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搞好农机化培训的几点建议(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3:4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搞好农机化培训的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搞好农机化培训的几点建议》。

第一篇:关于搞好农机化培训的几点建议

关于搞好农机化培训的几点建议

农机化学校是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依托和阵地,多年来为农机化事业和社会各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力量,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机化学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生源减少,培训面变窄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是每一个农机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农机校要坚持立足农业、为农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社会办学,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为农服务活动,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铺路,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求。

一、送科技下乡培训

利用乡镇村集市、科普宣传、物资交流会等,组织农机推广、农机化学校等机关工作人员集中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机管理条例》及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深入乡村、集市设立咨询台,进行现场指导、现场教学,及时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类问题,向农民宣讲农机牌证管理、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同时对无牌机车、无证机手进行摸底调查登记,为开展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二、依法监理督促培训

农机驾驶员成分复杂,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良莠不齐,加之部分驾驶员法制观念淡薄,安全驾车意识不强、操作技能不熟练等因素,以及最近几年农机执法力度的减弱,致使农机违章违法驾驶、黑车非驾、脱检漏审、酒后驾驶、超载超速、非法拼装等现象突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危害。要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人员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治理活动,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乡、村等作业一线,检查农机安全生产,查处“黑车非驾”、超速超载、带病作业等农机违章行为,对参加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文明执法,执法检查要做到主体合法、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把文明执法贯穿整个工作全过程,依法集中整治,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两个稽查队要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乡村公路、城市街道、田间场院、集贸市场、采石场、建筑工地、砖瓦窑场等,灵活作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

三、新机具、新技术现场培训

根据农机使用季节和农业生产实际,对常见的农机故障、农机信息等内容通过宣传栏进行公布。通过强化农机技术培训,调动了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针对农民购买使用玉米联合收割机、旋耕机等新型农机具兴趣大的特点,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企业、销售单位的工作人员对新机具的操作使用进行现场讲解培训,使机手懂原理、会操作。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机手的驾驶操作水平,加快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四、多种形式办学

运用各种手段及宣传工具,深入乡镇、街道、村张贴招生广告,并通过开展“农机安全村”建设、农机年检年审等机会,扩大宣传,加强引导,促使无证人员主动报名参加培训。将招生任务分配到各乡镇农机服务站、各科室,帮助农机化学校招生。并给一定数量提成,人员多的可下乡镇、街道、村办班,由学员自主选择培训方式进行培训,既方便学员,又保障了教学质量,而且扩大了培训数量。面向三农,开展了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的“送教下乡”活动,要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机大户的培训,开展电气焊、机械加工修理、家电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与劳动保障局、职业中专、有关企业联合办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使农机化学校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坚实阵地。

第二篇:加强县级农机化培训调研建议

县级农机化培训,直接为农业生产一线培训农机操作人员,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机推广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县级农机培训教育基础建设,重视公益性农机技术培训,是确保我市农机化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保证。

一、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的历史与现状

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始于上世纪70年代。回顾我市县级农机化培

训历史,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经历了由 70年代全免费培训逐渐演变成有偿服务、再到现在所谓的社会化服务。当时政府曾提出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了这一目标,各地都先后建起了县级农业机械化学校,直接向农民普及农机技术,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训农机具操作、维修人员及乡镇农机站管理员等实用人才。参训农民既不要缴纳任何费用,培训期间还可以在当地生产队记工分。因此,农民都非常愿意参加培训,基本上达到了“机具未到,培训先行”的要求,对于大中型农机具(如拖拉机)几乎没有先购机后培训的现象。这为当时刚刚起步的我国农机化事业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然而自80年代末以来,国家逐渐减少了农机培训的专项投入,为弥补事业费的不足,学校开始向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收取部分培训费,以后培训收费逐渐增加。前些年,农机培训(实际上已经仅限从事道路营运的农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一度成了农机部门重要的创收手段。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市县级农机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我市现有的5所县级农机培训机构,除开发区新力驾驶培训学校外,全部都是全民事业单位,一直从事全市农机化培训工作。共拥有教室面积1200平方米,办公、实习、宿舍、食堂等房屋设施面积2300平方米,学习训练场地面积13000平方米;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42人;拥有电教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机、摄像机、电脑、电视机、音响设备等)60余台(套);拥有教练车20台,交通通讯设备30余部。教学示教板、教学挂图、教学模型、解剖车、配套机具、及桌椅板凳等都设施一应俱全。年培训能力5000人,多年来累计培训农机人员6万多人。

二、当前我市农机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拖拉机驾驶培训数量连年减少。据统计2005年全市新训拖拉机驾驶员1510人,2006年新训拖拉机驾驶员960人,比上年减少35%,2007年新训拖拉机驾驶员450人,比上年减少52%,08年数据仍在减少。

我市拖拉机培训数量连年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汽车、三轮车占了农村运输的主导地位,部分拖拉机下岗,在岗的仅仅搞些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运输;再是国家工业化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有些人自动放弃了拖拉机运输业;三是我市拖拉机保有量结构特殊,2007年统计全市拖拉机保有量19.9万台,其中手扶拖拉机18.2万台,占91%,用于赶集、贩卖农副产品跑运输的手扶拖拉机很少,全市不足6000台,占3%,目前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农户把手扶拖拉机当“牛”养着,专职干农活,耕田、播种、收割、拉庄稼,农忙一过机具入库。

另一方面原因是自从拖拉机驾驶培训规范化以来,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小拖拉机培训程序一个标准对待,对于手扶拖拉机来说就显得不合理。现在很多农民想学习农机技术,但因手续繁琐、培训时间长、培训费用高等因素不参加培训,这是造成我市农业机械操作者持证率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农机技术的普及严重滞后于农机具的推广,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这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主旋律极不协调。

因为培训要缴纳数量一定的培训费,为了省钱,很多农民根本不愿意参加培训,而是先买了拖拉机,请一个师傅简单地教一两天,就开始上路了。从而形成了令管理部门头痛、安全隐患严重的“黑车非驾”现象,偏远山区尤为严重。直到在路上被有关部门查获后才不得不交上一笔“培训费”开始办证。可此时机手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每天只想着抓收入,哪里还愿意停下机车去参加培训?而培训部门为减少培训成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自然也乐意这种“缩水”式的培训。加上原来培训、考证属同一主管部门,这样的有偿培训服务自然很难到位,甚至不培训。因此,即使取得了驾驶证,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一方面驾驶技术差、不懂安全操作规程,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违规违章现象经常发生。另一方面,不懂机械原理及维护保养常识,导致机车技术状况差、人为故障多、维修费用高,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与寿命。而对于从事田间作业的各种农机操作人员,由于主管部门没有任何监控手段,更是不可能让其参加培训,统统都是“自学成才”。

(二)农机培训社会化与中央惠农富农政策法规不符。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的惠农支农政策,连农民工的培训都纳入了政府补贴的“阳光工程”,而直接为

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机培训又要实行社会化。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却把农机培训推向社会,这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主旋律极不协调,也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

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农业劳动者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我们认为,对农民进行拖拉机、收割机等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农机操作驾驶技能的培训,应该属于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范畴。

三、对加强县级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科技兴农,教育先行”、“小康要实现,人才是关键”。随着农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也越显重要。再先进的机器也要懂技术的人去操作,否则就发挥不了它的威力,还有可能使机器变成一堆废铁。因此,现在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如韩国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每个郡(相当于我们的县)的农业技术中心都设有农业指导所,专门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的使用等技术的培训,结合农时定期举办各种农业(农机)技术培训班。这成为韩国“新村运动”的一个亮点。

然而,我国2004年9月1号实施的《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却将拖拉机(包括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套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模式,将其推向社会化。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是农业机械家族中的两个最主要成员,尤其是拖拉机,它是许多作业机具的基本平台。如果将这两类培训推向社会化,就基本上意味着整个农机培训的社会化。

要切实落实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就必须结合农村当前实际,必须改革现有县级农机培训政策。应该修改《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明确公益性农机培训范围。如对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等应该属公益性范畴。在此基础上,国家要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各种投入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要不断加大对农机技术培训的投入。一方面为本县农民提供公益性农机技术的免费培训,并将培训合格与否,作为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其他惠农政策的前置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为农机系统干部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技术的更新提供公益性培训。对于服务性的农机培训,则可以采取部分补贴、适当收费的形式。这样就完全可以形成先培训后购机的良性机制,才能使我们的农机化工作真正步入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轨道,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应建立拖拉机驾驶培训电子档案,方便检索和上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拖拉机驾驶培训档案是记录学员参加培训的凭据,是事故责任到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建立健全驾驶员培训档案,实行专人管理培训档案的基础上,实行档案资料数据化管理势在必行。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多年来农机培训一直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教学流于形式,老师只能照本宣科,学员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接受,事倍功半,很不适应目前形势。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达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上,仅靠实物、模型的演示还远远不够,要把学员带进实验室、实习车间、试验基地,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员的技术能力;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结合生产实践,选取通俗易懂的新版本;教学内容上,不仅要讲授专业技能知识,还要结合专业特点,讲授一些法律法规知识,环境气象知识,职业道德知识,以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把培训与推广相结合,对新技术进行超前培训。把培训与农机推广结合起来,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搞好培训。如结合农时或结合项目进行小麦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培训,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培训,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培训,茶叶机械化加工技术培训,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等等,使农民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

(五)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职业技能培训。我国实行的就业准入控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样适合于农业人口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农机校如能抓住机遇,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就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农机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培训项目单

一、生源不足,致使办学路子越走越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打破部门行业界限,承办技术工种的岗位培训任务,面向大农业、大农机以及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拓宽我们的培训范围,如摩托车、汽车修理,机械焊接技术等工种的培训,通过不断拓宽职业技能培训的范围,创出一条农机校开门办学的新路子。

(六)开展成才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农机校必须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开展包括干部培训、职工教育、社会教育的成才教育培训。培训的层次可以包括基础教育、岗位培训、技工培训、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关系,积极与教育部门加强联系,努力宣传自己,使农机培训的社会地位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从而在工作上得到支持。争取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办学,加强横向联合,也可以实行挂靠在大中专院校的办法,走联合办学的路子,或请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支援师资力量,提高农机教育培训档次和规模。

第三篇: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级农机化培训,直接为农业生产一线培训农机操作人员,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机推广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县级农机培训教育基础建设,重视公益性农机技术培训,是确保我市农机化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保证。

一、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的历史与现状

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始于上世纪70年代。回顾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历史,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经历了由 70年代全免费培训逐渐演变成有偿服务、再到现在所谓的社会化服务。当时政府曾提出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了这一目标,各地都先后建起了县级农业机械化学校,直接向农民普及农机技术,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训农机具操作、维修人员及乡镇农机站管理员等实用人才。参训农民既不要缴纳任何费用,培训期间还可以在当地生产队记工分。因此,农民都非常愿意参加培训,基本上达到了“机具未到,培训先行”的要求,对于大中型农机具(如拖拉机)几乎没有先购机后培训的现象。这为当时刚刚起步的我国农机化事业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然而自80年代末以来,国家逐渐减少了农机培训的专项投入,为弥补事业费的不足,学校开始向参加培训的农民学员收取部分培训费,以后培训收费逐渐增加。前些年,农机培训(实际上已经仅限从事道路营运的农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一度成了农机部门重要的创收手段。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市县级农机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我市现有的5所县级农机培训机构,除开发区新力驾驶培训学校外,全部都是全民事业单位,一直从事全市农机化培训工作。共拥有教室面积1200平方米,办公、实习、宿舍、食堂等房屋设施面积2300平方米,学习训练场地面积13000平方米;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42人;拥有电教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机、摄像机、电脑、电视机、音响设备等)60余台(套);拥有教练车20台,交通通讯设备30余部。教学示教板、教学挂图、教学模型、解剖车、配套机具、及桌椅板凳等都设施一应俱全。年培训能力5000人,多年来累计培训农机人员6万多人。

二、当前我市农机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拖拉机驾驶培训数量连年减少。据统计2005年全市新训拖拉机驾驶员1510人,2006年新训拖拉机驾驶员960人,比上年减少35%,2007年新训拖拉机驾驶员450人,比上年减少52%,08年数据仍在减少。我市拖拉机培训数量连年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汽车、三轮车占了农村运输的主导地位,部分拖拉机下岗,在岗的仅仅搞些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运输;再是国家工业化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有些人自动放弃了拖拉机运输业;三是我市拖拉机保有量结构特殊,2007年统计全市拖拉机保有量19.9万台,其中手扶拖拉机18.2万台,占91%,用于赶集、贩卖农副产品跑运输的手扶拖拉机很少,全市不足6000台,占3%,目前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农户把手扶拖拉机当“牛”养着,专职干农活,耕田、播种、收割、拉庄稼,农忙一过机具入库。

另一方面原因是自从拖拉机驾驶培训规范化以来,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小拖拉机培训程序一个标准对待,对于手扶拖拉机来说就显得不合理。现在很多农民想学习农机技术,但因手续繁琐、培训时间长、培训费用高等因素不参加培训,这是造成我市农业机械操作者持证率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农机技术的普及严重滞后于农机具的推广,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这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主旋律极不协调。

因为培训要缴纳数量一定的培训费,为了省钱,很多农民根本不愿意参加培训,而是先买了拖拉机,请一个师傅简单地教一两天,就开始上路了。从而形成了令管理部门头痛、安全隐患严重的“黑车非驾”现象,偏远山区尤为严重。直到在路上被有关部门查获后才不得不交上一笔“培训费”开始办证。可此时机手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每天只想着抓收入,哪里还愿意停下机车去参加培训?而培训部门为减少培训成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自然也乐意这种“缩水”式的培训。加上原来培训、考证属同一主管部门,这样的有偿培训服务自然很难到位,甚至不培训。因此,即使取得了驾驶证,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一方面驾驶技术差、不懂安全操作规程,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违规违章现象经常发生。另一方面,不懂机械原理及维护保养常识,导致机车技术状况差、人为故障多、维修费用高,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与寿命。而对于从事田间作业的各种农机操作人员,由于主管部门没有任何监控手段,更是不可能让其参加培训,统统都是“自学成才”。

(二)农机培训社会化与中央惠农富农政策法规不符。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的惠农支农政策,连农民工的培训都纳入了政府补贴的“阳光工程”,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机培训又要实行社会化。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却把农机培训推向社会,这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主旋律极不协调,也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农业劳动者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我们认为,对农民进行拖拉机、收割机等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农机操作驾驶技能的培训,应该属于公益性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范畴。

三、对加强县级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科技兴农,教育先行”、“小康要实现,人才是关键”。随着农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装备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也越显重要。再先进的机器也要懂技术的人去操作,否则就发挥不了它的威力,还有可能使机器变成一堆废铁。因此,现在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如韩国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每个郡(相当于我们的县)的农业技术中心都设有农业指导所,专门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的使用等技术的培训,结合农时定期举办各种农业(农机)技术培训班。这成为韩国“新村运动”的一个亮点。

然而,我国2004年9月1号实施的《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却将拖拉机(包括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套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模式,将其推向社会化。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是农业机械家族中的两个最主要成员,尤其是拖拉机,它是许多作业机具的基本平台。如果将这两类培训推向社会化,就基本上意味着整个农机培训的社会化。

要切实落实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就必须结合农村当前实际,必须改革现有县级农机培训政策。应该修改《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明确公益性农机培训范围。如对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等应该属公益性范畴。在此基础上,国家要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各种投入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要不断加大对农机技术培训的投入。一方面为本县农民提供公益性农机技术的免费培训,并将培训合格与否,作为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其他惠农政策的前置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为农机系统干部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技术的更新提供公益性培训。对于服务性的农机培训,则可以采取部分补贴、适当收费的形式。这样就完全可以形成先培训后购机的良性机制,才能使我们的农机化工作真正步入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轨道,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应建立拖拉机驾驶培训电子档案,方便检索和上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拖拉机驾驶培训档案是记录学员参加培训的凭据,是事故责任到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建立健全驾驶员培训档案,实行专人管理培训档案的基础上,实行档案资料数据化管理势在必行。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多年来农机培训一直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教学流于形式,老师只能照本宣科,学员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接受,事倍功半,很不适应目前形势。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达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上,仅靠实物、模型的演示还远远不够,要把学员带进实验室、实习车间、试验基地,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员的技术能力;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结合生产实践,选取通俗易懂的新版本;教学内容上,不仅要讲授专业技能知识,还要结合专业特点,讲授一些法律法规知识,环境气象知识,职业道德知识,以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把培训与推广相结合,对新技术进行超前培训。把培训与农机推广结合起来,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搞好培训。如结合农时或结合项目进行小麦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培训,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培训,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培训,茶叶机械化加工技术培训,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等等,使农民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

(五)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职业技能培训。我国实行的就业准入控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样适合于农业人口就业前的职业技术培训。农机校如能抓住机遇,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就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农机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培训项目单

一、生源不足,致使办学路子越走越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打破部门行业界限,承办技术工种的岗位培训任务,面向大农业、大农机以及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拓宽我们的培训范围,如摩托车、汽车修理,机械焊接技术等工种的培训,通过不断拓宽职业技能培训的范围,创出一条农机校开门办学的新路子。

(六)开展成才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农机校必须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开展包括干部培训、职工教育、社会教育的成才教育培训。培训的层次可以包括基础教育、岗位培训、技工培训、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关系,积极与教育部门加强联系,努力宣传自己,使农机培训的社会地位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从而在工作上得到支持。争取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办学,加强横向联合,也可以实行挂靠在大中专院校的办法,走联合办学的路子,或请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支援师资力量,提高农机教育培训档次和规模。

第四篇:枣庄市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枣庄市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教育培训情况,更好的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和我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对全市农机化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调研。对全市16个街道乡镇相关的农机手、农机大户、维修网点、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化管理人员等120余人(户、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采用认真组织填表和实地走访问卷相结合方式进行,通过此次调研,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全市农机化教育培训情况,对总结经验,促进发展起到了事半功倍作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枣庄市处在山东最南部,属于黄淮冲积平原一部分,是低山丘陵地区。全市土地面积4563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3358平方公里;全市辖五区一市64个街道乡镇;总人口380.19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155.9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26.91万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161元。到2008,全市农机总值18.4亿元,农机总动力228.3万千瓦;拖拉机3.7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71万台,配套机具8.1万套,联合收获机4916台;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58299个,全市农机从业人员214059人。

我市拥有农机化学校6处,始建于1995年,均隶属农机管理部门。分别分布在五区一市。自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高起步、高标准的要求,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农机办有关文件要求,特别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鲁政发

[2002]66号)和省农机办《山东省县级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全市农机化学校的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全市6处县级农机校其中四处为省级示范化化学校,二处省级规范化学校。全市农机化学校占地面积37.1亩,建筑面积6880平方米,教室面积1180平方米,实训场地面积11460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额1623.3

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额130.9万元;教职员工总人数37人,其中专职教师36人,大专以上教师27人占教师人数的75%。

二、主要成绩

几年来,各农机化学校,在上级业务部门的认真指导、全力帮助和同级农机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积极工作,为全市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促进全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全市新训驾驶员1148人,复训驾驶员17315人,农机化新技术培训7664人,新型农民及劳动力转移培训6368人、农机化在职人员知识更新培训740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为培养科技人才和农村致富能人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机化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的主要举措。通过培训,使各级农机管理人员知识得到更新,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一系列惠农政策得到了了解和掌握,提高了为民服务意识。近几年,我市县乡两级农机管理人员每年基本培训一次,这为全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和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2、农机化教育培训是强化基层农机从业人员普及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重要途径。农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农机从业人员的迅速增加,使技术含量较高的新机具与如何尽快普及应用形成了对立统一,这是新时期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表现。通过培训,使基层农机从业人员能够达到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目的,对新机具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维修常识等基本知识得到提升,以便更好的适应所从事本职工作要求。

3、农机化教育培训是促进农机化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机化的发展不仅是农业机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人员知识的提高。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热情。但是,如何用好这些机具,充分发挥机具的作用,这是实现农机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购机农民进行培训教育,让他们买得起、用得好,无后顾之忧,以便更

好带动周围农民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成为当代新型农民,使农业机械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更好地推进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购机农民技术培训需求

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使农机装备总量、农机具科技含量、农机从业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都有了较大的增加和新的提高,这给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教育培训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式要求,是保证购机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关键。

一是购机补贴使农机装备总量和农机从业人员迅速增加,要求加大培训力度,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农机化事业要求。自2005年我国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补贴资金逐年增加,补贴范围逐年加大,推进了农机装备总量和农机从业人员迅速增加。我市省级以上补贴资金由2005年170万元到2009年的3400万元,增加了3230万元,五年增长了19倍。相应的购机量也由2005年的271台增加到2009年的4900台,增长了17倍多。五年间拉动农民投资4个亿,直接增加农机操作手7100人,增加中介人员、经营人员、维修人员2000人,平均每年增加农机从业业人员1820人。

二是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机装备总量和农机从业人员迅速增加,而且也推动了农机制造业的发展,大量的技术含量高、功能多、操作较复杂的农机具新产品涌向市场,大多数仅有初中文化或初中以下文化的农民几乎一夜之间成了复杂农业机械技术的操作者,原有的农机培训工作已无法满足不断涌现的新增购机农民对农业机械应用技术培训的需求,农民买到机具不会用、用不好的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发展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要求农机维修人员不断接受新知识培训,以更好的满足新机具的要求。

三是在培训内容上要适应农民需求。购机农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有50%左右农民已有农机具,接受过一定的技术培训有大部分购机农民没有受过任何培训。所以,在对他们继

续培训时,要根据这一现实,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主要是机具的基本原理、驾驶操作技术、安装调试技术、维修保养技术、故障分析排除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综上所述,购机补贴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农机化教育培训业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购机农民需要接受新知识培训,而且由此带动的维修等行业也需接受新的培训。从我市实际情况看,每年新增需要必须培训人员要占农机需要人员总数的1%至2%,即2000人以上。

四、存在问题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是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农机技术推广的前提。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对农机化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通过此次调查看出,多年来,全市农机化学校为农机化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1、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师资力量薄弱。几年来,全市六所农机化学校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年轻的教师充实到学校来;在职的教师没有得到知识更新培训,普遍表现,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二是教学条件差。全市没有一处实行多媒体教学,仍然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板擦古老教学模式;教练车不足。六所学校除拖拉机达到要求外,应该具备的免耕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教具大都没有,给现代化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

2、教学经费不足。六所学校均为事业编制,有五所学校财政拨款,一所是差额拨款,但各所学校只有人员工资能保证,开展教学所需费用一点没有。特别是自2009年取消农机培训收费项目以后,农机培训工作很难开展,同时也给基础农机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压力。

3、受训人员文化水平偏低。主动接受培训积极性不高,只注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效益的想法普遍存在,在加上农机就业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限制,也影响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五、建议

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业科技应用的载体,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工具。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是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农机化学校是承担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的主要部门。注重农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成为保障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加大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尤为迫切和重要。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机人才是农村人才的主要代表,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实施者。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把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列为重要议事议程,视为与“三农”、购机补贴等工作一样对待,把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长效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2、转变机制,明确农机化培训学校性质。农机化教育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基层农机化教育培训学校是为当地农机化事业发展和农村农业经济需求而进行培训农村人才的服务机构,不是社会上经营性质的职业学院。社会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要实行政府扶持,多方投资,统筹规划,按需施教,确保农机化培训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3、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取消农机培训收费项目后,因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使正常的农机化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政府政策扶持,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确保农机教学人员工资福利外,在资金上要满足新时期教学需求,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保证教学质量,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继续设施、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发挥应有效力。

4、多措并举,搞好农机培训生源及就业准入管理工作。由于多种原因,使农民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给农机化学校开展系统培训和保证培训质量带来困难。在今后开展的农机化服务中,严格管理,实行农机化服务就业准入制度,让农民感觉到接受培训的重要性,促使农民主动学习积极性,实现农机培训工作的良性循环。

第五篇:农机化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农机培训工作总结 xx年初,学校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全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决心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持开展农业机械培训为主线,多渠道、全方位为广大农业机械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促进农机事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推进建平县农业机械的发展。

首先,学校加强了校内的规范管理,对校内的理论教师和教练员,重新资质审核,对某些业务不精,思想意识差人员进行清理,辞退。校委会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强调每位同志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能够优质高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求理论教师不断加强学习,熟悉《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农机安全管理法律知识,熟知拖拉机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使用、维护等知识。并且要求教师还熟知其它农业机械的知识,才能更好为农民服务,对于教练员,学校针对具体情况辞退几名身体多病、思想意识差、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员,重新聘任了驾驶年龄长,熟知农机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熟知农机的安全性能和操作程序,了解相应机型的基本构造、性能及工作原理,具备一定的维修、保养知识和排除故障的能力的人员做为实习教练员。半年的实践证明,农机学校对理论教员、教练员的严格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员的合格率稳步上升,达到95%以上。

其次,确定全年的培训重点,以全县的农机手为培训重点。近几年,建平县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热情高涨,新增了不少农机驾驶人,相关人员不懂机械构造、原理,维修,保养、运用等,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该有的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所以,学校针对这一情况,购买部分农业机械书籍,组织单位教师编写农机实用技术手册发给学员。在教学时,举实例、打比方,把农业机械知识传授给他们,使农机驾驶人接受的快,很快的能够完成播种、中耕、旋耕等农田作业,到日前为止,学校共培训农机驾驶人100人。第三、积极开展农机化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针对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老化,而新机具、新车型、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我校在县农机办的领导下,组织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

训,培训内容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三农”工作方针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

十二、五”农机发展规划,农机购置补贴办法,先进农机化技术应用等。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基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等有很大提高,对促进我县农业机械的管理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共培训人员100人。

第四、开展重点技术专项培训。

1、开展扶贫培训农机修理工培训班,培训50人。

2、开展“普惠制”培训班,培训100人。

3、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针对我县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农民购买了大棚卷帘机,农民对其构造、原理不甚了解,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机械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农机校针对这种情况,组织业务精的教师,到我县的建平、张家营子等乡镇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共培训学员50人。

4、开展农业机械的远程教育培训,培训人员近800人。

5、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机驾驶员100人,农村企业技术人员100人。第五、超额完成招商引资工作 xx年,农机学校的招商引资任务重,难度大。为此学校领导曾多次去域外招商洽谈。经多方协商,于河北承德市的王印廷商谈成功。王印廷投资1120万元,在朱碌科镇建设杂粮加工厂,年产杂粮2万吨,可安排部分剩余农村劳动力。农机学校超额完成今年招商引资任务。

展望2012年,农机学校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决心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机关作风整顿,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农经局《关于加强机关纪律的规定》的文件精神,结合农机学校目前现状制定《机关工作纪律规定》,详细制定了学校的工作纪律,并制定了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岗位责任制,将学校的全面工作按岗位,按人员全部分解到每一个人,做到责任明

确、任务清晰、目标一致,使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主动工作,钻研业务,顾全大局在全校蔚然成风。

二是加强业务工作开展,全面拓展培训范围,增加农机学校培训内涵。

三是强化定单式培训,加大就业安置力度。为了使所有的培训学员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由简单体力劳动打工到新型实用技术工人的转变,学校在就业安置上采用“三步曲”:即首先走出去到沈阳、北京、大连等附近的大中城市走访,通过对人才中心,信息中心,中介机构,大型企业的调查走访,确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确定培训的专业,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针对不同性格、年龄、技术水平的学员,定向进行分配,以提高就业的首次成功率。三是跟踪服务,把学员安置到企业就业,只是整个培训环节的一部分,搞好就业后的服务,是保证学员就业成功的关键,学校向学员承诺,就业后免费服务一年,使学员及家长放了心,学员学习才踏实,从而对学校产生了信任感和感激之情。四是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农机学校非常重视“普惠

制”、“新型农民”、“扶贫开发”培训。各类培训都涉及到党和国家对农民补贴政策的落实,为了保证资金全部补到农民手中,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从招生、培训、安置、服务的各个环节,全面予以监督、考评,做到学员百分之百的满意。

五是在培训方面

1、继续开展农机驾驶人的培训,计划完成300人。

2、完成农机修理培训50人。

3、与县农经局沟通,开展农机管理、技术员培训,计划完成150人。

4、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完成200人。

5、与县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合作,完成“普惠制”技术培训200人,远程教育培训500人。篇二:现阶段农机培训工作论文

浅谈现阶段农机培训工作

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农机队伍的扩大,而这些人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专业素质较低,是生产率和机械利用率发挥较低,机具损坏,浪费严重,作业质量差的直接原因。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将会阻碍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那么这项工作由谁来完成?又有谁来保证这项工作的完成呢?只有靠农机技术培训来解决。为此,如何抓好农机培训工作是现阶段最突出也是应该得到尽快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该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下面就现阶段如何搞好农机培训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现阶段培训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先进的生产工具,又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有一定科学头脑的人来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认为农机培训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的。

1.农机培训工作的地位

农机培训是整个农机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因为人员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机械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率,尽而影响经济效益,要想机械化真正发挥其效能,体现其机械化的优越性,为广大农民勤劳致富服好务,必须得有技术过硬的农机专业人才。所以抓好农机培训是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重要地位。2.农机培训工作的作用 农机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承担农机人才的培训,为农机化事业培养和输送各类农机人才,以不断提高其技术素质和专业水平,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使农机化得以健康的发展必须具备先进条件——即人。实践证明,机械再先进,如果没有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来使用。是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农机培训工作在农机化工作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二、加强农机培训工作,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是我市农机化发展速度和人员素质状况看

要使农机化真正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服好务,充分发挥现有农业机械的作用,具有加强农机培训工作。尽快提高人员素质,才能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机服务领域的扩展,农村更需要实用技术面广,具备多种专业知识的新型农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向多元化发展,必须培养一支数量足,思想觉悟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实用技术要求面宽广,即有传授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多方面的教师队伍。?由于农机培训工作是直接为农业生产一线培训农机操作人员,规范操作和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必须精通农机业务知识,熟悉农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练掌握各种农业机械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技能、维修保养技术,能够回答和解决农机手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以保证安全生产。同时,农机培训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农民群众,他 们都是怀着对生产的直接需求,而且是带着家庭的期待和尽快致富的目的来参加培训的,求知欲强,欲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来学习的。为了让农民群众看到实际效果,培训班经常办在居住相对集中的村镇和田间地头,需要进行现场演示和现场指导,这也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养成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基础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是搞好教学的首要条件,先进教学的设备是搞好教学的保证,二者相互促进,先进的设备如摄像机、投影仪、计算机,总成等透明模型设备,无疑提高了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争取多投入,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逐步完善和扩大学校的基础建设,这样农机校才有更大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各级农机部门对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教学设备、教学机械和教学手段落后,有的机械农民已经拥有了,可培训部门却没有;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可多媒体教学在农机培训中还没普遍应用。极大地挫伤了农机教学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接受技术培训的积极性。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才是核心,资金投入是关键。当前,我们要充分利用党和政府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领导对农机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首先,要最大限度的争取国家的有关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并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机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其次,要争取把农机培训费用纳入财政支出计划,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排除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开展农机化有偿服务,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加强农机化学校的规范化建设,完善教学条件,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对农民群众进行新技术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机化培训工作在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做出更大贡献。3.创新培训形式,做好五个结合农机化培训工作要在立足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大胆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和新方法。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充分利用好国家对农民的培训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项目,创造培训机会,搞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做好五个结合。即:教育培训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示范基地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把农民之需,农业之需,企业之需和新农村建设之需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对列入政府支持的新产品、新技术,要注重做好用前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农机部门及所属农机化学校要主动与企业联合,争取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利用企业现场的设备和场所,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培训质量。要积极参与政府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时,要真对示范基地建设的需要,做好相关机具及技术的培训服务工作,要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做到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

泼,吸引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农民专业技能和示范功能,为农民增收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篇三:农机培训工作总结 2014年连云港市赣榆区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工程农机培训工作总结

为贯彻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和省财政厅、省农机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获证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苏财规〔2012〕2号)及省农机局?关于印发2014年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农机人〔2014〕4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农机化培训学校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经过认真筹备,于11月7日-21日旬展开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本次培训职业农民 人,鉴定考核合格150人,圆满完成了省农机局下达的培训150名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当前我县农机重点工作,以培训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职业型农民为目标,围绕农机重点工作和各项农机项目的实施,重点培养会使用、会修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示范型人才。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一步提高受训农民农机操作维修技能,增强受训农民的技术应用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机作业服务人才队伍。现对本次培训主要总结如下:-、领导重视、认真落实

区农机局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成立了以局长朱有根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各相关部门和职能科室明确责任、密切配合。

为使本次工作落到实处,县农机局专门召开了各镇农技中心主任会议,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赣榆区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培训的目的、意义及要求,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落实任务,积极发动,严格把关,组织做好本次培训报名工作。

二、加强宣传、积极发动

接到培训任务后,区局和我们培训学校就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首先印发宣传资料,借助农机监理所田检路查的机会发给农机手,在县主要交通路口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标语及新型职业农民农机陪训公示,鼓励有学习要求的农民积极报名参训。区农机局专门召开各镇农技中心主任会议,宣传这次培训的任务、内容和意义;然后将培训要求以通知的形式发放到各镇。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积极通过网络上报培训信息和培训进展情况。

三、认真组织、积极实施

承担本次培训任务的县农机化培训学校在局领导的周密部署下,认真组织实施培训工作。首先认真学习省有关文件,严格按照文件和规范要求实施培训并据此制定了?2014年赣榆去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培训工作方案?。对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事先学习培训,深入理解本次培训的要求和精神,督促任课教师对所教学内容积极准备教案,工作人员设计好学员登记表、准备好农机培训考核试卷及培训台帐。在培训前向省农机服务站定好教材,落实教室及实习场所,对实习机具进行整理准备,充分做好各项工作。

四、创新教学、注重实效

1、严格遵循公示制度

在报名之前,县农机局专门印发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公示,在重点乡镇进行张贴,向农民公布培训时间、地点和内容,让农民了解开班情况,主动参加培训,并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办班到镇,方便农民

根据报名情况,经过认真筛选,我们确定金山镇、柘汪镇、沙河镇三个镇为办班地点,充分利用乡镇农技中心优势,每个镇举办一个班,人数从报名人员镇筛选50人,每期培训5天,保证40个学时的学习时间;沙河镇由于报名人数过多选出了63人参加培训,培训地点设在各镇农技中心,同时利用各镇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实习场所,方便机手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培训效果。

3、领导重视,服务到位

开班第一课,区农机局领导和镇分管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并做现场动员。工作人员为每位参训农机手发放全省统一的培训教材、自编的讲义和学习用品并做好每位学员的信息查对工作。为确保培训质量,每位授课老师课前都作了充分准备,授课时始终做到讲解透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对新技术进行重点讲解,在实践课中不厌其烦进行示范,学员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很多学员纷纷表示举办这样的培训太好了,让他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4、训考结合,检查培训质量

本培训,在每期培训班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进行一次农机培训考核,实践教学完成之后,联合市职能鉴定站对参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者发放由农业部核发的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考核,检查培训质量,反映培训成果,提升培训水平。

五、规范档案、做好总结

培训结束后,县培训学校组织参加培训的有关人员认真总结本次培训的情况,做好培训台帐,规范整理培训档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篇四: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半年总结 上半年,围绕“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这个培训主题,我校立足于农机化培训,从农机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驾驶员新训和“科技之冬”培训三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采取优惠农民的培训措施,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5期,共人 针对市拖拉机驾驶持证率不高的问题,我校从降低培训门槛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实际出发,继续采取优惠农民培训的措施,疏通“生源”渠道,通过认真协调,取得了不错的培训工作业绩。截至目前,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完成年培训任务%,有效的推动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拖拉机驾驶持证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精心组织,完成了54人的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是国家人事部门制定的一项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的重要制度。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本农机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达到即提高培训质量,又学习方便的目的,我校首先通过积极协调,争取了州、市人事部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其次在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冬季这个特殊的农闲季节,进行了市xx专业课程培训;三是严格了继续教育的培训教学和到课制度,从管理层面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四是根据市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授课内容;五是于5月下旬聘请老师完成了公共课教学。使全市54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培训。丰富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为提高xx年农业生产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科技之冬”措施得力,培训任务完成好

针对去年新机械、新技术和“膜下灌”、残膜治理配套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幅度大,以及有关农机作业质量提高的问题,本届农机行业科技之冬培训,在市农机局的领导下着重抓了培训教学和培训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在教学上,一是确定了9项培训内容;二是选派了11名高、中级工程师组成讲师团;三是每个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文字备课,部分课程采用了多媒体备课;四是对备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督察。在管理上,一是确定了各个乡镇的培训责任目标,二是根据责任目标进行了“三结合”的培训,即市乡(镇)培训结合、乡镇培训与村组培训结合、市级专业教师讲课与乡镇技术人员讲课相结合;三是建立了农机科技之冬工作规范内容,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共完成农机科普培训0.73万人次。其中:农机操作人员及农机大户培训率100.4%,农民农机科普培训率30%,特别是极大地限度的支持了我市本膜下灌项目的大面积推广工作,为全市的农机化事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十、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⒈农机化教学交流极少,师资培训的途经缺乏。农机培训师资水平提高需要实实在在的学习才能提高,不是走走形式就能解决的,不但要在干中学,而且还要给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出去学。

⒉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还需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还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目前,我们仅仅取得了一个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格,其职业技能培训的交通保障问题、实习设备(施)问题、师资及待遇问题都有待于认真计划、统筹解决。#p#副标题#e# 上半年,依靠上级的领导,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各项培训目标进展顺利。篇五:2015年富蕴县农机化培训工作总结(完整)2015年富蕴县农机化培训工作总结 2015年农机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 根据地区农机局有关要求,结合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农机校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我校根据“科技之冬”、“科技之夏”、“万名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工程”和“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工作要求,积极组织、认真落实,全面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开创了农机校培训工作的新局面,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2015地区农机化工作会议、地区农村工作会议及地区农机化重点工作的落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机人才队伍素质为主线,以深入推进农机化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培训质量、拓宽培训领域为重要任务,在全县农机系统广泛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统筹城乡发展和推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要求的农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提升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结构,夯实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结合实际、注重实用、确保实效的“三严三实”原则。

(二)坚持常规培训与创新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多行业、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原则。

三、培训完成情况

根据“科技之冬”、“科技之夏”“万名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工程” 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的工作要求,积极组织、认真落实,全面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今年按照地区农机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农机校积极开展农机培训工作,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之夏”活动举办农民科技培训24期,培训980人次,结合农机现场演示会开展培训3期,培训222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机修理)5期,培训250人次,农机管理及专业技术培训 2期,培训86人次,开展农机大户培训3期,培训18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5期,培训160人次,农机标准化作业培训7期,培训人员 756 人次,农机新技术深松作业培训1期,培训人员36人次,新训拖拉机驾驶员培5期,共140人参加,其中参加大中型拖拉机培训67人、小型拖拉机培训48人、小型增大型拖拉机培训25人,农机新增驾驶员人员培训率达100%,经地区统一组织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驾驶资格证。

今年,申请了自治区财政扶持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五万元,用于更新教学设备、办公设备、更新培训教室等。同时,三名农机校教师都参加了疆内农机专业继续教育,提升了农机专业技术,及教学能力。

四、培训对象

(一)乡(镇)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

(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农机经营、维修等从业人员。

(三)新购机农民,全县农机操作人员。

五、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

1、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为农机行政管理人员,针对贯彻执行农机化政策法规和履行管理等职责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三农”政策理论、农机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宏观管理、组织协调、服务创新意识、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2、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为农机推广、监理、教育培训等人员,针对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应用的需要,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示范推广、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执行政府决定、组织协调实施项目、培训宣传农民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3、农业作业服务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为今年来新购机农民、农机户,农机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机经营、维护等从

业人员。重点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农机标准化作业、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使用培训,提高其农机标准化作业服务能力,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普及应用。

4、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培训对象为从事农机维修的农牧民及从事农机销售和农机配件销售的个体户。重点结合农机修理、农机构造等内容对农牧民进行培训,提高其农机维修及农机服务能力。

(二)培训方式 1.与农机标准化作业培训班和现场演示会相结合。结合农机化工作重点和农机化科技项目的实施,通过举办农机标准化作业培训班及现场演示会的呢过形式做好技术推广培训工作,提高粮食、林果、畜牧、特色作物、设施农业等五大产业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促进我县农机化工作全面综合协调发展。2.与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按照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要求,加强与县职教中心配合,密切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重点推广技术的结合,提高培训实效,让更多农民 国家惠农政策。

3.与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相结合。积极促进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与维修管理、经营管理等相结合,加大农

机高技能人才开发培养,进一步加快农机职业技能鉴定步伐。4.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相结合。积极与劳动社会保障、培训中心、农业、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学校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主渠道作用,为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市场就业需求量大,市场前景看好的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驾驶操作、使用维修等多工种技能培训,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5.与县“科技之冬、科技之夏”、“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农机新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相结合,发放宣传资料《农机驾驶员申请程序》、《农机管理条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道路交通安全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宣传资料700余份,使培训工作更“接地气”,更富成效。

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15年上半年我校农机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我县地域面广、线长而且牧业区农机手多,牧区农机手的培训工作只能在冬季开展,同时缺乏农机专业培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培训工作的及时开展。

下载关于搞好农机化培训的几点建议(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搞好农机化培训的几点建议(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搞好培训工作

    如何搞好培训工作 一、目前培训管理体系和兼职培训队伍已经建立成形,并通过技能签定工作得以段练,因此培训工作改进点主要在于如何改善培训方式。 二、培训方法是调动培训积极......

    关于发展山区农机化的几点建议(五篇模版)

    关于发展山区农机化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山亭区农机化工作抓住大发展的机遇,以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强化农机管理与服务,加快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有力推动了我区农机化事......

    关于搞好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如何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1. 懂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2. 精通安全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3. 学习安全工程专业知识 4. 安全管理由人掌管、运用、......

    搞好医院发展的几点建议

    医院发展中的几点建议 1、存在的问题:政令不通,怨声怨气,我行我素,责任不明 原因剖析: 政令不通的表现是软执行。拖拖拉拉,语焉不详,执行力疲软。医院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却阻力重......

    2010农机化情况

    农机 201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1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保有量达479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为1994台,联合收割机达1270台,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1737台。秸秆还田机具保有量达574台。农......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精选合集)

    如何做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梁 国 贤 登封市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二〇一三年七月三十 日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大量事故的调查分析结果表......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职工培训

    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职工培训 摘要: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角度,提出了改善......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一、要充分认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要搞好职工培训工作,首先领导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培训,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把安全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