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庙镇中心校2013年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与活动开展情况总结
大庙镇中心校2013年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与活动
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镇按照上级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工作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2013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照标准,严格落实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为了能让留守儿童们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找到“家”的感觉,学校严格对照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标准,全面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1、硬件方面:我镇几所留守儿童之家学校都能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专用房屋,配专用电脑、电话,安装音、视频通话装置,以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另外,配备了液晶电视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学习用品,一些体育用品等。
2、软件方面:各校均确定了兼职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由专人负责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开展了更全面的开展各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二、高度重视,团结协作,合力关爱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中心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各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这样有利于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各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摸一摸”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制度》、《关爱留守儿童联席会议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通过制度约束,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责任。
我镇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摸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爱好;摸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摸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同时,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要求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开展关爱活动,促进快乐成长
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在各校的统一组织下,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留守孩子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各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法制报告会、运动会、乒乓球赛、书信大赛等各项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了留守儿童的信心。
各项目学校紧密围绕留守儿童之家这个主题,通过多种宣传等形式,营造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争取关工委、妇联、团委、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爱心妈妈、志愿者,积极投入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担任留守儿童的临时父母、兼职老师和知心朋友。
建立和留守儿童谈心制度,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加强交流引导。通过互通信息、相互交流,学校、家庭均能够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或在校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
学校还经常开展一些品德教育、文体活动、联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人的关爱,充分体验“家”的温暖。
9月25日上午镇组织委员秦莉、妇联主席范桂芳和 “爱心妈妈”来到大庙中心小学向30名留守儿童奉献爱心。捐赠图书100册,捐献了礼品多种(礼品包括书籍、食品、生活用品等)。“爱心妈妈”详细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融融的亲情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留守儿童情不自禁从心底里喊出了“妈妈”。
10月18日大庙镇医院的医生们来到龙台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他们给留守儿童上了一节特殊的教育课——“小学生意外伤害的防范以及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治方法;杨楼小学开展一场留守儿童家长交流会,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更新家教观念,同时以“为孩子,共努力”为主题,开展“亲子1+1”、“大手牵小手”等活动。
11月各个中小学都举办了不同层次的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们充分感受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
四、督查指导进一步促进工作落实
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制定了大庙镇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职责任务,履行包保责任。制订了《大庙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自查评估表》,从软硬件建设、活动开展、档案建设等全方位进行自查,让学校在自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介绍学校的典型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自查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校缺少专门的留守儿童活动教室,必要的硬件设施达不到。
2、师资力量不足。配备给留守儿童之家的教师,基本以兼职为主,管理孩子主要在“双休日”,“节假日”。老师只能牺牲自已的休息日,开展活动管理孩子,平时教师还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正常教学当中。因此教师时间少,精力少,开展活动不能保证持续性和经常化。
3、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4、心理问题没能有效解决。在家里由于孩子与监护人之间的认知差距,代沟差距,心理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在学校,尽管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学校的关注,但因缺少专业心理教师,同样得不到有效解决,心理问题已成为困扰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下阶段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进行有效的整改。
11月28日中心校督查组对项目学校进行了一次中期督查。督查组对大庙中心小学的档案建设、龙台小学的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档案盒、杨楼小学的活动开展等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有指出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不足:
1、档案建设需进一步规范,对照考核指标体系,每个得分点都要有对应的资料。
2、活动还需进一步、多样化地开展。
3、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还需进一步充实。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1、对留守儿童之家中期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认真分析情况,提出整改意见。
2、强化假期安全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平安健康。
3、做好新学期留守儿童情况摸底,部署新学期留守儿童之家工作。
4、各包保责任人到学校对留守儿童之家的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整改不到位的通报批评。
5、做好省配套设备的接受、安装、验收和使用工作。
6、落实专项经费,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之家的硬件建设。
7、规范留守儿童之家的档案建设。
8、要求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出自己的特色,推广先进,以点带面。
9、重点检查了解教师志愿者帮扶情况、优秀学生帮扶留守儿童情况、亲情电话使用情况以及儿童之家图书、器材使用情况。做好迎接上级的督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10、对项目点学校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任务完成。
11、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好迎接上级年终考核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12、认真反思,找出不足,做好总结。
第二篇:长沟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活动总结
长沟中心校留守儿童活动总结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从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我校留守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取得的成绩:
2013年9月9日,我校开展了“感念师恩绘画”活动,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去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老师们的热爱,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的传统美德,三(1)班的留守儿童李荣荣荣获年级组一等奖.2013年10月13日少先队建队64周年纪念日期间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诗歌朗诵比赛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感、归属感,用中国梦激发孩子们心中的理想梦、科学梦、创造梦、报国梦。五(1)班留守儿童谭啸宇和四(2)班留守儿童刘心洁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2013年10月20日县小学生手抄报比赛,我校四(1)班张美丽荣获县一等奖
2013年11月21日举行三至六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三(1)班留守儿童许敖君荣获二等奖,三(3)班留守儿童黎兰荣获一等奖。
2014年3月12,我校少先队大队部积极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在校园里利用展板和班级黑板报向学生宣传有关雷锋的事迹,举行一次“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美德少年”演讲比赛,既弘扬了雷锋精神,又激励了学生们健康成长。四(2)班留守儿童刘冬乐荣获年级组一等奖。
2014年4月4日,我校少先队组织留守儿童去泗县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活动,学生们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014年4月15日,六(2)班留守儿童彭晨晨参加县小学生写字比赛荣获一等奖
2014年5月28日,我校四(1)班留守儿童崔颖参加县“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荣获县三等奖。
2014年6月20日,六(2)班留守儿童谢文慧参加宿州市写好字现场大赛荣获市二等奖
2014年6月10日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为主题,我校举办了“我的中国梦”绘画作品展,留守儿童用他们的彩笔描绘出了七彩的梦想,五(1)班的留守儿童李思怡荣获年级组一等奖,五(2)班留守儿童尤雪莹荣获二等奖
2014年9月28日,五(1)班留守儿童崔颖参加县“我与祖国共奋进”演讲比赛中荣获县二等奖
2014年9月30日,我校举行“会行路”“讲卫生”优良习惯养成教育小品比赛,四(3)班留守儿童尤王语慧荣获“最佳表演奖”
2014 年10 月13 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5 周年纪念日,我校举行少先队知识竞赛活动,三(1)班留守儿童荀静茹和五(1)班留守儿童张美丽荣获年级组一等奖。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篇:陈桥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
茶棚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
考核办法
根据《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及县局相关文件精神, 推动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效开展。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留守儿童工作考核办法
为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2009‟32号)、《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2010‟6号)规定及县局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全体任课教师及活动室管理人员
二、考核方面:
1.教师要坚决不体罚或变相体罚留守儿童,不讽刺、挖苦、歧视留守儿童,不放弃每一个留守儿童,主动帮助和辅导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陷的留守儿童;
2.实行教师人人参与家访,生生都要访到,主动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情况,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促进家校互动育人。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留守儿童,尊重留守儿童人格,平等、公正对待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严慈相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关心留守儿童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留守儿童正当权益,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保护留守儿童安全;
5、开展对留守儿童真情关爱活动,实行“三个优先”。
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
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帮扶教师要经常与
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三、考核组织领导:考核在校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四、考核结果:学校对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2012年9月
第四篇:留守儿童之家活动总结
榆中县哈岘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总结
我校地处榆中县北部山区,是一所农村学校,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离家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随之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以及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做了一些探索,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除了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一、成立关爱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以寄宿制学校为平台,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1、学年开学初,收集各班“留守学生”信息,学校教导处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掌握“留守学生”详细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的监护人会。学校并与指定监护人签定责任书,明确各自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通过少先队等组织开展了“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4、设置了“亲情电话”。向留守学生及家长、临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老师四者之间的联系,指导督促其家长承担起应有的家庭责任。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全校上下认识到位,齐心合力,特别是班主任很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求真务实第开展了此项工作。
6、建立了关爱帮扶制度。学习在本校留守学生中确立了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志愿者。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志愿者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将健康成长。
三、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
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在少先队大队部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等。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
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3、开展关爱活动,快乐成长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另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二O一二年七月
榆中县哈岘小学守 儿 童 工 作 总
2011—2012学
榆中县哈岘小学 二O一二年七月 留 结
第五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
“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
1、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设在学校综合楼二楼图书阅览室里,面积约90平方米,室内配备了电话1部、电视两台、VCD一台、长桌凳10套、书刊约1万册、报纸、报刊3-5种、一些常用的艺体器材、常用的生活用品等等。
2.实行了“一童一袋”,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进步成长记录袋.3、准备了20个档案盒,都贴上了侧封面,平时把一些上级文件、方案计划、活动图片、资料等分门别类,装入档案盒,便于查找。
4、成立了组织并明确分工,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负总责,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少先队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并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
5.多形式加大宣传。学校利用宣传栏、展板、教育讲座、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宣传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的重要意义。广泛开展关爱行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6、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要求每位教师联系3—10名留守儿童,成为他们的“爱心爸爸”或“爱心妈妈”,学生之间实行 “爱心小伙伴”结对帮扶,做到“留守儿童”孤单了有人陪;困难了有人帮;生病了有人照顾;成绩差了有人辅导。
7、活动有安排。留守儿童之家活动按班级进行了合理的安排,要求值班负责人和值班教师认真负责,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8、实行督查考核机制。学校对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过程进行了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作为奖优罚劣、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
9、亲情电话免费打。亲情电话设在留守儿童之家,亲情电话提供给留守儿童、准留守儿童、孤儿及家庭困难的学生使用,要求先登记后拨打,亲情电话管理人员能妥善处理外来电话。
10、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在“家”上想点子,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抓好健康文化熏陶、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开展体质体能锻炼、培养独立合作能力, 提高了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