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扬子一中2009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扬子一中2009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出处:宰兆勤 作者:宰兆勤 阅读:1475次 发表时间:2010-1-13 10:17:42
扬子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研处紧紧围绕“规范、精细、有效”这个学校工作的主题,开展了各项工作,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成长。
1、完善各项制度,以制度建设规范学校工作。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由教学研究处牵头,完善了《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扬子一中好课评分标准》,完善了《首席备课制度》等。
2、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和首席备课工作。
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在上学期放假前,布置所有教师利用暑假,针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教学内容,分单元进行首席备课。所有教师已根据首席备课要求,按期完成了各自的首席备课任务。
8月26日上午8:30,所有初三教师按备课组在指定的集体备课室进行首席备课,全员进行校本研究。此项活动持续两天。活动期间,初三各备课组对每位教师的首席备课内容进行深入研讨。每位首席备课人按要求,需向本备课组老师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提出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或独特的设计,在备课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吸取教师们好的建议、方法或设计,再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完善后把首席备课内容上传到学校教学资源库。其他教师须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所教班级状况,结合完善后的首席备课内容,进行各自特色的教学设计,以完善自己的备课内容。
除初三外,我校还在8月29-30日,集中初
一、初二各备课组老师在专用的首席备课室进行了首席备课活动。
3、加强对 “导师带徒”工作的指导。
一方面有学校指定师徒,另一方面由积极向上、虚心学习的青年教师提出向导师学习的需求,由学校根据情况为其聘请导师。上半年共有9对师徒,下半年有6对师徒。9月9日举行了正式的“导师带徒”仪式。每学期对其效果两次考核,明确任务,规定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完成了上一年度9对师徒结对工作的总结和考核。
4、加强对校本研修的考核。
开学初,围绕学校工作重心,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本学期的校本研修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了对校本研修工作的考勤、考核和奖励。在年底的继续教育签证工作中,及时发动,认真组织,加强宣传,在做好继续教育工作总结的基础上,保证了我校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最终,我校154名参加验证的老师,除1人因工作调整原因未获签证,其他所有教师都予以了签证。
在完成各项校本研修活动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各种校本研修的过程性资料,认真撰写校本研修的年度考核报告,积极参加沿江工业开发区2009年度校本研修工作先进单位评比。
5、完成了校第二届“名师名班主任”的评选、公示、表彰工作,组织校内名师开展示范课活动。校第二届“名师名班主任“评比工作从2009年5月开始启动,由个人自荐、教研组年级组推荐相结合,经学校评选领导小组最终评审,共产生陆红梅、丁继慧、袁先兵、唐维楼、王蓓、张平平、苏伟洪、王扬安、杨娟、汪勇10位名师;蔡红春、王蓓、袁先兵、苏伟洪、张平平5位名班主任。9月9日下午举行了隆重的颁奖、表彰大会。
随后从10月到11月,校内10位名师向全校开设了一节示范课,突出课堂教学的反思与研究。由名师引导,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
6、举办主题为“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系列活动
1)在规范办学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规范中谋求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我校10月12日——23日连续两周,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全校范围内、覆盖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究课活动:每学科选派两位教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促进高效课堂生成”主题,开设研究课。
本学科教师必须参与听课、评课,并认真填写课堂教学反馈表。老师们认真、积极听课,课后所有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室围绕主题进行研讨。在研讨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如何保证自己的教学减时不减效,怎样贯彻课程改革理念设计教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益。
2)2009年12月29日上午,南京市教研室左坤副主任带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初中教研员王红、王红兵、马黎老师来我校进行教学视导。沿江工业开发区教研室何俊主任、中学组李平主任、数学教研员丁明宏老师、语文教研员马鹏老师随同视导。赵校长代表学校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专家们介绍了我校在“五严”形势下如何促成“高效课堂”的做法。
随后,左主任与各教研员深入课堂,分别听了舒盛容、陆娟、苏薇、陈从明四位老师的课。听课结束后,我校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研组全体老师,与各教研员就课堂教学评价、高效课堂生成、中考动态与命题、教学能力测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气氛热烈。老师们感到与市教研员面对面交流机会难得,纷纷向专家们提出了各自在教学中的问题,寻求专家指导。
市教研室组织的这次教学视导,将极大地提高我校教师研究教学、生成高效课堂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2009年12月30日下午3:30,在多功能报告厅,我校组织全体教师举行了题为“精细教学环节,实现高效教学”的教学研讨交流会。会议由刘一峰副校长主持。本次教学研讨交流会聘请了我校四位教学骨干、名师马莎、姚青、舒金梅、王蓓分别就各自的教学经验作了高效教学的讲座。
7、教科研引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1)从9月9日开始,我校校本研修系列讲座在多功能报告厅举行,由学赵昌春校长作了《责任重于能力》的讲座,由学校教研处宰兆勤主任作了《教师教学能力测试内涵及意义》,由刘群作了《英国随想》的讲座,由马莎、姚青、舒金梅、王蓓分别作的《精细教学环节,实现高效教学》的讲座等一系列讲座。通过这一系列讲座的开设,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责任意识、科研意识、质量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本年度共有省级获奖论文12篇,市级获奖论文、案例21篇,区级获奖论文7篇。
(3)2009年6月23日下午,召开了两个“十一五”省级规划课题结题会议。沿江工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处陆丽芬副处长、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蔡守龙副主任、南京市教科所陈静波、谷力两位副所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结题会议,沿江工业开发区教科室魏成宝和宫雁彬两位老师出席并主持了本次会议。
报告会上,扬子一中唐维楼老师首先代表《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做了结题报告。接着,陆红梅等三位老师对省级立项课题《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做了结题汇报。鉴定阶段,专家组对两个省级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扬子一中的这两个省级规划课题选题好、过程实、成果丰,课题研究中带出了一批好老师。同时,专家还就课题研究中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和课题组成员们做了深入的交流,并对课题组的老师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与会的课题组成员获得了一次极好的自我提升的机会。
继续对我校的一个国家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七个市级“个人课题”结题工作给予过程指导,特别是落实将要结题需要准备的过程性材料。本年度我校另有2个个人课题被确立为南京市第四批“个人课题”,教研处指导教师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完成了1个市级课题的年度审查、上报工作。
8、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办学目标和方向。
2009年8月20-22日,我校召开了主题为“规范办学抓内涵,精细管理求发展”的教育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旨在切实优化管理队伍思想业务素质,提高干部队伍的行动力和战斗力。
会上,赵昌春校长作了以“规范办学抓内涵,精细管理求发展”为主题的报告,指明了2009年新学年学校发展的整体思路。刘一峰副校长,朱海芳书记,顾东权副校长分别从教学,师德和德育工作等方面具体阐释了“规范”和“精细”理念的渗透。
针对教育教学形势的变化和学校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此次会议从德育和教学两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在班级建设上,由褚平武老师、舒金梅老师和袁先兵老师分别从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等角度与所有的班主任进行了交流。在教学方面,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就教研组的发展,教师的成长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短短的三天会议,使大家的思想得到统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得以协调。
9、督促教师参加市、区教师岗位培训,以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发展。
在加强校本研修的基础上,借助市、区教研活动和各种培训,提升教师职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每周四前,由教研处把市、区教研活动信息通过电话、广播、校园网、一线通以及教研活动通知单发给每位老师,督促教师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10、加强对校级公开课的管理。从个人、备课组、教研组一级级提出申请,再向教研处提出申请,最终由学校根据个人试讲效果和准备情况,决定教师能否开设校级公开课。确定校级公开课必须放在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并统一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上完课后,由教研组进行点评、交流,授课者还要及时把上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归档、上传学校教学资源库。
11、结合南京市、沿江区学科教学带头人评选,广泛宣传动员,在广大青年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经过教师个人申报、教研处审核材料、学校集体研究上报区社会事业处评审,最终我校马莎、王蓓、谭佳、陆红梅、唐维楼五位老师被评为沿江工业开发区第六届学科教学带头人。
12、结合先进教研组评选,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强教研组建设,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研修制度建设,切实改进学校教研组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研组建设的新内涵、新思路、新功能,全面提升教研组工作水平,我校抓住市、区中小学先进教研组评选的契机,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学习先进教研组评选标准,对照标准,寻找差距,积累材料。最终,我校历史教研组被评为南京市中小学先进教研组,受到南京市教育局的表彰。
13、为接受南京市、沿江区初中教育工作评估,统计、整理本年度的师生获奖情况,并撰写了评估报告。
14、在教学研究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研处被南京市教育局评选为南京市第二批“学校优秀教科室”;我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
第二篇:界首一中2014年教科研工作总结
界首一中2014年教科研
工作总结
界首一中教科室 陈宏
根据上级教研室的安排和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本着科研强校,服务教学的宗旨,今年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以高效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科备课组为主体,抓实“学习—实践—反思—改进”几个关键环节,积极营造教科研氛围,鼓励了全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推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扎实教学能力和一定教科研水平的名师队伍。
现将今年我校科研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制定教科研计划,有序进行教科研工作
2014年初,结合上级教科研工作部署,根据学校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通过有计划的、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效益,从而唱响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主旋律,把我校的教科研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增强教育科研活力
围绕研究课题,着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检测研究成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完成现有的省、市级课题,做好结题前的各项工作。
(1)2011年安徽省教科规立项课题王玲课题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JG11150)、和张登堃课题组“高中化学探究实验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 JG11151的结题验收工作。
(2)做好2012年安徽省教科规立项课题 陈宏课题组“构建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JG12173)的结题验收管理工作。(3)做好阜阳市教科规立项课题:崔玮课题组和方习明课题组两个课题的结题验收管理工作。
2.教科室开展了校级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并认真做好了2014-2015学年教师个人小课题的申报立项。
三、严格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夯实教育科研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育科研的主阵地,开展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形成了重视课堂,研究课堂的热潮。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抓好校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立足新课程、新理念,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与学方式转变、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实现、作业练习的编制与反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有效教学研讨与专题讲座。
(2)挖掘教学资源,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公开示范课教学研讨活动,开设学科专题讲座等活动,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途径。
教科室开展了“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示”活动,这次活动分三大板块,层层推进。
第一板块由备课组第一人即备课组长首开第一课。第二板块由阜阳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开课。第三板块由我校青年教师即刚入编或未完成一轮教学的年轻教师上公开亮相课。
每次开课,时间两节,第一节上,第二节评。为做好评课工作,每次开课教科室均聘请我校德高望重业务精湛的老师担任主持人,负责开展以针对上一节课讲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既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得到展示和辐射,又通过评课教研活动,让青年教师迅速获得真经,加速成长起来,从而全面推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让全体学生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3)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集中展示活动,举办界首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青年教师“汇报课”集中展示活动。
(4)提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撰写了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截至目前本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省级论文获奖51篇,市级论文获奖32篇。另有多名老师在县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五、积极承办大型教科研活动,提升学校特色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在安徽省内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省示范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12月6号,阜阳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市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专业委会的理事和骨干教师代表15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阜阳师范学院数学学院院长盛兴平博士、阜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蒋曙光所长、阜阳市中学数学教研员王志刚老师、界首市教育局于礼局长、界首市教研室李付坤主任、我校副校长王泽民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阜阳市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蒋曙光所长主持,于礼局长和王泽民校长分别致了欢迎词。阜阳市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志刚老师总结了专业委员会2014年的工作情况并提出2015年的工作重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力争今后进一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加强亟待解决和教育教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时惧进,务实创新,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把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从而真正实现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历史性跨越。
界首一中教科室
2014-12-18
第三篇:小屯镇一中教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兴校,目标要高,起点要低
小屯镇一中是平顶山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汝州市首批命名的“汝州市十所教科研基地学校”之一。多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科研导向,始终明确把“质量强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作为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战略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根据农村学校现状,立足教学实际,在落实“科研兴校”思路时,目标定位高,要求切入点低,以便于教职工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从而把教育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紧密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本校特色的科研之路。具体措施和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强化制度,重视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1.学校建立教科研机构,实行逐级负责制。校长委派业务副校长主管教科研工作,业务主任具体指导教研组长开展教科研活动。教研组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教研组下成立各学科备课小组。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长的能力和备课小组长的态度。为此,学校经过多方考核、层层选拔,确定推出五位“专业硬、业务精、热情高、方法多、年纪轻”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并大胆放手由他们去挑选学科带头人。此举不仅为学校教科研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而且极大的调动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发挥了青年人感想、敢为的特点,形成“万帆竞发”的良好局面。
2.强化制度,重视档案落实。学校教研制度及教研活动要求必须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中心议题、有措施)、五落
实(即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研讨课题落实、重点发言落实)。学校把每周日晚定为集体政治、业务学习活动日,发放《教育时报》、《河南教育》等学习内容,了解最新教学动态,捕捉最新教学信息。周二、周四下午分别为文科组和理科组活动时间,利用多媒体设施开展观摩课、研讨课、说课等活动,形成经常化、制度化,常抓不懈,做好各种记录,学期末学校归类存档。
二.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注重实际和实效。
1.备课和讲课。在“科研兴校”基础上提出“科研兴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和作用,开展“一课多案”编选活动,集思广益,相互取长补短,利用本校电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同课赛讲”观摩课和研讨课活动,邀请教研室领导莅临指导,发挥课堂主战场作用,并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始终把“如何把握学生最佳的学习动机”作为关注点,利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机智去提高课堂效益。
2.总结和分析。要求全体专任教师按照汝州市教体局教研室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三记”,即平时上课后写好课后反思、课后小结,形成教学日记,与教案结为一体,字数不少于200字;每周根据对“问题”学生学习情况跟踪或校本研修情况,写好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周记”,每月(或每次月考后)针对学科教学协作研讨活动或答卷情况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月记”(月工作总结或试卷质量分析);每期至少向学校交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经验总结或教育教学教研论文。通过这种常规性的活动,教师积累了教学素材,锻炼了写作能力,逐步实现由“教书匠”到“教学能手”,再到“教学专家”的转变。
3.学习和交流。朱熹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异常迅猛,教师更要注意及时充电。学校重视教师培训,为教师外出学习、业务进修、提高技能、取经探宝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时间和经费保障。此举开阔了老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阅历,调节了教师的心情,也充分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反馈于教科研,收到了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效果。
4.培优和补差。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小屯镇一中尽管处于镇政府所在地,但生源狭窄。为满足需要和资源整合,近年来对口招收了岭片、沟片的学生。这些学区的学生底子薄、基础差。面对现实,学校积极开展导师制下的培优补差工作,专门组织教师研究学生,要求教师尽可能的低估学生,能把学生想多差就想多差,然后就从那个点上起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认真细致的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和班级学生的巩固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和诚心,要用春风化雨的循循善诱的方法去感染、熏陶、启迪他们,使他们进得来、坐得住、学得去、求进步、稳发展,严格控制辍学率,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学校建立长效跟踪机制,从七年级入学到九年级中招,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中招就是铁打的事实。
总之,农村中学教科研活动只要立足校情,找对路子,紧紧与常规教学相结合,高目标,低起点,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也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第四篇:关于针对和平街一中教科研信息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和平街一中教科研信息
2006年第三期
第五篇:芷江一中教科研展板文字内容
芷江一中教科研展板文字内容
1、芷江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它的前身为湘西近代文化的开拓者朱其懿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创建的沅水校经堂,其为清末湖南最著名的书院之一。学校现有58个高中教学班、7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886人,其中寄宿生1718人;现有在职教师227人,其中国家优秀教师1人,省、市特级教师各1人,享受县人民政府津贴教师9人,高级职称专业教师67人。我校相继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省生态文明示范学校,文综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组”。教科研氛围浓郁,是怀化市课改样板校,怀化市教科研基地。多次获得怀化市“高考突出贡献奖”、怀化市“高中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2、理念决定道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核心,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以特色活动展示为路径,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创新,深挖教育资源,广开教育渠道,丰富活动课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为有特长的学生打开成长通道。学校始终坚持专业与文化并重的办学思路,成立了专门的艺体办公室进行管理,参与我校专业培训的校内外专业老师多达30余人。近几年高考二本以上专业生录取稳定在130人左右。
3、芷江一中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按照“两主两导”的课改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灵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以问题导向、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引进微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课例研修八步法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成立课改先锋队,开办校本研修班,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编写《教师学习手册》、《教学动态》,编印校报《实学报》,通过汇报课、比武课、展示课、推门课、探究课、同课异构等形式,认真搞好“问题即教研”的常规研讨。
成果斐然:语文组的课题“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参与的研究”获省二等奖,政史地组的课题“高中政史地合作教学”获省三等奖;鲍琼、李光兰、肖敏、江继东老师在省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李光兰、蒲真清、徐珍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被评为省市级优课;唐宇、蒲敏、肖杰、周艳群、彭佳等老师在市级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贺艳红老师多次带领她的健美操队在国际舞台上摘金夺银;肖林芷、蒲佳馨等同学在全国“叶圣陶杯” 作文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杨琦、刘杨、唐培娟等同学在全国“语文报杯”作文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2017年高考取得考上两个清华大学,两个空军飞行员,63人考上“985”、“211”名校的优异成绩。
4、抓常抓实,深化教学教研管理。学校切实贯彻《怀化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试行)》及《怀化市高三教学工作常规》精神,坚持手写教案与教学抽查、月检制度,对教案、作业、听课及课外辅导常规做出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予以通报。注重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突破,每学期都有诊断课、汇报课、示范课等各种赛课活动,对高三年级开展全年两次全覆盖听课活动。强化培优辅潜工作,组建学习合作小组,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精心把脉,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竞赛、名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飞行员选拔测试等。近年来,有三个省级科研规划课题获得立项,教师的研究热情较高,教研氛围浓厚。
向善向上,建立激励资助机制。建立教师四级荣誉制度,根据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要求,评选出一批专家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鼓励教师向优秀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