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纺织工程分院08级学生军训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3:0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度纺织工程分院08级学生军训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度纺织工程分院08级学生军训工作总结》。

第一篇:2009年度纺织工程分院08级学生军训工作总结

2009年度纺织工程分院08级学生军训工作总结

今年10月,我院有166名08级新生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军训,聘请了绍兴市预备役团为我院新生的承训部队。军训内容主要是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学习。其中,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四天,包括队列训练,内务训练,阅兵式等。经过四天的艰苦训练我院233名08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接受了学院和预备役团领导的检阅

在学生军训工作中,我们从分院的实际出发,在军训前期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规范军训军训纪律,确保学生按时到场地训练,通过学生军训,提高了学生的政治、军事素质,使学生深化了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我院学生军训工作中取得了较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分院书记重视,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分院为了配合学校做好08级新生军训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总支书记书记全琼瑛老师为首的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带领小组成员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有关军训的文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此次军训充分的支持。制定了军训安全工作预案,明确军训期间注意事项,明确了工作职责。安排专人发放了军训服装。要求各班级以班会形式召开了学生军训动员会议。

二、夯实工作、细化责任

分院书记,院长在这次军训中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爱心和责任心,在杭州进修的全书记心系军训学生连夜两次回学校了解参训学生的思想动态,热情为学生服务,并且在军训中间负责军训值班的老师从军训开始一直到结束始终没有离开学校,没有离开参训学生。在紧张的军训中,各连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次军训为分院成立以后第一次军训,预防安全事故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我院全体值班教师和作训部队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在整个军训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了各项训练任务。

三、学生认真参训、成绩优秀

同学们参训态度端正,有吃苦耐劳和磨练意志的思想准备,五天军训,同学们虚心向教官学习,严守纪律,不怕困难,有的同学带病带伤坚持训练,从不叫苦叫累。通过军训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国防观念,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而且体验了士兵生活,增强了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宿舍内务整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分院宣传工作也尤为突出,通讯搞写作中参与比例最多。另外,我分院3个连队有35名学生荣获军训标兵,受到军训团的表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军训的工作思路:

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此次军训工作中,我们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于教官和预备役部队沟通不足,使得对于学生军训中在要求上有一定认识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训成绩。

2、对军训工作和军训成果宣传不够,对如何夯实军训工作成果及军训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研究的还不够。

3、与其他分院就军训工作进行学习和交流不够。

此次学生军训是08级每位学生在本学期间一门重要的课程。军训是对学生意志和品质的磨练,也是学生展现大学生精神面貌和各方面才华的平台。军训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带动家庭和社会,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培养了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我分院将会把军训成果转化为优良的学风、校风,争取在我们纺织分院在学风建设中取得更大的荣誉和成绩。

第二篇:院级质量工程总结

校级“质量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及《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质量工程”建设基本覆盖了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自2007年以来,我系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加强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并对教学过程管理主要环节的目标进行量化和考核,切实落实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学和教学管理质量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1、专项名称:(1)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包括《护理基本技术》、《人体解剖学》、《妇产科护理》、《内科护理》

(2)自治区级护理特色专业建设(3)自治区级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4)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6)学生竞赛活动

2、总体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护士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医疗卫生行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按照学院总体建设目标对护理专业建设的要求,依托学院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相关行业,以培养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素质、服务型的高技能的专门护理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顶岗实习+零适应期就业”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改革与建设,推进实训基地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建设,使之成为能够引领自治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品牌专业。

(1)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力争每年申报成功1门精品课程,申报课程主要为护理、助产等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诚信服务的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在教学中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大纲的全面落实。拟进行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文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进入校园网络,以供广大学生和教师学习参考。

(2)特色专业建设:护理专业作为我院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和实践教学体系等,以此带动其它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3)教学团队建设:突出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团队建立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为核心,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按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需要,将课程分解为四大模块,即公共课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与职业技术模块,并围绕模块组织和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在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下,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提升的培养目标,专兼职教师始终做到相互联动、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做到共同进行教学探讨与研究,共同完成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

(4)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使学生的敬业精神、思想素质、人际沟通、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即除专业能力外,护生可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就是具备职业行为能力,能够适应现代护理发展和变革的需要,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更强的现代高职护理人才。

(5)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设备完善的具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示范性护理实训中心,并成为向本地、全疆乃至内地输送护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基地和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包括硬件项目建设、功能一体化实验室软件管理系统、进行护理专业技能认证工作等。

(6)学生竞赛活动: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活动,开拓知识面,并不断在活动中总结学习、工作经验。

3、配套文件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修订)》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管理规定》 《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

《关于公布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

《关于公布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

《中共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评选标准的暂行办法》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选拔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的暂行办法》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暂行规定》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管理办法(试行)》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培训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在职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期间待遇及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后待遇的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4、学院投入经费 学院正在加大投资力度,在2003年、2007年分别投入近50万元、70万元为护理专业购置设备,加强实验室的建设。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2007年学院申请丹麦政府贷款300万美元,其中600万元人民币用于扩充护理专业实验、实训室。同时学院为进一步加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对已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如精品课程给予1万元的建设启动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CAI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网站建设及组织课程检查评估等有关开支。根据学院文件每门立项的精品课程前期拨付5000元,期中检查合格后再拨付5000元用于后期建设。对于申报成功的自治区项目同样给予相应的配套建设资金。

5、实施程序

(1)精品课程建设:第一年:整理收集完成申报表、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实验指导、教学课件、试题库、授课录像(部分)、操作评分标准、参考文献。

第二至三年:授课录像

第三年:CAI课件上网运行,试行网上答疑。继续完善课程上网资源。

(2)特色专业建设:创新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和实践教学体系等,以课程建设和实训条件为基础、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教学团队建设为目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学生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为目的的专业特色。

(3)教学团队建设:采取校企结合、老中青结合,对团队师资队伍进行了结构优化,形成了素质优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组建的团队里充分体现了有中老年教师带动的前提基础、青年教师为中间力量的后发基础,使团队的传、帮、带的作用和教师队伍中的阶梯性、发展性及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的团队建设目标。

(4)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信息采集;

确定“E”型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监测机构;

“E”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采用试点班与传统班进行对照,设计的“E”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班为试点班,传统班为现行教学模式;

“E”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对试点班与传统班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果进行对照,得出结论;

“E”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评价:从“E”型人才培养目标、“E”型课程教学体系、“E”型课程内容、“E”型教学方式、“E”型人才培养途径、“E”型学生素质拓展等实施效果以及社会反响进行评价。

(5)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开门办学、搭快车、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出职业教育特色,建立“开门办学、搭快车、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型护理人才;

创建了疆内一流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形成具有特色的护理专业多媒体-模拟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支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氛围与岗位环境的疆内示范性的的实训基地;

追求标准化实践内涵建设。建立专业核心能力训练、综合实践、实习实训项目标准、考核标准,根据护理专业不同专业方向岗位群的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校外实训计划,加强专业方向的校外实训。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标准化考核,建立技能测试题库,行业专家、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在校期间专业课操作技能考核等。

(6)学生竞赛活动:个别参与带动全员参与,建立有效奖励、竞争机制,层层筛选,好中选优,重点以班级为单位作为参赛个体,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团队精神和临场适应能力等。

6、建设内容

(1)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标准,制定严格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标准,考核密切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逐步进行课程负责人简介,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教案、教学课件、习题、讲课录像等资源的上网。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组织由老、中、青组成优秀的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以老带新、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组成,并选派课堂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针对课程特点实践性较突出的特点,通过教研室、系组织学习、自我学习、进修培养、实践锻炼等手段培养一支综合职业素质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强的教学团队。注意引进新人,以增进活力,培养和储备后备力量。

(3)完善并创新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实训内容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综合能力训练四个大的模块。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一门实训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及评价指标。再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将每一模块的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对应为一个或数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均制定详细、规范的考核标准,并汇编成册,内容包括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及实验实训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手册,内容涵盖阶段考核、出科考核、实习前考核和毕业前考核的所有项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大于1:1,形成实践教学特色:“一主线”——以护士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二需要”—— 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护士执业资格的需要;“四轮训”——护理基本技能轮训,校内综合技能轮训,临床实习前集中轮训,临床顶岗实习轮训。

(4)大力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核心技能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专兼职教师共同研讨实施案例教学,采用课堂理论案例教学、校内计算机模拟临床案例情景教学、临床真实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系组织的学生竞赛活动以通过这些竞赛活动主要有5.12护士节知识竞赛和护士礼仪比赛和各种文艺比赛等,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加强学生团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

(6)教材建设: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在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应用性,避免过多繁杂的理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7、建设基本情况 项目一:精品课程建设:

(1)教学内容:课程和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和执行是人才培养水平质量的重点。因此,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形式上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在课程内容上主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实行讲练结合,对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实行项目教学和病例讨论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形式有技能训练、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和设计,并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设置了技能考核标准和方法。

在具体职业能力培养上,实践内容以结合临床实际、完成一定临床护理任务为主,以仿真现场教学为辅。尤其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中,积极主动地结合临床实际,鼓励学生到医院去,既磨练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2)教学方法及手段:《人体解剖学》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与现场标本、图片等观察相结合;临床护理课程采用了现场教学、病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

(3)教学资料:已完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进度计划、实验大纲、实训指导书、教案和部分教学录像网站建设。

(4)教师队伍建设: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如各课程带头人郭克莉、古丽扎、陈再蓉老师去上海、河南等地进修或参加各类课程建设培训,努力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同时安排课程专业教师到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临床进修,每年平均3个月。

项目二:特色专业建设

(1)构建实用、适用的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对基础课进行重组。将《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两门课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门课整合为《正常人体功能》;将《人体寄生虫学》、《免疫学》及《微生物学》三门课整合为《病原生物学》。

专业课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专业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生命周期模式”构建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生命周期模式”是将“人”的概念放到课程设置的纵线上,将“健康”的概念放到课程设置的横线上。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如孕期、新生儿期、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安排护理专业课程。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整合为《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增设《护理学导论》、《精神科护理学》二门课程。学生首先学习人的生命最初期的护理,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完成对于生命各个阶段的个体和家庭护理的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会涉及本阶段从良好的健康状态到严重的疾病状态的护理,充分体现护理的对象是“人”这一现代观念,现代护理理念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

(2)确立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环节:以强化实践技能培训为主线,改革实践教学,我们按照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实际、实用、实践、实效、有利于提高学生护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一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示教—模仿—练习—小结的实验课教学模式改为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步骤进行教学;二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在做好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有关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把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重组整合,将“专业基础实验课”重组为“基本能力实践课”,将“护理学基础技能培养实验课”重组为“专业基础技能实践课”,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实验课整合为《临床护理技能学》。培养形成“综合应用技能”,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相应的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增加“综合型实验课”和“自主设计型实验课”的开出比例。三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安排,将原来的基础—专业—医院见习“三段式”模式改为“四阶段”即基础—专业—临床见习—实训基地实践锻炼,实训逐步融入的渐进式模式;比如:根据学院的统一安排,每学期最后三周为集中实践教学时间,在这三周的时间里,我们结合本专业的实际,通过采取课内实训、临床见习、岗前培训、职业技能考核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重视基本知识、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努力练习临床操作的技能,老师在实习生进点之前就以开始临床“三基”指导,坚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平时的操作中逐步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操作比赛,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相接轨,缩小学校培养与行业使用之间的差距,力求做到护理教育与社会需求“零距离”,为将来尽快适应卫生服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和就业率。同时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四是实施以医院、社区为基地的临床教学改革,即将部分临床课放到条件较好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教学,生动而又记忆深刻;五是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实现理论与实验实训教学一体化。

(3)实践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努力改进,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为有益于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新课型”进行教学。例如:采用现场临床教学及情景模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推进多功能制护理(即集整体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于一体),运用以问题为中心,情景模拟、导学、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情境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尽早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和进入护士角色,将交流技巧运用至护理工作中,通过“护患”交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病人的心理需要和护士的职责,并且在完成这些复杂多变的心理护理的同时,学生智慧和才能也充分得到了发挥和发展。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动手能力,而且减轻了学生临床实习前的不安情绪。通过把课堂设计成真实的病房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等),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不同角色,尤其是病人的心理,从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好地护理好我们的服务对象。教学模式与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和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形象记忆,提高思维能力,以淡化黑板、粉笔意识为导向;以增加信息的传入途径为依据,扩大信息容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这种教学方法试行后,受到前来观摩的自治区卫生厅、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以知识能力态度融为一体的模拟情境对比演示教学法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专业中的作用:紧紧围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开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科技卫生三下乡、预防保健、健康宣教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5)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环境建设:学院将继续加大对护理专业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实验设备和场地,提高其质量,以保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三:教学团队建设

(1)突出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教研、科研三结合”师资队伍

团队建立了以“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为主导、职业技能为主流、专业教学为主体”的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学、教研、科研三结合”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队伍建设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团队的带头人全面负责并起引领团队和发挥传、帮、带作用,担负着引领团队教师教学与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工作。教学团队不仅承担着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也肩负着阿克苏地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社会工作,以及区域人民卫生健康保障工作。学院依护理专业教学团队雄厚的技术力量,形成了集社会服务、学生实训为一体的产学结合的卫生服务体系。专业教师也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真正使教学、教研、科研三者结合起来。团队的组成结构中45岁以上4人,30~45岁10人,30岁以下2人,充分体现了老中青相结合、中年教师为主体的结构,老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中年教师起到了承上启下中坚力量的作用,青年教师为团队中的新生血液、后备力量,体现了鲜明的老中青结合的特征。团队教师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教科研能力强,为阿克苏地区乃至全疆护理人才培养、卫生事业发展真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突出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提升”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

团队建立以学生“职业能力塑造为核心,学生职业素养提高为重点”的培养模式,按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需要,将课程分解为四大模块,即公共课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与职业技术模块,并围绕模块组织和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教师队伍在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下,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塑造、职业素质提升的培养目标,专兼职教师始终做到相互联动、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做到共同进行教学探讨与研究,共同完成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

(3)突出“以老带新、校企结合”为手段的师资队伍措施建设 在建设的具体措施上我们采取校企结合、老中青结合,对团队师资队伍进行了结构优化,形成了素质优良、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组建的团队里充分体现了有中老年教师带动的前提基础、青年教师为中间力量的后发基础,使团队的传、帮、带的作用和教师队伍中的阶梯性、发展性及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的团队建设目标。

项目四:“E”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完成了“E”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主要包括: “E”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卫生行业人才质量需求调查发现,学生不仅应具备知识、能力素质,还应具备敬业精神、思想素质、人际沟通、正确的价值观等,因次,我们从三个维度即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三个方面构建“E”型人才培养目标。

“E”型课程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意识训练“E”型三大教学体系。

“E”型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坚持三个原则,突出三个结合,注意三个得当”。

“E”型教学方式和手段:首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其次是充分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第三是“工学结合”的实施过程。

“E”型人才培养途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将形成学校与行业的结合,学校与学校的结合、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的“E”型人才培养途径。

“E”型学生素质拓展:要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拓展就必须为学生发展与成才构架素质拓展的“三维”空间。形成学习(创设学习环境、拓展学习途径、开展学习活动)、实践(产学、社会活动实践、专业素质训练)、展示(技能大赛、5.12护士节、星级活动)的“E”型学生素质拓展模式。

(2)从2009年入学的班级中选出一民一汉两个高职护理专业班级作为试点班级,与其他专业班级作对照,在试点班级实施“E”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同时该项课题2009年列为自治区社科类课题。

项目五: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护理实训中心建设:通过自建、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方式,在现有护理实验实训室,继续建设专科护理实训中心;不断完善实习医院为临床护理实践实训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实训中心。

(2)校外护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依据护理岗位群技能要求,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确保稳定的护理实践实训基地,建成(医)院(学)校结合、开放式护理实践实训教学环境,现有南疆三地州各级实习医院25所。在现有的25家实习医院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再与本地和周边地区各大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及护理院等老人院合作,为学生进行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顶岗实习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为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培训家庭护理员、老年护理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开展初级家庭护理员、老年护理员、初级保育员培训认证考试,为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3)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验实训制度建设:成立护理专业教学评价小组,对教学过程制定一系列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是建立教师教学与考评标准。二是建立与临床护理专业技术紧密结合、与护士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紧密结合的专业理论课程标准。三是重点建立“医教结合、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

项目六:学生竞赛活动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竞赛活动规则和奖惩机制,同时确定在每年护士节等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如自治区护士技能大赛等。

二、成效与基本经验(包括教师参与情况和学生受益等)

1、成效

(1)2010年3月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护理专业带头人郭克莉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

(2)2008年10月护理专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护理专业培养培训示范基地”;

(4)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护理基本技术》于2008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5)建成《妇产科护理》、《正常人体结构》、《内科护理》3门院级精品课程;

(6)2007年8月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得了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奖励的300万元人民币;

(7)成功申报自治区社科类重点课题《护理专业E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8)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1部;出版发行《医学实验指导汇编》实验指导书1部;主编《农村卫生员、计划生育服务员培训教材》1部;参编论著2部,分别为《护理专业诊断学基础》和《实用护理技术操作图解》;编写出版护理专业系列校本教材4部;

(9)参编建设全国47所高职院校协作项目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病理学网络版题库系统;

(10)2000年以来护理专业教学团队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6篇。

2、教师参与情况: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竞赛活动中等各项目负责人合理组织安排院级“质量工程”的完成和建设,每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同时每个项目都邀请了长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外聘教师参与,保证本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更加贴近临床实际工作。

3、学生受益情况:

通过院级质量工程建设,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实践教学条件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以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系从2007年入学的护理、助产等专业的学生由此受益。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主要及原因问题(1)教改被动式,轻视教改

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般处于“教改被动”状态,即“上面推推,他们动动”,什么时候学校的工作重心转移了,他们也就随之松懈、随之淡薄甚至于无动于衷了。另一种情形是教师中有一种比较严重的轻视教改的现象。

(2)“教学质量”意识淡薄

对于教改的轻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观,导致“质量工程”意识落实不到位。有些教师不重视、不珍惜、不热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其教学一般为“完成任务”而进行;更多的则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研究兴趣,很少有人自觉的对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内容表述的启发性与生动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进行不同层面或者全方位的筹划,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整改措施:(1)真正落实教学改革

高校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刻认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学改革,真正理解高校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根本任务,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确定的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认真落实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彻底改变经验主义的旧观念和墨守成规的旧思维,围绕教学改革这个中心工作,群策群力,稳步推进,为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学改革的各方面工作。2.密切关注教学质量

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广大教师真正明确教学目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采取恰当方式、方法生动表述教学内容,讲究教学过程的有效互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把好教师的备课关、讲课关、作业批改关、考试关,切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搞好高校的“质量工程”建设。

3.切实加强教风建设

积极探索体现大学管理特点、解决管理制度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在制度建设中,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在明确大学师德建设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的同时,着力解决师德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营造建设优良师德的舆论氛围,并通过特定的制度设置,“建立恰当合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高尚的师德行为成为教师的一种理性选择;建立师德教育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同时把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政策落在实处。

第三篇:081405 纺织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纺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具有经营管理初步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纺织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纺织品设计、纺织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纺织品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纺织工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纺织品生产技术;

3.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

4.熟悉与纺织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纺织科技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纺织加工化学、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品设计学、企业经营与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计算机上机、生产实习、纺织工艺与产品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纱线试纺、针织物分析与织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新疆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轻工业学院 吉林工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苏州大学 南通工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青岛大学 郑州工程学院 西南农业大学 安徽财贸学院 东华大学 江南大学 五邑大学 盐城工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第四篇:中国纺织工程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我会在中国科协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令、法规,贯彻、执行中国科协七大精神和中国科协《关于推进所属全国性学会改革的意见》,围绕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中心工作,开拓进取、深化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努力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为促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和广大会员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学术交流活动

一年来,我会发挥人才和组织优势,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贯彻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围绕纺织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注重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活动,扩大学术交流领域,不断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各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据统计,今年共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展览会、培训班等31次,参加人数达2800人次,其中有 14本《学术会议论文集》被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收入《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在2007各项学术交流活动中,我会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采取措施,加强学术交流的组织管理

为规范学术交流的组织管理,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注重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并在一年一度的全国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上,把交流各地方学会开展学术活动的经验作为重要议题之一。

(二)多方联合,促进学术活动的形式多样

采用了学会总部单独组织综合性、大型的学术会议,同时联合地方纺织工程学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关行业协会等共同召开专业会议;各专业委员会独自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报告会、研讨会、学术交流及展览会、论坛、技术咨询会、技术培训班等。

(三)积极调研,确定学术活动的选题重点

在学术交流会立项、选题中,注重前瞻性,选题时重视调查研究,听取多方意见,精选项目,对纺织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项目,积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使交流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备受业界关注的第二届全国棉纺织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暨纺织系统创新技术交流研讨会以“创新、发展、激励、提高”为主题,来自全国棉纺织生产企业的近500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会聚一堂,对棉纺行业提高科技水平、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节能减排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关键性问题进行充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大会隆重表彰了12名在推动棉纺织行业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并颁发奖状和每人奖金1万元。在参会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四)认真评选,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2007年我学会总部组织开展了第十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2006-2007)评选工作,共评出一等奖8篇(每篇奖金3000元),二等奖55篇(每篇奖金500元),表扬奖113篇,相关论文将汇编成册,颁奖仪式将于2008年学会理事会上举行。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涌现了一批科技新秀。

二、科普与出版工作

《纺织科普》是一份以刊登国内外纺织高新技术、纺织科技知识的科普读物。2007年《纺织科普》报为纺织产业集群服务,拓展信息渠道,增加专栏内容,改进了版面,提高了质量,由原来的4版(黑

白)改版为现在的8版(彩色)。

《纺织学报》2007年杂志社强化品牌意识,严格贯彻国家标准,对刊物的内容安排、编辑规范、装帧印刷、出版形式等各项编辑出版工作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实行了责任编辑制度。同时在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科协主管科技期刊2006核验和审读工作”中被评为编校质量较好的期刊。

《纺织学会动态》2007年特别增加了转载中国科协有关领导对加强学会改革的指导性文章和地方学会的消息,团体会员介绍等内容,提高了质量,增强了可读性、导向性。

《毛纺科技》2007年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刊物出版、学术交流、毛纺织产品交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制定并完善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加强管理,规范各项业务,不断提高刊物的出版质量,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2008年期刊内容、栏目、版式方面的调整也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公益性工作

按照中国科协等有关主管部门的部署,我会本着热心为科技人员和会员办实事的精神,努力做好奖励、表彰以及为专家立传等公益性工作。

1.2007年学会根据中国科协的布置,经过认真调查与研究讨论,推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1位(东华大学潘鼎教授);推荐了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2位(工程奖候选人天津工业大学李嘉禄教授、青年奖候选人周华堂教授级高工)。

2.2007年根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优秀工作者评选条例》评出全国优秀工作者12名。

3.以查济民先生为主席的香港桑麻基金会,从1979年开始在内地设立旨在奖励有成就的科技人才,振兴我国纺织工业的纺织杰出青

年学者奖、纺织科技奖。受香港桑麻基金会委托,我会协助基金会办理有关具体工作。2007年5 人获纺织科技一等奖,每人奖金5万元;9人获纺织科技二等奖,每人奖金2万元,奖励金额在纺织界最高。

四、基金管理工作

精心组织管理基金的各项工作。积极稳妥的运作,及时解决和处理基金项目运作中的有关问题,及时办理项目续签、资金收取、存转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保值、增值效益。在资金使用方面,坚持基金的增值款只用于学会的公益事业,有力地资助《陈维稷优秀论文奖》、《纺织学报》、《纺织科普》等工作,共人民币 17 万元。

五、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

根据民政部第23号令《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和中国科协的部署,完成了专业委员会的复查登记工作。为规范化管理,2007年我会组织制订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条例》、《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员管理的规定》、《关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优秀工作者评选条例》等相关规定。

按照《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改革方案》,实行学会办事机构改革,对学会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建立固定用人与流动(短期)用人制度相结合,对专职人员实行聘任、管理、考核、培训等制度,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高素质的专兼职人员队伍。

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年来,我学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要求及形势的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如,虽然用通讯会议方式多次征求过常务理事对学会重要工作的意见,但没能按章程要求定期召开理事会;各专业委员会发展不平衡,个别专业委员会开展工作进展缓慢,对学会改革认识不足,没有紧迫感等。

七、工作中的主要体会

在一年的工作中,我会坚持改革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自身发展。同时要以改革为动力,把学会做大做强,并需要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学会工作人员队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会的学术交流工作受到挑战,学会作为学术交流主渠道受到冲击。在这种新形势下,还能不能继续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开展学术交流是学会主要职能,是学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体现学会属性的重要方面,是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基本需求,对这项工作必须抓紧、抓好。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传播科研成果,发现科技人才,活跃学术思想,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学科发展。

第五篇:思想汇报——院级分党校的党课学习心得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短短的院级分党校的党课学习很快就结束了,经过这次党校的学习,各位老师对党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在无比叹服的同时深受鼓舞和教育。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使我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入党积极分子,使我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多么优秀的一个政党。使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俞肇基等几位老教授分别就“加强党性修养”,“人文精神与科技创新”,“ 十八大与理论知识”,“长征”等主题,结合自身的经历,展开了内容深刻而丰富的讲座,对我们气到了极大地激励鼓舞作用。当前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中国更强大,就必须迅速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纳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成果,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长征精神永远不过时,大学生要继承长征不怕艰苦,不畏艰辛的精神,不为任何困难退却,不为任何诱惑动摇。

通过这次党校学习,我对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层面的认识。只有具备正确的入党动机,将来入党后才能很好的履行党员义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去,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上入党,才能坚持共产主义。在现实中,很多人都是抱着一份私心去申请入党的,他们对党的认识都是表面的、模糊的、不自觉的感性认识。一些人觉得入党可以使自己脸上光彩、办事方便;一些人入党是为了将来可以更容易的升官发财;也有一些人是看到身边的人都是党员了,自己也应该和他们一样,一种盲从的表现。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这些入党动机,只是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这种个人主义的入党动机,完全背离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不符合党的历史使命与任务。因此,要入党就要端正入党动机,就要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和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并勇于积极自觉地接受党的教育和考察。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也明确了自己在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

首先,努力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用党的理论知识作为武器来武装自己的大脑。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和创造,为社区居民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其次,必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只有端正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产生和保持正确的入党行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长期考验和考察,才能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最后,我将坚持学习,做到持之以恒,谨记组织上入党是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先使自己思想上做到入党,对照党员的标准找出自己的差距,以高度的自觉性,正确的认识自己,严于剖析自己,坚定信心,执着追求,使自己更加进步。

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很难,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难。前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我决不气馁,无论什么样的挑战我都会接受,因为我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念,我想入党的这种坚定信念更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淡化,它只会更加的强烈,有了它的指引,我必能勇往直前,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汇报人:* * *

2012年11月14日

下载2009年度纺织工程分院08级学生军训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度纺织工程分院08级学生军训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纺织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们政策性破产、重组整合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同时也是我们清梳车间技改第一年,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一年,更是我们去的丰硕业绩、走向辉煌的起步之年,作为一......

    2009学生军训工作总结

    学生军训工作总结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军分区的支持帮助下,在基地的领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国防教育法》有关规定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1 实习时间: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实习地点:我市x纺织工厂实习对象:纺织工程专业大学生实习目的:通过暑假的实习,能够更好的把理论知......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

    2010级纺织工程系实习报告系别:纺织工程班级:2010级2班姓名:高峰学号:201040301035实习单位:青纺联实习时间:2012年4月23日——27日实习内容: 在这一周的实习时间内,我们主要学习到......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1 实习单位: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原棉实验室)单位评语:该生在调查过程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勇于一线,发现问题,并积极调动脑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踏......

    纺织工程专业介绍

    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纺织工程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纺织工程学科是五邑大学重点学科。目前纺织工程本科专业是广东省唯一的纺织工程本科专业,纺织工程硕士点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的......

    纺织工程就业经验交流会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就业经验助成长 和煦的笑容陪伴,幽默而真诚的箴言相随,1103班的同学细细凝听着学姐的讲话。在2012年11月20日,1103班在向书记的带领下召开了就业经验交流会。......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

    纺织工程实习报告1 由纺织服装系组织下,我们纺织品检测与贸易二班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来到xx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让我们充分认识纺织品检测所用到的设备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