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一位老师的总结
河南一位老师的总结,吓了一跳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到底处于一种怎样的工作状态之中呢?下面是我写的一篇“年记”,比较准确地记录了我全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其中的量化标准不一定科学,但我还是相信您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关基础教育教师生存状态的基本信息。
一、我完成的书面“作业”
1、教案:每学期按18周计算,每周6个教案,每学期共108个教案,全年共计216个教案。每个教案以600字计算,则全年完成129600字的教案。
2、教学论文:每年2篇(每学期1篇),每篇以1000字计算,全年完成2000字的教学论文。
3、教学计划:每年两篇,每篇以600字计,全年1200字。
4、教学总结:全年1200字(计算方法同“教学计划”)。
5、听课纪录:学校规定:每学期必须至少听36节课,若以每个听课纪录300字计,全学年共完成听课纪录21600字。
6、业务学习笔记:以每学期抄4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来计算,全年共完成8000字的业务笔记。
7、试卷分析:每学期最少两篇,每篇以600字计,全年2400字。
8、培优补困工作记载:学校规定:每学期每班必须至少帮扶两名学生,我带双班语文,每学期帮扶4人,完成4份帮扶工作记录,若以每份记录300字计算,全年共计完成2400字的工作记载。
以上只是教导处布置的书面任务,还有政教处的书面“作业”,列举如下:
1、政治学习笔记:每学期以5000字计,全年共10000字。
2、班主任工作计划:每学期一篇,每篇以600字计,全年1200字。
3、班主任工作总结:全年1200字。
4、班主任工作论文:每学期一篇,每篇1000字,全年2000字。
5、班主任工作运行记载:原则上要求每天都有所纪录。若以每学期18周、每周5天、每天记50字来计算,全年共完成9000字的运行记载。
6、班会纪录:以每学期18次班会,每次班会做300字的记录来计算,全年完成班会记录10 8 00字。
7、作为班主任,我还得每学期为所带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做一次书面鉴定,每份鉴定按50字计算,一学期共完成学生鉴定3000字,全年6000字。
8、每年年底,还得填写一份个人工作总结(教育局的“作业”),其中包括一篇年度述职报告,总结中需要本人填写的内容不会少于1000字。以上书面“作业”,共209600字。
二、我批改的学生作业
1、我教的两个班都在60人以上,作业批改(家庭作业本或配套练习本,可任选一种批阅)一次不会少于120本。以每学期每本批改50次计算,全年完成作业批改12000本次。
2、学校规定:作文每生每学期不能少于8篇。我每年最少批改学生作文1920篇。
三、我完成的授课任务:
1、每周每班上6节课,双班就是12节,每学期以18周计算,全年授课432节。
2、学校规定:各班每天下午的一节自习由班主任负责,每周每班5节自习,每学期以18周计算,全年共盯自习课180节。
3、学校在每天下午放学后,还以晚自习的名义补一节课,语文每周每班排一节,每学期我至少要上30节,全年60节。
4、周六补课:初
一、初二补半天,初三全天。我最少在过去的一年中,周六的补课上了70节。
以上授课任务,若以节数计算,共计742节。
四、组织、主持班会和家长会,接待家长来访
1、每周1节班会,由班主任组织,每学期以15周计,全年组织班会30节(每节班会都必须做好班会记录)。
2、每学期监考最少10场,每场相当于3节课的时间(每场考试120分钟),全年共计60节。
3、每学期至少组织、主持两次家长会,每年4次。每次家长会都不会短于三小时,除去其他任课老师发言所占用的1小时而外,我支配的时间相当于3节课(120分钟),全年共计12节。
4、接待家长来访(包括因我工作必需或学生犯较严重错误而请家长)。每次时间平均为1小时,以每周接待1人次,每学期接待18人次来计算,全年共接待家长36人次,用时36小时,相当于上54节课所需的时间。
以上工作虽用“节”数来衡量不尽合理,但不如此量化,实在难以说明已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艰辛程度,更何况我从事的是教学工作,视野所限,再也找不出更好的衡量办法。将错就错,以上工作共计156节。
209600字,12000本次,1920篇,898节。这些数字中还没有包括许多无法准确量化的工作,如临时替别人上课、考试出题、批阅试卷、参加各种会议和学习培训、处理班上发生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年级的各项集体活动、协调任课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等等。
为什么长久以来我再也没有发现生活中的美,为什么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生活的热情和激情,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教师连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每当看到媒体对“中国人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这个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时,我都在一旁窃笑,并且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念着那个自以为是的答案:因为中国的教师只会(也许用“只能”更准确)埋头苦干,无暇仰望星空!
第二篇:河南旅游活动总结
美通公司河南旅游活动总结
2014年10月2日,公司组织员工到河南旅游,旅游线路是洛阳—开封—郑州,参观了少林寺、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园和大相国寺等精华景点。10月6日全体人员乘火车安全返回银川。
本次活动主要是为宏扬美通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把团队精神融入到活动中。安排这次旅游也是公司对员工辛勤劳动与付出的肯定,让大家工作之余身心得以放松,度过一个开心放松的假期。这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出发前准备工作充分,落实到位。
在公司董事长办公会上,刘总将此次活动的精神、旅游线路及旅游整体思路先传达给了部门经理,各部门经理把活动精神传达给员工。刘总介绍了几家河南旅行社,行政部负责询价比较,最终选择了价格优、信誉好的河南省中国旅行社作为我们这次活动在河南的地接旅行社。我公司和对方旅行社就旅游主要项目(包括住宿、用餐、用车等)签订了协议。行政部在公司的微信群里就旅游所有注意事项通知给了所有员工,让大家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出行前公司召开全员会议,由总领队孙慧勇副总经理主持,各部门经理叮嘱注意事项,要注意我们的企业形象,发扬我们的团队精神、传扬我们的企业文化,同时要注意出行安全,遵守时间,不要掉队。
二、旅游中,团队秩序井然,收获颇多。
这次活动中,总领队和小组队长认真负责,组织有序。适逢国庆长假,尽管景区人山人海,大家还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帮助,集体活动中没有一人掉队。旅途中大家笑声不断,平时因工作原因很难凑到一起的员工在这一刻营造了团结、互助、活跃、奋进的氛围。郑州和洛阳、开封等古都让大家感受到中原文化的魅力和厚重。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令人叹为观止的龙门石窟,中国最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的大相国寺,开封清明上河园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立体再现,旅游者置身其间,能够一览千年古都的繁华街市和风俗民情。这些各具特色的景点让大家大饱眼福,身心愉悦。
三、安全返回,活动圆满结束。10月6日早,全体成员乘坐火车安全抵达银川,本次旅游活动圆满结束。全体成员在这次旅游活动中互帮互助,加深了友谊,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丰富了我们的企业文化,把“心系美通,勇攀高峰”的口号留在了心里,传扬在旅途中。
这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
一、时间安排稍紧,有些员工觉得玩得不够尽兴。
二、因是在全国长假期间,旅游景区游人太多,有些景观参观得不够完整。
三、个别地方细节安排的还不够周到。
总之,这次活动反响还是很好的,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也通过这次活动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这样的活动中做得更好。
第三篇: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老师简介
烟草工程系概况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烟草工程系现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5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6人。主要承担卷烟工艺学、烟草原料初加工、烟草化学、卷烟调香学、卷烟机械、烟叶分级等课程教学任务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组成人员:
赵铭钦 于建军 韩富根 赵献章 程传策 姬小明 邵惠芳 殷全玉 陈红丽
烟草科学系概况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烟草科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5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主要承担烟草育种学、烟草栽培学、烟叶调制学、烟叶品质分析、分子生物学、晾晒烟、烟草原料学等课程教学任务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组成人员:
许自成 杨铁钊 宫长荣 时向东 符云鹏 吴军 丁永乐 景延秋 贺帆 张小全 宋朝鹏
基础科学系概况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基础科学系现有正式教师13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1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目前主要承担烤烟优质生产理论与实践、作物分子生物学、烟草生物技术、烟草栽培专题、烟草香味化学、专业英语等6门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以及烟草栽培学等本科生课程。
组成人员:
刘国顺 史宏志 崔红 叶协锋 杨永峰 杨惠娟 张松涛 杨永霞 代晓燕 王景 王富华 魏耀伟 王建安
烟草科学实验中心简介
烟草科学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实验人员2人,其中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1人。
烟草实验室发展概述:烟草实验室是进行烟草专业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研究型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学院各级领导和师生员工都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所属学科:属于烟草学学科,是隶属于一级学科作物学下的二级学科,包括烟草学、烟草工程2个本科专业,1个烟草学硕士点,1个烟草学博士点。
主要教学、科研等任务:烟草学院实验室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同时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实验室应进行实验技术的研究和改革,要吸收科研和教学的新成果,不断充实、更新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开设选修实验,增设新的实验项目,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重,积极创造条件办好开放型实验室。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使实验室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与规范化。
建设目标:中期建设目标是河南省烟草科学重点实验室。组成人员:
刘学芝 焦桂珍
应届毕业生求职之前应该做什么?「新卒は就職活動する前、何を準備するの」 2010-05-29 11:06
对于即将毕业,将要进入社会的人来说,就像有社会恐惧症一样,每天都在迷惑、迷茫、不安等负面的情绪中度过。我是一个过来的人,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深有体会,所以非常理解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们的心情。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来说,求职或许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在圣洁的殿堂里一直学习的是理论上的知识,对于真正步入社会,这一个过渡可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过有苦才有甜,面对现实,克服一切人为的困难,相信机会是偏向于努力的人。
不知道怎么求职,找不到人生方向,不知从什么地方入手,或许一直让应届毕业生困惑。只要克服这些求职之前的心理因素,你的成功就会向前迈出了一大
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只要做好求职之前的准备工作,你会发现在求职的路上你能走在许多人的前面。
在正式求职之前的大概半年左右,就应该给自己的将来人生,定一个目标,针对这个目标,搜集你所专注的行业信息。包括行业概况、此行业所需什么样的人才、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员录用标准、以及行业发展的将来性等。除了一个主攻求职行业之外,还要有计划地对其它另外你感兴趣的一个或两个行业进行信息搜集,以便于在主攻行业方面失去机会的时候,给自己留有足够的求职余地。要在平时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谈吐上要做到说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或许是你胜人一筹的要素之一。在他人面前抠鼻子、挖耳朵、不停地理头发等等小动作一定会影响你的整体形象。这些平时不被人注意的事项,一旦做得很好的话,不管是在求职面试时,还是在正式工作之后,都是很必要的。
要充分分析自己,了解自己。许多人在讲起别人时夸夸其谈,但对于自己的认识却很不够,在学生群里面,这样的人其实占有大多数。比方说,别人问你:你的优点是什么?你会马上列举几项。当别人问你缺点是什么时,你却答不上来,或不能马上回答出来。每个人都不是神仙,都或多或少的有自己的缺点。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没有缺点的话,这本身就是一个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无缺的人或事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正确地衡量自己的人生方向,能够认识自己更适合于哪方面的工作。你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做一下心理、性格等方面的测试,作为参考了解一下自己。
注意自己的仪表美。应该要准备一套合身的西装(女生要套装),一个人的仪表,是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根本,第一印象只有一次机会,据心理学家分析,第一印象往往只有短短的七秒钟时间。七秒钟时间能够改变你的一生的话,何乐而不为呢?或许好多学生认为,现在面试很少有穿西装(套装)的,没必要一定穿西装。一个人的穿着是对他人的尊重,别人不做你做的话,会给面试官留下一个深刻的良好印象。另外,在穿着上如果合体大方的话,也能给自己增加自信心。当然,如果是面试操作工等手工劳动的职位的话,只要在穿着上合体干净就好了,没必要穿的太正式,如果太正式的话,面试人员反而会认为你不适合手工劳动的工作。
无论是面试哪一类工作,都需要提一个商务包,禁止双肩背着自己的学生包就去面试,这样会给人留下不严肃,不认真对待的印象。这个包里要有求职时的必需品,包括,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张路线图、面巾纸、还有最为重要的简历书,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追加一个录音笔。一个好的提包就像一件好的衣服一样,也是良好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自己的求职团队。和同学之间打造属于自己的求职团队,经常交流一下自己的求职感受、情况分析、找出不足、互通有无。并且同学之间可以时常演习面试场景,以便于在面试时应付自如。如果能够和自己的同学齐心协力,找到同一个行业甚至于同一个公司的工作的话,那将是人生道路上非常好的事情。能够
打造求职团队,也是应届毕业生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点对于中途跳槽的人来说可望不可及。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极少有面试一家公司就能成功的例子。从学校走向社会,求职经历是最锻炼人的事情,这也是人生中一份非常宝贵的财富,这份财富是书本上学不来的,并且它具有独有性,因为每个人的求职经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财富。在求职路上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遇到困难时,不要总是发牢骚,怨天尤人,总感觉自己生不逢时。要总结分析经验,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求职路上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良好的心态是克服困难的良药。笑着面对每一个人,给人一种阳光有朝气的印象的话,你的成功又会向前迈出一大步。
正规合理的简历书非常必要。现在市面上的简历五花八门,但是能够从里面找出适合你的简历来,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就像一个人去服装店挑衣服一样,很多衣服都很好看但未必都适合你。所以在写简历时,能够知道应该写什么、没必要写什么的话,就能够把自己的求职简历让人看得一目了然了。当然,写求职简历是一个非常需要动脑筋的事情,这一项,我将专门写博客对怎么写求职简历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个人对求职之前应该准备什么的一些总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好准备,做到有备无患。求职时,每一次努力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不要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们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努力也是一种态度,然而态度决定命运。希望每一个即将求职的学生都是一个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第四篇:《河南商报》实习总结
---
河南商报实习总结
每个清晨,我都会在六点多钟唤起睡意正浓的自己,简单收拾,前往紫荆山报社;每个夜晚,我都会在七点拖着疲惫的身躯坐上72路公交,向母校返航,《河南商报》实习总结。车窗外的灯红酒绿伴着喧闹的人群,一个个穿梭的身影让我茫然。一日日相似的场景,划过眼帘,但是我丝毫没有倦意。这就是我的实习,一段汗水糅合泪水的光辉岁月,一段注定让我难以忘记、终身受益的时间轨迹。
一、实习单位简介
我于2010年3月15日~5月15日,在《河南商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河南商报》是以经济报道为特色的新主流都市报,形成了以“做有价值的新闻”为宗旨的全新媒体风格,在中原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河南商报》有一群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记者队伍,记者年龄趋于年轻化,写作风格轻松活泼,写作语言通俗易懂,幽默诙谐。我有幸地被被配到了经济新闻部,在这样一份报纸、这样的一个部门实习,让我在短短两月受益匪浅。
二、实习初期很“辛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在《河南商报》的实习亦是如此。实习单位联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历种种艰辛,3月13日下午,我们一行六人地到《河南商报》报到。到了报社,一切无从下手,看到忙碌写稿的记者们,我也不敢去打扰,自己闲着没事,就只能看报纸。起初几天,对于这样的生活我真的很难理解。我的价值怎样才能在这里体现?我怎样才能引起关注?难道我要默默无闻,孤独几个月吗?心中一片凄凉。
“好好看看报纸,对比一下几家都市报都是怎样写稿的,随后再给你们安排采访任务”部门主任一席话才让我吃了颗“定心丸”似的。
随后实习中,在与实践融合过程中,我开始经历着一次次转变。
小插曲
1、人生中的“第一次”很凄苦
正式报到、上班的第一天是3月15日,在没有得到安排的情况之下,我只身来到“3.15”活动现场,开始了人生中的一次新闻采访。采访一个比较“倒霉”的老大爷,他家在十年之内喝某品牌酒,发现了3次空瓶子事件。郁闷的老大爷一骨碌把所有的委屈都说给我听,我也在认真记着,因为不敢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回到报社以后,听老师们在讨论活动现场的事情,我也就主动迎上去,说了我的采访。原本以为我的热情会受到表扬,但部门主任却说:“没有收到分配不能随便外出采访!”
随后,老师就把这个稿件给我去写。我又打电话采访了所谓的“业内人士”,写成了一个小稿。虽然受到老师好评,但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我是在实习。
这样的一个事件让我意识到:实习,就应该遵守工作单位的严格纪律和要求,把自己看做单位员工来约束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外出采访应首先得到老师的允许,或者事先知会领导。
小插曲
2、会议新闻写作要找“稿外音”
在3月18日我参与采访了“全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一堆材料,一群领导,一堆指示…不仅是稿件写作,就连听这样的会议都让我发愁,关键症结所在就是我找不到“新闻点”。材料我是看了一篇又一遍,心里总是琢磨着怎样把里面的内容全部写进去,自认为这样才不会显得片面。
回头发现老师在睡觉,其实是在假寐。我发现,当讲话领导说到不是文字通告上面的东西的时候,老师突然就来了精神。只见他赶紧坐起来,笔不停地记着。随后老师对我说:“我们是都市报,就应该思考读者需要知道什么,他们想知道什么。会议新闻的文件上面一般不出来新闻,真正的新闻一般来自领导”脱稿“的东西。”那次老师回去写了名为《再评中国名牌,上帝说了算》1500字左右的稿件,稿件内容来自于领导脱稿的部分,并且极具社会指导意义,引起了强烈反响。第二天对比《大河报》发现,他们播发的只是简单的文件上面内容的综合,发了一个短消息。如此来看,深度自然而知。
插曲
3、知识欠缺、速记太慢导致“断续采访”
实习初期,我的采访任务一般是会议新闻,跑遍了工商、质检、税务、科学技术、工商联等口,在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采访方向,我一直比较苦恼,因为缺少相关的知识,和被采访对象聊不起来,所以难处新闻。同时自己记录的速度比较慢,容易漏掉细节。在3月31日参加了省社科联的“精神文明会议”,会后相对当事人进行采访,但是由于没有事先准备,且不具有相关知识,最后在没有问几个问题的情况下,只能草草收场。回去后,也没有写成稿件,因为实践不具有典型性和轰动性,所以尝到了“出师不利”的苦果。
事后专门向老师求助,老师讲:“外出采访需要列采访提纲,或者之前要有相关的知识准备,不然怎么和人家聊到一块?再提问时应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不能随心所欲,不然一张口人家就知道你”几斤几两“,不利于采访,此外还要提高采访记忆的准确性和速度。”
至此以后,在外出采访之前我都会进行详实的准备,一般采访的过程都是在预期之内完成,稿件写起来也显得比较轻松。
三、实习是我大学的“第二课堂”
(一)、好新闻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随着实习的深入,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我对于新闻稿件的写作具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书本上所讲的东西对于实践起到“提纲挈领”作用,但是真正决定实践效果的,还是实践中自我的无形提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报社实习也是这样。王俊伟老师经常说:“新闻写作要抓住新闻点,没有新闻点,新闻就不足以立身。在采访时候需要找到能吸引读者的闪光点,不要搞大一统,什么都装进去。”
中国新闻社的王永记老师也教诲说:“新闻就是一个筐,萝卜白菜什么都往里装。写新闻稿件需要看你想写成什么样子的,如果写小稿,只需点出中心内容;如果想写的长一点,就找点背景资料,多方求证专家意见看法;如果想写成通讯,就找事件的切入点…”,实习总结《《河南商报》实习总结》。
在实习初期,我写500字的小稿件都觉得困难,明明没有什么东西怎么写得那么多呢?还有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不强,写的东西没能生动展示事件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师们的指点,我发现新闻写作背景资料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拿事件和以往情形的对比中找到新的变化,突出新闻点,像《河南上演“疯狂的大蒜”河南大蒜一年价格上涨100倍》,这是在对比中发现的独家新闻;同时稿件写作要有感谢的勇气,怎么想就怎么写。要能讲出生动的故事,读者才愿意听,愿意去看。记得有一次,我在采访回来声情并茂地给老师进行了讲解,随后问道老师“这篇稿件怎么写”,殊不知老师说道:“你刚才是怎样给我讲的你就怎么写,那不是很生动吗?”受到启发的我就写成了一片稿件。
(二)、新闻交际是一门“哲学”
在实习过程中,我需要处理很多层面上的关系,在报社里边需要处理好和记者老师们的关系,外出采访需要搞好与被采访对象(政府官员、企业法人、社会大众等)的关系。
王老师教导,要懂得说话的技巧,通常在交谈中就可以完成现场的采访。在与社会普通大众的交流中,老师没有记者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一种谦卑的态度,总能在聆听别人的问题之后给出合理的建议。同时也在欢快中完成采访任务。这种做法直接影响了我外出采访的风格。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我总能采取贺老师相似的方法和技巧,让自己的采访任务也在轻松融洽的环境下进行。外出采访往往遇到饭局,我发现饭桌上的交流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王老师总能激活饭桌气氛,让我们的桌子在欢快的场景中就餐。这其中,就体现出了一个记者的修养和才学,因为和不同的认识交流都想做到得心应手,这就是体现新闻记者杂家的时候了。
新闻记者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很多门类,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性。在复杂的社会中,新闻交际往往需要记者有自己的处事风格,并且这种风格能够做到随机应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新闻记者的个人修养直接决定着新闻稿件的质量以及个人魅力,这是一个需要用文字来传情达意的职业门类。“殊不知,出门在外,一声大哥、大姐不只能拉近多少感情!”
四、实习中的思考
认识
一、学然后知不足
新闻实习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渡阶段。在实习中,我总是感觉到知识的欠缺:理论修养不够高,写出来的东西不具有高瞻远瞩的意义;文学修养欠缺,稿件会显得呆板没有激情和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不行,对于文物、字画等不具有鉴别能力,对于采访来讲没有形成杂家的风度。
鉴于此,在实习中,我总会拿出课本进行“充电”,学习采访写作技巧,同时认真翻阅几家报纸,在对比总结的基础上,来学习别人先进于我的东西。与此同时,图书馆借书阅读和古诗文背诵也没有间断,在后期的写作中,诗文的运用就显得比较“信手拈来”了。
对策:多读一些社会科学和马列毛邓三等方面的书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吃透”党一个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再结合实践中鲜活的事例来加强自我政治理论修养的提升;成为杂家,要不失时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读、勤记、善思考,注意总结生活中具有历史闪光点的东西。
认识
二、做新闻,必须做到细节真实,用事实说话!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采访与写作必须把握新闻真实。在实习中,发现有些记者不外出采访,通过电话了解相关问题,没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见证真实。同时,在稿件写作中,会发现有失公正真实的现象。例如,在四月初的时候,《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同时对于一个有关车主捐款的事件进行报道。但是后来笔者在阅读报纸时发现,同样的一个车主、同样的一辆车子,却出现了不同的名字,一家说“奥迪A6”,一家说“普桑”,还有一家说“奥拓”。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也蒙了头。
试想,如果新闻记者到了实地采访,并且见证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荒唐事情?众所周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做新闻必须把握真实性原则。真实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实地采访基础上,任何的道听途说或者电话问答都不足以见证真实的新闻场景。
河南商报采访中心主任关国峰老师经常在采访中心强调:新闻必须要到现场去,不允许不到现场,而通过电话采访的事情出现。这样的作坊让我很受益,但同时我也在这样的要求下,跑了很多地方进行实地验证,像去许昌长葛市采访奥之星体育设施有限公司采访体育设施博览会、去陈寨蔬菜批发市场和众多的蔬菜铺求证大蒜的价格走势、去河南栾川县采访土猪养殖基地,现场鉴证土猪肉的与众不同…正是基于这样的扎实采访,方呈现出了几篇受到领导好评的新闻稿件。
认识
三、新闻是跑出来的,怕吃苦的人干不好新闻!
在实习中,经常发现有的老师没有事干,早早到了报社,打开电脑,看看新闻,聊聊QQ,然后打几个电话,在傍晚的时候都有稿件出来。甚至有的时候,新闻稿件中的消费者调查都是在QQ群里了解几个人,计算出来百分比,然后就代表了社会实地采访的数据资料。同时,有的老师经常说,让我想想那是什么情况,哪儿有什么,有谁等等,纵然合理的思维想象增添了新闻稿件的生动感,但是其实是对新闻真实的“侮辱”。
报社中,偶尔会出现消费者投诉的事情,说什么什么是错误的,什么什么不是事实,要求报社撤掉稿件等事件发生。记得社会新闻部跑司法的一位老师,在网上见到一精美帖子,发现内容具有趣味性和轰动性,变动起笔来,把一篇新闻写的有模有样,比去了现场还有真实感,比亲身经历还感人,但是最后发现,那是一则假新闻。那位老师受到了报社批评,同时被罚款。
看起来这是小事一件,但却表露出来一个事实:由于怕苦怕累或者省事,新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酝酿出来的。让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在纽约时报工作过的一个记者的事情,在一年之内发了七十多篇新闻稿件,还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但是最后证明,那些稿件中有36篇是假新闻,是闭门造车的结晶。世界级大报况且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何况一些小报!
空有理论的修养,没有实际的行动,怎么说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新闻是站不住脚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说过自己从事新闻的经历,“我喜欢到田间地头去了解真是的社会,到一个地方采访我都会了解人民最真实的感受”。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记者曲昌荣讲过:“做记者,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到田埂里找感觉”。他们的言语无不是他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鉴于此,我认为,要想做到新闻真实,要想做好新闻,我们需要去跑最鲜活的第一现场,要有不怕吃苦受累的精神,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汗水来诠释舆论监督的职责,来为人民服务。
正是在第一现场的艰苦爬摸滚打,实习期间出了《河南大蒜“暴涨”100倍》、《加油站再想“揩油”没有那么容易了》、《吃鲍鱼粽子,出的鲍鱼价》、《单行道商铺经营之现状》等就是在详实的采访基础上写出了切实反映民生的新闻稿件。
实习后记--我的新闻在路上
在河南商报王俊伟老师、齐亚琼老师、焦素芳老师、郑雪、纪宇等老师的关怀和指导下,我结束了为期两个半月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才写了60篇新闻稿件,共计有63000多字。在这些用汗水和艰辛铸就的新闻稿件中,《价格暴涨“疯狂的大蒜”贵过猪肉》《吃鲍鱼粽子出的鲍鱼价》等几篇稿件为独家新闻,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民网、新浪网以及《羊城晚报》等广为转载,引起极大社会反响,《价格暴涨“疯狂的大蒜”贵过猪肉》这篇稿子出来以后,被纷纷转载,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一度采取措施,对于大蒜行业的这种问题进行“重拳出击”,一时间“蒜贵过肉”真正引起了人民的极大关注。
我非常感谢在实习中帮助我的老师们,还有在学校默默关怀我们的院系领导们,我想告诉你们,我的实习教会了我终生受益的很多东西,我谢谢你们。
在几个月的实习中,使我迅速成长,不仅在专业技能上,更是对媒体、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明白了我的理想是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去做的更好!我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
新闻在路上,我会一直前行…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
第五篇:自我总结河南农大
自我总结
时间如白驹过隙,大三的时光匆匆离我而去,而此时的我还没有丝毫感觉到它的来临,它却就这样无情的离去。人生当中,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的匆匆而去,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想念和回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现在的我即将面临毕业,未来的路程还是一片光明,又何必为不能改变的过去而苦恼呢?又何必为丢失的美好时光而伤心呢?更应该对自己深刻的总结,以过去的自己所作所为为鉴,做好现在的自己,否则将会得不偿失。
大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大三是一个没课且无聊的;有人认为大三是一个让人恐惧的阶段;也有人认为大三来了,以为这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总之大三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可以让我留恋的,也许因为专业的不喜欢或许其他的原因,让我这个一直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宗旨的好学生,变得天天不想上课,偶然良心发现,好不容易去上课,发现最后连老师都没看清就回来了。高中的时候我还不理解老师讲天书是什么意思,听天书又是什么感觉。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在伟大的农大实现了,原来天书不过如此。
虽然每日这样的逃课我也觉的很不对,但是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可以让我去好好听课的理由,我不想每节课混混噩噩的过去,我不想我的大学就这样混混噩噩的在我的手中逃走。大学,即使应该让自己学到一些东西,即使在可预测的未来它也是没有用的东西,趁着现在的我还是很年轻,趁着现在的我还有梦想,趁着现在的我还有学好它的信心,我就应该去努力一下。可能在预测的之外就是我未来的出路。
在《畜牧经济管理》这门课程中,我得承认,并不是每一节课我都去听您讲课,我知道这是对您的不尊重,再此向您说声对不起,其实我也并不是有意不去上课,而是实在有所顾忌。总的来说,您讲的课其实很不错的,但是我实在这个没有一点的兴趣。所以不想去上课,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如此。但是老师每次布置的作业我都还是很认真的完成了。每次上完课而我没去,等他们回来我都感觉有些内疚,于是就问他们留了什么作业。
大三,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也许都是大同小异,而此时的我们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和看法,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努力,这个世界上,努力的过程本没有错与对之说,这一切都得靠时间来检验,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有十分充足的信心与顽强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