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07年是上海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我有幸获得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同济大学参加了为期7个周的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收获很多,特总结如下:
一、培训时间:自2007年7月23日至9月7日,共7个周的时间
二、培训地点: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培训效果及总结
1、关于职业教育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二战后,德国不禁从一片废墟上重建了经济,而且经过比较短的时间(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即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秘密就在于职业教育。从历史上的师徒口手传授技能、教会组织学习文化,发展到职业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成熟的二元制,德国的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迄今为止,我国的职业教育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有利环境,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在发展中,还不成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实训条件大多较差,甚至没有。专业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验,知识老化,实践能力较差。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缺少联系,基本上是关门办学,对所办专业缺少明确的定位和长远规划。所教与所学与行业的发展脱节,学校的教学落后于企业的实践。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同一地区的不同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重复,缺乏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低层次上进行竞争。相对于已经发展的很成熟的德国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潜力巨大。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和借鉴。行动导向(项目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头脑风暴法等)的教学方法、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精华,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加以具体的改造和利用。
2、关于工民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①《现代建筑的结构选型》介绍了金茂大厦、上海大剧院、上海火车站等著名建筑的结构特点,涉及到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体结构。②《钢结构进展及新技术》钢结构建筑的国家政策变化、建筑用钢的新发展、钢结构的连接形式。具体介绍了艾奜尔铁塔、青岛电视塔等中外高塔的艺术造型、结构体系。③《预应力加固工程》学习了预应力加固工程的计算原理及具体方法(粘贴纤维布、裹钢板),并以工程实例包括解放前的、五六十年代的老建筑以及涉及有缺陷的建筑。④《工程项目管理》学习了项目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和程序,区分了建造师、监理师、咨询师的分工与联系,工程实例有长沙卷烟厂车间、东方明珠电视塔、泰山市沿河新城区的规划、管理咨询。⑤《岩土工程》学习了上海地区岩土的形成历史、特点、分布及其作为地基的处理方法,以及上海防止和监测市区地面沉降的方法,具体工程实例有上海地铁隧道、金茂大厦深基础等。
3、关于企业参观、实训以及参观同济大学结构实验室①到杭州天煌教学仪器公司、太仓市慧鱼公司各参观了一天,了解了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并进行了产品展示及校企交流。②到鲁班软件公司接受了三天的预算软件培训,基本掌握了土建工程量的计算方法。③到建筑工地实习了五天,工程项目有立交桥、钢结构写字楼、盾构开挖地铁隧道。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结构工程师讲授了Autocad、PKPM、Tssd三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上掌握了建模的方法。⑤参观同济大学结构实验室,长三角地区的超高层建筑、著名大型建筑基本都在此做动力试验。参观时,主要是了解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剪压试验、高层建筑模型的制作及动力试验(抗震石岩),分析了上海大剧院、上海飞机场航站楼的动力特点,感觉很有收获。
4、关于教育技术与教学媒体开发。主要是学习了利用摄像机和Premiere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指导教师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题目分别是《同济的建筑》、《吃在同济》、《学习生活》、《同学们》。先用摄像机拍摄素材,然后在微机上用Premiere剪辑、配音,最后各小组进行展示评比。
5、参观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①学院领导介绍专业设置、师资建设、办学特色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上海建工集团投资兴办、经费实行自收自支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集高职、中职、成人大专、中专、培训和校企为一体,是国家教育部和建设部全国建设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峰职业技术学院共设有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施工管理方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监理方向)、建筑设备工程、环保监测与治理、资产评估与管理、建筑经济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给水排水技术、城市园林、机电一体化、通信与通信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商务韩语、国际商务、民航商务、饭店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都市园艺等30个专业,基本上形成了以土木工程为特色,涵盖了文、艺、工、商、贸、医等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该校注重“双师型”队伍建设,院属申宝建筑有限公司(二级总承包企业)、建文监理有限公司、继宝劳务公司和建厦设计事务所为教师搭建了实践平台,既锻炼了师资,又创造了效益。目前,具有注册监理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建筑师、高级设计师、经济师和工程师职务的“双师型”教师占50%以上,院属企业2004年产值达1.2亿元。学院依托校内、校外两个市场,高职和中职两个资源,校内坚持一张文凭,多种证书,校外坚持为行业服务,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育资源,做大、做强教育培训,2005年培训量达2.5万人次,培训额超过 2000万元。②参观实训基地参观了电工、建筑卫生设备实训车间,感觉很精致、实用。充分注重实训是建峰学院的一个重要特色。
6、与教育部职成教司教材推荐工作始终人员交流教育部职成教司教材推荐人员展示了新编建筑(市政)施工专业教材,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建设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编写的,并给每位学院赠送了两本样书。
7、与培训班学员交流学校办学特点①浙江宁波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产教结合”是象山职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通过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美工、建筑、农学等专业的师资和设备优势,实施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创办了象山至高建设监理公司、象山至高广告装饰公司、象山至高建筑材料检测中心、港市宾馆、象山县教育培训中心、象山海蓝蓝旅行社有限公司、象山柑桔研究所等7家校办企业,不但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实习场地和实训设备,产生了巨大的教育效益,而且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探索集教学、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于一体的产教结合的职教模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瞄准市场设专业,依靠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环环相扣的特色办学之路。在建筑专业方面,该校先后开设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施工、建筑水电安装、建筑财会、建筑装潢等系列专业和工程施工与监理“3+2”大专班,学校的人力优势、智力优势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职业教育的多重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该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十分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依托本校建筑专业的声誉、专业的人才智力资源,于1997年与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大学建筑系合作,联合创办了象山县内首家建筑工程监理公司——象山至高建设监理公司,一年后,开始由学校独立经营,先后承接了200多项县内重点监理项目。创办监理公司的首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实习服务,为专业课教师的实践锻炼服务,使之成为学生实训基地,使建筑专业学生随时可以跟随监理公司的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监理的现场,并且可以得到公司内指导教师的直接指导。因此,学生专业技能得到了快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特别强,毕业生在社会上普遍受到欢迎,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专业教师则在教学之余也可以到工地进行锻炼,将获得的最新行业信息,及时反馈到课堂教学实践中。2000年该校又与城建局质监站、象山技术质量监督局合作,利用学校建筑专业原有实验室中的专业设备,成立了至高建筑材料检测中心,为建筑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操作岗位,为贫困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依据“学产研一体化”的办学策略,象山职校又积极创造条件,相继成立了“至高广告公司”、“象山港市宾馆”和“象山海蓝蓝旅行社”,分别为美工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学生实训服务,使学校各专业呈现勃勃生机。坚持多形式、多层次的联合办学。依托高校力量,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和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3+2工程施工监理、财会、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国际贸易大专直升班,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开设建筑专业高中起点专、本科远程网络教育,为宁波宏通酒店有限公司等委托培养饭店服务专业人才,为旅游部门企业职工培训酒店管理与报务人员。向陕西西安市韩城市招生,进行东西部联合办学。②四川省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四川省泸县是有名的建筑之乡。泸县建筑职业中专的校长参加了此次培训,他本人也是学建筑专业的。他很重视这次培训,培训期间因心血管疾病住院一个周也没放弃,直到暑假结束、学校要聘任中层干部,才很不情愿的赶回去。泸县建筑职业中专办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建筑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人事局达成协议,允许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停薪留职,保留关系,到建筑行业从事建筑施工等工作,期满后再回学校任教。二是重视学生的实验实训,专门聘用实训指导教师。三是建筑工人培训、劳务海外输出搞得不错,这当然与泸县是建筑之乡有关系。③北京城市建设学校北京城市建设学校将三年学制增加到四年,以便更好地完成专业理论教学任务,第三学年按照施工员、材料员、预算员、安全员、质检员重新分班,并考取相应证书,第四学年开始工地实习。北京城市建设学校学制较长,专业课开得较全,不急功近利,可能与财政按学生人数及在校时间拨款有关。总体来看,凡是建校,建筑专业的办学比较好,比较敢于探索,思想比较解放,能打破条条框框,实验实训力量较强,往往既有学历教育,又有建筑工人培训,专业教师是真正的双师型,大多拥有“师”(注册结构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的证书,而不是“员”或“工”的证书。这可能一是因为这类学校属于建设行业办学,对建筑行业了解多,专业意识强,二是因为学校领导懂专业,比较在行,三是大概位于大城市,信息多,服务面广,市场大。像济宁市建设学校,06年招生(包括中专、大专,大专与青岛理工大合作办学,全日制)700多人。凡是职业中专,建筑专业的办学往往都是单一的中专学历教育,规模小,力量弱。
三、培训总结:总体来看,本次培训有下面几个特点。一是培训的内容比较丰富、形式较多,有课堂理论学习、企业参观、企业实习、企业实训。二是以课堂理论学习为主,除外出参观实习外,每天上6个小时的课,老师讲的内容很多,速度很快,比较紧张。此外,也很重视实验、实训、实习、考察、交流,活动很丰富,效果也很好。三是培训的老师,既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出众的年轻教师,也有带硕士生、博士生的学术权威。老师们专业理论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讲课深入浅出,结合工程实践,虽然每堂课80分钟,听下来也不觉得累。学员们也都认真听课,积极讨论,乐于提问题,课堂气氛很融洽。老师们讲课所用的Powerpoint课件,图文并茂,密切联系工程实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年夏天上海酷热难熬,创下了历史最高温度(39.6度)、高温天数最长、连续未雨时间最长等极端气候记录,所以这次培训也遭了点罪,但是没觉得很难熬,一是因为吃住的条件较好,二是通过参观、学习,既长见识,又长知识,天天有收获,日子不虚度。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了解了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德国发展的历程,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使我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更深了。行动导向、建构主义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通过与培训班同学的交流,了解了其他学校建筑专业办学的路子、特点,能够更好的理解我校建筑专业办学优势和不足,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同时,通过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现代施工技术、项目管理、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加固的理论、方法,夯实了理论基础,拓宽了视野,尤其是初步掌握了TSSD、PKPM结构设计软件、鲁班预算软件,为自己尝试建筑结构设计、建筑预算打下了基础,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总之,通过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坚定了自己研究业务、干好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四、关于我校建筑专业 的办学思考
青岛作为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经济龙头城市,建筑安装市场很大,汇聚的企业也很多,所以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这为发展建筑专业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目前,青岛地区有近10所职业学校开办建筑专业,除青岛市区的房产学校、建筑职工中专涵盖大专、中专两个学历层次外,其余都是中专层次,细究起来,除建筑职工中专依托于青岛城建集团较有特色优势外,其它学校办学模式差别不大,办学质量不太高,招生规模也不太大。应该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办学是面向市场的,既然面向市场,就有竞争,就有优胜劣汰、有整合。因此,这种局面不可能长久存在。客观上讲,青岛市也需要一所综合性的规模比较大的建筑职业学校,为整个城市建设提供人才培养培训服务。有鉴于此,我认为,我校建筑专业的发展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加强与建筑行业的联系,确立明确的发展战略,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拓宽建筑专业的发展空间。积极与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加强联系,拓展建筑工人培训。与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预制件生产企业、建筑预算软件公司等企业加强联系,促进校企交流,拓展学生实习就业空间。成立由行业专家、院校学者、学校领导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研究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行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验实训内容、师资力量,确定长远的专业发展规划。
2、建立工(钢筋工、砌筑工、木工等)、员(施工员、预算员等六大员)结合的培训模式。在目前学历教育以培养“员”为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开展建筑安装施工行业各工种的短期培训。目前,建筑工人都是农民工,就业前很少参加过培训学习,从业技能都是在施工现场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锻炼出来的,水平参差不齐。技术工人是奠定行业发展的基石,技术工人的素质决定了一个行业的素质。
3、加强试验、实训建设,奠定专业教学的基础。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实习是专业教学的完整过程,其达到的目标分别是理论学习→验证理论→学习技能→工作能力培养。从这个教学发展的过程看,校内的试验、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对促进教师的实践能力也至关重要。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解决专业教学的关键。职业学校的教学体系正在由“学科体系”向“工作导向”转化,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它应该是理论+实践、教师+工程师、教师资格证+“师”级专业资格证、教学+工程实践项目、学校+企业综合。应该提供充足机会,让老师外出参加培训,同时建立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促进专业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5、根据岗位劳动过程分析,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面学习理论和技能,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6、重新界定专业教研组的功能和地位,发挥专业教研组在专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专业教研组不仅要组织专业教师研究专业教学法,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研究专业理论和技能,研究课程设置和专业发展方向。目前我们学校的专业科,实际上其主要功能是学生管理,教学副科长管的是细枝末节,也不一定懂专业,实际上对专业教学没有多大作用。所以专业教研组如何对专业教学发挥作用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牵涉到专业科与教研组的关系。
7、建立一个适合专业教师专业教学特点的考核、评价、奖惩制度。目前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实行同样的考核制度,无法考核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很难调动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专业能力考核应该是重点。其它,如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来校任教,经常的搞点讲座,有助于打破封闭沉闷的气氛,激发老师的专业热情,提高学生学好专业的兴趣和目的性。对比今日北京上海的城市发展现状,可知明天青岛的发展趋势。时至今日,青岛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很明确的,大青岛的轮廓已经成形,今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应是相当庞大的。现在,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的开工建设,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未来,高层建筑、轻轨、地铁等大项目会越来越多。我们学校建筑专业要想有将来,眼光就要放长远,要有胸怀全局的气魄,未雨绸缪,及早采取切实的措施,早走一步,占据优势。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张丽华
我是一位职业学校的普通教师,作为一名职校教师, 在校领导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有幸于2013 年10月13--日-2014年1月5日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三个月的 “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化学工艺专业的培训”。
在这为期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国培基地老师的谆谆教诲下,学习了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和来自全国的同行一起学习和交流,观摩兰化职院实践教学竞赛的复赛和决赛,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接触到了先进的教育学理论与前沿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了来自不同学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开阔了视野、扩展了教育思路、使我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更高的认识和追求。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新了教学观念,更开阔了眼界,既有知识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些将是我一生受益的宝贵经历和财富,也是我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进步和提高的基石。现将这次的学习情况和一些感受作如下汇报:
一、培训概况
1、培训时间:2013年11月13日—2014年1月5日
2、培训人员:20人
3、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本着少而精,基础理论“适用、管用、够用”的原则,开设各专业方向的精品课程:
(1)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2)乙烯生产技术
(3)煤化工生产技术
(4)精细化工生产技术
(5)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6)高职师资培养及师资能力提升
(7)高职实训基地建设
4、学时数分配
国家级培训时间为12周,共计480学时。其中:(1)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为120学时;
(专业知识52学时,技能训练68学时)(2)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为40学时;(3)企业实践活动为160学时;(4)教学演练与实践为160学时。
二、培训内容
此次在兰州石化技术学院教师培训共分为四个模块(1)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2)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3)企业实践教学(4)分组研讨与教学演练四方面。
(一)、通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视野
在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方面,我学习了《化工原理》、《乙烯生产技术》、《煤化工生产技术》、《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授课的教授们为符合我们的特点在教学中穿插了大量他们在工作中的实例和大量书本上难以获取的知识。在学习期间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学院的化工博览馆、第一工业中心、第二工业中心。实训课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化工小型装置综合实训、醋酸装置仿真实训、生产型甲醇冷模装置实训等四个项目的技能训练,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学习中,那些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用鲜活的实例及精辟的理论阐述,将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传授给我们,在上课中也不断穿插自己的教育理念,这让我既感到兴奋也深感自己的知识是那样不足和陈旧。堂上他们不仅在向我们传授知识还在向我们展示他们做学问和做人的思想,在他们身上,治学的严谨和诲人不倦的精神竟然结合得那么完美,我真切感受到了高校教师特别是王焕梅教授为代表的教学团队的风采。这些将会成为我学习的楷模,给我以深刻的启发。我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看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二)、通过聆听名师讲座,使自身的教学理念得到转变
学院安排宋贤钧院长,给我们做了《用创新和发展托起职教梦》及《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的印象及启示》两个讲座,使我领悟了“教师的价值在课堂上”、“方向专长、精彩课堂、有效课堂”“在框架内做事,在框架内做好事”的道理。周兴中书记《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助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讲座,教会了我们把工作当成快乐的事,你每天都是快乐的。要常想一二(幸福快乐的事十之一二,痛苦不幸的事十之八九),快乐和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要学点东西,交些朋友,调节心情,领略自然。杨国寿教授给我们做的《职教师资素质与发展》的讲座,从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怎样的素养到中职教学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最后告知我们中职教师要把理念作为一种追求,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把岗位作为一种挑战,把反思作为一种习惯。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教师并非是蜡烛成灰泪始干,而是“教师如朝霞祥云映红天空,在照亮人间的同时,又展示自身的绚丽多彩,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让教育融入生命,生命因教育而灿烂,教育因生命而生辉”。在这纷繁的世界里,你随时都需要被一只手握住,只有这样你才能描绘着自己的人生。人生如同铅笔只会越用越短,要学会珍惜自己的每一分每一寸。让我明白中职教师要内在有张力、潜在有能力、外在有活力,并用他们工作中的实例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学生问题,如何做学生的朋友。
每一场讲座,每一次对话,都是思想的洗礼,头脑的风暴。在聆听与对话中,我感受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感受到了差距,激发了热情。专题讲座课上,专家们的妙语连珠引得在场的学员们不时陷入深思。老师们新颖的职教观点和教学方法,风趣的讲解,解答了长期困扰我的中职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问题,使我茅塞顿开。
(三)、通过对企业的考察,提高了我对企业的管理、生产和对用工要求的认识
在学院老师的辛苦联系下,我们先后到兰州石化公司、兰州昆仑燃气公司、青海大美公司知名企业和学校参观,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我们领略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与企业文化,同时还熟悉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学习到了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以零距离体验到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加深了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为我指明了今后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再盲目,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我以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通过教学演练、相互切磋和经验交流,增强了我们的友谊
在王焕梅教授为代表的教学团队给我们进行了有关“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研讨”、“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及实训教学的考核办法的探讨”、“专业说课程演练”几个方面的培训与演练,为我们搭建了很多相互交流、讨论的平台。大家共同讨论,相互切磋,每个人都会毫不保留地一起分享经验和心得。我们都是来自职业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班这批学员共有20人。我们中有60后、70后、80后和90后,来自全国7个省18所中职学校。三个月共同的学习生活,已经使我们之间冲破了地域和年龄的限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里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在学习中我们互相鼓励,相互帮助,这将成为我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我们之间相互了解了全国各地中职学校发展的状况,及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方法。这让我的眼界大为开阔,深深感到与其他老师的差距。课余时间我们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各自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成了我们课后谈论的话题。这使我从其他学员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经验。
三、培训的收获与总结
其一,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技能,提升了素养。通过学习培训,帮助我们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了中职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掌握本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比较熟悉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技能,了解现代化工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加深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丰富了实践经验。
其二,我们也收获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资料,为自己的教学确定了新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意识到作为教师,关键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不断的实践,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专业素养。所以,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高级总控工的培训与考核。虽然牺牲了我们很多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但我们通过了高级总控工的取证考试。
其三,本次培训中有幸结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大家都来自职业学校的第一线,在学习与交流之中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职业教育的招生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每个学员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学习心得,学习中大家相互鼓励,生活上我们互相关心,大家增长了知识,收获了经验,增进了友谊,并且建立了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相互交流与学习。这些将会是我一生之中受益的宝贵经历和财富。这些来自祖国各地一线老师带来了不同特色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使我受益非浅
通过12周的理论教学、实训实习、企业实践的培训,使我无论从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及与人相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学习及教育创新等方面一系列新理念带回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等之间的关系。
最后,感谢学校领导和各位同事的鼓励和支持,使我能够安心在外培训,使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水平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将不负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希望和嘱托,将所学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中职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湟中职业技术学校
李发莲为了增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国家教育部委托东南大学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不知不觉中两个月的培训即将结束,回顾整个培训过程收获颇多,现将这个阶段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训单位、学员简介本次培训是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学员来自全国12个省、直辖市,全班共50人,所有的老师都是来自教育一线的骨干,学习认真、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使得该次培训顺利进行,圆满结束。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可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和审定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及自批增列博士生导师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面积6300多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学校共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阶段在四牌楼校区,主要是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讲座,第二阶段在九龙湖校区电工电子实验室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
(一)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方面在培训期间,学校组织的教育理论的活动主要有:
1、原江苏教育厅副厅长、职教学会副会长周稽求教授《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制度》讲座。
2、东大文学院吕乃基教授《科技革命全球化背景下的职教》讲座。
3、东大经济管理学院周勤教授《中国职业教育产业的经济学分析》讲座。
4、江苏教科院职成教研所马成荣研究员《中职课程改革的研究》讲座。
5、东大原人文学院院长江德兴教授《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讲座。
6、东大职教院职教所所长赵小东研究员《国际职教:挑战与对策》讲座。
7、东大职教院原副院长徐肇杰副研究员《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借鉴》讲座。
8、东大职教院职教所刘荣才副教授《职教课程改革理论研究》讲座。
9、东大职教院姜飞月博士《职业教育心理学》讲座。
10、东大战略发展专家组组长程明熙教授《教育创新与教育质量控制》讲座。
11、东大袁久红教授《教育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讲座。
12、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钧铭副教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讲座。总之,通过这一阶段教学理论的学习使我们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了国家现行的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还了解了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职业教师身上的责任。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和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
1、软件方面,学习了Protel、Multism两种计算机应用软件,2、专业知识方面,学习了《现代电子电路EDA技术》、《现代数字系统设计与实现》、《新型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彩色电视机安装与调试》。
3、实训方面,利用前所学软件,自行设计交通信号灯、时序逻辑钟。声光控延时开关。彩色电视机的电路分析与调试。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对相关知识有了大概了解,其中对韩老师的带学生实训的方法体会很深,决定以后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去。
(三)、下厂实践方面
1、杭州天煌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公司领导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对整个公司的产品和加工工序、经营理念、公司文化等等有了较深的了解,特别是见识了很多以前没接触过得设备,这对以后的教学帮助很大。
2、南京工程学院参观学习,该学院虽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但其电子方面的设备均是国内外一流的设备,他们和国外西门子公司、三菱公司、台达等多家公司联合,让我们了解了目前国际上相关的前沿设备。
3、南京国自电力设备厂参观,了解了电力配送系统中的新设备特别是SMT生产线的防静电措施,选择性波峰焊等等都是比较先进的设备。
(四)、文化生活方面学校组织我们进行南京一日游,其间怀着复杂的心情游览了中山陵、雨花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地方,使得我们对南京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例外还领略杭州西湖美景,利用周末和元旦假期学员们自己组织了到周边省市旅游。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在几位班长的带领下大家一起举行了唱歌、山、做游戏等有意思的活动,同时,为了联络感情,学校还为大家搞了两次聚餐,还专门安排了计算机房,以方便我们查资料和学习。
三、心得体会 在短短两个月的学习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一流教师的风采,聆听了诸多精彩讲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感受到了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培训学员从生活上无微不致的照顾,在教学上精心组织,有条不紊的安排。使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都有一种亲切感。在这里向学院领导和老师们说声“你们辛苦了”,通过两个月的努力学习,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能都在逐步提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使我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激发了自我发展的愿望与动力,坚定了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专业技能,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通过培训基地专家老师们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观念,巩固了本人专业技术能力。切实感受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真正走向成熟。
第四篇:201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201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论文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学员姓名:张宝成培训专业:畜牧兽医
培训基地: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3年4月28日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张宝成(畜牧兽医、黑龙江省克东县职教中心)
摘要:在如何进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提高中等中职教育质量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实行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构建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为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效益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中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教学质量,校企合作
如何构建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动中职教育改革。培养市场紧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1.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职业学校的外显质量特征即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是否能满足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用人单位职业岗位的需求。学校对人才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中职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职业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中职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中职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必须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中职教育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能否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则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1]。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教育的内部。
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中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中职
教育需求。就业市场出现的“技工荒”并不是劳动力数量短缺造成的,是一种结构性短缺。在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毕业生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学校或脱胎于普通学校体系,或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学校体系,中职教育是建立在一个传统的农业比较发达。
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市场经济要素发展不充分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中职教育的这种历史传承和社会基础对中职教育的办学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表现为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学校尚未成为面向市场办学的主体:学校在办学上自成体系、自我封闭。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在教学上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职业和岗位的能力需求:在专业设置上,专业趋同的现象相当严重,千校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职业学校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专业品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因循少变,没有形成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的应对机制,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未能及时进课堂。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部分职业学校仍然存在自我封闭、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还需要大力推进,总之,职业学校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反应不敏锐,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中职教育和经济“两张皮”。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2]。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目标体系,主要是指培养目标及规格: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③保障体系,主要是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是企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实行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
从中职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来看,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更好地沟通了学校与企业,注重与企业的合作。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中职教育经验,就是要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
2.1与企业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明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做到定位准确。首先是类型定位,那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专业基本能力,即满足某一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群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二是人文索质和职业素质,这是满足学生生活、转岗和未来发展必需的。三是专业拓展能力,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职业岗位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是职业岗位的复合化,一种是职业岗位的细化,如许多制造企业急需高精度零件加工的人才。为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转岗的需求,必须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其次是层次定位,中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但从
目前的情况看,一部分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不是技能型人才,而是流水线上的简单操作工,这说明少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类型定位和层次定位还不准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2与企业合作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为确保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职业学校必须按照企业的需要改造教育教学体系。第一,要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中职教育的课程应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根据企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课程目标,遴选教学内容,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应得到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第二,要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结构。第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按照“教、学、帮”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推广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育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习实训与产品加工、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实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2.3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广大职业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和初步经验。但从总体上讲,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阶段,有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停留在人才供需合作上。要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职业学校要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依托相关的专业办产业,也可以与先进的企业联合创办相关产业,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企业互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与咨询。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以专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职业学校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合作,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的经验,按照企业就业岗位的要求,配置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与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
2.4构建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中职教育从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向现代教学体系转型,满足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之相适应,评价制度也要相应的改革。要打破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学生实习作品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具体来讲,要研究制订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论文、制作作品、设计项目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与此同时,要建立第三方评价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机制,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核心指标,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学方法和
管理为主要指标。建立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分等级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社会合理选择就读学校,并作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转变教育观念。推进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观念是首要问题。
第一。要树立牢固的市场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对于中职教育而言,毕业生就业已完全市场化,在经费筹措、师资流动等方面,已逐渐引入市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有三个规律,即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格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是竞争规律,竞争规律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确保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求中职教育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反映要快,对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要快,对市场、社会需求信息要灵,就业渠道要畅通。从供求规律来讲,供求是根据市场来定的,现在企业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完全市场化了。如果办学行为还跟不上市场是不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宏观管理,不会管理很细,但学校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强调质量、品牌、特色。第二,要树立能力本位的教学观。中职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专业鲜明的职业属性。因此,中职教育的专业教学,必须建立在职业属性的基础之上,它反映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教学过程要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也就是要形成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第三,要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学生观。职业学校学生在某一时期的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出类拔萃,但不是差生,他们可能某一方面的智力会特别优秀,完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3.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是关键。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求“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的薄弱环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面向市场的教师管理机制。从学校来讲,要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专业课教师的机制,要采取强制性措施,规定专业课必须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逐步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重。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要培养一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的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应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有全面的把握能力,具有较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吸收、消化和推广能力。要从企业引进一批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3.3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也是目前职业学校需要加强的方面。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投入问题。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把投入的重点放在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上。职业学校专业不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差异较大,可以考虑分专业大类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明确政府财政的投入比重,在此基础上,分专业大类确定收费标准。从学校来讲,要科学规范,按照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技术含量达到企业现场设备的一般水平的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室(厂、场)。要在校内形成真实的仿真的职业环境。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满足顶岗实习的需要,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要建立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宋连,论中等教育改革[1];黑龙江职业教育.2008.(2).2.吴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2];中国职业教育.2010,(9)
第五篇:201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201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实习总结
学员姓名:张宝成培训专业:畜牧兽医
培训基地: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3年4月28日
实习总结
实习留在我心中的回忆与感受久久难以忘怀。这期间我们紧张过,努力过,开心过,醒悟过,自信过。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们进步、成长。
这次实习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让我们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掌握了实践的方法,学会条理、耐心,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步入系统化流程;思考方式成熟,逻辑性规范、明确。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觉得通过实习,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做人、做事、技术、创业的方面的东西,并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而且同样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实习中我有如下四点收获:
一是思想素质、师德修养上的收获。教师职业的本质任务决定了我们要有更多的奉献精神,奉献要付出代价,并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行为就是学生的活生生的课本。时代向教师提出了廉洁自律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自律自爱,以高尚的师德去奉献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从教两年来我一直以“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争做让人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地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好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专业素质上的收获。对顾客要态度诚恳,和蔼热情,关心体贴,掌握动物,尤其是宠物的心理特点,给予细致的治疗,技术熟练,做到准确、安全,精益求精,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病情变化,遇到病情突变,既要沉着冷静,又要在抢救中敏捷、果断。做为宠物医生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要认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每项操作都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作为宠物医生应该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是对待动物观念上的收获。尤其在动物福利上有了新的认识,转变了传统的观念。例如:如何的给宠物看病,美容,越来越多的人群对宠物关注,这些人群主要体现在青年人上面,还有一些白领阶层,这可能跟经济和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的观念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每个养宠物的主人对自己的宠物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很是费心费力的去为宠物生活的方方面面着想。现在饲养宠物的观念和以往已经大不相同,狗和猫不再扮演看门和捉老鼠的角色,而是人类休闲时的玩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生活情趣的培养。他们将宠物视为家庭成员之一,宠物在家庭的地位可见一斑。细细琢磨,在现代化的家庭,可以说应有尽有,彩电、音响、空调……,但似乎还缺少一点什么?缺少一点沟通感情、善解人意的东西,宠物就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人类在欣赏这些可爱的宠物时,精神将得到调节,忧愁也可能悄然离去。再者,随着传统家庭结构的变化、解体,人际关系逐渐趋于淡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将感情投注于宠物身上,人与宠物间的依赖关系,将随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浓厚。宠物,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充当重要角色;它进入了家庭圈,充当人们的生活伙伴,它进入了社会交圈,体现人们的身份地位,作为贵重礼品赠送亲戚和朋友;它进入了经济圈,发展宠物以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伴随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宠物行业在国内各个城市的兴起将无可置疑。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我国宠物品种资源丰富,宠物饲料资源也很充足,亟待动物专家和爱好者研究开发。
我坚信通过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为我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东西。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