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08年度第二学期即将过去,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学校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各方面工作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下面总结一下本学期工作:
一、不断规范信息技术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充分应用好信息技术设备 随着学校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应用的不断深入,从本学期起信息技术设备的管理、使用,将严格按照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执行。本学期重点对学校中农远设施以及电脑类设备进行了整理,做到信息技术设备帐帐相符。进一步规范了设备管理和使用。学校信息技术管理员安全设备每星期检查一次安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学校的设备日常使用、网络畅通作好保障。
二、加强农远教学资源的应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
1、编排农远课程表,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表到农远教室上课,并做好上课记录,此项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内容。
2、农远管理员做好资源下载、资源管理以及教师培训。
3、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我校教师的资源备课、纸质备课、教室上课及教室上课记录达到了四个统一。教师们利用农远教室上课热情高,在按照课表上课外,增加上课节数33节。
4、抓好信息技术教研,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10月27日我校召开了一次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校内教研会,有三名骨干教师作课:徐红老师的六年级语文课《冀中的地道战》、尹忠老师的五年级数学课《看图找关系》和翟洪侠老师的二年级美术课《美丽的蝴蝶》。这三位老师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课堂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5、抓住骨干,以点带面。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我校徐红、尹忠、李淑巍、翟洪侠等几位老师表现突出。徐红的语文课《冀中的地道战》曾经在全乡教研会上做示范课,得到了全体领导老师的好评。她的语文课《七子之歌》,在创新杯大赛中,荣获锦州市二等奖。这两节课的课件制作都非常精美。
6、教师除了用好现有的多媒体课件外,在平时教学中制作了部分课件教学资源。现已保存到个人文件夹中。
7、通过光盘、卫星收视等途径听空中课堂及专家讲座,促进教研工作的积极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应用效果不明显,教师在观念上存在“要我用”而非“我要用”。
2、学校对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效率的指导不够,还主要解决教师在技术层面,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方面的探索不够,理论指导不够。
以上是我校信息技术管理与应用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刘二屯小学
第二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总结
本学期继续主抓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中小学电化教学研究、中小学劳动与技术(含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一学期来共听课78节,组织教学研讨、讲座以及竞赛活动9次,参加市级以上教学研究活动8次,无论是个人业务水平,还是园区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工作、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现从五个方面对学期工作做总结。
一、信息技术教研方面
(一)强化方向引领。将信息技术学科引向何方是每一个教研员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果发展方向引领正确,相关举措得力,那么学科教学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学期重点从三个方面对学科教学做引领:
1.以区域教研规划引导学期教学工作。学期初制定了学科教学研究计划,制定了各年段、学段的教学参考进度表,通过博客、网站等下发,并组织专题会议解读,有利于学科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有利于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学校教研计划。
2.以“形神兼备”的要求规范常态教学设计。“形”就是设计的表述形式,无论是采取表格方式,还是纯文本方式,都要能清楚地细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平台或媒体运用”、“设计意图”,并能够设计教学流程图表述教学思路;“神”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详实、要可行,所谓“详实”就是要写具体,不能以“学生听讲”、“学生回答”、“学生操作”来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交待清楚;而“可行”是以详实为基础的,同时还要切合实际,有学习基础的考虑、学习时间的考虑等,只要这样才能把握教学的中心——“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让课堂教学有了精彩生成的基础。我们要求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严格按此要求进行备课,并在教学督导与教学调研中予以督促与检查,取得较好的效果。
3.以学生的学习表现定位高效的课堂。任何教学都是有效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有效来评价,而要用高效来评价;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不是要教得高效,而是要学得高效;不能以教师完成教科书进度的多少定位教学的效率,而要以学生掌握知识、构建能力的快速来定位。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要使“学生学习情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学习表现反观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改进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二)深入调研指导。一方面有意识地深入薄弱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把扶工作,和青年教师一起研究教材、听课磨课;另一方面结合园区教育局的开学工作与星级学校督导、星级学校创建、园区教研室的集体调研活动等,认真检查校本教研活动情况和常规备课情况,并认真深入课堂进行听课指导,本学期共调研、督导学校10所,重点规范了常态化备课,对备课的格式和内容表达形式等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提高了备课水平。
(三)落实教研活动。园区的教学研究与竞赛等活动十分丰富,更注重实效。
1.精心组织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中,两位信息技术教师先执教研讨课,然后进行教学评价与交流发言。大家提出了一些观点,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很有意义。如:①教学任务设计上应该有递进关系、有层次关系;②参读教材与提出任务应有一个先后关系,应先给出问题,再让学生参看教材,让学习活动目的更明确、更有针对性;③高效的课堂要追求教师语言的高效(精讲)、学生操作的高效(层次性)、作品评价的高效(重体验、轻软件);④用小组比赛的方法对促进学生学习是很有效的(采取了竞赛的方式组织学习与反馈活动,如夺“星”大战、信息特工组等),能够提升操作效率,激发交流与表达的兴趣;⑤同伴互助(做好了的同学下位指导同组的同学,学生很开心)、小组合作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习差异,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但有强调指导的方法,绝不能包办代替等等。我也提出了自己的两个观点,一是高效的课堂要从“整体”、“细节”和“效果”三个方面来考探,“整体”看结构,有了良好的结构设计才能利于准确地界定细节;“细节”是结构的落脚点,有了详实的细节才能支撑结构,使之缜密而稳固;而“效果”才是动态的生成,是良好的“整体”与可行“细节”的必然输出。二是高效的课堂要在“内容”与“方法”上下功夫。学习内容要体现针对性,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才能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而有针对性的内容又必然体现“差异性”和“结构性”,差异性是要满足不同学生水平的需求,而结构性是要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学习方法要体现“激励性”,既要合作,又要有竞争,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要体现“发展性”,要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
2.及时组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与会教师对于本节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实行“学生先体验后形成理论认识”的做法,教师在学生体验之后一定要对知识点与技术点进行“点拨提升”,让学生的体验更具有针对性与应用性。与会教师还初步尝试了园区信息技术课堂在线评价系统,便捷、高效、多维度的评价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然后三所高中分别交流了高一年级信息技术的教学情况及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准备工作。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合格性测试,复习教学中要整体提升,并盯住“临界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XX年园区三所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均达到100%,力争在XX年再创佳绩。
3.高水平组织省级重点课题的结题活动。由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鉴定组对我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xxx”重点课题《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进行了鉴定,全体课题组成员和市区、园区部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代表近50人参加了结题活动。与会人员首先观摩了2节汇报课,然后专家组详细听取了研究报告,查阅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及成果性资料,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答辩,通过现场提问、答辩,与会专家与老师进一步了解了课题研究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提高了本课题研究的理性认识,最后专家组专家分别对本课题进行了总结性评价,对课题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在近四年的研究中,注重发现问题,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贴近课堂,形成了具有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探索出了一系列带规律性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并创新了信息技术学科研究思路。同时,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锻炼和培养了一支研究型队伍,提高了全区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整体提升了学科教学质量。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课题目标定位准确,方法科学,研究过程扎实,管理规范,资料翔实,成果丰硕,是同类研究中做得较为充分、扎实、有效并且具有一定实践创新性的课题,较好地完成了研究的预期任务,同意如期结题。专家在充分肯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对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建议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和运用,鼓励课题组成员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将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的延伸,积极争取申报省“十二五”课题,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组织师生竞赛活动。组织了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作品展评活动,来自园区的20所中小学校参加了本次展评活动,评比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项目有电脑绘画、电子报刊和网页等。评委们对各学校总共推荐的186件电脑绘画、196件电子报刊和120件网页等作品进行了认真评审,评出了一等奖69件、二等奖91件、三等奖177件。组织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解题能力竞赛(vb程序设计),40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竞赛活动,旨在提高vb程序设计能力,促进选修课的教学,共评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17名,并选送7位优秀选手参加了苏州市的比赛活动。组织了中小学信息技术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共有24篇论文参加江苏省的评比。组织了中小学生键盘操作竞赛暨小学生logo程序设计竞赛活动,共有170余学生分别参加三个单项比赛,较之往年是参加人数最多、参与面最广的一届。共评出一等奖21名、二等奖35名、三等奖40名。
(四)构建教学与测试平台。区域性构建以moodle为平台信息技术教学体系,是园区近几年一直努力尝试的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为实行初中信息技术抽测的网络化,我们组织六所学校进行了试点,一方面要构建题库,另一方面还是要依托骨干校的moodle服务平台,去承担4-5所学校的在线测试任务,在试点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并发登录时速度缓慢的问题、测试的客观性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
本学年根据市电教馆的工作安排和要求,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电教教材征订工作,丰富信息技术应用资源。本着建、购结合的原则,加强园区信息技术应用资源的建设工作。在鼓励教师根据常态教学的需要,积累有针对性的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购省市教育部门推荐的电教教材,并充分发挥电教教材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做好培训工作,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一方面园区各校积极开展校本技术培训,组织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概念图应用为重点的专项学习与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园区教研室积极协助市电教馆做好网上在线培训的组织工作。按照市电教馆网络在线培训会议精神,及时下发通知,落实报名工作,为了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利用网络管理平台录入基本信息,并按课程开设的具体要求及时通知每一位学员,督促学习活动的落实,共有136名教师参加秋两季18个项目的培训学习。
(三)组织好竞赛工作,展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组织9个学科的选手参加市第六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评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共荣获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做好了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实践与创新大赛(noc)的报名工作,并按市馆要求,落实网络教研团队参加全国竞赛活动,荣获noc创新大奖5个、一等奖9人、二等奖4人;同时做好了XX年苏州市校园区电视优秀节目评奖的宣传与发动工作。
(四)做好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工作,促进骨干教师发展。根据苏州市教育文件要求和市电教馆相关会议精神,我们及时下发了《关于组织园区第二届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活动的通知》,在各校(园)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对照申报条件考核,确认了15名教师为园区第二届“教育技术应用能手”。为XX年苏州市教育技术应用能手的评选工作做好了准备,也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应用热情,推进了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工作。
(五)做好e卡通建设的协调工作。园区有三所学校作为市e卡通建设工作的试点,我们积极按照市有关会议的精神进行协调,并下发教师、学生、家长的相关e卡,尽管由于银行管理条线的原因,有一些工作还有待推进,但毕竟也有了一个开端,积累了一些的经验,为后一步的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劳动与技术教研方面
(一)促进常态教学的落实。充分利用督导与调研的机会,认真查阅常态备课,听随堂课,督查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执行情况。目前,大部分学校都能够按照江苏省、苏州市课程指导意见实施课堂教学,但仍有部分学校流于形式,专用劳动与技术教室没有保障,备课也不齐全,课堂教学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开展教材培训与研究。9月30日下午,园区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研讨暨新教材培训活动在娄葑实验小学举行,周敏老师作为中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的骨干教师,参与了江苏省本次小学劳动与技术新教材的编写与修订工作。周敏老师经过精心准备,从新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意图着手,详细讲解了教材的新增项目和具体实施方法,涉及的案例丰富而翔实,对园区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随后,星湾学校的王黎宏老师和星海小学的周敏老师分别介绍了学校开展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现状及经验,为许多学校开设好课程提供了宝贵经验,最后,就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达成共识:劳动与技术的备课要以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为核心,形成形神兼备的教学设计;在教材使用上,要求能够联系学生、学校、教师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用好用活教材;在课堂教学上,坚持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使每一个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构建高效课堂。
(三)组织教学研讨与竞赛。组织了小学劳动与技术优秀课评比活动,园区9所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师参加了评比活动,经评委的认真评选,共评出获奖选手6名;参加了苏州市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4次,每次活动与会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大市的交流活动,活动结束能够对所观摩的课写出书面的点评意见,并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这种参与研讨的方式对劳动与技术教师的提升是很大的,大家也愿意多参加市区级教学研讨活动;参加苏州市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选送的两所学校(星海小学、斜塘实验小学)的成果展均荣获苏州市一等奖。
四、教研室内务工作方面
重点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园区教研室支部的组织与宣传相关工作,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安排与落实学习活动,并做好了党员的年报工作;二是做好园区教研室工会的工作。针对园区教研室工作实际开展学习、游园、乒乓球训练等活动,组织体检等,丰富职工生活,增进集体凝聚力;三是协助做好常规测试的网络阅卷与成绩统计工作。
五、个人政治业务方面
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一学期来,本人积极参加园区工委菜单式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和园区教研室的组织的党员专项学习活动,并自觉学习党的xx大五中全会精神,领会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XX-2020)》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服务教育的政策水平。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的理念,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得到了学校领导、学科教师的认同。二是坚持业务学习。潜心学习学科教学理论,专业报刊杂志,研习教材教法,不断提高业务指导水平,三是坚持写作。坚持撰写教育博客,积累教研素材,及时总结教研工作中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4篇。
第三篇: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二〇一一年九月至二〇一二年六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相关指导意见,为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促进本校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有良好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水平,本着农远设备与现代教育资源更充分地“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的原则,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意见》以及肥西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经验,特制订本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达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落实中央、省、市、县局对农村教育化工作要求,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提高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拉近与城市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距离,特制定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二、工作安排
1、远教资源接收与应用
本学年每周四至周六按播出计划接收安徽省教育网台Ip数据资源,并做好资源的保存、整理与发布工作。按时开机收视,及时浏览及处理收视信息,期中、期末定期整理和向教师提供最新资源信息(通过公示、小提示等形式),将接收的资源及时整理发布,充分利用Ip资源以不断满足我校教师对教育教学需求,满足师生利用网络教学的资源搜索、加工、应用等需要,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作保障。此项工作由学校农远管理员王友兵老师全权负责,教务人员及相关应用人员极力配合。
教师使用远教资源进行备课、上课等教学活动,原则上要及时整理和保存好资源结果,可以不定期地上传到学校校本资源库中;网管中心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教师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参照量化标准进行赋分并提交教导处备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2、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
本学年多媒体教学管理工作由苏玲老师负责。根据《严店中学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凡4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多媒体教学课,具体工作量按课时任务安排折算。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课的质量,要求学科教师提前一周认真进行电子备课,搜索多媒体教学资源、编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科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至少提前一周填写预约登记表交学校农远管理员,管理员提前一周张贴多媒体教室使用预约课表,并根据预约课表进行目标管理,授课教师下课后立即在多媒体教室填写使用记录否则不计入个人使用工作量,学期结束由学校进行统计、总结并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之一。
多媒体教室按县局有关规定每周上课课时不少于20节,课时安排计划按照教师具体的课时工作量核算(具体计划见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可以实行以下排课:
(1)由教导处牵头、各教研组单位配合,根据学校教学周课表以及各教师学期或学教学计划和课时进度安排,初步拟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表,学校网络管理中心据此制定《严店中学多媒体教室授课计划表》配合使用,工作计划《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2)启用临时预约课表(按原计划),授课教师在一周前或课前一天进行预约登记,如有冲突节次,授课教师要及时协商调整并在预约课表中作修改或备注。
解决冲突的原则:一是遵照预约的结果;二是临时照顾如上级领导、同行听课,各种形式的教学评比活动打断预约节次或周次等;三是上级文件、通知等急用;四是缺代课、调课补充节次。
3、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工作由王友兵老师、苏玲老师负责。期初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课时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教学,期末需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我校实际,信息技术课教学应遵循原则:
一是教学地点为班级、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二是循环使用的教材按年级放一套在教学楼各年级组值班室,供班级课堂教学使用;放一套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原则上一机配同年级两本书;放一套在教师办公室,供多媒体教室教学使用。
4、校园网管理工作
本学年我校网站建立:。为保证校园局域网的畅通,数据图书馆能正常在线阅读,远教数据能保证广大师生浏览使用,学校网管中心承担大量的保障工作。
网管员由王友兵老师负责,承担日常的网站管理与维护以及新闻等审核工作;局域网由苏玲老师负责,承担教师集备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发布与更新工作。
5、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学校课题研究计划,做好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合作型自主创新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研究》的研究工作。
(1)课题开题:初步拟定九月份在接到央馆立项通知后立即开展课题开题工作,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项讲座。
(2)第一阶段: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具体落实课题成员的职责及本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争取取得初步成效。
6、做好“农远特色学校”的申报工作
按照申报条件认真做好农远工程各种常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切实做到完善、规范、整洁、有序。
7、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作
本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从2011年暑期校本培训开始,具体工作参阅教导处工作计划。本期拟作以下安排:
(1)学校网站简介及资源发布注意事项;
(2)肥西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6.0版本教程介绍;
(3)“时代e博”学生注册、阅读及提交作品培训;
(4)状元郎电子白板使用培训;
(5)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信息素养和技能培训。
8、常规工作
学校安排专人认真做好卫星资源接收室、网络管理中心办公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安全、财产、卫生等工作,各项月报、财务、评估资料、学籍管理、文件打印复印、新闻采集上传、政务公开、会议讲座安排等。
三、重要事务安排
2011年
九月份:农远工程设备检修,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计划;根据学校安排布置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安装阶梯教室桌椅、投影、音箱等设备;及时接收网络资源,确保教学使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录入审核和档案管理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绩效评估在线填写;调试和运行校园广播系统、指纹签到系统;“争先创优”主题教育;
十月份:国庆活动;农远应用评比活动;完善学校网站内容;“天翼杯”艺术节展演;学籍管理;课题专项培训或学习活动;“时代e博”读书征文活动总结;
十一月份:家长学校开课;数据图书研究课题中期评估;完善学校有效教学博客内容;完善农远特色学校的各项资料建设;教学开放周活动;
十二月份:农远绩效评估验收;教师电教作品准备及制作指导培训;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培训;
元月份:学生电教作品培训与作品收交;期末相关工作;期末总结;
2012年
三月份:开学常规工作;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计划;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作品上报;教师培训及各教研组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四月份:组织教师参加电教学术作品评选;农远示范课评选或农远优质课展示;教学开放周;
五月份:教师培训及各教研组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六月份:期末信息技术评价工作;教师使用农远授课情况统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总结;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总结。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普戎学校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相关指导意见,为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促进本校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有良好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水平,本着农远设备与现代教育资源更充分地“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的原则,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及保靖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经验,特制订本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达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落实中央、省、市、县局对农村教育化工作要求,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提高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拉近与城市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距离,特制定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二、工作安排
1、为了加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电化教育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教师实名注册有关工作的通知》(湘教电办通„2011‟6号)《关于开展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湘教电办通„2011‟8号)及省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一届湖南省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征集活动》(湘教电馆通„2011‟35号)精神,做好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校园工作。
(1)做好省资源网应用培训工作
培训活动由教科室负责组织,以上课的形式进行培训,主讲人由信息技术教师担任,要求50岁以下教师全部参加。
培训内容:
教师在省资源网上实名注册;
展示省资源网资源下载、上传、统计等各项功能; 讲解教师实名注册、专家管理、资源征集活动;
解决省资源网实名注册及其他应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并对实名注册情况进行专项督导;
学科教师应用省资源网各类教学资源服务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
教师使用省资源网进行备课、上课等教学活动,原则上要及时整理和保存好资源结果,可以不定期地上传到学校校本资源库中;网管中心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教师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参照量化标准进行赋分并提交教导处备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2)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
本学年多媒体教学管理工作由具体老师负责。根据《普戎学校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凡4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多媒体教学课,具体工作量按课时任务安排折算。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课的质量,要求学科教师提前一周认真进行电子备课,搜索多媒体教学资源、编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科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至少提前一周填写预约登记表交学校管理员,管理员提前一周张贴多媒体教室使用预约课表,并根据预约课表进行目标管理,授课教师下课后立即在多媒体教室填写使用记录否则不计入个人使用工作量,学期结束由学校进行统计、总结并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之一。
多媒体教室按县局有关规定每期上课课时不少于10节,课时安排计划按照教师具体的课时工作量核算(具体计划见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可以实行以下排课:
由教导处牵头、各教研组单位配合,根据学校教学周课表以及各教师学期或学教学计划和课时进度安排,初步拟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表,学校网络管理中心据此制定《普戎学校多媒体教室授课计划表》配合使用。
启用临时预约课表(按原计划),授课教师在一周前或课前一天进行预约登记,如有冲突节次,授课教师要及时协商调整并在预约课表中作修改或备注。
解决冲突的原则:一是遵照预约的结果;二是临时照顾如上级领导、同行听课,各种形式的教学评比活动打断预约节次或周次等;三是上级文件、通知等急用;四是缺代课、调课补充节次。
(3)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工作刘春艳老师负责。期初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课时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教学,期末需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4)校园网管理工作
本学年我校网站建立:http://bjpr.xxycjy.cn。为保证校园局域网的畅通,数据图书馆能正常在线阅读,远教数据能保证广大师生浏览使用,学校网管中心承担大量的保障工作。
网管员由专任老师负责,承担日常的网站管理与维护以及新闻等审核工作,承担教师集备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发布与更新工作。
(5)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学校课题研究计划,做好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2013年专项课题——《农村中小学生健康生活习惯教育研究》《班级文化建设影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①课题开题:初步拟定11月份在接到上级立项通知后立即开展课题开题工作。
第一阶段: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具体落实课题成员的职责及本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争取取得初步成效。
(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作
本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从2011年暑期校本培训开始,具体工作参阅教导处工作计划。本期拟作以下安排:
学校网站简介及资源发布注意事项;
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进校园培训工作;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信息素养和技能培训。(8)常规工作
学校安排专人认真做好网络管理中心办公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安全、财产、卫生等工作,各项月报、财务、评估资料、学籍管理、文件打印复印、新闻采集上传、政务公开、会议讲座安排等。
三、重要事务安排 2011年
九月份: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计划;根据学校安排布置电子备课室,安装备课教室桌椅、电脑等设备;及时接收网络资源,确保教学使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录入审核和档案管理工作。
十月份:完善学校网站内容;;学籍管理;课题专项培训或学习活动;秋游活动;
十一月份:调试和运行校园广播系统;完善学校有效教学博客内容;完善学校的各项资料建设;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培训;
十二月份:教师电教作品准备及制作指导培训;
元月份:学生电教作品培训与作品收交;期末相关工作;期末总结; 2012年
三月份:开学常规工作;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计划;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作品上报;教师培训及各教研组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四月份:组织教师参加电教学术作品评选;
五月份:教师培训及各教研组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六月份:期末信息技术评价工作;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总结;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总结。
第五篇:2011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部工作总结
2011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部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大量信息设备配置到学校,为学校各领域工作提供了硬件和信息化环境的设备支持,学校各项工作依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多年的数字化实验中,学校大力建设各类信息化平台,积极整合信息化资源,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度,使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将信息技术部在本学期学校整体发展中,所承担的任务,所取得的成效,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的有效投入,持续优化信息化基础建设,构建真正促进教育教学的信息化硬件支持体系。
1、认真研究信息化发展趋势,系统梳理当前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针对性设计中长期信息化环境建设蓝图,有计划分步实施。
(1)针对我校信息设备配置工作起步较早、设备老化的问题,加强设备更新需求性分析,有计划分步更新相关设施设备,保障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的有效开展。
(2)针对“一校三区”办学均衡,以及当前仅有莘松校区建有数字化远程教室和学生电视台演播室等地刚性需求,做了有计划申报,拟在另两个校区建设数字化远程教室和学生电视台。
2、加强对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展望和理解,仔细分析学校教育教学应用需求,适度超前配置中高端信息设备,促成摄影摄像等基础设备向专业化更新,以满足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支持力度和工作品质地需求。
3、做好经费分析预算,根据上级部门关于采购要求规范、合理、高效采购和配置。
4、根据数字化实验校向数字化示范校提升的要求,对校园整体信息化环境建设进行系统架构,对校园开放式终端的建设加大力度。
5、根据无线网络发展趋势,加大了校园无线覆盖程度。为进一步的信息化应用做准备(电子书包等)
二、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性研究,持续推进网络应用平台设计开发,不断优化校园信息化软环境,使信息化应用更加贴近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整合度。
1、对着学校规模的持续扩大,学生数量大规模逐渐递升,学生对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技术应用需求、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部门依托学校网站框架建成了容学生自主学习、成长过程呈现、网络交流互动等为一体的学生成长空间,为每一位实小学生提供有效的空间进行自主管理。
2、结合近期试行的教师发展性考核评价工作,考虑教师过程中的自主管理,计划将已有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进行优化,建成交互性更强的教师发展自主管理平台。
3、根据“一校三区”办学的特点以及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建成了更加高效的网络互动留言开放式公共平台,通过网络方式替代传统的白板留言功能,提高校区间、部门间信息沟通时效,促进学校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
4、根据之前班级网站学生和家长参与度不高的特点,将班级网站进行整体架构上的设计和修改,在技术上允许家长和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网站的建设中来。
三、优化制度设计,加强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对信息化应用的效率。
1、添置、收集各类教学光盘资料,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资源、科普资料等加大集中采购力度。
2、利用网络下载教学资料。组织骨干教师浏览并下载国内外各大教育网站的有用的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
3、鼓励教师、学生积极自制教学辅助软件,即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辅助课件供学生学习。只有师生人人都成为数字化的主人,才有可能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能在数字化积累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支数字化建设的队伍。在已初步建立了音像、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完善,使之成为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发布并供教师使用。
4、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工作机制,按学期和年段积极搜集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评优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教学重建等优质资源充实已有的课程资源库资源,使已有的库框架形成丰富的资源体系。
四、加快信息技术人员培养,不断提升管理意识和技术能力,形成一支善于管理、技术全面、服务优良的信息技术工作团队。
1、主动提升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深化信息技术部门团队专业特色打造。
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部门特色的打造,强化部门成员各类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强调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在专业成长上的支持和培养,搭建各级各类学习和成长平台,打造了一支具有更强战斗力的技术和服务团队。
(1)加强专业技术自培(摄像、摄影、图像处理、影视编辑、网站应用、课件开发、平台搭建、硬件管理和维护等)
(2)服务意识和能力的自我要求要进一步提高,通过教师反馈方式对部门成员的服务质量和能力也要有数据跟踪和资料积累。
(3)条线工作落实中处理好“管”和“理”,加强工作的条例性。
2、从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思考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以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出发点,在实际工作中确实用得上的,信息技术部重点思考了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指导;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作用不大的,仅只停留于教师个人业余爱好方面的技术提升,信息技术部没有作为重点落实培训工作,由教师自身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
(2)根据以上所述,信息技术部在教师培训方式上采用了统分结合的方式开展灵活多变的培训和指导,对于共性需求,信息技术部采用集中培训;对于教研组个性需求,通过深入教研组,围绕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穿插培训;对于教师个人应用问题,信息技术部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单独指导帮助教师能力提升。
(3)信息技术部重点落实以网络应用平台提高整体办公和应用的技术培训,重点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使用、视频点播系统应用、学校一周工作安排交互管理系统使用等重要应用平台的培训工作,主要通过教师学习时间的集中式简短学习和公文形式下发的文字说明自学方式实现学习。
五、加强学生团队建设,提升信息技术小干部队伍的能力,提升整体学生信息素养,形成信息技术学生应用的特色品牌项目。
1、系统梳理了信息技术部门团队各成员的技术优势与各级各类计算机竞赛活动项目挂钩,落实了学生团队指导项目和指导老师。
2、采用向全校招募的方式建立了学生团队,扩大了参与面,提高了影响力。
3、系统规划,有效落实活动主题、训练时间等,狠抓日常,在提升学生整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保证了各级各类各项计算机竞赛的参与数量和质量。
闵行区实验小学信息技术部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