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品社《走进商场》教案
11、走进商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商业服务人员劳动的情况,懂得要尊重商业服务人员的劳动。
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体验商业活动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体验商业活动的过程 教具准备:有关商场的视频资料、商品样品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从商场购买的自己喜欢的食品;课前走访从事商业服务行业的亲戚和熟人,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
二、课堂体验,深化感悟。
(生活回顾,初识商场
1、激趣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曾经去过哪些商场呢?这些商场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交流,描述商场。
3、揭示课题: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商场,商场里那琳琅满目、品种繁多的商品供我们任意选购,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生活需求。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商场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商场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走进商场)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走进商场
1、播放视频资料,学生边看边思考:你都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3、小结:通过观看,我们发现商场里有许多商品,这些商品都是分类摆放的。商场里还有许多人。商场里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顾客,一类是商场工作人员。
4、你了解他们的工作吗?(相机引导学生感受工作人员的辛苦)
5、那么,我们到商场去购物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学生交流
(2)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由走进商场,体会在商场购物要注意的问题,明确购物的基本原则
板书设计:
11、走进商场
购物常识
商场的作用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懂得在商场等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卫生,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购物的原则
文明购物,我做售货员
教具准备:小型商场所需的部分商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合理购物学问多
(一)购买食品的学问
1、指导学生检验食品的质量
(1)多媒体出示,指导学生检验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2)检验自己带的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3)分组帮助老师检验食品质量。
(4)假如买到了过期的食品该怎么办?
(5)教师小结。
2、引导学生关注食品营养
(1)多媒体出示“十大垃圾食品”名称。
(2)小博士友情提示。
二、课堂体验,深化感悟。((二)交流购买其他物品的学问
小结:
(1)要学会合理消费:根据需要买;货比三家,质优价廉
(2)要学会巧妙消费:学习用品类,要注意实用性、安全性;服装类,要注重舒适、美观;要注意季节性等(包括反季购买)。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制作购物指南卡
1、学生动手制作购物指南卡。
2、展示交流
3、教师总结: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购物指南卡保存好,在以后的购物过程中进行补充、完善。
我做售货员
把教室布置成简单的商场,小组推选售货员,进行模拟购物,看谁卖的多,看谁买的巧,培养购物文明的好习惯。【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走进商场
合理购物学问多
看谁卖的好,看谁买的巧
教学反思:
第二篇:四年级品社教案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回答:观察家乡。)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二、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妞妞的日记,并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三、教师介绍广州。(虽然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来自广州,但广州算是这班学生的第二故乡。故选取广州作为学习的对象。)教师展示有关于广州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广州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广州的特色食物。(白云猪手,早点等)
3、广州的名胜古迹。(陈家祠等)
五、大家开口说。
1、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广州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原来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2、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1)、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重点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演示小明的家乡花都的变化)(课件上有广花公路、物流公司、白云国际机场„„)
(2)、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
(3)、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
(4)、交流讨论
(5)、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家庭作业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观察记录,并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至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三、大家来做小画家。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四、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画面展示了农村新貌、商机无限、翱翔天空„„)
五、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1、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2、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六、家庭作业 :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地图上看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识别方位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家乡与籍贯的区别,并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初步接触地图,本课的学习难度较大,课前的准备要充分,既要让学生自己学看地图,又要在课上采用一些活泼的游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中国地图 四川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颂家乡的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从“地图上看家乡”。(板书课题)
二、知方向、识图例
1、看地图知方向
师:看,认识它吗?(出示中国地图)生:这是一张中国地图。
师:它像一只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你知道在地图上怎么辨别方向吗?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贴方向
请四位同学每人分别拿一个东、南、西、北的卡片,把它们贴在方向标准确的位置上,其他同学来做小裁判。
3、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师:有些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那么这些方向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回答并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贴到相应的位置。
4、小结:在看地图的时候,要做到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地图图例知多少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地图就像一幅画,在查看地图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符号,它们叫做图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看地图的图例)师:说出图例代表什么。(学生先回答,教师再指导、点拔。)
三、看地图,找家乡
1、同学们,认识了方向和图例,读懂了地图,我们来找一找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师:看,我们中国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2个行政特区组成。北边有黑龙江、内蒙古,南边有海南,东有江苏、上海,西有新疆和西藏自治区。师:让我们在书上的地图里找到四川省并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吧。学生在书上找到四川并涂色。
师:我们四川省都有哪些好邻居呢?同桌合作找一找并给它们做个记号。指名回答有哪些邻居。
2、找成都
师:同学们想把我们的家乡看的更仔细吗?让我们走进四川省吧!出示四川地图)师:我们成都在四川省的什么位置?有哪些邻居? 学生观察并回答。
3、走进成都
师:同学们,想不想走进成都市看看家乡的美景?(出示图片)
4、教师简单介绍成都的行政区划。
5、学生看地图并回答。
我的家所在市:—————————— 它在四川省的方位: ————————
四、总结全课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一部分,四川省又是是祖国的一部分,四川省成都市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我们对我们的家乡,感情是什么样的?河北省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这节思品课的内容是“走进美丽的家乡”,上完这节课让我对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的认识:要让思品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思品课上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促学生情,以情促行。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基本完成,学生能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互动,学生能够大胆积极的发言,因此,课堂气氛比较好。这节课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家乡的美、展示家乡的美,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交流中把自己家乡的美、自己家乡的特点表现出来,并能够站在讲台前介绍,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合作能力。“小画家”这一环节,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得到了体现。学生在做“小画家”时还能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展示自己的家乡的优势,做到符合实际。同时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环节之间的过渡性语言没有锤炼好,因此语言比较贫乏,所以环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不是很好;学生评价语言方面,教师“非常好”的次数讲得比较多,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价,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方面,还要在教学语言上多多锤炼,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
《展览室里故事多》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的变化。
2、懂得保护环境是热爱家乡的表现。能力目标:
1、通过家乡变化对比提高学生珍惜资源、热爱家乡的认知能力。
2、制作家乡环保书签提高学生动手宣传环保的能力。情感目标:
引发学生关心爱护家乡自然资源的情感。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对家乡了解也更多,对家乡的变化也会了解更多,这成为本课实施的关键。本节课旨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真正提升品德课的实效性,达到品德课教育“无痕化”的目的。此次品德课的教 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品德课的学习中可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事。
3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珍惜资源、热爱家乡的认知能力。4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提问,引入新课。
二、引导展示
1、下组指导学生小组学习。
2、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的变化及原因。
三、演示变化
1、教师演示课件。
2、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应对。
四、共同珍惜
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怎样关爱家乡、保护环境? 小结从生活的小事出发关爱家乡,积极宣传环保。
2、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指导学生进行环保书签的制作。
五、布置作业
1、将环保书签赠送给周围的人宣传环保。
2、通过实地察看、调查访问、上网查找等方法搜集家乡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资料。《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搜集材料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有所发现,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材料的方法,让学生在“家庭寻宝”的搜集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对以前的社会生活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今昔对比了解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培养学生善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
3.、通过学生自我阐述今昔对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2学情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来所及材料。但是四年级的孩子总结概括能力不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因此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事物之间的今昔对比感受人类是怎样用自己的智慧促进社会进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有趣的事物表面,而是上升到情感上,获得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财富。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自己“寻宝”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睛之笔。通过了解“宝物”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智慧的赞叹,对家乡的人爱之情。
难点:通过今昔对比发现社会的变迁,人类的进步,从而更加赞美人类智慧的无穷。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展示“宝贝”
请同学们出示自己在家庭寻宝活动中的发现,并向同学们介绍这些宝贝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师在这里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材料。
活动2【讲授】今昔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一、以前的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为学生讲解以前的游戏是怎样玩的,以前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并引导学生联系现在的游戏,让学生说说以前的游戏有什么特点,现在的游戏有什么特点;以前玩具简陋,现在的玩具精美,这体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引导。
二、以前的食品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以前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说一说现在的食品和以前的食品有什么不同。
三、以前的图书与童话
教师出示图片,给学生讲解以前的连环画以及动画,那时候的制作比较粗糙。同时引导学生回忆现在看过的动画片和书籍,通常都是制作比较精良,这正是家乡人智慧的提现。
四、以前的生活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通过今昔对比说一说现在生活有哪些方面的进步。活动3【活动】描绘你的童年
我们刚才看的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们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你觉得他们的童年生活有趣吗?你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给大家讲一讲你的童年生活,并说说你的童年生活和你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以主题讨论活动的形式展开。
活动4【作业】今昔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作业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通过今昔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情分析
我们南阳市虽然不是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地区,但是每年也不同程度地发生旱涝灾害,在农村旱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都困难。在实施本主题的教学之前,我有意识的与学生进行了交流,我发现这些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如何合理的利用水、本地水资源基本情况”等等问题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对水的认识只停留在“水是每天都要用到的”“与生活相关的一种必需品”。至于“水是从哪来的、水带 给人类的巨大作用到底是什么、人类究竟该如何合理的利用水”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他们所不了解、关心不够。
如何让学生正确、快速、积极的了解和认识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是本课题的关键所在。3重点难点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师:老师说一条谜语,看谁能很快地猜出来:“小溪里游玩,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正确的谜底)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家乡水的故事。(板书课题《家乡水的故事》)
活动2【讲授】出示教学目标、自学提示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家乡人的取水方式有什么变化?
4、水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活动3【讲授】探究学习
师: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用水很方便。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以前我们的家乡人是怎样用水的呢?请大家阅读书上第46~47页 的文字和图片,简单了解一下家乡人用水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学生阅读书上的文字和图片。)
师:大家通过阅读,了解了家乡人的用水经历。请你们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说一说你家用水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说自己所了解到的家乡人用水的变化过程,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爷爷奶奶在家,所以他们会了解到许多真实的变化历程。)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生活用水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活动4【活动】调查汇报
1、学生小组活动
师:大家知道,我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水,那么,它具体都用在哪些方面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上的图片,将水在日常生活中、城市绿化及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填写在下表上。水的用途 日常生活 工农业生产 城市绿化 其它方面
(我将这个表格每个小组都发一份,让其中一人执笔,在讨论中完成此表。)
2、课堂汇报交流
师:从大家的汇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水,而人类对水的需求又是无限的。所以,水是很宝贵的资源,人类应该节约用水。师: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出示相关课件)
(学生在回答中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从家乡看祖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调查走访,查阅资料,收集影像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2.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及家乡人为家乡所做出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搜集整理。
2、学习课文内容,知道怎样去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加深对家乡深层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走进美丽的家乡和家乡的故事两个单元的学习,对家乡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侧重于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合作学习,学生完成任务比较容易。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史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难点: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激趣
1、同学们,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对家乡的人和事,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感受了家乡的美丽和家乡的故事,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3、学生发表意见。
活动2【讲授】讨论学习方法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大家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想清楚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哪一些方法、途径去完成呢?(参观、访问、调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网络等)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笔记本、相机、录音笔等)
如何获得那些对我们有用的资料呢?
(调查:首先选出小组长和记录员,制定好调查计划,设计好调查的内容等。)
2、同学们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要想清楚地了解一样事物的过去与现状,我们必须用制定详细的计划,如何做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适当的记录。)
3、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讲得非常好,要想了解一种事物,必须通过有计划的调查,才能对它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究竟可以通过什么方式。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总结出:访问知情人、参观名胜古迹、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3【活动】制作调查计划
(三)制作调查计划
1、我们都知道要通过调查采访的方式才能获得所要的资料,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我们先来参考一下57页这一图表。
(教师根据教科书上提供的计划格式,分项进行指导,重点应放在内容的确定上)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调查的目标制定调查计划。
3、汇报、展示小组制定的计划。
活动4【讲授】简介潼南文化,激发学生调查兴趣
(四)教师简介潼南文化,激发学生调查兴趣。
(五)情感升华,家乡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要热爱祖国,首先要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做起。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课后调查自己的家乡文化历史,著名人物等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喜爱家乡的凉茶文化,体会凉茶中的人文情怀,并产生传承此家乡凉茶文化的意识。
2.初步懂得广东地区的凉茶文化的区域性特点。3.知道凉茶文化是广东地区饮食文化中的风俗习惯。2学时重点
了解广东的凉茶文化,知道凉茶文化是广东地区饮食文化中的风俗习惯。
3学时难点
体味凉茶中的人文情怀,并产生传承此家乡凉茶文化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品茶激趣,揭示课题
1、品茶激趣
师:同学们,在老师前面有几杯饮料,哪位同学想来品尝?你尝到的是什么?(凉茶)你们刚才喝的就是广东凉茶。
2、板书课题
师:其实喝凉茶是我们广东独有的乡风乡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板书:乡风乡俗—广东凉茶)为什么喝凉茶会成为我们广东的乡风乡俗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广东凉茶文化。
二、小组合作,探究凉茶
师:课前我们分小组对广东凉茶这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现在请各小组长拿出研学案组织组员互相交流。请你认真聆听,想想从中你有什么发现?(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1、小组交流、分享资料。
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师:下面请第一小组来汇报。
预设一:学生汇报课前调查访问身边人喝凉茶的数据。(读数据)
师:小小的数据已说明了喝凉茶是广东人的一种习惯。原来这与我们广东的气候有关。下面请第二组来汇报。
预设二:因广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春夏多雨潮湿,秋冬干燥,偏于燥热。)。
师:广东凉茶历史源远流长,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有请第三组。
预设三:学生讲有关凉茶的历史故事。
师:那么广东凉茶是怎样由一碗凉茶演变到现在凉茶?请第四组
预设四:学生汇报凉茶的演变。(可以用实物)
师:从凉茶的演变,我们看到了广东凉茶、适应时代,不断创新,传承发展。下面请第五组。
预设五:学生汇报凉茶组成的材料。(展示实物)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你们看?
师: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凉茶的材料都是一些花草)
师:广东凉茶就是由这些极其普通的花草、蔬果等制作而成。这些材料组成了不同品种、功效的凉茶。有请第六小组。
预设六:学生汇报常见的凉茶品种、功效。(板书:保健)师:调查了凉茶的品种与功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不同品种不同功效的凉茶,也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群。)
师:所以我们要合理饮用凉茶,(凉茶的分类)
过渡: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下面情境,请你做小医生帮帮他们。
游戏抢答,合理保健
1、出示抢答题:
师:请根据下面情况合理饮用凉茶。
①没胃口或消化不良:A七星茶;B夏枯草(答案:A)②喉咙痛:A果汁红茶;B、下火王茶(答案:B;)③夏天消暑:A绿茶;B冬瓜水(答案:B;)④感冒咳嗽:A桔子茶;B感冒茶(答案:B;)
师:谈到感冒茶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一天我感到全身酸痛,咽喉肿痛,妈妈知道了就煲了一碗四时感冒茶逼我喝。我强忍着苦味喝下去了。第二天我发现喉咙不痛了,全身舒服很多。慢慢地我学会喝苦凉茶了。现在我做妈妈发现儿子流鼻血或感冒了也教他喝凉茶,凉茶就这样一代传一代。在生活中相信你们与凉茶也有许多不同的故事。
过渡: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你与凉茶的故事。
四、诉说故事,感悟亲情
1、小组交流说故事
2、诉说凉茶故事。
师:你与凉茶有哪些故事呢?谁来说?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板书:关爱)你还有什么想说?
师:哪位同学还想说与凉茶有关的故事?
过渡:看广东凉茶不仅具有保健的作用,它还蕴涵着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由此广东人十分珍爱这种凉茶文化,人们为此做出不少的努力。如今的凉茶已闻名中外,请看视频。
激发情感,传承文化
1、播广东凉茶申遗视频
师:自广东凉茶申遗成功,王老吉、加多宝、邓老、徐其修„„一个个凉茶品牌为人熟悉,凉茶逐渐发展成为饮料,2007年广东省凉茶饮料销售量已突破500万吨,还取代了可口可乐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饮料。
2、师:作为一名广东人,此刻心情怎样?那作为新一代广东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广东凉茶”?
总结:我们作为新一代广东人不仅要把引以为豪的广东凉茶文化传承下去,还要把广东的饮早茶、煲靓汤、唱粤剧等风俗传承下去。
六、总结提升,课堂延伸
师: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家后,给家人端上一碗爱心凉茶,感谢一下辛苦工作的家人吧!
拓展资料:罗汉果菊花茶的做法:先将菊花用清水泡一下,浸出一些灰尘,罗汉果敲破,掰成小块;再将菊花、罗汉果(连壳)一起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待五分钟后可饮用。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民族风俗。
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2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学生远离家乡,对家乡的认识仅仅是曾今玩过的地方。由于孩子的年龄尚小,家长也没有给孩子讲过家乡的风俗和文化。
3重点难点
了解风俗及文化的地域特点。(重点)
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难点)4教学准备
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教师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看图说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画的谁在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补充,并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和习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乡风乡俗。板书:乡风乡俗
活动2【活动】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咱们班的I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你们的家乡一定也有不同的风俗和文化。你能介绍介绍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明哪些属于风俗(就是生活习惯),哪些属于文化(就是艺术特色)。活动3【讲授】小故事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增进了我们对不同地区风俗的了解,让我们认识到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老师也给大家讲个风俗小故事:鸡头敬客。你的家乡有风俗小故事吗?谁能讲一讲?
活动4【活动】讨论
说一说: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风俗和文化?师总结:历史原因、地理环境原因等造成的。
活动5【作业】本课小节和作业
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情况,同学们要提高认识,拒绝封建迷信,同时相信科学、追求文明。作业:搜集有关家乡的风俗和文化的传说和故事。
第三篇:四年级品社教案
1、《生活需要消费》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需要消费,了解最基本的消费知识。
2、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知道家庭消费依靠父母的劳动收入来维持,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消费知识,知道生活、消费、收入、劳动间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勤俭节约等好品质。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准备家庭照片。
2、准备自己及家庭的消费统计表(一周及一学期)。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
调查家庭收入、体验劳动感受 活动一:调查家庭收入
1、导入。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段文字,对消费作简单介绍。
2、识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家庭的照片,介绍自己家庭情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认识到我们家庭中的生活用品,是靠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收入购买的,引起学生探究爸爸妈妈收入问题的兴趣。
3、问题探究。教师针对学生对学生采访爸爸妈妈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制定出采访计划,去采访爸爸妈妈。
4、交流。交流学生采访情况,鼓励学生充分的交流,说清楚爸爸妈妈的职业及工作情况,然后填写家庭收入表。
5、深化认识。老师组织学生在讨论中认识爸爸妈妈的工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辛勤的工作,靠他们的劳动为家庭提供了收入,激发学生对爸爸妈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从而自觉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活动二:体验劳动
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劳动体验”的要求及开展活动的“小提示”,明确“劳动体验”的有关要求及注意问题。
2、提示学生采取收集、整理废旧报纸、纸箱、酒瓶等,然后自己找收购点去卖掉。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收入,如:给人做零工等。
3、总结。总结这次劳动活动的收获。指导学生认识到,收入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最后填写“我想说的话”,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第二课时:我家的消费 活动一:我的消费
1、搜集资料。课前搜集“我的消费”的有关票据,并填写好一周支出统计和一学期支出统计表。
2、课堂交流。根据课前填写的统计表,看看自己的消费情况,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消费情况,认识自己的消费是否适合家庭的收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学生制作。指导学生设计、制作“家庭日常消费记录卡”布置学生进行记录。活动二:我家的消费
1、提供出:课前搜集的“家庭一周日常消费记录卡”,了解家庭日常消费情况及家庭月支出情况,搜集家庭有关衣食住行支出的票据。
2、讨论:家庭消费有哪些方面?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填写“家庭月支出调查表”,通过讨论了解家庭消费有许多方面,如:买电脑、买书、旅游、看医生等。
3、说说你家还有那些消费?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消费情况充分说一说,对自己家庭的消费情况作进一步了解。
4、对于“自己有结余的钱,会做什么?”这个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不能乱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有意义的事情等。
2、《不同的购物场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2、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付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
1.同学们,在生活中要购买需要的用品应该怎么办?
2.照片展示,让学生观看一些周围熟悉的购物场所。
3.让学生完成书本中的调查表。
4.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特点。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购物场所的特点。
6.游戏:
每个小组想出一个购物场所,然后选一位同学,让他把该购物场所的特点叙述给大家听,由其他组的同学判断这个购物场所是哪个商店。
二、模拟商品买卖活动
1.多媒体演示一些同学们熟悉的购物场所。让学生置身与购物环境中。
2.任选三名同学到大门口当“导购员”。
3.学生模拟买卖商品,教师巡视。
4.其他同学提出自己想买的东西,由三个“导购员”抢答,并说出去哪儿买较好,并说出理由,其他同学评议。如果“导购员”回答不正确或不令大家满意,就把“导购员”免职,由自选的助手承担“导购员”的任务。那位导购员回答的问题多,坚持的时间长,则获得优秀“导购员”的称号。
5.评选“优秀售货员”、“文明顾客”。
三、了解新颖的购物方式
1.先让学生回忆电视上介绍的或自己外出旅行所看到的新的选购、付款方式。2.观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颖的购物、付款方式。
3.比较讨论自己的购物、付款方式与电脑演示的哪些方式更好,为什么? 4.指导学生尝试通过网络购买一本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实际尝试一下新颖的购物方式。
四、扩展训练
1.让学生讨论未来的购物场所应该怎样? 2.小组共同绘画未来的购物场所。
3.教师从旁点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五、深化教育,拓展生活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当一名精明的消费者,懂得选择最佳的购物场所,选择价廉物美商品,使用便捷的购物方式。
2.在今天的购物活动中,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收获。3.在今天的购物活动中,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宣布购物活动圆满结束!
3、《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价格变化的原因; 2.知道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 3.懂得买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价格变化的原因; 2.知道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
教学难点:懂得买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课前准备:
1.完成“社会调查记录” 2.几个不同种类的包装袋。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由于各种原因,同样的商品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当我们到当地购物场所了解一下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再请教一下售货员和家长,弄清价格变化的原因。
大家有没有信心做最聪明的消费者?我们闯关开始。活动一:看商品猜价格(课件)1.(课件出示规则)准备好了么?
A.穿着漂亮绿色外衣的中性笔,书写流利清晰,能使你的字体美观大方。请各组商量后出价。
B.是一支白雪牌巨无霸中性笔,书写长度达1500米,能写36000多字。请出价。C.这个双层漂亮文具盒上的小猫在向你招手呢,盒盖上的电子表能提醒你要珍惜时间。你觉得它会是多少钱呢?
D.这个文具盒简洁大方,会让你爱不释手。请各小组出价。活动二:作调查 知差异
1.水笔的价格有所不同,文具盒价钱存在差异。这种情况我们平时经常遇到,课前,我们做过调查了,来交流交流吧!2.既然商品的价格差异这么大,我们在购买时应该怎么做呢?听,小精灵有话要说。(课件)
3.但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情况(出示录像)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可取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情况么? 活动三:火眼金睛
1.同学们课前做过调查,老师也做过调查,我知道咱们大家都喜欢吃美味的零食:酸甜可口的话梅,香脆麻辣的方便面,味美嫩滑的果冻„„一听就让人流口水,可是你知道么,市场上有些不合格的食品,吃了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课件)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不必惊慌,只要我们在购买食品时注意看包装,不合格食品就会远离我们。你平时购买食品时,主要看什么? 3.还有哪些应该注意的,我们来问问购物精灵吧!(课件)拿出你手里的包装袋看看符合小精灵说的这几条么?(对照看包装)4.课件)大家认识这个标志么?你在哪儿见过?
这是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市场标志。食品包装上有这个标志,就说明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加工环境符合国家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可靠,可以放心食用。目前,我国已经对(课件)。。。等几十类食品实行了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只要看到包装上有这个标志,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买了。
5.(课件)这个包装袋合格么?少了什么?没这些不行么?(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厂址和电话、商标。。。)
大家可真是火眼金睛呀!听小精灵说什么?(课件)像我们学校门口的小摊上的食品很便宜,很多同学都会去买,可多数是“三无食品”,食用后有损我们的健康,为了健康着想,我们还是对它们往而却步吧!活动四:小鬼当家
1.今天是周日,你的父母要加班,中午不能回来了。妈妈给了你9元钱,让你解决自己的午餐,你还得买下周学习用的尺子和日记本。除此以外,你是个小馋猫,还要买些零食来解解馋。怎样合理分配这些钱呢?这就需要各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请各组选出三名代表来购物。我们要找四个收银员,谁愿意?你想吃什么,快告诉你们的代表。在买东西时可要注意看呀,时间最长不超过四分钟。(音乐)
2.咱们来看看各组的成果,如果符合其中一条就会获得一颗智慧星。总结:
看来,花钱买东西还真有不少学问呢?虽然今天这三组没有获得胜利,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一定可以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4、《多彩的民族节日》教案
活动目标:
1、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知道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格的民族艺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教师
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 》、回族开斋节、《爱我中华》音乐。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来临,人们就盛装打扮,唱歌跳舞欢聚欢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的节日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多彩的民族节日》,去感受少数民族朋友的节日快乐。
二、个人汇报信息共享。㈠傣族介绍
1、老师出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大家猜这是用的什么乐器胡芦丝葫芦丝是哪个民族过节时少不了的一种助兴的乐器?傣族
2、你们知道傣族都有哪些快乐的节日吗?
3、重点了解泼水节
1、大家互相展示了解到的关于泼水节的资料。在介绍的过程中,可让学生模仿泼水节的场景来做一做。你瞧你的衣服都淋湿了可他们为什么还那么高兴?了解谁被泼水最多谁得到的幸福最多。
2、课件,认识图片中间的人吗?是周总理。周总理穿着傣族人民的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他用这种实际行动表示了什么?他对傣族同胞的关心与尊重。
3、刚才,我们了解了傣族的节日习俗那这些图片向大家展示的又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特色.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㈡回族、开斋节
1、我们的书上为我们详展示了开斋节的图片同学们把书翻到19页你能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吗
2、课件展示教师小结。㈢、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1、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人民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令你最感兴趣的习俗是什么?赛马、摔跤、射箭。
2、课件展示看了刚才的场面,你有什么感受?
3、师小结,蒙古族人民可好客了,不管是哪个民族的男女老少报名参加,他们都热情欢迎。不过,你可要有足够强健的体魄才行啊。
我们一起分享了三个民族多彩的节日习俗,介绍节日的同学说得真生动,听的同学也很认真。同学们,你们还对哪个民族的节日感兴趣。学生自由列举。
三、拓展研究、乐中学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刚才我们学习、汇报的一些民族外其他民族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现在我们进行
即兴表演看哪位同学能通过歌声、动作表现民族的节日风俗? 唱歌、射箭、献哈达、骑马。
四、歌唱祖国升华感情。
1、欣赏乐曲《爱我中华》。2、56个民族,56种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么灿烂的文化,面对这么多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你最想说些什么?
五、师小结
5、《家有喜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读喜庆活动的感受和见解。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了解感受生活中的喜庆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习俗的资料,如:搬新居、娶新娘等。2.教师准备有关多媒体资料。教学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搬新居
活动一:
揭示学习目的,了解搬新居的风俗。分组进行探究,收集有关搬新居的资料。实际采访。
采访准备。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带足采访用品,设计采访用语,提醒学生:注意文明礼貌等)
实地采访,收集资料:分组走出校门进行实地采访,做好采访记录。
整理资料,小组交流。回到教室后整理采访资料,列出盖新房、搬新居时人们的习俗,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带领学生讨论搬新居的习俗。
填写空卡:依据已有的经验,填写还知道那些盖新房、搬新居的习俗。课后延伸,布置学生了解更多搬新居的事情。
第二课时:迎新娘
活动一:
课前搜集有关迎新娘习俗的资料,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婚礼和习俗。
课上引入:让学生知道迎新娘是一件喜庆的事情。结合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迎新娘的热烈场面。
引到学生自主看教材中迎新娘的喜庆场面,说说不同时期人们的婚礼习俗,认识婚礼习俗的发展变化。各小组选代表交流搜集的资料。
自由发言,结合婚庆习俗的变化,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第三课时:生活中的其他喜事
活动一: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家中有关系似的资料(照片、实物等)。小组内交流,谈谈最近家中发生的喜事。
全班交流,学生到讲台前介绍自己家中的喜事,并评选“喜事之最家庭”。指导看图,指导学生读教材中的图,让学生思考后讨论:当生活中发生类似的喜事时,人们会怎样庆祝?如:开业、上大学、有了小宝宝等。总结整理,整理自己家中的喜事资料,填写知识卡。
6、《异国习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风俗和习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日本人身穿和服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畅饮美酒边欣赏樱花的情景。
提问:谁知道这是哪国人在欣赏樱花?他们是怎样做的? 学生观察、交流,从饮食、服装方面来谈。
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习俗也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有关外国人的日常习俗。(板书课题:日常习俗)(设计意图:创设日本人欣赏樱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究问题: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俗。)
二、了解欣赏
1.课件出示: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行走在沙漠中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
2.让学生通过课本交流、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俗。并由学生谈谈课本上的资料自己是由什么方式搜集到的?(如上网搜集资料、查阅课外书等)
3.课件出示泰国人见面时的情景,学生交流泰国人见面时有哪些礼节?小组内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人的见面礼节?然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展示情景,让学生在充分观察、交流中,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及泰国人的见面礼节。并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俗,引领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三、汇报交流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外国人的日常习俗?是用什么方法搜集到的? 学生展示交流: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或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礼节)等生活方面,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的习俗文化,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一些日常习俗,如: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每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以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美国人在拜访朋友的时候,敲门经主人允许进屋后,首先要脱帽,并询问是否方便,当对方回答“无妨”时,方可说明来意„„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搜集资料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不同方面的异国习俗资料及教师的补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外国人的日常习俗。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游戏活动
1.猜一猜 课件播放异国风情录像片断,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习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师生共同评价。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习俗,能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2.演一演 各小组表演节目,包括异国服饰表演、舞蹈、小品等。由评委小组打分,评出表演优胜奖。(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知、明确世界各国的风情。)
五、深化认识
1.说一说,本地的哪些生活习俗是从外国“引进”的?(在隆重场合人们要穿西服;现在,人们还经常吃西餐;英国人普遍流行戴婚纱的习俗,最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年轻人在举行结婚典礼、拍摄结婚照时,新娘喜欢穿婚纱礼服„„)你觉得外国人的生活习俗有没有意义?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组织分小组进行辩论。引导学生明白,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只要是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学习并接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交流、辩论,引导学生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六、谈谈收获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喜欢哪国的日常习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学生畅谈。
7、《交通安全每一天》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及初步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⑵ 养成热爱科学的态度,养成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调查、访问、收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的方法。
3、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交通状况,知道交通安全常识,了解《交通安全法》及其违法的危害性。活动准备:
1、学生在课前搜集、制作交通标志,查询记录相关交通法规。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一套、广告创意设计纸每生一张、小旗数面。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公共交通规则
活动一:我知道的交通规则
此活动主要通过学生讨论、收集资料等方式完成。主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制定交通规则?(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有哪些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法》主要内容是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违反《交通安全法》的现象? 活动二:认识交通标志
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各种交通标志,有的早已熟悉,有的还很陌生。因此,可以组织学生从他们各自的生活实际出发,先进行小组交流或全班讨论,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从记忆储存中搜寻出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并画出来;也可先让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交通标志,再在小组或全班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而且也在课堂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信息场,为下面的知识拓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活动三:我是小交警
这是一次“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活动。教学中可以让几位学生戴上“轿车”“自行车”“卡车”等头饰,三位学生分别举红、黄、绿牌,代表红灯、黄灯、绿灯,两位学生手拿红、绿牌代表行人过街灯,一位学生扮演警察:“请大家听我指挥。”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对指挥灯、人行横道灯等交通信号之间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际体验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使导行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课时 交通事故的启示
活动一:交通事故的警示
此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导图,调查、访问、请交警讲座、多媒体展示交通事故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违反交通规则的真实事例,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例和震撼人心的数据,让学生明白有秩序的交通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安全,不遵守交通秩序常常会引发事故给人类带来灾难,树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活动五:怎样过马路
不论是在农村,还是身居闹市,小学生外出总免不了要横过马路,穿越十字路口。过马路一定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千万不要闯红灯。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掌握一定的安全常识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还可以动员学生收集、设计一些交通安全用语进行张贴,起到警示作用,不仅自护,而且关心、保护他人。活动二:讨论交通带来的问题
人们在享受交通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在面临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调查、发现这些问题。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分析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过程设计可以分几步实施: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讨论会、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 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活动一: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在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讲座等形式对交通事故有了一定的了解基础上,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在行动上真正落实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学生结合周围的实际交通状况谈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如何保证交通安全等。活动二: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对于交通工作,许多学生往往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教师应帮助他们提升原有的认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通过调查,使学生从观察中发现交通设施不合理的状况,并提出建议。
8、《从“119”谈起》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及初步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⑵ 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
2、能力目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的本领。
3、知识目标
知道家庭安全、校园安全和社区生活安全的基本常识,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活动准备:
1、学生在课前搜集火灾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一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火灾的危害
活动一:火灾的危害
学生收集发生在身边的和我国发生的重大火灾案例,通过案例讨论火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谈危害可以从危害生命和财产损失两方面讨论。可以利用图像资料、数字资料说明。活动二:讨论引发火灾的原因
讨论引发火灾的原因主要为了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在家里、学校里引发火灾的原因;在商场、宾馆引发火灾的原因;在野外引发火灾的原因。这些都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避免空谈泛论。
第二课时 遇到火灾怎么办
活动一:演习活动“火灾发生时”
先组织学生分几种情况讨论“火灾发生时怎么办?”比如:“当你被困火场怎么办?”“当你看到失火怎么办?”“当发现刚刚着火怎么办?”“当在汽车上失火怎么办?”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演习,演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学习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住所附近的设施情况,去商场、娱乐场所游玩时也要注意观察它的安全设备、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以便危急时刻能自护自救。
第三课时 走进消防警察
活动二:与消防警察面对面
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消防队,参观前做好计划和准备工作,参观后讨论、总结,谈参观的体会和收获。如果没有条件实地参观,可以收集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了解消防警察的训练、急救等工作的情况。活动三:查找火灾隐患
品德与社会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参与社会是重要的途径和渠道。本活动主要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可以指导学生到家中、到学校里、商场里去查找,发现问题。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的发现,指导学生讨论如何消除火灾隐患。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走进健康 健康小调查
课题:健康小调查(16)授课时间:2012年3月 日 教案序号:16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2、培养学生对比学习的方法和初步的辩证思维意识。
3、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以及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思当前青少年中突出的健康问题,了解不良生活习惯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难点:明确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师生准备
教师:健康调查表;身残志坚的榜样事例。
学生:搜集身残志坚的榜样故事。板书设计:
健康小调查
1、青少年突出的健康问题
2、面对灾难毫不畏惧的典型人物
3、富兰克林说过:“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教学过程:
一、健康调查情况
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活是健康的吗?在生活中,你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看你和小明的做法是否一样。生:乱吃零食。生:无节制饭食。生:睡懒觉。生:运动少。
师:如果这样做,会怎么样?后果如何?补充资料p27,这些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所导致的后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不健康)
二、身心健康最重要
师:你的身心健康吗?有哪些健康或不健康的表现? 生:容易感冒。生:太胖了。生:太瘦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健康或不健康的表现)
三、心理健康,塑造完美人生
1、师:在世界上,有些人身体是不健康的,但他们的心理却是十分健康的。他们用顽强的性格和坚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成就了他们美丽的人生。
2、师:你知道是谁吗?
3、师:学习桑兰姐姐的故事和著名伟人霍金教授。
4、师:你收集了哪些资料,与大家共享一下吧。生:说其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
四、生活中的小事
1、师:请帮这些同学分析其中的原因 生:身体不健康。
2、师: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生:缺少锻炼。
3、师:如何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生:加强锻炼。
五、总结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为了社会,为了自己让我们都努力保持身心的健康吧。
六、课堂练习
1、儿童肥胖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疾病。
2、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患_________及_________疾病。
3、填写家庭成员健康情况调查表。
七、作业布置
知识巩固题:能记住青少年不健康的标准。拓展延伸题:
1、能记住青少年不健康的标准。
2、复习<<走进健康>>。
第五篇:走进生活学品社
走进生活学品社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某些思品与社会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方法,力求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走进生活。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走进生活
结合实际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社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观察总会遵循一定的角度,这样又容易造成主观观察与现实生活的落差。因此,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全面地观察、带着思考的观察是良好的对生活观察习惯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秋天,学生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水果多了;农民忙绿了;螃蟹肥了;蛐蛐唱歌了;秋风伴奏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三、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即:以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品社课堂,让儿童走进社会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