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三下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张肖娜
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即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突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过程的有效指导。一学期来,我班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本学期来,我班能够根据学校确定的《沙生植物研究》这一主题,确定好自课题《沙生植物研究》之〈太阳花的种植及管理〉、〈荔枝的几种栽培方法〉。学生能够围绕学校周遍的资源——“沙生植物”进行研究,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沙生植物园参观,向园艺工人了解相关的信息,虚心向农民学习种植植物和管理植物的有关方法,并作到有研究,有交流,有记录;在活动子课题的提出后,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实施,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教师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
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它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始终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强调了它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活动中,我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这个制度就是要求教师要指导一个或多个小组活动。比如:在《沙生植物研究》这个大主题下,当学生还不知道确定什么子课题时,教师的“导”就显得很重要。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共同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帮助其确立研究的对象,然后指导并帮助他们确立研究点,让自己成为学生活动中的“帮助者”。
三、仍存在各种问题:
(1)由于四年级学生还小,刚接触综合实践课程,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活动能力也较差,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缺乏足够的耐心帮助。
(2)有的学生没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学生搜集的资料较少,还有的学生没有保存好一手资料,造成资料的丢失。有个别小组活动时不积极等等。
(3)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我们在外出活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走出校园实地调查,走入社会进行活动的还较少,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综合实践活动对经济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最好班级能有一个照相机或摄像机随时进行拍摄,但现在还达不到这个要求,另外由于家长也不是很放心让学生把照相机等带到学校,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难。
总之,综合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是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所以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主体性的活动。
第二篇:三下综合实践教案(推荐)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备 课 资 料
嘉兴市辅成小学 二○○四学年第二学期
案例1 新学期开始了
1、寒假见闻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对愉快的寒假生活进行回忆,在相互交流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自对某一个问题做深入调查,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你是怎样度过寒假的?通过一组生动活泼的图片,使学生对丰富多彩、活泼愉快的寒假生活进行回忆:打雪仗,堆雪人;除夕之夜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吃年夜饭;外出旅游或探亲;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几个同学一起写作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一活动为下一活动的开展做了铺垫。
二、“说一说”。选一件寒假中最有意义、最令人难忘的或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怎样选材,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如:结交了一位新朋友,他有什么优点;读了一本好书,使我懂得了什么道理;学会了包水饺,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搜集了许多春联,使我学到了文学知识„„
三、“评一评”。在“想一想”、“说一说”的基础上评出最有意义的事,最令人难忘的事,最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情主要指有价值、对人能产生教育和启示的事情;难忘和有趣的事情是指幽默、诙谐、令人发笑的事情。
四、“做一做”。把寒假中见到的、听到的有价值的新闻,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手抄报,在班内交流。一是扩大交流范围,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培养学生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写作、绘画、搜集资料、版面设计等综合能力。
五、“查一查”。这一步是活动的延伸,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深入地调查研究,使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针对春联的来历、“年”的传说等某一个问题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查资料的方法有:查图书、报刊杂志,上网搜索查询,向别人询问等方式。也可根据地域特点、学生的爱好开展其他方面的调查研究。
活动参考资料:
1、春节的由来与风俗
2、春联探源
3、通用春联
4、年的传说
5、饺子的来历
三是改正一个缺点。改正缺点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很难一次就改掉,有时候要反复多次。为了让学生尽快改正自己的缺点,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缺点对自己的不良影响,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其次,可采取互相帮助的形式,让周围的同学经常提醒自己;再次,对于那些已改正缺点的同学,要及时地表扬或奖励。
四、“写一写”。同学们通过思考、讨论,已经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基本明确了自己在新学期的打算,因此,在这里用简明、有条理的语言记录下来,作为自己在新学期的奋斗目标。
五、“我的收获”。最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奋斗目标,并表达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语言要简洁有力。
六、活动延伸。这是对上面活动的延续和拓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选择一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它不受时间、空间与内容的限制,只要是主题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可。
活动参考资料:
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
1、我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2、种子是怎样发芽的?
3、色彩的妙用。
4、音乐与情绪。
5、生活中的垃圾。6,我最喜爱的一位作家。
7、广告与生活。
8、黑板报的设计。
9、四季的变化。
567
案例3 光的游戏
5、光线游戏
活动目的:
1、通过光线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身边事物主动探究的愿望。
2、通过对光现象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一系列光学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议一议。
让学生对看到的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让学生动手做,引导学生思考:从上面看或从侧面看实验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再把吸管直放在杯子中又会是什么样的呢?这种奇怪的现象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原来是光线耍的把戏。吸管不是光源,我们所以能看到吸管是因为它反射的光。在人们看来,各种物体存在的方位,总是在这些物体射人人眼的光线(发出的或反射的)的反方向延长线上。吸管是直的,它的各部分反射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进入人眼,眼便会感觉这些光来自一个直的物体,于是知道吸管是直的。当吸管的下部没入水中的时候,这部分的反射光从水进入空气时发生弯折,在进人人眼时,吸管的水下部分与水上部分就不在一条直线上了。
二、玩一玩。
1、“光的魔术”,教师可事先准备好碗、玻璃杯、水等,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水一放进去,机器猫就出来了,换用少量的糖水来做也能做出来。其中的奥秘通过实验演示,充分给学生探究时间,让学生在自由、轻松、欢快的气氛下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反复的实验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为什么可以看见机器猫呢?当光线倾斜地进人水面或从水中出来进入空气中时,光会弯曲。实际上机器猫放在外面看不到的位置上。将水一倒进去,由机器猫处反射的光经过水的折射曲折地传送到我们的眼中,就变得看得见了。放人糖水后看得更清晰的原因是糖水与水相比对光具有更好的折射效果。
2.“把光引进教室”。这个游戏与刚才的游戏是光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现象。第一个游戏是有关“光的折射”的游戏,游戏二则是“光的反射”的游戏。光通过多次反射被引进教室的某个角落。两个游戏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折射”和“反射”两个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三、做一做。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说一说怎样做。然后讨论发现的问题,这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这里的水和镜面组成了一个三棱镜,阳光通过水和镜子折射后,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个实验有两种作用,一是使学生知道阳光是由七种光混合组成的,二是使学生知道:三棱镜能使白光扩展成七色光。引导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是因为三棱镜能使阳光扩展成七色光,出现彩虹。
四、评价部分。
以“我的收获”的形式表现,不论实验做得如何,只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有进步,都给予肯定。活动的评价贯穿于活动当中,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教师的随机、总结等评价。采用激励和表扬的手段,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而不单纯注重最后的结果。
五、活动延伸部分。
让学生在前面基本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制作“土照相机”进一步探索光的秘密。
活动参考资料:
1、机器猫的浮现。
2、彩虹的形成。
6、影子的游戏
活动目的:
1、通过玩一玩、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引发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热情,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3、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对影子及相关的科学知识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和“试一试”。出现的手影游戏由易到难,有徒手做的,有借助辅助物品形成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做手影游戏时配以小儿歌、小故事,让学生在做一做、读一读中体会手影游戏的许多乐趣。活动时应给学生充分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开动脑筋,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其中的乐趣,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进行创造。拓展学生的思维,知道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并可以利用影子做游戏,丰富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最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手影。
二、“做一做”。剪影是运用纸片的造型艺术形象。以纸剪成或刻成人物形体和背景形象,描绘色彩,装配关节,由人进行操纵。学材中的插图展示了游戏的材料和方法:先在卡纸上画一只鸟,或者画上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小心地剪下画好的图形。由于卡纸较厚,所以剪时要注意安全,也可以请老师帮忙。将剪下的图形粘到小棒的上端,然后让同学打开手电筒,将小棒放到光束中对准墙面或地面进行活动(转动),墙(地)上就会出现一只小鸟在快乐地飞翔。
三、“议一议”。让学生在游戏之后讲一讲利用影子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当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时,往往会被银幕上栩栩如生的影像吸引住,事实上,它们只不过是由
112变化,可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归纳进一步了解三原色;第四个活动设计了“快速转动‘小彩轮’”实验,让学生了解三原色的一些变化。这一实验可尝试让学生动手制作、涂色、转动,提问“‘小彩轮’转起来了吗?你看到它呈什么颜色?这是怎么回事?”会发现三原色小彩轮转动后产生白色,如果现象不明显可提示让“小彩轮”转速快一些效果会更好。
三、做一做。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多色小彩轮”并快速转动,与上述转动的“三原色小彩轮”进行对比,观察现象。提问:“‘小彩轮’转起来了吗?你看到它呈什么颜色?这又是怎么回事?”会发现“多色小彩轮”转动起来后,能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以了解光的三基色分别是什么,把它们相互重叠照射,看会出现什么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可进一步让学生做试验探究颜色中隐藏的秘密。
五、试一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颜色中隐藏的秘密,进而感悟颜色的基本构成。活动经历了:实验→观察现象→解释现象→记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的是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活动参考资料:
1、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
2、什么是三原色
3、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颜色
4159、夏天的节日
活动目的:
1、结合过节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敢于探究问题和善于质疑的品质。
2、使学生在了解夏天节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一些节日表达的思想情感、历史意义及其现实意义。
3、结合环境保护的节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并使学生将其落实到生活实践中。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想一想”和“找一找”。着重让学生了解夏天里有哪些节日,在这一课关于节日的名称和来源的了解对学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在活动中更多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回忆和寻找。
二、“说一说”。通过对端午节和人口日内涵的探究,开始进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问题的阶段,将观察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节日活动与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结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节日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节日的看法和态度不仅仅是将节日看作休闲放松的时机,还应结合节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三、“读一读”。让学生了解“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为后面策划这个节日做准备。
四、“议一议”。通过同学互相交流了解夏天一些节日的来历。
五、活动延伸。有机地将制定节日的缘由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唤起愉快的、深刻的回忆的同时,加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利用这个时机,谈一谈班级取得的成绩,回忆全班同学共同的、有意义的、印象深刻的经历,展望未来,增进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
活动参考资料:
1、端午节
2、泼水节
3、第一个“地球日”
4、母亲节的由来
8会受到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当有些地方遇到灾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使学生知道遇到灾害时,除当地要想办法及时补救外,我们也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渡过难关。
6、“我的收获”。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懂得一定的道理。
7、活动延伸。把整个活动中学生调查交流后得到的收获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竞争、交流的过程中,使知识得以巩固,并使学生养成及时积累信息的良好习惯。
8、“做一做”。让学生动手制作粮食标本或贴画,进一步加深对粮食的了解。
活动参考资料:
1、几种主要粮食及产量简介
2、粮食的起源
0
案例6 环保设计
12、垃圾箱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箱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设计垃圾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想一想”。让学生说说垃圾箱的作用,设想一下没有垃圾箱的城市环境状况。通过说和想,使学生充分认识垃圾箱的作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要乱丢垃圾,要保护好环境卫生。
二、“查一查”。让学生调查附近垃圾箱的放置情况,分析垃圾箱的设计和放置位置是否合理,培养他们参与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三、“画一画”。让学生从自己见到的垃圾箱人手,画出它们的形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
四、“说一说”。讨论如何设计垃圾箱。通过交流自己的设计构思,丰富学生的创 造思维,使学生知道好的垃圾箱应具有科学、实用、美观等特点。
五、“做一做”、“试一试”。让学生为家庭、学校、社区等设计垃圾箱。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垃圾箱,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然后再给自己设计的垃圾箱写一句广告语,把自己的活动感受用广告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感染别人,号召人人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珍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学生活动情感的体现。
六、活动评价。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认知上的,即垃圾箱的用途;二是情感上的,对自己设计的垃圾箱是否满意,对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213、环境保护棋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环境保护常识和行为。
2、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保护观念。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主导学习方式,在教学方法与方式上突出活动的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何把环保与游戏棋联系起来,是活动开始的关键。学生玩过很多棋,如斗兽棋、五子棋、象棋、军棋等,活动时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到环境保护棋上来。
2、分组活动。
(1)“说一说”,先让学生观察学材中的插图,指出哪些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哪些是保护环境的行为。然后联系实际认识生活中的其他行为。
(2)“玩一玩”和“做一做”,学生自己学习游戏规则,玩环境保护棋,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破坏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一些现象,强化行为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3)“议一议”,让学生互相讨论,说说玩“环保棋”游戏的收获,明白了什么道理,学到了哪些知识,受到哪些启发。
3、发明创造。让学生利用环保知识设计一种新的环保游戏棋。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勇于创新,比一比,看谁设计得新颖、巧妙。
4、活动评价。让学生说说通过本活动的体验与收获。主要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
活动参考资料:
1、我国大气污染状况
2、我国的水污染状况
3、我国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状况
4、我国的噪声污染状况
第三篇:三下综合实践教案分析
1、和鸟交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样子、叫声、生活习性以及鸟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鸟的意识。
2、通过网络、图书、咨询等途径了解鸟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与鸟交朋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通过护鸟实践探究,增强学生护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及爱鸟的习惯和能力。活动过程:
认识鸟儿
1、出示群鸟图:灰喜鹊、画眉、麻雀、鹦鹉、老鹰等等
2、这些鸟儿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谁来向同学们做一做介绍。
3、学生自主选择介绍。
4、教师质疑:你们还知道哪些鸟?
5、学生补充介绍。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很好。鸟儿很可爱,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是,还有很多关于鸟的知识我们是不了解的。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探究。
1、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很多有关鸟的知识,为了使大家的知识更加丰富,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班级交流。
4、游戏:猜一猜
(1)几位学生表演鸟的叫声,其他同学听,猜一猜分别是什么鸟。(2)几位同学表演鸟的飞行,其他的同学看,猜一猜是什么鸟。(3)同学即兴表演鸟的其他特征,同学猜一猜是什么鸟。
教师小结:刚才的活动,让我们对鸟儿又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惊奇的发现:不同的鸟儿的叫声、飞行姿势、栖息场所、生活环境、吃的食物等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
认识鸟与人类的关系
1、出示啄木鸟为树木除害虫、游人观赏孔雀开屏等画面。
2、鸟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3、小组交流
4、班级交流
5、出示鸟与人类的几种关系
(1)农林益鸟:啄木鸟保护树木、猫头鹰捉田鼠(2)人类帮手:鸽子送信、鸵鸟放牧
(3)观赏作用:孔雀的美丽、会说话的鹦鹉
(4)仿生学作用:小鸟与飞机的设计、啄木鸟与防震头盔的设计
6、观看资料,说感受:
一只山雀每天可以啄食松毛虫1824条,一只灰喜鹊一天能吃掉松毛虫30到60条,一只猫头鹰一年可以吃田鼠1000只,一对燕子整个夏天可捕食150到200多万只苍蝇、蚊子和蚜虫。
鸟儿生存受到的危害
1、播放资料:一群人正在森林里捕鸟。
2、说说你知道的一些关于鸟受到威胁或鸟类生活环境受到破坏的事例。
3、情境表演:几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鸟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集市上出售、孩子们捉鸟、栖息地受到破坏、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等等。
4、看了刚才的表演,你想说什么?
5、生发表看法。
护鸟在行动
1、鸟是人类朋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呢?课前各小组同学都做了认真的准备,下面就请你们把自己的“护鸟点子”展示出来吧。
2、各小组汇报展示。选出优胜小组。
3、总结
鸟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消灭害虫,保护农作物,维持生态平衡。它们以优美的形态、鲜艳的色彩、千回百转的鸣声、天真活泼的神态点缀着大自然。保护鸟儿就是保护大自然,保护鸟儿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携手,为鸟儿,也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美好的环境。
4、拓展活动
① 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鸟对人类的好处,号召大家都来保护鸟。② 在班级出一期板报,进行爱鸟知识宣传。
③ 收集与鸟儿有关的成语、诗歌、故事、歌曲等,和同学交流。
2、识蚕养蚕
春风吹拂,万物复苏。一粒粒蚕卵变成黑色的小蚕。活动:认识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
2、养蚕的方法:
1、收蚁:同学们收到蚕宝宝的卵后,要把它继续保护在25°C左右的温度中(可以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内),2~3天后,小蚕就会像蚂蚁一样从壳内钻出来,用很轻的手势,把它收引到嫩叶上,这就是收蚁。收蚁后就把蚕宝宝连同桑叶放在一个合适的盒子内(纸盒、微波盒等但不要太大),让它在嫩叶上摄食,不要太冷了。
2、喂桑叶:小蚕期因为食下很少,只要桑叶不干瘪,可以1~2天喂一次,吃完了就喂,但不要浪费。另外蚕宝宝眠时(睡着)不要喂,等它起了(醒了)再喂,开始少喂些,以后适当多些。喂大蚕时,注意观察蚕的蜕皮过程、吃桑叶过程、体色、嘴、环节、气门、腹足、胸足、尾足、尾角、斑纹等形态特征并进行记录。
3、做茧:当蚕宝宝蜕了4次皮后,再继续吃桑叶,吃7天或8天,它就不太吃叶了,身体发亮,开始寻找做茧的位置,这时可以在养蚕盒内放些可以支撑的东西,让它做茧,二天后就会结成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蚕茧。
4、化蛾:当蚕宝宝做成茧子后,经过2个星期左右,它会化成一个蛾子,身体胖呼呼的是蚕宝宝的妈妈,瘦瘦的是蚕宝宝的爸爸。
5、产卵:让蚕宝宝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几个小时后,把蚕宝宝的妈妈放到一张干净的比较好的纸上,倒扣一个小酒杯或其它东西,到第2天早晨,就可以看到几百颗蚕卵,注意逐天观察蚕卵颜色变化。这样宝宝就完成了一个世代,如果保护得好,到第二年春天这些蚕卵就可以再次孵化。
6、桑叶保管:领到桑叶后,可能会有些发热,或稍有干瘪,可以放在自来水中清洗一下,沥干水,放入食品袋内,扎紧口袋,放入冰箱冷藏室,需要时取出一些使用,冷藏一个星期后,把余叶取出,再清洗一下,沥干水再冷藏。
注意:本次实验是根据小蚕饲养20条,大蚕饲养10~12条蚕的需要量来提供桑叶的,请各位同学及时淘汰,不要养得太多,以免以后桑叶不够。
活动三:蚕的全身都是宝
1、蚕的全身都是宝:蚕丝可以做服装;蚕蛹是一种营养品;蚕沙可以做枕头;做被子等。
2、展示小天地
让同学们说一说在养蚕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收获的喜悦、痛苦的记忆,让同学们一起分享,尝试制作一起养蚕小报。
蚕,可以为我们吐丝结茧。蚕丝能做服装,从环保上来说,养蚕对环境保护上也是很有用的,蚕与人的关系即熟悉又亲切。重点是分析它对人类的益处。除此之外人类的生活劳动科学研究处处都离不开动物。
3、劳动创造幸福
许许多多劳动者从事着平凡的工作,默默地为我们创造着幸福生活,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吧。出示在现在社会中不同人从事的劳动,让学生体会到别人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
1、建筑工人盖楼房的情景。
2、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的情景。
3、卖早点的情景。
4、公交车驾驶员驾车的情景。
5、警察疏导交通的情景。活动:访问身边的劳动者
活动:寻找劳动者
1、你知道衣服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我们身穿的衣服包含许多人的劳动。有些劳动者就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劳动者远离我们,我们常常不能直接看到他们的辛勤劳动。通过栽植棉花到收棉花,再到加工棉花,再到纺线做成布,最后裁剪缝制成衣服。
2、议一议:享受劳动成果是快乐的,幸福的!劳动也是快乐的更是光荣的!
活动:做个劳动者
自己做一个劳动者。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感受劳动的快乐!在家里、学校、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个劳动者。
展示小天地:大家共同分享劳动创造的幸福 例如:在家中积极做家务事。
为老人服务
打扫班级卫生
4、感恩父母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
2、学会自立,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学会大胆表达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感恩亲恩,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活动准备:
设计感恩调查问卷;收集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诗文、歌曲和故事。
感受关爱,学会感动
活动过程
1、完成“感恩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公布。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2)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3)爸爸妈妈每月为你花费的钱占了月工资的多少?(4)爸爸妈妈每月为你自己花费的钱占了月工资的多少?(5)在你的学习上,你爸爸妈妈给过你帮助吗?(6)你父母知道你生日吗,给你过生日吗?(7)你几点起床?
(8)你回家后为你的父母做过些什么?(9)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他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什么颜色?(10)在父母的工作上,你给过他们什么帮助吗?
(11)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烦恼是什么吗?(1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2、完成“父母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父母对孩子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公布。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3、通过书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渠道收集、整理、摘抄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诗文、歌曲和故事。
4、举办“感恩诗文朗诵会”或“感恩亲恩故事会”。入情入境地吟诵《游子吟》《感恩》等感恩诗文。或声情并茂地讲述“黄香温席”、“陈毅探母”等感恩故事。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亲情的温馨,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5、布置作业:收集自己和家长的合影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人故事,制作《爱心影集》
要求:选出最能体现家长关爱的照片,写出每张照片的故事,把照片贴到小组的《爱心影集》中。
“感受亲情,学会沟通”
小组内收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故事,制作《爱心影集》,让学生亲自动手给照片上版(自己制作标题、写好说明、美化润色)。学生通过照片,回忆自己成长经历中父母所做的点点滴滴,体会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活动过程
(一)学生设计制作“爱心影集”,注重过程体验
1、创造性地制作“爱心影集”,个性化地为影集命名。
2、收集自己的成长故事,请父母亲笔题写“爱心寄语”。(1)向父母询问自己成长中的每个“第一次”。
如第一次牙牙学语、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次背上书包等等。(2)向父母询问自己姓名的来历及含义。
绝大多数同学的姓名都蕴含了父母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祝福。(3)请父母为自己写“爱心寄语”。
3、精心挑选“爱心照片”,自己编排设计,并为每张照片附上短小精悍的文字说明。从小到大,你的父母一定为你留下了不少爱心的镜头。从中挑选出最能体现你每个阶段的成长足迹、有着浓浓亲情与温馨的照片,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编排设计。向父母询问或自己猜想照片背后的故事;然后为每张照片写句简短的“文字说明”,可优美,可风趣,三言两语即可。
4、写爱心文章。
一本爱心影集,既记录了爱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了岁月的痕迹,同时也记录了父母对孩子的辛苦培育。此时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举办“影集展览”,总结表彰
1、设立一个展示台,将全班学生的影集进行展览。全班每位同学都能活动不同程度的表彰。
2、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表彰。
(三)布置作业
1、利用周末当家一天。
2、拟定感恩父母倡议书。
3、“升华亲情,学会感恩”
活动过程
1、宣读“感恩父母”倡议书。
2、“感恩父母四个一”从最基本的做起,做到“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每天为父母沏一杯茶,每天为父母夹筷菜,每天帮父母捶捶背。”下发告家长书,增强家长意识,求得家长的赞同及配合,做到学校与家庭双管齐下,一起督促“四个一”的落实。
3、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孩子与父母交换角色,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做一天爸爸或妈妈。洗衣叠被、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预决算开支等,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
4、开展“感恩父母——写给爸爸妈妈的信”的书信活动,让孩子把信寄给父母。鼓励家长回信,促使活动更加感人,更加精彩。
5、举办“爱的启示演讲赛”。就“如何认识亲子之爱、如何正确对待爱”等主题进行绘声绘色的演说。
6、在“父亲节、母亲节”布置爱心家庭作业:(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3)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4)给父母捶背,打一盆水,洗洗脚;(5)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服。
7、“当孝敬星,懂感恩情” 对前一阶段活动进行总结。
8、布置作业:设计感恩小报
第四篇:董地中心小学三下综合教学工作总结
董地中心小学三(2)下综合教学工作总结
张娴
转眼间,紧张而有序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所有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缺憾。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基本情况:
本班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观念。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
1、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浅显的锻炼。
2、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而我,本学年再次担任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更加深入。“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下是我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这册书中,植物的生长周期与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凤仙花种植、养蚕的环节,都需要特定的时间,所以我先讲了第三四单元,一二单元则是穿插着进行,根据凤仙花和蚕的生长来讲授知识。让学生充分的观察、自主的发现,这样学生印象深刻。
3、本学期,认真上好每节课,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深深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体现的道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会把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有机渗透,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从小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他们努力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4、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美术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 能更快地适应现代化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2.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是艺术的灵魂,教学中应想办法用各种形式和方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自己的美术作品增添一份活力。
总之,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使我坚信:培养学生学习各科的兴趣,在以后的所有教学中,我会沿着这个方向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五篇: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第一学期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即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突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施过程的有效指导。一学期来,我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
本学期来,我能够根据教研中心和学校的课题组计划,进行研究,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周村科技馆参观,向讲解员了解相关的信息,并做到有研究,有交流,有记录;在活动子课题提出后,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实施,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教师有效的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
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它要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始终起着指导作用。综合实践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特别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我们强调了它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活动中,我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导师制”。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这个制度就是要求教师要指导一个或多个小组活动。比如:在《研究家乡美食》这个大主题下,当学生还不知道确定什么子课题时,教师的“导”就显得很重要。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共同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点,帮助其确立研究的对象,然后指导并帮助他们确立研究点,让自己成为学生活动中的“帮助者”。
三、注重学生的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与我们的学科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的探究、合作。班级里的38个学生并不是人人都乐意合作,人人都乐意接受其他同学,而且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有大有小。作为教师,我深深地意识到乐意合作、善于合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这学期我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作用,如何与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究。如:进行“研究家乡美食”这一活动时,学生自由分组,合作研究子课题。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内在潜力,自己查找资料、采访、写感想、排节目、设计制作展牌、动手绘制手抄报。学生在合作中各尽所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如:进行“风筝飞吧”系列活动时,既有各自完成的项目“我制作的风筝”,又有合作完成的项目。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自己的风筝经过试飞,若失败的再看看别人的风筝,或寻求别人的帮助,到最后,获得成功的都是凝聚小组成员心血的风筝。活动结束时,设置了“合作奖”,鼓励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再如:研究“趣话端午”主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调查问卷,有专门调查同学的,了解小学生对端午节的熟悉情况;有向父母或长辈调查的……然后把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得出结论。学生在调查了解中明白端午节的来历、风俗、意义等,也懂得了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对这门课程兴趣比较浓厚,教师也是以十分的热情影响学生积极进行合作与研究。总之,综合实践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综合实践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是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所以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是主体性的活动。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单
位:高新区第八小学 责任人:薛文
高娜
张婉莹
时
间:二〇一八年一月