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2:5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第一篇:201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10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动员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让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结合,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其《实施方案》,强调了高校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除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外,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03号),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了相关意见。根据这些文件精神,学校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西安理工大学“两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方案》(西理教字[2002]第28号)等一系列文件,以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理工科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模式,形成学校倡导、学院组织、学生主体参与的社会实践基本理念,构建了“五结合”的社会实践内容模式,近几年学校每年有超过万余人次的大学生参加了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暑期还集中组织20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先后建立社会实践基地58个。先后十二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大学生为实践的主体,依托于地方资源,通过大学生自身的体验和认知,真正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由理论到实际、由接受到创造、由学习到生活的沟通,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丰富理论,加深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实践。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借助实地参观、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法律咨询等方式,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学指南,深入城市、乡村、厂矿企业,了解国情,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打破了课堂界限,把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伸,紧密配合本课的课堂教学。实践项目的设计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体现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体现时代性,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和即时的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

第一、从个体自身来讲,首先,对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作用。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对于文化课一味钟情,爬桌子死学,苦学的情况经常出现,降低了自身的各方面的水准,从而造成社交范围小,语言表达能力差,适用性与灵活性不强,承受能力和判断能力差,难以应付过多有难度的工作,和心理上的阴影,势必导致对未来的工作生活存在一定的恐惧感。其次,使自己肯定自身的价值,理解工作道德,生活原则,处世规范和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从贡献中与自律中健全人格,对未来充满自信。

第二、从整体的社会角度来讲,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健全,进而对社会的总体性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重要性。人是社会存在的个体,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局部会影响全部,那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对于培养自身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性。学生时代其思想中存在相当的片面性,容易走极端,认为好及好,非及非,走向两极。增强认同感,增强外部知识和人生理论,对于社会集体意识观念的认同,健全思维方式,提高全面深刻正确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人不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步入社会,应从社会中学习,锻炼,探索,接触和了解社会;培养思想的批判性思维及推理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其思维的角度,由单一向多样,由固定向发散,由个体性思维向集体性思维的转变,树立目标,健全道德准则,最终归属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产生责任感。

第四、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驾驭生活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包括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较宽广的人际交往,达到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人要记住,在走每一段路时,要时刻检讨自己是否具有适应各种情况的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讲,重要的便是适应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寻找正确的方法方向,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固有的自身知识体系和素质能力体系相结合,使自己成为真正的有“装备”的“实用型”人才。

二、组织领导

组织机构:社会实践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也是共青团暑期“三下乡”工作的有力推进。由学校统一安排,团委、学生处、教务处、思政部具体落实,各学院密切配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职责,制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工作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为内容,以品牌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化为手段,以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开展暑假“三下乡”、创业实践、新农村建设、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工作原则: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力促每一名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方针,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校全方位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

三、基本内容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主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结和各种各类社会热点资源确定。具体通过每年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选题指南》,供学生选择。

四、组织方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有三种:一是由学生返回家庭所在地单独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学生自愿结合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由团委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的集体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以第一种方式为主,以第二、三种方式为辅。学生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组织方式。

五、活动类型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类型有三种:一是社会调查(考察),如调查或考察企业、农村、学校、机关、社区等。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或热点问题,深入农村、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通过社会调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并以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参观访问,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高新开发区、教育基地等,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三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社区服务等。深入农村乡镇、厂矿企业、城市社区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周。每个学生都必须填写《社会实践登记表》,由活动组织或接收单位填写证明或鉴定,并作为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的依据之一。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一种或几种结合的活动类型。

六、学时学分和成绩考核

大学生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必修的教学环节,时间为2周,其中实践活动1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1周,对合格者记2个全校任选课学分。

社会实践考核依据以“社会实践报告”为主,参考“社会实践日志”、“社会实践登记表”。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不及格者随下一届重新参加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未取得及格及无成绩者不予毕业。

七、阶段内容安排

大学生社会实践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培训。在第四学期末进行,时间为4学时。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动员培训,使学生了解其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掌握有关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制订社会实践方案、调查问卷等。

第二阶段:社会实践。集中安排在二年级暑期进行,实际活动时间不应少于1周。

1、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提交《社会实践登记表》,所有项目都统一申报至校团委进行统一编号,经审核通过的项目都要求参加评审。

2、社会实践评审由项目方案评审和项目成果评审两部分组成。

方案评审分为初审(院团委评审)和终审答辩(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方案评审小组)两个环节。团委根据评审等级提供少部分前期活动资助。成果评审于下半年9、10月间进行,直接进行终审答辩,团委根据各项目最终评审等级给予大部分资金资助。

第三阶段:考核交流。在第五学期第1--4周进行。第1--3周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阅社会实践报告,第4周安排4学时优秀社会实践报告交流和讲评。与此同时,教师按10%的比例,从所带学生中评选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若干名,向团委推荐;并按3%的比例,评选出优秀论文及获得者若干名,向团委推荐。由团委进行评选表彰奖励,并汇编社会实践优秀成果集。

具体包括十个环节:

参加培训——确定选题——确定类型和方式——事前准备——制定方案——联系单位——具体实施——撰写报告——考核评选——交流学习

八、对学生要求

1.认真参加培训,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选题和恰当的形式类型,并掌握相关的方法。

2.确定选题、组织形式和活动类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从当地实际出发,从自身特点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现实问题,加强对理论的领悟和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3.认真完成社会实践全部过程,保证时间,注意安全,注意与实践单位或对象友好相处。实践过程必须实事求是,禁止虚假行为,一经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者,其成绩按不及格记。

4.认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报告内容要言之有物,反映真情实感。报告字数一般在4000字以上。报告必须个人独立完成,坚决禁止抄袭现象,一经发现有抄袭现象者,其成绩均按不及格记。

5.如实填写“社会实践日志”和“社会实践登记表”。6.认真参加成果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九、对教师要求

1.备好上好培训课。认真备课,切实做到胸有成竹,为学生释难解惑,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和形式类型,帮助学生设计社会实践方案和调查问卷等。

2.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成果交流和讲评。交流要做到人人参与,推荐优秀,扩大影响;总结和讲评要做到全面、准确、深刻,肯定成绩,指出不足。3.客观、公正地批改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认真审核“社会实践日志”和“社会实践登记表”,发现问题及时查对处理。按时报送考核成绩。

十、其他

1无故不参加动员培训或总结交流的学生,考核成绩降低一个等级。

2培训课和交流课的安排和通知,及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报送,由校团委会同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负责。

3编辑、印发《社会实践指导说明书》、《社会实践登记表》、《社会实践日志》、《社会实践介绍信》等,由校团委负责。

4任课教师的安排、通知及学生社会实践材料的考评,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负责。

西安理工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及字号规格:

1、标题(黑体,小二,)

2、副标题(黑体,小三)

3、所在院系及个人姓名(宋体,小四)

4、摘要(宋体,五号)

5、关键词(宋体,五号)

6、正文的结构:(小标题,黑体,小四)(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导语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结语

7、参考文献(宋体,五号)

页面设置:按照下面的范例进行。即是说,同学们撰写好的社会调查报告替代下面的社会调查报告,采用复制、粘贴的手法。于是,页面设置不需要再设置就行。

范例1:

弘扬科学发展观构建库区安全家园(标题)

——来自三峡腹地2004年暑期“三下乡”的专题调查报告(副标题)

重庆大学文学院 刘杨云、周涛、陈昌翠、孙振营、黄小波、向钊(报告人)

摘要:由于三峡工程的实施,本来十分脆弱的库区生态环境又一次受到极大冲击,致使该地区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极度敏感区。身为库区腹地唯一一所高校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关注库区社会发展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去唤醒民众增强环境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库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三峡库区;自然灾害;科学发展观;安全家园;调查报告

“弘扬科学发展观,构建库区生态家园”特色服务团是重庆三峡学院2004年暑期“三下乡”的重点团队,由12名成员组成,其中有两名副教授、一名硕士研究生和9名大学本科生。这次“三下乡”活动主要围绕“弘扬科学发展观,深化库区自然灾害治理,构建库区安全家园”科研课题展开各项活动。由3名专业老师带队在三峡库区的万州、云阳、奉节、巫溪、巫山等区县进行。

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走遍了三峡库区多个区县,总行程历时42小时左右,总行程达1500多公里,到各区县实地调研历时20天,回校整理资料22天,共42天。对三峡库区腹地的生态问题,如滑坡、泥石流、地塌、危岩、酸雨、干旱、暴雨以及面、点污染源的情况进行调研。收集到了一系列关于库区自然灾害对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直接威胁的典型案例以及库区政府、社会及民众在自然治理过程中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举行了系列有关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大型研讨会。在万州、云阳、巫山、奉节、巫溪等县的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国土局、县团委等单位举办了五场专题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调研会,时达20多小时,录音12盒,收集了30多万字的文字材料,采集图片1800多张,摄像带长达180多分钟。考察了库区各区县重点的、有特色的退耕还林工程。搭建了四个大学生“三下乡”特色实践基地,作为常年定点科技服务的平台。为今后“三下乡”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平台。(导论)一、三峡库区自然灾害严重阻碍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提出问题)第一,自然灾害面临的状况

三峡库区自然灾害频繁、种类繁多,既是全国自然灾害的高发区,也是多发区,其危害十分严重。在三峡库区5300多公里岸线中,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总长440多km,需实施工程防护的库岸139km。大体来说,库区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危岩、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暴雨、干旱。

1、危岩。由于三峡库区山高坡陡,地质复杂,大部分区县危岩都比较突出。其中,万州、云阳、巫溪、奉节、巫山尤为明显。在万州区城市上方绵延30多公里危岩群,其垂直下方就坐落着密集的城市建筑群,对人居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巫溪县城四周就被凤凰山危岩带、磷肥厂危岩带、南门湾危岩带和海螺湾危岩带四大危岩带围困,严重威胁了巫溪县城人居环境。

2、滑坡。万州至秭归是三峡库区沿江形成的集中滑坡带。目前已查明库区有各类崩塌、滑坡体2490处,其中直接威胁人类生产生活的有1475处。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奉节、巫山等地还发育有岩溶形成的大型谷滑坡还在不断增加。库区腹地最大的城市万州就坐落在由三大滑坡体系构成的坡断面上,2004年9月5日凌晨,万州铁峰山脉受暴雨影响,突然出现3平方公里的山体滑坡,一座500多人居住的场镇变为废墟,造成1人死亡2人失踪,民房垮塌800余间,正在修建的万开高速公路受到严重破坏,2000多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3、地塌。重点分布在水库周边区域,包括人居地。由于水位上升,水体对库岸的冲刷和蔓延,导致占库岸总长度的2/3的泥质库岸出现严重的垮塌、下陷,严重威胁着人居安全。奉节、巫山、云阳尤为明显。在巫山县大宁河与长江交汇处,因水位上升,江水、库水冲刷导致库周泥质库岸下陷,引起整个村庄整体下陷,导致房屋跨塌。处在双江与长江交汇处的云阳县莲花乡一村民家的房屋也因为地陷而垮塌,导致人员受伤,财产损失严重。

4、泥石流

三峡库区5。4万多km2的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云阳一秭归一带。重点分布在奉节、巫山、巫溪、云阳、巴东等地区。泥石流沟多达3700多条,面积占本地面积的1/3,道路的畅通度仅占全年的2/3。长达80多公里的奉巫路,因泥石流而出现阻断交通的就有近20多处,导致本来交通就不发达的巫溪更难与外面沟通。

5、水土流失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据调查统计,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65%以上,年土壤侵蚀总量约2。11亿吨(不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据库区统计,以较强度侵蚀为主,面积占总面积的42。2%,较强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近50%。水土流失是导致中、下游地区河床淤高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加重的原因是不合理或过度开发土地资源,使地区处于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增强→耕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强力开垦的恶性循环中。

6、暴雨、干旱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既是全国暴雨多发中心,也是全国干旱的多发区。每年7-9月既是干旱时节,也是暴雨的多发季节。每次暴雨时间极短,但危害极大,不但可以摧毁建筑物,还能威胁人身安全,对社会、经济、人居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01年6月29日,巫溪县中鹿乡降特大暴雨,降水达200多毫米,造成全乡交通中断,多处房屋跨塌,直接经济损失达136。15万元。2004年9月5日,重庆开县由于连日强降水,遭遇了二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造成包括该县城在内的五十五个场镇全部受灾,受灾人口达八十多万人,已有十六人在洪灾中丧生,二十六人失踪,一百六十八丧失。二、三峡库区自然灾害治理面临的严峻问题及导致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问题)第一,三峡库区本身生态环境的脆弱。

三峡腹地位于大巴山系的东西走向,大巴山系下是南北走向的巫山山系,再加上武隆山系,这样东西板块的冲击就形成褶皱地形结构。在外力作用之下,由于长期的水流冲刷,致使地壳支离破碎,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三峡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长江河谷地带降雨量丰富,降雨集中,时有暴雨出现是区内触发滑坡产生的重要因素,水系发达,河流水网的剧烈切割,为库区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又提供了条件。

因此,要加强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只有库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才能真正的使自然灾害的发生得到有效抑制。

第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库区部分滑坡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由于人口的压力,对耕地进行过度开发,致使土地的复耕系数达到200%,导致植被破坏,引起了滑坡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奉节县环保局副局长郑明太在专题报告中一针见血的指出,由于新县城的修建,城镇化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差,所以容易过度采伐,导致环境的破坏,还有山上乱开采煤矿,一下暴雨就容易出现山体滑坡,非常危险。

第三,三峡库区本身的地形条件决定了人类活动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活条件较好的低谷、河坝地带,而该地区又是滑坡、泥石流集中威胁地区,致使库区自然灾害对人居环境的威胁十分严重。

第四,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三峡库区的移民大规模的迁建和基础设施复建进一步破坏了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因此而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相当于三峡库区泥石流引起的水土流失量的一半。云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汪光学认为,云阳老县城坐落在一个大的滑坡体上,所以整个县城需要搬迁。在新县城建设的十年中,十分注重自然灾害的治理。但是,这样大规模的迁建确实也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各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第五,治理资金严重不足,在治理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在调研各区县中,每一个县的国土部门都反映资金是阻碍治理的最基本的问题。云阳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汪光学在讨论中认为,作为我们三峡库区二期地灾治理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第一是资金的问题,因为国家40个亿,切块包干到重庆和湖北两省市,但是原来规划的项目也比较多,要包干使用。这个包干使用就把整个投资固定死了,虽然灾害很严重很大,对于这一块,现在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由于库区腹心地带很多都是国家级贫困县,部分县长期处在严重的财政赤字状况下,即使能发现问题,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五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巫溪县县委副书记王开秀认为,巫溪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几乎没有工业基础。而自然灾害又特别频繁。1987年的县城南门口一起特大型滑坡导致104人死亡。2003年7月大宁河对面发生巨石滚落,压跨了居民房屋,导致2人死亡,9人受伤。所以说,巫溪县的自然灾害非常严重,又由于本身经济落后,县内移民少,申报的项目少,通过国家批准难度很大,很多项目只能搁置。我们地方政府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六,技术力量薄弱,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三峡库区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地区,严重缺乏专业性技术人员,治理工作没有技术保证。巫溪县国土局地环站站长吴青冬说,现在治理工作除了资金以外,最缺乏的就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了。国家规定勘测、治理、监测都需要甲级以上资格认证,但是,巫溪县目前最高才达到丙级。巫溪穷,愿意来的人不多,没有办法,很多时候我们只有用一些土方法来治理。

三、对策及建议(解决问题)

第一,加大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深化库区自然灾害治理

1、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的投入。

(1)加大库区各级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拨款比例,确保自然治理资金充足;(2)建立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基金(或环境保护投资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管理,确保三峡库区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的治理有稳定资金来源;(3)发行库区环保建设债券,吸引民间资本用于自然灾害治理。

2、加大环保管理力度。

建议中央重点支持和资助三峡库区自然灾害治理,逐步提高环境标准,强化环境标准的实施监督,使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保投资比例逐年提高。各级地方政府及大型企业行政负责人必须对分管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灾害治理目标落实各项措施,由上一级行政负责人和上一级环保部门定期检查考核,维护并力争改善本单位、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第二,建立和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制度,为库区自然灾害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1、颁布一套针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综合整治法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针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及自然灾害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适应库区开发需要、控制并逐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贯彻、实施并补充、完善现行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行政规章、政策措施,形成一套针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综合整治法规。

2、合理实施环保奖惩制度。

对库区自然灾害治理有绩效的先进集体或个人给予精神上,物质上的表扬,并对其先进事迹大范围的宣传教育,进而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反之,对环境造成恶性破坏影响的集体或个人给予严厉的批评,罚款。态度不端正,行为更加严重的则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3、合理规划库区环境保护,建立可持续发展规划体系。由环保,自然灾害相关专家根据库区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规划出一套有库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并落实到地方政府,在正确的规划指导下,紧密联系民众共同参与库区环境的防御和保护。

第三,建立三峡库区自然灾害多极化预警预报系统

在面临自然灾害直接威胁的重要人居区和其他重要地方,要建立自动预警系统,在条件有限的地区,区县、乡镇、乡村和民众要组成自然灾害预报“土法”系统,传授相关自然灾害知设,学会识别自然灾害将要来临的状况,在自然灾害治理上,做到群策群力,构建良好的预防反映体系及应急反映体系。

第四,调整库区产业结构,发展库区生态经济

1、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生态农业之路。库区农业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在发展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时,开发选育适合库区地质的经济作物,如药材、经济林木的种植,发展草食畜牧业,提倡规模养殖,适度发展渔业,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深度开发库区生态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长江三峡抚育了多少中华儿女,蕴藏无数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了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靠着悠久的库区历史文化,再加上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库区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大资金上的支持,发展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线,带动长江各支流旅游业的发展,如开发大宁河、长滩河支流一带的溶洞、峡谷等景观,带动库区经济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范例2:

关注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

——来自苏州2010年暑期“三下乡”的专题调查报告

×××××学校×××学院××学生

摘要:当前正值盛夏季节,苏州地区又持续高温气候,给全市企业生产和职工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身为高校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关注社会发展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此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安监、卫生、住房城乡建设、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共同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人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苏州户外工作;高温措施;劳动保护政策;安全生产;调查报告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由我到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筑工地进行社会实践。这次活动主要围绕“大力加强夏季高温期间劳动保障,切实保护好露天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科研课题展开。

今年夏季平均气温为27-28℃,比常年(26.5℃)偏高。高温日数15-20天,较常年异常偏多,常年高温日9天。今夏极端最高气温39℃左右,去年夏季最高气温39.2℃,苏州历史最高气温39.3℃。在气象上,38℃以上的高温就被称为“危险温度”,而气温一旦达到高温水准,温度每上升1℃都是一道坎,39℃以上的高温被称为“魔鬼温度”,而一旦气温上升到40℃则被称为“死亡温度”。由于今年夏季的高温与社会新闻对露天作业人员的报道,让我怀着满腔的感慨来到了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筑工地,总行程历时30小时,到实地调研历时7天,整理资料10天,共17天。对建筑工地的高温应急预案,如预防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参加健康体检;是否配备30℃以下的休息室;是否能提供必要的降温保健用品(如冰块、茶水、人丹等);能否严格遵守“避中间”措施;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通风、隔热和降温措施是否完善等情况进行调研。收集到了一系列关于高温对工人生产、生活直接威胁的典型案例以及政府、社会及民众在此期间对其的高度关注与保障措施出台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应急预案的调查。在建筑公司的协助下,到3个建筑工地进行考察,现场随机调查询问了15名工作人员,走访了5个避高温休息室和10间工人简易宿舍,收集了5多万字的文字材料,采集图片100多张。考察了其重点的防中暑避高温物品储备。公司为实践提供了办公室,为“三下乡”实践提供支撑平台。

一、高温频发“烤”验极端天气应对机制 全国高温室外作业的现状 极端天气频发,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怎样建立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那些坚持高温下为城市建设流汗的劳动者,怎样在制度化的政策中受益,得到应有的保障?这也是决策者关注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不得不面临的考量。

第一,工作时间不合理

对照台风和暴雨预警,在最高的红色级别都有停课、停业的约束性规定。而即使是达到39度的高温红色预警,则还是仅有“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建议停止露天作业”的指导性建议。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工地能避开高温时段,但仍有部分员工说道“没有可能停工,连调整工作时间也不太容易”, “工作时间我们只要在阴凉的地方休息被监管的人发现,还要扣工资。”

第二,高温中暑

在所实践学习的3个建筑工地虽然并没有高温致使人员中暑死亡的问题,但是这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且在全国也是事故频发。43岁的河北籍泥水工魏新伟在工作时因中暑死亡; 济南市中心医院等3家医院收治了许多因中暑入院的户外劳动者,其中8人经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这些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而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高温下工作中暑算工伤,中暑治疗期间用人单位须支付工资及补贴。

第三,高温补贴不落实

调查中得知部分单位认为农民工的高温津贴应由“包工头”负责,他们只是和“包工头”签订了用工合同,而至于“包工头”是否会给农民工发放津贴,他们也不确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符合特定情况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同时应继续做好工作场所清凉饮料的供应。而一些企业把夏季向职工发放绿豆汤、矿泉水和必须使用的防护用品,也充作高温津贴,这无疑是不对的。高温工作现场的清凉饮料费用不能从职工工资中扣除,也不能折合现金抵消应发的高温津贴。

第四,劳动强度大

在实践工地,大部分工人都能按照避高温时间工作,劳动强度比较适中,但在更多的地方,一些企业为了赶工时,强行要求员工加班加点,不顾高温进行室外作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也只能服从企业的安排。

第五,农民工不敢拒绝高温作业

时下,工人有权拒绝高温时露天作业成为媒体频频出现的“关键词”。近日,苏州市劳动保障部门发出的《关于加强高温期间职工劳动时间管理的通知》要求,特别强调了“严格遵守‘避中间’措施,即不得在中午12:00至15:00期间组织露天作业,防止中暑事件发生,工人有权拒绝高温时露天作业。”应该说这是关爱职工的新举措,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一面。

但让我们担心的是又有谁会去或者谁敢去拒绝高温作业呢?特别是那些进城打工的民工兄弟们,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可以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在工作过程中就很少考虑工种以及工作环境,只要老板给钱,再苦再累再脏的活他们也愿意做,即使是在风雨中或者是高温下,为了赶工期完成任务拿到钱,宁愿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哪管它暴风骤雨、烈日炎炎。而对于一些工头或老板来讲,为了能够使得自己的逐利数额的最大化,他们也就很少考虑民工的身体状况及工作环境。你拒绝高温作业,这不等于与老板叫板吗?

第六,缺乏中暑急救知识

由于一些建筑工地的工人大多是没有什么学历的农民工,因此,他们对于高温中暑急救知识就相对缺乏,而中暑往往是比较突发,而且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所以用人单位必须要组织劳动者学习相应的急救知识。

二、高温室外作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及导致劳动者维权难的原因 第一,各监管部门管理还存在问题

通过我对资料的整理,发现监管防暑降温工作的“管家”很多,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有卫生部门,等等。而且每至高温,都要开个会、发个文,强调一番“防暑降温”。但效果如何?执行如何?无人问津,多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结果是,陷入“谁都派管,谁都怕管,谁都不管”的尴尬。

第二,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不告不理”也是导致高温补贴不能落实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应该鼓励没有获得应有补贴的劳动者主动举报,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作为劳动者要增强法制观念。自己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要理直气壮地用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第三,法律的过时

高温天气每年就那么几天,还没来得及出台贯彻政策就过去了,所以这个问题一直被忽视。据了解,目前我国唯一一部高温作业可参照的法规是1960年7月1日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上面只规定了防暑降温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保健措施和组织措施,针对的也只是冶金等特殊高温作业的行业。可是,目前城市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像农民工,由于待遇不高,基本上都是按出工天数计算,这使得他们即便在高温的天气条件下,也不忍放弃施工,因为他们即使有机会休息一两天,但这一两天就没有了收入。有专家表示,这个“暂行”近50年的“条例”已明显过时,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可依。

第四,用工单位的措施不到位

有些用工单位负责人在思想上不重视,长期以来,很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用工都很不规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意识不强。因此,政府部门要带头,自己先把高温补贴落到实处,同时加强监管,才能引起全社会对高温补贴的重视。作为用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要真正从关爱职工出发,充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只要用工单位真心诚意为职工着想,职工肯定会加倍努力回报。

第五,政策无法真正落实

有关部门表示,对于不落实高温停工规定的企业,他们目前只能采取通报批评,在评优评先、资质升级等方面扣减相应分数等处罚手段,而无法对其进行实质性处罚,这也使高温停工的规定在很多工地成了一纸空文。

三、对策及建议

在一星期的实践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后,心中对高温问题也有了一个数,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实际,罗列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第一,提高夏季高温问题的认识,加强管理

我们要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夏季高温中暑问题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性,切实重视和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夏季防暑降温的有关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实践中我觉得应增加一些防暑降温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街道、社区、乡村的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指导人们了解防范高温中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积极开展培训和演练,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第三,明确各部门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在这一方面,卫生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防暑降温的科普宣传工作,加强高温中暑的医疗救治准备工作。同时,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加强对高温、高湿作业场所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另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温、高湿作业场所的用人单位遵守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等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作业场所各项防暑降温措施。最后,工会组织要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制止,对问题严重或拒不接受工会监督意见的用人单位要进行查处。

第四,用人单位要做好防高温应急预案

在实践中体会到高温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用人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研究制定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加大对作业人员防暑降温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防暑降温的预防保障工作。

第五,做好防治高温中暑服务保障工作

在我看来医疗单位的救治也非常重要,医院应加强医疗救护一线力量配备,改善就诊环境和条件,加强对中暑患者的救治。在高温、高湿场所因工作原因引起中暑,并经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职业病的劳动者,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工伤认定工作,使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结语:

在实践中体会到近几年来,为高温立法的呼声就从没有间断过,但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一个又一个夏天过去了,相关职能部门依然没有提出过立法建议。专家说过,在各种劳动保护中,防暑降温难度最低,比起其他的工伤、职业病,中暑也是涉及劳动者范围最广的。为什么这样一个操作最容易同时劳动者最需要的保护法规,暂行了半个世纪,几乎快成了一个摆设?我想出问题的已经不仅仅是立法程序。

在我看来,劳动者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为城市和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合法权益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各地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地为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创造条件,使中央的好政策真正惠及那些战高温、斗酷暑的劳动者。希望高温立法能在大家的关爱下加快脚步。

虽然本次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确实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社会经验,同时也希望那些在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能真正享受到他们合法的权益。

参考文献:

第二篇: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

摘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虽做过很大的努力,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此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本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后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农村 社会保障 现状 问题 对策

第一部分:前言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概念

农村社会保障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以基层社区为依托,由国家、社区、公民群体及个人合作兴办,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和个人消费支出集中资金,向农村社会成员中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者、经济收入低于贫困线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需要,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依旧存在。该问题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上的突出表现为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保障水平不强等。

二、现行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及实现途径

通过暑假对###,##等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了解到农村现行社会保障模式的具体类型和救济途径有:

1、家庭赡养。以子女供养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赡养一直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还是法律赋予的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2、土地保障。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具有生活保障功能,是农民实现自我保障的基础和依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坚持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是农民医疗需求的基本保障,通过近几年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办法,目前正处于推广的起步期,是今后很长时期内需要重点引导和普及的一项基本生活保障。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的差额补助制度。

6、老年人生活补助。指对在农村年龄超过六十的老人每年发放一笔小额的补助。

除以上几项普遍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外,国家针对特殊的群体也采取了许多不同的保障形式,如对于符合五保条件的公民给予的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对老红军、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等由民政部门给予优待抚恤保障;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户给予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保障;

12以及其它自然灾害专项救助、特困救助等生活救济。

三、现行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通过暑假对###,##等乡镇的实地调查发现,了解到农村现行社会保障的发展状况:

1、家庭赡养。在农村大多数子女都很孝顺,会按时的给父母赡养费用,有些父母直接和自己的儿子住在一起,所以吃住都由自己的孩子负责。但也会有少数的人因为和父母的关系而不愿赡养自己的父母。

2、土地保障。大部分的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土地种植水稻或者承包给别人用来种植西瓜、甘蔗等,从而获得相应的报酬。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的参加合作医疗的概率达到80%多,而且绝大部分的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感到满意,因为参加了合作医疗后,农民生病的花费有一部分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还处在探索试点阶段,所以参保的人不是很多,而且由于农存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农民不愿意花钱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有的农民甚至对养老保险不放心,以为是骗钱的。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每年都有许多的人生活贫困,有的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例如:一些无子女的老人,身带残疾的人和一些精神方面有问题的人。经过调查发现,政府每年会给这些人(所谓的低保用户)每年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的差额补助制度给他们发放补助。

第二部分:主体

一、调查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走访、个例分析、参考文献的方法。实地走访方法,为了得到更加实效有效的信息,采取进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实地走访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当地村里的领导,当地的农民,老人等群体。个例分析,个例分析主要是我们根据实地走访中所了解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入采访,然后根据采访所得的具体而深入的信息进行个例分析。参考文献,因为社会在几年前就已经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这一问题,社会上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研报告、论文等参考文献十分多,他们的调研及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我们的调查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设计调查思路,现状分析,方案解决等程序。

二、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

此次调研经过实地到当地村子的调查:对当地村里的领导,当地的农民,老人等群体进行走访后,对一些问题加以询问后。大致发现了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家庭保障功能弱化。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同时,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发达的城市去打工了,家里基本上就剩下两个老人和几个小孩,万一老人生病或去了什么事要找个人照顾都不好找,这会使得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同时在客观上也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每年农村都有许多的人生活贫困,有的甚至还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但是每年政府对每个村子里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名额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有一部分生活贫困的人不能得到该补助。而且确定该名额的标准和方法不一定会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大家都会觉得自己应该有权利获得该补助,但僧多粥少的现状还是存在的。

4、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因素。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功能不强,并且医疗费用日益高昂,许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且农村医疗报销的范围和标准在各地有不同的规定,例如在农村看病只有在政府指定的医院治病,然后他们的医疗费用可以得到报销,如果到外省的医院医治的话,那就有可能不会得到报销。这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合作医疗应该发挥的功能。

5、社会保障的筹资问题。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资金的来源和管理问题,一个是缴费的时间平衡问题。社会保障费用应来自雇员和雇主的缴费。目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单一, 养老保险名为三方筹资,则农民一方出资, 社会保险有名无实, 形同个人储蓄。

综上所述,“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而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规定以用来确保农民应该获得的利益,但是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利益和生活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前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及相关的部门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部分:结尾

一、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一)提升家庭保障的功能作用。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子女的文化素质,改善其就业状况,增强其就业能力,提升农民子女的赡养能力,为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提供“造血”功能。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一方面能够规范日常社会保障工作的管理与操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提高公民的社保遵从度,保证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不仅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纵深发展的有力途径。开展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本着公平、正义、协调的原则,大力压缩行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总量,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增长机制,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基本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整合民政、劳动、卫生、计生、扶贫等部门资源,成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采取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多方募集社会保障资金,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要明确各自责任和投资分配比例,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完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现阶段,应着重建立与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优先建立与完善全面覆盖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一般地区普遍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经济发达地区附加推行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根据农村实际灵活规定缴费方式和缴费时间,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逐步建立和健全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

(六)要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新农合,进一步规范药品和医疗收费标准,加强对新农合的管理和监督,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让农民够感受到这些制度能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切实的便利。

(七)官民一心搞好社会保障体系,为官者应一切以人民的社会保障利益为主,为官者不应该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为官者最好的政绩就是能使当地的居民能安居乐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

二、结束语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三农问题的一部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并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投入了很多,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从而没有在农村极大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经过这次调查,从而发现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不仅可以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对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社会保障制度对他们的影响等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也有许多的学者和专家在这方面做了研究,相信只要国家和政府针对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那么在以后的时间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会充分发挥其功能。农民的生活也会由此受到许多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于淑波 农村三大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03)

[2] 曹冰玉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 2006,(03).[3] 马述忠 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J ].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3).[4] 温兴琦:《切实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宏观经济研究》[J]2003年。

[5] 王义才《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是解决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人 研究》2000年。

第三篇:关于做好集美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

集美大学关于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调研论文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

各学院: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水平,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结合我校实际,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工作原则

坚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既提高思想认识又服务于自身专业学习;坚持科学规划,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资源,积极营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环境。

三、活动主题

每年结合全国全省文件要求和学校实际,拟定针对性强的主题,公布调研论文参考选题范围供同学参考。

四、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原理相结合,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社会热点难点相结合。可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环境保护、学业辅导等活动。

五、活动对象与考核要求

全日制在校大

一、大

二、大三年级学生。

其中:每位学生大

一、大二的社会实践都作为公共必修课,共计54学时,2学分,其调研论文的成绩分别以一年级学年论文和二年级学年论文计入学生成绩档案,如不合格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以及评优、评奖、入党等;大三的社会实践则作为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不计学分。

六、组织形式和要求

所有在校大

一、大二及大三学生均须持学校印发的《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介绍信》,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组织形式有:

(一)分散实践。具体方式可以是参观、采访、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及在调研地查阅资料等方式。每位同学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以小组方式集体完成,鼓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必须是同班同学,人数不超过3人,且有明确小组分工。是否组队和组队规模的大小必须根据调研题目的需要而定,调研工作量小而小组成员多的报告,会影响成绩评定。分散实践的同学,无论个人独立完成还是以小组方式集体完成,调研论文必须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学内容进行撰写,纯粹的专业论文、专业课调研报告、调研活动流水帐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无关的调研文章一律不能计算学分。

(二)重点组队实践。每年结合学校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重点队必须是5人以上,采取个人报名、学院申报、学校统筹的方式进行。学校每年确定至少25支重点队,在经费上给予倾斜。重点队队员的调研报告以集体形式评定成绩。调研报告由政法学院(思政部)指定专人统一批改,并将重点队队员中的大

一、大二学生的成绩单独报送学生所在学院。重点队的调研报告以申报书确定的主题和内容为主要依据,不要求一定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相关,成绩主要以调研的成果、报告的撰写水平为依据评定。大

一、大二学生参加重点队实践的,需在所在班级《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清单》上注明。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要选派优秀教师指导和带队,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必须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购买必要的保险,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二)加强调研,科学组织。要严格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队、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加强前期调研,注重培训,根据基层需求进行活动立项,招募选拔大学生组建专业团队。活动期间,要针对需求开展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带去实惠。活动后期要反馈情况,加强联系,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返校后要组织力量继续攻关。

(三)有序推进,重视宣传。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络对交流工作、推进项目、提升实效的重要作用。积极协调省级和地方新闻媒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校园宣传栏、网络、广播、电视和工作简报等形式,积极主动开展宣传工作,每支实践队都应有专人承担新闻宣传任务。

(四)及时总结,表彰先进。

实践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及实践队都必须根据要求撰写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并上交相关组织。

1、大

一、大二每位学生必须完成一份调研论文,返校后将《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鉴定表》、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文字版、班级光盘和实践调研论文清单以班级汇总的形式一并交给学院教学秘书,并于每年9月20日前交至政法学院(思政部)办公室。政法学院(思政部)将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每篇调研论文进行认真的批改,并及时将成绩单报送各学院、优秀论文名单送交校团委办公室。

2、大三每位学生必须完成一份调研论文或者心得体会,返校后将《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鉴定表》,连同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或者心得体会一并交到学院分团委。各分团委在认真批阅的基础上于每年9月20日前将3篇优秀实践调研论文或者心得体会上交校团委办公室。

3、各重点队要撰写一份以上调研论文、一份实践总结,制作一份PPT汇报材料及时交到校团委办公室。

4、校团委、政法学院将组织专家对报送的优秀调研论文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学校将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先进个人和优秀调研论文进行表彰。

(五)建立基地,保持联系。力争每个学院都有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要长期坚持,保持联系,把学校的信息及时告诉实践基地,也及时了解实践基地的发展,主动为实践基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使学生受锻炼,基地见效益,要定期评选表彰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基地。

八、本实施方案由教务处和校团委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实施方案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方案为准。

附件1: 集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队申报表

附件2: 集美大学大

一、大二学生社会实践调研论文要求 附件3: 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论文封面 附件4: 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介绍信 附件5: 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鉴定表 附件6: 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承诺书 附件7: 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论文评语表 附件8: 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打印格式 附件9: 集美大学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清单

集美大学教务处 共青团集美大学委员会

集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2011年6月20日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姓名:顾顺凯 学号:2302130106 学院:食品药品学院 专业:食品安全 年级:13 班:1

在这一个火热的7月,我们暂别了象牙塔中的舒适生活,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了社会,去更进一步了解社会。这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一次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契机。

那天,小伙伴们集合在一起,人手几百份报告报告顶着炎炎夏日向路边的行人分发(主要是大学生)。经过了一天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由于调查的对象以大学生为主,所以我们的调查进行的相当的成功,也得到了相当的“情报”。虽然最后下了一场大雨降温,却没有降下我们心中的那一股激情。

然后通过报告中的数据,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手机话费多大100元以上,他们的手机价格也大都在2000~3500元左右这一价位,并且主要的使用方式全都是手机上网的流量话费。这也进一步的说明了现在的手机成为了“上网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再也不是面对面或是通过声音来交流,而是通过网上的文字来进行对话。

最后,我认为现今的大学生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手机上瘾症”。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需要用理性来对待手机问题。我们应当压抑住自己的冲动,不可以让手机控制或者阻碍了我们本应该过的生活。毕竟,手机的初衷是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的生活,而不是阻止或者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我在此号召,我们应当减少与手机的“甜蜜约会”,更应该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第五篇: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

2013年天目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

二、要求(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

1、突出主题——学习十八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大学生村官问题)

2、强调自己的具体实践的体会——思想感受、体验、收获等等;

3、。必须有具体的题目;

4、每个同学必须亲自参加。时间、地点、具体内容——自己决定;

5、字数要求:不得少于3000字;

6、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一经发现,以“不及格” 论处,待到下学期补考或毕业时清考;

7、严肃认真写作,不能使用非正式用语;

8、按时提交报告——开学上交;若不按时上交,没有成绩,无法参与任何的推优、评选活动;(届时由班长收齐后上交)

9、A4纸打印。保留电子文稿,以备参与编入《走进社会》专辑;

10、选题可参考《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 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参考选题》;(学院网站)

11、特别强调:《暑期社会实践表》上的内容必须与实践报告的内容一致,否则视为作弊,无成绩。(即:时间、地点、单位、工作内容必须一致)

下载201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合集)

    思想政治理论课 暑期社会实践参考题目1. 互联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或经济发展)中的普及及其作用研究(以某个县、区、 乡镇或自然村为例) 2. 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3. 农村......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河南理工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 期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关于当地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教育班级姓名学号 当地农民的收入情况和农村教育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日-2012年8......

    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

    2013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 关 于 当 地 农 村 教 育 的 研 究 调 查 报 告 班级姓名学号 xxxxx xxx xxxxx 关于当地农村教育的研究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3年8月1......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试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基础上......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1 今年暑假,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我跟着我院金东区社会实践队来到澧浦镇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普法平安宣传。这次充实而又难忘的社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合集五篇)

    江西服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议定在暑期开展大......

    2012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冠峰村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付强*李敏志*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经济与农村环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