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郊区教育局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郊区教育局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2010年11月)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郊区教育局在教师招聘、教师流动、师德建设、教研培训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学校差距,逐步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中小学18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所。在职教师384人,退休教师151人,在校学生3257人。至2010年10月,全区有省级教坛新星1人,市级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
二、发展目标
全面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使教师具有实施新课改所必备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能力。既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视野、不断更新的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少年儿童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师德水平普遍提高,广大教师更加热爱学生、无私奉献。
三、具体措施
(一)教师招聘
由于我区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问题,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教育局于2010年8月公开招聘了8名新教师,包括:幼儿教师2名、美术教师2名、音乐教师2名、体育教师2名。区教育局对新教师进行了师德和业务方面的岗前培训,分配至铜山、显化、八一等远郊学校和大通幼儿园。随后,区教育局组织专家调研了8名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反馈信息良好。新教师到岗后,及时解决了我区远郊学校与幼儿教育师资人数不足、体艺学科教师缺乏等问题,学校师生和社会反应良好。
(二)教师流动
自2008年首批片内教师轮岗流动以来,区教育局一直不断加强此项工作。2009年组织了包婉芳等12名近郊教师分别到铜山镇、灰河乡学校支教,汪艳等20名教师赴近郊或中心学校片内轮岗交流。2010年,组织了叶霞等19名近郊教师分别到铜山镇、灰河乡学校支教,吴小桃等61名教师赴近郊或中心学校片内轮岗交流。区教育局为流动教师出台了相关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流动教师吃住行等生活问题,激励支教教师工作热情。
我们欣喜地看到,自2008年以来,教师流动工作的效果已在教育的各个方面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支教教师都是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由区教育局挑选有一定业务水平的教师担任。支教教师在与当地教师的长时间深入交流中,能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传给当地教师,这是在普通教研活动中蜻蜓点水式的交流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师德建设
区教育局打破以往“说教式”的师德建设工作,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于无声处感染教师。比如支教活动就是师德建设的好载体。远郊教师长年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支教教师。同时,支教教师甘愿离家别友、赴远郊吃苦的热情也深深感动了远郊教师。在支教教师队伍里,大多数支教教师克服家庭的困难,舍别了幼小的儿女。有的支教教师将自己孩子带到支教学校一起生活,有的忍着因水土不服带来的病痛坚持工作。在郊区教育博客网上,有大量支教教师的博客文章。如铜官小学张栉风老师在铜山小学支教期间,坚持每天在区教育博客网上记录支教生活,最终汇成•铜山支教日记‣一书,在教师中广为流传,同时也受到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这一个个真实的感人事例营造了一个师德教育的大课堂,深深影响着每一位教师的师德观、价值观。2010年11
月13日,区教育局在店门口小学隆重召开了教师流动工作经验交流会,支教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在场的教师。
(四)教研培训
在教师的业务发展方面,除了组织全区教师参加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之外,郊区教育局还从整体提升教师队伍基本功和培养青年教师两个方面入手,由教研室牵头,从2010年上半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青蓝工程”和“强基工程”,以点面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0年3月8日,郊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青蓝工程”的通知‣(郊教研„2010‟2号),在全区实施“青蓝工程”。“青蓝工程”旨在将较为突出的青年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业务尖兵,通过以点带面,从而全面提升我区教师队伍素质。
全区有32位青年教师申报了“培养对象候选人”,“青蓝工程”领导小组结合我区优质师资现状,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将胡婷等16位青年教师定了第一批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成立了教研指导团。
2010年3月26日上午,在店门口小学举办了区教育局“青蓝工程”启动仪式,“青蓝工程”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批教研指导团成员和培养对象参加了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指导团成员与培养对象进行结对子,签定了•青蓝协议书‣。除结对指导外,指导团成员还要对培养对象进行团体
指导,发挥指导团成员“传、帮、带”的作用。
4月底,16位青方教师的三年发展规划已通过了区“青蓝工程”领导小组的审批,培养内容主要是:
1、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新课程标准。
2、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学科教学法;教学常规规范;教学技能技巧;课堂设计、操作、评价;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主要包括:
1、发展性目标:使培养对象在三年内成为区、市级教学骨干。
2、素质性目标:提高培养对象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1)专业化水平的三项要求:专业知识的整合化、专业能力的整体化、教学风格个性化。(2)综合素质“三术合一”:教学专业的“学术”、课堂教学的“艺术”、现代教育的“技术”整合优化。
2010年4月26日,郊区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印发†郊区教育局“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郊教研„2010‟7号),自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在全区实施“强基工程”。“强基工程”以提高全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宗旨,以教师基本功训练为切入点,紧密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实效性,努力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为郊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基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基本功训练,促进全体教师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能,使每位教师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
话、练就一笔好字和教学简笔画、独立设计优秀的教学案例、制作合格的多媒体课件;促进教师队伍整体适应新课程改的需要,使绝大多数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通晓学科教学策略、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三年内完成传统教育教学向现代教育教学的转变。
“强基工程”以强化中小学教师四项教学基本功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即教育理论基本功:读“四书”(教学理论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本学科教材、教师用书;传统教学基本功:过“三关”(钢笔字和粉笔字、普通话、教学简笔画);学科教学基本功:练“三课”备课、讲课、评课);现代教育技术功: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
“强基工程”重点是通过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实现教学优化,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使每一节常态课都能达到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维目标,真正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青蓝工程和强基工程正有序开展,已组织各类外出培训和听课教研活动95人次;已有35人开通了区教育网站的教育博客,撰写相关博客文章476篇;在省、市级其他各类比赛中,郊区教育系统获奖达31人次,其中江谢琴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评选活动中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喜获全国二等奖。在2010年小学、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中,范崇荣老师作为
区教育局“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第一次参加信息技术教学比赛就脱颖而出,被选拔为铜陵参赛代表参加省级比赛,并荣获省级二等奖。邢林林、张栉风老师通过区、市选拔,已作为铜陵代表,即将参加安徽省第四届“农远应用之星”评比活动。在课题研究方面,郊区有2项教研课题作为今年第一批市级立项课题;在省级课题成果交流评比中,潘秀珍获省一等奖,李玲获省二等奖;在“文化育人,特色立校”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章琴、王瞰两位教师获市一等奖,陈春燕等11人分获二、三等奖,马鞍小学、铜山小学、天峰学校的课题顺利结题。
四、存在问题
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相比,我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1、领军人才队伍总量不够。主要表现在名师、名校长比例低,在全市各学科领域中有影响的不多。
2、骨干教师队伍的断层现象突出,学校之间骨干教师队伍分布和发展不均衡,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人数少,比例低。具有中学高级职务的教师只有1人,比例太低。
3、教师专业化程度和师德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差距,职业道德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区仍有不少民师转正、年龄较大 的教师,观念更新能力和学习能力难以适应现代教育要求。
4、教师教育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机制、内容、形式等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要求还不适应,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和功能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5、学校校长的管理培训工作有待加强。部分学校办学理念模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尚未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篇:教师专业化发展汇报材料
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专项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大白街第二小学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学校规范化办学水平的源泉所在。学校一直将教师专业化发展放在队伍建设工作的首位,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我校在编教师25人,外出借调一人。现岗24人中,校长一人,专任教师23名。在23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16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新参加工作1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2.6%。24名教师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100%。教师中拥有10名校级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1%,其中有一名区级学科带头人。
学校全体教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在“为每一位学生终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依法治校,求真务实。学校先后荣获区级“德育先进集体”、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学校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阳光体育”活动评选一等奖。两次荣获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命名为市级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2015年区小学乒乓球比赛女子团体第四名,男子团体第五名。
优美的校园环境,现代的教学设施,和谐的工作和学习氛围,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就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做法向各位专家作一汇报: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一)狠抓师德学习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师德建设的方向和动力。为此,学校紧紧抓住师德建设这个根本,一切从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出发,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师德教育。一是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们对师德师风建
设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人人制定个人职业理想发展规划;三是开展以“爱岗敬业”为核心师德考核活动,使全体教师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四是严格要求教师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查找个人在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举办了“教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讨会,评选出两名先进教师。自此学校掀起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二)做好师德表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学生总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学校制定了《教师工作规范》、《教师课堂常规》等规范性的制度。规范和约束教师言行。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教师不做的,领导坚决不要做;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也要坚决不做。坚决做到身体力行,为人师表。学校每学期都要同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廉洁自律承诺书》和《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等,约束教师认真遵守职业道德。
(三)建立评价机制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因此我们一是建立了师德评价机制,形成相互比较、相互激励,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师德监督机制,要成立师德考评小组,定时考评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建立师德考核档案,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家长、社会意见;三是要建立师德奖惩机制,对于师德高尚的教师要大力弘扬,将师德师风考评情况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违反师德的教师要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通过理论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首先给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氛围。在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本学期教材,让教师学有可学,说有可说。
其次给教师创造学习的空间。学校每周进行一次集体理论学习,让他们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政治理论,努力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让他们认识到目前教育的现状,不断认识自身在教育事业中的位置。从而让教师在思想上不断认识教师肩负的使命,使他们的教育理论和政治理论上不断提高。
三、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修计划。学期初组织学校领导、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专门开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校本研修专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计划,围绕研修主题让每位教师都发言,而且要求每位教师的发言必须有理论的依据。用理论来指引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发展。通过校本研修能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实践水平,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通过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由于学校规模小,参加专家讲座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我校基于这种状况,利用网络资源和光盘资源,组织教师观看专家光盘课堂实录,专家教育讲座,极大的提高和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观看完成后组织教师模仿专家的课堂教学进行公开课教学,让全校教师观摩,综合评定得失,找出原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水平。
五、通过抓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引导教师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实践.“十二五”期间,我校部分教师承担了市区级规划课题研究,“十三五”开局之年,我校课题组教师申报了区级课题《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一部分教师自选了校级课题。我校齐卫战老师研究的英语教
学模式《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全区英语教学中进行推广。通过全员参与,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通过课题研究到成果运用这一过程,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加强,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另外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论文质量,近年来我校有30篇论文获得市区级奖项。
六、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以前大多数教师的反思仅仅是应付性的工作,大部分都没有任何对自身教学成长有实质意义,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反思。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及时调整方法,逐个评价每位教师的每次反思的实效性,并且利用网络资源分析专业人士的教学反思,逐个的进行分析,反思究竟反思什么,怎么写反思,组织教学骨干和教务主任认真研究反思的内容,确定什么样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让教师通过听课,看反思,起到了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极大的提高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现在教师的反思不再是应付性,而是真正的从自身的成长角度来进行反思,确实起到反思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因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评价不断多元化,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
七、利用信息化技术共享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热情日益高涨。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着教学资源缺乏的窘境,被迫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资源的寻找上,这一现象严重困扰着教师,并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去年我校初步实现了“三网合一”。一方面,我们借助网络和骨干教师团队,将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建立相应的资源库,便于教师拿来就用;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制作课件,集中管理,全体共享。资源库的建立,为教师学习、工作提供了方便,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热情。过去,我们的备课主要都是教师的个体活动,现在随着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的不断投入,我们的老师也可以享受“集
体”智慧的成果。首先,网络中强大的信息量,成为教师备课的资源库。我们广大教师对网络中一些好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这样既省去了自己设计教案、做课件的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增强了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逐步转变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
我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常抓不懈,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第三篇:郊区教育局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好
基础建设,努力开创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完成情况
进一步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城乡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加大对中心学校的考核力度,拟将出台《郊区中心学校管理职责》;加强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定了《郊区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对企业剥离和区划调整学校的管理。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局认真做好企业剥离和区划调整的学校接受工作,及时完成了铜山等四校教师工资核算工作,妥善解决碎石岭等三校落聘教师入编工作。
加大中小学校园基础建设的投入。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向市计委申报立项,千方百计为学校、为群众办实事。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基建改造力度,截止目前已投入约万元,先后完成大通中小学的台阶和护栏改造、五洲小学的厕所翻新、新建小学的围墙重建、和悦小学的危房撤除、铜山小学的教学楼维修、古松学校与八一学校的运动场新建、金华小学的道路拓宽等工程,马鞍小学教学楼正在紧张施工;同时我局加大对学校教学及办公设施的置换与更新,全年累计共投入余万元,先后完成望江亭小学的微机室改造、店门口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建设、八一与天峰学校的实验室器材配置等项目,还为所有学校配置了一台办公电脑,使我区学校基础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今年秋季,完成杨村小学六年级和碎石岭学校整建制撤并,同时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结合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等,初步规划出---年撤并、新建、保留学校计划。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今年秋季投入万元,为天峰学校建起微机室。至此,全区所有中心学校与初中的现代教育设施均达到省ⅱ级标准。区直属初中、各中心学校及部分完小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同时我局在郊区网站上建成“区域教育”网页,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提高教育系统的工作效率。
落实安全教育,全面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做到了责任、制度、机构“三落实”,无任何重特大事故。加强反邪教、禁毒、法制教育,组织“四五”普法验收,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组织第三轮法制副校长聘任工作,成立了郊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教研组;中小学法制教育开课率达,在校生犯罪率为。
全面引深新课程改革。以教科研工作为龙头,推动我区新课程实验工作蓬勃向上、健康地发展。在新课程全面启动的第四年,把握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研讨,把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关键——新课程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探索校本教研,不断引深新课程改革。
继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德育工程建设。全区此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中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合格率达%,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为零,师生法制教育普及率达,中小学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开课率达。望江亭小学获得省“绿色学校”的光荣称号。
依法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改善薄弱学校的面貌,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农村学校设备配备达二类标准。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流失率为;初中在校生入学率达、巩固率达、流失率控制在以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以上。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工作。全面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农村和薄弱地区为重点,开全开好课程。中小学体育开课率达,学校达标合格率以上。全区艺术教育开课率分别达以上,健康教育开课率达以上。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分别达、;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
完成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责任目标。严格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成立郊区学校收费监督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制止违反省教育厅《中小学用书目录》购买和使用各种教辅资料的行为,严格执行“减负”规定,抓好素质教育导向、评价和社会环境建设。
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切实加强对贫困学校的扶助工作。今年以来,我区共投入.万元,使名贫困学校先后享受了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政策;各校也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力度,全年共减免学杂费约万元。
二、主要工作
(一)明确思路,突出重点,狠抓基础教育
工作
基础教育工作是我区科教兴区战略的基础工作,是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明确发展思路,全面推动基础教育。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针对我区教育布局点多线广、无品牌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确立了“抓好中心学校,推进均衡发展”为主线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关于基础教育管理
体制上划有关问题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构建教育网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在区关工委的指导下,全区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充实完善了组织机构,定期举办讲座,举办了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会,实现了德育管理规范化。店门口小学、大通幼儿园获省级“家教名校”称号,古松小学获市级“家教名校”称号;八一学校和古松小学关工委获市级“五好关工委”称号。
()拓宽德育渠道,引深爱国主义教育。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纪念日开展了“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在全区开展了小学生中华美文朗诵和中学生演讲竞赛、关爱女孩活动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系列教育活动,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月日,铜陵长江大桥正式成为我区第一个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基地。月日,全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会议顺利召开,我局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并作经验交流。我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月日我局组织全区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六月底,我局通过考评,决定授予章琴等名教师为区级“优秀班主任”、陶顺发等名教师为区级“德育先进工作者”、储芙蓉等名教师为区级“优秀德育课教师”称号;其中董应爱等名教师被推荐为市级优秀班主任(或优秀德育课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月日组织“安全在我心中”师德演讲比赛,同时推荐两名选手参加区工会“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分获一、二等奖。月份将举办“第二届校长论坛”,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中小学毕业班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为全面了解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对小学三、四、六年级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调研检测。四月份,以全员考评和教学大奖赛为契机,从中选送名优秀教师参加了铜陵市教学大奖赛,成绩喜人:在全市教学大奖赛中人获一等奖(并获得“教学能手”称号),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在全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中人获一等奖,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在全市教学设计比赛中人获一等奖,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
()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月日在店门口小学,举办全区小学生中华美文朗诵和中学生演讲比赛;月日在望江亭小学,组织召开郊区首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促进了全区体育教育的蓬勃开展。月日,在全市首届文化艺术节青少年文艺专场调演中,我区有三个学校的节目参加表演,其中大通小学的武术《中国功夫》和望江亭小学的器乐联奏《三门峡畅想曲》获二等奖,铜山小学的戏曲歌舞《谁说女子不如男》获三等奖,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规范办学行为,保证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二月中旬,在全区校长工作会议上布置了年工作计划,为我区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学籍管理,依法控制农村初中生辍学。还对全区中小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摸底统计,为教育局今后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实行“一费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法制教育,全面推动依法治教。
认真贯彻落实区四五普法计划。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组织教师学法用法考试,全区名教师顺利通过考试;组织第三轮法制副校长聘任工作,进一步发挥法制副校长与法制教育教研组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普法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自觉学法、守法的意识;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调研与交流,不断探讨我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方法。
落实安全教育,全面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本着“管教结合、教育先行、明确责任、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是在本学期开学初建立了安全工作月报制度,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汛、防电、防盗、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各类安全教育。二是在全区学校中进行了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并对学校的汛期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三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确保学生的交通与饮食安全。四是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征文与演讲活动中,我区有人获二等奖,人获三等奖。
(二)加快改革,创新理念,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区教育局以教科研课题为载体,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坚持教育创新,扎实教研,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教科研工作为龙头,推动我区新课程实验工作蓬勃向上、健康发展。加强教育课题研究,截止目前我区共有项省级、项市级课题结题,项省级、项市级课题立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狠抓教学教研工作,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听课计人次,组织中心备课组在古松学校举办研讨课,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望江亭小学上好观摩课,组织全区“教学开放日”活动。为了了解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组织开展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和监督。今年中考,我区四所中学共有名学生考入市一中公费班,名学生考入市三中公费班,名学生考入市三中体育班。
(三)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强化两支队伍建设
落实责任,严格治理学校乱收费。一是认真执行省、市的收费政策,规范了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提供服务、及时结算、多退少补的原则,未发生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二是严格收费管理。学校的各项收费,严格按照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全部上缴区教育核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三是严格收费公示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各学校严格执行省、市规定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按规定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并自觉接受物价、教育部门的监督检查。四是加大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的检查力度,今年秋季成立了郊区学校收费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的收费与免费教科书发放工作的监督;同时教育局在春、秋季开学工作检查的基础上,对各校(园)进行专项检查,使学校收费工作进一步规范。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我局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主持的通识与学科培训,一方面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暑期有名中小学教师参训)。加强校(园)领导班子建设。为提高校长的管理能力,一方面加强校长培训力度,先后派出名校长参加岗位任职和提高培训班;一方面加强学校和校长双目标考核,加强校(园)领导班子建设,暑期调整了所学校的领导班子。
(四)加强综治、*等工作,确保学校稳定发展。
建立健全综治工作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宣传教育活动:三月份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六月份配合区综治委完成*人员转化工作,八月份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调研,十一月份积极参加区综治委组织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经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确保我区校园的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创建“综治模范区”工作。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与政协委员提案,热情接待来访群众。今年我局共承办了份人大代表建议和份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其中为教师办好大额医疗保险,深受广大教师的赞同。我局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件,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人员调查核实,对群众反映的个人困难给予妥善解决,对群众反映的违纪现象给予了严肃查处,对群众反映的非本单位职权范围内解决的问题给予了细致的解释。
一年来,区教育局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争先创优,与时俱进,推动了教育率先发展。
第四篇: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校验收汇报材料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战略
青龙一中2013年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汇报
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1年,2002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装备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各四个、多媒体教室60个、录播教室1个、图书室1个、学生阅览室4个、教师资料室1个、藏书8万余册、音体美器材、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学班57个,在校生3116名,教职工312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河北省特级教师2人、省市级骨干教师25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4人、高级教师102人、中级教师115人、心理咨询师3人、专任教师25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否抓住高中课程改革的机遇,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关键要有一支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水平高和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为此:2011年,学校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青龙一中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确定了如下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教育规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依托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教育资源梯次整合、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三大优势,突出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特色办学三条工作主线,实施学校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自主发展、高效课堂建设、管理机制改革五大战略,把学校建成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 1
作、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下面就如何落实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自评结果196分。
一、营造温馨和谐、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尊奉一个办学理念:一切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着想。内含四层意思即人格独立、自主发展、包容共生、振兴中华。人格独立:就是健全人格,个性鲜明,充分享受民主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勇于创新。自主发展:就是自省自强,自主教育,民主管理,注重体验感悟,自主提升生命质量。包容共生:就是要尊重差异,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走向世界。振兴中华:就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有民族气节和尊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胸怀祖国,报效人民,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2、牢记两维办学目标:把学校建成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作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只有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才能享受幸福的教学生活,反之只有生活幸福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师生的幸福源于互相悦纳的师生关系,源于彼此的提升与改变。
校长能让教师幸福的工作,教师能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其结果必然是学校的健康发展。
3、遵循四个办学原则: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专家治学。依法治校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健全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认真落实,一以贯之。以德立校就是教师要强师德,树正气,兴严谨治学之风;学生要为人诚朴,追求卓越,励志勤学,知行合一。科研兴校就是练师能,促发展,走名师
强校之路。专家治学就是要追求学术,尊重人才,内行引领,民主决策,创建研究型学校。
4、爱生尊师,学校文化之本。爱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爱生就是呵护学生的自尊心;爱生就是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爱生就是给学生以上进的动力;爱生就意味着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全部和未来。教师的工作状态、生活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的误人子弟不是教学成绩低下,而是误导了学生的人品和世界观,所以教师的严谨治学,热爱生活的态度十分重要。学生因为喜欢任课教师才喜欢这个学科,学习兴趣绝不仅仅因为教师的课讲的好,而在于教师的人格魅力。
尊师体现在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让教师过体面又有尊严的生活,尊师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劳动,多劳多酬,绩优多酬。尊师体现在尊重教师的学术地位,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优秀的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让学术权威享受干部待遇,指导业务参与学校决策,实现内行施政专家治学,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名师成就名校。
5、民主决策,权力运行公正公开。充分发挥“三会”、“六制”的民主决策职能,重大决策必须由教代会、学术指导委员会、校委会讨论通过。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申诉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规划,全力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1、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科室主任、教务处和政教处主任、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教师
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考核工作,教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下设由学科主任为组长,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本组的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教研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2、制定并落实发展规划。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相关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结合我校发展实际,制订了《青龙一中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的五年规划。教科室专项督导和检查,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3、提供资金设备保障。
学校将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年研修经费达到十几万元,并且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校本培训和研修中聘请专家及教师外出学习、考察。
(1)投资120多万元,以融资租凭的方式为教师购置笔记本电脑230台,实现了任课教师人手一机。
(2)投资30万元建录播教室一个,满足了课改培训和教师诊断课堂教学的需要。
(3)投资近20万元更新互联网设备,保证学校网络资源畅通。学校网站资源丰富。学校能够接收受央馆资源、河北远程教育、第二教育网、全品高考网、高考资源网、高考学习网等资源,满足了教师网上学习和整合资料的需要。
(4)投资32万元粉刷办公室、教室和宿舍,净化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5)在教师培训方面,先后组织优秀教师去江西临川一中,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山西新绛中学等地学习考察,学校每年投入10几万元,做到经费保障到位。
4、健全评价奖惩制度。
我校始终坚持教师多元化评价机制,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和学校综合评价等有机结合,按照青龙一中教师考核细则,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方案科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同,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挂钩。
实施教师奖励条例,每学年评选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高考成绩先进教师、教学成绩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在教师节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
实施教学业务奖励条例,每学期对校级优质课教师、精品课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进行表彰奖励。
制定并落实教职工责任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条例,对在工作中不负责,出现责任事故的教师通报处理,并与年终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统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有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实行文本和电子双轨管理。
三、拓宽渠道、夯实校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1、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理论素质
针对新课改“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2010以来,我校认真筹备和精心组织了河北省新课改远程网上全员培训,先后有20名教师作为河北省新课改远程网上全员培训辅导教师或班主任。远程培训过关率100%。
加强业务学习,作学习型教师。要求教师树立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反思意识。为此,我们开展了“读书月”活动,每年4月份为读书节,邀请北京著名书店来我校办书展,教师和学生走进书展,读书、购书。我们给教师列出了必读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生本教育系列读本和《陶行知教育文集》。学校统一下发学习笔记,要求教师撰写读书心得。
对教师的培训,我校进行了“学案导学四课型”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专题培训,各教研组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时间,组内研讨,学科内培训;对高三教师进行了“新课标、新高考”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对新招聘的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2011年高三教师赴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临川一中学习考察。每年高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参加百校联盟、神州智达组织的新课程、新高考培训;参加了秦皇岛市教科所举办的高考培训。骨干教师参加了北京、国培和市级培训。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比赛,在活动中成就自己、提高水平。2010年以来我校教师王凤国、刘素英、肖桂华等,分别在市县级班主任素质大赛中获奖,谢斌、肖清华、张久文和郑武旭等四位班主任,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基本功大赛,又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谢斌老
师代表青龙参加秦皇岛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并获奖。2012年新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我校教师杨贺用、段志红、刘春娟、赵娜等参加了市优质课评选,获得了很好的成绩。2013年5月秦皇岛市高中语文课改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刘春娟老师为全市语文教师上了一节新模式下的展示课,2013年7月为全国生本教育研讨会上一节观摩课,受到了全市语文教师的高度评价。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班主任素质大赛、优质课评比等常规活动,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展示的舞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积极承办各级教研活动(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新课改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等),实现和名师、各级教研员互动教研,构建“教、学、研一体化”的培训机制,以保持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交流平台,2010年学校接待了教育部三名挂职研究生,与神州智达、江西金太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我校始终坚持以“六课”为抓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第一种: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第二种:推门课。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检查与指导,从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主管校长、教学主任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第三种:优质课。开展优质课竞赛,鼓励青年教师参赛,学校组织评委进行评选,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奖励。第四种:研讨课。为加大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学科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开展。由教研组长负责,组内研讨、集体备课,一人上课,共同评课。第五种:过关课。每学期由教科室负责听新调入、新
招聘教师课,对于不过关教师要进行培训,配备导师,限期过关。第六种:汇报课。青年教师每学期末上一节全校范围内的汇报课,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展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展示自己的风采。
3、注重教学反思、创办校刊和校报,成为教师学术交流的阵地。“一个教师备十年课,仍然是一名普通教师,如果做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教育专家。”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特别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为此2006年我校创办了《教苑星河》和《教科研简讯》两份内部研讨、交流刊物,2009年创办校内报纸《校园风景线》,定期汇编教师论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下发到县内各级各类学校,发挥示范作用,引导教师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2012年秦皇岛教育为我校课堂改革和励志教育出了专刊,登载了我校教师的案例和反思。
4、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2011年申报了《高中英语“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等10项县级教科研专项课题;申报了并批准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实践研究》等4项河北省十二五课题;申报了《高中教育阶段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等9项“十二五”规划省、市级课题。现在4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正在研究阶段。11项县级课题已经结题。全校有5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申志洲同志被评为秦皇岛市科技拔尖人才,省特级教师;谭书超被评为河北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胡文和被评为秦皇岛市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李金瑞被评为青龙拔尖人才。2011年、2012年评选的
全县首席教师我校占四位。
立足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着重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课改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每个备课组均设立一个小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四课型下政治学科教学模式和英语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于推动我校学案导学四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科化,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5、落实每周一天的常规教研,保证校本教研的常态化。建立并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实施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教研组、备课组制度。保证每周一天的教研时间,教研活动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做到“四研究”,即研究学科教学模式、研究学法和教法、研究课标和考纲、研究教案和学案。坚持两大主题:一是开展集体备课,中心是编制学案,研讨学案,课堂教学设计。二是教研组内开展人人参与的研讨课活动,在课堂中搞教研,围绕问题搞科研。
三、实施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梯级培养名师,使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奉行强师乃办学之本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搭建展示的舞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骨干名师。
1、加强师德考核,增强教师责任意识。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晋升晋级、评优评的重要依据,依据市考核标准每学年对全校教师师德进行考核,评选师德标兵。
2、培养名师,落实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实施《青龙一中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梯队培养骨干教师。充分利用我县评选县级名师、骨干教师的契机,制定了我校学科带头人、校级骨干教师评选、管理、考核条例。2012年9月初步评选出了我校9位学科名师,落实了待遇。实施青蓝工程,安排从教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与名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子,每学年都举行拜师仪式,签订拜师协议,制定了我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管理与考核办法,教科室每学期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考核。2012年随着学案导学四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行,我校涌现出王玉莲、段志红、赵娜、刘春娟、毛会云、李晓辉、赵爱军等一大批年轻优秀教师,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专家引领,转变观念开阔视野。
我们邀请了博导校友张春敏、著名学者校友佟丽华、中国教科院知名专家李家骏、储朝晖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邀请了石家庄一中娄延国、鹿泉一中王殿生、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冯茂龙等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我们每年派出100多人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高考培训会和班主任培训会,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站在前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实现专家治学。
学术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教研组长或学科主任产生,代表学校最高学术水平,高级教师且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校内享受副主任以上相关
待遇,参与学校发展重大决策,参加国家级学术专业研讨会,学校专家评委之一,有条件时设立名师工作室。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方向,指导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为全校教师举行专题讲座或上示范课,指导教育科研发表学术文章。
5、让教师幸福工作。摆正人生幸福三要素的关系:
身心健康第一、家庭幸福第二、出色的工作第三。身体、心理健康第一重要;家中夫妻和睦是幸福的源泉;孝敬对方的父母是家庭和谐的支点;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成功教师的标志;工作的底线是恪守职业道德,失去了工作便没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幸福无从谈起。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干群关系和谐:欣赏学生,尊重教师,忠诚团队。关心职工生活:教师生病、婚丧嫁娶领导班子必到。慰问离退老教师和生活困难教师。同事关系融洽,教研组内氛围宽松:包容、支持、合作,因为我们要一起工作一辈子。和谐互助的组风决定教师的幸福指数。学校重视梯队培养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以成绩论英雄,评优评先倾斜优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提拔重用学科名师为中层干部。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让学术权威享受副主任待遇,引领学科建设,决策学校发展,实现专家治学。让教师过有尊严的生活:提高福利待遇,校服、笔记本电脑、高考奖、年终奖、旅行修学。提高经济待遇,补课、自习、班主任费、结构工资。让人人有成就感:评选骨干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优秀教师。提拔任用女干部、评选十佳孝敬公婆女教师。为退休教师颁发证书和颁奖词。
各位领导,2012年、2013年我们成功实现了转型,“学案导学四课型”课堂改革顺利推进,课堂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进步的同时,老师也在进步,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标兵,打造了一大批精品课教师。学生“三大步励志教育”成效显著,全员导师制改善了师生关系,加大了教师教育的影响力。这些,引起来许多媒体的广泛关注。《秦皇岛日报》、《长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秦皇岛电视台、青龙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我校的课堂改革和励志教育。我校也成功地举办了全县课堂改革现场会,接待了县内初中和高中学校的听课观摩,迎来了张家口、承德学校的参观考察。但我们深知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留宝贵意见。谢谢!
第五篇: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
1、材料中的现象表明的是教师何种职业生涯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有哪些?
答:材料中的现象表明的是教师教育教学“危机期”阶段的特征。这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有(1)社会的认知与肯定。(2)学习领导的鼓励与认可。(3)获取公正的报酬与待遇。(4)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5)有民主参与管理的权利。(6)进修培训的权利。
2、结合自身实际,试谈谈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肯能有如下方面:(1)自身职业道德不搞,不能爱岗敬业。
(2)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3)社会和生活的压力。(4)与其它行业相比,报酬待遇太低。(5)有感于教师社会地位太低等等。
3、结合材料,谈谈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哪些鼓励措施与支持系?
答:措施:(1)满足当前环境中安全需要的激励措施和满足组织环境中专业发展需要的激励措施。如工作保障和个人人生安全、贷款优惠,有吸引力的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等。
(2)适当的精神回报。对工作绩效能有积极的反馈和回报。(3)工作自主权与有效性。(4)创作和作共赢的机会。(5)重视表扬与激励。(6)实行教师职级制与绩效制。
二、素质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作为中学教师,如何在素质教育深化的改革中的实践中,不断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1)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师德境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向上的高的行为和亮红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高起点上教书育人,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角色形象,不断加强提升教师的专业情意。(2)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拥有更加优化的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合理。教师应具备广博而深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天文、师德规范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教师应具备较深厚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知识。(3)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师具有更加全美的专业能力。学习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这就要求具备多元性,多层次性,交叉性的能力结构。
在素质教育深化的改革与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做到:
1、教师要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专业自我成长。
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只有这样,在课堂教育中才能由单纯的传播终身转变为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实习生的素质,才能在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2、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践行专业自主成长。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吸纳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将素质教育理论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在推行素质教育实践中实行教师的专业自主成长。
3、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一名合格的“教书匠”,还要做一名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教育模式的创新者,对于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不回避问题,而是自觉研究问题,通过研究既思考解决问题,又能在思考与发现中感受到教育工作的愉悦,实现教师专业的自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