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川石莲2018年“留守儿童”工作报告
我们砥砺前行 追逐梦想的彼岸
南川区石莲乡中心小学校
夏万斌
石莲小学,建于1949,地处南川之西南,采綦江、巴南、万盛之灵气。石莲地形独特,四周之山形如莲花盛,学校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圣洁高雅为精神引导,以精诚所至,石莲花开,莲花朵朵放光彩为目标,培养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心理情感、行为习惯、身体健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传承立德树人之文化,树立“莲洁人生、人人成功”的校风;主张“操守高洁、阳光可人”的教风,践行“小荷初露、向上向善”的学风。奉行“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校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校于2014年2月接受顶新集团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推广实验项目”,2017年以来,学校、教师、学生深深的感受到了温暖,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学生行为习惯大有改观,学习生活充满快乐。这一年多以来,学生们收获颇丰,“留守儿童”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各种爱心捐助,让孩子们心动不已。各种教育活动的实施,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过名句学习、心理辅导、兴趣小组、感恩教育、生日活动、各种实践活动、家访活动,以及吃饭、睡觉、礼仪常规等等的教育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一、雨露滋润禾苗壮,顶新的关爱呵护成长
当全体住校生第一次领到顶新集团赠送的生活用品时,同学们那开心的笑脸和家长们的感激之情令我终生难忘,这里不单是物资的捐赠和援助,而是用心在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同学们用统一的生活用品,学会了规范的生活行为---叠被子、摆放用品、创建温馨生活区。当夜晚来临,同学们在美轮美奂的童话故事催眠下安静入睡,这难道不是像母亲般的关爱吗?
学会成长,学会生活,好习惯伴随一生。读书写日记、整理课桌,见人问好、得到帮助说谢谢,洗漱讲卫生、吃饭安静不浪费,公共场所排队、讲礼貌等等。这些好习惯在我校逐渐形成,我们的孩子实现了人生面貌的转折。
说资助,我想到了二年级的一位女同学—李玉林,她与四年级姐姐李怡都住在学校,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是顶新在我校每学期贫困生资助的对象,现在可以说她是在快乐健康的成长。另外是李家模、娄伦美、张清清等同学,陆导来学校每次都会与他聊天谈心,每一次的物资都是亲自送到,对他们的确是关爱有加,在同学们的口中,陆叔叔就是他们最亲的人,现在他们的脸上常常带着自信和希望的笑容。帮助一个人,不只是改变她的现状,更是为之谋划未来。
二、德克士的叔叔阿姨,你们辛苦了,更是我们的榜样
家访这个词,对我们老师来说,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在平常的词,多少年来,无数的教师为了学生,走村串户,呕心沥血,既是光辉形象,又是本职工作,就像农民伯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样,不值得一提。然而,今年,我校教师对学生的家访次数在原来的基础上至少增加了2倍,家访活动基本实现全覆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我们山区的路上,常常出现了一批新的客人,提着鞋、衣物、油、大米、方便面、生活用品,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或是下着大雪都照样前行,有的步履如飞,也有的寸步艰难,这就是我们的顶新企业家访。我们的老师一般是临时“导游”,一方面骗我们的志愿者把半个小时的路程说成10分钟就到,一方面给老乡们介绍,这是重庆来的客人,来看望你们。这是一个特殊的场面,纯朴的山区人民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为了什么,送来了这么多东西,大家却素昧平生,不吃他们的饭,实在渴了,喝一口凉水,还嘘寒问暖的讲个不停。短暂的相聚与告别,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站在房屋旁,目送亲爱的客人渐行渐远,消失在泥泞的道路上,只留下美丽的脚印一串串。
家访,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走进了学生的心田,没有什么话不能说,没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
三、活动是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1、六月集体生日活动---爱的花朵
下午两点半,天气有些闷热,但丝毫不能阻挡孩子们过生的激情。很快,孩子们就领着自己的家长整整齐齐落座在学校食堂,今天是学校六月份过生日的同学集体生日活动。食堂前排的桌上已整齐摆好八个大大的生日蛋糕,每一排座位前面还摆着许多小蛋糕。
活动过程:
(1)、由夏校长致开幕词并宣布活动开始。
(2)请过生日的留守儿童上台表演节目,有的咏莲诗,有的唱歌,有的演小品,有的演舞蹈,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集体表演了两首儿歌,同学们激情澎湃,下面的观众也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3)请留守儿童代表讲话。讲话中她首先回顾了自己的童年生活,然后感谢了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其次感谢了教会自己知识的老师,最后感谢了三年来一直陪伴自己成长,并给予自己许多关心、帮助的顶新公益基金。讲到动情处,在场的不少同学和家长禁不住流下眼泪。
(4)、大家集体唱生日快乐歌为自己送祝福,小寿星们许愿、吹蜡烛。(5)、先由在场的老师切生日蛋糕,再让每一位同学端到家长面前喂家长吃蛋糕,有的家长被这突入其来的举动感动得流下幸福的眼泪。
(6)、最后家长陪着自己的孩子们尽情品尝蛋糕的美味,活动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生日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回顾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获得了情感体验、情感共鸣和情感升华,懂得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通过这次生日活动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让他们永远都能保持这样的性灵真纯,去爱父母、师长、亲友„„乃至我们生存的星球,让他们在感恩的心情中,成为更健康、更完整、更完美的人。这个有意义的集体生日活动,将这份难忘的记忆成为他们永久的精神财富,让“感恩”教育真正的“润物无声”。
2、寝室内务整理—--我的地盘我做主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规范宿舍内务管理的要求,促进学生内务整理技能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创设卫生、文明、整洁的宿舍生活环境,给寄宿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在学校的组织下,于4月18日举行了全校寝室内务比赛。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参赛同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师生合作、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认真的完成了规定的比赛内容。在评委老师的认真评审下,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及若干优胜奖
这次比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1)、宣传广泛,师生重视
从开学第一周开始,通过班主任会议、周一升旗仪式、全校寝室长会议反复宣传,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等渠道大力宣传,使同学们都明确了这次比赛的目的意义,个个都想借助这个比赛的机会好好提高自己的内务整理水平,为寝室、班级争光。
(2)、策划周全,进程顺畅
在几次的寝室长会上,学校相关领导多次强调这次比赛的重要性,调动了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使整个活动有了思想保证。各个室长组织同学每天练习、精心研讨、细心安排,对比赛程序、人员组织都逐日落实,详细布置,使全体评委、学生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使整个活动有了组织保证。
(3)、各寝室成员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表现突出
为了夺得好成绩,为寝室、为班级争光,在平时比赛和训练中,同学们不怕辛苦,常常是:一人操作,众人相帮,互相点评。直到大家公认符合比赛要求的标准才肯罢休。
通过这次内务比赛活动,不仅使四年级寄宿生把刚刚寄宿时的不适应状态一扫而光,内务整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变化;而且使全校同学们的寝室内务整理更规范化,更科学化,促进了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活动使学生从思想到行为都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人格品质
本学年以来,规定更详细,执行更好,首先是整理床铺、摆放整齐,对学生的寝室进行每天检查评比。其次是个人卫生严格要求,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洗脸、勤洗手、勤剪指甲。再是礼仪教育方面,做了要求,学会主动招呼别人,见到老师要问好,见到外来的领导、客人也要主动问好,认真回答问题,文明交流。对为自己服务的人员要说谢谢。最后加强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的督查和管理,我们学生用餐是自己打饭,师傅打菜,给师傅道谢;用餐时每人有规定的座位,安静就餐,用餐后桌面保持清洁、干净;实施“光盘行动”,尽量把自己的饭菜吃光。现在学生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实现文明用餐。
五、爱的力量无穷,传递才是永恒
我在写这篇总结的时候,停下来在校园走了走,静静地思考怎样结尾,突然我好像领悟了校园的美,本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我,居然也能感受到校园清新的气息,这里其实就像一幅画,美不胜收。我坐在荷花池边,看着朵朵盛开的莲花,想起顶新集团4年多来,对我校的关爱,心中感慨,“关爱留守儿童、奉献爱心,我们永远在路上”。
第二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我县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础数据
县位于省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总面积为8339.15平方公里,全县辖有25个乡镇,143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7.6万人,其中留守儿童143人,困境儿童589人(其中孤儿6人。重病重残儿童儿童38人,建卡贫困户低保家庭儿童555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重合数是22人。
(二)、现状及问题
在全县143名留守儿童中,68名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条件困难,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8%,困境儿童589人中,建卡贫困户就占555人,占困境儿童的95%,所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困境儿童的家庭生活普遍都比较困难,主要靠亲人资助、社会捐助和政府补贴,只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且居住环境比较差,卫生条件堪忧,使得困境儿童的身体健康方面受到很大影响。此外,残疾儿童或重病儿童家庭需要支付大笔医疗费或康复保健费,且持续时间长,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后续的治疗往往得不到保障。
二、工作开展情况
县政府一直把留守和困境儿童的生存、生活、教育和发展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职能作用,以“关爱留守和困境儿童行动”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方式,使留守和困境儿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关爱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
我县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问题都很重视,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六一”国际儿童节、“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等契机,动员各部门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文件、法规;
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等理念,动员社会力量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法律职责;
宣传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先进事迹。通过宣传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
2、加强管理,健全档案。全县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维权工作。以“留守儿童活动之家”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立一个家长及托管人家教能力培训的基地,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上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自立和自强精神,提高素质,健康成长。完善全县留守儿童档案,利用学校、乡镇村、家庭留守儿童活动情况反馈表健全留守儿童的监护联系,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3、开展形式多样关爱活动,救助贫困留守和困境儿童。我们把救助贫困留守和困境儿童与开展的各种关爱行动结合起来,把解决贫困留守和困境儿童入学问题、生活问题作为救助工作的重点。在“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深入到贫困留守儿童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上生活和学习用品。对建卡贫困户低保家庭困境儿童纳入精准扶贫政策兜底低保户,提高孤儿的生活救助标准。
(二)从事儿童工作的队伍情况
1、系统内
(1)在县民政部门社会福利事务科兼职人员从事儿童工作1人。
(2)我县集中供养的孤儿都是送到州儿童福利院,我县无儿童福利院,散居孤儿由其亲属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
2、系统外
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从事儿童工作兼职人员172人。
三、取得的成绩
适应救助管理新形势的要求,新建县流浪救助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总投资20万元,购置了适合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际需要的设施设备,充分发挥救助保护设施的各项功能。利用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闲置的房产,设立包括居室、观察区、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康复设施、心理辅导及室外活动场地、后勤保障设施和管理人员办公用房等功能建设,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生活保障、安全保护、心理康复和法律援助,让他们能够回归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9年核定孤儿6人,每人每月补助900元,发放孤儿生活补助6.48万元。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宏扬莲枪艺术
关爱留守儿童宏扬莲枪艺术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农村上学,孩子们和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留守儿童。为了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为了体现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也为了将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校家长学校校长汤家林先生曾多次召开全校180名留守儿童家长会,教给他们教育好留守儿童的方法;也多次号召广大师生从经济、物质等方面关心、支持他们。特别是在两个多月前,李校长和汤校长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尊自立自强,特地聘请了已退休的张金保爷爷为莲枪队指导教师,并从180名留守儿童中挑选22名优秀学生作为莲枪队员,利用每周一、三、五放晚学的时间培训一个小时。在训练过程中,60多岁的张爷爷娴熟的做着示范动作,热情而又耐心的指导每一个队员,每次虽然忙得汗流浃背,但慈祥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而队员们总是以爷爷为榜样,虽然稚 嫩的小手被莲枪磨出了泡,磨出了血,磨成了茧子,但无一人退缩,更无一人半途而废,再一次证明了我们留守儿童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终于使莲枪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半塔中心学校发扬光大。在这里,我谨代表全校1000多名师生向张金保爷爷和22位队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半塔镇中心学校2008、6、12
第四篇:梅江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报告
梅江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报告
今年,我镇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立足实际,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积极配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镇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因为种种原因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一般情况下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从而产生了这个时期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随着县委县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得到了各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暑假期间,我镇立足实际,创建关爱联动机制,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并与镇内各中小学密切配合,扎实开展留守生的统计摸排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关爱留守生”中的重要作用,给广大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充实、欢乐的环境。
二、整合各种资源,创新工作思路
一、创建关爱联动机制
镇上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黄应超为主任,副书记陈学、人大主席姚建国为副主任,老干协会长杨秀军为常务副主任,组织、宣传、团委、妇联、各中小学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宣传报道组、校外辅导组、法制教育组、帮扶教育组、家庭教育组5个工作组。村(居)成立了以村(居)支部书记为组长,村(社区)主任及大学生村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全镇机关-学校-村居的联动机制,共抓镇关爱留守儿童各项工作。
二、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我镇现有在中小学生5851人,其中留守儿童有2036人,父母双方外出的800多人,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在中心学校的积极配合下,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并建立“留守儿童关爱资金”,在有条件的村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关爱留守儿童。实施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全镇机关部门职工对留守儿童 “一对一”进行帮扶,节假日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并陪他们一起过节。清查网吧和学校周围摊点,净化留守儿童生活环境,并在全镇范围内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倡议,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关工委、计生、中心学校、妇联、共青团、工会等6个部门全力配合向全社会倡议关爱留守儿童,并开展下列活
动:
1、6月22日,梅江镇党委政府携手县教委、重庆二十四格影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老码头影视基地举办了“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梅江镇庆祝建党90周年暨社会助学文艺晚会。共筹集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122万余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以及关爱贫困学子和留守儿童,更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优越的环境有力的保障了我镇青少年享受教育的权利,保障了留守儿童的求知需求,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
2.6月30日—7月10日,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梅江镇16名大学生村官组成的爱心小队开展了“心手相连,陪你成长”—梅江镇大学生村官情系留守儿童主题活动,大学生村官分成4个小分队深入到18个村居和留守儿童一起读经典,给留守儿童讲述革命小英雄的事迹,陪他们做游戏,聊天;并给留守儿童们送去体育用品、文具;此次活动共看望留守儿童1200余人,送去体育用品80件,文具500套。把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带到留守儿童身边,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
3.7月20日—8月20日,镇党委在镇属个学校的配合下,积极开展离校不离教活动。镇党委政府结合镇内各项工作,组织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结合各中小学
联系各村小领导、任课教师,联合开展“干部大下访,离校不离教”活动,分小组深入到18个村居在有序开展房屋确权、土地复垦、计划生育、户改工作的同时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重点走访,了解家庭情况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状况,所在小组的教师和大学生村官对留守儿童的暑期作业进行检查,并帮助他们讲解错题,并发放留守儿童放溺水、防火灾、防中暑安全教育传单,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此次活动共走访留守儿童家庭1500余户,发放传单2000余份。
四、工作存在问题
1.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够
据统计,农村小学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主要因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最主要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受传统意识的影响,许多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等错误的家教观念,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家长只能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致农村小学生在情绪控制、人际交往上存在比较多的困扰。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我们也缺乏专业的人才给予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创新程度有待于加强
关爱留守儿童的事业不光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发挥各个社会团体的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营造健康、美好的社会氛围,促使他们快乐成长。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全国妇联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强部门配合,努力形成“党政重视、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做实做好关爱工作。
1、进一步摸清底子,常态化、动态化跟踪建档。
2、深入开展“家教知识农村行”活动,广泛普及科学教子知识;深入开展“送法送卫生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4、落实“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向农村基层拓展“爱心妈妈”队伍,把关爱活动做实、做好。
5、多方合作,构建关爱网络。形成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校园爱护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以文体卫生部门为主体的帮扶维护网络。
6、争取上级妇联给予一定的资金或项目扶持。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项倡导爱心、传递爱心、永不衰退的事业,是需要付出爱心、热心的事业,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将呼吁更多的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发挥社会的力量,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加健康的成长。
第五篇:留守儿童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西河口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为了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区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关会议讲话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特制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区教育民生工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拓展家教,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再提高培训工作。
四、成立组织 明确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主要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4、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