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3:5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第一篇: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时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在实施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许多学校潜心提高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距离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距离新课标的目的和要求,还需要加大实验和研究力度,大力培养,全面提升。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对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语文学科教学及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发展不均衡,后进生与优等生的学科素养差距大,特别是部分后进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低下,学习自觉性很差。

(二)学生听话习惯不好,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倾听不专注,或者不能抓住说话者发言的主要内容。

(三)学生读书量基本可以,但读书只是看热闹,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不能将读书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有效结合。

(四)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写字的基本功与《课程标准》中的写字要求还有差距。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大语文教学观的影响下,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开展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与研究。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就是在继承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新课标提出的培养任务,侧重于探讨利用校内校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等途径,着力培养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认为此课题研究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课题的确立,首先是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如钱理群等当代著名教育大家提出的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任务、途径,姚竹青老师的大语文教学观,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其次,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教师的情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选择我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我们通过研究,力求解决后进生学习困难、学生倾听习惯不好、阅读及写作能力偏低、写字水平不高等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寻找适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三、课题的依据、内容、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的依据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作如下诠释:“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就是遵循新课标提出的培养任务,利用校内校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内容: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途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小学生语文素养内涵的研究,主要包括识字、听记、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素养及具体培养目标的研究;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与提升评价体系研究;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与教师语文素养提升研究。目标:

1.教师层面,通过教师读书,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教师的文学修养和底蕴,为确保实验效果提供保障。

2.学生层面,结合我校的经典文化课题研究,镕古铸今,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3.学校层面: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也是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求,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试分数上,而是将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学科教学的工作重点。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本课题涉及的面相对较广,参加实验的教师也比较多。在研究的过程中,指导实验教师对课题进行分解,根据所任班级的年段及教师个人的特点确立研究的子课题,从倾听、阅读、写字、写作等几个方面一齐入手,分头研究,定期交流汇报、总结提升。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让实验教师了解课题确立的背景、意义,了解当前此课题的研究状况,以达到较为科学合理地确立自己研究的子课题的目的。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首先反思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然后筹划对策,实施研究,并结合经验总结、叙事研究等方法,不断积累研究素材,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科研知识学习,以便让教师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二)重视课题管理,规范课题行为

根据区教科所对课题组管理的规定,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的管理工作。在流程上按照“开提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来实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如下要求: 1.课题组例会制度

课题组每学期初定期召开课题会议,传达课题组研究计划,指导实验教师制订学期课题研究内容、目标,使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融合,整体推进教学工作。2.坚持定期汇报制度

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课题组都要组织课题汇报交流,带领实验教师反思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并及时调整与完善,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创设了良好的氛围。3.及时总结提炼

根据学校教科研管理的要求,课题组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加强反思与提炼,反思研究中的得失,提炼研究成果,形成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并于期中和期末进行展示,便于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有效提高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4.完善《教科研工作考核方案》,激励课题研究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考核中充分体现出来。每个学期末,科研室都要从科研素养、科研活动、科研成果、课题研究等方面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评价,评优树先,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同时科研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充分体现出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课题论证、设计、启动阶段(2006年8月——2006年11月)学校领导、教导处、科研室反复进行课题论证,选定课题,形成研究方案。召开课题开题会,正式启动课题研究。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有: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

2.申报课题,由市、区教科所审批立项。

3.学习有关理论,学习国内外有关“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资料和成功经验。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5.实验教师学理论,学方案。6.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二)课题深入实施研究阶段(2006年12月—2008年12月)

1.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按照课题实验与研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实验教师确立研究的子课题;邀请专家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研讨、交流,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总结汇报。

2.2008年1月—2008年12月: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对前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微调研究计划,推进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同时继续定期举行阶段性研究汇报交流。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

(1)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5)举办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展示交流活动。

(三)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

这是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概括研究结果,形成研究结论。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编辑研究论著。2.展示研究成果。

3.召开结题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六、课题研究成果

在教科所的科学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科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每位教师都根据学校的总课题确定了自己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研究一步步深入,在研究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一)分解课题,研究实践,反思提炼 1.找到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四大途径:①充分发挥教师范写的作用;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练习,在练习中培养;③从写字姿势入手,确保学生有正确的写字姿势;④运用鼓励性评价,在作业中实践良好的书写习惯。

(2)扩大学生识字量的五大策略:①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为识字提供源动力;②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拓展识字空间;③通过汉字教学帮助记忆使学生触类旁通,如理解记忆、形象记忆、比较记忆、想象记忆等;④充分利用字典这一工具书培养自主识字能力;⑤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识字。

此外,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目前就写字而言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学生缺乏写字的兴趣,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教师对写字作业的批改简单化。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将继续探讨解决策略。2.口语交际须联系生活

我们从三个大的层面探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1)挖掘教材的训练因素。其中包括:借助插图想象说、借助插图表演说、续编课文填补空白。(2)巧用多媒体激活学生的语言情趣。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要说;注意直观,发挥想象,使学生会说。

(3)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开掘口语交际的源泉。比如今天是妇女节,你想对妈妈、女老师说什么?在学雷锋活动中,你是怎样做的?星期天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公园有什么变化?向大家介绍介绍。

3.兴趣、能力,增强语文动力

(1)兴趣引路。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促进语文学习的目的。主要策略是:面对学生的厌学情绪,用新颖的方式激发兴趣,产生波澜;寓教于乐,利用多媒体、MTV等手段创设快乐课堂;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亲身体验,让成就感激发兴趣;引领学生阅读感兴趣的书目培养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途径有: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学科实践活动,培养自主预习能力;创建民主课堂,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多样化及时评价,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3)学科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要求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究竟如何来培养?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创设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愉悦美感;运用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如形象化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育法等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都可以使我们的审美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4.听记训练,积累语文资本

镜头一:老师一个问题还未提完,教室里已经小手如林。教师提问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一下子教室里热闹起来了,看上去学生们在热烈地讨论着,可把镜头对准某些小组,却看见小组中的成员一碰头,就各自叽叽喳喳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然后就迅速地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至于别人怎么想怎么说却根本不当一回事。

镜头二:全班集体交流时,一位学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另一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有的学生开着小差,根本就没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怎么办?

研究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经验:先给同学们讲解听记的重要性,打通思想关,再合理安排听记的内容,讲解听记的方法,形成听记训练常规,引导孩子们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生活中都要有意识地听记,养成良好的听记习惯。5.实践活动,提供语文源泉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们力求通过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通过研究实践得出如下经验:

(1)课堂中创造实践机会。使每个学生树立“光想不说不行,光做不听更不行”的意识,放低坡度,教给方法,配合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表见解,进行实践。

(2)由课本走向读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①课本为发端,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②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看看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③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儿童生活、生动有趣的读物。

(3)由课内走向生活,激励参与实践。充分发掘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把语文学习的触角由课内伸向课外,由校园延于社会。如让学生收集网络、书刊上查阅到的资料信息,并注意积累;记录生活中听到的市井俚语;采撷校园里的“焦点新闻”„ „而后利用演讲时间,开展“信息交流会”,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吸取,共同完善。

(4)开展活动,提高能力。如让学生办手抄报提高阅读量和版面设计能力;采访家人朋友,把语文课堂搬进社会;开展智能竞赛、语文游戏,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组织社会考察,了解人类和自然,提升综合能力等。6.快乐阅读,抓住语文之本 选择这一课题的教师认为,目前学生的阅读方面存在如下问题:①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阅读兴趣的缺乏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②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③不重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没养成。很多学生阅读纯粹是“读”情节,“一读了之”,没有记忆、积累的自觉性,因而阅读效果不佳,仍然存在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作文根基浅等问题。

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策略:①坚持进行课前预习,先行阅读思考。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③读后留痕带动课外阅读。阅读五步骤:听读热油—读说爆炒—读记慢烹—读写温煲—读评上盘。④开展三位一体共读书。家长、老师、学生每个月共读一本书。读完后,每个学生出一张读书手抄报,老师和家长各写一份读后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开展读书交流会,一起感受阅读的魅力。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古诗文诵读、自编作文集、创办手抄报等。7.习作之旅,彰显语文硕果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两位教师毅然知难而进,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1)加强原始积累,增强写作储备。①开展词语比赛,储备词语资源。②鼓励读书,增强交流,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③加强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

(2)激活素材储备,点燃写作欲望。①阅读中适时拨动学生情感体验的心弦。②及时捕捉生活情景,谱写心灵的主旋律。

(3)故事引路,打开习作之门。①课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语言文字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每一堂课上,如课文补白、改写古诗都是良好的载体。②课外训练让学生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相约“子午书简”、漫画作文、“我是你的树你是我的鸟”都是作文训练成效显著的功臣。③让反思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通过反思梳理思想、提升表达能力。8.师生评价,共促提升

正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评价环节一样,恰当的评价十分利于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各子课题的研究教师在进行课题的过程中,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首先学校设计了层级评价机制,通过笑脸、奖章、奖杯的评价载体达到对学生激励性评价的目的。利用滚动日记进行评价也是教师的得力手段之一,通过大家在滚动日记上互相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增强的严格要求自我的意识,每一个、每一个笔划、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要细细斟酌,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字斟句酌中得到提升。此外,教师常用的评价方法还有《弟子规》生活力行表评价、小组评价等方法。

(二)经过实验与研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各级各类语文测试和语文类竞赛活动中成绩显著;学生作文频频在《小学生作文》《快乐作文》《当代小学生》《齐鲁少年报》《语文报》等有影响的刊物和报纸上发表;经过调查访问,我校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语文及其他学科学习有后劲,综合素质高;编辑印发了校内优秀学生作文集。

(二)通过实验与研究,实验教师的语文素养和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涌现出郭彩霞、张金萌、杜翠萍等一批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编辑印发了《科苑师论》和教师论文集,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培养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先后有2名教师执教省级公开课并获得一等奖,2名教师被评为淄博市教学能手,1名教师被评为淄博市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淄博市优秀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淄博市骨干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张店区学科带头人。

(三)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类文章187篇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或获奖;课题研究报告有一定的创新性、学术性,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摸索出较为科学的规律,为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

七、存在问题及设想

通过研究,我们分别从识字写字、听记、阅读、习作等方面找到了许多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但困惑仍然存在。

(一)阅读能力还须继续提升

通过几年的实验,大多数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出来,校内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但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浅层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

(二)让阅读更好地促进习作

研究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阅读量很大,但习作水平进步不大。如何处理读书与习作的关系?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这是实验教师需要继续解决的课题。

(三)书写习惯还须加强

实验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的研究与实践,学生的识字、写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执笔姿势、写字姿势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没有达到自觉。

总之,通过实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实验的过程及理论还不够完善,为使此课题实验更加趋于成熟,成果更加显著,我们课题组成员将继续对本课题实施延伸性研究,以推动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向纵深开展。

八、参考文献

《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9期

《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 《大语文教学法》

北京教育出版社 《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育文化学》 曹明海

陈秀春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小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安全教育研究》是马家堡小学2017年9月立项的校级课题,从立项至今已历时一年,在这一年里,我采用问卷调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我校学生安全教育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校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1、大部分学生安全知识、自救能力掌握不够。

2、大部分学生、家长安全观念淡薄。

3、部分教师安全责任心不强。

二、目前我校安全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校,由于受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学校条件、教师教育方法等的局限,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多数家长安全观念淡薄,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不重视,不参与,总认为那是学校的事,忽视了家长应有的监护(安全)职责。

第二,学生安全、法制、卫生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应急避险、自护自救技能差,无良好安全养成,致使学生表现出来的日常安全行为不规范,有隐患。

第三,少数教师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心存侥幸,不潜心抓安全教育防范,一旦发生事故才悔不当初。

三、研究结果 我主要从三个角度研究了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一是学校管理能力的角度,二是教师教育能力的角度,三是学生自治能力的角度。

(一)营造学校安全氛围,保证学生有切实的安全感 环境在教育中的重大影响力是公认的。一个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能促进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满足学生的安全的心理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途径。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安全环境的营造,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下大力气营造安全氛围。

1、监控与维护,硬件设施到位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完备

2、我学校已经安装了全覆盖电子监控系统,从硬件设施上保证了校园师生的财产安全。

3、合理规划行走楼道,校内交通有序

我校有8个班级,学生总数332人。上下楼梯时如果不分流、不合理安排、不在平时养成行走习惯,易造成冲撞、拥塞,在紧急状况下还可能出现踩踏。我们利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养成习惯。要求每班在教室外排好队,由体育委员带领走楼道,迅速到达操场。经过一周的训练后,从下课到操场全部集合完毕只需要3分钟,做到了迅速有序安全。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有条不紊地撤离教学区抵达安全地带。

4、学校、家长共建校园安全防线

(1)学校、家长共建。我们加强与家长委员会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人员也经常在校外社区内巡视,一发现疑是不良人员马上与学校联系。

(2)学校、警察共建

我校与派出所联系密切,应我校要求,值班民警常常在校园周边巡视,一旦有异常情况,派出所民警到位迅速,为我校学生提供了警力保障。

总之,我校已做到了以学校为基点,联合家长、派出所等社会力量,建立了社会安全保障网络,达到了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目的。

(二)占据“三课一会”主渠道,全面渗透安全知识 安全意识是指人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在安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人的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因此,我校十分重视通过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1、开展主题班会,做安全知识试卷

每年我们都在全校定期召开以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学习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2、开展专题安全教育,传授学生安全方法与技巧 一次强大的自然灾害,是一次全方位的生命教育。它让所有的人都感悟到,活着就是幸福,应该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生存是如此不易,在强势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温暖。还让所有人都警觉到生命会遭遇不期而至的各种灾难,唯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技能才有可能在灾难中生存。因此,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不仅让自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而且从各个角度强化了学习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动机,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实效。

3、放学前温馨提示

学生校外的交通安全,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关注、揪心之处。为了使学生做到“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在下午放学时,设置了一段有关交通安全的温馨提示。

4、邀请民警开设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我校每学年邀请一到二位警察同志来校举办各类安全讲座。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法规教育,详实的数据、真实的事件、详细实用的自救自护知识使讲座富有吸引力。

5、开展自救自护技能演练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6、我校充分运用各种平台,确定每期安全教育主题,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自主编辑,自主设计,自主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自主教育、互相教育的效果。

8、坚持体育锻炼活动

给学生安全感是生命教育的心理基础。那么,使学生具有强健体魄则是安全教育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此,大力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日常的除体育课之外,还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周一次活动,每学期一次体育运动会,就这样形成一个提升学生体质的教育循环圈。

(三)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我们认为,学生既是规则的遵守者,还应该是规则的监督者,在遵守与监督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我校学生的安全知识量明显增加,安全文明习惯明显好转,应急避险、自护自救技能明显增强。家长观念转变,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参与管理,教师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扎实做好安全教育防范工作。

四、对学校或教师及家长的建议

1、学校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及管理。

2、学校每位教师都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

3、家长要增强安全意识,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参与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贞科.不容忽视的校外安全问题——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安全问题的一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2(12)。

[2]马国杰.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3]刘静.浅谈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2)。

[4] 何自奉《对农村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农村教育,2009,(7-8).[5]邹文强《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研究初探》2004.6。

第三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以课文为载体,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形成自主学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批准号:

GS[2013]GHB1098

人:

朱彦文

工 作 单 位:

嘉峪关市育才学校

课题组成员: 贾艳萍、郑翀、胡晓玲、李萍、熊文

目 录

一、课题的题目.......................................3

二、课题的提出、背景、内容...........................3(一)课题的提出......................................3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4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5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6

四、课题的界定.......................................7

五、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7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成果.........................8

(一)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8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8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9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9

九、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步骤......................10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10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0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11

十、课题研究的过程及结论............................12(一)系统理论学习,建构研究策略.....................12

(二)研究课堂教学培养策略,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13

十一、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15

(一)提高了教师的自我研修能力......................16

(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16

十二、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18 【参考文献】........................................19

/ 20

2013年10月我承担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以课文为载体,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形成自主学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过程立足于本班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三年来,完成了大量而细致的调查研究,期间我们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在积累整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已结束,特以此报告总结我们课题组三年来的研究实验成果,展现我们课题组研究的轨迹,争取专家的鉴定和验收。

一、课题的题目

本课题题目为《以课文为载体,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形成自主学能力的研究》,主要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形成自主学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的提出、背景、内容(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的课堂教学偏重于“保姆式”教学,总是搀扶着学生“摘果子”,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只能机械地理解接受文本。这种做法,与教育发展趋势相悖,已成为非常严峻的现实摆在我的面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 3 / 20

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加大对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的力度。在教学中,教师应真正做到“导学”“互动”把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文本发生直接的,有意义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兴趣出发,把学生置于一个兴味盎然的气氛中。我提出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就是站在对学生未来负责的角度,力求构建起一套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和手段,并最终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背景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教育布局中的特殊定位,学校的在读学生大多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我任教的班级,44位学生中有35位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其中13人是外省的)。学生大多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家长虽然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多数家长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生活能力等比较薄弱。在日常教学中,这些孩子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孩子的父母主要以从事建筑业、商业、服务业为主,大部分人是集贸市场和路边市场的小商小贩。工作不稳定,早出晚归,每天和子女见面的时间很少,回到家里又忙于家务和休息,没有时间、精力去管理教育孩子。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这些家庭多数都是租住简陋的平房,孩子缺少自己独立的学习与活动空间。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学习的习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作业书写不规范,4 / 20

字迹潦草,不注意认真写字的习惯;课堂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而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听课不善于作笔记,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作笔记的习惯;作业中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不善于温故而知新,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复习的习惯;学习懒散,依赖性强,常常照抄作业,甚至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中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过程,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这些问题造成这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考试成绩偏低,厌学情绪很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着力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而对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加强自主学能力的培养,对他们进行学习引导,构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尤显重要。为此,根据本校当前具体情况,针对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确立了《以课文为载体,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形成自主学能力的研究》的实验课题研究。由此,只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勇于改革,就能够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路子来。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坚持教学不再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要教学生学会求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并采取多种

/ 20

形式交流学生在进行自主学时的心得体会。主要有: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2)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3)培养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4)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的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5)培养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1、实践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的前提是具备了积极的参与意愿与良好的参与动机。当学生掌握了自主学的方法、技巧,也就是掌握了一系列自主学的策略,自主学习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探索、理解、思考、质疑、接受、评价等,课外自主地选择,规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利于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理论价值:

⑴通过研究,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⑵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地学习;

/ 20

⑶通过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⑷通过研究,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要求。

四、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相对的是“被动学”和“机械学”。“自主学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这里的关键词是“自主”:即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本课题旨在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五、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作了研究并在一些地方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逐步确立和完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引起了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

/ 20

践界的广泛关注,在继承我国古代自主学习思想和借鉴国外自主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也明确地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并对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有关自主学习的所有重要问题一一进行系统、全面论述的是华东师大的庞国维,主要体现在其专著——《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2003.7)一书中。书中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问题、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问题等。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培养自主学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慢慢养成习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的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动机,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提问,学会作业,学会复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文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自开题以来,就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活动。通过课题研究,利用“五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课题研究,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发展学生自主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和教学素养等。

/ 20

研究成果主要有:

1、《开展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2、《开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

3、《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

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厌学、不按时交作业、作业不工整等现象不断改变,许多学生能够积极提问。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仅仅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团结合作的关系,资源共享,一起进行讨论交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

3、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能够自主探究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来获取资料,完成自己的自主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强化。

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师生的负担,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学生的学习具有主观能动性,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

/ 20

学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才会源源不断。

3、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倡导、实施新的学习方式。

九、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根据我校实际,主要针对我校六年级二班学生进行研究。主要通过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及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使研究尽量地靠近目标,我们采用“讨论—行动—反馈—调整”,即边研究边行动,边反馈边改进,边实践边总结,边收集资料,边修改方案的做法。

1、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自主发展。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本特征寻找支撑与依据。

3、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

/ 20

问题。

4、个案研究法:对部分班级、老师、学生进行跟踪式的个案分析研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所需要的支持性环境和条件。通过典型的课例作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炼相关结果。利用个案研究以使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全程分为自主学习惯的培养阶段、自主学能力形成阶段和总结验收阶段三个阶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自主学习惯的培养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月)首先对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虽然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但他们也渴望学好,也想自主学习。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共同探讨交流如何进行自学及有哪些方法,通过自学如何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养成相互交流的风气,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

⑴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⑵学习课改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⑶深入课堂调研,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2、自主学习能力形成阶段。(2014年3月-----2015年12月)通过学生自己完成课前预习卡,预习情况评价,预习检测等活动

/ 20

不断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推动学生自己学,教师指点迷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并严格要求,慢慢将其变成习惯。

⑴研究教师确定子课题,制定阶段计划。⑵按方案进入实验阶段。

⑶及时进行阶段总结,效果分析,并针对问题调整方案,及时积累资料和成果展示。

⑷积累研究案例,分析研究效果。

3、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月——2017年4月)⑴课题组全面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⑵整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教学反思、典型案例,装订成集。⑶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装订论文集。⑷准备鉴定验收相关材料。⑸申请鉴定验收。

十、课题研究的过程及结论

(一)系统理论学习,建构研究策略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边学习、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研究方式,将研究的主要策略定位为:系统理论学习——细化研究课题。

1、系统理论学习。

/ 20

课题立项伊始,我们就认真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师》、《甘肃教育》、《教育革新》杂志上的相关文章。通过理论学习和专题研讨,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明显提升,对学生的指导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学习和研究,朱彦文和贾艳萍老师撰写并发表了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

2、细化研究课题。

研究伊始,我们开展调查研究,课题组多次研讨、反复学习、细化课题,合理制定子课题,依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预习卡”、“预习评价”、“预习检测”和“导学案”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自申报《以课文为载体,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形成自主学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后,课题小组力求做到: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状况;做到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为课题研究活动的扎实、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研究课堂教学培养策略,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选用适宜的教学模式。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施、总结、应用、修改、完善等几个环节,围绕自主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导学、导语、导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策略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20

1、自主读书的能力。

制定出读书细目,利用班级图书角和教学楼内开放式阅览室加强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培养,每生每学期至少读5本书。通过读书摘要、读书体会、读后感、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2、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有“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的要求,从低年级起就有“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学会查字典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条件。孩子们一旦学会,会受益终身的。一旦和字典交上朋友,身边就会多一位老师。我们非常重视学生查字典的习惯养成。要求学生每人一本《新华字典》,并对字典使用明确规定,每节语文课上都要查1——2个字词,读准音,理解义。

3、口语表达的能力:每节语文课前,用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内容为唐诗宋词、经典篇目的积累诵读。

策略二:构建培养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三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导学、导悟、导练” 的教学策略。

(1)导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尝试学习,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触摸语言文字,初步感知知识。开始时,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完全养成,因而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 20

(2)导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边理解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这一切教师的教是替代不了的,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3)导练。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当堂练习。

①练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我们借助课件动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

②练背。背诵是学生积累、吸收课文语言的重要一环。我们采用情景背诵法,让学生看着逼真的动画课件进行配音,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③练听说。听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听课、朗读、复述、答问、讨论、造句、口头说话等,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机会,教学中教师认真设计练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十一、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有序地开展了研究和实验,并

/ 20

及时做好先进方法经验的交流、累积,且实验效果明显。

(一)提高了教师的自我研修能力

在三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潜心钻研理论,大胆进行实践探索,勤于总结和反思,使新的教学理念扎根与心中。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我们通过理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实验方法的研究,实验对象的分析熟练运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1、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

实验班的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的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在课堂上不仅敢于发表见解,有时还敢对教师提出不同意见。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自主学已经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具有一定深度和独特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出多样化,课堂质疑的触角延伸到课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普遍提升。学生的课堂状态发生较大的转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我们由衷感到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一被动接受,而是自己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中学生敢与发表自己的见解,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3、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 20

由于教师运用导学案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兴趣高涨,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明显加强,使得一大批优秀生脱颖而出。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本课题的研究,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使学生学会了主动、自主的学习。通过交流,学生全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使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突出表现在:

⑴强化了自主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全体教师深切地认识到,学生自身是富有潜能的个体,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是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是释放学生能量的过程。在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语文课教学从教课文中跳了出来,树立了为学生而教,根据学生的学而教的意识。一年多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改变了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的状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⑵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

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体现了他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了良好的广阔的语文环境,并努力诱导学生自主性地学习,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性学习活动,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了成绩。

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 20

通过课题实践,学生逐渐摆脱了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自学能力明显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之前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能主动地提出问题,直接参与课本知识的讲解分析,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结论,而且课外知识的阅读量也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明显增强了。

⑷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课题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利用“五步教学法”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语文转变为主动的学,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十二、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经过此项课题研究,参与者掌握了通过五步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学生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可喜的进步,师生关系融洽,学习趣味增强,有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自主性探究,学生较之采用传统教学法时更为乐学。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前有效性预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学生掌

/ 20

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仍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达到最优化,教学无止境,吾将上下而求索!

2、课前预习设计的层次性具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做到既设计出适合每位学生的课前预习,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练习,让学生机械的做题;既让学生留有学习发展的空间,而又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挖掘出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力?这些都将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

虽然本课题已结题,我们课题组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由于时间比较仓促,研究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入,很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今后去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因此我们将不断努力,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李永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4-05-11)禹城市辛店镇中心小学教科所

②顺城区将军二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2014-10-26)顺城教育网

③自主教育王明平的博客,国外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2013-11-09 17)④庞国维,《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2003.7)⑤刘海红,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初探

(2010-07-18)

/ 20

洪洞县大槐树镇西街小学

/ 20

第四篇: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

学校:定边二小姓名:刘润梅

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这样的教育教学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我国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鲜明的旗帜。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确立了“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来优化课堂,使课堂成为整体推动素质教学的主阵地、主战场。

二、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有效提升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能力。

3、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4、在学会学习中,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勇于展示自我,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挖掘创造潜力,展示创造才能。

三、研究方法

(1)充分自读

充分自读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所以,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这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和基础。然后,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读不懂的要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第三是勾画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拔,对自读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读的力度、深度和效度。特别是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

(2)充分质疑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产生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文字、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课中结尾等质疑。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倾向。然而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障碍。让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有效合作,引导共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意义建构不单纯指个人意义的建构,更要借助于反复的协商,即与他人进行广泛的互动,进行资源共享,达成一致或共同的理解。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交流能促成他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使学习者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达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只是流于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生有机组合起来研究或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多。因此,有效合作显得十分重要。

(1)有效组合有效合作,首先必须有效组合。①在小组建构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激发合作冲动。②推荐并培训好组长,小组成员分好工(设立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等,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责。③对研究内容和方式都要进行有效安排和选择,使之合理和最佳。如教学《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一段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想当军事家的同学给这段话画张军阵图;想当文学家的研究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想当播音员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想当小导游的试着讲解这威武雄壮的军阵。

(2)有效互动

讨论和对话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广泛的对话。但讨论和对话不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

间机械的不需思考的问答,而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学习者基于自已的经验所产生的不同建构之间的相互碰撞;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

(三)适度探究,引导发展

事实上自读、质疑、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学生不同形式的探究,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充分利用新旧经验的互动,主动达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但如果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那么探究会变得高不可攀,意义建构也就无法达成。

(1)适度研读

在学生充分自读、质疑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疏理问题以后,往往把一些信息量大、触及文本重点、难点而又有一定思维强度的问题作为研读专题。或自读感悟,或小组互动,或全班合作。教育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当立足“最近发展区”,依靠儿童正在成熟的身心机能,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供学生研读的问题难度要适当,以达到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境界。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读,要最大限度地唤醒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研读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高,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人文内涵得到熏陶和感染。

(2)适度求异

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答案并非一个,所以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寻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答案。面对学生学习的多元反应,教师要善于引导,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但若教师为追求与众不同,一味地包容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那易导致课文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求异应有利于促进课堂目标(预设的和生成性的)的达成,不宜过多、过滥,贵为适度。

(三)注重实验班的日常研课活动,积极推出优秀的课堂教学范例,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作用。注重阶段研讨活动,通过课例观摩、经验交流、问题探讨,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并搞好优秀教学论文、优秀教案及反思的收集工作。注重个案跟踪,细致做好某种学习方式、某一课型或某个子课题的研究探讨工作,做到“分散重点,各个突破;连点成线,形成体系”。

(四)建立相应的课题评价制度,采取相应的考核办法,以较为全面、符合课改要求的评价指标来评价、指导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四、取得的成绩: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已经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化为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一刀切分闭式转变成分层次、多样式、开放式的教学。

2、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课堂已初步形成,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和向往。常常在文本、同学、老师的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体验时常让你惊喜与刮目相看。由于积极创设各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学习的教学情境,学生真正能够与教师、文本形成共鸣,语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与教师、文本、作者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获取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思维得到启迪,情趣得到熏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

3、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经验的平台。如学生的参与状态,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尤其是参与状态的广度和深度。如广度,他看到的学生参与的各个环节;深度,我们也看到了由被动变成主动探究,由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变成了实质上的认知的冲撞和情感的体验。由满足于现状到各学科的资源整合,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出现了师生互动力的多向交互的亮丽风景,成为师生共生、共长、共享的平台。

4、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体验,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见解。本课题为这些不同的提供了表达的机会,并尊重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比如像小组合作学习,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商议,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明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给他们发现的空间,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问题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体验是快乐、幸福,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使不同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5、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课堂景象,一改过去课堂“一言谈”或“优生谈”的发言局面。自主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学生参与面更广,学生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参与互动中,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互动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教师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设计上更讲究的是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6、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有人员分工,有共同的合作目标、动机和学习责任。学生彼此团结、彼此信任,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完成小组分给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的自己的价值。另外通过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比较,又形成了一种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这样既合作又竞争,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7、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装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往往给老师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尤其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中,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与体验,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让你值得惊喜和兴奋,带给你无尽的想象空间,经历了一次

次生命精彩的旅程。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

1、如何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的关系。课堂上,如果教师的“主导”过多,则有“越俎代庖”,学生主体地位没得保障、自主作用得不到发挥之嫌。但过度放手,由于小学生自已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能力有限,课堂上易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从而导致个别课堂低效。怎样处理好“主导”与“自主”两者之间的交接,挖掘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潜能,仍然值得思考。

2、创新性学习是个全新且广阔的范畴。我们凭借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在作业布置上,我们提倡“拓展性作业”。给文(诗)配画;或给画配文(诗);给结尾有悬念的课文续编结局;给故事情节明显的课文,编纂与原文迥然相异的结果;编排表演课本剧,都已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更喜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的相对滞后,也由于人们意识不一致等诸多原因,我校创新性学习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课题研究缺少专家、学者给我们进行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我们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研究还尚粗浅,缺少广泛性和深刻性,所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还很粗糙,缺乏厚实的理论底蕴。加强理论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仍是今后我校努力的方向。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们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而使我校的师生的生命价值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展现

第五篇: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兴县瓦塘镇明德小学

一、实验背景

读书是人类文明追求的象征。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其实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对学校而言,这层意思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快乐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大师对话,为精神打底,为人身奠基;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的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二 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9-----2009、7)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方案,制定阅读计划,初步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09、9-----2011、7)边观察、边研究、分析,及时汇报诵读篇目,个人诵读总结、学生读书体会,做到周周有汇报,月月有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9-----至今)汇报总结材料,形成交流资料,攥写结题论文。

实验方法: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文积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围绕“汲取清泉,葱茏人生”这一主题,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营造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

2、倡导我校学生、教师及有能力的家长逐步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尚,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促进家庭文化氛围的形成。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思维更加活跃,综合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实验过程:

1确立活动主题:

汲取清泉,葱茏人生成立领导机构:

组长:吕建文(校长)

副组长:付平平、雷春莲

主要成员:各班语文教师确定阅读时间

1)周一周五(早7点50------8点20)每日确保半小时诵读。

2)周一下午兴趣活动时间为全校爱书日,学生老师共读书。

3)周四下午兴趣活动时间《弟子规》学习日。

4)周五上一节课外阅读拓展延伸课

每月月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举行读书交流活动。4明确具体职责

1)积极营造书香乐园。楼道校园由组长、副组长负责分类专题装扮。教室班班都设图书角,由班主任负责。

2)楼道设有读书长廊,由值日班级负责借书、还书记录,值日教师协助。

3)各班语文老师根据课本内容制定本年级阅读计划、诵读篇目、课外拓展课展示课例。

4)各班语文教师对所诵读篇目要做到周周有汇报,月月有总结,学生写读书体会。3------6年级要做读书笔记,诵读作业本。组长、副组长一月定时检查一次。

5活动形式:

诵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校领导定期检查。

具体实施过程

一 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每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语文老师根据课本内容制定本年级阅读计划、诵读篇目、课外拓展课展示课例。

二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楼道校园由组长、副组长负责分类专题装扮。教室班班都设图书角,由班主任负责。最好出一期有关读书的黑板报。

三活动过程:

诵读:定时定量定内容,动手、动口、动脑筋。一二年级可配合拍手、跺脚等节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三四年级配合注释,讲解、范读、领读、抽读、齐读等形式。五六年级配乐、自读、品读等方式。

课内阅读:除语文外的各科教师根据所教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内容的书目。例如:科学学到遗传与变异,科学老师就应该自读《遗

传传》,并向学习好、感兴趣的同学推荐。

课外阅读:

各班语文教师指导好学生放开声音诵读,开展多种形式课外读书活动。一年级可用集体朗读或讲故事的形式,二、三年级可以摘抄的形式,四、五、六年级摘抄兼读后感,心得体会等形式。

周一定为全校读书日,各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共读一本书或多本书(故事书或作文书,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做不同的哈利波特。校长兼教研组深入各班指导。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如一、二年级推荐的分别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注音版《猜猜我有多爱你》和《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本书;而高年级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了离学生比较近的《稻草人》、《孔子的故事》、《昆虫记》、《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等,目的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保证阅读质量,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前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足够的阅读兴趣。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书,并利用兴趣活动或班会等时间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学校要求3--6年级每班拿出两个自习师生共读一本书,并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

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周四师生共学《弟子规》。

除固定的一和四的读书日,鼓励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楼道内读漂流书,做到读整本的书。

激励办法

借助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激励学生自觉读书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1、个人活动:全校学生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2、班级活动:在班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全班汇报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开展“班级读书之星”的评选。

3、全校活动:在学校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校读书之星”、“学校书香家庭”的评选。

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和推广各班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强力推进读书活动向纵深开展。

活动总结

我实施阅读能力提升项目过程中,我们享受读书,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并得到了兄弟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

1、除实验教师外,其他教师对阅读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阅读范围狭窄,阅读时间不充裕。学生阅读书目单调,多数凭兴趣、爱好选择阅读书目,故事类偏多,以后要多多开展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多方面的书。

3学生有了读的习惯,但没有动笔创作的习惯,所以以后要多多举办关于写作方面的比赛,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4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家长素质较差,导致家长配合不够,我们将积极引导家长参与进阅读项目中来,鼓励和支持项目继续深入地开展。

我们坚信在项目实施方案精神的引领下,在项目领导组的指导下,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书香飘逸的校园会更有内涵,更有发展,我校的阅读能力提升项目会真正受益于每一位学生。

下载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篇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 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五篇范文)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南岗中心小学 徐丹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口头表达、书面......

    实验结题报告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包钢十八小课题研究组 【内容提要】: 随着信息技术步入学校和家庭,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明德小学阅读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繁峙县南街明德小学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实验项目结题报告 2010年9月,我校参加了山西省“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实验项目,历时两年,此课题实施现即将结束。两年来,在省、县教......

    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张霞

    土门关小学“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2011.1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 丁为群 摘要:本课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联系生活的规定,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快乐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快乐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 课题名称:快乐教育研究 二、 题研究时间: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 三、 课题的由来 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

    教育学会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利用归因理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实验研究》结题报告河北青县职教中心 2010年5月24 《利用归因理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实验研究》研究工作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