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研究概况
我课题组于2007年9月份申报的科研课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的研究》被秦皇岛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批准列为秦皇岛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正式立项。按照秦皇岛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要求,我课题组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开题,并及时填写呈报了开题报告。在2007年12月至2009年8月期间,学校课题负责人与全体课题组实验教师进行了课题酝酿,科学合理地研究制定了课题实验研究实施方案。根据实验研究方案的时间,课题实验研究于2008年3月正式启动。自从开题至今的三年多以来,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集思广益,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方向、具体实施方式组织了认真的讨论,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探索,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了课题实验研究的全部任务。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6月8日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学科相继出台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改实验已经在全国广泛开展起来。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生成,要求课堂教学要达到学科培养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
环节中去;主张合作互动、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通过师生平等对话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旧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充分显示教师自身教学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促成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积累,广大教师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积淀,对新课标所提倡的一些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实验教师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地区差别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还存在着低效的现象,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较低。农村中小学问题尤其显著,课堂教学表面上看热热闹闹,而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没有真正得到培养。这也是造成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技能与城区中小学的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的原因之一。一些农村中小学在这一方面虽然作了尝试,但课堂教学相对薄弱的现象没有较大改变,长期如此,势必将直接影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一大部分农村儿童受教育的质量。因此,如何让教师的教学行为从原来的低效转变为有效,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来说,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
(二)学校背景
我校原名双庙中学,是一所农村二级中学,教师中大专、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城区各学校,而且原来有一大部分教师是民转公过来的,大部分学历较低。一方面,虽然学校这几年大力宣传新课程理念,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的实践活动,但是许多教师的思维定势还是停留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新理念的把握落实不到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呈现出低效、耗时的特点。另一方面,2007年9月,学校在县委、县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实施整体布局和改造,建成我们现在的集中小学(三——九年级)于一体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创了我县农村寄宿制办学的先河。为学校办学提供了一流的硬件设施,而一流的硬件更需要一流的软件来支持,因此如何从实践层面上切实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原来的耗时、低效转变为有效、高效,从而大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摆在我校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同时,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能够使广大农村孩子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将来进入高一级学校乃至接受高等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从长远看,今天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影响到明天社会部分劳动力的质量。在此背景下,我校申请承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实验研究与探索,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在农村中小学中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制定出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标准,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树立与新的评价标准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积极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师生
互动关系,扭转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和被训练的地位,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发展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当前,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提高教师的质量又是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化表达的最基本含义就是要把教学视为专业,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当前,世界上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涵盖了3个基本范畴: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和专业情意的健全。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正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这一理论指导着本课题的研究,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培养需要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方法、策略去作用于他,并加以强化,这样才能最终使我们的教师教学行为有效。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哲学思潮。人本主义讲人,讲的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思想相统一,通过什么途径,采用哪些方法,运用哪种策略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有效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途径、方法、策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2.及时发现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成果:结题之前形成科学实用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4.学校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培养途径、方法、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案例研究法。开展评价教学目标、评价教学内容、评价教学方法、评价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案例研究。
2、行为研究法。邀请专家与我们一起制定方案,定期指导及时调整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行动多元评价方案。
3、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构建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的操作模式。
4、验证性教学实验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及时处理实验数据。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按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体系四各种要求来评价目标的达成度。
5、教育叙事研究法。主要通过教师个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应、总结和分析,即教师的“写”来积累材料,“用”来分析问题,最终促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完善和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12月——2007年1月)。
(1)建立研究的组织机构,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管理制度。(2)结合课题实际和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实施方案。(3)召集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收集了有关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方面的理论材料进行学习交流,向实验教师提出了实验计划,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8年8月)。(1)积累和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具体材料。
(2)课题成果初步展示和汇报。举行中期展示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研讨会,交流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搜集课题实验中取得的成果。(3)探索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教师课堂评价机制。3.论证阶段(2008年8月—2009年1月)。(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和数据。
(2)将形成的评价机制运用于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针对问题及时调整,使评价机制更便于实际操作。
4、验收阶段(2009年1月——2009年9月)。(1)全面总结,撰写报告,编辑文集。(2)举行研究成果报告会、观摩会和展览会。
(3)成果鉴定。建立健全理论体系,指导教学实践,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签定推广。
(4)材料的整理归档。对各类材料、各类研究成果都进行了梳理,然后按照上级部门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了装订,归档。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全体实验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明显提高,培养了科研意识,锻炼了科研能力,形成了科学可靠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
(一)教师综合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1.经过一个完整过程的实验研究探索,全体实验教师不仅对有效教学的认识都有了明显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得到体现,教师综合能力也较以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如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随之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学校取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受到了各级部门的表彰,学校从原来的一所教学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学一跃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学校。
2.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课题组教师中,课题主持人蒋云山校长被评为思品学科带头人,青龙名教师,李召付、张兴华、宋连文等被评为学科带头人,王文双、宋春玉等被评为教学能手,孟小飞6人被评为市教坛新秀。李兴晔老师被评为市级科研类带头人。年轻教师佟学双于2010年上半年荣获市班主任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全市参加了秦皇岛市班主任综合素质大赛获得三等奖。
(二)课题研究文字成果丰硕。
1.全体实验教师累计撰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案例分析、论文、评价体系等各类科研成果500多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达200多篇次。省级获奖、发表论文都打破了原来学校的纪录,创造了新的历史。
2.如期形成了预期课题研究成果——“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既有一定理论性高度,又切合教学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学校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提供了可以量化的考评工具,对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学校找到了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途径、方法、策略。
1.以学校“百川文化”为背景的校本研修作为基本途径。2.形成了以抓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策略。
3.摸索出了一套以多种培训手段相互结合、条线组合、责任到人、制度保障的培养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四)结论:经过一个完整过程的实验研究可以充分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的研究”这一课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它不仅对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具有指导性,同时还具有可靠的引领作用,为学校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评估手段,填补了新课改教育理论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理论的空白,对农村学校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作出了初步的认定,为其他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指明了方向。这一课题的研究与推广实施,将大大地有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主动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提供了帮助,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八、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一)尚存在的问题。
1.个别实验教师理论学习和独立探索的自觉性不强,理论水平偏低,对课题研究的悟性偏低,课题研究能力差。
2.部分实验教师文章写作功底偏低,不会撰写科研专题论文,不知道或不会捕捉课题研究信息,不善于总结经验,或缺乏理论高度。
(二)下步设想。
1.在下步实验研究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课题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实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尤其要加强实验教师的课题研究心理品质指导,提高科研能力,树立牢固的科研意识。
2.要加强科研课题专题成果文章撰写方法的指导,以求人人都能撰写出高质量的课题专题科研成果,使其有能力承担各级各类课题实验研究任务。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又是课堂教学,所以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一直是教育界的领导、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所谓教学评价,就是以现代教育价值论的角度,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相应的手段,对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用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鉴定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活动在我国各地已逐渐开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研究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掌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在有比较、有指导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广大教师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探讨教学规律,交流教学经验,从而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结果、情感、技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客观有效地检验新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能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出客观的评判,更客观、全面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改革的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的界定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主要理论依据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 中提到新教学价值观,它的核心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价值在于学生的发展。日前,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课堂教学论坛”上,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他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更好地把握这种理念,先来了解它的本来含义。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确定这一教学理念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策略性。
四、研究目标(任务)
(一)、通过研究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明确有效教学目标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三维目标意识,使学生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二)、通过研究使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教学、设计理念;有反思的意识。在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
(三)、通过研究尝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探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四)、通过本课题研究使教师更多的关注有效教学可测性或量化的评价,探索检测课堂教学有效性目标是否落实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五、研究的内容
(一)、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的研究
1、教学目标的缺失
课堂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教师靠着自己的经验在备课,没有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基础,出现教师本位现象;也有的教师只考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方法,出现内容本位现象,这两者都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单一,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
2、学习环境的缺失
作为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初中英语现状却不乐观,表现在:课堂学习环境缺失,教学过程中缺少学生可接受性的心理环境,不能体现学生主体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学习环境缺失,家长虽然重视英语,但不懂英语,学生缺少会话和运用语言的环境。
3、活动意义的缺失
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展。而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的为活动而活动,具有娱乐性,却脱离了教学目标和内容;有的为内容而内容,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缺少方法和策略,所以活动失去了意义。
4、教学评价的缺失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与评价的方式密切联系,但综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价现状,有则片面单一,仅以学生的书面测试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有的甚至是空白,根本没有检测目标是否落实的方法和手段。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1、课前准备的有效性策略
课前准备包括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预习。教师备课既要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又要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教师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所以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和学生预习的有效性策略是我们所要研究的。
2、课堂操作的有效性策略
课堂操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资源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如何提高单词、句型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探索和研究课堂操作的这一系列有效性策略已是迫在眉睫之事。
3、课后反思的有效性策略
课后反思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研究方式。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尝试课后反思的有效性策略,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体悟。
六、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在教学实践中,如实、准确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再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尝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二)、实验研究法
确定实验班级,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策略的全面实验,并进行验证和总结。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助以实验研究法。
七、研究的步骤
(一)、前期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学习理论,研制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确定实验班级,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实验启动阶段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理论的学习,启动课题研究、明确人员分工并制定计划,开展课题研究第一次研讨课。
(二)、中期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轮实验期
课题组成员分头按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开展实验课,进行教学实践,边实践边总结,收集相关研究的教学案例和材料。
第二阶段:第二轮实验期
继续实施研究,在第一轮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经验交流,开展研讨课教学,收集案例和论文,管理研究资料进行归纳和提升。
(三)、后期阶段 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形成研究论文。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采用上示范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成为共享的资源,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八、研究过程
(一)、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确立
新课改强调评价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学生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也应是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要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会评价的方法,学会评价他人和自己,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其学习的手段。确立课堂教学多元评价的主体,有助于建立多元化的合作互动式课堂教学文化,有助于多元评价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二)、评价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突出教学活动的“导学”与“主体性” 教师的“导学”作用
由构建主义观点,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者、激励者、促进者、调节者的作用。这样才能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学”作用。教师在讲课中应具有创新意识与新颖的教学方法,变“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式”为“主动式”接受知识,促使学生对英语口语产生浓厚兴趣,在体验成功中增进主体发展的欲望。
学生的“主体”作用
根据建构主义观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习者参与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新课改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英语课程不仅要求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这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情感态度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有效的课堂评价应关注学习的过程 评价的过程性体现在收集学生各阶段学习状况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探究与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基础,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就典型地体现了评价的过程性。
(五)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多元评价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多元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多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也为个人提供有益的反馈,多元评价重视从学生的日常表现中提取信息的技术,通过收集学生日常的情况和教师指导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气氛的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元评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九、研究的成效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英语教学工作,学校给每位英语教师配有专门的英语教室,教学硬件设施齐全,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学校教科室的带领下,学校有多项课题在省、市、区级立项,课题组论文多次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获奖,为本课题研究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本课题组多位教师在区英语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多篇教学论文分别获市一、二、三等奖、区一、二等奖,多篇教学案例获区一、二等奖;课题组成员都是优秀的,热于研究的英语教师,并有着扎实的教育理论底蕴与丰富的新课程理念,英语教学经验丰富。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三年来,我组组织了两次以《主体性教学评价研究》为专题的论文交流会,会上老师都畅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提出存在问题,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且达成共识:不管制订哪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都必须突出如下几个特点: 1.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必须具有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
2.不同课型的课堂英语教学评价方案必须具有课型自身的特点;
3.评价方案要体现教师、学生的双主体性,用学生的学习成效去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效;
4.评价方案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的设置不单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鉴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发展要具有导向性及激励性。
第三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又是课堂教学,所以研究改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一直是教育界的领导、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分数而轻体验,重教师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自评,互评等,同时忽略了评价的主体---学生,把评价当成了教师的“独台演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评价方式,对英语教学的效果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2..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研究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掌握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同时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政策;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还可以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评价使学校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初中的课堂教学评价这一话题,古今中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在《解读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一书中,关于“结构主义教育的课程观”提出课程评价是指导课程编制和教学的教育智慧;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布卢姆也指出:评价包括三种不同的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论述.还有罗少茜的《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方敏明的《中外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比较研究》,还有《教育研究与实践》、《英语教学新方法研究》等书都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原则、内容及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指通过研究及实际操作所总结出来的合理有效的 教学评价方法(包括时机的选择、效果的研究、学生心理的探究等等).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旨在更新个人的教学评价观念,提高理论水平和评价能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评价策略,落实新课标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英语学习.2,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中的误区;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探讨;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课题研究的对象 蔡店中学九(3)班学生 2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堂实践研究法、调查问卷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准备阶段(2012 年 7月-10月)、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 月)、结尾阶段(2013 年8 月- 11 月).七.课题研究的结论分析
在本课题的准备阶段,研究者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首先是学习理论知识,包括再次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阅读相关的文献,著作,如束定芳的《现代外语教学》、李森的《解读结构主义教育思想》、《解读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季明明的《中小学教育评估》、郑道俊的《英语教学新方法研究》等等,为课题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其次,通过对本校英语课的随堂听课,了解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大量的问卷调查,弄清这些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发现80.7%的学生对英语老师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够满意,从而总结出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所存在的问题:
1、评价语言单一
经常听老师们上课,笔者发现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频繁地使用某个或某几个词或短语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老师们最常用的评价语言是“Good!”“Very good!”“Well done!”„„学生听多了也就对老师的评价失去了兴趣,得不到成功的快乐,不再希望得到老师的正面评价,课堂教学自然缺乏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想些办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积极性.2、评价过于盲目
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常不加辨析,盲目鼓励。有一次听课,一位老师上的是八年级的一个单元《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在Pair work环节,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S: I’m going to be a thief.T: Why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S: Because I want to be rich.T: Good!Sit down please.听完这段对话相信读者你也会忍不住笑起来。这位老师只是就英语语言的表达是否正确给予评价,却没有对学生的价值观给予正确的引导,就做出了个盲目地表扬,这会让学生失去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3、评价太具功利性
过于依赖物质奖励是少数教师身上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有时,学生过多地注重得到老师的物质奖励,却忽视了学习本身。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她的课堂总是生机勃勃,有一次去听她的课,这位老师课前准备了很多小礼品作为学生回答对问题的奖励,有棒棒糖,苹果,桔子,还有小玩具。可是一节英语课下来,还有部分小物品没发下去。没想到下课后,听课的老师们还没有走出教室,这位老师竟把剩下的小礼品分发给那些没得到奖励的学生!那么请问,回答对问题的学生作何感想?这到底是奖励还是平均分配?
4、评价时纠错不当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的理解性、语言知识性、语法结构性错误的纠正听起来过于专断,不留余地。例如一位七年级的老师在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复习时,出现了这样一个片段:
T: How do you spell “elephant”?
S: E-L-E-P-A-N-T.T: No!You are wrong!像这种专断的评价会让学生对英语课堂中所开展的活动产生恐惧心理,不愿再与老师互动,学生在英语的课堂上从此沉默,英语教学自然会枯燥,乏味。
5、评价形式有限
大部分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好像一直都是老师的任务,学生问题回答对不对由老师说了算,学生作业做得好不好由老师打等级,学生上课效率高不高由老师来鉴定,老师说你好,你就好,似乎没有学生什么事儿。这是传统的评价理念,在新课程的要求下,评价的主体不仅是老师,还有学生。学生不仅是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要参与到评价中来。
在本课题的研究阶段,研究者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一).课堂实践研究法.研究者按实验方案上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验课,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依据的支持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评价表格,评价档案等方式,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几种常见的评价方法入手,制定合理的评价策略,并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然而,由于研究者课前没有加以强调,导致一次课题评价的失败.在一次英语课堂上,离下课只剩五分钟,研究者采用同伴互评法评价学生学习效率,等收取评价表,发现全班41名学生只有4名评价成绩为D,其余全部为A或者B,经分析发现:那4名学生是两组同桌,前段时间刚刚闹过矛盾,因此“公报私仇”,给对方打了D.而有几名学生基础一直差,学习态度也不好,竟然得了A,想必是同桌的“徇私枉法”.这让研究者深刻意识到:同伴互评要做到公正公平像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如实、准确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进行分析、研究、再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分析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二).调查问卷法.在教学后作好问卷调查,以教师常用的评价方法为内容,用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问答题等形式详细了解学生对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对学生所使用的评价方法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师在教学评价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有一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匪夷所思,41名学生中有36人认为老师的评价标准太高.经过琢磨,研究者把41名学生按照英语水平的高低分为6个不同的等级,分别设置6个高低有别的评价标准.没想到效果很好,96.4%的学生体会到了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由此研究者总结出: 学生自评时要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做到因人而异.(三).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并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以及课后的学习效果, 边实践边总结,收集相关研究的教学案例和材料,进行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总结出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评价的注意事项:
1、学生自评时要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做到因人而异
教师课前设置好评价标准,可以以此标准设计一张自评表,可能包括听、说、读、写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的一些评价,一节课下来,学生填表,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最大的优点就是学生作为主体同时参与课堂评价,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会有更清晰的认识,知道这堂课学到了些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和不足,以便指导学生学习上的不足。但是这个评价标准不是千篇一律的,要做到因人而异。最好设置几个不同层面的标准。对于优等生,评价的标准要高些,能体现优等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注重课外的语言积累的考察。对于中等生,在评价标准中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出较全面的要求,包括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要他们扎实掌握每节课所学。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着重评价学习态度和少数基本知识。总之,要让评价标准像阿凡提的驴子前面的胡萝卜,有够得着的希望,让差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希望,对英语学习有盼头。
2、同伴互评要做到公正公平
在教学过程中,以制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依据评价标准,同伴之间对学习条件、过程及效果进行相互的评价。评价时可以采用表格的方式,也可以口头或写书面的材料评价。同伴互评的最大优点是让学生充当评价的主导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如果在互评过程中不能做到公正公平的话,评价可能就不太准确。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绝不能在评价过程中“公报私仇”,或者“以权谋私”,从而影响评价结果,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3、教师评价方法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门学不完的艺术。总体上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口头语言评价、体态语评价、写周记评价、学生档案评价、课堂提问式评价等。在这里,笔者总结了一下平时课堂教学的经验,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以激励为主,把握分寸
针对学生课堂的表现,教师应以激励为主,多加引导。例如: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
S: I want to be a thief.T: Why?
S: I want to make more money.T: Perhaps you get a good idea, you can make more money.But, maybe you will be put into prison.I think you must have a better idea to make more money? Yes? Please have a try.S: I …
这样一来,既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同时也给了他正确的引导,这就更符合教师的工作宗旨——教书育人。
2、评价语言要丰富,具有启发性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最常用采用的方法就是口头评价,它快捷、方便,信手拈来,评价语言越丰富,做到因人而异,学生越乐意接受,这样的评价对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会让学生爱上英语课,爱上英语。
通常用到的积极的评价语言有:Good!Great!Pretty good!Well done!Wonderful!Clever boy/girl!Good memory!…
3、评价要客观、公正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们有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一般,有的表现不错,有的表现相当好,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表现,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让学生能清楚地定位自己的表现,是很好、好还是可以,绝不能出现有的老师的方式,很好的用Good,较好的 用Pretty good或Wonderful。甚至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表现就脱口而出给学生一个评价,让学生觉得老师的评价不公正,或觉得老师是在敷衍他们。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再与老师发生教学上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学就不是完整的教学,更谈不上教学效果。
4、各种评价方法相结合
单一的评价方法过于枯燥无味,缺乏启发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相结合,给予学生公正、客观,有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与老师互动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本课题的结尾阶段,研究者通过整理课题研究中罗列出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形成研究论文《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并进行研究成果的推广,采用上示范课,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成为共享的资源,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八.相关问题的反思及下一步研究的思考(一).反思
1.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的具体方向曾经出现过偏差.在最初的课题计划中,本人想探讨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但是,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再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却发现其实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课堂表现及英语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评价;二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而个人课题由于研究人员只有一人,难以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查研究,顺利开展教师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存在困难,所以只好调整课题的研究计划,从而调整研究方向,只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研究者深刻体会到自身理论水平的不足.正是这一点,导致课题研究时间有所延长.在课题研究,尤其是整理资料总结阶段,研究者深感自身理论水平的不足,很难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给课题一些较合理,较全面的理论支持.为了更好地做好本次课题的研究工作,本人只好暂停手头的工作,花了一段时间再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待感觉对课题有一个较为宏观的认识之后,才停止充电,继续课题的研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研究者将通过不断学习反复充实自己,提高自身修养.教学评价不能流于空泛,要聚焦于教师的微观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分析行为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寻求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替代性策略,以切实促进教师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现代外语教学
束定芳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3、解读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李森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
4、解读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辛继湘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7
5、英语教学新方法研究
郑道俊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Robert L.Linn﹠Norman E.Gronlund.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 中国轻工业出版
第四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图强中学
二00七年十一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前,受实证化倾向评价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评价几乎都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其他方面的评价或未涉及,或作为一种陪衬,涉及较少。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教学评价理论研究的深入,受人文科学思想的影响而越来越强调对教学过程进度以及对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交流等内容的评价,使教学评价的内容日渐丰富和全面起来,不再局限于学生学习单一方面的评价,因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师生双方的影响而重视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亦即对师生双方通过教学达到目标的情况进行评价。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对课程及教材的评价已逐渐占显著位置,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也渐渐地从教育评价中分化出来,评价的研究者们专门提出了各种课程评价的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有三个。一是泰勒等人在“八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行为目标模式”,即以确定目标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二是美国著名的评价学者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他认为泰勒模式中作为评价中心和依据的目标本身也需要受到评价,为此而提出了,以决策为中心,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的评价模式,简称CIPP模式。三是美国的斯克里芬的目标游离模式。这是一种从检查方案的结果来判定其价值,而不考虑目的或目标的评价模式。
目前,教学理论界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验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一些研究性论文,但对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验却很少,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
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评价观:以知识的建构为评价标准,重视对知识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以真实任务为标准评价,努力使教育教学更加关注真实任务的解决;同时,注意有效评价跟教学的整合。
2、多重、成功智力学说的评价观:每一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是“不容易被测量的”;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是多元智力之间不同组合而导致的,每一个人都有其潜在的潜能;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只能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标准。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三方面智力的协调与平衡,是增强人的创造力并促使人在生活中成功的保证。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探索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多元指标,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评价来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单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口头回答或书面测验、考试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探索和建立运用成长记录袋、成长手册等多种方法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评价重心的转移。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2、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构建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发挥教师在自身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使教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接受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实践。
3、探索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及其在评价中的效能
探索并逐步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教学研究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促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动向与趋势。本课题试图通过:
1、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促进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2、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的研究;
3、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
4、课堂教学发挥评价激励性功能的研究。
以期在新课程教与学的评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教学实验研究法
2、资料文献法
3、经验总结法
4、调查研究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方案设计与预实验阶段(2006、5---2006、8)。主要步骤包括:组建课题组;召开研讨会,设计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举行开题会,各小组成员提出预实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一学段:实验与整理研究成果阶段(2006、9---2006、12)各小组成员根据选题和分工,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12月底前整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论文、案例、研究报告、评价测试卷)
第二学段:实验验证阶段(2007、1---2007、6)各小组成员围绕所选课题,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以形成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研究目标;拟于7月举 行阶段性成果展示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修改完善总结阶段(2007、7---2007、11)根据实验结果,课题组组织成果修订和完善结题成果;结集《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成果上交评审。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5---2006、8)
课题论证、修改研究方案、拟定实施方案。
负责人:杜军海参与人:全体课题组成员。
1、2006年5月根据图强中学立项申请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地区级“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根据申请立项书,课题组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开题报告2、2006年6月20日图强中学全体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开题会,为课题的具体实施拉开了序幕。
3、2006年6月23日召开了课题组第一次全体会议,针对课题的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即准备阶段工作计划,确定了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本课题主要分为四个子课题,每三个人为一小组承担一个子课题。
4、2006年8月25日课题组召开准备阶段工作总结会议,针对各课题组的准备做了总结,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2006 9---200610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多重?成功智力学说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更新全体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质量观、评价观。
负责人:康少卿;参与人:全体课题组成员。
(2)2006 10---200612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开展网上教学研究、信息传递等技能;命制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检测题;奠定评价基础。
负责人:李晶玉;参与人:全体课题组成员。
(3)2007年3月--2007年6月,全体课题组成员根据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要求,修改原“三课”研究中形成的“上课”评价量规;引入教师、学生、家长评价课堂教学的新机制,进行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的评价实践。
负责人:李晶玉;参与人:全体课题组成员。
(4)2007年7月----2007年8月,课题组成员总结上阶段的经验,修改完善“上课”评价量规;总结探索多种评价指标、多种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的机制,提炼经验,将学科“上课”评价量规汇编成册。
负责人:李晶玉;参与人:全体课题组成员。
(5)2007年9月---2007年10月,利用汇编成册的学科“上课”评价量规进行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的评价实践;进一步探索总结多种评价指标、多种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负责人:李晶玉;参与人:全体课题组成员。
(6)2007年11月,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测查和结题。
负责人:李晶玉;参与人:全体课题组成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测查和结题
九、课题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6---2006、8)
课题论证、修改研究方案、拟定实施方案。
课题组成员共同制订了课题实施方案,制订了下一步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9----2007、10)
课题组成员以学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突破口,运用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来指导、探索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在继承原有的、可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手段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新方式、新经验;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经验,以“上课”评价量表为基础,取长补短,融入发展性评价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遵循“微格教学”原理,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对课堂教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发展性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的有机整体和载体,实施网上了解最新教学动态。
针对课程、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手段等众多要素均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际,遵循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受益、共同进步。
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实践,课题组成员理论基础实践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共撰写了二十余篇科研成果论文,其中有四篇获得省级二等奖。
论文及获奖情况如下:
《善用批评、发挥批评的积极作用》李晶玉 省级二等奖
《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杜军海 省级二等奖
《关于新课改教学评价的几点建议》姚芳省级二等奖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李鹏省级二等奖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自我评价的几点建议》孙凤
《让学生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之管见》李洪梅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张丽娟
《鼓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推动作用》韩涛
《浅谈新课标下发展性评价》邵丽
《语文课堂中教师口语评价的案例》郭秀艳
《标准应是一根有弹性的绳子》李晶玉
《关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许成荣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反思近一年半的课题研究历程,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我们仍感到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其一:参研人员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论的学习与理解还不够深入,新课程需要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还没有真正的树立起来。
其二:参研人员主动探索、主动适应的意识不强;不少参研人员寄希望于他人探索出好的、可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拿来自己使用,主动地去探索、去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自觉地去总结、实践课堂教学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
其三:面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不可避免的困惑和问题(如短期业绩观、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实践操作困难等),参研人员认识还不到位,应对复杂情况、意外情况和困难的心理准备、策略准备不充分。
以上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说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可避免的!还需要课题组参研人员经过较长的时间、认真的思考、更多的探索、更好地研究,才能予以解决的;为此,深化课改,必须遵循“实践-反思-研究-实践”之路!对症下药,努力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总结出成功的经验,提炼出研究成果!
第五篇:“新理念下初中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理念下初中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
从2006年9月起,我校承担了铁市课题《新理念下初中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旨在使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不断破除陈旧的思维方式,转变教育观念,在研究中不断转变课堂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课题组由我校的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主持,从语文、数学、外语三大学科当中选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本科学历、年轻而且精力充沛的一线教师,从事研究和实践。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经过讨论分析研究,立足本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际情况,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给课题组成员做出明确分工。我们主要应用了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反思法等一步步扎扎实实的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题组成员简介
我们开原市威远堡镇威远中学,在06年申请铁市课题《新理念下初中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由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贵权及教学副校长艾海山亲自主持,科研主任和教导主任除参与课题的研究外,还负责课题组的具体工作,从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当中选出9名成员,其中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各3人。本课题从06年9月申请开题,研究周期为三年,共分为四个研究阶段,09年7月前结题。
二、课题的提出 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校仍有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仍停留在陈旧的传统的教学行为上,无法很好的驾驭新教材,无法很好的在课堂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新理念的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在课堂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新理念下的新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须改变来适应新教材、新课堂、新理念。而在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在整个的课堂教学行为中,仍然存在着教师的传授知识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教学设计上,过多的课前预设仍然占主导,不能很好的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的还给学生,不能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积极性;不能灵活的对教材进行处理、整合;不能科学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等等。这些不符合新理念的教学行为急于有待转变,所以我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在教学中实践尝试,通过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构建新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推动我校的发展。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主,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探究如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行为,如何在新理念的教学行为中充分体现新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的追求。使课堂教学真正的成为开放的、生活的、民主的课堂,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使教师成为一个好的表演者
由于多年从事单一的教学活动,使教师缺乏激情,单存的为了教而教,语言不灵活,不幽默,态势不丰富等,无法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从而调动不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课题组要求教师语言要幽默、有趣、生动、富有意境,体态语言美,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让教学活动互动起来。这点在英语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在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做到听、说、读、写、演、唱、画等技能样样具全,和学生一起融入教学学习内容当中,这样才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真正的示范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民主的、生活的课堂。
3、研究讲授教学行为的策略。
虽然在新课改的今天,人人口诛笔伐“一言堂”,“满堂灌”,但也不能全盘否定讲授教学的价值,在农村学校讲授教学任然占有一定的地位,一方便承认讲授教学行为的价值,一方面又要防止讲授过度,必须处理好这一矛盾,适应新课堂。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每节课讲授过程不超过15分钟,所以如何导课、如何精心设计好问题,掌握发问的策略,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以“任务”促“活动”的目的。这些都成为我们研究的内容。
4、使活动教学行为落实到实处。
在研究和实践中如何使新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实处,根据学科的不同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真正使学生参与进来,而不是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流于形势。
5、利用农远教教学资源。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形象。而不是使它成为附庸品或是仅起到小黑板的作用。
四、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1、调查摸底、确定目标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使用调查法,对每一阶段的研究成效进行摸底调查,然后确定下一步的研究任务。在课题开题之前,对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行为现状和学生现在的学习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别从课前准备阶段(对所教学科教学理念了解程度;对课程标准了解程度;对教研集体备课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态度;备课时的准备);课堂教学阶段(课堂导入;讲授部分;学生活动等方面);课后知识巩固阶段(作业情况;辅导情况等)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调查总结。并写出了调查分析报告,总结出与新理念、新教材、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不附的教学行为,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础。并且以《新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为主要依据,兼顾我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课题组成员所 承担的任务做了具体分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每个研究阶段开始时,同样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进一步跟踪调查教师在经过一个阶段的研究之后,有哪些进步和不足,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2、理论学习、夯实基础
为了给课题研究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每月组织二次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新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理论知识》、有傅道春、施长君编写的《新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一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等和教师教学息息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写出学习体会。以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实践阵地,逐步认识到自己与新课改不相适应的教学行为,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转变。并且经常召开研讨会,深入专研教材、把握教材体系,发挥教师群体和创造能力。不断研讨、总结、反思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找出解决的方法、以便共同提高。
3、立足课堂,行动研究。
立足课堂,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具体学科、具体教学内容、具体教学环节等,开展深入的课堂教学研究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课题组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或遇到的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的行为,开展新理念下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有效地组织和评价课堂教学,切实反思和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课题组成员除了每学期上好一节校内公开课外,还要上好一节研究汇报课。课题组成员都要参与听课、评 课、研讨。对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逐个分析;并对课题组教师和所任班级跟踪了解,掌握研究的进展。在听课中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借鉴课改先进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结合本校的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了我们自己的教学评价表,课题组成员要给出客观的评价。我们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教师方面
(1)二次课例。
我们的课题研究立足课堂,以“二次课例”研究为龙头,带动常规课的研究。二次课例研究集大家智慧攻关重点问题,常规课鼓励个人探索彰显个性特色。课题组成员借助“二次课例”研讨,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研究。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依托课例研究,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二次课例研究已成为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如今已形成科学的操作模式:“个性化文本——集体备课——课例实践——课后反思——互助交流——再度课例研讨,形成二次课例”,最后形成教学备课、教案表。(2)、课例评析。
开展理论学习与课例研究相结合的课例评析研究,实验教师在确定研究内容和目标后准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一个教学实例。研讨时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然后进行听课,接着以理论和课例为载体进行评析,研讨教程中结合理念进行备、听、思、评,使课例研究目标更加明确,也更加深入,促进实验人员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的能力。(3)、“与名师同上一节课”。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变课堂教学行为,我们深入进行课例的分析和钻研。课题研究的后期,我们采用“与名师同上一节课”课例研究。就是先选定一个有价值的课例,课题组教师不借助任何辅助教材先独立完成教学设计,然后观看名师课堂实录,比较和反思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共同关注的是哪些地方,名师的课堂教学有什么效果和特色,然后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实践教学,形成课例。这种课例研究的方法使实验教师置身于课堂教学的最前沿和最高平台上,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操作,提高课堂教学实践和反思的能力。
在这些多样化的课例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执教者努力钻研教材,努力把新的理念融于教学实践中,其他人员也积极地参与做、听、评、思的过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经历课例研究过程,共同促进自己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学生方面
(1)、进行了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摒弃了以往纯粹以试卷反馈为标准衡量学生好坏的做法,充实了一些科学的评价方式,即不仅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信心的养成,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意识的形成。这些在教师教学评价表中已经体现。(2)树立典型。通过对教师授课的观察和跟踪,在每个班级树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小组典型,给予表扬和奖励,以点带面,促进全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特色。
4、强化教学反思、以“反思”促“教学”
强化自我反思,以反思促教学、以反思促研究。我过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把积极反思放在了重要位置。我们要求教师要做到“三思”,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我们还精心设计了《初中学生阶段学习反思卡》,要求教师随时下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如实的填写,给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依据。在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想法做法,也有很多的感受,同时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或困惑,教师们及时进行反思并交流研究中的点点滴滴,认真总结并撰写研究的心得体会和得失收获。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把自己所实践的、所发现的、所思考的、所验证的、所积累的等等进行总结,撰写了大量的实验教案、反思、案例、论文„„既记录了我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一路走过的历程,又反映了我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同时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理论工作水平、写作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5、落实常规管理、强化科研意识
在积极鼓励课题组成员从事课题研究的同时,实实在在落实常规管理。建立有课题主持人、科研主任、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组成的四级课题研究网络;加强理论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研究过程中强化听课、集体备课、评课研讨、交流学习等制度;课题组成员每学期上好一节校内公开课、一节研究汇报课;每月对学生进行二次学生 阶段学习反思、每月写二篇教学反思录;每月上交一篇教学设计;每学期上交一篇研究论文;每阶段上交一篇阶段性总结。另外,做好课题研究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6、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
除了正常的教研外,我们还经常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去市里课改先进校听课学习,还定期邀请教研员来我校听课指导,以便开阔教师的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技能。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课堂拼搏、课后反思等行动研究,课题组的全体教师不仅高度认同新课程理念,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是有了全面的、深刻的转变。今天教师们的课堂成为师生真正的“共同学习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参与、合作,师生使用教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和发展。
1、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我们要求教师能给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起到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这样促进了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给教师做出了更科学的定位。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同时,我们致力于突出师生关系的教育性、相互性、平等性、发展性,科学合理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进一步得以体现,即促进教者在教学方面的提高,也使得学生 9 在各方面的发展更趋于和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终身思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教师能够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教与学生学关系.教师备课需要的时间加长了,不但要备课备新课标、教材,而且要分析学情、研究新课程的教法、收集资料、备课件。教师教学时语言幽默、有趣、生动、富有意境、态势语言丰富。导课时能够做到有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在15分钟的讲授教学中能够设计好问题,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设计出容量大、密度和效度高的问题。在课后,教师的工作不单单是批改作业,备课。教师的课后专业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反思、备课、课件制作、课外活动的指导、课题研究与教学论文的撰写、网上资料收集、教育理论学习、培训学习等,使得教师自觉不自觉地由教学型的教师向教研型的教师转变。
3、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生学习方式初见雏形。实验教师通过典型课例等行动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用辩证的观点对待新课程的课堂观,既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承认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在教师们的努力下,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共同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强调学生个性得到尊重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得到重视。同时也积累和形成了点滴经验:(1)重视创设情境,10 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动机和欲望;(2)让学生经历操作和实践的过程,获得经验形成知识;(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感悟和探索知识;(4)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互动中学习。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大脑真正运转起来,让气氛活跃起来,学习不再是苦事,乐在其中.4、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推进了“农远教资源”在农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能够做精美的课件,给课堂教学增辉添色,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5、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收获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从事课题研究的几年中,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教学业务能力得以增强,教科研品味得以提升,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得研究更上了一个层次。几年中,2位教师获铁市优秀课,2位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被评为开市优秀课件,1位教师获得了使用多媒体说课的开市优秀课。5位教师的教学随笔被刊登在开市教育局举办的《开原教育信息》刊物上。
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研究其转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在研究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难于解决的问题,在很多方面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挖掘的不深、不透,有时存在着 11 盲目性。主要有:
1、要很好的掌握好教师讲授教学的艺术,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农村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太强,即使老师一再强调和要求,但是预习的好习惯没有完全养成,这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相对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纳入到本学科当中。
2、在落实活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办学条件的限制,大班型,学生多,虽然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如前后桌分组、自由分组、根据兴趣爱好分组、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分组,但是学生多,时间有限,所以在这个环节中,不能对学生全面铺开,有的小组这种活动方式就只是走走形势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尽量克服这种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
3、在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上,我们老师的能力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有时在某些课的处理上过于依赖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忽视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忽视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的创造力;在某些课件的制作上,不能根据教学灵活的设计,不能使课件与教学过程浑然一体;还有就是课件在一节课中应用的最佳时间和在什么地方应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做更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 践,积极参加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各级培训,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提高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4、进一步加强反思的功效,从多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回顾反思、观摩反思、集体交流研讨反思、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教学实录、反思同事的教学问题、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等,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开原市威远堡镇中学铁市课题组 王宇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