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总结(李亚茹)
毛概总结(李亚茹)
第一章
1.李大钊等党早期领导人,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2.1938年,毛泽东则概括强调指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它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6.实事求是的评价毛泽东: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过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
10.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二章
1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2.1919年五四运动后,标志着近代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 5
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手中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8.党的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①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②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三章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和平赎买。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的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获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22.四马分肥: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2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第四章
24.《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5.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① 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 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 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④ 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⑤ 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 5
第五章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8.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0.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第六章
31.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32.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4.三步走战略:
一、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二、达到小康水平,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35.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36.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① 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7.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七章
38.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39.改革开放中的六个体制改革: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④深化社会体制改革⑤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⑥深化建设制度改革 40.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41.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1世纪以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第八章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 4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5
4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7.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基本内涵:①提高原始创新②集成创新(重要标志)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能力。48.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九章
5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①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两制并存。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③高度自治。
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55.1997年7月1日回收香港,1999年12月20日回收澳门。第十章
/ 5
5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7.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58.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华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的出的必然结论。②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③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59.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0.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呈现出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经被打破。
6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62.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新丝绸之路。
/ 5
第二篇:毛概总结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概念、四大成果及三大意义)P3~P8
2、“三个代表”主要内容及意义 P30~P32
3、“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及意义 P36~P3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及意义P48~P53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54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P55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76~P78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之间的关系 P81~P86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90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P93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科学内涵P117~P118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24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主要特征P137~P138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P141~P142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要(三建设一构建)P151
4、(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十八大内容:在科学发展观下构建中国(全民)幸福经济社会)P156~P158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必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近年来,由于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不断显露,严重地干扰了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认为我们大学生应该起带头作用,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打击不正当规范行为。我们还要努力学习各种政治理论知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式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意义P162~P163
2、(重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P168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补充)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基本特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社会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P186
3、(重点)社会公有制的主要体现P189
(补充)具体地说: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⑵从两个方面: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应该有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体现在数量上是否有优势。控制的主要表现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地位。总之,坚持公有制的主要地位是社会注意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P193
5、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共同富裕)P195~P198
6、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P200
7、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P204
8、(重点)建设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结合十八大内容)P214~P217 美丽中国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目标。我的理解,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尽快改变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倾向。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成为应有之意。离开经济发展讲环保,那是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发展经济,那是竭泽而渔。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三个问题。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第三,从环境的角度,通过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6字概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238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及关系的基本内容 P255~P256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补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①科学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②思根渊源——古今中外的和谐思想③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 P280~P283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P302~P307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P332~P334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怎么认识?)P341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基本任务(了解)P346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P369~P370
2、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P 371~P374
第三篇: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 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如何理解马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4.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5.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 6)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7)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8)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10)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6.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一系列讲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改善民生和创 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全面从严治党,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贯彻“一国两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 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 手中。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③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 的原则。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 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文化纲领: 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 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必要性: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与特殊国情决定的。重大意义: ①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 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②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 供了重要经验。④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建设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经济上,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有 两种经济成分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主要的经济成分实际上只有三种:社会主义经 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2)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 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联合政权。3)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一化” :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三改”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翼”)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要求通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理想和意志,反映了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是毛泽东思 想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划时代纲领和历史性宣言。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 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 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劳动人民正真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占世界人口 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是以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 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敌我矛盾(专政),内部矛盾(民主)这一思想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 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合中国人口多、工 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 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科学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基本特征:(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 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 高的历史阶段(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 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 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 历史阶段(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阶段。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 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 障碍依然存在。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3.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 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 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 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 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 的条件。3)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 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 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①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 主义本质中地位。②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 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②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2)1997 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后,党的十五 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①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在经过 10 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③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国家。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 行动纲领。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那些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内涵 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 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4)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 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 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 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 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为什么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4.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2)以开放促发展 3)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4)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 成,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内外形势和人名群众对美 好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的。现实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 破和创新? 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 经济,又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它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与初级阶段 的现实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 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也在实践方面是我国进入了以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 出发点和归宿。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中去。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1)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 3)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4)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7.怎样理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 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 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实现祖国完全同意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1982 年 1 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个制度”的概念。1982 年 12 月,实行“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1983 年 6 月,邓小平提出的“邓六条”使“一国两制”构想更加充实、具体化。1985 年 3 月,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 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2)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的宗旨。3)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4)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不仅要 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世界大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可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2)和平与发展是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 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共同发展是世界 和平的重要基础。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二者都还未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 努力。
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① 世界多极化格局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② 世界多极化有利于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有利于 推进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美好、和平未来 的渴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③ 但它注定是长期的、复杂的,单极秩序观和多极秩序观的较量有时候是十分激烈的。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促进全球生产力大发展、世界经济水平发展,另一方面它会带来各种全球与各国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同 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也会造成巨大冲击。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既勇于参 与经济全球化又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2)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 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基于新中国 60 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4.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1)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 共同体。2)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3)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4)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集 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 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巩固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2)工人阶级是从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 生产关系的代表。3)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3.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 线、政策和方针,遵守法律,热爱祖国。它们勇于开拓,敢于冒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勤劳致富之路。伟大而又艰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将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4.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1)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新时期背景下,不断壮大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对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 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增进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如何认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重要意义?
1)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人民解放军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2)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3)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第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1.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 2)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凝聚亿万人的力量,需要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国际环境需要党的领导
2.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决的是进一步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 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问题。
3.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先进性建设: 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阵、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 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应全国各族人民的礼仪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 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 前列。3)纯洁性建设: 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符合党的宗旨要求,保持纯粹清正的状态。4.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及其重大意义?(1)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3)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4)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所谓“全面”,就是治党要覆盖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所谓“从严”,就是用严格的标准管党治党,对党员的要求比对群众的要求更严格,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从强调“从严治党”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标志着党对自身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第四篇:毛概总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938年,没找到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5.毛泽东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 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们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坚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一基本国情为立论依据,都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鲜经验,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方面都作出了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内在统一。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实现祖国统一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1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2.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1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4.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基本动力)、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8.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9.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2.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3.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过渡性的社会。
24.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5.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1、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四马分肥”)
2、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3、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8.《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9.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0.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意义: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党的优良传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3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3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9.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40.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人们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服务均等总体实现;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41.中国梦的内涵,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急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今儿是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就是人们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该做些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未来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实现的行动。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42.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4.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吧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4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6.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47.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48.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49.改革开放开始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5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5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
52.(13分大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4.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所有制性质,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5.按生产要素分配分为三类: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56.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容: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57.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本质和核心要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58.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
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9依法治国的内涵: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60.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设计升值制度运行的组成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6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一科学发展为主题,一件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62.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63.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64.社会治理途径:
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第四,健全公共体系。
65.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6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7.党的建设面临的考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清醒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68.学习、服务、创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学习是基础。服务是目的。创新是动力。
第五篇:毛概总结
(陈云)1._____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
(江泽民)2.____在中央党校省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十四大)3.党的____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邓小平)4.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江泽民)5.____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十五大)6.党的_____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十五大)7.党的_____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
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成分)(集体成分)8.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____和_____。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9.非公有制经济包括____、____、_____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0.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农村,农民)11.三农问题:____、_____、_______、(人民民主专政)12._______是我国的国体。
(民族问题)1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_____的基本政策。
(十七大)14.党的____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改善民生)15.加快推进以_____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和平与发展)16.______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17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外交方针。
尊重劳动是核心地位。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