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作报告[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3:1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工作报告》。

第一篇:研究工作报告

《高中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及效果的研究》

研究工作报告 高阳中学课题组 李群英

《高中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及效果的研究》是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课题,课题编号是133066。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3年4月——2014年6月),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高阳中学校长李群英担任课题负责人,邢超、马人杰、郑胜娜、王琨、刘红、尹博才等七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

目前本课题研究完成了课题准备、课题实施阶段工作,结题阶段工作也基本完成,正在准备验收材料。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阶段,高中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开发,课堂实践和案例较少。就周边县级高中而言,诗歌教学地位不高,课程研究较少。林景鸿曾经在《英语诗歌与英语教学》中提到“选用合适的英语诗歌进行基础阶段的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诸方面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体现了进行英语诗歌学习的必要性。楼家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探析》一文中探讨了在英语诗歌教学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教学方法,对高中英语诗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并有所裨益。总体来说,高中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我们认为对此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为全面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落 1 实创新与多样化教学相结合的理念,在积极响应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下,力争推动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特开展本次课题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目标中指出:“了解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尝试借助英文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节奏感强;语言凝练等特点,进行英语课程的教学。”同时,《英美诗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中李正栓教授明确指出:“英语诗歌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思想价值和很强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学习英美诗歌能够培养语言感知能力,丰富思想情感,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诗歌多样化教学的研究,积累促进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堂经验,探索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的科学方法,并提升效果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努力提升教师在新形下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当地区域特色的教学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高中英语诗歌学习现状进行分析。

在高中英语诗歌教学中,存在诸多困难,例如:高中教学任务量大,高考以试题为主,英语诗歌多忽视其作用;学生个体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诗歌理解深度不同;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讲解多,学生主动性差。因此,我们必须要详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差异和层次分布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正确把握全体与个体的关系,才能做到多样化教学,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全面提高,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此环节我们主要运用调查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我们将主要研 究对象也就是高一18个教学班分为6组,由课题组成员分别进行问卷或者测试卷调查,然后由主要负责人收集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汇总,并撰写调查报告。

2.归纳与整理高中阶段英语诗歌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较为集中的横截面,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传播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主要形式。现在,高中教学手段的发展已跨入综合化、开放化阶段。然而,在我国广大地区,高中教学手段却还滞留在孤立化、封闭化阶段——只靠一本课本、一枝粉笔上课!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各有其功能和局限,三者只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替代,更不能相互排斥。如能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就能获得整体最佳效应。综合运用语言、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把听觉和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综合应用,将教学手段尽快推上综合化、开放化的正轨。当然追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也要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英语诗歌教学这两者更不可孤立进行。运用英语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多听录音,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英语习惯;活化教材,创设语境开口练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英语习惯;重视模仿录音跟读、韵律朗读、情感体验分角色读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英语习惯;重视规范整洁的书写,要求作业认真,运用多元评价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英语习惯。

3.研究诗歌多样化教学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引入英语诗歌可以改善课堂的严肃气氛,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大大地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本身,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的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并感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写作等方面的水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选用一些英语诗歌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如可以利用诗歌等单词帮助学生纠正和训练双元音、长元音等的发音。还可以利用一些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诗歌来纠正发音。教师可以让学生吟诵,习得自然的英语语感;在词汇教学中贯穿诗化句。在词汇教学中加以运用,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使学生同时领悟两种语言的优美之处;在语法教学中贯穿诗化句,语法概念历来被视作为抽象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法的同时欣赏一些诗句的美妙之处,同时可以利用英语诗歌诗句引出然后加以阐述,学生学习效果更佳,记忆更牢;在写作教学中贯穿诗化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一些优美的英文表达方式,将其摘录下来,再将其分类。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写作会大有裨益。

4.通过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展示优秀课堂案例。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巩上好一节英语诗歌课,需要多方面的组织并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

(一)文献法

通过查阅、学习与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了解所要研究的对象,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现状的分析。

(二)调查法

采用符合本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据此分析现状,归类整理教学中常见问题并分析原因。

(三)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堂实践,归纳总结高中英语选修中诗歌教学最科学的方 法。

(四)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经过系统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并获得一定的课堂实施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为了搞好此项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认真规划,对课题的各成员分工进行了统筹安排,努力做到“分步实施、阶段推进、重点突破、成果共享”。从课题研究目标出发,按照课题研究的规划,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主要进行选题和分析发展趋势同时分析该课题的发展趋势,分布各自在准备阶段的研究重点。

1、问卷调查

首先,课题组成员召开会议商讨了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哪些方面,如何设计问卷调查题型等问题。意见达成一致后,完成学生知识水平和层次分布的调查问卷。

2、进行问卷分析,完成《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发放教师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

教师问卷主要从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学生的课堂反馈效果,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少部分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对于英语诗歌感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诗歌很茫然;采取传统教学手段,学生仅仅停留在读的层次,无法深入,课堂效果差,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学生兴趣度提升,课堂效果良好,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诗歌深层含义;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将诗歌应用到多处英语学习中。

综上所述,我们亟需探索出现阶段下有利于全体学生发展有效的英语诗歌教学手段,让英语教学课堂更多地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4年4月)

自课题开题之日起,我们利用学校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并购置相关资料,组织成员进行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课题组成员先后开展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实践的反馈,进而探索英语诗歌的教学方法,分析总结出高中阶段英语多样化教学的有效方式。

本阶段主要研究,高中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现况及如何进行有效实施。对根据上一阶段调查报告得知,高一学生入学初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诗歌更是知之甚少。为了更好的开展研究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课题组成员和部分教师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分析了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情况,并对一些相关的理论内容进行了交流;随后,阶段性的组织开展理论学习,课题研讨等活动,不断丰富相关知识及研究素材。最后,我们重点梳理出了一些可行性的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方法。

1.理论学习

2013年6月-2013年7月课题组全体成员自学顾正阳,喻萍的《古诗词英译中的意境美》、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下,高 6 中英语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材料,并思考英语诗歌的魅力所在。通过培训,教师们意识到了英语诗歌学习的重要性。

2.通过课堂实践确定可行性高,效果良好的英语诗歌方法,形成优秀课堂案例。

3.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4.探析高中英语诗歌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总结鉴定阶段(2014年5月-2014年6月)

1、召开专题会议,课题组成员对研究成果进行讨论总结,提炼形成的转化策略,进行示范课。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加深了对诗歌多样化教学的理解,使教师在英语课上对诗歌教学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辅助于高中英语教学。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高中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及效果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迎接结题验收。

六、研究效果

自开展 本课题以来,配合研究的班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加,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引入的英语诗歌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大大地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了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本身,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的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了出来,并感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在语音,语调词汇,语 法,写作等方面的水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选用了一些英语诗歌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利用诗歌帮助学生纠正和训练双元音、长元音等的发音。还用一些节奏欢快、朗朗上口的诗歌来纠正发音。教师让学生吟诵,习得自然的英语语感;在词汇教学中贯穿诗化句,在词汇教学中加以运用,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使学生同时领悟两种语言的优美之处;在语法教学中贯穿诗化句,语法概念历来被视作为抽象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法的同时欣赏一些诗句的美妙之处,同时利用英语诗歌诗句引出后加以阐述,学生学习效果明显,记忆更牢;在写作教学中贯穿诗化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一些优美的英文表达方式,将其摘录下来,再将其分类。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

3多样化的英语诗歌教学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克服了以往教学的单一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化,释放了英语学科的活力,活化了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在主体参与,感知的学习中,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把诗歌教学从冷冰冰的背诵,化为鲜活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读诗、用诗的兴趣。学生会运用诗歌比单纯的记忆诗歌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欣赏诗歌中品尝到乐趣,有了成就感,会自觉自愿的背诵一些自己理解了的名句或整篇的诗歌,这才是找到真正意义。

七、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高中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及效果的研究》由李群英完成。

2、调查报告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由李群英、齐凤英完成。

3、论文

①《英语诗歌对英语教学的作用》由邢超、马人杰完成。②《英语诗歌的讲授技巧与实践》由王琨、郑胜娜完成。得写上发表在什么杂志第多少期。

4、案例集《高中英语诗歌多样化教学的优秀课堂案例》由刘红、尹博才完成。

八、问题与启示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困惑。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问题、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成员显然还不能做到更好,这主要是我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2、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真正落实到日常所有的具体学习、生活过程中,还是研究的难点。

3、由于初次进行此类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方面还有所欠缺,教学研究能力有所不足,科研成果较少,自身的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4、在研究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有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太强,使诗歌教学存在着不完整性。课题成果性研究不够深入,诗 歌多样化教学还需要不断的积累、实践与反思。

针对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诗歌多样化教学研究中,将继续丰富英文诗歌课程,使诗歌多样化教学更完善,将继续深化研究成果,把诗歌多样化教学应用到英语课堂中,更好的促进英语教学。

九、参考书目及附录

①李正栓 《英美诗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②楼家风 《高中英语诗歌教学探析》中国论文中心 2010年11月

③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

④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第二篇:研究工作报告格式

研究工作报告格式

卷首内容:

1.工作报告标题

2.报告执笔人(顺序):

3.正文

主体部分结构:

(一)课题的酝酿与申报(时间)

(二)批准立项时间、级别

(三)课题组人员组成,组长、成员

(四)开题工作(时间、出席领导、聘请专家、参会人)

(五)研究过程(工作进程、重要节点、研究活动、措施保障、阶段小结、总结)

(六)成果效果(不与研究报告内容重复,未在研究报告中提及的成果)

四、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步骤

1.确定主题

2.制订方案

3.收集整理资料

4.拟定提纲

考虑论文的基本思路,素材的组织和框架结构

5.撰写初稿

6修改定稿

●标题式、句子式和段落式提纲

●论文提纲的逻辑关系结构

(见下图)

五、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

●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

●放眼读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联系实际;

●用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证明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内容要实事求是;

●理论观点表述要准确、系统和完整。

(二)观点和材料要一致

●紧密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主次

●选取典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

●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

●选取新颖生动、反映时代感的材料

(三)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不能自持高度,固步自封,无视前人与他人的研究成果;

●不能为介绍而介绍,对所引用的观点及文献只述不评,或者任意引申发挥;

●对所引用的观点和文献,首先要搞清作者的意愿,文献内容的价值,从中挖掘实质性问题,从而加强论证的针对性;

●要善于从众多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中选取最典型的富有说服力的材料。

(四)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写作符合规范

●研究报告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

(1)从日常生活用语到科学术语。日常生活用语是自然的,约定俗成的,包容性有余而准确性不足;形象性有余而深刻性不够;丰富有余而结构化程度欠佳。

一方面要反对种种迁就日常生活中不科学的说法,提高概念的准确性、精确化的程度;另一方面要杜绝大话、空话、套话、正确的废话,反对背离常识、故弄玄虚、令人费解的艰深表达。

(2)从“单声道”到“多媒体”。教育研究报告的措辞有:叙事,即讲故事;比喻,科学术语有时是从比喻转化而来,如“人力资本”;事实包括实验事实、调查数据、观察记录、活动产品等;逻辑,无论是叙事、比喻、还是描述事实,都应使他们合乎逻辑,成为富有逻辑性的语言。

这种语言至少有以下特征:一是源自一个合乎逻辑的起点;二是采用某种或多种明确的逻辑方式;三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某种合乎逻辑的推演。以上四者兼备、相互补充的“多媒体”的表述比传统意义上“单声道”的科学术语要丰富、有力。

●研究报告中数字的表述、图表的运用、注释和参考文献等符合规范要求。

●要对论文进行反复推敲修改,使论点更加突出,论述更加严谨,文字更为简练。

关于撰写学位论文的若干思考

1.关于问题阐述:研究报告最基本的要点是要告诉别人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告诉别人你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主张,而有不少人写研究报告似乎不是告诉别人你主张什么,而是告诉别人你知道什么。“论不够,资料凑”。问题意识不强是制约研究报告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关于文献综述:文献的分析和回顾是科学研究程序中的一个部分,对于研究者来说,既是一种基本的学术规范的要求,也是学术能力的一种体现。文献综述要从一般到特殊;早期研究到就近研究;联系假设或待答问题;分主题(阶段)介绍,有述有评。

3.关于研究方法:研究报告首先应该展示研究者是“怎样研究”,即怎样发现问题、确定问题,使用何种方法,如何收集资料与

分析资料。但大部分研究者往往缺乏方法论的自觉意识,认为关于研究方法的表述只不过是例行公事。研究报告要体现研究者“做研究”的过程,使科学方法贯穿其全过程。

对所选择的研究方法必须有明确的概念界定,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方法操作过程必须详尽描述;在研究过程中要体现出对自己的研究方法的深度反省。

4.关于结论:注意结果与结论的区别;结论不仅是肯定式的,也可以是否定式和假言式的;结论是作者在对全部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后的全面总结,是论题被充分证明后得出的结果,是针对研究问题作出的答案,是整个研究的结晶。结论的写作要求:内容简洁、措辞严谨、逻辑严密。

第三篇: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研究工作报告

本课题是我承担的曲阳县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旨在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归纳整理和总结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方法的研究,极大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按照预定方案认真开展了工作,经过半年的研究、归纳、验证和总结,已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务。现将主要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

千百年来,朗读教学在传承中华文明上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正确的朗读能使学生真正领会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旨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意,提高表达能力;能大量的增加词汇,体会语感;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文”的功效。在现实生活中,朗读还是一项基本的技能,在语言交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即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指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独特体验,把握文本所反映的客观意义,并有创造、有个性地解读其丰富内涵的阅读活动。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型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朗读和课文理解割裂开,片面地、急切地追求对文章的深入分析,而忽视朗读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高,仅把朗读作为感知课文内容的手段,不能把朗读和课文的分析理解结合到一起。此外,一些教师对朗读缺乏方法上的指导,朗读教学只停留在教师或媒体范读,学生自由练习这个层面上,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缓慢。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俗话说:“功夫靠练,文章靠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我认为朗读是最有效的方式。阅读教学,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受到熏陶。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同时,研究朗读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总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朗读训练的经验,对于突破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

千百年来,朗读教学在传承中华文明上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正确的朗读能使学生真正领会语言文字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及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旨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意,提高表达能力;能大量的增加词汇,体会语感;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文”的功效。在现实生活中,朗读还是一项基本的技能,在语言交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即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指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独特体验,把握文本所反映的客观意义,并有创造、有个性地解读其丰富内涵的阅读活动。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型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将朗读和课文理解割裂开,片面地、急切地追求对文章的深入分析,而忽视朗读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高,仅把朗读作为感知课文内容的手段,不能把朗读和课文的分析理解结合到一起。此外,一些教师对朗读缺乏方法上的指导,朗读教学只停留在教师或媒体范读,学生自由练习这个层面上,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缓慢。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俗话说:“功夫靠练,文章靠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我认为朗读是最有效的方式。阅读教学,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受到熏陶。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训练就成了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同时,研究朗读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总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朗读训练的经验,对于突破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研究对象

(一)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朗读并自觉地进行训练的习惯。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技巧。

3、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4、扩大知识面,乐于将自己积累的优美与段通过朗读与别人交流共享。

(二)研究内容

1.研究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能力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探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2.研究朗读能力对小学语文高效学习的影响。3.研究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式和方法。

4.研究以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为主要平台,挖掘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研究对象

以本校五年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研究,其他各年级班级作为对比班级。

三、研究的方法、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观察法、评比激励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考大量文献,对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学习,综合研究者们分析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策略。结合本班和其他几个班学生的朗读能力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针对本课题研究,在阅读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3、调查观察法:调查我校几个班级学生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筛选,从中寻求解决的朗读训练方法。

4、评比激励法: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鼓励,从而激励其他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

5、案例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记录课堂内发生的真实故事或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记录选择要研究的对象,对于他的进步及时给予评价,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6、经验总结法:每堂研究课有实践个案,并做好小结工作,结题阶段写好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研究报告。

准备阶段我主要采用调查观察法、文献法等,多方收集资料,通过师生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朗读兴趣及方法,还有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应用等情况,并归纳分析出朗读训练的特征,找出研究的突破口。在通过网上搜集和文刊杂志找一些有关朗读训练的好文章进行学习,为课题研究找到有效的方法。

(二)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计划时间为两年,总体上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6年5月——12月)

1、调研观察学校学生朗读状况和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要求,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了解师生在朗读训练方面的现状,整理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方案, 完成课题论证、申报准备工作。

2、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刊物中有关资料,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料,认真研读,学习理论知识,确立课题主题。

我利用各类刊物和计算机网络学习了吕叔湘《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语文课程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等许多论文和科研成果,做了大量笔记并参考运用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3、.撰写了理论学习心得和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7年1月——11月)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班级。设计课题研究前期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朗读方面的基本状况,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分析报告。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对照新课标的具体标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朗读能力发展水平,展开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具体研究,探索小学朗读训练教学策略。

3、针对师生在朗读方面的不良现状,抓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流程,形成可灵活操作的朗读方式和基本流程。(1)前期调查问卷分析报告。(2)第一轮研究课例或案例分析报告。(3)第二论研究课例或案例分析报告。(4)课题研究心得。(5)课题研究论文。(6)后期调查问卷设计。

4、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4月)

1、整理各阶段的研究资料和数据,总结阶段计划安排。

2、进行后期调查问卷,验证实践,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撰写分析总结报告。

3、撰写研究论文。

4、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四、研究的效果

1、朗读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作用,往往比单纯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白话文,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涵,有时又不可言传。通过朗读却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获得极大的满足。

如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小路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小路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她评道:“呀,这下,我看到美丽的小路啦!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多聪明的老师!特意把最能表现小路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2、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声情并茂。如《可爱的草塘》一课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师: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句, 生:“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师:“读得大不大,美不美,谁能读得再大些,(学生再读)师:大了吗,我们再大声朗读一遍。

反思与对策:学生将“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一句读了数遍,但让人感觉到学生的朗读是被动肤浅,缺少情感的。难道仅仅声音大就表现出草塘之大之美吗,我认为在文中表现的应该是作者进入北大荒看见草塘后的惊喜和赞美之情。如果教师不能结合文本内容用恰当的语言铺垫渲染,也不作必要的朗读指导,只是非要学生读出“大而美”的情感,这只能是牵强走形式的朗读。因为美不是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自身语言、表情等方式的渲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与课文主人公亲密接触,身临其境地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文本作者的情和意,达到与文中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请看下面这则案例。

3、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的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

在教学《掌声》一课时,让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读得拖拉,此时,老师及时指出读时要干净利落,不要拖音。学生马上就知道该怎样处理。当学生初步把课文读通后,老师表扬了三位同学,请他们站起来,老师说这个同学读得快,说明他阅读速度很快;这个同学坐得正,坐得直,说明他读书认真,态度好;这个小朋友读得很准确。为这三个同学鼓掌。这样的读后评价,非常明确地指出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强,一方面鼓励这几个孩子以后会做的更好,另一方面告诉了其他同学该怎样读课文。

五、研究的成果

两年多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学生朗读形式多样化了,朗读能力提高了,朗读的兴趣和习惯逐步形成,广泛的开展朗读活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核心成果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组制定了有效朗读的教学策略,并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我们教师有必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明确朗读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朗读的目的要明确,不能纯粹的为朗读而朗读,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有效地理解文本渗透出来的内涵。所以学生朗读时,我们不妨先抛给学生问题,让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进行朗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要学习一篇文章一般要经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因此,可以根据这样三个阶段来明确朗读目的,(1)预习性朗读,目的是要读通顺。

课前预习阶段的朗读,我称之为“预习性朗读”。学生进行预习性朗读时,我们给出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把文中的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会读的词语及时通过查找工具书解决。为了让学生能把课文读通顺,我一般要求学生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读时及时标注不会读的词语;第二、三遍读时思考课文主要内容。例如在教授《詹天佑》前,我利用午自习十分钟让学生进行预习性朗读,学生们都自主朗读,有学生在读时不停地勾画词语,不会读的词语就及时查阅了词典。

(2)理解性朗读,目的是读出内涵。

课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的朗读,我称之为“理解性朗读”。目的是通过朗读读出课文内涵,让学生进行全面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3)巩固性朗读,目的是读出情韵。

课后学生为了更好地对所学课文进行复习消化而进行的朗读,我称之为“巩固性朗读”。这时候进行朗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课文的情韵了。一般是由学生自主朗读进行,对课上所学内容特别是还没完全掌握的内容进行消化,这样就能更好地读出课文的情韵了。

2.注重多样朗读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永远与课文的语言文字、思想情感密切相连,所以朗读应该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时,我们不能机械单一地让学生齐读或自由读,要精心设计,并且注重朗读的多样性。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自由朗读、跟读学读、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熏陶性朗读、分角色朗读、个性化朗读、配乐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当然,在精心设计朗读时,作为教师,我们也要进行范读,这也能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很好的引领作用。

3.指导评价要恰当及时

对学生的朗读,教师要及时作恰当指导和评价。“读得还可以”、“读得不错”“读得太好了”这一类的评价,在阅读课中耳熟能详。这类朗读评价语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不错?”“哪里不错?”“哪里太好了?”学生是没有办法得知的。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每一次接下来朗读者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无从“发力”,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这样无效的“朗读推进”式的目标追求是对课堂时间的白白耗费。教师要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意境。

(二)文字成果:

论文1《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论文2《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论文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情感投入》。

六、问题与启示

在这一年来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研究的艰辛,同时又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但由于能力和时间有限,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有些问题和困惑仍未能解决,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不足:

1、将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上升至理论层面还不够好。

2、学生个别的差异性很大,对学生个性化朗读展示,在时间上有所限制。教师在个别指导上还不紧凑。

总之,通过这次课题研究,为我们的下一步研究提供方向。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我们仍要坚持课题结题研究不息,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研究成果,并把好做法加以巩固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2011年7月颁发 2.《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江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

3.《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

第四篇:研究工作报告

研 究 工 作 报 告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组

卢龙职教中心

一、组织工作

2008年5月,河北省教师教育协会下达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批准立项的通知,组织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卢龙县职教中心开展的由赵力军主持包括魏树余、孟宝芬、冯翠华 郭伟、翁立萍、李秀华等同志参与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8、6---2008、9)

1.成立领导小组

建立由校长、书记和职研室等成员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以高级教师、职研室研究员赵力军同志为课题负责人、以教务处主任和各专业组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攻关小组。

2.课题组学习研讨,提高认识

课题组成立以后,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研究如何做好此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让全课题组成员都清楚了研究课题的目的、要求和任务,明确了课题要达到的目标。我们还收集了国内外本课题研究方面相关的材料,印发给课题组成员学习,使大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此后,课题组于2008年7月召开了研讨会,课题组成员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二)实施阶段(2008、10-2010.4)

1.明确分工,抓好子课题的研究

由职研室主任魏树余和李秀华负责我校的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

由教务处主任郭伟主任和冯翠华负责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制定出实施办法,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修订并具体实施。

由专业组组长孟宝芬和课题组负责人赵力军共同负责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确定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条件、实施方案,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修订并具体实施。

各子课题研究结束后形成的研究成果,由课题组负责人赵力军职研室主任魏树余教务处主任郭伟主任组织各专业组进行讨论,根据学校发展的要求研究确定“专业教师技能达标考核工程”,报请校长办公会会通过并具体实施。

2.举办专题讲座,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我们多次举行了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题讲座。课题组成员组和各专业组长共同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课题组成员和各专业组长还把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计划等资料发给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组织学习,由课题组成员解答教师的疑问,宣传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意义,以取得专业课教师的支持和配合。

3.研究制订出相关制度和措施,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开展

课题组成员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具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计划、制度和文件。经过研究,课题组成员研究制定了《卢龙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卢龙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评审条件》、《卢龙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卢龙职教中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措施》、《卢龙职教中心专业教师实施专业技能达标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措施等,以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顺利实施。

4.召开各种会议,做好交流和指导

(1)召开研讨会,做好咨询指导

从2009年1月到2009年7月,课题组根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的实际,先后举行了6次大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题研讨会,交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涉及政策性的问题,包括“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条件,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资质和待遇问题等等。我们举行了专题研讨会,邀请了学校领导参加,探讨解决的方法。经过行政部门的协调,上述问题中的大多数已经得到妥善解决,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注意做好咨询指导工作,组织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通过互相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2009年12月,课题组在学校举行了专题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4个大专业组,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各种管理制度的建设,这次研讨会为2010年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下基础。

(2)组织召开了“暑期省级培训交流会”我校教师通过假期到省参加培训的形式来培养“双师型”教师,并以这些教师为专业带头人,要求在培训结束后回到学校进行二级培训,从而全面促进专业教师的“一体化”成长。

(三)总结阶段(2010、4-2010、6)

2010年6月,成立了课题结题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以及学校管理层人员组成。结题工作小组成立以后,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成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然后进行实验后的总结工作,要求各成员撰写研究论文,课题组成员都完成了子课题报告,课题组成员共同形成书面的《研究报告》。

最后总结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修订出下一“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计划,制定《卢龙职教中心“十一五”期间教师个人成长规划手册》,每一位教师确定“十一五”期间技能水平、教学水平更高的奋斗目标,继续坚持做好“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工作,使本校专业教师逐步成长为高级“双师型”教师。

三、课题研究大事记

课题研究大事记表

1.2008年5月,课题组接到省教师教育协会的立项通知书,课题立项。

2.2008年6月,课题组成员搜集资料,调查分析,组织学习,3.2008年6月,职研室相关领导指导课题开题情况,确立课题研究方向

4.2008年6月,课题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分工

5.2008年7月,举办专题讲座,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6.2008年9月,部分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7.2008年10月,课题组召开会议,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

8.2008年10月,课题组召开经验交流会,做好交流和指导

9.2009年3月—5月,研究制定出一系列“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制度、措施 10.2009年6月,课题组召开了中期课题研究总结工作会

11.2009年7月,外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技能培训

12.2009年9月,召开了课题组第二学年课题研究工作会

交流本项目研究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13.2009年9月,组织召开了“暑期省级培训交流会”

14.2009年9月,召开了研讨会、分析存在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15.2009年12月,课题组举行了专题研讨会,主题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

设的各种管理制度的建设

16.2010年3月,课题组在学校举行了专题研讨会

17.2010年6月,成立了课题结题工作小组,课题组成员撰写研究论文,子

课题报告,完成结题报告

18.2010年6月,召开 “总结工作会”

第五篇:研究工作报告

农村校物理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解决中学物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当前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追求对物理知识的绝对掌握,把物理课教学成了物理知识和习题训练课,甚至在中考指挥棒的作用下,物理课都围绕着“考试”而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往往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学生对物理课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必然影响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在中学物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既要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又要直面应试的中考,解决好两者的矛盾,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物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2、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提出,新教材的推行,开放式教学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示范校、优质校率先在各个学科积极地进行探讨与实践。但在基础薄弱校,由于教学软硬环境的限制、生源素质的先天不足,教师们为开放性教学的研究画了个问号,用得着吗?能开展起来吗?能有效果吗?本课题将立足于基础薄弱校,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有效可行的开放性教学模式。

3、新课程理念固化在常态教学

新课程改革虽然已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十多个年头,但新课程理念在有些学校还仅仅停留在公开课的层面上用来作秀,很难渗透并固化在常态教学中。特别是在基础薄弱校,本课题要通过行动研究,用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说话,转化教师的传统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4、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条件,科研是教学的提炼与升华。我们计划从物理学科入手,以教研组为研究共同体,实实在在做点教与研,让教师真切感受到教科研在实践中的巨大力量。本课题在总课题下设置四个子课题,教研组的每位教师负责一个子课题,同时要参与其他教师的子课题的研究,也就是说每位教师既是课题的客人,又是课题的主人,从不同角度经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以此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理论问题,也不是宏观策略问题,而是构建适合于基础薄弱校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一)、.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开放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文献为参考,深入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特质,对初中开展物理开放式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研讨。

(二)、初中生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情况,将会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开放式物理教学的实施基础。为此,我们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物理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

(三)、在理论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在研究实施通过如下几个子课题进行开放式物理模式的行动实践研究。

1、《物理DIY教学活动模式的探索》子课题的研究

物理DIY教学活动的尝试主要在初二进行,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习的兴趣还很浓,结合教学内容,我们确立物理DIY教学活动的主题,以“我动手,我体验、我创造、我收获”为活动主题,Do it yourself!!你动起来,我动起来,大家一起来!为活动口号。根据教学计划策划王佐初二物理DIY系列活动计划书。

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小制作活动;如制作刻度尺比精致准确、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制作小纸桥比最大承重、理解压力和压强的物理意义;制作温度计,熟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土照相机的制作,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等;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以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探索》子课题的研究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社会生活切入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如在学习杠杆平衡条件时探究小商贩杆秤上的骗局;在学习热学中,分析点炉子过程中蕴涵的大道理;在力学的了解中,探究天天骑的自行车上的物理学;在比热容的概念的理解上,探究云岗热电厂的“大烟筒”冒的是什么烟?

例在燃料的燃烧与利用的教学中,巧妙设计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日本核泄露事件。在海啸席卷后,为什么反应堆有溶解的危险?为什么要注海水防止爆炸?在防止受辐射污染的水泄露到大海中,浇筑玻璃水的道理?若泄露会有什么危害?新能源可信吗?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将学生分组熟悉和了解各种新能源,分别以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专家的身份,开展一场新能源的辩论会。通过课外活动和课内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践的案例研究,逐步摸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3、《以职业角色体验为主题的教学模式探索》子课题的研究

体验职业角色的教学,就要走出学校课堂,参观地热博物馆、云岗热电厂、科技馆等实践课堂,创设一个具有职业特点的教学情境,以职业角色为教学的主线,将物理学的知识串接起来,引导学生从职业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将不断挖掘素材,尝试如下的职业角色。

在燃料的燃烧与环境保护的教学中,选取小司炉这一职业角色,学生从而知道了什么是能源行业;在密度的实验探究中选取矿石鉴定做行业背景;从比热容的应用中,选取水处理工程师这一职业角色,知道为什么北方冬季供热要用水,从而走进供热行业;在热机的学学习中,选取汽车维修工这一职业角色,引领学生走进4S店。在在串并联电路的应用中,走进家庭电路的设计与改造,体验长大我也能当一个小电工的自信;从电磁铁的应用中,选取自动控制工程师这一职业角色,领略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的风采;创设桥梁设计师这一职业角色,理解压力和压强。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使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4、《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子课题的研究

物理实验教学可开放实验方法,开放实验原理,开放实验器材,开放实验结论等;可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如测物质的密度不局限于课本的量筒和天平,应指导学生利用浮力、压强等知识来探求密度测量的问题。再如研究“小孔成像”的像的大小特点时,学生的实验结论就是开放的,答案不唯一,教师可收集不同同学的结论,进行对比归纳,“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分小组探究,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地方,找出测量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分享实现的成功,共享实验结论。

5、《搭积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子课题的研究

面对基础薄弱校,我们将积木的设计思想植入物理教学。在物理力学和电学综合问题的教学中,积木就是一个一个小的不同的知识点,教师通过把不同的知识点组合拼接,形成不同高度的物理问题。在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中,扫除学生的心里障碍,树立信心,一步一个台阶,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尝试从简单积木—简单拼搭—复合拼搭—综合拼搭的正向和逆向,灵活组合与拆解综合物理问题,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全面理解,并努力做到灵活的综合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等基本过程

课题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构建实施阶段(2011-1—2011-2)

确定研究对象,拟定研究方案,查阅文献,收集信息,撰写开题报告、课题的申请报告,并经学校、上级机构审批立项。

建立课题组的教师同头备课、集体听课、评课、磨课的管理机制,选教学专题—设计教学—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反思,初步形成一个开放式教学研究的运行机制。

第二阶段: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阶段(2011-3—2013-10)总课题围绕五个子课题进行如下四步骤的研究。

1、确立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2、开发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流程

3、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4、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2011.3-2012.3物理DIY教学活动模式的探索

以职业角色体验为主题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2.3-2013.3物理DIY教学活动模式的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2013.3-2013.10搭积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第三阶段:总结与成果展示阶段(2013-10—2013-12)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整理教学设计、学生活动手册等。

四、课题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以王佐学校物理教研室为研究单位,在课题负责人的主持下,每一位教师根据自身优势,各自承担一个子课题,同时又是其它子课题的参与者。

总课题和子课题都按照研究计划开展工作如: 中期报告、中期工作总结,结题报告、结题工作总结等。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研究成果有显性和隐性的。显性的见下表。

下载研究工作报告[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工作报告[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工作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研究工作报告 一、课题进展情况 1.1 申请立项过程 我校的《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经安新县第四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委员会评......

    研究工作报告

    研究工作报告 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 陈春梅 赵娥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并发症少以及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为长期输液,特别是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的病人提......

    研究工作报告

    《探究美育成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瓶颈的原因及对策》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探究美育成为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瓶颈的原因及对策》为我校立项课题。2012年8月通过申请,批准立项。课......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15年5月,我和我校几名教师承担了县级语文课题《135课堂师生互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研究任务,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2014年3月,我们政史教研组承担了区级小课题《即时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任务,经过将近一年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临渭......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编号:2010092 批准文号为:平福小研[2013]003号 杨亚琼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反思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名称: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反思研究 工作单位: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张傲明德小学 作者姓名: 张 自 军......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光盘资源、卫星资源)的应用现状与效果研究》 工作报告 双坝小学课题组郭祥军 二O一O年十月十四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光盘资源、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