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令人担忧,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更是迫在眉睫。为此我校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动员全校师生、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杜建勋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史向东、政教副校长王诚良为副组长,政教处赵惠新、常振宏、李娜、李鹏、李燕及各班把班主任为组员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日常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我们还向各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优秀学生代表、校外法制辅导员分发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教育,提高意识
首先全面提高未成年人自身素质,从源头上遏制、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首先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橱窗、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一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阵地,开展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逐步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其次,利用法制宣传日活动,广泛开展未成年人宪法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的规定,通过邀请史向东法制副校长、城关镇派出所警员来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远离毒品教育宣传,向广大未成年人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护意识,提高防御能力。和县委“610办公室”合作,在学校坚持推广“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师生签名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仪式教育、体验教育、中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环境整治活动及新世纪读书计划等活动。
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认真做好“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采取党员教师、班主任、优秀学生结对帮教措施,与结对学生谈学习、谈生活,预防在校学生旷课、逃学,游荡在社会上,减少和杜绝辍学学生,防止他们过早地流入社会,染上不良习气。对那些思想不稳定,有潜在违法犯罪意识的学生及有劣迹的学生,每周要求他们上政教处反映最近状况,时刻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将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学校经常与城关派出所、县交警队保持联系,对学校周边环境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未成年人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同时在校门岗设有举报箱,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学校还重点开展了“让未成年人远离‘二厅一吧’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觉远离游戏厅、录象厅、网吧等不宜进入和涉足的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和服务网。
3、积极开展预防犯罪教育工作。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积极开展预防犯罪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将预青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工作中。二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预防犯罪教育展览、把理论与实际、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三是将预防犯罪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课堂上学科渗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结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来源、毒品的危害、怎样预防毒品等讲座及收看宣传资料,在未成年人中形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总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的、庞大的、系统的社会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既需要家庭学校各司其职,又要求社会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还需要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我校将一如既往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立足未成年人实际,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资料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资料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犯罪不是天生的,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罪犯,就会杀人抢劫,他都有一个过程,那么,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呢?总结起来,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有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家庭的和学校的因素。我们来着重探讨一下未成年人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未成年人个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都具有敏感、好奇、喜欢冒险、爱模仿的特点。如果引导得当,这些特点就是优点,对吸收新鲜事物,探索未知事物都有好处。如果缺乏指导或引导不当,这些特点就会成为缺点。有句俗话说的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同时,未成年人也处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认识能力低,辨别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不知天高地厚,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顾后果。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现实表现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在发生未成年人犯罪前,就已沾染上了许多恶习。那么,这些不良行为有那些表现呢?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形容:有些同学真糟糕,前后左右乱了套;上课总想把课逃,找人要到网吧找;不比学习谁更好,只比穿戴谁新潮;考起试来才动脑,八仙过海想偷抄;集体观念无处找,一说劳动就偷跑;哥们义气不得了;打架斗殴把架吵;当起小偷真勤劳;日伏夜出像野猫;为了弄钱走歪道,杀人抢劫都敢搞,坏事做尽被人告,最后乖乖进监牢。
1、厌恶学习,考试作弊。平时学习松懈,纪律观念淡薄,旷课、夜不归宿;为了应付考试,只好临场作弊,败坏了学习风气,从小养成了弄虚作假、欺诈投机的恶习。
2、厌恶劳动,追求享受。他们表现为崇尚吃喝玩乐,盲目同别人攀比,想吃好的,穿名牌的,用新潮的,玩刺激的。整天游手好闲,乱交朋友,忙于早恋,纹身吸毒,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3、不讲公德,为所欲为。他们往往缺乏社会公德、违反道德准则、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4、以大欺小,勒索钱财。特别是在校学生中,以强凌弱,以大压小,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他们向年纪小的同学要钱、要物,稍有不从,即大打出手,成为校园里的害群之马。
5、称兄道弟、哥们义气。有些同学平时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常常不问是非,聚众闹事,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同时,他们仗着人多众势,互相壮胆,这样就非常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学们,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小树长弯了,简单方法伐掉就行了。一碗水不小心弄脏了,不能喝了,怎么办?没有关系,大不了我们不喝吧,然而一个未成年人出现了偏差,那就会影响他的人生。未成年人的心理防线是脆弱的,社会、学校、家庭都要行动起来,保护未成年人。此外,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对于增强未成年人的“免疫力”或自控力、防范于未然,远离犯罪,将有特殊的意义。
三、未成年人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通俗地说,“预防”就是指通过外界的教导和帮助,结合未成年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来防范不良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最终达到守法的目的,这里的“预防”关键体现在“提前”这个字眼。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特别是经常学习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不阅读一些黄色书刊、电影、电视,不玩游戏机,不吸毒、不随便结交不良朋友,不参与赌博,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可以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来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第三篇:浅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预防
浅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预防
万值华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十八周岁触犯刑律的犯罪种类的总称。未成年人将是国之栋梁,社会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今社全,未成年人的违法与犯罪比例在逐年上升而且呈现出低龄化和智能化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防范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得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现今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形式入手,分析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因和外因。重点阐述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外因。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作,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采取以预防为主,打击为辅的措施,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
引言
在我国,不满十八周岁的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犯罪是指十四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刑法犯罪和有关刑事法律规定的有关犯罪行为。根据多种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之希望,长此以往,国家的前途将不堪。记得在2001年的“四五”普法启动时,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在调查所列出的十个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这项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迫切的任务。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与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还规定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在刑事犯罪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2001年“四五”普法启动时,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法律问题之一。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分析
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当今时代,书籍、影视、网络等到各种传媒的迅猛发展,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积极与消极的机遇一同并存,就未成年人的犯罪方式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复杂化。与九十年代的未成年人犯罪相比较,新时期的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很快。2005年未成年人犯罪在刑事案件中所有的比例为7.8%,2006年比例上升至13%,1 这使得未成年人的犯罪成了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与九十年代相比,现今未成年人的犯罪有以下的特征:
(一)从案件的类型上来看
从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的类型上来看,主要是团伙犯罪,财产型和暴力型犯罪居多。其中以伤害、抢劫为主的侵犯人身类型的犯罪,多为团体作案,主要
对象为自己熟悉的同学、邻居,作案时临时起意的较多。抢劫、盗窃为主的侵犯财产型的犯罪,多为共同作案或团伙作案,且作案手段简单,犯罪预备期短。总体来讲,未成年人的犯罪预备期较短、更多为一时兴起,或者是哥们的义气。
(二)从案件的主体上来看
1.从年龄和性别上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从年龄上看,未成年人犯罪逐步走向低龄化,我国法律规定满十四周岁而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但近几年来,也有十一、二岁甚至更低年龄的少年儿童参与到伤害、盗窃等犯罪中,其中主要被教唆参与犯罪;在团体犯罪中多为从犯或者是胁迫犯;未成年人女性犯罪率也不断提高,且手法凶残,情节恶劣。
2.城乡差异。犯抢劫,盗窃罪的主要是辍学在社会上的无业少年。无业少年的违法犯罪比例远远高于在校的学生;农村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高于城区;在不良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高于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未成年人,特别是单亲家庭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也颇高;未成年人的犯罪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关,近几年以来的未成年人的犯罪主要是小学生和初中生。
3.从危害的结果来看。未成年人犯罪蔓延广、网络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恶性案件较多,其手段残忍,对社会的危害日趋严重。从犯罪的主体来说,十五六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不良的行为,只会让未成年人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人生轨迹偏移,又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对社会的影响将是长远的,未成年人的犯罪,将演变成成年人的犯罪,从而挠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治安。
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几年以来,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不断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现成的,它有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当今的社会的影响;家长的不当教育;学校的统一教育模式也是促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原因之一。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内因
从主观上讲,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能正确观察社会,判断是非、对自身或是社会不满。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经不起诱惑,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和坏思想的影响。青少年犯罪多出于贪利性、享乐性、报复性、模仿性、虚荣心、好奇心或哥儿们义气而产生,并具有强烈的冲动性,若教育引导不当,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外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俗话说: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一语道破了父母爱护子女的方式。培养子女,不只是为他们提供生活中的物质需要,还得培养他们的精神品质。教育子女应向子女传授社会知识,灌输道德观念,教孩子从小就懂得如何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孩子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孩子的行为。如今的社会每家只有一个小孩,很多做父母只会宠爱孩子,不讲原则的爱,使孩子视父母的辛劳和给他(她)的服务是天经地义的,不知他人的艰辛和辛劳,从而养成了他们贪婪、自私、任性、脾气暴躁的特性。而另一类父母对子女要求过严。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怀有较高的期望,把自己的理想全强加于孩子身上,却不知如何去引导。爱变得畸形,只重管束、过度施压,甚至常常棍棒相加,孩子内心压抑、苦闷,为逃避家长的施压,孩子学会说谎;为寻求心理上的慰藉,孩子会逃离家庭结交坏人。更甚有孩子不堪忍受而反过来杀害父母的惨案。家长不切实际的要求逼使孩子精神崩溃,从而做出残无人道的疯狂行为。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的精神空间处于窒息状态,即使没有棍棒施加在肉体上,但在精神上早已被“杀死”。溺爱放任和粗暴打骂在我国是常见的管教孩子的方式,可是这两种方式都是极端方式。这只会促使未成年人参与犯罪。
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主要机构。学校教育的大方向是好的,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就这些问题非但没有完成对青少年的教育任务,而且对青少年犯罪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的教育一是太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缺乏法律常识,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缺乏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世界观的教育,缺少根据青少年特点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教育;二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管理,使学习差的学生得不到关注,以至他们悄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三是个别教师素质低下,教育时不顾忌青少年的心理,有意或是无意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脱离学校,走上犯罪道路;四是教师所起表率作用不够,一方面要求学生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另一方面又不能及时处理善后事宜。
3.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的社会存在着许多不良的风气,官员的腐败,奸商的不当得利,小人得势。这些被未成年人看在眼里,与他们在学校,在家里接受的教育发生了抵触时,部分少年对社会产生怀疑和矛盾心理,失去了是非观念,甚至对正确的东西也持怀疑态度。社会上某些腐朽思想生活方式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青少年中产生了不良影响。青少年身心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吸收能力强,而批判、辨别能力差,容易把坏的当成好的去仿效和追求。加上社会及家庭缺乏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为追求物质精神享受而不惜铤而走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促使青少年成熟较早,具有了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要求。在生活上、思想上就有了独立的愿望。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就业除经济意义之外,还反映出他们一种精神方面的需要。这个问题一旦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生活的困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到自己正当权利没有得到正当保障,产生反抗心理。
4.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监督脱节。一人未成年人在学校可以是一个好学生,能把自己的事做好,但回到了家就会变成另一个人,骄横,懒惰,成了家里的小皇帝。有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没有联合起来,父母与教师没有沟通。也许在学校里和家里,未成年人都有很好的表现,可一到社会上,不良的社会风气也会让未成年人走向歧路。就使得未成年人在不同的环境变成不同的人,也许在家还是个好孩了,到社会上和朋友一起就变得凶残了。
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
(一)家庭的预防
家庭教育与影响是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家庭要担负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责任。
1.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做父母的要给孩子做好榜样的作用,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要注意他们的精神需要,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做父母的尽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做一个正直的、品行合格的父母。当孩子犯错了,不要一味的打骂,可以进行实事教育,还得自己我检讨,孩子的这一行为是不是受到自己的影响。
2.有问题及时解决。(1)观察少年儿童的一言一行。一般情况下,少年犯罪都是有前兆的,家长如果细心观察就可以将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2)多与孩子谈心。如果家长能够做孩子的朋友,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或许就会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人生悲剧。(3)别怕家丑外扬。家长应克服虚荣心理,将孩子的不良言行告诉教师和邻居们,在相互配合下,在孩子的周围形成一个监督圈,通过各方面的督促、引导,使孩子改邪归正,健康成长。
(二)学校方面的预防
1.给未成年人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各级政府,各社会团体要从硬件上保证学校校舍充足。现今国家提供资金,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教师和各有关部门要确保各适龄儿童到校接受教育。学校教学设施尽量齐全的同时,更要注意把有设备的安全性,加强学校管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2.建立健全良好的师德风貌。教师和学生的父母无区别,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一个教师的言行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建立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教育团队。我国的教师制度改革正在进行中,学校教师不仅是有证的,合格的,要的是有敬业精神,能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毕竟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在生产一些没有生命的玩具,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队伍是积极的向上的,有良好的风貌,为人师表,做人表率。(2)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师要有责任心,作为一个教师可以遇到很多读同一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教育可能是重复的,可是一个学生一辈子就只有一次相同的年级,他受的教育机会只有一次。当接到一个学生就要把它当一份责任。(3)注意未成年人个体的发展,关注未成年人的个体动向。学校的教育不是大批量的复制,每个青少年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的教育不仅要看重班级的成绩,更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发展,许多老师多会注意学生优秀的一面,鼓励学生去发展他们的特长。对于差生和没有特长的学生不太关注,更甚者对学生的缺点只是打击,不去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其改正。长此下去,这只能让青少年走向犯罪之路,3.教育与育人为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学校的教育不要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重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也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成绩,不能用学生的分数来看个人的好坏,应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注重素质的培养,完善教育的评价机制。
(三)社会方面的预防
1.为未成年人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生存环境。(1)规范社会次序,净化社会风气。在学校的教师可能都有其身的体会,许多的学生在学校里是遵规守纪,讲文明,有礼貌的。可一走出了校门就忘记了纪律的存在,学校里打饭他们会排
队,可到了商场就不自觉了,不在校园里乱丢垃圾,到了街上随便起来了,这一切都是由于社会的影响让其变质。成年人们的素质提高了,社全风气好了,未成年人就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形成一股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强大社会力量。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各社全团体,各机构,个人都应有责任加强青少年的成长监督。
(3)增强司法机关的打击力度。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各行各业,各种犯罪都有想关的法律,对于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和严惩,法律的惩戒作用得到具体的体现。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互相勾通,预防未成年人走向歧路 未成年人的犯罪不是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每一个环节的的错误形成的,学校,家庭、社会在各负其后,应相互联系,相互沟通,做好对未成人的监督。特别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更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
1.王艳宾:《论未成年人的违法与犯罪》论文网,2007-10-2
2.李娜:《也谈青少年违法与预防》论文网2010-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条例
4.《新未成的、年人保护法今起实施》,北京晨报,2007-6-1。
5.高铬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新罗法院,《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原因及对策―基于新罗法院窝里斗案件的分析》,《闽西社科》2008年第6期
7.赵秉志主编:《犯罪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第四篇: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班会目标
1.明确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危害,让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
2、让每一个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做一个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二、实施过程
1.问题导入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从2000年到2012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在平均以14.18%的速度逐年上升。这些数据无不证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正在日益加重,另外出现频率最多的犯罪案件依次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欧、故意杀人等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语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句写于110年前的名言寄望中国青少年进取、创新、有所作为,它激荡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青少年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希望之所在,那么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如何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案例分析
案例
(一)哥们义气型
每个人都有美好幸福的童年,曲哲(化名)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当鲜艳的红领巾戴在他胸前的时候,慈祥的父母脸上也曾露出满意的笑容。但他已偏离了人生轨迹,16岁就掉进了罪恶的深渊。当冰冷的手铐铐住他的双手,当高墙电网隔断了他和亲人的团聚,他方猛醒。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曲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里。父母对他很宠爱,家庭充满温馨。小学时,曲哲聪明好学,读书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先后在班里担任了组长、班长、学习委员。小学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市重点中学录取。曲哲沉浸在父母、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声中。在沾沾自喜的同时,他变得狂妄自大起来。思想开始滑坡,渐渐地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并学会了抽烟、喝酒,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家里他再也听不进父母的良言相劝,在学校更听不进老师的谆谆教诲。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仍对曲哲抱着极大的希望。为了使他与那些所谓的“朋友”断绝来往,妈妈把曲哲送到省会的一所医学院学医,希望他能够脱离原来的不良朋友,重新赶上去。曲哲似乎明白了父母的一片苦心,暗下决心,再不象以前那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中他以全班前十名的好成绩告别了这一学期。
暑假开始了,一年未见的“铁哥们”陈风找到了他,俩人聊起一年来的“新鲜事”。陈风提起自己与女朋友方欣因种种原因发生了矛盾,关系不断恶化。陈风越说越气,甚至要求曲哲帮他出口恶气,将方欣教训一下。曲哲为了哥们义气便答应帮忙。第二天,他们约好时间,把方欣骗到一间没人住的小破屋内。到了那里,方欣感觉到有点不对劲,拔腿要走。陈风追上去将她摔倒在地,俩人便在地上扭打起来。曲哲吓得茫然不知所措,像一个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此时陈风瞪着发红的眼睛,气急败坏地冲他喊:“哥们儿快点”,曲哲身不由己地跑了过去,不顾方欣苦苦哀求,残忍的将其杀害了。一个无辜少女就这样惨死在他们的手中„„
这个材料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案例
(二)网络诱惑型
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如果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定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
刘某年仅15周岁,原是某中学的学生,2012年的某一天,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进网吧玩了一下,觉得挺好玩,以后就经常到网吧玩,之后一直沉迷于进网吧玩游戏。但父母不给
1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向同学下手诈钱。一天,他在学校操场玩时,看见同学方某,刘某就走上前要方某给他钱,并威胁方某说,你以前跟别人打过架,被打的人叫我来拿医药费,自己认识许多社会上的人,不给钱就叫人来打死你,方某很怕,将自己身上仅有的五元钱给了刘某。以后刘某陆续向方某要了三次,共计六十余元,最后一次,被告人刘某逼方某拿五十元,方某不给,刘某便将方某带到一偏僻地方,用玻璃刮方某手掌,用烟头烫方某,并要求方某第二天中午把钱交到刘某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方某才将这件事告诉其父亲,方某父亲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人员将被告人刘某抓获归案,刘某在接受审判时说道:“我以为只是诈点同学的钱好玩,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刘某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这个材料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案例
(三)交友不当型
杜某十四岁,成绩一直很好,2012年暑假,他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见李某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经常带杜到网吧、游戏室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是天天跟着李某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说:“我们现在没钱玩了,要玩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某等人抓获归案。到了8月26日,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后悔呀!”但是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
这个材料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案例
(四)口角冲动型
2013年5月,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和石羊塘派出所联手出击快速反应,侦破一起现行命案,抓获犯罪嫌疑人阳勇华(男,1996年7月生,在校学生,17岁),使这起因小纠纷引发的在校学生互相斗殴命案成功告破。
5月26日中午,石羊塘镇某学校学生贺军吃完中饭后,返回教室,走到三楼板梯时,不经意的将饭盒内一些水泼向楼下,刚好溅在二楼板梯间的阳勇华身上,阳勇华便到三楼找贺军理论,两人发生纠纷,当时被贺军扇了一记耳光,后被贺军同学廖东升(男,1995年12月生,初三年级学生)等人劝开。阳勇华见自己衣服也被弄脏,又吃了眼前亏,心里忿忿不平。
当天晚上8时许,第二节晚自习下课,阳勇华刚好碰见贺军,他用饭盒盛了一盒水泼在贺军身上,以报白天之仇。贺军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两人又开始打斗起来,后被围观的学生劝开。当晚9时许,第三节晚自习下课时,贺军纠集同班同学廖东升等6人在学校操场处等待阳勇华,准备好好教训他。当廖东升发现阳勇华过来时,便冲过去,将想逃跑的阳勇华抓住,其他几人冲过来将阳勇华围住,对阳勇华拳打脚踢。阳勇华被打得蹲在地上。这时,突然一声惨叫,廖东升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胸部出血,已经死亡。经法医鉴定,死者廖东升系被锐器刺中心脏死亡。犯罪嫌疑人阳勇华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
这个材料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3.总结升华
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会造成对国家、社会、被害人及其家人的危害,也会造成对自己和家人的危害,代价往往是极其沉重的。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青少年违法犯罪会改写自己的人生,埋葬自己的前途,自己付出的代价是最为沉重的。很多时候违法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青少年,要牢记一句古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联系实际
“哥们义气”、“口角之争”、“交友不当”、“网络诱惑”一个个惨痛的教训令人深省,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呢?你有没有过类似的错误呢?从他们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分析
据调查,发现32%的中小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归纳如下:
l、好奇心理的驱使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本应成为求知欲望的资本,促使成才的心理保障,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时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盲从意识的作祟
在一些团伙共同犯罪案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根本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知道所犯罪行的严重性,面只是盲目跟随其他成员做事,人云亦云,并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3、爱慕虚荣的攀比
近年来,由于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这些都极大地助长了贪污受贿的心理,一旦瞅准机会,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地侵犯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4、逆反心理的促使
从生理角度讲,青少年时期是逆反心理最强烈的时期。对一些家长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腐朽思想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等生的做法,许多青少年都“不堪忍受”,有的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5、蓄意报复的躁动
蓄意报复是青少年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主要动机之一。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状态不稳定,控制力不强,容易冲动,当遇到别人的挑衅时,往往表现得格外烦躁,缺乏理性思考。对于挑衅和伤害总想着要“讨个说法”的心理,决不肯轻易放过别人,总想着只有一报还~报,心理才平衡,才“不吃亏”,这些造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频率的提高。
6、寻求刺激的诱惑
现代的青少年,生活的主旋律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和食堂三点一线。一方面由于极少接触外界的生活,使得他们的心理及其空虚,总想这点刺激来增加自己生活的乐趣;令一方面由于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腐蚀和诱导,一部分青少年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畸形的追求,喜欢寻求一些所谓的刺激,甚至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极大的诱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因素。
从上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来看,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在他们心灵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一方面是要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另~方面,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彻底根除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
希望卧龙学子每个人都有高远的志向,文明的道德修养,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在校做
个优秀的中学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四、教师寄语
同学们,这些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只有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仅仅是一步之遥,如果让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实施每一个行为时,一定要冷静思考,想想是不是违法?若违法即止步。法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同学们,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大错误。要想不犯大错误,就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拒绝。
最后,请同学们记住几句话:恶习伤害你,品德扶正你,法律规范你;父母养育你,老师教导你,国家关怀你。路在脚下,成长进步,关键要靠你自己去努力。
第五篇:健康小学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健康小学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能否和谐发展的大问题,为此,我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始终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下,本着着眼预防,重在教育的原则,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以确职责,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教师,成立以学校校长、学生及家长、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等成员组成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工作。
二、抓好普法工作,增强法制意识。
我校加强法制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特别是强化学习宣传与青少年成长成才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着重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
例》,开展“坚决抵制毒品”和“珍爱生命,远离邪教”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毒品和邪教等的危害;建设绿色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我们还邀请了派出所朱耀民警官对我校广大师生进行法制辅导,提高未成年人自觉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三、突出道德实践,推进体验教育,注重活动育人。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青少年成长的道德实践活动,来吸引青少年普遍参与,强化青少年的道德建设,以“我微笑,我捡起,我行动”的志愿行动、“小手拉大手”、“交通文明小卫士”、“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关心青少年,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