源期刊网。
二、刊物定位
《中华少年》的办刊方向是:为教师“研究青少年学习、引导青少年成长”服务,致力于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改进、课程教材优化。杂志关注教育细节,关注点滴智慧,传播教育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
三、栏目设置
管理智慧、德育研究、创造教育、教师发展、教育技巧、班务随笔 学术争鸣、教法交流、课堂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创新、教学札记
四、稿件要求
1、稿件力求创新,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2、文章短小精悍,字数控制在2800字以内。
3、文章标题下分别注明邮编、单位、姓名、电话。
4、稿件一律通过电子邮箱发送,文档使用Word格式
5、达标作品将安排在《中华少年》杂志上刊登,并颁发证书。
五、本刊信息
期刊分类:中央单位期刊(国家级)
主管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出版社 编辑出版:中华少年编辑部
协办单位:北京哲社出版策划中心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74/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2377 邮发代号:82—630 出版周期:每月10号截稿,30号出版 顾 问:肖川 执行主编:李健
责任编辑:李波(本刊联系人)
办公电话:010-51658808 / 52885375 投稿邮箱:zhsnbj@163.com 中华少年编辑部 工 作 QQ:2215467226 办公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84-1 2011年11月1日 邮 编:100084
第五篇:教师论文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从事教育事业14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首先要让学生“亲其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保证。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也是当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下面,我谈谈我的做法:
第一,教师对学生要从爱出发,严格要求,用心灵去理解、去欣赏学生。
黑格尔说:“教育如果不从爱出发,那么一开始便结束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思想感情和独立人格的人,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像《我的老师》中描写的那样,“一切从爱出发”,才会“必将获得爱的回报”,才会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爱绝不能是溺爱,更不能放任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认识到“严是爱,松是害”,“没有纪律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道理,尤其是在是非问题上、在学生学习的问题上等,更要严格要求,要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做到以身示范。
欣赏学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所以赏识学生,对学生充满期望,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学生观。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用激励性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明
确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和期望,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依照这种期望来发展自己。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时,老师的期望高,学生的表现就好。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选拔学生竞赛时,我选上了学生小龙,当天下午有的学生告诉我说小龙哭了,通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他是因为害怕竞赛成绩不好。我马上找到他,仔细问了原因,然后告诉他,老师经过仔细的斟酌后,相信你能行,所以才选择了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什么也不要想、不要怕,只要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好了,这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后来小龙在竞赛中取得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好成绩,我又及时地与他交流,提出了符合他实际的更高的要求,从此后,这个孩子表现得越来越有起色了。
第二,教师对学生要有平等的思想和民主意识。教师的平等思想首先表现在勇于向自己的学生承认错误,承认自己的不足。当学生误解自己、自己误解了学生或教师出现了错误时,要讲明情况,大胆承担责任,主动做自我批评,诚恳地向学生承认错误;若在某些方面,自己确实不如学生,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记得有一次和学生一起活动时谈到了打球,我就坦言自己不太爱好,打得不好,我们班的王新路等同学就是我的小老师。这样,在活动中既向学生学习了打球的技术,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何乐而不为。其次,平等的意思还包括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平等。学生总是有差别的,有学习好的,也有差的;有学习努力的,也有不努力的等等。对学生一律平等确实不易,但如果
我们不能平等待人,我们就肯定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光有平等的思想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民主意识。有没有民主意识,是辨别一个教师思想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天天呼唤民主,可如果我们天天在教室里压制民主,学生的民主意识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来;如果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方面,忽视学生的民主要求,就会受到学生的厌弃。
《漂亮老师和四个“坏小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班刚来了位漂亮的女老师,班内一个身材瘦小的“坏小子”,为了让二班一个身强力壮的学生说他们老师漂亮,发展到集合班内学生放学后约定了时间、地点打群架,幸亏漂亮老师及时知道的了解和制止了这次事件,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当时漂亮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让孩子们抓紧回家,免得家长着急。而二班的老师就在孩子们正要回家时,拦住了他们,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通,还通知家长,晚上要写出深刻的检查,说明为什么打架(路上二班的孩子们统一了打架原因——一班的“坏小子”说二班的那个学生胖)。第二天,有的老师问一班的老师怎么处理,这位老师说:“孩子们打架有时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制止了就好了。”(这位老师不知道也没有了解打架的原因)事后,因为对这件事的不同的处理办法,二班的孩子心甘情愿的说:一班的老师既漂亮又好,他们也希望有这样一位老师。所以有时淡化学生的矛盾,处理效果会更好。
第三,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语言文学知识,如果语言文学知识欠缺,会导致课堂教学不灵活性和枯燥,更谈不上使课堂教学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了。这都要求教师做到对于知识的真正内化与善于运用。同时,教师还应掌握所教学科之外的1~2门其它学科的知识,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学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有型,也是教师自身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的必要条件。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学科类”知识。它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科类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还可以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避免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再次,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真正实现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发现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师拥有了丰富博学的知识,深厚的自身修养,用
平等、民主的思想去赏识学生,更用自己的爱心去理解学生,才能真正的征服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才会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个人事迹
自从年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扑在党的教育事业上,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一颗赤子之心,用青春和热情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乐章。他现年34岁,专科学历,1988年参加工作,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年级副主任、年级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及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十几年来,xxx同志以校为家,公而忘私,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工作上,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在全校干部、职工中具有较高的威信,曾多受到学校及上级表彰。先后荣获市优秀辅导员、市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县百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xxx同志一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了学生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人利益,由于工作忙,他从来顾上家庭和孩子,同为教师的爱人常常因此而埋怨他。
初四毕业年级有500多名学生,近30位教师,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的任务很重,升学的压力也很大,丁主任天天坚持早来晚走,深入掌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的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把握整个年级的教学状况,了解中考信息,外出搜集资料,另外,他还担任一个班的数学课,备课、上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一天当作两天用。超负荷的工作,常使他感到难以承受,但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凭着对学生无私的爱,他硬是咬牙坚持着。要当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要做到“教一知十”、“教一知百”。因此,他不断给自己“充电”,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年级主任,他带头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1999年在全县青年教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0年在济南市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曾执教公开课一节,受到好评。他所教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县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要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除了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因此,他一贯注重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以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感染、激励学生,以“工作业务上的高标准,生活享受上的低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忠实实践着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学生和同行树立了榜样,2001年曾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多年来,xxx同志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方面,他引入分层管理,实施“耐心教育”,坚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认为爱心温暖和师生情感交流在学生教育转化过程中,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往往老师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亲切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无限温暖,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他班上有一个叫周华的学生,学习很差,还经常违犯纪律,是个名符其实的双差生,老师多次教育,都收效甚微。一次,他患了重感冒,几天不能到校上课,丁老师几次带着礼物去看他,并为他补课。那些日子恰巧丁老师也患了胃病,接连几天打吊针,但一次也没影响给他补课。一天晚上,当周华发现老师因扎针淤血而发紫的手背时,才知道老师是在带病为他补课,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即向老师发誓要做个好学生。后来,周华同学不仅学习进步很快,而且成为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优等生。他所带的班集体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班集体,他还认真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论文《班级管理中的“心”招》荣获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
在年级学生管理方面,他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新机制
凭着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及对学生的了解,xxx同志认为:学生作为人,作为发展中的人,虽然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来说,处在客体的地位,是教育的对象,是被管理者;但是,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进行及个体发展来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有权力对年级各项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此他推行了“学生值周班主任制”,加强了学生组织建设,建立了年级学生会,在班级管理上推行“班干部轮换制”。这些学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确保了年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在教学中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成为学生的主人,也是xxx同志不继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为此,他实行了学生评教制度。每个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由学生代表对年级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量化评价。这一制度的实施,真正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师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尊重学生,师生关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融洽和谐,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得到真正落实。
教师观念的转变,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民主化,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看谁问得妙”、“小组学习竞赛”、“今天我来当„先生‟”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有些新授课甚至由学生来讲,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因此,本着“学生的每一点成绩都给予肯定,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的教育原则,他在学生评价方面实行了“星级评价激励制”。
设立了“文明星、纪律星、学习星、艺体星、劳动星、创新星、进步星”七星,实行“一月一评,期末总评,可上可下,动态管理”。这种评价方式几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爱好特长都能得到尊重,并能得到及时的鼓励,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年级学生面貌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喜人景象。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也走在了全校前列,在全县统考,学科竞赛、毕业考试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xxx同志深知:要想在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同时相信:只要扑下身子,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不断学习,科学管理,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