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度工作总结-刘长根
2017年度工作总结
狗年将至,万象更新,告别了2017年的喧嚣,又迎来了2018年崭新的一页。回顾过去一年的历程,我们在充满奋斗与坎坷的路上,在公司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紧紧围绕方针目标开展工作,求实求是,求新求精,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做出了些许成绩,也存在诸多不足,现小结如下:
一、重点-管理干部改善课题
课题一:1200台仓栅车轮胎拆卸的安全性改善
改善前:包装1200台仓栅车需拆卸轮胎,每天都需要拆卸80-100套轮胎,拆卸人员一天下来全身酸疼。受场地限制,综合考虑,需将拆卸地点放置在北厂区五金库外的大棚下进行。该区域紧邻仓库,每天卸货货车多,来往行人多,拆卸作业隐患大。
改善后:我们制作风炮用带滚轮和储气筒的工装,将风炮固定在上面,拆卸时只需转动轮胎推动风炮对准轮胎螺栓,就会很轻松的将螺母拆卸下来;即保证了气体供应的连续性,又无需人员长时间拎着风炮作业,省力且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制作带滚轮的专业手推车方便拆卸转严轮胎。制作警示牌放置在作业现场周围,提醒过往行人及车辆注意安全。综上所施圆满的完成仓栅车轮胎拆卸的任务。课题二:变速箱起吊安全性改善
改善前:变速箱维修起吊时直接用吊带兜住起吊,重心不稳,起吊时易滑落。改善后:制作螺纹式挂钩,利用变速箱连接紧固处的螺栓孔作为吊点,将螺纹式挂钩拧入螺栓孔内,使用吊带进行起吊,重心稳,不易滑落。课题三:大泵机油加注的改善
改善前:叉车大泵机油加注以前用壶直接往里倒,由于大泵机油加注口较小,加注时油全洒在了地面,地面全是油污。
改善后:制作一空气加压泵,利用空气学原理将油通过油管吸入到大泵内,加注方便。
课题四:3T叉车门架的改善 改善前:部分3T叉车门架结构简易,叉车举升叉取物料时,由于门架高度不够,物料易滑落,一旦滑落,易砸到驾驶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改善后:制作门架,在原有的门架基础上进行加固防护,可使物料不易往驾驶室一侧滑落,保护叉车工。
课题五:3T叉车侧移油缸保护的改善
改善前:3T叉车门架前无护板,铲运货物时易损坏门架油缸,存在安全隐患.改善后:在门架前安装护板,保护门架油缸不受损坏。课题六:叉车维修地沟边缘安装限位的改善
改善前:叉车在上维修地沟时,由于地沟间距较短,叉车已掉入地沟内。
改善后:在维修地沟边缘处用方管焊接限位,增加高度,叉车轮胎不易掉入地沟内,保证上地沟安全性。
二、难点-年度完成的最具挑战的工作/事件 1、2017年本班组无任何工伤事故;苗金玉网格小组年终排名 部门第三;叉汽车维修安全改善课题获得部门二等奖;协助夏段长圆满的举办了行车、叉车技能大赛和滚轮胎比赛。作为班组长应身体力行,带做好现场的3S管理,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一线员工的文明素质,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项活动。作业前,严格按照安全五步法自检。2、2017年叉汽车维修费用在16年的基础上下降8%左右,连续五年下降。主要得益于:1.旧件修复利用多;2:每月严格按照TPM相关规定,认真做好定期保全和计划保全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和巡检力度。对故障率高的车辆重点关注,加大保养频率,并要求操作工随时关注使用状况,有问题及时报修等,降低了系统部位大修率。
3、全年无大的投诉。2017年公司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直接导致叉汽车的维修量加大,增加我们维修保养难度。我们在人员配置不足(王永喜全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配合包装拆卸)的情况下,我们利用作业时间差,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以及休息日对有故障车辆及时修理,我们没有晚班,有时下班已到家,接到电话通知,工人们没有怨言,及时赶到厂内修理,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三、改进点 1、2017年公司推进网格化管理大部分成员都能积极参与,但还存在部分成员参与度不高,有消极抵制心态,18年将组织班组成员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和先进网格小组的经验,取长补短,认真开展一日安全员和KYT活动,提高成员参与度和现场的本质安全。
2、现场3S管理存在死角,没能每日按要求实施,一日安全员活动存在形式化。18年一日安全员活动将以网格小组展开,力争消除安全3S死角,并加大处罚力度。以提升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叉车的自主保全工作存在生产一忙就无人实施的状况,18年将对叉车工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并且安排专人定期巡检,对查处的问题及时处罚和整改。另建议部门举办叉车工自主保全实操比赛,做一些基本的维护和保养,提高员工自主保全的能力。
四、2018年度重点工作或课题
1、叉汽车电路维修一直是我们维修组老大难问题(缺少专业电工),导致一些电路故障(特别是电动叉车)不能及时修复,影响生产。现有一名初级电工因客观原因辞职,18年将出现无维修电工的状况。
2、在17年的基础上维修费用有所下降,进一步降低故障率。
刘长根 2018-1.25
第二篇:刘根招鬼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要求对于不少学生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如何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成为解题的关键所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刘根招鬼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刘根,颍川人也。隐居嵩山中。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根学道,太守史祈以根为妖妄,乃收执诣郡,数之曰:“汝有何术,而诬惑百姓?若果有神,可显一验事。
不尔,立死矣。”根曰:“实无它异,颇能令人见鬼耳。”祈曰:“促召之,使太守目睹,尔乃为明。”根于是左顾而啸,有顷,祈之亡父祖近亲数十人,皆反缚在前,向根叩头曰:“小儿无状,分当万坐。”顾而叱祈曰:“汝为子孙,不能有益先人,而反累辱亡灵!可叩头为吾陈谢。”祈惊惧悲哀,顿首流血,请自甘罪坐。根嘿而不应,忽然俱去,不知在所。
注:此段文字出处《后汉书方士列传》,《搜神记》中有类似记载
刘根,字君安。京兆长安人也。汉成帝时,入嵩山学道。遇异人授以秘诀,遂得仙。能召鬼。
颍川太守史祈以为妖,遣人召根,欲戮之。至府,语曰:“君能使人见鬼,可使形见。不者,加戮。”
根曰:“甚易。”
借府君前笔砚书符,因以叩几;须臾,忽见五六鬼,缚二囚于祈前。祈熟视,乃父母也,向根叩头曰:“小儿无状,分当万死。”
叱祈曰:“汝子孙不能光荣先祖,何得罪神仙,乃累亲如此。”
祈哀惊悲泣,顿首请罪。根默然忽去,不知所之。
【翻译】
刘根,字君安。是京兆长安人。汉成帝的时候,他曾到嵩山学习道术。碰上一个神异的人,把成仙的秘诀教给了他,于是他就得到了仙道。能召见鬼。颍川太守史祈认为这是妖怪作祟,便派人召见刘根,想杀死他。刘根到了太守府上后,史祈便对他说:“您能让人见到鬼,必须让人看见鬼的形状,否则就杀了你!”刘根说:“这很容易。请借一下您面前的笔墨让我写一下符箓。”他写好后将这符箓敲了一下桌子。一会儿,忽然看见五六个鬼绑着两个囚犯来到史祈眼前。史祈仔细一打量,竟是父母亲。他的父母亲向刘根磕着头说:“我儿子无礼,罪该万死。”又训斥史祈说:“你们这些子孙不能光宗耀祖,为什么还要得罪神仙,让你父母亲也受到这样的拖累!”史祈惊恐万状,悲哀地哭泣着,向刘根磕头请罪。刘根一声不响地忽然离去了,不知到了什么地方。
【拓展延伸】
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录
“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例如:“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
“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例如:“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这”。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解释。
三、补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如:“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
四、添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能连贯通顺。例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五、删
“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词。例如:“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七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就显得简洁利落。文言句子中,还有些虚词也是不翻译的,也应该删除。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六、调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例如:“屠惧,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为“把骨丢(给它)”。
第三篇:刘文根的电影观后感
由《放牛班的春天》所想到的中山三乡平东学校刘文根
前两天,我观看了校长推荐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感触很多,收获满满。暇余,我就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影片中写的是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到了一间外号叫“塘底”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克莱门特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 饰)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怎样释放皮埃尔的音乐才能,让克莱门特头痛不已;同时,他与皮埃尔母亲的感情也渐渐微妙起来。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也在寄宿制学校呆过,往日的情景依然让我怀念——我的学生和同事。看完这部电影,静下心来,我才领悟到校长的一片好心。这是可以让很多老师反思、促进师德师风好转的教育影片。
影片告诉我: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奉献、正直、无私、宽容。对学生要永不放弃,爱心可
以创造奇迹。教育要与时俱进,不能固守陈规陋习。家校沟通是对问题学生有效教育的前提,正所谓成功的教育成就一个人,失败的教育会毁掉人的一生。谎言,美丽的谎言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这也许就是教育的艺术。不要去体罚学生,片中的校长动不动就将学生关紧闭,甚至停止一切课外活动,老是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这是不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相信学生是可以变好的。片中校长离职是咎由自取。
另外,我们要甘当无名英雄,成就学生辉煌,也许多年以后,“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影片中学生成了指挥家,老师却依然是不成名的音乐家。学校的每一个岗位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是备受学生尊敬、欢迎的,只要你有爱心,你能去为学生服务,并践行到每一个教育工作环节(影片中的大叔身兼数职,是门卫,是校医,又是生活老师)。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孩子各有所长,我们要做到各尽其才;如有所短,我们应该发挥所长,避其所短,放大优点,改变缺点。我们要真心地去关心每一个学生,而且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如生活、学习,乃至整个人生的成长。影片的主人公除了白天给学生上课以外,晚上还为学生盖被子;当他被自己的学生泼到满脸墨水的时候,依然是那么淡定自如,依然推荐他去著名的音乐学院深造,不改初衷。其胸怀
之宽广,爱心之深沉,令人震撼。
当然,我们平时在工作中还要注意遵守诺言,家长、老师都一样。我们平时不能轻易去承诺,如果说过就要兑现,否则就会失去信用,慢慢地就会丧失威信。
最后,我想,如果你是一个教师,而且是一个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你的无私、大度、学识、风采,总会让人怀念,因为你的才华,你的生命,你的灵魂,已经在学生身上得到了延续。也许目前你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但多年以后,你将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人类发展史、文化史上一颗永恒的明星!
第四篇:负荆请罪(教案刘罗根)
镇江市京口区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5.负荆请罪
主备人:刘罗根
负荆请罪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个历史小话剧,所反映的故事来源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分两幕: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的门客不满蔺相如在廉颇面前表现的懦弱,蔺相如解释了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着荆条去蔺府登门谢罪的事。这两幕历史小话剧各有侧重,第一幕侧重于蔺相如的表现,第二幕侧重于廉颇的言行。课文主要通过描写人物间的对话,辅之以神态、动作等鲜明地刻画出蔺相如为国家利益而不计私怨、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爽直磊落、知错就改的大将风范。
本剧本有以下特点:
一、设置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一有廉颇的挑斗,二有门客的煽风点火,这在史记原著中可以看出。
二、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剧中共有三个人物形象,都很有个性。韩勃虽是一个门客,但他正直,仗义执言,有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蔺相如是本剧着力刻画的“智”者形象,对他的动作、语言的着力刻画显示出他的宽容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而廉颇形象的刻画则展现了他的“勇”,武将的勇猛、率性而为,勇于改过,体现出他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
三、语言干净利落,口语化,便于话剧演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来源和故事的来龙去脉。
2、学会阅读剧本。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排演小话剧。
3、通过品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2、了解剧本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表演的惟妙惟肖,入戏。教学时间:一课时(第二课时表演)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历史故事。老师板书,提醒注意“荆”的写法。师:通过预习谁来说一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在古代,认错谢罪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往往脱光了上身衣服,背负着荆条,到对方门上去,请求对方用荆条抽打自己,惩罚自己的过错,从而吸取教训。)
了解剧本
师:作者是以剧本的形式将这个故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说起剧本我们并不陌生。四年级《公仪休拒收礼物》就是一个历史小话剧的剧本,通过回忆及预习课文,谁能说说话剧的剧本有哪些特点?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人物。
对照课文,具体看时间、地点,随机理解:战国时代、府邸,上卿、门客。(重 镇江市京口区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5.负荆请罪
主备人:刘罗根
点指导书写:廉)
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神态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揣摩人物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提醒一点同是历史小话剧,《公仪休拒收礼物》是独幕剧,而《负荆请罪》是多幕剧。分第一幕和第二幕。读懂剧本
浏览一二两幕,分别写了什么?(1、韩勃为蔺相如打抱不平,蔺相如解释原因。
2、廉颇得知原委负荆请罪,两人言归于好)辩论:蔺相如到底怕不怕廉颇(“怕” 还是
“不怕”?)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怕的表现:有意避让
好几天不敢上朝
不怕:
笑笑
依然笑笑
反问句也可以说一说。特别是:“想当年”那个片段,一定要联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充分领会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和为贵,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师:避让是谦让,避让是化解矛盾,避免冲突的智慧举动,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胸怀。
分角色练读对话。(就从“我真不明白„„想当年„„”开始,不必读一整幕,节省时间)
展示分角色朗读的成果,老师随机点拨。(随机点拨时重点关注:蔺相如说话前的语气神态动作,你读得这么好,你觉得让你当编剧的话你会加什么?)
分角色读好第一幕。读出韩勃的气,读出蔺相如的笑。心平气和,气定神闲,语重心长,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从而在对比中凸显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之所以再三忍让是以和为贵,是因为心中以国家为重。
师:听了蔺相如一番语重心长的韩勃若有所悟,重点抓住“悟”字。悟的意思,韩勃明白了什么,你又明白了什么?讨论完结束第一课时的学习,完成相应的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从“若有所悟”入手,从韩勃的醒悟到廉颇的大彻大悟自然学习第二幕。
(从韩勃的若有所悟到廉颇的大彻大悟)蔺相如的这番话传到廉颇的耳里,廉颇也是大彻大悟,羞愧不如,于是就上演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负荆请罪。请快速浏览第二幕,圈画出最让你感动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来感受廉颇的知错就改的英雄本色。
学生自由读第二幕,老师行间巡视指导 哪些语言,哪些动作让你感动。
抓住两点,一是廉颇的动作:跪(长者为尊,廉颇比蔺相如年长,居然给一个晚辈下跪)师:(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不仅是跪着,光着身子,背着荆条,知道荆条是什么东西吗?随机介绍荆条。他还不顾自己的身份,不怕别人笑话,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廉颇的这种真诚的认错行为不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还为 镇江市京口区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5.负荆请罪
主备人:刘罗根
我们留下了一个精彩的成语故事——负荆请罪,现在我们想象自己就跪在地上,真诚地向蔺相如请罪,一起读(蔺大人,请您宽恕„„)——廉颇的真诚还表现在接下来蔺相如一再地请他起来他都长跪不起。二是:台词(对自己的自贬,对对方由衷的尊重和赞美)中的老迈昏庸
蔺大人,请你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联系廉颇的骁勇善战为赵国立下的赫赫战功,体会他的作为一名武将的好爽不斤斤计较的博大胸怀英勇善战)随机理解“深明大义”练习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各明白了什么大义)
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为谁而高兴?(提示联系后面方括号背景的提示想)读
蔺相如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兴,为廉颇知错能改而高兴,更多的是为了国家而感到高兴。
分角色练读第二幕。请同学读,评议,再读。
短短的几句台词,经同学们这么一读,人就活了,韩勃和蔺相如仿佛就站在了我的眼前。大家之所以能够读得这样好,就是因为同学们在读台词时,不仅能够抓住人物的台词、动作、神情,还能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等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没有动作神情提示的地方,我们还补充出了动作、神情的提示。
分四人小组排演小话剧,请一到两组上台表演,因时间而定。
课后作业:
1. 排演小话剧,四人小组之间互相欣赏评价,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参与。2. 阅读拓展:在《史记》还有很多这样脍炙人口的故事,赶快找来白话文的《史记》读一读吧。板书设计:
负荆请罪
深明大义
以国为重
知错就改
第五篇:刘长铭校长文章之二(定稿)
北京四中:什么样的教师?
四中历史上名师如云,吸引许多学子慕名而来。1940年代,数学教师马文元、化学教师刘景昆、物理教师李直钧、张子锷享誉京城,并称为“四大金刚”。都说文人相轻,然而四中人却独具大气的胸襟,广纳贤才,兼容并包,“教员团结,无门户之见和衷共济”,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学术氛围。当时多数教师来自于北大、清华等名校,还有不少教师来自海外。即便是在由如此华丽的师资阵容所引领的四中校园里,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朴实勤奋的学风、严谨民主的教风和积极向上的校风。
一位四中老校友曾说“母校就是恩师的总称”。
一个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教师群体
1950年代,四中全面总结了刘景昆(化学)、张子锷(物理)两位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媒体开始系统报道这两位名师的教育思想和先进事迹。刘景昆先生提出的“三热爱(热爱学生、热爱科学、热爱教学)”、张子锷先生提出的“上好每一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的名言,成为对北京四中教师职业精神的高度概括。他们的教育思想的共同特点,就是要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知识系统在学生思想中主动构建。刘景昆先生曾说:“不怕学生有问题,就怕学生没问题,一没问题就停止了”;张子锷先生曾说,教师讲课要少而精,“少而精重点在于精。……读书要经过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由多到少的“少”和由厚到薄的“薄”就是少而精”。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在北京市和全国得到推广,对四中乃至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老”教育思想的总结和推广,在四中掀起了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热潮,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优良教风的形成。1962年,四中在总结广大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亦称为“北京四中十大教学原则”,即:循序渐进、举一反
三、深入浅出、直观形象、文以载道、温故知新、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这些原则概括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表明四中的教学思想更加成熟,教学特色更加鲜明,科学的课程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这些教育思想沿传至今,成为北京四中的宝贵财富。
一个引领学生精神的教师群体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4天后,一位四中毕业生带着几大包救灾物资从美国直接飞抵灾区,参加到救援队中,先后救出7名幸存者。他就是北京四中2004届毕业生李赛。一个多月后,李赛回到北京,在母校讲述了他不同寻常的经历。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谈到了他的老师,平静地说:“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教我如何做人”。他所说的先生,就是北京四中68届毕业生、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一种精神在两代校友身上传承。李家声老师是众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师之一。一位学生曾经写道:
他是个平凡的中国人,平凡的中学语文教师,却得到了学生们不平凡的尊敬与爱戴。当他站在讲台上时,微蹙的眉间隐约透露出他的忧郁。他是深沉的,感染着他的每一个学生。上他的课是一种享受。真的,无论是听他吟诵千年绝句,或是看他刚劲飞舞的甲骨文,都是一种享受。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他尽着全力想改变一下这残酷无奈的现实,让活在这世界中的我们有一颗拳拳赤子之心。他喜欢屈原,闻一多,对于许多豪杰,我们本是不了解的,自从上了他的课,我会想主动去欣赏文言的音韵之美,会想主动去欣赏草木间的勃勃生气和顽强毅力。他可以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师。
毕业在即,再也无法听李先生的课了,想来便觉痛心,不知能否再遇到这样的先生了。但是,他所教给我的坚持、正直、淡泊,我会永生铭记,没齿不忘。
北京四中的教育理念概括为八个字: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具体可以描述为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实际上概述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说到底,就是精神、品德、能力和人格的遗传。我们不要认为只有老教师和文科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其实年轻的理科教师同样能影响学生的精神成长。学生曾这样写一位年轻的物理教师:
从小常听到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真的以前从未感到。只是觉得绝大多数老师只是把教书当成一个工作,职业谋生方式而已。但是今天面对魏老师,我不禁从心底发出这句赞叹。他让我镌刻灵魂。他身上那种人性中最本真最纯美的品质,如善良、正直、公正、坚韧、奋斗熠熠生辉。另一位学生曾这样写一位物理老师:
在他身上,我深深地感到一种沉重的东西,那应该就是——民族责任感。为了他深爱的祖国,他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他无时无刻不再坚守自己的责任,无时无刻不在呼唤着那丧失已久的爱国热忱,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们开始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生存的价值。通过他,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中国人这三个字所包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执著与无我。他将国家、民族这些久违的概念重新建立在我们的头脑中,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的思想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既幼稚又成熟的我们开始思考对国家的责任。
“以人育人”,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师生平等基础上情智互动的生命历程。“共同发展”则将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结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情感的共同体、文化的共同体。当我们胸怀“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信条,并在“以人育人”的过程中获取“共同发展”的成就时,我们真正地享受到了付出“大气”和收获“大器”的快乐。一个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师群体
物理教师张子锷先生对备课精益求精,他曾说,“我教中学物理五十多年了……有一百五十多遍了。但直到教最后一遍,不备课我还是不敢上”。四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明赞先生说,“为师三境界。一是职业境界:把教书当作谋生手段。只求课堂有序,学生听话。这种人知识有余,才情不足。二是专业境界:术业有专攻,教学有方法。享受教书的乐趣,体现学术的价值。三是事业境界:把教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去追求,只讲奉献,不求回报,与学生同忧乐。是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2011年,北京市举办了高中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北京四中派出了8名正式选手参加,此外还有4名后备选手、9名指导教师培训活动。这是一次教师教学技艺的辉煌展示:七位教师荣获一等奖,一位教师荣获二等奖,比赛成绩位居全市之首。追溯起来,四中近年来有几十位教师在全国各种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几乎覆盖了所有学科。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是教育质量的保障。四中多年来始终保持着近乎100%的重点大学上线率,以及每年数百人次的各种竞赛奖励,离不开教学技艺精湛的教师团队。
北京四中的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杰出的中国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具有丰富的个性、健康的身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到培养“杰出国人”,从“生”到“人”的变化,体现了四中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三年或六年,更是学生的一生。我们不能仅仅用高投入来换取高产出,不能为追求考试成绩而牺牲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四中老师常说,我们要不为高考,才能赢得高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育人为核心。一位教师写道:
高三教学是系统工程,表现在学科内各部分知识内容的取舍协调,学科间的协调,师生间的融合,学生间的合作,家长、学校、学生的配合;高三教学是育人工程,表现在知识传承中承载的文化修养教育、挑战高考过程的意志品质教育、享受高考过程的积极乐观人生态度教育、练习测试中的治学精神教育。
取得优异的成绩要依靠三种精神,这就是奉献的精神、科学的精神和务实的精神。其中科学的精神就体现在尊重学习的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四中将高考备考工作分为七个阶段,目标清晰,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确保学生在一年的学习中稳步提高。一位教师这样形容高三备考工作:
高考,如同酒席中最后一道菜,是名厨师为学生精心制作的大菜。备战高考,就是大菜前的准备,我们的课、我们给学生的题、我们设计的考试卷都是开胃小菜,味过重过轻、量过大过小,上菜顺序先后不合适等等,都会影响最后大菜的品尝!
在这样的充满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和务实精神的工作氛围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日渐成熟,青年化学教师高杰就是其中之一。她来北京四中工作七年,撰写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各级奖励,其中多篇获得国家级奖励,发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她所带的班级高考成绩达到642分(不计加分),半数升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还有一些学生升入境外名校。就在高三一学年中,她为学生写下100篇班级日志,鼓励学生追求卓越,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毕业时,学生们用三年来的5000张班级活动照片为她拼接了一幅艺术照,作为对恩师的最诚挚的报答和对恩师永远的纪念,并用最后节省下来的班费捐建了“母亲水窖”。在谈到自身的成长时,她真诚地对其他年轻教师说,没有秘诀,只有真挚的爱+一点智慧+不懈的坚持,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才刚刚上路,大家共奋进!
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教师群体
北京四中的发展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在这一个世纪中,人类在科学发展与道德构建之间的“剪刀差”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在给人类带来便捷与实惠的同时,并没有像我们本来期望的那样,为人类带来足够的安全与幸福。人类的聪慧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匮乏也达到了极致。这实在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巨大嘲讽。历史使我们这些教育者不得不对教育的目的与价值产生深刻的思考。我们今天正在深刻地认识到,培育人文精神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只有让我们的后代子孙——那些将来构成世界主体的青少年具有善良的人性,人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人文精神首先体现为对生命的尊重。“博爱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这是北京四中历史教师赵利剑曾对学生说的话。与他有关的一个著名故事,就是2001年9月12日上午的历史课。面对着刚刚发生在地球另一端的震惊世界的惨案,一些学生表现出了兴奋与狂热,看到人类陷入自相残杀的漩涡,面对着学生对无辜逝去的生命的冷漠以及毫无理性的狂热,赵利剑老师的心中充满了担忧。于是他立即调整了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那是一个引导学生如何对待生命、尊重生命和对生命价值进行深刻思考与探求的教育课堂。后来学生在作文中回忆道:
“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早晨,第一节就是历史课。赵老师一改往日的幽默风趣,很严肃地给我们讲述了他昨晚听到这件事后的感受,并谴责了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被他深深的打动了,这是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其实,教育就是教师人生价值向学生的传递。教师在教学和与学生相处中表现出的平等、尊重、民主、宽容,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而深刻的影响。赵利剑在他出版的教育思想专著《历史——一堂人文课》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学生到北京某知名大商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从商场方面受领的任务之一,是站在商场门口计算客流量,并分别统计北京顾客和外地顾客。在岗前培训时,商场的某负责人为了帮助学生区分外地顾客,无意中对其使用了带有明显歧视的语言。这时,我的一位学生脱口而出:“人生而平等!” 赵利剑老师写道:
在我近二十年的教师生涯所教过的学生中,进入国内外名牌大学的不下数百位,其中更不乏引无数人侧目的状元郎。对此,我只能视为自己的教学成果。而这个学生的那句话,一直被我看作自己最成功的教育成果!我希望,“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将内化为他(他们)的行为准则,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我深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小善大爱”是四中语文组一次习练主题,也是一次培育学生善良人性的生动案例。老师在指导语中写道: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见别人践踏规则和公德,如果你无力抵抗,但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一只小鸟受伤,如果你不能治疗,但能把它轻轻放回原野,也是一种善良;身为人师,如果不能满腹经纶,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建筑一座高楼,如果不能建成丰碑样板,但不不偷工减料,保持自警的心,为自己的良心负责,也是一种善良。
【推荐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即大爱。学生积极回应道:
如果社会是这样的一片灰色,即使不能改变所有,点燃那瞬间即逝的一片火红也是一种善良。
在谣言满天飞的时候,如果不能去伪存真,那么不去添油加醋也是一种善良。看到盗版碟盛行,如果不能制止,那么拒绝购买也是一种善良。
看到别人的痛苦,即使不能安慰他什么,不要挡住他的阳光也是一种善良。……
一位老师事后总结道:教育的小善,能够培养真正的大爱吧。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用这样一点一滴的小善来引导学生,未来的世界一定会充满温暖的阳光。
----黄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