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品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本人本期担任初二思想品德课教学,同时还政教处政教员。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年教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 在思想政治方面:深知,教育育人,以德为先,热爱祖国,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认真学习党的有关决议,政策法规,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自己是一个党员,所以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各方面做其他教师的表率。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在教学中能够积极学习,宣传并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中努力实践“3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心国家大事。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坚持升国旗仪式。积极要求上进,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本人身体和心理健康,能适应各项工作。能做到出满勤,从无无故迟到,早退,旷工现象。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且能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教书育人。贯彻知行统1原则。同时,较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团结同志,遵纪守法。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二、在教学工作方面: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1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作为教初2政治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过1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
三、在教研教改方面: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较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能积极探究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科学。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本期在扎实搞好常规教学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施行“自主、合作”学习方法,深受同学们欢迎真的实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由单1的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均得到了提高,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较明显。本期能够积极参加教研教改。
四、在政教处工作方面:能较快地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化,进入角色快。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务实、落点。以身作则,不辞辛苦,人员少事务多不计较个人得矢。
五、今后努力方向:①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②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第二篇:思品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我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下面我就这一学期的工作感受具体来说一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
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我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为取得更大更成绩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思品工作总结
2014年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品德学科教研培训工作继续践行生命化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根本任务,通过常规培训、课题研究、区域集体备课、课程资源建设等途径,不断提高教研工作效能。
一、以生命化课堂构建为着力点,确定好学科小课题研究方向,带领学科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课题研究,力争通过课题研究有效推进教学实施。
本学期确定了题为《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剖析、实践操作、反思调整、总结提升等研究形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品德与社会课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及教师队伍建设
﹡ 做好预约视导。通过预约视导工作,指导学科教师科学进行集体备课、适时参与同行听课、研讨式开展评议课等。在系列的备课、评课、议课活动中不断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
﹡ 在区域集体备课活动中,本学期重点进行备课后的课堂教学展示环节研磨。四个备课组经过小课题式的系列备课。从课堂教学展示看,本学期的区域集体备课彰显出了备课的系统性、研究的深入性、问题解决的有效性等效果。
﹡ 市“xx杯”教学大赛,荣获特等奖优异成绩。经过区级说课、上课等层层选拔,选出xx、xx两位老师参加市级“xx杯”教学大赛,分别荣获了特等奖的优异成绩。
﹡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专业水平优势资源,助推学科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本学期xx老师在市级UC平台进行了题为“基于智慧教育”理念下的品德课堂初探”的专题讲座;xx老师进行了题为“我读书、我快乐”的书香雅韵读书活动实践指导等骨干教师的引领培训;同时还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小课题实践研究等培训活动,在培训中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也促进了骨干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学科网络平台建设,助推学科教师专业成长
﹡ 继续充实“魅力品德工作室”网络平台资源,丰富学科资源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 继续通过“品的教师交流群”网络平台,开展区级备课、评课、课标培训等活动。
﹡ 继续通过UC网络平台,积极参加“烛光杯”大赛反思研讨、骨干教师培训、课题专题研讨等活动。
四、组建品德学科“书香雅韵”读书社团,为教师提供可读书籍,扎扎实实地开展读书活动。根据学科教师的工作需求以及自身提高需要,本学期建立起了品德学科“书香雅韵”读书社团。选出了社团负责人,制定了可操作的社团章程,精心选10余本书籍,
第四篇:七年思品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这一学期以来,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同时,虚心学习,认真备课、备学生、上课、听课、评课,并且认真钻研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在紧张而忙碌的教与学中,时间过得充实且收获较多。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及时地备课,借鉴并摸索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式。
虽然我已经教过一年七年级思品课,对于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基本结构,重、难点,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知识的逻辑、运用及资料的补充还把握不足。存在的不足要求我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材。认真及时地备课。
(二)、师生交往的核心舞台——课堂 教师应该要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能敏锐地捕捉思想教育信息,创造性地生成活动主题。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有选择地运用教材,不但可以对教材进行筛选、调整和重组,而且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教师要进行有地区特色,有针对性的补充。教学中,我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从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提炼教育活动主题。这种主题由于是学生耳闻目睹的,或自己体验的、感悟的,学生感到亲切,觉得有话可说。因此,课堂上学生讨论起来也显得游刃有余,发表看法也是条条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见,课堂的上学生提得为什么也特别多,气氛也特别浓,连平时最不爱讲话的学生此刻也按捺不住地举手发言。学生在轻松、自主、交流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品德与行为的收获也是可想而知的。道德存在与儿童的生活之中。教师平时要注意捕捉教育信息,对课程进行大胆补充。捕捉教育信息,教师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多了解学生的兴趣、行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留意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去判断,去讨论,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现象值得发扬,哪些现象要批评,及时地进行教育,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与习惯。我想只有对学生补充进这样的资源,思想品德课程才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2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学生的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课堂环节的设计要合理,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课堂不会往你所设计的完美方向走,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这届七年级学生基础不好且都比较好动,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多动这是在所难免的。对于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我一开始是采取罚背书的方法,以及课后聊天法,但每次聊天都以我说甚至是批评为主的,有时控制不住会在课堂上发脾气当众批评他们。一段时间后发现成效不好且有个学生还有逆反心理。因而我觉得必须改变这种策略,及时指正提醒,但避免当重指责,因此,后来每次去七年级上课完都很开心.我从不怕这样的突发事故了。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能够很好地把课堂突发事故当做一种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由变被动化为主动,让违反纪律的同学自己感到“自己太不够意思了”,主动承认错误,而这些学生又往往有比较强的带动能力,能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三)课后功夫——知识过关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的过关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针对这种问题,不仅仅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更要落到实处。中午和最后一节晚修是一个很关键的过关时间。学习可以把上课遗漏的以及把握不牢的知识点补充完整且加强记忆。这是一个很可行的方法。本学期里,共进行了九次较大考试,每学习完一课进行一次考试,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及时巩固。期末考试,我校七年级思品平均分、优秀率在区四所中学里排名在前列。
(四)总结不足,扎实前行 尽管教学成绩和学生的品行都有一定收获,但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学生在答材料分析题时,在能力与技巧上有明显的缺陷与问题,这是今后教学需下大力气努力的地方。
个人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黄淑凤
拉古中学
2011年7月15日
第五篇:思品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一
在《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依据新课标准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参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等资料。为了创造性地开展好本课的教育活动,我们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遵循这一目标,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
一、注重了做儿童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我们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践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注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我们的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通过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所设“三条轴线”。注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内化,即: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和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我们能根据本地儿童的实际,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结合山区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中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我们还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二
光阴荏苒,转眼我担任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三个月了,回顾这段时间来的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表现不良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做到:
1、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做一名教师,就要做一名职业素养高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热情溶于工作中。
2、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学生。五个班的学生总体水平不差上下,但其中也有让人头疼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带上有色眼镜看他们,而是要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不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发现他们都是很可爱、很天真的孩子。尤其对一些孩子,要采取特别的教育方法,如:六班的崔浩涵同学,不经意的一次鼓励,成了他学习的动力;四班的郭琛锐同学,他只是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只要用心对待他,他也懂得许多的。正所谓“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前认真备课,仔细分析课本上的每一个问题,在课堂上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去讲解。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争取让他们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多加鼓励。
4、按时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初次带小学课程,还是低年级的学生,在知识教学及课堂管理等方面有很多不懂得地方。因此,正好趁隔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在讨论中,向老教师请教这些问题,听取她们在课堂上的成功之举,学习她们的教学方法。我很庆幸组里有这样一群和蔼可亲的成员,对我这个初来咋到的小姑娘很是照顾。
在学校举行的公开课活动中,我认真听了 许多老师的公开课并做好记录。从中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知识,同时发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加强专业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即是教师之本,我将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加强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并通过听课加强互相学习,通过撰写反思、教学论文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有趣、有效,更富创新思想,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第二、继续加强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第三、不断提高自身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学习。
以上是我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其中的不足之处我会进一步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三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
教学个性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
1、“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教学回到儿童生活中,让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素材成为教学活动的基础,让教学活动能够解决儿童真实存在的问题。
2、尊重儿童生活。充分尊重儿童生活的现实状况,尊重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提出适宜的“发展区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
3、以儿童生活的逻辑为线索,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安排各话题的教学内容。这个理念贯穿我们教材始终。
4、“点面结合”,“点”指社会生活的主要因素,“面”指社会生活的领域。
本课程的综合,不仅仅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同时也是各种认知、情感、能力的综合。
二、目标达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困惑问题
1、如何让孩子们知行统一。
在当今社会,由于物欲膨胀及虚拟世界的冲击,孩子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淡化了同情心,感恩心,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的。当然也有许多同学他们在品德课上认真听课,课下努力地忠实地实践着,他们做好事,家长不让,说那是“傻”,长此以往没有了热情。再如有孩子什么都很积极地配合着老师,可班里却有学生认为他在讨好老师。所以我觉得我肩上的责任很重,而且需要很多人:班主任、学校的领导、家长和社会来帮助我完成这件看似平凡却又影响深远的工作,一代代孩子们在这种社会风气的漫不经心的熏陶下长大,他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怎样对社会负责任呢?针对学生这种道德的缺失,我很失落。
2、教材中的实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太远,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增加他们的主动性有难度。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在农村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收集资料的途径,表面上说可以看书、看电视,调查访问、或是上网,但四十几个学生中只有三五个有条件上网,还有一部分别说上网了,家里没有可助性工具书,家长忙活于生计,没有精力与能力去帮孩子,学生们好多时候无法自主学习,有的根本获取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有些知识点靠探究是永远也探究不出来的,所以还是要老师讲,讲得太多,又缺少了互动,这是矛盾的。
3、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下学期要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培养他们的兴趣,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四、改进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课上“乐”。
4、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