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时间:2019-05-12 13:1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第一篇: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一、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任务和“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亿元,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2059.87亿元,增长12.1%,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6420元和8689元,分别增长8.4%和9.5%,(一)针对下行压力精准施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工业全年增长7%。

2.是力促投资稳定增长,积极争取国家对水利、交通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开展央企进陕、民企进陕、京企进陕活动,与各大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万亿元,增长8%。

3.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物价指数上涨1%。四,现代农业园区增加到2350个,粮食生产“十二连丰”,苹果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二)全面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新支柱产业加速成长并在应对经济下行中发挥重要作用.1.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扶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闪存芯片、汽车电池项目和年产1500万部手机生产线相继投产,天然气重卡和混合动力轿车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国产大运和新一代新舟支线飞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国家级大数据中心正式运行,非能源产业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5.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7%,旅游总收入达到3005.8亿元。

2.坚持“三个转化”思路推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陕西煤化继延长集团之后跻身世界500强,能源化工产业经受严峻考验继续发挥支柱作用。

3.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客货运输量成倍增长,建筑业增加值达到全省GDP的9.8%。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经济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三)“四化同步”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1.是按照“建设大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思路,推动全省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2.是坚持一市一策分类指导,各地竞相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3.是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承载功能不断增强。

(四)坚持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生态建设正在向系统化迈进。

1.大力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拆改燃煤锅炉3867台,淘汰黄标车7.8万辆,关中削减燃煤300万吨,西安收获了251个蓝天,较上年新增40天。

2.全面启动新一轮渭河综合治理,累计投资245.5亿元,安澜河、生态河、景观河目标正在变为现实。强化秦岭保护和汉丹江综合治理,有效遏制了秦岭北麓违法乱建现象,确保了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安全。统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造林绿化490.7万亩,建成“百万亩湿地”和“百万亩森林”。

3.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改水改厕,治理面源污染,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健全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退出机制,加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3.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4%,单位GDP能耗下降3.3%,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

(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陕西已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位置。

1.围绕国家论坛和品牌展会精心搭建高端合作平台,参加欧亚经济论坛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从首届的13个增加到53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机制正式建立,西洽会和农高会向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展会转型。

2.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创建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大通关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与国内13个口岸城市建立合作关系,铁路航空物流集散中心初具规模,全省海关增加到6个,“长安号”纳入国家“中欧快线”年发送138列。

3.发挥在国家外交大局中地位提升的优势,巩固发展与国外的省州友好关系,深化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办学机制,积极推进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艺术节和旅游博览会常态化。

4.坚持高水平引进来、高标准走出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6.21亿美元,引进内资5658.63亿元,分别增长10.7%和13.7%,境外实际投资6.66亿美元,增长47%,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增长12.8%,增速位居全国第5位。

(六)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追赶超越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1.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2.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以土地产权制度为核心深化农村改革,土地承包确权颁证加快推进,有力促进了党的各项农村政策全面落实。

4.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加快金融改革步伐。5.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为目标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激发活力、提升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仍需加大力度、持续推动。

(七)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全省人民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1.虽然去年财政增收压力明显加大,但“两个80%”仍然得到全面落实,全省民生支出3582亿元。

2.坚持就业优先与鼓励创业创新相结合,重点群体就业得到充分保障,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5%,新增城镇就业44.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3.8万人。

3.扩面提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居全国第12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最高补助额达到2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460元和年250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分别高出国家标准20元,居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水平分别达到人均2344元和户均1407元,乡村教师、精简下放人员等二十多个特殊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4.保障性住房顺利实现三年23%的保障面,移民搬迁步入常态化轨道并在全国推广,年内又有45.1万户城镇居民迁入新居,129万人实现脱贫,其中搬迁21.9万人。

5.加快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城区中小学校建设,狠抓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和中职教育规模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组建各类医疗集团和联合体37个,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体系,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7%,为基层招录医学本科生1803人、培养全科医生1520人。7.以30个重大文化项目为统领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全面实现,采取购买公共服务形式开展各类演出3000余场次,配备全民健身器材4.7万余件,一批文化精品力作亮相央视或全国舞台。

(八)强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型、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步伐加快。

1.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全面实施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率先推行公车改革,省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8%。

2.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严惩不作为、乱作为行为,查处政府系统违纪工作人员3278人。

3.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省人大依法监督,自觉接受省政协民主监督,4.进一步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实行政务公开。

十二五完成情况

“十二五”确定的12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15项预期性指标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的历史性跨越!

1.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总量列全国第15位,财政收入翻一番,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2.是固定资产投资是上个五年的3倍,新增高速公路1700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300万人次,国际航线由8条增加到36条,高铁从通达一个省会拓展为“一日交通圈”,西安开启地铁时代,渭河三年变清目标如期实现,引汉济渭和东庄水库工程加快推进。3.是创新潜能有效释放,相继被国家列为创新型省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63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7项,去年技术交易额721.7亿元、专利授权量3.34万件,分别是五年前的7倍和2.9倍。

4.是对外开放短板加速弥补,实际利用内外资年均分别增长18.6%和20.5%,对外直接投资是“十一五”的3.6倍,进出口增长率连续位居全国前列,世界500强落户总数达112家,经济外向度从7.9%提升到10.4%。

5.是一系列重大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社保、医疗、商事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探索被国家推广,社会普遍关注的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开创了全国脱贫攻坚的新路径,有效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6.是“两个80%”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生产总值,就业水平稳中有升,社会保障惠及城乡各个群体,230多万户居民通过安居工程迁入新居,170多万人依靠移民搬迁告别深山,!

二、“十三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在提高质量与效益基础上,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

1.经济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较大,尤其是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下滑,致使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 2.受资源环境约束和市场波动双重影响,产业结构的深层次矛盾更加显现,增长动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3.群众收入、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对外开放等短板虽有重大突破,但与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4.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实现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

5.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不仅廉洁从政需要持续强化,解决不敢担当、为官不为问题更为迫切。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陕西发展的重大机遇:

1.在于科技、人才优势凸显和不断增长的标准、专利、技术交易成果,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在于国家赋予我省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先行先试的使命和诸多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可获得更多的支持;

3.在于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将在日趋激烈的个性化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4.在于连续的高增速积累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在于民生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极大保护和发展了生产力;

6.在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格局拓展了我省发展的空间;

7.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和3700万三秦儿女人心思进、万众追梦焕发出的强大动力。1.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

2.把协调作为内在要求,着力构建可持续的发展结构。

3.把绿色作为必要条件,让生态文明融入发展全过程。

4.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建设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5.把共享作为本质要求,不断为三秦百姓创造新福祉。

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我们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心谋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实现“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主要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

(一)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统筹推进“去产能”和“三个专项行动”。今年规模以上工业计划增长9%左右。

1.精准研判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向管理和技改要效益,寻找新的石油产销平衡点。重点开发陕北和彬长煤矿,逐步关停渭北老矿区。

2.分类推进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

3.争取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坚决淘汰“僵尸企业”、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领域无竞争力企业,妥善安置分流人员。1.在此基础上,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降本增效和制造业升级三个专项行动。分类施策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扩大销售,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鼓励首台首套优势装备推广应用,完善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扶持政策。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推动企业开发适销对路新产品。

2.从降低交易、人工、物流、财务成本和税费、五险一金、电力价格等方面发力,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进行直供电和低电价区改革,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3.全面评估技改资金使用情况,发布指导目录,实施150个重点技改项目。

按照补短板要求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继续加强“米字型”高铁网建设,全力加快包西、西成高铁等项目进度,努力推进陇海铁路功能北移。以加密高速路网、增强等级公路联通能力和建制村通油路为重点加快公路建设,切实抓好黄陵至延安、宝鸡至坪坎、平利至镇坪高速和沿黄公路、搬迁集中安置点连接线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大西安轨道交通和关中城际铁路,支持西安加快地铁建设,启动机场三期扩建项目。

2.加快建设引汉济渭、东庄水库、斗门水库、亭口水库、延安黄河引水等项目,掀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

3.依托神府、榆横、延安、彬长四大煤电基地,尽快建成至河北、山东、江西“两交一直”特高压输电通道,加快建设镇安抽水蓄能电站。

4.积极推进光纤到楼到户,普及城区公共无线网络,不断扩充出省带宽,督促运营商落实降费提速政策,建设“宽带陕西”。以我为主精心谋划后续重大项目和滚动投资计划,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今年增长10%左右。

围绕市场化目标健全要素配置体系。

1.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2.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创新投入方式,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推行股权投资、搞好以奖代补、开展风险补偿、完善财政贴息和政府购买服务,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产业。

3.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陕发展,健全地方金融体系,争取两家民营银行获批,探索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积极发展金融租赁和消费金融,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4.继续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依法收回违规用地,盘活存量,提高效率,确保稀缺资源优先用于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项目。

5.加快形成供水、供气、供热、环保等方面的价格市场化决定机制,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惩罚性和阶梯电价,全面实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聚焦突出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

1.全面公布市县两级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实行投资项目审批监管线上运行,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完成行业协会商会行政脱钩试点,争取列入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2.推进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和城市管理等监督执法重心下移,落实政府属地监管职责,切实解决市场秩序、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市容市貌、社会诚信领域的管理缺位问题,把该放的全部下放,该管的坚决管好。

3.继续改进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公共服务,坚持县乡村三级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

(二)努力重塑体现创新引领与适应消费需求的产业体系按照中高端要求优化工业结构。

加快培育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主体。1.是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培育壮大新支柱产业。

2.是根据国家战略创新体制机制、策划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航空发动机专项和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支持,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3.是围绕更多军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民用企业深度参与军工生产两大目标,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有效途径,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吸引配套企业聚集。

4.是超前部署石墨烯、量子通信、第五代移动通信、自旋磁存储等前沿技术研发平台和研究项目,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

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带动产业和拉动消费的作用。

1.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2.是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3.是围绕“互联网+”发展新型业态。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1.坚决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新增基本农田50万亩,治沟造地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耕地80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00万亩,总产超过1100万吨,从今年起就粮食安全对市县政府“一把手”实行年度考核。

2.推进果业提质增效,壮大优势畜牧业,实施菜茶品牌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让农户分享全产业链价值收益。3.农业支持政策向规模经营主体和产业融合项目倾斜,大力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带动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4.加快粮食加工转化,大力推广耕地质量建档立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实行耕地休耕轮作,健全现代种业、果蔬苗木、畜禽良种和蔬菜育苗繁育体系,发展农产品销售、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5.全面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确保财政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优化产业聚集承载空间。

1.以现代农业园区条例颁布为契机,着力完善产业体系和配套设施,促进园区提质增效。

2.继续支持各县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和省级开发区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更加主动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4.建立地方与央企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搞好航空、航天、兵器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西咸新区国家航空城实验区和汉中航空智慧城。

5.支持杨凌建设世界知名农科城,在更高层面上发挥示范效应。

6.支持西安高新区托管省内其他开发区,争取在更大范围内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让创新要素渗透到全省各个领域。

(三)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城乡发展规划管控。

1.加快形成总规、详规、专项规划相结合的规划体系,全面推行“多规合一”,确保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2.以城镇群为主要形态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3.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更加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1.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模式,抓紧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品质,争取获批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2.下大气力优化投资环境。

3.积极推进对外经济合作。

(五)系统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继续开展重点领域综合整治。

2.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要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分别削减1.5%、1.5%、1.5%和2%。

3.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

(六)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1.坚决打好“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战。

2.进一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3.更加注重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4.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以推行权力清单为契机,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2.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

3.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和执纪问责,努力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力。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山西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将重点抓好九大方面

------------------

2010年01月27日 08:52

●2009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比年初预想的要好,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已全部兑现

●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长9%

●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2010年全省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本报讯(记者 梁涛、继钊、平原)备受全省人民关注的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昨天上午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隆重开幕。

大会应到代表549人,实到代表524人,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幕。

大会听取了王君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两个部分:一是2009年工作回顾;二是2010年主要任务。

报告中指出,2009年,我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相结合,与保民生、促和谐相结合,与抓安全、保稳定相结合,与抓改革、增活力相结合,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省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实现较快发展,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左右;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二氧化硫指标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省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500亿元,是上年的3.9倍;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018人,下降27%;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高达1013亿元,增长20%。2009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比年初预想的要好,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已全部兑现!

报告在全省2010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明确提出,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长9%。约束性指标是: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报告指出,我省2010年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全年投资达到6000亿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努力稳定外需,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有特色、有潜力、有基础的产品出口,不断增强外贸出口能力;切实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服务业“1+10”工程,重点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全省上下要咬定目标、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挑重担,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努力使我省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做好“三农”工作。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让三晋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有一个新的提高。

五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提高安全发展水平。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创新安全监管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进一步提高和谐发展水平。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教育改革,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师资质量,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管理。要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七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足我省实际,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生态环保等重要方面,在煤炭清洁生产加工、煤矿安全生产、铝镁合金及其深加工、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八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着力建设“五大特色文化产业区”,推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九是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还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2009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批准。

来源:太原日报

第三篇: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

2014政府工作报告看法治重点

2014-03-14 北大法宝

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正式履职的第一年,在过去一年里,新一届政府履行了宪法规定的职责义务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回顾2013年政府工作成就

(来源:新华社记者:施鳗珂)

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416项;

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

广义货币M2增长13.6%;

中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减5%;

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6300多万人;

全国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1.6%;

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

非石化能源发电量比重22.3%;

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公里;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1%(城)和17.7%(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

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60万套,基本建成540万套;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孩子3200万;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上年增长8.5%;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人均280元;

基本药物制度覆盖村卫生室80%以上;

28个省份开展大病医疗保险试点;

农村免费孕前检查受益家庭600万个;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重大事故下降16.9%;

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法律34件,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议案,制定修改法规47件;

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一起关注2014政府工作法治相关新看点。

2014年工作政府工作法治相关重点

1.进一步简单放权

继2013年国务院分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416项之后,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2.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

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3.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行政审批事项

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4.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5.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6.阳光财政制度

未来,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

7.“营改增”试点扩大

“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清费立税,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

8.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

同时,进一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9.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同时,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10.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健全村务公开、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减灾能力,做好地震、气象、测绘等工作。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就近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法律援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形成良好社会秩序。

11.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2.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

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

1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第四篇:2010 年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 年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9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支持监督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团结协作,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回升平稳、后劲增强、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市生产总值225 亿元,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33.18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0 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5280 元,增长11%;节能减排完成省考核目标。

(一)坚持多措并举,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工业帮扶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帮扶年”活动,制定落实扶持工业企业渡难关的37 条意见,成功举办首届地产品展示展销会,建立市县区单位与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等机制,帮助73 户困难企业走出困境,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61 亿元,增长28%,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1 户。二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68 亿元、增长6.6%,粮食总产67.9 万吨、增长3%。农业产业化“563”提升行动加快实施,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产值28 亿元。“润思祁红”、“雾里青”分别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十大名茶和特许商品,“富达”大米荣获全国第八届稻博会金奖。成功组团参加首届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新增主城区蔬菜基地2000 亩。50 座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霄坑河等6 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全年水利投资4.8 亿元。建成“村村通”等农村公路940 公里。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2868 口、乡村沼气服务网点174 个。新型农民培训2.3 万人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三是旅游商贸拉动有力。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 万人次,增长30%;实现旅游总收入108 亿元,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 亿元,增长18.9%。花台索道、大王洞索道投入使用,杏花村旅游区和青阳县九子岩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中韩(池州·求礼)友好文化旅游节、杏花村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各类节庆活动。荣获“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称号。江口物流基地二期、商之都一期、上海物流城一期等项目建成运营,站前区“无赋费区”新增专业市场营业面积9.4万平方米,实现营销额10.3 亿元。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深入实施,每万户购买家电数量居全省前列,争取农机补贴占全省份额的9%。

(二)坚持投入拉动,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60 亿元,增长45%。一是项目谋划争取成绩突出。编制论证亿元以上项目120 个,总投资1460 亿元。新增省“861”项目储备占全省份额11.4%,完成投资增长71.3%。争取中央投资项目补助资金4.4 亿元。央企对接协议投资679 亿元,位居全省第三。二是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工业投资128 亿元,增长53.5%。贵航特钢一期、中山化工二期、华尔泰12 万吨合成氨扩建、金邦铜业等22 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铜冠60 万吨铅锌、广信农化30 万吨离子膜烧碱、瑞强塑业等35 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三是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突破。池青九快速通道基本建成,九华山机场、宁安城际铁路池州段加快建设,国内风景区首条轻轨-九华山旅游轨道交通项目、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江口港区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东九高速公路即将开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初具开工条件,吉阳核电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

(三)坚持创新突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占经济总量比重33.5%,比上年提升3.3 个百分点。一是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制定出台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等系列政策措施;投入资金1.2 亿元,重点扶持安徽白鹰集团、艾柯蓝节能环保公司、智新生化等20 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成功举办自主创新产学研对接会,26 家企业分别与合工大等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创建九华数控机床研究院等20 家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新增7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工业主导产业培育加快。制定出台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纲要,铅锌、铜、特钢等八大主导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光伏太阳能、LED 光电等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取得突破,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3.6%。三是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成功跻身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铜池枞先行先试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利用市城投公司历年结存间歇资金4 亿元支持各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入15 亿元。九大百亿产业园区加快推进,新增规模企业占全市80%,主导产业集中度达80%。贵池高新技术产业园成功挂牌。

(四)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全年新引进项目286 个,其中规模工业项目192 个,竣工投产项目158 个。成功举办“上海·池州对接项目投资说明会”、“广东·池州优势产业推介会”,积极组团参加第四届中博会。荣获“2009浙商最佳投资(省外)城市”、“苏商投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称号。二是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增值税转型改革顺利实施,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部取消,率先在全省建立村镇供水管理体制,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启动实施。三是金融支撑作用明显。与省工行签订170 亿元战略授信协议,东至县农村合作银行挂牌运营,九华农商行增资扩股加快推进,组建7 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81 家农村互助基金会,市城投公司首次成功发行

亿元企业债券,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50.7 亿元、增长41.3%。四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池州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池州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挂牌运行。全年进出口总额1.8 亿美元,增长65.9%;实际利用外资1.4 亿美元,增长15.7%。与阿根廷弗洛伦西奥巴莱拉市缔结友好城市,与韩国友城求礼郡互建纪念亭落成开放,成功举办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工作会议。

(五)坚持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市城镇化率41.5%。一是主城区建设加快推进。50 项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2 亿元。商务大厦、广电大厦等封顶,中建大厦、中环大厦等建筑群加快建设。主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加快实施,环齐山平天湖10 大景观工程进展顺利。改建污水管网25 公里。30 项城市绿化、亮化工程以及城市雕塑基本完成。全面落实市区管理事权划分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依法查处违法建设继续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功通过国家考核验收。二是县城建设取得突破。完成投入5.5亿元。贵池政务新区建设加快,东至县城新区建设全面启动,青阳县城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石台创建“中国旅游强县”通过省级验收,九华山成功进入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行列、荣获“2009 中国十大特色休闲胜地”称号。城东和各县城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全面完工。三是中心镇建设有序发展。完成投入5.3 亿元。编制完成17 个中心集镇总体规划,出台扶持13 个省、市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意见,大渡口新城建设全面推开。池青九快速通道城乡统筹示范带建设稳步推进,4 个乡镇、40 个村新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点。

(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池州加快推进。一是民生工程力度加大。32 项民生工程投入8.6 亿元、增长51.4%,10 件惠民实事投入3.7 亿元、增长85%,惠及90%以上城乡居民。主城区翠柏路和毓秀门农贸市场建成使用。二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效,完成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和加固改造任务。池州一中新校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三中新校区、城关小学秋浦分校及市特教学校公寓楼、培智楼建成使用。全年教育投入9.4 亿元,增长23.6%。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大型黄梅戏《菊花缘》获省新剧本奖,《昭明文选》、《漫步秋浦》正式出版,全年送戏下基层进社区659 场、送电影9720 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突破。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4%,完成12 所乡镇卫生院、80 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甲型H1N1 流感、手足口病得到有效防控。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三是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继续加强。新增就业1.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农民工技能培训1.5 万人次,建成6 个农民工创业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省下达计划。农村低保提标扩面5.5 万人,城市低保应保尽保2.4 万人,“夕阳红”计划新建、扩建敬老院20 座,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超过30%,医疗救助、孤儿救助、困难救济等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廉租住房1690 套,竣工安置房65 万平方米。四是生态建设持续加强。人工造林5.57 万亩;整合减少矿业权50 个,整顿规范工作获国家十部委表彰;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 个。五是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四个县区和九华山全部进入全省平安建设先进行列。顺利完成国庆60 周年安保各项任务,群众安全感97%、社会治安满意率98.6%,连续三年都位居全省第一。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同时,依法治市工作深入推进,村务公开逐步完善,和谐社区加快建设,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深入开展,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审计、统计、物价、人事、供销、气象、地震、对台、档案、保密、地方志、社会科学等各项工作得到加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有效,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突破。

(七)坚持高效运转,政府建设继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断提升。适时向人大和政协报告重要工作情况,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 件、建议93 件和政协委员提案154 件。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定期直接听取各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全市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制定出台安全生产、地质灾害、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等行政责任追究办法。推行电子行政审批和监察系统,完善“一门进、一费清、一章结”制度,规范市政重点工程招投标管理。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全市党政机关公款出国(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

接待费、用电用油用水经费降幅均达到省定目标。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深入推进政府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奋力搏击金融危机影响的征程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实践昭示我们:践行科学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务必坚持科学发展;弘扬池州精神必须自我加压,自我加压务必坚持池州精神;维护发展大局必须团结和谐,团结和谐务必坚持大局为重。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就一定能够完成“十一五”规划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池州跨越崛起,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创业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池解放军指战员、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各位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池州建设的中央和省驻池单位,向在我市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向给予市政府高度信任和倾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项目规模仍然不大,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民生工程保障水平仍然不高,社会事业有待进一步推进,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倍加清醒、倍加奋进,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逐一加以解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2010 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 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我市经济发展环境总体向好,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中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家启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铜池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先行先试将加快推进。我市一批工业企业进入产能释放期,一批重大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对此,我们必须准确判断,抢抓机遇,用足政策,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把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保持好、巩固好、发展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既定发展战略,围绕“稳增、调优、惠民”的要求,突出大投入拉动、大产业支撑、大城镇带动、大民生保障,奋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 %;财政收入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1.02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全年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切实扩大有效投入规模

坚持以“583”工程重大项目为引领,扎实开展“投资突破年”活动,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 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要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全力加快百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工业投资180 亿元以上。重点推进铜冠有色铅锌冶炼、贵航特钢二期、广信农化30 万吨离子膜烧碱、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富莱茵汽配、金润铜业、TCO 导电膜玻璃等15 个10 亿元大项目建设,力争开工中国恒天专用车、华源10 万锭纺精梳棉、3 万吨金属锰等一批央企对接项目,确保白鹰集团数控机床、富田农化、瑞强塑业、九鼎环保纸等30 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二要狠抓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确保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5 亿元以上。重点加快九华山机场、宁安城际铁路池州段、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九华山旅游轨道交通、江口港区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尽快开工东九高速公路、池州长江公路大桥。三要狠抓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吉阳核电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九华发电二期列入电源点建设计划。加快池州至九江城际铁路、阜阳至景德镇铁路池州段、殷汇经石台至祁门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部分项目当年开工。

狠抓重大项目谋划争取。积极谋划重大项目,重点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策划论证一批带动力强、产业链条长的重大项目,确保“十二五”重大项目储备4000 亿元以上,力争今年挤入省“861”项目新增储备400 亿元。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围绕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环保、“三农”、改善民生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加大项目对接和争取力度,确保新增中央投资占全省份额5%以上。

强化重大项目服务保障。不断健全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负责、联动协调、考核督查机制,确保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建立重大项目用地跟踪责任制,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力争全部挤入省“861”独立选址项目用地笼子。对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全过程跟踪服务与指导,努力让列入市政府直接调度的重大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

(二)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自主创新是引领池州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未来一段时期谋划打造“三个千亿元产业集群”,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确保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0 户。

加快打造三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整合、提升、做强,加快主导产业群培育进程。一是培育千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铜冠有色为龙头,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群;以贵航特钢为龙头,打造特殊钢材料产业群;以海螺集团、禄思伟和国家级非金属矿产品质检中心等为龙头,打造全国重要的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群;以香隅特色化工产业园区为支撑,打造新型化工中间材料循环产业群。二是培育千亿元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吉阳核电、光伏产业园为龙头,打造新能源产业群。以白鹰集团数控机床基地为龙头,打造数控机床产业群;以中耀美华、东华船舶、贵池船舶等造船基地为支撑,打造船舶制造和配套产业群;以恒天专用车、昌利锻造为龙头,打造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群。三是培育千亿元旅游文化创意服务产业集群。以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平天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景点和旅游骨干企业为依托,打造旅游产业群;以大愿文化园、杏花村历史文化园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九华文化”特色产业群;以中国国际佛文化节、中韩友好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为依托,打造节庆会展产业群;以佛文化影视剧制作、佛文化动漫创作、傩工艺品、九华玉等为支撑,打造创意产业群;以江口物流基地、站前区商贸物流园为支撑,打造现代物流产业群。

强力推进自主创新。围绕培育主体、促进一体、夯实载体,加快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确保省级及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要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重点扶持“有核心技术、有研发项目、有市场效益”企业,力争白鹰集团数控机床、艾柯蓝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LED 光电等一批高科技产品实现产业化规模生产。二要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制定实施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意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巩固自主创新产学研对接会成果,推进市政府及26 家企业与合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协议的落实,确保专利申请和引进数量增幅全省领先,新增市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20 家。三要加快创新基地建设。重点推进贵池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其它园区高新技术板块建设,努力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制高点、示范区。

继续强化工业企业帮扶。巩固“工业企业帮扶年”活动成果,完善帮扶政策措施,安排1 亿元资金予以规范、扶持、引导。继续实施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办好地产品展示展销会,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产业群进行整合、衔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梯度增值。同时制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结构性减税、企业减负、信贷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营造“倡导创新、鼓励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切实促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一是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重大环保节能技术示范等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引导使用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二是突出技术改造升级。安排专项资金对技改项目进行贴息补助,完成技改投资65 亿元以上。进一步淘汰小水泥、小煤矿、小化工、小轮窑等落后产能。三是突出关注低碳经济。大力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和低碳技术应用。继续坚持“矿业换产业、项目配资源”,整合减少50 个矿业权,试行在线监测系统并逐步推广。

(三)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坚持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促进农村和谐。

提升现代生态农业水平。一是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启动贵池、东至增粮规划,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563”提升行动。新增10 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20 家市级示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确保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 家,每个县区争取引进2 个投资超亿元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积极培育优质粮油、茶叶、畜禽、名优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建设5 个农产品标准化生

产基地,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数量超省平均水平。加快九华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完成人工造林4.2万亩。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严格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健全“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监测网络。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工建设53 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秋浦河治理和大同圩、秋江圩、七里湖圩泵站技改工程。开展农田灌排畅通工程建设,实现农田灌得上、排得出、产出高、效益好。全年水利投资超过2 亿元。二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10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积极试行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清洁工程。逐步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三是扎实推进“和谐村”、“千村百镇”示范点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推进农村改革创新。一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扶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二是巩固提升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选择5 个乡镇开展“一网通”工程试点,建立县级为民服务代理中心。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覆盖面,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建立林业发展长效机制。三是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扎实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探索推广“订单需求告示制”和“需求就业培训券”,引导农民有效培训。加强农民创业指导扶持,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建成5 个农民工创业园。四是继续强化开发式扶贫工作。

(四)着力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围绕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样板带、循环经济示范带、自主创新引领带,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着力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坚持“开发沿江一线、保护腹地一片”,推进九大百亿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加强与周边市的衔接合作,制定铜池枞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操作性规划,加快集中区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科学合理有效配置岸线资源,形成沿江产业密集带。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联系合作,积极探索“借地开发”模式。二是完善新园区配套功能。围绕“路网成环、水电配套、框架成形、设施完善”,重点推进大渡口开发区(石台工业园)20 公里路网及2平方公里工业起步区、贵池前江工业园6公里路网和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坚持因园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集群发展,在确保5 个省级开发区分别竣工投产40 个规模工业企业、开工建设1 个10 亿元项目的基础上,推进市开发区加快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形成集群效应;推进贵池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引进数控机床、光电等主导产业群项目,力争创新型企业占全市1/3 以上;推进东至县加快大渡口开发区(石台工业园)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力争香隅化工产业园再增一个“新香隅”;推进青阳县围绕3 条百亿产业链集群招商,在10 亿元大项目集聚上实现新突破,尽快建成园区科技服务中心。全市建设35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确保园区投资强度达到省定标准。

强力招商引资。突出“大工业、大宾馆餐饮、大市场、大房地产、大基础设施”,力争招商引进规模工业项目330 个。一是突出产业群招商。围绕三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主攻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行业协会、商会、同乡会,积极挖掘上海世博会客商资源,组织开展赴台招商活动,力争引进一批产业链条龙头、关键环节配套的大项目。二是突出以商引商。坚持“服务一企、引进一商、聚集一片”,确保全年以商引商引进规模工业项目200 个。三是突出领导招商。县区主要领导原则上一年外出招商时间不少于2 个月,专职招商领导原则上每年在外招商时间不少于8 个月。四是突出环境招商。树立“对企业负责就是对事业负责,为企业服务就是为发展服务”的理念,坚持不懈地营造“进了池州门就是池州人,到了池州市处处好办事”的浓厚氛围。

丰富融资渠道。确保全年信贷投放增长35%,力争年初掌握开贷投放主动权。一是着力引进金融机构。力争引进1-2 家金融机构,在风险投资基金引入和运作上争取实现突破。二是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完成九华农商行增资扩股,推进石台农村合作银行挂牌运营,探索设立2 家村镇银行,积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50 个农村互助基金会,增强担保机构实力,放大担保系数不低于1∶5,积极发展典当业。三是推进直接融资。争取每个县区有1家企业进入辅导期,推进市城投公司二期债券成功发行。四是创新金融服务。按季召开银企对接会,引导金融机构发放银团贷款和并购贷款,定期开展金融机构“质量高效融资办案竞赛”、“县区担保公司放大效应竞赛”、“银企合作履约竞赛”、“金融产品创新竞赛”活动。

(五)着力发展旅游商贸,切实壮大第三产业规模

坚持将扩大消费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全年第三产业增长12%以上。

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制定实施“2010 年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增长25%、旅游总收入增长20%。一是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九华山大铜像主体完工、大愿文化园建成,力争年底前开光;推进花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完成肉身殿北大门地段环境整治;加快平天湖旅游度假区景区开发。推进雨润月松阁、新罗国际大酒店、碧桂园凤凰酒店、九芙蓉广场等10 个高档星级酒店建设,确保5 家以上建成运营。二是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坚持九华山为龙头、主城区为中心、各县区为支撑,加快整合区域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佛国九华朝圣观光之旅、诗仙李白秋浦寻踪之旅、杏花村历史文化探源之旅、牯牛降原始森林探秘之旅、中国鹤湖湿地生态科考之旅、平天湖生态休闲度假之旅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力推进市山县联投、联游、联动。三是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开发世博会旅游市场,努力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佛文化节·九华山庙会”、“中韩友好文化旅游节”、“杏花村诗文化节”、“安徽石台茶叶节”、“东至陶公菊花节”。继续开展“好山好水好景好线”摄影竞赛、群众性评选活动。

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一是完善城乡市场体系。加快乐购、家乐福、沃尔玛综合商场工程建设,力争商之都二期工程建成开业。大力发展便利店、超市、家政服务、社区菜市等多种形式连锁服务网点。继续抓好家电、农机、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探索建立“菜篮子”基地、批发、零售一体化市场供应体系,加快建成杏花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二是搞活市场流通。重点推进站前区“无赋费区”建设,完善站南路商贸物流园基础设施,建成国际汽车城、徽商大市场,力争华天汽车集聚园、义乌小商品市场、佛教用品用具大市场、农业科技产业化交易大市场开工建设。推进江口物流基地三期工程建设。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动漫设计、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培育发展服务外包业,开工建设动漫产业园、市会展中心。

努力扩大外经外贸。全年进出口额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稳定特色农产品、服装加工等传统优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生物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加快培育进出口集群基地。巩固和发展国际友城关系,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六)着力抓好统筹发展,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按照“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提升品位、集聚人气”的要求,将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围绕未来几年实现“千亿元城镇建设大投入”目标,今年开工建设500 万平方米房产,城镇化率43%以上。

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坚持规划引领,新开工建设50 项市政重点工程,总投资20 亿元以上,着力打造“一池山水满城诗”的城市意境。一是加快水系贯通工程建设。围绕“3538”工程,完成三大水系沟通、五大景区整合、三个关键节点建设、八大桥梁改建,启动平天湖特色雕塑工程,实现“水在城中走,人在画中游”。二是加快历史文化复建工程建设。完成孝肃街、府儒学复建工程,推进秀山门博物馆二期等4 项历史文化复建工程。三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建设。完成体育馆区域路网、教育园区路网等20 条路网和60 公里综合管网改造建设,继续推进城市主干道绿化、亮化工程,改造建设部分公交场站和公共停车场。四是加快高层集中区工程建设。重点加快长江南路高层集中区、东部经济园区商务中心等18 幢城市地标性建筑建设,确保金融大厦、中环大厦等10 幢竣工使用。五是推进城市创建工程。扎实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宜居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创建省第二届文明城市通过考核验收。彻底整治清溪河,建成三台山公园,着手白洋河城区段、秋浦河故道环境综合规划整治。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加强社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楼长制”和背街小巷整治长效机制。加快安置房、廉租房建设进度和质量监管,主城区新开工建设100 万平方米安置房,新迁入居80 万平方米。继续加大违法建设依法查处工作力度。

加快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一是加快打造特色县城。推进贵池区政务新区建设,初步形成特色风貌;东至县加快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河西、火车站新区与老城区的整体联动发展;石台县加快城东片区和南山片区的规划建设,基本建成10 条特色商业街;青阳县加快旅游特色县城建设步伐,拓展城南,启动西入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九华山加快柯村新区城中村整治、九华河两岸风光治理,提升旅游景区品位。二是推进中心城镇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示范镇。重点要高起点规划大渡口老城改造,加快1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打造生态环保皖江绿城。三是扎实开展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试点工作。重点推进池青九快速通道沿线、贵铜公路沿线、清溪河上游、大渡口及升金湖周边等重要地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打造特色城乡统筹示范带,确保整治土地5 万亩,置换土地5 千亩。四是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划定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率100%,各县城和13 个扩权强镇试点镇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超过80%,全面启动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县域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事业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经济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改造划,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各个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加强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建成池州一中、市职教中心、计生学校新校区,积极筹建计生职业学院、工交职业技术学院和动漫职业技术学院。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突出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一是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继续开展消除“双零家庭”行动计划,支持更多劳动者自主创业,鼓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完善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加快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步伐,建立城镇居民医保慢性病普通门诊统筹和调剂金制度,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逐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三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力争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70%,逐步提高优抚对象待遇、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水平。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国家规定的基本目录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98%以上,资金结余率控制在10%以下。积极探索实施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统筹并轨运行机制。进一步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九类基本、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方便群众就医机制。继续做好甲型H1N1 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建成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楼,开工建设市精神病医院。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三是加强应急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市应急平台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四是加强物价监测调控,建立健全基本生活必需品应急处置机制,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五是扎实做好维稳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信访工作,重视网络舆情,推进城乡社区警务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一是加快文化广电体育事业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筹建市博物馆、图书馆、工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宫),规划建设市演艺中心,谋划成立池州广电传媒集团、池州九华电影院线公司,建成市体育馆、市广电新中心。二是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完善“村为主”机制,推进基层站所建设。认真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三是统筹发展其它各项社会事业。扎实开展文明市民(单位)评选活动,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加快老年公寓建设,重视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福利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推进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健康发展,加强供销、气象、档案、保密、地方志、防震减灾、新闻出版、社科研究等各项工作,积极支持驻池部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工作,巩固发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

拓展提升民生工程。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惠及多数”,认真实施省33 项民生工程,继续办好10 件惠民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1.补助提供就业岗位10000 个。

2.对全市城乡低保群众发放节日慰问消费券。

3.新建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4.主城区新建、改造公厕20 座,新建垃圾转运站10 座。

5.对全市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化疗对象免费治疗。

6.实施孤儿救助。

7.继续推进蔬菜基地建设。

8.主城区规划建设居民小区菜市场3-5 个。

9.实施贫困大学生救助。

10.下基层进社区送电影6000 场、送戏(演出)600 场。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坚持科学施政,增强改革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善于在逆势中寻机遇,善于在风险中解难题,善于在政策中拓空间,善于在拼搏中求跨越,不断提高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再清理工作,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进一步科学谋划发展,把握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突出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符合池州发展实际、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新目标、新思路、新举措。

(二)坚持依法行政,增强规范履职能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制度,定期召开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联席会议,重视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继续抓好市二届人大三次、四次会议相关议案的推进落实。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坚持直接倾听群众心声,接受人民群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示范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三)坚持务实勤政,增强高效执行能力。狠抓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调查研究之风,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狠抓效能建设,完善发展环境季度明查暗访、定期通报、民主评议、问责追究等制度,健全行政审批“一门进、一费清、一章结”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电子行政审批和监察系统应用水平,切实优化发展环境。狠抓执行落实,严格目标管理考核,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时有限定之期,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有结果。

(四)坚持从严治政,增强廉洁自律能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探索创新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按照节俭、高效、廉洁的原则,健全财务、用车、采购、接待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把有限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切实加强对政府班子自身和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公务员队伍。

第五篇:年某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0 年 xx 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 xx 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9 2019 在拼搏实干中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 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和区域赶超竞争空前激烈的复杂局面,县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对标县委“一二六十”工作体系,大力发扬 xx 精神,深化开展“双提十攻坚”行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主要指标稳中向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增长xx%;财政总收入 xx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xx 亿元,分别增长xx%、xx%;规上工业增加值 xx 亿元,增长 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 亿元,增长 x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xx 元、xx 元,增长 xx%、xx%。

“十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xx 个,新开工 xx 个,竣工 xx 个,均创历史新高;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 8 个,保障工业用地 xx 亩,全省县域

最多;引进大学生等各类人才 xx 万人;减轻企业负担超 xx亿元;工业经济贷款余额 xx 亿元,加权平均利率降至 xx%;国有企业降本增效明显;整治“低散乱污”企业 x 家;创成省级新能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乡村振兴考核省级优秀;“五水共治”三夺“大禹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均达省市要求;平安 xx 实现“十四连冠”。

争创争取工作成果丰硕。荣获中国最佳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城市、“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荣誉,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省批零业改造提升督查激励试点城市,入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名单,新能源小镇创成省级特色小镇;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资金 xx 亿元。

民生实事全面落地。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增长 xx%。十方面 40 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落地见效,其中农村公路大中修、“厨房革命”等 XX 个项目超额完成,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全市第一。

(一)狠抓实体振兴,干出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 有效投资支撑更有力。全力推进项目“双进双产”,固定资产投资 xx 亿元,增长 XX%,其中工业性投入 XX 亿元,增长 XX%。高质量举办长洽会等活动,红星美凯龙、欧盛腾

等项目成功落户,3 个项目列入省大湾区建设标志性工程。市认定“大好高”项目 108 个,增长 XX%,历史最多。全天候推进项目建设,昊杨科技、集迈科等项目竣工投产,吉利、爱康科技等项目进展顺利。民间投资占比提高到 XX%。平台能级全面提升,获评省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重点县,绿色制造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制造业发展增添新动能。新能源首位产业加快壮大,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 XX%。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XX%、XX%、XX%。加快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完成南方水泥减量置换优化工程,夹浦地区纺织行业集聚织机 XX 台,创建五星级绿色工厂 1 家;诺力建成省首个 5G 应用智慧工厂,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 4 家,实现机联网 XX 万台。天能、超威入选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新增上市企业 1 家。

服务业升级迈出新步伐。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9%。“铁公水”码头开港运营,入选省无车承运试点企业 2 家,物流成本下降 5%,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首超三分之一。入选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网络零售额增长 49.3%,全市第一,省电商创新发展试点绩效考核优秀。XX 龙之梦乐园部分营业,小浦镇被认定为省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水口乡创成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

别增长 XX%、2X%。新增金融机构 2 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 XX 亿元、XX 亿元,增长 XX%、XX%;新增直接融资 X 亿元。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XX%。

农业发展加速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升至全省第五,获评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新发展和改造提升农业七大特色产业 2.1 万亩,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 XX万亩,吕山乡创成省特色农业强镇。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4 家,组建湖羊、杨梅特色产业农合联。“xx 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胥仓雪藕”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定。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XX 亿元,实现翻番,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

(二)力推改革创新,激发了赶超发展的强劲活力 重大改革全方位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领域延伸,企业、群众“一件事”联办得到落实,政务服务事项跑零次可办比达 100%,省定事项 100%“网上办”“掌上办”,在全省率先推行 G60 科创走廊“一网通办”、图审备案制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满意度全市第一。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关停腾退工业低效企业 281 家,处置“五未”土地 1.2 万亩,规上企业亩均税收提升至 XX 万元,增长 18.3%。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国企转型发展初显成效,政府债务率进入绿色安全区域。

创新体系全链条优化。企业“软投入”季度监测统计、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全面创新改革走出“xx 路径”,获评省科技特派员先进县。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5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146 家,引进科技型中小微项目 107 个。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 家、众创空间 5 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 131 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0.9%,新产品产值率 45.5%,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 20 项,新增“品字标”企业 7 家。XX 知识产权法庭巡回审判庭在长设立运行,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县域榜单 50 强。新引进顶尖领军人才 46 名。

开放合作全领域深化。纺织产业获批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新增出口实绩企业 121 家、境外投资项目 11个,进出口总值 XX 亿元,其中出口 XX 亿元、增长 XX%。完成合同外资 XX 亿美元,实到外资 X 亿美元。天能与帅福得在中法元首见证下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制定实施《xx 县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签订苏浙皖省际毗邻地区旅游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新增军民融合企业 5家、项目 17 个。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山海协作等扶贫项目 15 个,到位资金 XX 万元。

(三)践行“两山”理念,绘出了全域美丽的崭新画卷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扎实推进蓝藻防治和黑臭水体防反弹工作,完成 119 个建设单元“污水零直排区”建设、6 家污水处理厂清洁提标改造,新建改造城镇雨污管网 66 公里,市控以上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县控以上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连续四年获评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工作先进县,被列为省河湖标准化创建试点县。强化工地扬尘、餐饮油烟、车船尾气管控,完成旗滨玻璃等废气深度治理,整治提升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 50 家,淘汰和提标改造 35 蒸吨以下锅炉 184 台,PM 2.5 浓度均值 34 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 86.1%,提前三年实现空气质量六因子浓度全面达标。浙能、诚泽污泥处置项目建成投运。绿色矿山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重点区域废弃矿山治理,休产矿山 3 家,关闭 1 家。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对象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六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设,新打造和平镇“茶映南山”精品线,煤山镇仰峰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1 个、特色精品村 2 个。创成省“基本无违建县”。获评省农村危房治理改造绩效评价优秀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统一收运(转运)实现全覆盖,创成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 7 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国家级示范基地落户林城镇北汤村,建成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4 个。

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稳步开展。湖长二通道、画溪大道南延、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等工程建成通车,获评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苕溪清水入湖 xx 段如期完工。新建改造供水管网 34 公里,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新增受益人口 1.9 万人。新建燃气管道75.8 公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县域公交车纯电动、一票制、移动支付全覆盖。

(四)着力改善民生,交出了富民惠民的厚重答卷 社会保障在兜底中提质。扎实开展“双扶”工作,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XX 万元,增长 XX%,1X 户 X 名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 XX 万元。新增城镇就业 XX 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 XX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XX%。乡镇社会福利中心全部实现“公建民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全覆盖。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精准扩面,医保监管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县儿童康复中心启用。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含货币补贴)XX 套,发放住房保障补贴 XX 万元。建立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省双拥模范县实现“八连冠”。

公共服务在改革中提标。深化教育集团化改革,华盛达睿达等社会办学项目成功落户,xx 六小扩建等工程竣工投用,小学和幼儿园校内托管服务全覆盖,民办幼儿园、校外

教育培训机构整治提升有力有效,高考一段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再创新高,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夺得 3 金。持续推进综合医改和“健康 xx”行动,成功组建两大医共体集团,被中组部列入主题教育攻坚克难典型案例,省卫生村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推进诚信村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创新全媒体家庭教育宣传指导模式,建成农村文化礼堂 29 家,举办群众文化活动 7282 场,“文明殡葬”品牌获评全国殡葬改革优秀案例,创成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县、档案开放服务示范区。获得全国首张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完成徐阶墓考古发掘和修缮保护。《xx 县政府志》出版发行,地方志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全国围甲联赛、XX 图影国际马拉松赛等成功举办,获全国青运会历史最好成绩。

社会治理在创新中提效。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性指标持续下降,“警保合作”xx 经验在全国推广。率先开展“食安通”融合省级试点应用。完成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计划。虹星桥镇港口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实现县乡村三级乡贤联谊会全覆盖。“七五”普法有序实施。“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项目成为全省试点示范。“诉调执一体化”模式全省推广,信访积案有效化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工作、“雪亮工程”向纵深推进,“智能门锁项目”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警务优秀创新案例。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大庆等安保任务顺利完成。获评省县域社会治理十佳县。

(五)推进简政优政,提升了务实高效的履职能力 理念信念更坚定。高质量开展政府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研讨、走访调研、领衔破难等活动成效明显,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群众、基层有效解决各类问题 3634 个。

体制机制更优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互联网+监管”,全面推行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政府咨询研究取得积极成效。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134 件建议、121 件提案办理满意率 100%,“直击问政”活动成效明显,“12345”政府阳光热线中心被授予全国优秀案例“治理实践奖”。

作风政风更清朗。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制度有效落实,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试点顺利完成。政府系统文件、会议等进一步精简。预算管理、审计监督持续加强,财政资金绩效不断提升,“三公”经费支出压减 5.3%。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同时,国防动员、优抚、人民防空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外事工作有序开展,统计、物价、供电、气象、邮政、通信、保险、新居民工作得到新加强,妇女、红十字、慈善事业等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在上级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强大的动员力、战斗力,众志成城、精密智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县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连续奋战,20 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驰援武汉,全体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干部职工、志愿者不辞辛劳、坚守一线,广大企业和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取得了未发生一起本地病例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开展“深化‘三服务’助企开复工”专项行动,出台支持企业健康发展 12 条政策意见等系列政策,精准打好复工复产、民生保障“组合拳”,累计走访企业 2.2 万家次,解决各类问题近1400 个,企业、项目全面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XX 亿元,同比下降 3.2%,排名全市第二;财政收入 XX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XX 亿元,分别下降 0.5%、2.5%;规上工业增加值 XX 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工业性投入增长XX%;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XX%、XX%,总量全市第一,工业经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全市最低。

各位代表!挑战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长部队,向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稳增长压力大,外贸、服务业等面临不少挑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链不够健全、抗风险能力弱,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利用率、产出率仍然不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期保持污染防治成果的压力不小;公共服务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不强,公共卫生等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仍需完善,安全风险隐患依然不少。同时,政府系统少数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开展“三服务”活动还不够精准深入,“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0 2020 在实干争先中全力开创县域典范新局面

2020 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巨大风险和挑战,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浙江、湖州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把风险和困难评估得更充分一些,把争拼干劲鼓得更足一些,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在新经济、“新基建”、扩大内需战略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面前主动作为、强势出击,在 xx近几年积蓄形成的发展基础、发展势头和发展氛围中顺势而为、乘胜前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战赢”,努力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全市打造“示范样本”贡献更大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和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落实县委“一二六十”工作体系,开展新一轮“双提十攻坚”行动,全面推进高水平治理,全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实干争先再发力,逆势奋进快赶超,加快建设“环

XX 发展高地、长三角经济强县”,推动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县域典范再创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7.5%左右; ——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 8%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1%,其中工业性投入增长 1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0%左右;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左右;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10%以上和 15%以上; ——完成合同外资超 6 亿美元,实到外资超 3 亿美元;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等约束性指标达到省市要求;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7.5%左右和 8%左右。

我们将紧扣高水平治理、高质量发展主题,自觉落实我市“深化‘三服务’、奋战‘五个年’”活动要求,大力发扬 xx 精神,苦干实干争先干,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奋力实干增强发展动能 聚焦聚力高质量项目“双进双产”。坚持量质并举、质量优先,深入实施高质量项目招引攻坚。抢抓我省打造十大标志性全球化产业链的契机,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打好以商引商、驻点招商、云招商等“组合拳”,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完善项目准入、落地监测、绩效考核等机制,力争引进 2 亿元以上项目 50 个以上,市认定“大好高”项目 50 个以上,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市县长工程、省“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围绕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区目标,强化以外引外、境外招商,主攻欧盟、日韩等重点区域,全力招引一批世界 500 强项目。落实稳投资要求,坚持以“见工地、见设备、见产品、见税收”为标准,大力实施优质项目投产达产攻坚,加强清单化推进、全周期

管理,加快爱康科技、浙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合力保障吉利变速器项目投产、整车项目竣工,全年开竣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各 100 个。

建强建优高能级平台。加快高质量项目、优质资源向主平台集聚,积极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重点推进县开发区争创省级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快南 XX 产业集聚区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出形象、见效益,力推画溪街道省级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提升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xx 分区产业承接力、集中度,推动煤山镇、和平镇创强国家级开发区绿色制造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优化其他乡镇平台规划。谋划推动平台整合提升。高质量打造中德产业园、美国工业村等“园中园”。高标准建成小微企业园 3 个。

集聚集约资源要素。推进全域土地整治攻坚,加大“五未”土地处置力度,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12 个,争取用地指标 2000 亩以上,确保供地不少于 5000 亩,其中工业用地 2500 亩。落实集约用地改革,推动“标准地”出让向商业等领域延伸,制订实施差异化供地政策,探索土地“点供”方式。推进企业人才引进和用工保障攻坚,优化实施新一轮人才新政,集聚顶尖、领军等高端人才 120 名以上,入选“南 XX 精英计划”项目 25 个以上,新建省级博士

后工作站 2 家以上。精准引育实用型、技工型人才,引进大学生等各类人才 2.3 万人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 4300 人以上。推进金融支持实体攻坚,落实落细融资畅通工程,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现金融支持实体“双千亿”目标,实体经济贷款新增 XX 亿元以上,工业经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下降 50 个基点。抓实可转债等试点,新增直接融资XX 亿元以上。

(二)坚持稳企为重,奋力实干振兴实体经济 打好稳企强企“组合拳”。全力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提升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开展暖心惠企解困行动,健全落实“专员+专班”等服务机制,清单化、动态化解决企业问题。全面落实各类稳企政策,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等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XX 亿元。以企业培大育强攻坚为抓手,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深化“XX 科技板”试点,力争新增上市企业 5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进入精选层 1 家、创新层 2 家。实施雄鹰行动、雏鹰行动,鼓励龙头企业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做大做强,积极培育行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增“隐形冠军”3 家以上,“小升规”60家以上,“个转企”300 家。健全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关心关爱、合法权益保护等机制,促进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培训企业经管人才 3000 人次。

力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全面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58”工作体系,加速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 4 个。以打造中国新能源产业城为目标,高标准培育新能源首位产业,升级完善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两大产业链,多极协同发展战略新兴能源产业,提升发展省新能源特色小镇。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谋划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未来产业,加快 xx 纺织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合作建立数字经济 XX“飞地”产业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10%。培育壮大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增长 10%。以现代产业集群理念优化升级传统制造业,着力推进纺织、耐火等块状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建成夹浦地区纺织产业集聚区和小微企业园,争创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基地(园区)试点,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10 个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工厂 20 家。

提振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提振消费促进商贸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意见,推动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提升东鱼坊省级高品质步行街,积极培育夜间经济、数字生活新消费,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创建省放心消费重点县。落实支持旅游企业共渡难关九项举措,加快旅游市场恢复。推进“龙腾计划”升级版,全力保障 XX 龙之梦乐园、大唐四期等项

目建设运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景区镇 2 个。促进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实施省电商创新发展试点项目10 个,培育网络销售额超亿元企业 9 家。以打造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为目标,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和集装箱多式联运,培育 3A级物流企业 1 家以上,降低物流成本 2%左右。建设完善邮政快递网络。发展楼宇经济、平台经济,丰富工业设计、信息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业态。稳健发展房地产业。

打造农业发展新高地。对标全国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有序建设六大农业产业集聚区。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高标准创建国家级湖羊强镇、省级河蟹特色强镇、花木特色强镇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抓实粮食生产和生猪保供稳价工作。推进“xx 鲜”区域公用品牌规范应用,提升“漾荡”河蟹、“xx 紫笋茶”等特色品牌影响力。深化农产品电商开发,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 20%以上。促进农旅融合,进一步打响农事节庆品牌。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新建特色产业农合联 2 个。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成果。

(三)坚持赋能为要,奋力实干深化改革创新 深入推进改革赋能。致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扩面延伸,深化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推进“掌上办事”集成优化;完善“一窗受理+全程代办+集成审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模式,确保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前“最多80 天”。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升级亩产效益大数据中心,科学评价工业企业综合绩效,深化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推动工业低效企业有效达标提质,整治“低散乱污”企业 600 家以上,完成 30 家以上企业落后产能淘汰,实施“腾笼换鸟”项目 50 个以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稳步推进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等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经营能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先进制造、民生建设、“新基建”等领域。统筹推进县域经济治理现代化、公共资源交易等改革。

深入推进创新赋能。深化开展全面创新改革攻坚,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县,着力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1+5+N”科创平台能级,建设各类创新服务综合体,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 家、企业研发机构 10 家以上。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百企攀高”、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质达标等行动,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承担省“尖兵计划”“领雁计划”,力争有研发投入的企业数量增长 10%,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0 家以上、省科技型

中小企业 100 家以上,引进高质量科技型中小微项目 60 个以上。实施优质产学研合作项目 100 个以上、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 60 个以上。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和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工程,新增高质量发明专利申请 2000 件以上。深化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力争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12 项以上,主导起草“浙江制造”产品标准 8 项以上。

深入推进开放赋能。全力以赴稳外贸,加强出口信保等服务支持,有效运用“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系统,积极帮助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保份额。推进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等网上展会,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 50%以上。支持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向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国家拓展市场,新增出口实绩企业 60 家以上,确保出口占全省份额继续提升。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并购、跨国经营、设立海外仓,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成果,新增境外投资项目 6 个。抢抓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湖州召开的机遇,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参与 G60 科创走廊、省“四大”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争创省级大花园典型,合作开展苏浙皖产业合作区规划建设,探索共建“一平台三中心”,着力打造长三角跨区域合作、绿色发展样板区和原创技术转化地。新增军民融合项

目 10 个以上、省军民融合示范企业 1 家以上。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协作和山海协作。

(四)坚持生态为先,奋力实干推进全域美丽 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以“两山”理念发表 15 周年为契机,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攻坚,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加大蓝藻防控力度,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完成 7 个乡镇、93 个建设单元“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清洁排放提标改造 5 家,市控以上断面功能区达标率、县控以上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在100%。推进 PM 2.5 和臭氧协同治理,开展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业炉窑整治、柴油货车治理,深度治理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 40 家以上,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加快建设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提升土壤环境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积极打造全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示范区,关闭矿山1 家。全面抓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和整改工作。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深化绿色细胞创建。

加快优化城乡功能配套。实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攻坚,精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 104 国道李家巷至施家桥

段改建、长湖申线西延航道整治等工程,力争站前大道建成通车,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 60 公里。主动对接环 XX 轨道交通、盐泰锡常宜高铁南延等规划建设,谋划争取八三机场军民两用项目。加快实施 XX 塘流域综合治理、圩区整治等工程,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推进 500 千伏 xx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全域基础 5G 网络覆盖,加快智慧金融、健康、交通等场景应用提质扩面,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协同应用项目 10 个以上。

持续美化城乡面貌。有序开展 12 个乡镇(街道)省级美丽城镇创建,煤山镇创成省级样板镇。实施 XX 镇小城市培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和平镇列入省级小城市培育名单。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 7 个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千万工程”升级版,深化六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新建精品村 5 个、“两山”样板村 2 个以上,创成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一般村 3 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2 个。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和危旧房治理改造,争创“无违建县”。开展“无废城市”创建,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推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四定一线”治理模式,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 15个,创成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40 个;开展工业企业危废“存量清零”行动。推广“红色物业”,中心城区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

(五)坚持民生为本,奋力实干决胜全面小康 完善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推进“双扶”工作,提高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运营水平,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 10%以上;深化低收入农户增收“五大帮扶行动”,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以上。打造“1+8+X”大救助格局,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困难群体救助政策,加大失能失智人员、困境儿童救助力度,困难群众资助参保、医疗救助均达 100%。实现“残疾人之家”乡镇全覆盖,争创国家级无障碍社区 1 个。实施就业精准化帮扶,新增城镇就业 3 万人、大学生创业主体 600 家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5%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2 家。新建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 家。应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以上、99%以上。推进国家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提高基金使用绩效。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含货币补贴)260套,住房公积金扩面 1.84 万人。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确保全国双拥模范县“二连冠”。

加强全面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健康 xx”满意度,建设健康中国先行示范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推动医共体

融合发展,开展省级“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医改试点。扎实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丰富群众体育活动,适时举办 XX图影国际马拉松赛、县第十一届运动会等赛事。提升“学在xx”知名度,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链。大力推进学前教育“课程生活化”品牌建设,等级幼儿园覆盖率 95%以上。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现 2 个以上乡镇与中心城区学校合作办学。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工匠型人才培养。提升“文明 xx”美誉度,大力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诚信档案建设)攻坚,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积极打造“诚信 xx”品牌。加强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确保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实现乡镇安息堂全覆盖。提升“文化 xx”软实力,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加快省文旅产业融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建成农村文化礼堂 30 家,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2000 场以上。

构建全员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围绕高水平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典范、平安中国先行区目标,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立足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有效应对疫后综合征。健全“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大力开展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风险排查整治,确保事故起数等指标持续下降。强化“三治融合”“三社联

动”,推动新乡贤、志愿者、社会组织等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 18 个。确保“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深化“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建设,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分中心实体化运作,完善“诉调执一体化”机制。实现居住出租房屋“智能门锁”全覆盖。深化“铁拳”系列行动,开展扫黑除恶“十大专项行动”,全力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成重大活动安保任务,确保平安 xx 金鼎加星。

同时,我们将继续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等工作,积极为驻长部队提供服务。维护妇女、新居民合法权益。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物价、气象、保险、档案、红十字、慈善、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各位代表!我们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理念,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梳理形成了十二方面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后,我们将紧扣目标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高质量落地见效。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开放姿态,科学编制一个体现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符合县情民意的“十四五”规划,谋划部署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项

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凝聚各方力量,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三、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人民满意是我们的最高追求!我们将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全力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守为民理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切实把初心使命转化为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务实行动。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三服务”工作体系,实打实、硬碰硬地解决企业、群众、基层反映的关键小事和老大难问题。

坚定高效施政。深化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协同联动和整体智治,推动 90%以上非涉密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成效,大力建设县级政府数字化转型样板区。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增强实干本领,健全高效抓落实、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机制,更大力度对上争取资金、项目、试点和荣誉,确保各项工作市保第一、省走

前列。完善“12345”政府阳光热线运行机制,继续开展“直击问政”活动,建立企业和群众评判政务服务绩效机制。精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文简会,切实为基层减负。

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综合业务水平。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败诉追责制度,健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健全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质量办理机制。

坚决清廉从政。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清廉政府建设。强化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的措施,严格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严控日常开支,全面实施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 12%以上,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 5%以上,“三公”经费支出压减 10%以上。狠抓纪律建设,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监督全覆盖。全

力保障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营造清正廉洁、干事创业的更好氛围。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越是困难艰险,越要奋勇向前。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 xx 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大力发扬 xx 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争先,为开创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县域典范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年绛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合集]

    2020 年绛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0 年 4 月 22 日在绛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薛玉马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

    年长子县政府工作报告(精选合集)

    2020 年 长子县 政府工作报告 —2020 年 4 月 27 日在长子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县政府县长赵永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

    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汇编)

    2020 年江西 省 政府工作报告 省长 易炼红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一、2019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

    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结合

    热点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于10月中旬开始报名,公务员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搜集整理了大量复习资料,供参加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考生参考,此段材......

    XX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下载

    XX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下载 以下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文实录: 李克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XX年工作回顾 过......

    XX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XX年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全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是整理的关于XX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欢迎借鉴! 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特邀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年及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20**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

    200*年政府工作报告(乡镇)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列席和特邀人员提出意见。200*年工作回顾200*年是我镇大力实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战略的一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