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园区2011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绿园区2011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推进我区教育均衡、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多样化、分类别的培训,进一步促进我区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基本素养和技能、提升师德修养及师德水平;力求在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农村教师培训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课程开发为抓手,以读书活动为引领,以教研组为学习组织主体,让教师通过“读书学习——教育实践——问题反思——读书释疑——实践改进”这一过程,提升实践智慧,促进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支“善学习、勤思索、能合作、会研究、勇创新”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1.继续开展“经典阅读,丰富人生”主题读书活动。各校要于年初制定好读书活动方案,帮助教师精选阅读篇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给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以提高读书效率。组织开展好读书演讲比赛,具体安排详见《绿园区中小学教师读书演讲会方案》。
2.进一步落实“长春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行动计划”。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的数量和质量。3月份对各级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9月份对教师开发的微型课进行评比,择优向市里推荐。各校要认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组织学科教师研究教学问题,总结经验,开发高质量的教师培训课程。
(二)落实各项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1.全员培训
中小学教师全员岗位培训是提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根据“吉林省教师培训中心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长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通知”精神,2011年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全员培训工作,以提高我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及教科研水平。
通知培训:以市继教办规定的课程为主,每人完成20学时的网上培训。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开展师德培训和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各4学时,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增强职业幸福感。
学科培训:以省继教办推荐的课程为主,组织教师网上培训,每人完成20学时的培训。
2.骨干教师培训
(1)加强骨干教师的提高培训,内容分为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两部分,集中辅导和岗位研修相结合,每人完成20学时。
通识培训:课程为“课堂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分两次进行集中辅导。
学科培训:“新课程教师教学技能及教学策略的思考”作为各学科骨干教师岗位研修课程,以教师自学为主,所在学校进行考查,年终上交不少于5000字 的学习笔记。
(2)组织好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后续培训工作。在各校完成骨干教师学习汇报的基础上,进修学校还要在全区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汇报讲座。(详见《绿园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后续活动安排》)。并做好新一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准备工作。
(3)落实省市骨干教师每年的遴选、考核、上报、考试、公布等一系列工作。健全年度考核机制,通过叙事研究、读书活动、教师博客、校本培训课程评比、课程开发等形式,充分发挥省、市级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3.农村教师培训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师资水平是关键。本年度,继续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缩小城乡差距,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落实“国培计划”,按照省里的安排,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各项培训活动,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
(2)继续开展“共享阳光,共同进步”农村教师系列培训活动。5月份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培训。
(3)继续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小学上半年进行,中学下半年进行。(4)做好农村教师义务培训工作,发挥“义培”基地校的帮、带作用,与农村学校结成学习共同体。农村教师全程参与基地校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4.青年教师培训
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岗位练功活动,对练功项目逐步验收。上半年验收上课,下半年验收评课和特长展示。以赛促培,推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稳步提高。
5.班主任培训
主要采取邀请知名专家、优秀班主任做专题讲座,并通过互动研讨、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等专题报告会的方式,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人文素养和班级管理艺术,提高班主任育人的水平。
(三)语委办工作。
1.落实“中华经典教育工程”,抓实试点校的经典教育工作,组织编写校本教材。迎接市对各试点校的评估,年末做好经验总结,以便日后推广,全区铺开。
2.组织编写经典诵读区本、校本教材。3.组织开展好幼儿园经典诵读大赛。4.开展好汉字规范化书写大赛。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教师素质关系着学生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师资培训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各学校要把教师培训放在教育发展重中之重的地位,保障教师培训经费,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督促教师培训工作的落实。
(二)锐意改革,提高实效。培训部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培训工作的计划、实施、考核。要变革培训内容和形式,构建多元、开放、优质的培训体系,使培训工作真正促进教师的提高、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
第二篇:最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最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如何都是计划文种的范畴。以下是由
2014学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龙川学校小学部迎来了第二个十年.在反思总结第一个十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暑假我们管理层老师在爱的教育体系下进一步讨论明确了的促进教师发展的“三好老师细则”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三好学生细则”.为了更好的落实这2012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和课程实施需要特制订我校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实现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的校本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生命活力,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总体目标:
为了更好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在新学年根据实际确立两个重点目标“目标管理”、“考试研究”.每个部门,每个团队,每个老师都要有一个具体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在自己上学年的短板的基础上制定.如何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更大程度上去发挥素质教育,我们需要从课标入手,教材入手,真正明确学生的“掌握点”.学期初每位老师在自己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组织目标、团队目标及个体目标;另外新学期每位老师都人手一份2011版新课标,老师要认真研读,以2011版课标为导向,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自己驾驭课堂能力,促进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做好传统文化学习,反思教育内涵,观看学习乡村最美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值,倡导团体合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1.紧紧围绕“三好教师细则”,通过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为培养“三好学生”奠定基础.
2.逐步建立主动参与、开放高效、满足教师自主性选择学习需要的教师培训体系,使我校的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以爱的教育为主线,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以乡村最美教师的事迹为教材,进行学习和反思,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2.三好教师细则培训(每位教师人手一份三好教师细则,对自己各块各项工作有一个具体标准,明确要求,有法可依)
3.传统文化培训(每周二晚生活老师学习会、每周三晚全体教师学习会、周五晚部分教师读书会,我们将会按时参加传统文化学习)
4.2011版课标学习培训(各老师人手一份课标自己用心研读,备课组讨论学习、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课标培训,各层次强化学习,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5.教材分析培训(钻研教参,钻透教材,准确把握学生的每一个掌握点)
四、培训形式
1.专题讲座.聘请一些教育教学专家和本校资源(如大王老师、吕老师、贾老师等),面向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
2.骨干教师讲座.骨干教师将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起来结合.针对本校、本学科平时存在的实际进行集中授课.
3.教学示范(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教师展示自己课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渗透、落实新课程理念,组织观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4.课例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优秀课例展现出来,供教师研究、交流,重在探讨理论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
5.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带着课题成长,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展以校本为主的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6.问题沙龙.提炼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展开针对性的探究.重在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7.校际交流.校际交流活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将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学习他校的先进经验,充实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积极派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参与名校教学研究和学术研讨活动,接受名师的指导,实现专家引领;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教学研讨活动,实现校际间的资源共享.
8.走出去,请进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教师的培训学习提供了很多机会,我们每次都尽可能派出有较高水平的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将给予倾斜.并在每次学习后,组织广大教师开展二次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定期邀请教研室、进修学校、兄弟学校的领导、专家、骨干来校讲座、指导、点评、示范等.
9.加强网络学习和管理.
网络是老师获取最新资料、与外面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许多教学网站都容纳了许多精彩的信息.我们分层要求,倡导老师从参与跟贴开始,养成勤于浏览、勇于跟贴、乐于发表观点的习惯,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五、保障措施:
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对教师教育的要求,做到管理规范化,培训过程化,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自主性,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培训工作,确保教育的质量.
积极创建教育机制.
1.正常教师教育活动制度,注重教师教育与日常教科研活动的结合,做到定期活动和不定期活动相结合,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与个体自我安排相结合.
2.认真执行教师教育考核奖惩制度,将教师参加教师教育活动的情况、质量列入考核范畴,并在评先、评优、职务晋升中得以体现.
3.形成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教学处、备课组齐抓共管的机制,明确责任,规范管理.
实施分层培训.
由于教师群体的差异性,学校在组织培训时,尽可能考虑教师的不同需要,给教师自主选择培训的机会和内容.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分类要求和培训:新上岗教师着重在学习教育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其尽快在教学上入门;中间层教师着重组织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围绕学科建设建立短、平、快的科研课题,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骨干教师着重帮助其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反思其教育教学经验,形成特色,发挥示范作用.并分类组织考核和评价,确保每一位教师得到最佳的发展,让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乐土.
我校将通过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和形式,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得以更新,教师的文化内涵不断得以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研究氛围,形成一个自主学习、能动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型教师群体形象,不断推动我们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教师培训一直是各地的教育系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欢迎大家浏览、借鉴!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上级关于师训工作的文件政策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评好课”为师训工作的重点,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创新型学习型研究型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重点工作
1、加强政治学习和师德培训。
2、继续开展“拜师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熟。
3、落实好常规听评课活动,坚持听课后及时评课,学校提倡跨年级听课,鼓励、支持、拓展校外听课渠道。通过听评课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授课行为,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高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开展班主任培训工作,加强班主任师资队伍建设。
5、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本,除将继续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档案建设,全面完成其它立项课题的结题和推广工作,并积极参加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切实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配合市教育体育局局继续做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开阔其视野,提升其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并充分调动其在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根据局要求,建立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督促、指导、考核,项目领引,帮助骨干教师完成每年的目标任务,并负责上送考核结果。
2、自加压力。各类骨干教师要按照自身实际,制订一个向上一个层次目标的成长计划书,从师德水平、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对照条件,分解目标,按学制订自己的成长计划书。
3、引入竞争机制。对于高层次听课活动、展示活动继续采用申报制,学校择优批准。凭听课反思、学习体会、上翻版课等报销外出活动的费用。
4、组织各类活动。组织各类研讨、沙龙活动,在碰撞中激发灵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5、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梯队,重视名教师培养工作,做好市级学科教改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的培养、推荐工作。努力培养一支“师德修养好、业务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发展潜力足”的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方针,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立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服务于课程改革,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
二、总体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教育行为。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点,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快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5、以教育科研改造课堂教学,引导教师向学术型、科研型的转变。
三、具体目标任务及措施
(一)教师全员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
方式:讲座、研讨会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
时间安排:每教研时间。
(二)新课程标准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内容: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省、市级新课程培训学习材料等。
活动形式:以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时间:每周业务学习、各教研组活动时间。
(三)教师信息化培训:
目标:要求教师实现“四会”:会文字处理,会制作简单的课件,会上网查阅、下载资料,会收、发电子邮件。同时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方式:
1、定期开展教师电脑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
2、采取定期练习及考核的办法相结合。
(四)教师读书活动:
目标:要求40周岁以内的教师每月读两本书;40周岁以上的教师每月读一本书。
内容:优秀学科书籍。
方式:教师自学与集体组织相结合,并组织读书沙龙、读书征文、“书走动”起来等活动调动教师读书的积极性。
(五)教研与科研活动:
目标:通过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中的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能手要占教师总数的10﹪—15﹪,骨干教师要占教师总数的60﹪,中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达到50﹪,中青年教师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
内容:
1、每学期集中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坚持教师要走出去、请教师走进来的教学活动。
3、开展“人人上一堂好课”的活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评优活动。
4、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每次活动时家长、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构建我校教师的终身学习框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乐于奉献,开拓创新,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整体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
二、目标与任务
1、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按照上级对教师的具体的要求,以校为本,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和谐进取”精神。
2、注重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把学科知识的更新、拓展放在教师发展的首要位置,努力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水平。
3、以新课程培训为重点,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积极组织我校教师参加新课程理论培训,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形成新的教学观。
4、扎实推进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达标培训为手段,同时加强教师“粉笔字、板画、钢笔字”的基本功培训。
5、加大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力度,采用“专题讲座,教研论坛,个人自学”等形式。
6、以人为本,加强教师心理教育培训,既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要解决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为教师的教学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7、立足长远,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以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论来管理、规范我校的管理行为。使我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生管理效益。
三、管理办法
1、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边步安为组长,郑飞为副组长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教师培训的管理工作,具体培训由教导处负责。
2、加强管理与督查
学校对教师培训实行过程管理,纳入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系列。
四、具体措施
1、教导处牵头,系统组织本校教师举办新课程知识以及现行初中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理论讲座,着力提高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同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2、坚持以校为本,根据学校的实践情况,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主要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分教研组组织学科业务学习,指定学习书目,交流学习心得,同时加强对教研组长的业务培训与指导。
3、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发挥校园网与学校资源库的功效,不断充实,完善网络设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
4、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教学教研活动,并加强管理,做到“学有收获,学以致用”,而且教师培训要求后能在本组业务学业论理中交流经验体会。
5、开放学校图书室,学校定期购置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图书,并向全体教师提供书目,要求每期教师至少精读一本理论书刊,定购一本专业的教学杂志期刊,并作出相关读书笔记。
第四篇: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区教育局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教师培训深入发展、完成培训任务的攻坚之年。全区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XX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xx年XX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要点》和区教育局《xx年工作要点》的目标要求,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教育强区提供人才支持。
一、贯彻落实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配合区教育局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巩固年活动,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1.全面普及职业道德培训。通过校本培训、学科培训、德育研修等途径,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活动,把师德教育融入教师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2.开设职业道德远程研修班。今年拟选派300人参加湖南省“教师职业道德”项目远程培训,深入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价值,促进我区师德师风建设的可持续开展。
二、继续推进书香滋养工程
自2009年起,我区正式将教师读书作为教师自我培训工程来建设,2010年4月启动了书香滋养工程。以每年世界读书日及三湘读书活动月为契机,促进教师读书内修。3.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开展xx年读书活动启动仪式,通过荐书、征文、论坛、知识抢答等活动形式组织全区老师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学校组织师生全员参与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4.配合上级做好“三湘读书月”活动。按照市教师工作处要求落实“三湘读书月”活动,召开区读书活动总结表彰会。
三、充分发挥名优骨干队伍作用
我区一直重视名优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目前我区有市级骨干教师62人,区级71人;有区级名师工作室6个。xx年将更加规范、科学地培养与管理名师骨干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辐射作用。5.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召开骨干教师会议,明确骨干教师责权利,解决骨干教师管理中的问题。下半年组织一次骨干教师指导下的徒弟赛课活动。规范骨干教师考核,按考核等级落实骨干教师待遇。6.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一是调整新增名师工作室。去年底已经对名师工作室进行了考核,今年将调整部分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名师和学员,新增名校长和初中语文、初中数学三个名师工作室。二是名师工作室重心下移。着重帮助学校和老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下半年组织一次名师工作室学员赛课活动。
7.组织名优教师送课(培)上门活动。全年组织骨干教师和名师工作室送课(培)上门活动。送课(培)采取“菜单制”。一是由名优骨干教师自主申报送课科目和培训主题,二是由学校提出送课(培)需求,两相结合制成“送课(培)菜单”向全区学校公布。学校或片组根据需求自主选择送课科目和培训主题。
四、严格规范学分登记和管理
8.严格学分认定和登记。在已完成的2012年学分认定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进行学分认定。今年购买新的学分登记软件,并在四月份前完成2013年学分认定、登记工作。
9.规范学分管理和应用。充分利用学分平台,及时公布继续教育完成情况,评比先进单位。将学分完成情况作为教师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的条件之一。认真做好xx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的学分认定及登记工作。
五、创新研训结合培训模式
作为区级培训机构,科培中心本身就兼有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的职能,今年继续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在教研中提高培训质量。
10.研训一体,在研究中培训。与省市区教研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利用教研活动,达到培训目的。今年继续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全国、全省各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研讨会;充分利用“星城杯”“新蕾杯”等赛课、比武等各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鼓励学校申报小课题,立足课堂、立足教学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培训自己,从而形成为问题而培训的“问题+研究+培训”模式。
11.联片教研,在合作中提升。充分发挥联片教研对教师培训的积极作用。今年将完善联片教研片组机构建设。各片组要围绕市、区两级“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组织两次联片研训活动。六月份召开学(2013—xx学年)联片教研总结会暨考评会。
六、完成各级送训任务
12.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送训任务。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送训指标,协助培训单位(部门)做好报名、督促学习和结业考核、任务驱动下的岗位实践等各项工作,确保参训率和学习质量。送训项目及指标另附。
七、重点抓好本级培训
拟对全区教师按30%左右的面进行全面的班制轮训。
13.提升管理水平,开设学校中层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校中层管理者的领导和管理素质,提高学校行政队伍的专业水平,增强行政的课程领导力,举办XX区中小学校中层管理者高端研修。研修班采取异地集中培训模式。选送优秀的中层干部到上海、北京等地集中研修。
14.加强队伍建设,开设后备干部培训班。为保证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建设,促进后备干部的迅速成长,增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力,我区采取“先培训,后上岗”,将“培训、考核、选拔、任用”相结合的原则,今年计划下半年开设第十二届后备干部班,培训对象为2012—2013年新调整的在岗校长、副校长和教科室教导主任和有培养方向的后备干部,共计40人左右。
15.培养新生力量,开设新教师岗前培训班。xx年预计我区将新聘教师120人左右。为了做好新聘教师岗前培训,将在暑假进行为期十天的集中培训。岗前培训后,按计划分配到学校,上岗培训一年。一年后,人事科和师训部门组织评价考核,确定正式转正名单。
16.利用省级平台,开设八个远程培训班。根据学科建设和继续教育学分要求,将开设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远程研修(3个),课堂教学问题解析与应对(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小学语文)远程研修,中小学教师新课标全员远程研修(体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远程研修(信息技术)等九个培训班,利用省继教中心远程平台进行远程培训。
17.与其他区县合作开设初中文综理综培训班。市区初中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学科老师少,各区独立开班学员人数不够,师资力量不全。今年将联合XX区、XX区、XX区等,先期开设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老师培训班。利用XX区教师进修学校硬件设施,各区分别承担一个学科教学。我区承担初中历史和化学培训班。
18.整合各类资源,开设其他班制培训班。整合局办公室、人事科、区科培中心、少年宫等部门资源,规范培训和管理模式,做到有序、有效,拟举办近二十个其他各类班制培训班。一是学科教师培训班。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将举办小学语文、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小学科学、中小学校本课程等培训班。二是课题研究培训班。根据课题研究需要,举办公民教育课题、“艺术与科学融合”课题(小学美术、中学理综)等培训班。三是部门专项培训班。根据教育局中心工作和各部门专项工作的需要,开设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方向)、工会负责人、团队辅导员、卫生健教专干、通讯员、安全管理员、党务专干、考务专干等培训班。19.根据上级安排,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班。根据《XX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与考试实施方案》,xx年完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中级全员培训与考试认证任务的45%。
八、促进校本培训出实效
高效扎实的培训土壤还是在学校,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直接的方式。
20.抓好校本培训负责人队伍建设。每学期组织一次校本研训负责人培训学习,促进校本研训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同时选送部分校本研训负责人到国培、省培、市培学习,提升校本研训质量和水平。21.抓好校本研训示范校建设。目前我区有市级校本研训示范校9所(第一批清水塘;第二批三角塘、国庆、四方坪;第三批东风、中岭、新竹;第四批北雅、清三小)。今年再创建三所市级校本研训示范校(XX市第五批,通知暂时未下发)。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示范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上半年举办一次市级校本研训示范校开放活动。
22.创新校本研训内容和方式。一是由科培中心师训部制订寒暑假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坚持“三天集中培训计划”,教师全员参与校本研训。二是以校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学校开展诸如课例分析、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的培训,重点进行关于公民教育课题研究在实施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的专题培训。鼓励以联片教研组为单位,或全体集中或分教研组集中研修。
第五篇:导学案培训——绿园区骨干教师全员培训材料
导学案培训
——绿园区骨干教师全员培训材料
定义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
内容
导学案包括:(教学设计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学习设计区)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
使用方式
可以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展示,再由教师精讲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指导思想
关注学习方式改善
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注校本研修实效 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周六备课
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导学案”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周集体备课
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⑴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⑵对教师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⑴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⑵预习疑难反馈、课文重点讲解(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⑶师分题(如重点词组或句型练习),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⑷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疑问及不足);⑸穿插巩固;⑹达标测评,拓展延伸。
4、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⑶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4、定期的巩固复习: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四)“导学案”基本格式:(学科)导学案
课题 课型 执笔 审核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1预习导学 2课堂研讨 3延伸拓展
(五)有关保障措施: ⒈实施“导学案”后,原则上使用除与教材配套练习册外的教辅材料、除“导学案”与“周周清”或“单元清”巩固练习卷外,不得另外印制试卷;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足课程,并按标准课时安排学科教学时间。
⒉周周清、每次月调研考试题必须有不低于60%的内容来源于教材和“导学案”的原题型。
⒊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⒋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建立“631学习小组”。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即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6人异质学习小组”,相互竞争。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两个3人组。有问题3人组先进行研讨,解决不了提交6人组讨论,再不行提交课堂全体讨论。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1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达标、纪律、卫生等。一周评一次参与积极的小组和个人(每参与一次发言,本组所有成员都加1分)。
⒌实施“导学案”的学科教师,学校将发放适当的集体备课津贴。
⒍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①看学生气氛是否浓厚;②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③看学生占用的时间多少;④看老师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否好;⑤看效果,看效率。学校评课标准,强调两个字:一是活,看学生参与和学生气氛;二是实,看课堂是否很实效,看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要求
一、学案的编写
(一)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1、生本教育原则:生本教育思想是指导全优课堂的重要理论。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导学案设计必须体现生本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信任学生,注意留足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自主学习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预习习题的设计一定要为学生学习新课服务、为合作探究做准备。
3、可操作性原则: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案,编制要指向所有的学习内容,要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渗透。做到:内容全面覆盖,重点难点突出,学法指导科学,要求清楚明白,语言表述准确。总之,导学案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原则,这样才能使导学案具有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4、因材施教原则:导学案的编制要根据本班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在集体备课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实际情况,设计导学案。杜绝导学案简单化、剪贴化、粗放化。
(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编写包括课前自学、课中探索和当堂检测三个板块。具体由以下九个部分组成。
1、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要了解、掌握、运用的知识与基本技能等; 方法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的方法和要达到的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真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
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可操作,切忌空洞,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文本呈现时不强求分维度项目表述。
2、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并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以利于学生在学习时集中精力、克服困难、把握重点。
3、知识联系: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学段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呈现给学生,以利于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4、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学习活动方式的指导和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包括学生要重点理解教材中的关键词句、内容等。学法指导要体现在学生具体学习过程中,切忌空泛。
5、问题结构: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构图和程序链,要有层次和联系,以利于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顺利解决重点问题,并能体会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6、反思感悟:学生学会每个知识点、解答每道题都要进行反思,要把得失总结、真理领悟、生成质疑用双色笔写在导学案上。便于有效开展展示交流、复习巩固活动,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7、练习尝试: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
基础训练题:结合学习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习题,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题量控制在50%左右,难度在0.8-1.0之间。
小型综合题:结合学习内容,选编综合性较小的习题,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完成。题量控制在30%左右,难度在0.5-0.8之间.拓展训练题:结合学习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较强的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上合作探究后完成。题量控制在20%左右,难度在0.3-0.5之间。
8、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点拨、引导下完成。
9、达标检测:检测题的设计一定要围绕新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核心内容,突出重点,围绕目标,有针对性,要“精”、“准”、“短”,设计一定要将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主次排队,不求面面俱到。
(三)学案的编写过程
1.学案的编写体现“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师生共用”的精神。学案的编制,要由备课组集体完成。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先由备课组集体讨论,每个人都发表看法;然后做好细致的分工,每一节课由一名教师主笔,接下来由组内评价、审议草稿;定稿之后印发给学生;最后由首先使用的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为其他人授课的改进提供建议。
2.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开学初即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一般应该是较有经验的老师。
3.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学案草稿交备课组长。
4.备课组长初审后至少提前二天将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备课组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
5.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学案修改后交审核人审定。
6.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也再一次阅读理解补充学案,即进行课前备课,使讲学稿具有个性特色。
7.教学时师生共用学案,教师课后在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提炼成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在学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内容。
(四)学案编写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使用学案进行教学,就是“拿来”,可以选择,可以取舍,可以更新内容。更新的内容不少于四分之一。总之,要创造性的使用它,灵活地使用它;而决不能变成“教学案”
1.要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的时间、氛围要得到保证和营造。2.各教研组长要把好学案的审核关。
3.要有效利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和责任心。4.加强年级组学案使用情况的抽查和情况通报。5.要贯彻“明确、实用、高质”的六字方针。
“明确”:(1)要分课时;(2)突出难点和重点;(3)步骤明晰。“实用”:讲究讲与学的合一。
(1)以训练为主;(2)以难以讲清的内容为主;(3)以举一反三内容为主。
“高质”:要注意质量和效果。要避免轮流制作,要请有经验的教师把关和制作;要避免分头制作,闭门造车,要集思广益;要避免抄袭现成教案,要有集体智慧和创造,要结合学生实际。
“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所谓“导学”是指以学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案的使用
(一)学案使用时的基本操作程序
1、结合学案 课前预习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自学。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2、小组互助 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精讲点拨 解难释疑
精讲释疑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巩固总结 反思领悟
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提示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或者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6、预习指导
用约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对下一课时的内容进行预习。重点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重点难点和要完成的任务等方面预以指导。为学生预习做好思路和方法上的铺垫。
(二)关于学案的批改与保存 对学困生要加强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基础题。达标练习要当堂完成。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做好学生的订正和二次乃至三次批改工作。对学生的错题要建立错题档案。学生的学案交学校统一保管,到进行复习时再下发给学生。
(三)学案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在使用学案导学时,要注意学案中各个知识环节间的过渡与转换,设计过渡语进行转承连接,既增强知识间的前后的联系贯通,又可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下去的强烈欲望。
2、实施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放手,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演好“导演”的角色。
3、运用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要个别辅导,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被遗忘的角落里。
4.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和保存。精心设计的学案,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反思,是一份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要指导学生依次整理、保存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案的价值,重视学案的使用。
5、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适时鼓励,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总之,学案的使用,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热情参与进而由兴趣向进一步探索的方向过渡,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案的使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
(学科)导学案(小四号 宋体字 居中)
课型:XX 执笔:XX 审核:XX 时间:XXX(五号 楷体字)【学习目标】(黑体,小四号)1.2.【学习过程】(黑体,小四号)
一、自主探究(黑体,小四号)
1、2、二、合作探究(黑体,小四号)
1、2、三、拓展延伸(黑体,小四号)【 自我测试】(黑体,小四号)
1、2、【学(教)后记】
说明:正文采用五号、楷体字,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5~18磅之间;
页面设置8开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1.5cm,页眉、页脚的内容可设为奇偶页不同; 编号或序号尽可能不使用自动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