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障大学生就业现状
1.聋 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堪忧,就业问题突出(1)就业率低。
我国一直存在着残疾人就业率低的问题。20 世纪90 年代就有钱鹏江、许琳等专家学者指出了残疾人就业率较低的问题。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残疾人在业率仅为30.4%。近10 年中有十几篇研究文献中也比较一致地确认了该问题。本次通过对200 多名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到几所高等学院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普遍只有40%~50%,远远低于同时期健全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 70%~80%。(2)就业岗位层次低。
聋人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难以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据调查,80%已就业的聋人大学生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和那些没有接受过大中专教育的流水线工人一起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岗位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薪资水平低。
而 且 由于 听 力 残疾,沟通不便,在与健全人进行岗位竞争时常处于劣势,岗位晋级、调薪的机会少,职业发展空间窄、职业发展前途渺茫。
(3)就业风险大。
首 先,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接纳聋生工作是因为要应对国家政策(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接收残疾员工,否则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就业保证金),或是要享受国家给接收残疾人的企业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并非从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角度来接收残疾员工。因此聋人大学生到岗后的工作稳定性 并 不 强;其 次,聋生在企业的发展是受制于聋生在社会上 的 被 接纳 程 度,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残疾人(包括聋生)还是抱有职业歧视的,职业偏见就会导致聋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不顺利、前景渺茫;最后,聋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包括对工作的胜任度也会增加就业的风险性。已经就业的聋生随时都可能失业,聋生隐性失业现象较多。用人单位因为聋人生理上的缺陷,即便是招聘进去工作,依然在心理上很难真正接受或重用他们。
(4)就业薪酬、待遇低。聋生的工资收入总体水平较低。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家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他们最看重的是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聋生由于先天的缺陷与自身的不足,一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聋生怀有歧视和偏见,心理上会认为他们身有残疾,岗位工作能力不如健全人,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信任度不高,因此在工作岗位和任务分配时常常安排聋生做一些最简单 低 级 的工 作,所以每月聋生拿到的薪资也比健全人少。
2.影 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 主 要因 素 包 括: 聋 生 自 身、学校、社会及就业服务保障体系问题(1)自身问题。一是沟通障碍。
聋生在与健全人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听力的缺陷,很难甚至根本无法从听觉渠道接收到有声语言和获得外界信息,更加无法用有声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这些问题都使他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被动。聋生在与健全人交往时,健全人看不懂他们的手语,给他们之间的交流带来很多困难。
二是文化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相对落后,聋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基础就与健听人 有很 大 的 差距,进入大学后,基本以专业学习为主,文化素质的提升主要依靠自学。多数聋生自学能力较差,即使大学毕业后,文化水平依然无法和正常大学生相比。几所高等学院的老师普遍反映,聋人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仅相当于健全学生的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三是心理问题。据调查,有近半数的聋生就业心态比较消极,其中29%的人对就业是随波逐流,9.3%的人是比较茫然,不知道方向,7.5%的人害怕就业,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不能适应工作,5.6% 的人内心焦虑,不知如何是好;对 就 业 前 景 看 好,感 觉 能 顺 利 毕 业 的 人 也 分 别 占 到12.1%和22.4%;同 时,有14%的 人从来没有想过就业。这表明聋生在对待就业的态度总体还是 比 较消 极、被 动。主要表现在就业依赖他人,缺乏主观努力,就业心态被动消极,同时还常伴有自卑感,就业观念的不切实际,择业心理存在障碍等。
(2)学校教育问题。
一是聋人高等学校教育模式亟待调整。目前导致聋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残疾人高等学院教育的失衡,许多高校无法有实效性地完成对聋人大学生德育培养、心理疏导以及就业指导。
二是就业心理教育的有效性亟待提升。许多聋人高等学院就业指导只是一个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对于聋人大学毕业生来说,关键是根据聋生的身心特点抓好就业心理辅导,使聋生了解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以一种积极乐观心态对待求职就业。但聋人高职学院的就业心理辅导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
三是聋人高等学校就业支持系统需要优化。首先,聋校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备不足,实习实训基 地 建 设欠 完 善,会手语、懂特教的教师和辅助人员较少,能对聋生的就业给予辅助支持的老师不多。其次,聋人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过少,专业口径狭窄。聋生进校以后,适合聋生的专业不多,也缺乏对聋生心理素质、人际关系方面的培养,导致聋生在就业时很难达到社会的要求,得到社会的可
。最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对聋生的就业支持力度也不是很大。有些学校即使设置了就业服务中心,也大部分是为了健全学生服务,很多就业服务中心没有安排懂手语的老师,学校开展的就业辅导课程以及就业名家讲座有时也没有为聋生配备专门的手语翻译,聋生就业教育与指导缺少行动和实效性,聋生也失去了提高自己和开阔视野的机会,导致自己在小圈子里眼界得不到开拓,就业能力得不到提高。四是聋人高等学院专业设置要突出特色。我国聋人高等教育经过近20 年发展,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都有很大提高,政府在扶残助学中也增加了很大投入,但当前聋人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聋人的教育需求极不适应。据访谈了解,目前几所质量较高的聋人高等 学 院专 业 设 置较 少,多以绘画创作、服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和计算机操作为主,与健全人的专业设置相比没有任何特色。因此,聋人高等学院要面向市场需求,多开设一些适合聋人、特色鲜明的专业。如动漫设计、影视表演专业等。(3)社会环境问题。
首先是社会对聋人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作为聋生,由于生理缺陷,他们的所见、所闻、所知比起健全人显得更加浅薄、单纯和狭隘。在融入主流社会,参与就业竞争时,容易被健全人排斥和轻视。而国家经过多年改革,以前制定的针对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有时仅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真正执行起来有困难。聋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有时感觉不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其次社会大众对聋生接纳程度不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认为聋人是另类,聋人犯罪案例的报道使有的健全人片面地认为看待聋人。这一类健全人对聋人漠不关心,不愿意主动了解和接纳聋人。另一种认为聋人是弱势群体,应该多接触,多支持。一些聋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事例,让人对聋人既同情又佩服,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他们。
虽然这一类人愿意去了解接纳聋人,但是由于不了解聋人特殊的身心特点以及无法掌握手语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使得这部分人也难以真正 意 义 走近聋 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聋生的社会交往现状令人担忧。聋生社会交往的障碍不仅仅是反映在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同时包括社交知识的匮乏、社交技能的笨拙和幼稚。整体来看,健全人对聋人的了解和接纳程度还不高,这也加大了聋生回归主流的难度。(4)就业服务保障体系问题。
一是就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上针对高职聋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少,聋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闭塞,在保护聋人就业权利方面缺乏刚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这些都阻碍了高职聋生劳动就业权利的实现。二是就业扶持力度不够。加强对聋生的就业扶持是从聋生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层面对聋生就业 进行 支 持。首先,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保障残疾人就业。我国应制定完善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及企业社会责任的 相 关 法律 政 策。要明确某些类型及某种规模的企业应该接受残疾人就业的比例,加大对那些没有按比例接纳残疾人就业、未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事业单位的处罚力度。国家还要在执法层面上加强法制建设,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或者授权委托残联等部门,定期对企业里的残疾人工作状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对国家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的企业 给 予相 应 的 处罚。其次,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残疾人的就业指导课程及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学校就业部门要加强对残疾人的专门就业指导与服务,让他们及时 了 解 就业 形 势,掌握求职技巧。这样才能让聋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
根据聋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以下九条建议,以提升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其就业状况:
一是学院专门成立了“聋人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中心”,根据聋生身心特点做就业指导,让聋生及时了解就业动态。二是完善各项就业创业工作制度。
三是在聋人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安排手语、有高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老师授课,保证授课效果。四是邀请残疾人就业先进典型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掌握求职技巧、树立就业信心,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五是多方联络、拓宽就业渠道。通过校企合作,组织聋人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残疾学生的就业联系更多招聘单位。
六是加强聋人大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用人单位对残疾学生的看法与用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对接市场。
七是加强与残联民政等部门的联络,及时了解残疾人方面的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和就业信息。
八是创建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搭建残疾人就业新平台。
九是借助媒体宣传,营造全社会助残扶残的良好风尚
。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的先进典型,赢得各方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第二篇:听障大学生德育现状调查问卷
听障大学生德育现状调查问卷
各位朋友大家好:
这是一份德育教育的调查问卷,我希望通过这份问卷进一步了解听障大学生的德育情况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了解的状况。
选择题为单选,多选。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此问卷不署名,按真实想法作答即可。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填写调查表,并将你的宝贵意见告诉我。非常感谢你抽出时间参与我的问卷调查!性别___年级___专业___所在学校__________
1.单选*
你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与他的成就之间的关系是
A、完全决定了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B、对一个人的最终成就有一定的影响
C、对一个人的最终成就只有很小的影响
D、与一个人的最终成就无关
2.单选*
你是否参加过公益活动?
A、经常
B、参加过
C、没有参加
D、想参加但没机会
3.单选*
你最喜欢的德育活动形式是
A、军训
B、班队活动
C、公益劳动
D、文艺联欢
E、体育竞赛
4.多选*
如果有同学在上德育课时睡觉、看小说等无心听讲现象,你觉得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
A、内容太深,他们听不懂 B、内容离实际太远,他们不愿听
C、老师讲条条,枯燥无味
D、他们上专业课也这样
E、说不清
5.单选*
有些同学上思想德育课很认真,你觉得原因是:
A、内容对他们有用
B、他们觉得德育课内容有趣
C、老师讲得好
D、他们上专业课也这样
6.单选*
你自己在上德育课时的表现是:
B、只要老师不管我,经常干点别的事,但能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
C、只要老师不管我,经常干点别的事,老师组织的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D、一贯认真听讲,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
E、老师讲得好、管得严,我就听听
7.单选*
你最希望德育课老师在教学时能多联系哪些内容?
A、联系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实际 B、联系社会实际
C、联系生活实际
8.单选*
你希望德育课的课堂教学能多采用的方法是:
A、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参与讨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B、介绍些有意思的案例,讲点故事,带着我们思考点问题
C、组织主题辩论、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等活动
D、说不清
9.多选*
下列哪种德育实践形式是你所喜欢和认为有效的:
A、请用人单位谈谈他们对从业者的要求和希望的座谈会
B、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C、参观用人单位或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
D、专题讲座
E、都不喜欢,觉得无多大效果
10.单选*
你喜欢哪种德育课考核方法:
A、老师根据我在德育课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B、老师根据我完成德育课布置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C、开卷理论考试与日常行为考察相结合D、闭卷理论考试与日常行为考察相结合E、说不清,都无所谓
11.多选*
你现在所获得的职业道德的规范是来源于:
A、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
B、思想政治公共课< C、相关的讲座 < D、社团活动
E、专业课教师的讲解
F、社会实践
G、基本没接触过
12.单选*
你认为在学校所接受的德育课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
A、很大影响< B、有一些影响
C、基本无影响
D、说不清
13.单选*
你如何看待职业道德的学习?
A、毕业时自然已具备基本道德修养,不必专门讲授
B、需要学习未来从事的行业的道德规范
C、学不学无所谓
14.单选*
你认为职业道德对个人的职业岗位有影响吗? A、有关 < B、无多大关系
C、说不清
15.单选*
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吗?
A、了解
B、有一点吧,不是太了解
C、一点也不了解,不知道以后自己要干什么
16.单选*
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所面对的岗位群是什么吗?
A、了解
B、稍微有一点了解
C、不了解
D、不知道岗位群是个什么概念
17.多选*
你选择所读的专业的标准是:
A、经济收入高< B、社会地位高< C、深造机会多<
D、工作条件好,能发挥才干
18.单选* 你知道胜任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岗位所需哪些的素质、能力要求吗?
A、知道< B、不知道
C、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19.多选*
你认为哪些是你将从事的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素质、能力要求?
A、较好的思想品德
B、一定的职业素质
C、团队合作能力
E、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F、沟通交流能力
G、计算机使用能力
20.单选*
你认为在就业时,什么最重要?
A、专业
B、学历层次
C、个人能力
D、其它
21.单选*
你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违约:
A、可以随便违约,学校不应限制
B、可以违约,但学校应该规范 < C、不能违约,要注重个人信誉
22.单选*
你对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条件了解的程度:
A、十分了解
B、部分了解
C、了解很少
D、不了解
23.单选*
你在就业时有具体目标吗?
A、有,明确具体
B、有,但不太具体
C、到时候,看看多数同学怎么选
D、现在想没用,到时候再说
E、到时候看看好朋友怎么选
24.多选*
选就业目标时,你依次(由主到次)看重的因素是:
A、工资水平
B、工作环境
C、就业地点
D、晋升机会
E、能签订正规合同
F、福利待遇 G、学习进修机会
H、专业对口
25.单选*
对待本职工作,你的态度是什么?
A、兢兢业业,力求完美
B、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C、视情况而定
26.单选*
你认为恪守职业道德最关键的是什么?
A、做好本职工作
B、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
C、发扬团队精神
D、以上都包括
27.单行输入
请你用几个词描述你对现在所接受的德育教育
第三篇:听障儿童教育(定稿)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第一章 绪论
听觉的重要性
人类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听、看、触摸和嗅等实现的。其中听和看是最主要的 方式。
先天的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出生前,我们虽然看不见却能听见,即使是在深度昏迷中,人们常常能听见周围发生的事情。听觉又会影响语言的习得,内容提要: 听力障碍的概念 听力障碍的发生率 听力障碍的分类
听力障碍的原因与诊断
听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听力障碍的概述
一、听力障碍的概念 特殊教育词典(1996)
:听力障碍又称聋、重听、听觉障碍、听力残疾等,是指“因听分析器病 变或损伤,导致听力减退或丧失的状态。“残疾”一般是医学或生理学上的名词,“障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名词。但二者在我国
现阶段都被当做同义词来使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大家都使用“听力障碍”这一术语。
二、听力障碍的出现率
儿童期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所有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 0.1%-0.3%,其中重度及极重度听力障碍约占 0.1%。但在经过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 2%-4%。
听力残疾发生率的确定,涉及到标准、检查技术和仪器设备等问题,同时也与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福利有关。由于调查的方法、对象、年龄、地区的不同,其结果不完全一致。世界卫生组织: 1985 年全世界有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残疾者 1180 万,到 2000 年时达到 1630 万,且不包括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残疾者。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2001)报告:每 1000 人中有 95 人有慢性听力损失,美国大概有 2000 万人在听觉交流的加工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6)报告: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 8296 万人,听力残疾有 2004 万人,占 24.16%。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农村发生率高于城市的发生率。
三、听力障碍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和不同的标准,听力障碍有不同的分类
(一)听力损失程度:聋和重听 表 1-1 各种听力残疾的标准 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 学语前耳聋和学语后耳聋(4 岁)
四、听力障碍的原因和诊断
(一)听力障碍发生的原因
先天原因:指在出生前造成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1)遗传因素: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传导性耳聋是由基因导致的。染色体隐性遗传占 80%(特殊 教育导论: P306)
。如果家族中有聋人,那么其子女为聋人的概率要高。(2)胎儿在胚胎发育时期听觉器官没有发育或发育不全(早产儿听力损失出现率要高)(3)母亲在妊娠期间患风疹或其他传染病:遗传性巨细胞病毒麻疹和巨细胞病毒(4)母亲在妊娠期间使用某些能致聋的药物等
后天原因:指儿童出生后造成听力障碍的各种原因。(1)外伤和中耳炎:分泌物堆积或造成鼓膜破裂,从而引起传导性耳聋(2)急性传染病病毒和细菌感染:腮腺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脑膜炎 等
脑膜炎是引起后天耳聋的首要原因,滤过性病毒或细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会破坏内耳灵 敏的声学组织。儿童有脑膜炎引起的耳聋大多数是重度听力损失,同时还会出现平衡能力损坏
或是其他残疾问题。(3)药物中毒:儿童因治病而是用的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4)噪声性听力损失:噪声污染,现代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环境 中将增大听力损失的可能性,这些高分贝环境如工业噪声、直升飞机、枪声、高分贝的音乐等。
由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时最普通的职业病,也被认为是职业损伤中占第二位的损伤之一。过度噪声的警告性标志特征:在噪声环境中,三步之内需要对某人大叫才能让人听见声音;在
离开噪声环境后发生耳鸣;
在离开噪声环境一两个小时候才能听到轻柔的声音。(年轻人戴耳机
听音乐,结合个人经历谈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二)听力障碍的诊断
一名儿童是否有听力障碍,障碍发生在什么部位?属于什么性质?障碍程度如何?这些均 需经过听力检查才能做出诊断。诊断的目的是为听障儿童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听力障碍诊断得越早,儿童接受早期干预或训练的机会也越大,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语言和
交流功能的发展。儿童的听觉障碍往往是由家长、托儿所或幼儿园老师最先发现,然后再到医院检查确诊。因此家长和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了解一些听力检查的方法显得非常必要,也很现实。下面介绍
一些常用的听力检查方法。1、行为观察法
观察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受到声音刺激后有无相应的行为反应,而间接地推断其听力是否 正常的方法。该方法比较适用于年龄较小,还不懂事的婴幼儿。表 1-3 列出了健听幼儿常有的
听力行为,不能做出相应行为的婴儿意味着有听力问题,应该做听力检查。1 个月
有很大噪声时的反应时跳跃或震惊
开始发出咯咯声
对人声有反应 3 个月
咕咕地叫
转向有声音的方向
当熟悉的声音靠近耳朵时能安静下来
当较大的声音发生在周围时会从睡梦中醒来 6 个月 9 个月
独自一人时会发出声音,用声音玩乐
转向生声源处,当自己名字被叫到,而叫 他的人又不在场时仍然转向声源处
当有人直接对其说话时,他能使用声音与 之交流
模仿说话
对高兴或愤怒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反应
试图模仿他人的声音
呀呀学语开始发展变化 12 个月
在转头时确定声音的来源位置(不论声音 来自于旁边、上方还是下方)
听见父母声音时停止活动
对叫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开始正确地使用单个的词,如“妈妈”或 “爸爸”
能对声音发出伴随的笑声
睡觉时会被周围的声音吵醒
模仿声音和单词
理解一些相近的短语或词
对音乐或歌声有反应
呀呀学语的类型和数量增加 18 个月
当被叫到时,会走来
对“不”有反应
遵循简单的命令
除了“妈妈”或“爸爸”以外,还使用 4-10 个 词 24 个月
词汇量多于 50 个
能同时使用两个词
能遵循简单的指导
对有韵律的音乐有反应
使用声音应对具体的目的
能理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短语
与发出声音的物体玩耍
发声有升降调
用自己的名字指代自己
给一个图片或物体命名 2、听力检查法
听力检查法是由检查者对被检查者主动实施听力检查,因而是一种直接检查听力状况的方 法。根据测查时是否需要被测者主观配合,听力检查法可以分为主观测听法和客观测听法两大 类。
主观测听法是测查时需要被测者对声音刺激主动做出反应的测听方法。常用的有语声测听、哨声测听和击掌测听。它们简便易行,但所得出的结果准确性较低,适合家长和教师做粗略的
检查。在医院等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士常用的主观测听法有:音叉测听、纯音听力计测听、儿童
听力计测听和语音测听。
客观测听法是测查时不需要被测者主观配合的测听方法,不受被测者主观意识影响,其结果
更加客观、可靠。常用客观测听法有:电反应测听、声导测听、无条件反射测听和条件反射测
听法等。第二节
听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一、国外听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魔鬼附身,被杀戮、遗弃
奴隶社会后期,宗教势力的发展,认为听力障碍的缺陷是上帝给予有罪的人的惩罚,他们受到
社会的歧视和厌恶,禁止参加社会活动,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17 世纪以后,文艺复兴,社会发生很大的变革,在人道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打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四篇: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刘建平
张海丛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北京
100075)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必开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学会做人有重要作用,然而听障学生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其学习实效不尽人意。本文对(有删除)162名听障大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听障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参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门必修课程。这些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学会做人的重要课程。然而,由于听障大学生的自身缺陷及我国基础特殊教育滞后于基础教育,进入高等特殊教育的听障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大都只能达到健听学生初三或高一的水平,同时他们受自身残疾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失去了最佳的学习语言的机会,加之手语的影响,他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虽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都对听障大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课内的知识容量、教学内容的较强逻辑性等都给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得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实效不尽人意。因此,调查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高高校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是我们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2009年9—12月我们对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现有5个听障专业的16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期望我们的研究能更好地促进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刘建平,1959年,女,汉族,北京,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政治教育和教学管理
张海丛:1969年,女,汉族,北京,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 向:残疾大学生心理与教育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工具
(一)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特殊教育学院的听障大学生中抽取学生162人。包括艺术设计专业38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27人,园林技术27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0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0人;一年级50人,二年级72人,三年级30人,四年级10人;男生87人,女生75人;本科78人,专科84人。发放自制问卷162份,回收162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58份,有效回收率97.5%。(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和开放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分为8个项目13道题,包括对思想政治课的总体态度(第一题),对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认识(第二题),对思想政治课课程作用的认识(第三、四、五、八题),学生的学习态度(第六题),对教师手语作用的认识(第七题),对教学策略的认识(第九、十题),对课程存在问题的认识(第11题)等。
(三)研究方法
问卷中项目采用四点记分的方法,所得数据用SPSS11.5进行量化处理,主要进行了百分比和方差分析。问卷先后进行了两次测验,重测信度系数为0.538。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专业各项目显著性差异比较 表1 不同专业各项目平均数差异检验 项目 总体态度 F df P 1.10 4 0.35 课程设置 2.65 4 0.04*
课程作用 2.46 4 0.04*
学习态度 2.26 4 0.06
教师手语 1.54 4 0.06
教学策略 1.15 4 0.33
主要问题 1.57 4 0.18 本次调查涉及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园林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5个专业。5个专业的学生在对思想政治课的总体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教师手语作用的认识、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对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上的认识方面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在对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认识,对思想政治课课程作用的认识方面P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
(二)不同性别各项目显著性差异比较 表2 不同性别各项目平均数差异检验 项目 整体态度 t df P 1.76 158 0.09 课程设置 1.72 158 0.09
课程作用 0.50 158 0.62
学习态度 0.27 158 0.79
教师手语 0.04 158 0.97
教学策略 2.05 158 0.05
主要问题 1.15 158 0.25 如表2所示,男女生在七个方面P值大于0.05,均没有显著差异。
(三)不同年级各项目显著性差异比较 表3 不同年级各项目平均数差异检验 项目 整体态度 F df P 2.03 3 0.11 课程设置 0.43 3 0.73
课程作用 1.28 3 0.28
学习态度 2.19 3 0.09
教师手语 3.39 3 0.02*
教学策略 2.39 3 0.07
主要问题 0.88 3 0.45 如表3所示,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对教师手语作用的认识方面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六个方面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差异。
(四)不同学历各项目显著性差异比较 表4 不同学历各项目平均数差异检验 项目 整体态度 t df P 0.54 158 0.59 课程设置 1.14 158 0.26
课程作用 1.53 158 0.13
学习态度 2.47 158 0.02*
教师手语 0.67 158 0.50
教学策略 0.07 158 0.95
主要问题 1.58 158 0.12 如表4所示,本专科的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六个方面P值均大于0.05,没有显著差异。
三、分析讨论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作用的认识比较明确,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对思想政治课课程作用的认识(第三、四、五、八题)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平均值3.38, 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平均值3.18,计算机应用专业平均值3.15, 艺术设计专业的平均值3.09,园林技术专业平均值2.95。即各专业的学生普遍认识到思想政治课课程对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学会做人有比较大的用处,从而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奠定基础。在对思想政治课的总体态度上(第一题),有71.6%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表示比较满意,有11.7%的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表示很满意。(二)不同专业对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认识不同
如表1所示,5个专业的学生在对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认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对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认识(第二题)上,计算机应用专业平均值3.53,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平均值3.3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平均值3.20,艺术设计的专业平均值3.08,园林技术专业平均值2.93。多重比较显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与园林技术专业P值小于0.01,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视觉传达艺术专业与园林技术专业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差异。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与学历有一定相关性
如表4所示,本专科的学生在学习态度(第六题)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会受到学生学历的影响。但与我们想象不同,在学习态度上,本科学生的均值为2.73,专科学生的均值为2.82,相比较之下,反到是专科的学生学习的兴趣比本科学生要多一些。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受到学生好评
如表2所示,在对教学策略的认识(第九、十题)方面,所有学生表现出相同的意见。女生在第9题中,选择社会实践的达到56%,选择多媒体教学的达到20%。女生在第10,选择参观考察的达到34.7%,选择社会调查的达到38.7%。男生在第9题中,选择社会实践的达到48.3%,选择多媒体教学的达到19.5%,男生在第10,选择参观考察的达到50.6%,选择社会调查的达到34.5%。二者表现出相同的认知,即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对手语的重视程度随年级的增高而增长
表3所示, 在对教师手语作用的认识(第七题)上, 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一年级均值为2.49, 二年级均值为2.83,三年级均值为3.0,四年级均值为3.1,表现出随年级的升高对教师手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的趋势。教师手语是教师对听障学生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专业化,学生不能再简单的凭借经验和猜测理解知识,教师手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显现。
(六)个别专业对思想政治课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对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的认识(第二题)上,4个专业的均值都达到3以上,只有 园林技术专业平均值2.93,以至它与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存在显著差异,与计算机应用专业达到非常显著差异。在对思想政治课作用的认识(第三、四、五、八题)上,又是只有园林技术专业平均值为2点多,以至它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非常显著差异。也就是说这个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没必要开设思想政治课,这门课程也没什么用处。
四、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5个专业、162名听障大学生的问卷分析,不难看出特殊教育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努力工作,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认识比较明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满意,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突出,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但是通过调查与分析,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个别专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偏差。鉴于此种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让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但知识的深度、广度,课内的知识容量、教学内容的较强逻辑性等都给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授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首先要精通手语,利用学生的语言——手语,配合表情,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明理论,使他们从无声的世界走进“有声”的世界,通过学懂,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对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不是游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而是通过参与,主动“走进”课堂,由关注引发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不回避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承认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差异和不足,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说教,而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起积极作用的课程,由有用激发学习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听障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表明,学生不能长时间的关注教师的手语,他们也不能从教师的手语中理解很多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需要借助手语,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学懂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听障大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多关注的教学方法有: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一般指多种感觉媒体的组合,比如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各种感觉媒体的组合。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以计算机处理和控制的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的课程软件,是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的现代教学媒体。
由于多媒体课件在存储、表现和传递教学信息时具有继承性、形象性、超文本性和交互性,因此与以往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媒体相比,多媒体课件具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多维化思维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创造多层次的学习目标等教学优势。
现代教育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课堂学习感觉器官接收信息的比例为:视觉占83%,听觉占11%,其他为触觉、味觉、嗅觉,可见视觉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听障生由于听觉上的障碍,其视觉感悟能力和视觉信息的加工能力更强,其思维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多媒体具有创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的教学环境的功能,它既可以描述历史,又能够再现历史,甚至可以将那些眼睛无法观察到的宏观和微观现象通过屏幕展现出来,变抽象为直观,变繁复为简单,变枯燥为生动;多媒体的优势还在于能够增加教学的密度和容量,克服师生交流的困难和障碍,加速教学信息的传递。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加适合听障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因“材”施教,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手语以及表情、目光、眼神、姿势等体态语言等,给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感官刺激,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形象直观,这不仅可以开阔听障生的视野,调动听障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时代感和针对性。
2、案例(故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具体的典型案例为出发点和主线索,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采用一些学生喜爱并易于接受的案例形式,如讲故事、小品等,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一般来说,听障大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对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较差,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听障大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扩大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事理,使学生获得知识并对学生的行为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其一般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搞好实践教学可以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局限在课堂里,必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地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听障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耳闻目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听障大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亲历亲为,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与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达到理想的效果。
通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永外蒲黄榆二巷甲一号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100075)联系电话: ***(手机)
010-88962073(办公室)E-mail: ljp19590426yahoo.com.cn
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Liu jianping
Zhang haicong(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内容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必开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学会做人的重要课程,然而听障学生由于受自身残疾的影响,使得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实效不尽人意。本文通过使用SPSS11.5对162名听障大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听障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参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强《.论多媒体教学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08(3):
[2]王儒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08(4): [3]刘元晨,甫淑媛.《改革与创新是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J]辽宁教育研究,2005(4):
[4] 陈玉江,王红艳.《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2006(11):
[5] 张兆忠.《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新课改中的应用》[c]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 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树 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措施,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就业难 现状 对策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经营化模式向现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代化大众化模式转变。自 1998 年高校批准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2002 年毕业生 145 万、2003 年毕业生 212 万、2004 年毕业生 280 万,2005 年毕业生 338 万,2006 年毕业生 413 万,2007 年毕业生 495 万,6 年增加了 650 万,预计到 2010 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652 万。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之相应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就业问题 已成为大学生、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分析(一)结构失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反作用于经济结构。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市场定位不准 确,高校在加速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导致了 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市 场实际及国家发布的就业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在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严重 脱离市场,盲目招生和设置专业,导致了毕业生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社会适应性弱等问 题,这就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二)就业政策不适应和就业指导不足造成就业难。目前,国家虽然为鼓励和吸引人才到 中西部和欠发达的地区发展或者支援农村教育,实行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这些毕业生支援国家服务期满后还缺乏相关的引导; 同时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 的具体保护政策,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 制,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此外,大学毕业生正处于真正迈入社会的关 键时期,对社会还不是很了解,对自己的工作和前途的定位也感到困惑和迷茫,正需要学校 对他们提供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方面的帮助,但有关学校存在就业指导和信息的滞后,就业 渠道、就业信息不畅。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规范毕
业生就业
的必要程序和手续,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政出多门,甚至政策相互冲突,使得有些地区 的毕业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甚至因此而失去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主观意识偏颇造成就业难。大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观和价值取向 符合社会主流,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勇于艰苦创业,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但是,也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主观上存在一定的择业误区,影响和制约了自己的就业。大学毕业生 更加关注现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注重个人的选择,这就导致了毕业生过分看重薪酬待 遇和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功利性较强,缺乏正确的自我规划和认识,没有把就业 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蜂拥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高不成,低不就”。这些主观意识直接影响 了他们的顺利就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政府应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加强对 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专业结 构和布局结构调整,赋予高等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同时,政府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人 才需求的科学预测,合理安排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布局结构。应大 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培养各级技能型人才,要把市场需求和培养规格紧密结合起 来,重点培养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紧缺部门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要将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际联系起来,确定好招生规模,做好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在布 局上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大学毕业生 到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努力使大学生的就业分布趋于合理,这有利于缓解当前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的激烈竞争,不 仅给毕业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也使在校生对就业前途充满苦恼和困惑,这就要求 就业指导不再只局限于毕业生。如何让大学生进校后就接受职业素养的教育,明确学习的目 的,规划好大学生活,这迫切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 的始终,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方面。第一年,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 生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专长,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 三年,帮助学生
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 场;第四年,指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4 个阶段相互贯穿,
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的应变能力。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有正确 的择业观念,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对职业不断追求的精神。此外,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 求更加强调实用性、适应性、全面性。大学培养的人才要能立足广大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及 基层,所以,改革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要一专多能,要能适应社 会的发展变化,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大学毕业生一定要静下心来,学会从头做起,从低收入、小职位的工作起步。同时,高等教育应把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业” 意识,教育大学生通过就业、择业、创业的形式谱写人生事业的三步曲。学校应注意宣传创 业成功的先进典型,使大学生完成从“就业”到“创业”的观念转变。总之,高等教育大中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 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进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国家积极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 调整,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指导和树立大学生个人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不断推进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发展与进步。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