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

时间:2019-05-12 13:1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

第一篇:中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

课题主持人: 主要研究员:

《中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课题

报 告

一、研究概述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体育社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学校体育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能使教育活动中的外在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素质,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开展学生体育社团的意义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同时对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彰显我校办学特色,也有实际意义。

基于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这将更有利于我们全员性开展素质教育,并把素质教育融入创新教育之中,有利于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人文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体育社团是指在校学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和爱好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是青少年自己的组织,它既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又是学校教育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学生社团能真正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丰富学生自我学习的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建设健康、活泼、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生体育社团建设是指学生社团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围绕“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目标,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螺旋上升——形成影响”的运作思路,全面推进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社团凝聚、引导青少年学生认真学习体育技术理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协助精神、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目标及原则和思路

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①学生素养发展:学校鼓励和扶持学生自主成立和参与体育社团活动,学校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让学生在各类社团活动中提高团队精神,涌现一批富有生命力的学生社团,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社团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形成一定的校园影响力和校园文化氛围。

②教师专业成长:以我校有特长有激情、有梦想的老师为核心,让这些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的组织,积累经验,取得成效,涌现出一批善于进行社团活动开展、组织、研究的教师,出现若干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学生社团活动指导教师。

③学校特色发展:构建灵活多样的“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体系,形成有特色的中小学生体育社团管理模式,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

的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提升学校文化的整体内涵和品位。以教育科研引领校园体育社团活动的深入和长足发展。

④社会影响力:以“有效展示社团活动,社团活动与研紧密结合,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等方式”形成特色。开创的学生社团品牌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和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能给同类型兄弟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

2、本课题的研究原则是:

①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研究在整个研究中起主导作用,研究工作在理论上应深广结合。

②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宏观研究涉及的是“学校体育社团建设与学生团队精神形成”。微观研究则是对“学校体育社团的组建与活动开展”以及“中学学生体育社团实施与管理模式”两方面的研究。

③推广研究与创新研究相合的原则

推广研究指的是推广已有的研究成果。创新研究指的是研究和发展新的规律,探索和实验新的成果。

④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研究工作要深入地开展,必须注意经验总结。通过文字交流、总结经验,使具体工作上升为学术研究,使封闭的个体研究上升为开放性的集体研究,以避免重复和浪费精力。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4年6月——2014年12月,大致经历4个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

(1)宣传动员,让全校师生了解初中生社团,进行了校内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2)撰写开题报告,组织开题。

(3)聘请相关学校领导指导理论培训。

2、课题实施第一阶段

(1)完善各种体育社团的组织机构,选配社团指导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形成课题组成员。

(2)制定社团章程和活动方案,为形成规范科学的高中生体育社团组织方式与指导策略作好软件铺垫。

(3)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4)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

3、课题总结阶段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学生体育社团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

(2)学校对整体学生体育社团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目标及方案。

(4)邀请有关领导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

三、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对“学校体育社团建设与学生团队精神形成”“学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组建与活动开展”“中学生体育社团实施与管理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建立和完善了体育社团组建、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体育社团导师和学生相关管理和考核条例。

1、理论成果

丰富了“中学生体育社团实践探索研究”的理论,对中小学生扩大求知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内心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把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提升为一种教育模式。而且这种模式是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模式,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大大提高了学生团队精神。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大功能非常突出:

功能一: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具有较好教育、导向、凝聚、娱乐和参与功能,校园文化营造一种氛围,去感染、陶冶师生,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把文化精髓内化为风格、习惯、观念、精神。校园文化的形成与校园文化活动密不可分,而校园文化活动最直接的、最经常的组织者就是社团。

功能二:体育社团对校园文化的创造功能。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创造功能。特色校园文化需要建立有特色的体育社团和社团活动。

功能三:体育社团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功能。体育社团作为传承校园文化的独特载体,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使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底蕴,生生不息,传承不衰。体育社团成员的群众性决定了活动参与面的广泛性,而其产生的自发自愿原则使社团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方式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实践成果和社会反响

本课题通过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达到预期基本目标。学生社团工作日趋完善,取得比较好的实践效果和反响。

第一、社团工作规范。学校设有男子篮球社团、女子篮球社团、武术社团、足球社团、乒乓球社团、羽毛球社团六大类,采用特长训练加社团活动开展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社团设一名社团导师(有指导 能力的 老师担任),副团长两名(由学生担任),每学期初全校举行各社团的招新活动。每年9月份在学校足球场举行一个大型的社团纳新招募活动,学生面对社团导师推出的丰富多彩的社团,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社团参加,这种不设门槛、不分指标、人人可以参加、人人可以选择的方式,创设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培植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生体育社团逐渐壮大,社团活动做到有时间保障,场地保障,经费保障。每周一 三下午1个小时,星期天下午两个小时为社团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有专人检查评比,每月有一次的学生问卷调查对社团活动的满意率。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做到有活动场所、有辅导老师、有活动时间、有活动内容“四到位”,通过保质保量的严格训练和辅导,学生体育社团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所有社团学生的社团活动展示和汇报获得家长和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示了凤翔中学素质教育、体育社团活动的丰硕成果和广大社团成员身心健康的崭新精神风貌。规范的社团工作开展,避免了单凭学生的一腔热情单打独斗或利用行政手段组团的两种极端。已经建立了布局合理、种类众多的学校体育社团结构,满足广大同学多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活动需求。

第二、加强社团指导老师、社团干部选拔、培养和评价。

严格社团导师和社团学生干部的选拔使用,重视社团导师和学生干部的培养、评价是我们搞好工作的第一步。在体育社团导师方面做到:一是搭建平台,以学校有特长、有激情、有梦想的老师为核心,让这些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社团开展多样化活动方面积累经验,取得成效,培养一批善于开展社团活动的教师,打造若干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导师;二是不断加强社团导师的业务培训,组织政治、业务培训,认真学习社团工作教育理论,使他们更好地熟悉和掌握社团工作业务,促进了学校体育社团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为了让部分有某项体育天赋的学生能得到较专业的发展,学校选拔优秀的非常专业的人才来帮助社团学生提高专业素养,让社团的学生专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四是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来促进社团导师的工作,每年通过学生问卷、家长电访、活动测评、邀请家长和社会各届人士观摩社团活动等途径来评价社团导师的工作,从而起到监督社团活动开展的作用。

在社团干部方面做到:组织了各社团干部的竞选演讲和考评选拔等工作,严把了社团干部的素质关,使这些干部发挥了榜样作用,非常称职地担负起社团的各项工作。培养出了一批能自主策划组织活动的社团领袖和社团干部。

第三、健全规章制度和指挥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指挥系统是解决社团组织松散、活动无序的根本。为了让学校的体育社团工作开展有序有效,我们制定了健全的社团工作规章制度。并让所制订的制度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并发挥其作用。如我们制订的社团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我们养成“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落实,活动后有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我们由下而上制定的制度有《凤翔中学体育社团章程》《凤翔中学体育社团工作制度》《凤翔中学体育社团活动地点、时间安排表》《凤翔中学体育社团招募登记表》《凤翔中学体育社团学生问卷调查表》。社团的工作就是以《章程》和《工作制度》为指挥棒,通过相关表格落实各项活动与工作。

第四、社团活动质量不断提高,活动融入学生心中。体育社团的良好发展对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及丰富校园文化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其效果是课堂教育教学永远无法到达的。而体育社团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则是社团活动。社团活动作为社团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必须常抓不懈,多进行活动,多出精品活动,广泛开展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服务性、娱乐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的新意、策划、质量、品位等方面多下功夫。同时,做好社团活动的总体策划和整体安排,避免一哄而上、时紧时松等现象,使社团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不断受到的熏陶启迪,校园里的笑脸笑声多了,师生的幸福指数高了,学校的社团活动已渐渐融入学生心中。

四、反思、今后研究方向

反思我们的研究,觉得我们在主体理论上的研究、探讨、升华还不够,研究工作主要停留在实践(与试验)层面、运用(现成理论)层面,自己的创新还不足。今后,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加强社团理论研究水平,推进社团的良好发展。学校将成立学术研究机构。紧密结合现在体育社团的实际,建设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提高体育社团的学术研究氛围。将考虑根据社团分类,建立社团工作研究小组。有针对性,较为专业地进行研究。

2、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开展活动。高度重视体育社团内涵发展,体育社团导师从指导慢慢过渡到社团活动的参与者、分享者,体育社团活动尽量让学生自主管理和开展,自主开展活动做到社团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让学生社团成为学生展现个人能力和体现团结协作的舞台。学校和社团导师努力为实现学生社团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开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让参与社团活动组织的会员们从思维方式到开展活动的方式,由依赖变为自立,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重视交流学习,“引进”“走出”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体育社团走出校门,走向兄弟学校,走向社会,开拓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通过交流活动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效果,做强做精社团活动。

总之,自开展《中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以来,接触、接受、积累了大量关于社团发展的先进理念以及开展特色办学的宝贵经验。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有“十年磨砺,始成经典;百炼成钢,方显精品”的决心和行动,相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一定会像春雨,悄悄滋润学生的生命,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塑造其灵魂,催生其情操,健康其人格,孩子们一定会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社团活动中快乐成长,温暖生命。

第二篇: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

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广大中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社团生活不仅日益成为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已成为中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日常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中学生社团生活的实际出发,努力真实呈现和描绘当前中学生社团生活的全貌。探讨社团生活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明晰社团生活对于中学生个性、自主、领导力和社会化发展等的教育价值。观察和了解中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在管理制度、设施保障、经费支持、评价激励等方面的现状。认真研究影响中学生社团开展的学校领导决策、教师指导、家长态度等各种因素。思考和探究中学生参与社团生活的各种动机和想法,考察和了解中学生在社团生活中的交往与互动。通过系统分析,厘清当前中学生社团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学生社团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出若干可资借鉴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中学社团发展的改进策略,增强对中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指导意义。论文从单一课堂生活对中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价值缺失出发,引出社团生活这一对中学生有重要价值的学生生活领域。在第一章,论文首先在历史层面,从国外和国内两个维度对中学生社团发展的大致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澄清。在此基础上,对中学生社团的内涵进行了基本界定,结

合对中学生社团与学生会、班级等其他重要学生组织的比较分析,阐明了我国中学生社团的性质定位。论文从历史与现实对比的角度,阐述了中学生社团的社会性价值。指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学生社团承载着适应不同时代需求的历史使命,但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熟悉社会、服务社会依然应该成为当今中学生社团的主要天职和使命。而社团生活所特有的育人价值,又突出地表现为对中学生的自主与责任、民主合作与领导力、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等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上。第二章从技术层面着重探讨了当前中学生社团的产生和成立、社团活动的日常管理、社团活动资源的获得、社团活动的激励与评价以及社团活动课程化等问题。本章立足中学生社团现状,重在对社团实践过程中组织体制的分析。论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学生课程化的这一现状,对“课程化”本身进行了合理的价值定位,并对课程化后的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回应和反思。人的因素是社团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第三章“中学生社团生活的主体”分别对社团产生重要影响的参与性主体(社团负责人和社团成员)、支持性主体(校长、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论述。论文论述了社团负责人所应具备的主要素质,以及社团实践之于社团负责人的成长价值。探讨了兴趣对于一个社团成员的重要性。论证了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这一社团生活中指导教师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家长对中学生参加社团生活的态度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章将社团生活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从参与社团的动机、社团中的同辈群体及其影响、交往与互动以及社团生活之于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情意发展等角度,对参与

中学生社团生活的各利益主体分别进行了动态分析和论述。论文第四章从中学生社团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社团指导“越位”与“不到位”,社团活动形式化、娱乐化,社团服务社会意识弱等当前中学生社团建设与社团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对中学生社团的宏观引导、强化中学生社团的实践性、中学生社团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等优化和培育中学生社团生活的策略与建议。论文认为,中学生的社团生活具有独持的“育人”功能,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社团生活在引导中学生从“社团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中将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关键词】:中学生社团生活学生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35.5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3导论13-3

4一、走出课堂生活的界域13-23(一)课堂生活的限度14-17(二)超越课堂生活的疆界17-2

3二、研究视野中的中学生社团生活23-34(一)相关研究概述23-29(二)本研究的立场与路线29-34第一章中学生社团的性质与功能34-7

4一、中学生社团的发展34-43(一)国外中学生社团的历史与发展34-38(二)我国中学生社团的历史与发展38-

43二、学生社团及其性质43-49(一)学生社团的内涵界定43-45(二)中学生社团的性质45-49

三、中学生社团的功能与使命49-59(一)革命时期的学生社团52-56(二)当

代和平时期的学生社团56-59

四、中学生社团生活的教育价值59-74(一)自主与责任59-62(二)民主、合作与领导力62-67(三)个性与社会性67-74第二章中学生社团生活的运营74-100

一、中学生社团的产生与成立76-79(一)社团的成立与组建76-78(二)社团的纳新与宣传78-79

二、社团活动的日常管理79-83(一)社团活动计划的制定79-81(二)社团活动时间与场地安排81-8

3三、社团活动资源的获得83-89

四、社团活动课程化探索89-94(一)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实践探索90-92(二)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反思与改进92-9

4五、社团活动的激励与评价94-100第三章中学生社团生活的主体100-1

41一、参与性主体100-113(一)社团负责人100-104(二)社团成员104-11

3二、支持性主体113-126(一)校长113-116(二)指导教师116-122(三)家长122-126

三、社团生活过程的主体互动分析126-141(一)中学生参与社团的动机分析126-131(二)社团生活中的同辈群体及其影响131-133(三)社团生活中的交往与互动133-137(四)社团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与情意发展137-141第四章中学生社团生活的优化141-16

5一、中学生社团生活的现存问题分析141-149(一)社团指导“越位”与“不到位”142-145(二)社团活动形式化、娱乐化145-147(三)社团服务社会意识弱147-149

二、中学生社团生活的优化与培育149-165(一)加强对中学生社团的宏观引导150-153(二)强化中学生社团的实践性153-157(三)中学生社团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157-165结语由“社团人”走向“社会人”165-167附录167-179(一)中学生社团调查问卷167-171(二)中学生社团访谈提纲(学生卷)171-172(三)中学生社团访谈提纲(社团负责人

卷)172-173(四)中学生社团访谈提纲(指导教师卷)173-174(五)中学生社团访谈提纲(团委书记卷)174-175(六)中学生社团访谈提纲(校长卷)175-176(七)美国西州立高中社团调查问卷(1946年)176-179主要参考文献179-186后记186-187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三篇:《中学生社团建设研究》课题

《中学生社团建设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一、研究概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生社团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学校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能使教育活动中的外在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素质,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要求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开展学生社团的意义与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同时对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彰显我校办学特色,也有实际意义。

基于此,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是我们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生社团活动,这将更有利于我们全员性开展素质教育,并把素质教育融入创新教育之中,有利于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人文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学生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和爱好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是青少年自己的组织,它既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又是学校教育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学生社团能真正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丰富学生自我学习的内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建设健康、活泼、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建设是指学生社团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围绕“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目标,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螺旋上升——形成影响”的运作思路,全面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社团协助各部门通过健康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凝聚、引导青少年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协助精神、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目标及原则和思路

1、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①学生素养发展:学校鼓励和扶持学生自主成立和参与社团活动,学校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让学生在各类社团活动中提高团队精神,涌现一批富有生命力的学生社团,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社团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形成一定的校园影响力和校园文化氛围。

②教师专业成长:以我校有特长有激情、有梦想的老师为核心,让这些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社团活动的组织,积累经验,取得成效,涌现出一批善于进行社团活动开展、组织、研究的教师,出现若干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学生社团活动指导教师。

③学校特色发展:构建灵活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体系,形成有特色的中小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提升学校文化的整体内涵和品位。以教育科研引领校园社团活动的深入和长足发展。

④社会影响力:以“有效展示社团活动,社团活动与研紧密结合,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等方式”形成特色。开创的学生社团品牌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和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能给同类型兄弟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

2、本课题的研究原则是:

①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研究在整个研究中起主导作用,研究工作在理论上应深广结合。

②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宏观研究涉及的是“学校社团建设与学生团队精神形成”。微观研究则是对“学校社团的组建与活动开展”以及“中小学学生社团实施与管理模式”两方面的研究。

③推广研究与创新研究相合的原则

推广研究指的是推广已有的研究成果。创新研究指的是研究和发展新的规律,探索和实验新的成果。

④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的原则

实践研究工作要深入地开展,必须注意经验总结。通过文字交流、总结经验,使具体工作上升为学术研究,使封闭的个体研究上升为开放性的集体研究,以避免重复和浪费精力。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半。2011年6月——2013年12月,大致经历4个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1月)

(1)宣传动员,让全校师生了解初中生社团,进行了校内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2)撰写开题报告,组织开题。

(3)聘请相关专家指导理论培训。

2、课题实施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4月)

(1)完善各种社团的组织机构,选配社团指导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形成课题组成员。

(2)制定社团章程和活动方案,为形成规范科学的初中生社团组织方式与指导策略作好软件铺垫。

(3)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4)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

3、中期总结阶段(2012.5——2013.5)

(1)完成第一阶段性评估总结。

(2)结合实践,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3)形成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4、课题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学生社团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

(2)学校对整体学生社团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目标及方案。

(3)表彰先进,深化完善。

(4)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

三、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本课题组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开创性工作。对“学校社团建设与学生团队精神形成”“学校学生社团的组建与活动开展”“中学生社团实施与管理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建立和完善了社团组建、社团活动开展,社团导师和学生相关管理和考核条例,形成了一批研究论文。

1、理论成果

丰富了“中学生社团实践探索研究”的理论,对中小学生扩大求知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内心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把学生社团活动提升为一种教育模式。而且这种模式是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模式,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大大提高了学生团队精神。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发现: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三大功能非常突出:

功能一: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具有较好教育、导向、凝聚、娱乐和参与功能,校园文化营造一种氛围,去感染、陶冶师生,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把文化精髓内化为风格、习惯、观念、精神。校园文化的形成与校园文化活动密不可分,而校园文化活动最直接的、最经常的组织者就是社团。

功能二:社团对校园文化的创造功能。社团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创造功能。特色校园文化需要建立有特色的社团和社团活动。

功能三:社团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功能。社团作为传承校园文化的独特载体,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使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底蕴,生生不息,传承不衰。社团成员的群众性决定了活动参与面的广泛性,而其产生的自发自愿原则使社团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方式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实践成果和社会反响

本课题通过两年半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达到预期基本目标。学生社团工作日趋完善,取得比较好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反响。

第一、社团工作规范。学校设有体育类社团、艺术类社团、科技类社团、学习类社团、活动类社团、德育类社团六大类,采用特长训练加社团活动开展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社团设一名社团导师(有指导 能力的 老师担任),副团长两名(由学生担任),每学期初全校举行各社团的招新活动。每年9月份在学校足球场举行一个大型的社团纳新招募活动,学生面对社团导师推出的丰富多彩的社团,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社团参加,这种不设门槛、不分指标、人人可以参加、人人可以选择的方式,创设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培植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生社团逐渐壮大,社团活动做到有时间保障,场地保障,经费保障,学校保证每个社团成员每年每人有100元的社团活动经费,每年用于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不少于1.5万元。每周三下午1个小时,星期天下午两个小时为社团固定的活动时间,活动有专人检查评比,每月有一次的学生问卷调查对社团活动的满意率。学生社团活动,做到有活动场所、有辅导老师、有活动时间、有活动内容“四到位”,通过保质保量的严格训练和辅导,学生社团工作得到全面的发展,每年的社团文化节,所有社团学生的社团活动展示和汇报获得家长和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可,充分展示了陈铸中学素质教育、社团活动的丰硕成果和广大社团成员身心健康的崭新精神风貌。规范的社团工作开展,避免了单凭学生的一腔热情单打独斗或利用行政手段组团的两种极端。已经建立了布局合理、种类众多的学校社团结构,满足广大同学多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活动需求。

第二、加强社团指导老师、社团干部选拔、培养和评价。

严格社团导师和社团学生干部的选拔使用,重视社团导师和学生干部的培养、评价是我们搞好工作的第一步。在社团导师方面做到:一是搭建平台,以学校有特长、有激情、有梦想的老师为核心,让这些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社团开展多样化活动方面积累经验,取得成效,培养一批善于开展社团活动的教师,打造若干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学生社团活动导师;二是不断加强社团导师的业务培训,组织政治、业务培训,认真学习社团工作教育理论,使他们更好地熟悉和掌握社团工作业务,促进了学校社团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为了让部分有某项天赋的学生能得到较专业的发展,学校选拔优秀的非常专业的人才来帮助社团学生提高专业素养,让社团的学生专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四是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来促进社团导师的工作,每年通过学生问卷、家长电访、活动测评、邀请家长和社会各届人士观摩社团活动等途径来评价社团导师的工作,从而起到监督社团活动开展的作用。

在社团干部方面做到:组织了各社团干部的竞选演讲和考评选拔等工作,严把了社团干部的素质关,使这些干部发挥了榜样作用,非常称职地担负起社团的各项工作。培养出了一批能自主策划组织活动的社团领袖和社团干部。每年评选“十佳社团指导老师”和“十佳社团干部”“十佳社团学生”并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第三、健全规章制度和指挥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指挥系统是解决社团组织松散、活动无序的根本。为了让学校的社团工作开展有序有效,我们制定了健全的社团工作规章制度。并让所制订的制度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并发挥其作用。如我们制订的社团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使我们养成“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落实,活动后有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我们由下而上制定的制度有《陈铸中学学生社团章程》《陈铸中学学生社团工作制度》《陈铸中学学生社团活动内容记载表》《陈铸中学学生社团参团调查表》《陈铸中学学生社团活动督查表》《陈铸中学学生社团活动地点、时间安排表》《陈铸中学学生社团招募登记表》《陈铸中学社团管理学生问卷调查表》《陈铸中学学生社团电访问卷调查表》,并有一个专用的“陈铸中学社团QQ群”。社团的工作就是以《章程》和《工作制度》为指挥棒,以社团QQ群为交流平台,通过相关表格落实各项活动与工作。

第四、社团活动质量不断提高,活动融入学生心中。社团的良好发展对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及丰富校园文化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其效果是课堂教育教学永远无法到达的。而社团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则是社团活动。社团活动作为社团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必须常抓不懈,多进行活动,多出精品活动,广泛开展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服务性、娱乐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的新意、策划、质量、品位等方面多下功夫。同时,做好社团活动的总体策划和整体安排,避免一哄而上、时紧时松等现象,使社团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如我校每年以社团成员为主要参与对象所举办的六个节开展的有声有色,每年三月份的风筝节让孩子感受春天,感受祖国的美丽。让同学们在做做、评评、比比、放放、读读、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会放风筝的乐趣;每年四月份的读书节让孩子们明理、励志、启智,是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五月份的学生社团文化节,社团导师和干部组织学生进行了书法、绘画、手抄报、文艺节目、篮球、乒乓球、围棋、摄影等多种社团活动的展示与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增长了信心。六月份我校在欧阳予倩大剧院举行的陈铸中学“秀我七彩童年”艺术节更是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下半年十月份的科技节、十一月份的体育节更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不断受到的熏陶启迪,校园里的笑脸笑声多了,师生的幸福指数高了,学校的社团活动已渐渐融入学生心中。

四、反思、今后研究方向

反思近三年的研究,觉得我们在主体理论上的研究、探讨、升华还不够,研究工作主要停留在实践(与试验)层面、运用(现成理论)层面,自己的创新还不足。这有社团导师理论研究水平不够高的问题,我们的实际研究内容与开题报告中所最初确定的有些许偏离,即后期的研究没有完全按照最初确定的几个内容展开,既有新增加的研究内容,也有些内容没有再研究下去或研究得不够深入、不够完整。今后,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加强社团理论研究水平,推进社团的良好发展。学校将成立学术研究机构。紧密结合现在社团的实际,建设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提高社团的学术研究氛围。将考虑根据社团分类,建立社团工作研究小组。如“体育类社团研究小组”“艺术类社团研究小组”“科技类社团研究小组”等,有针对性,较为专业地进行研究。

2、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开展活动。高度重视社团内涵发展,社团导师从指导慢慢过渡到社团活动的参与者、分享者,社团活动尽量让学生自主管理和开展,自主开展活动做到社团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让学生社团成为学生展现个人能力和体现团结协作的舞台。学校和社团导师努力为实现学生社团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开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让参与社团活动组织的会员们从思维方式到开展活动的方式,由依赖变为自立,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重视交流学习,“引进”“走出”相结合。鼓励和支持社团走出校门,走向兄弟学校,走向社会,开拓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通过交流活动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效果,做强做精社团活动。

总之,学校自开展《中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以来,接触、接受、积累了大量关于社团发展的先进理念以及开展特色办学的宝贵经验。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有“十年磨砺,始成经典;百炼成钢,方显精品”的决心和行动,相信学生社团活动一定会像春雨,悄悄滋润学生的生命,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塑造其灵魂,催生其情操,健康其人格,孩子们一定会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社团活动中快乐成长,温暖生命。

第四篇:中学生社团

中学生社团:为素质教育再辟蹊径

当今,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的中学,如何在素质教育中有所作为,寻找新的抓手呢?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以中学生社团建设为阵地,实施社团活动计划,拓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为了我校为素质教育再辟的一条蹊径。

一、中学生社团的界定。中学生社团是中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信仰、个性等,申报学校批准,按照一定的章程自发组织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范围的学生组织机构。

二、中学生社团的类型。目前主要社团类型有四种,第一种是“艺术型”,如合唱团、舞蹈队、足球俱乐部、篮球协会、集邮协会、乒乓球协会等,这是最为学生喜闻乐见,参加的人数也最多。第二种是“创造型”,以学生从事学科竞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如:剪纸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发明创造协会等。第三种是“服务型”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服务活动,奉献爱心,如爱心社、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绿色环保行动、敬老服务队等。第四种是“学习型”,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如文学社、英语角、广播台等。从上学期以来,我校先后成立了文学社、大成棋院、德馨社、B&G音乐社、Mr囧囧动漫社、苔痕青青环保社、A.C.E.魅影舞社等社团,其中规模最大,是我校的文学社,在2012徐州市首届模范文学社团评选中荣获“四星模范文学社”。

三、学生社团的功能与重要性。

学生社团的功能。学生社团作为一种由志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目的的团体,是以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实施和自主管理为主要方式开展活动。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社团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新亮点,是在课堂教学之外能让学生发挥特长,有兴趣地进行探索、学习的第二课堂,它对第一课堂作了有益的补充。

学生社团的重要性。学生社团为中学生提供了与外界交流和身心发展的平台。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青少年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被溺爱而阻隔了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限制了中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四、中学生社团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中学生社团的本质是求索知识、互帮互助、提高素质、拓展视野。理应得到扶持和发展。但目前,我国中学生社团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和挑战,困境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经费匮乏、校园活动空间有限、活动质量下降等等。其挑战主要表现在:课业负担、升学压力与社团建设之间的矛盾;社团活动内容单调;很多中学生对社团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学校任其发展,甚至不予支持;容易出现以个体或小团体为主,活动时间、安全保证难以控制等等。可以说,中学生社团建设步履维艰,尤其农村中学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与挑战。

五、中学生社团管理与建设的对策。

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供支撑和条件、规范管理、强化指导等措施,来主动超越困境,推动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健全社团的组织建设,从人员招聘、负责人选举到日常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依法治团,规范行为;建立社团考核奖惩制度。社团制定明确工作目标,每学年进行注册考核,每个社团选配1-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各社团自行聘请,学 校备案。目前,我校的社团活动坚持“四有三定一反馈”原则,即有组织、有章程、有管理、有考勤,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及时向学校反馈社团活动记录。体现了教师的指导性、引领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参与性、自主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社团文化将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跨越班级、年级甚至校际间的宽松、开放的学习和交友环境,给予同学们全方位的锻炼,为素质教育打造优质平台!

第五篇:加强河北体育学院学生社团建设

浅谈河北体育学院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

策研究

(2008年)

阎界利

摘要:河北体育学院在新一代院团委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和发展学生思想工作思路,并积极筹建了河北体育学院社团联合会,完善了体院的学生社团的成立和管理工作,笔者在社团联合会结合工作实践和与院团委领导的积极探讨中得出,从河北体育学院学生社团队伍现状入手,就其体育学院社团是体院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

一.分析了学生社团在我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指出我院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提高其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影响和学生社团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关键词:学生社团;建设;发展

目前,在河北体育学院,各种大学生社团比比皆是,如舞蹈协会,博林书画协会,是名目繁多的兴趣中心,如雨后春笋,呈遍地开放之态势.这些隶属于各级团组织的大学生社团,由相同兴趣、爱好、志向的大学生自愿参加,具有特定的组织活动内容,在广泛联系大学生,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大学生社团的活动范围,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演讲等兴趣爱好型,而且发展到心理分析和教学改革等志向理想型.作为河北体育学院社团联合会的一名干部,我为这些社团的出现及壮大而兴奋,但是,我又为这些社团带给体院共青团工作的启示而思索,不得不为这些社团生存的危机而感慨.大学生社团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大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着缺乏场地和经费保障、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社团成员管理难度加大,社团干部素质差异大,发展规模不平衡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大学生社团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现实意义.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河北体育学院体现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影响和学生社团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这样才可以有力促进河北体育学院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一.社团联合会及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关系

社团联合会是在学院团委领导下的全院学生社团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校园主旋律,利用课余时间,创造性开展理论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目标,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学生社团一般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团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发展迅速,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社团联合会不仅仅是全院学生社团的领导机构,是全院社团建立相互联系

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更是为全院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的机构.二.河北体育学院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团联合会刚刚成立,成员业务水平不足

河北体育学院社团联合会是在06年为迎接本科评估而新增加建立起来的机

构,直到07-08年才开始由院团委积极选拔优秀学生干部充实社团联合会,但是大

部分成员对社团联合会认识不足,甚至有的根本就不知道社团联合会在体院中的作用是什么,所以导致大部分社团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甚至有些社团处于瘫痪状态

2.各系各部门的领导对社团联合会和各社团的重视程度远远小于学生会

在领导们眼里认为只有学生会才是真正的学生组织,才能更好的完成上传下

达的任务,才是老师最好的助手和学生最真实的代表,他们完全忽略了学生社团在学校中存在的重要性.虽然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们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学

生群众团体,但它却真实的体现了当代学生的思想和学校的文化,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发展迅速,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

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学生社团缺乏场地和经费保障

目前我院校园面积小,场馆和场地设施少,以及学生活动资金不足的实际情况,学生社团只能在一些简陋的场地开展一些不需要任何金费的活动, 直接导致学

生社团开展不了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也保证不了学生社团的活动正常有序开展下

去.4.社团干部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

2006年8月,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

精神,进一步做好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在广泛调研认真听取各

地团学干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该文指出

“高校学生干部主要包括党团组织兼职学生干部、各级学联和学生会干部、学生

社团干部,是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在学生中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

行者,是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支重

要力量。为全面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学生干部健康成长,特制

定本规划”

每年9月份开学,一大批新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到学生社团工作中锻炼,同时

原社团干部成员中有一部分工作积极能力突出的学生被选拔为社团联合会的干

部或主席,还有的因毕业或实习,结束了社团干部工作,更多的平时表现平庸或主

观意愿不积极的学生则退出社团干部队伍.每年一次的换届,虽然有新鲜血液注入,多少还是会影响到学生社团工作的连贯性和规范性,这是团委老师要花费很多精

力指导他们的工作,而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新老磨合,工作逐渐步入正规后,又

要面临新一轮的大换血.5.社团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社团干部素质差异大, 社团发展规模不平衡

目前,据了解我院社团的指导老师,有的根本就不了解自己所指导的社团,只

是在社团里虚挂一个职位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专业老师的指导作用,而且有的社

团发起人只是以社团的名义招收会员以收取会费,根本就不开展任何活动,还有的一些社团干部动机不纯,功利思想严重,认为当领导了可以在入党、综合测评、奖

学金评定等方面获得好处或实惠,他们根本就不考虑社团今后将如何发展。还有

就是大一新生的新鲜感一过就不想再参加任何社团,这些因素直接导致社团发展

规模不平衡、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社团成员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6.工作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处理不当

有的社团学生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片面理解工作能力的培

养及其今后择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平时上课多以开会、参

加活动、策划方案、拉赞助等理由请假,导致专业成绩不佳,有的甚至需要补考,在学生中的威信大受影响.还有的学生干部作风不正,以工作为由拉帮结派,尤其

在执行任务时对老乡和朋友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搞特殊化。

三、处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

1.改变一些领导的错误看法,建立一个合理的社团管理体系

常言道,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社团联合会和社团在体院的重要作用,才可以对其

加以足够的重视,老师和领导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帮助和耐心的指导,是社团成为一条连接学生与社团,社团与所在系,所在系与院团委,院团委与

院领导的良性循环纽带,使各部门领导和老师通过社团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和最

喜爱的活动而及时的调整管理结构,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院系领导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更努力的工作和学习。

加强社团联合会的机构管理,选拔各社团的优秀干部组建主席团,根据实际情

况修改《河北体育在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合理完善社团管理体系。

2.加强社团学生干部的培养,注重社团学生干部选拔和锻炼

定期的对学生干部举办干部培训班或请一些领导专家为学生们讲座提高学

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有助于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一般多为思想好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是在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学

生中树起一面旗帜,能够带动更多同学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2)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有助于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通过他们的上传下达,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构建起

和谐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学生干部会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校的管理思想理念及各种

要求,各项安排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学生干部会及时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思

想动态等情况反馈学校有关部门,为学校制定真确的教育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依据。

(3)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声誉

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作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除了学习以外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素质经验,这些专业好能力

强素质高的学生毕业后,也会更快更好的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为企业和社

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与财富,良好的社会评价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声誉。

(4)注重社团学生干部选拔和锻炼培养,在选拔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做深入

细致地调查了解,任人唯贤,注重其学习成绩和群众基础,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多层次选拔人才。选拔后要做好培训工作,可以搞一些素质拓展训练和专家

讲座,同时在任用中给予其绝对的信任和科学指导。

3.加强社团活动场地管理,施行场地使用责任制度;鼓励社团与外界联系建立

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学校提供外来资源

在各社团使用场地过程中,施行场地使用责任制度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场

地的有限资源,更好的保护场地和设施,使场地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学生社团的活动需求,落实到谁使用谁负责,谁使用谁管理的制度。

鼓励社团以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与外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到把自己合理地推销出去,把资金合法的引进来,这样既解决了社团金费问题,又把学校向外界宣传出去了,提高了学校的声誉。以高尔夫协会和网球协会为例,在课外时间这些协会可以向外界招收会员收取会费,一部分交给学校作为场地费用,一部分留下来作为自己的活动经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又为学校拉来了外来资金,同时也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创业的成果,在今后毕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的体现出了社团的作用。

4.加强社团指导老师的培训,开展创新教育切实做好社团指导工作,促进社团平衡发展

在培训学生干部的同时,社团指导老师也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开展创新教育,社团指导老师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社团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指导老师具有创新的理念才可以去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思维,所以使之完全了解自己所指导的社团,并能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是使一个社团的社团干部之间素质差异减小, 社团发展规模趋于平衡的重要保障。

5.院团委要和各社团指导老师协调工作,及时交流,共同培养社团学生干部的各种能力,使其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在日常工作中,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要刻苦努力学习,在工作上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交往、应变的能力,这是学生干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组织开展具体活动的基本能力。同时学生干部要具有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学习、工作和休息之间的矛盾冲突,学生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在处理矛盾冲突和平衡利益时就懂得站在全面稳定和集体利益的高度来把握。学生干部观念新,思路活,在工作中不断突破旧的模式束缚,更新思维方式,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社团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1] 吴建明,陈国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 周云婷.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208,(2)

[3]李宁.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其培养方略[J]怀化学院学报,2006,(3)

下载中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体育社团建设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社团章程范文大全

    申请书 院团委: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带给同学们更多的快乐,我们作为音乐、器乐、舞蹈、T台秀爱好者,希望把各个爱好人士集中起来,共筑一个舞台空间来展示自我,......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宋琳奇1 张琳2田晓曦3 摘要: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适应性差等的特点,结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研究综述 2

    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最近几年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和综述,认为对我国中学生课外体育参与方面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课外体育的直接......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法的研究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法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过于注重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致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模式化严重,导致教师是教材和教案的执......

    高师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座谈讨论,对高师院校大学生悼育教学中的心理库碍进行了研究分析.体育教学与健康具有探刻的内在联系,高师体育教学改革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体育教学......

    体育社团计划

    2013-2014年度白勉峡镇九年制学校体育社团活动计划 课外体育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今......

    体育社团申请书

    社团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你们好! 中学生社团是一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中学生和体育教师组织起来的实践性团体,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在学校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自己的特长,从中得......

    体育社团工作总结

    体育社团工作总结 XX年是我校社团建设的第一年,可以说是摸索阶段,但学校的社团工作在技能组长强权华老师的带领下,下边美术、音乐、体育三个大社团协助下顺利开展,并取得了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